背德之花影音先锋:毛泽东私下谈自己为何会相信“亩产万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5:25:05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本文摘自《彭德怀全传》,《彭德怀传记组》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7月的庐山,万木葱郁,百花盛开,景色宜人。奇峰、峭壁、清泉、飞瀑,掩映在松柏绿荫中的一座座造型精美的别墅、疗养院、文化宫,以及数不清的亭、台、楼、榭,把这座屹立在大江和鄱阳湖之滨的青山,装点成了一个超脱于尘世的桃源仙境。特别是那变幻莫测的庐山云雾,忽而像轻纱从翠绿的峰顶飘过,忽而似不尽波涛在峡谷中奔腾倾泻。这云雾就像一个法力无边的魔术师,为本来就千姿百态的庐山不断地改变着容颜,给她涂上一层又一层神秘虚幻的色彩。

不知毛泽东是为庐山的秀丽景色所陶醉,还是从手头那厚厚的线装书中受到了某种启示,他把第一阶段的庐山会议称作“神仙会”。

这次会议原来决定在别处召开,因天气酷热才把会址改到庐山来的。上山之前,与会人员得悉会议的议题主要是继续纠正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传达毛泽东提出的13个问题。上山以后,毛泽东在接见一些负责同志时,也明确说过:“这次会议主要是纠‘左’,要搞一个文件。”

1959年7月至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先后在庐山举行。在此次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错误的批判。图为庐山会议旧址。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之后,中央和各省的领导为了纠正经济工作中出现的“左”的错误,克服由于失误造成的种种困难,夜以继日地奋斗,废寝忘食,度过了十分紧张而艰辛的几个月。这次到庐山开会,一可以避避暑,远离尘嚣,让紧张的精神放松一下;二可以坐下来好好想一想,议一议,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以便把某些被搞乱的东西理顺,今后更好地干下去。

7月2日开了一次中央常委会,会上确定的庐山会议正式议程是分组讨论毛泽东先后提出的19个问题。这些问题是:

一、读书。

二、形势。

三、今年的任务。

四、明年的任务。

五、四年的任务。

六、宣传问题。

七、综合平衡问题,工业和农业中都有。

八、群众路线问题,工业和农业中的。

九、建立和加强工业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提高工业产品质量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极大的问题,立即抓起,一年完成,某些两年完成。

十、体制问题,即人权、工权、财权、商权问题。四大下放权力现要收回,由中央、省市区党委两级控制,反对无政府主义。

十一、协作区关系问题。

十二、公社食堂问题。

十三、学会过日子问题。富日子当穷日子过,立于不败之地。

十四、三定政策。粮食定产、定购、定销,三年不变。

十五、农村初级市场的恢复问题。

十六、使生产小队成为半基本核算单位。(即要它负担一部分发工资的任务。允许生产小队之间,由于生产和经营的好坏,可以在工资、口粮、肉食上有差别。)

十七、农村党团基层组织的领导作用问题。

十八、团结问题,中央至县委。

十九、国际问题。

19个问题是毛泽东在全国各地视察过程中,经过反复思索逐渐定下来的,都是现实生活中需要重视加以解决的问题。它体现了毛泽东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对形势高瞻远瞩的气概。尽管人们一时还琢磨不透毛泽东所提那些问题的主旨所在,出于对领袖的绝对信赖,没有人怀疑毛泽东所提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谈到形势,毛泽东说湖南省委的同志说得很好,他把湖南省委对国内形势的分析加以精练,概括为三句话:“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毛泽东提出的19个问题,特别是他对国内形势的精辟概括,言简意赅,符合实际,使初上庐山的彭德怀深受鼓舞。他对会议满怀希望,以极大热情参加了小组会的讨论。

会议初期,气氛轻松、融洽,正如毛泽东说的“有点神仙会的味道”。白天开会,晚上看戏、看电影、跳舞。每天会外时间,可以看到松林里、凉亭上,人们三三两两地自由交谈。一些诗兴正浓的“秀才”们,聚在一起填词赋诗。夜幕降临之后,灯火辉煌的河对岸小礼堂里舞曲悠扬,人们三五成群地向舞影翩跹的小礼堂走去。

大家说得哈哈大笑起来,气氛变得非常轻松。“秀才”们对毛泽东说:“主席,你怎么也相信了亩产万斤呢?”毛泽东说:“我也是受了人家的影响。有人说只要太阳能多利用一点,农作物就可以大幅度增产,后来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接着他又讲到大炼钢铁要翻番,“不料搞了个‘两小无猜,——小高炉、小转炉,把别的事情全忘记了,本末倒置!”

但是,这“神仙”般的生活只继续了不长的时间。随着讨论的深入,思想认识上的差异和分歧逐渐显露出来。会议气氛开始发生变化,由轻松、融洽变得紧张、压抑。这种变化虽然是缓慢的,但却是明显的。

认识上的分歧是从对毛泽东那三句话中间四个字的不同解释开始的。对毛泽东所说的“问题不少”究竟应该怎么看?

一部分同志认为,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伟大成就要充分肯定,缺点和错误只不过是“一个指头”或“不到一个指头”的问题。而且经过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一系列的会议采取措施后,缺点错误已经纠正,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大都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最热情、最积极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他们大多是些“实力派”,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封疆大吏”。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谈“大跃进”中的问题和缺点,认为那样就会否定“大跃进”的成绩,是“给伟大的革命群众运动泼冷水”。在华东组的会议上就有人说:不能认为“大跃进”破坏了按比例发展的规律,认为指标越低越落实,实际上是以落实掩盖保守思想。

另外一部分同志则认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有些问题性质是严重的,值得重视。中央虽然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制定了一些措施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缺点错误,如批评“共产风”、“浮夸风”,生产上的比例失调,干部作风中的简单粗暴、强迫命令等等,但至今收效甚微,有的地方上述现象还在发展,需要继续下大力才能解决。持这种看法的同志,有的是原来就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疑虑,有不同程度的保留;有的开始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烈拥护、积极支持者,但经过一段实践,改变或修正了自己的看法。这些同志认为,1958年的“大跃进”,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好好总结,把成绩讲够,把缺点讲透,不是给群众运动泼冷水,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这样做不但不会否定已经取得的成就,相反,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克服缺点,纠正错误,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彭德怀是属于持后面这种观点的人中的一个。

会议是按照当时的行政大区编组的,共分为六个组,彭德怀参加的是西北组。从7月3日至7月10日的8天中,他先后作了七次发言和插话。因为是党的会议,讨论的问题又是关系着党和国家命运,关系着亿万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所以彭德怀仍保持他一贯的风格——知无不言,直言不讳,每次发言他都是开门见山,从不拐弯抹角,有的发言直接涉及毛泽东,他也完全不加以回避:

“要找经验教训,不要埋怨,不要追究责任。人人有责,人人有一份,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

“人人有一份,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这句可以称为朴素真理的话,现在看来也许有人会觉得很平常。但在50年代后期的中国,在毛泽东的权威至高无上,个人迷信正进入巅峰的情况下,敢于在党的高级会议上坦诚地说出这种话的,也只有彭德怀一个。

这句话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块巨石,在与会者的心上激起巨大波涛。善良正直的人为彭德怀的直言捏一把汗,受“左”的影响较大,个别心术不正的人暗中认为:“这老兄要闯祸了!”

彭德怀发言从来都是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从不看别人的脸色,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他该怎么讲还是怎么讲。

“解放以来,一连串的胜利,造成群众的头脑发热,因而向毛主席反映情况只讲可能和有利的因素。在大胜利中,容易看不见、听不进反面的东西。”

“人民公社我认为办早了一些,高级社的优越性刚发挥,还没有充分发挥,就公社化,而且没有经过试验。如果试验上一年半载再搞,就好了。”

“现在是不管党委集体领导的决定,而是个人决定:第一书记决定的算,第二书记决定的就不算。不建立集体威信,只建立个人威信,是很不正常的,是危险的。”

“毛主席家乡的那个公社,去年搞的增产数,实际没有那么多嘛。我去了解了,实际只增产了13%。我又问了周小舟,他说那个公社增产只有14%,国家还给了不少贷款和帮助。主席去过这公社,我曾问过他,你了解怎么样?他说没有谈这个事。我看他谈过的!”

彭德怀的有些发言虽然不是批评毛泽东,而是批评别的人,却也联系到毛泽东。例如:

“毛主席和党中央在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之高,是全世界找不到的。但滥用这种威信是不行的。去年乱传毛主席的意见,问题不少。”

“过日子,国家也要注意,风景区、人工湖可以慢点,浪费很大。好多省都给毛主席修别墅,这总不是毛主席让搞的。”

“什么‘算账派’、‘观潮派’……帽子都有了,对于广开言路有影响。有些人不说真话,摸领导人的心理。”(人们知道,“算账派”、“观潮派”都是出自毛泽东之口)

彭德怀的发言,无论是直接批评毛泽东或间接联系到毛泽东的,都会引起毛泽东本人和一些“左”派人物的极大不快,这是可以想象的。

大家说得哈哈大笑起来,气氛变得非常轻松。“秀才”们对毛泽东说:“主席,你怎么也相信了亩产万斤呢?”毛泽东说:“我也是受了人家的影响。有人说只要太阳能多利用一点,农作物就可以大幅度增产,后来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接着他又讲到大炼钢铁要翻番,“不料搞了个‘两小无猜,——小高炉、小转炉,把别的事情全忘记了,本末倒置!”

美国作家斯诺在他的著作中曾说过:“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