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先锋酒醉媚药母亲:镌刻在滇缅公路上的沧桑史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08:13
镌刻在滇缅公路上的沧桑史实
 
加入时间:2010-1-26 11:09:03  腾冲报社   作者:尹可然       点击: 48

  滇缅公路已修成七十多年了。1937年为了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滇西几十万人民,用锄头、粪箕、背箩、铁锤等这样原始的工具,在悬岩峭壁中、在汹涌澎湃的急流上,开辟出这条生命线。
  滇缅公路不经过腾冲,就当时的运输情况而言,对靠马帮运输发展壮大起来的腾越商帮,并一直依靠马帮作为唯一运输方式的腾越商帮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历史资料表明,腾越商帮维系着成千上万腾冲人的生计。
  根据历史的事实和现代的研究,腾越商帮的崛起,主要是进行对外贸易。进口物质是棉纱、棉花、玉石、欧美工业品等。出口物资为黄丝、手工业品、石磺等。在出口的手工业品中,大部分是腾冲农村生产的。如纸制品、纺织品、麻制品、毛制品、棕制品、竹制品、种类很多的食品等。史料记载,参与生产出口手工业品的从业人员近五万人,几乎占腾冲农村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其中纺织品、竹制品、食品的生产者,主要是农村妇女。竹制品中深受缅甸女子喜爱的编织精湛的小斗笠莅,还有大量老人和孩子参加制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腾越商帮的商贸活动,对腾冲人民是多么重要。
  修滇缅公路在云南早有设想,只是公路走向有激烈争议。战争的形势,人们放弃争议,很快决定公路不经过腾冲的走向。就是由于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迫使在当时属于现代化的公路交通旁落了腾冲,也预示着腾越商帮的衰落。
  在国家危亡的时刻,腾冲人民虽明白公路修成,肯定会使曾经无比辉煌的腾越商帮的衰落,但出于民族大义,仍忠实地执行了当时政府的指令,首批派出了25000名民工参加抢修滇缅公路。腾冲民工承担了从深谷中的怒江西岸惠通桥边,到松山顶的49.16公里的路程。这是滇缅公路极为艰险的路段之一。
  据史料记载,在滇缅公路的修筑过程中,腾冲承担和参与修筑的两段道路,共出动了65000人次的民工。主要承担的惠通桥到松山顶的这一段,有200多名民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就是说49.16公里的公路,平均每公里有4个腾冲民工长眠在那里。在参与修筑的芒市到畹町的第2段公路,出动了15000名民工,竟有500多名的腾冲民工在这个路段失去了生命。
  今天当我们回顾已修成七十多年的滇缅公路的时候,有着无限的感慨。七十多年来,滇缅公路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从坡陡、路窄、弯多、惊险,极其难行的低等级公路,通过改建、重修,出现了320国道、二级公路、保龙高速公路,几经蜕变,展现在现代人面前的是一项又一项的宏伟的工程。
  当我们飞驶在2000多米、长虹般矗立在怒江上、壮丽的高速公路大桥时,我们会想到惠通桥,想到关于惠通桥精彩的故事。当我们乘车在高速公路上平稳地穿行在险峰、峻岭之间时,我们也许会想到昔日的滇缅公路,作为腾冲人民,我们认为应该知道为修建滇缅公路而献出生命的700多名腾冲民工,也应该想到几万名默默无闻参加抢修滇缅公路的腾冲民工。
  曾经有一份资料记叙,滇缅公路建成以后,在腾冲承担建筑的49.16公里路段中部,在一个称为腊勐的地方,立了一块纪念碑, 有碑文,但资料只提到这样的内容,大意是为了危难中的祖国,腾冲民工为抢修滇缅公路,出了力、洒了汗;流了血、流了泪;献出了子弟、献出了亲人。
  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很少知道还有这样的纪念碑,也不大了解,曾经有5万多腾冲儿女参加修建滇缅公路的具体情况。而且我们还意识到腾冲研究地方文史的部门和个人,对这段历史也出现了忽视。使人们对这些情况感到很陌生。
  几年前我们就获得了有关纪念碑的信息,就在县内寻找有关资料,但都找不到。通过向腊勐当地人打听,都回答说没有见过或者不知道。
  历来关心这段史实的朋友们没有失去信心,因为朋友们都认为,腾冲不会忘记自己的儿女为抢修滇缅公路,做出的奉献和牺牲。
  现在我们重视和发掘这段史实,又有了新的意义。这是因为关系着腾冲未来发展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中,而且有一段需要穿过龙陵县境,非常需要龙陵人民的理解、支持、帮助。这样我们重视弘扬几万腾冲筑路民工,在龙陵县境内参与抢修滇缅公路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会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加快了寻找的力度。经过我们多方调查,在龙陵县委工作的腾冲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已经找到这个纪念碑,不过由于沧桑岁月的磨损,纪念碑已成为残碑。
  毫无疑问我们很想看到纪念碑镌刻的全文,但历史给我们留下了难以解读的谜。但人们认为不管情况怎样,也不管是否能找到,有关部门应该尽量想法去寻找记念碑全文。
  今天,腾冲凤凰涅磐般重新崛起,再现辉煌。许多有识之士正在为编汇腾冲绚灿的历史和文化而努力。那么在腾冲的历史进程中,这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浓墨重彩的一页,应该成为腾冲发展史的重要资料收集起来,甚至珍藏起来。从这方面来讲,为纪念几万腾冲筑路民工抢修滇缅公路而撰写的纪念碑碑文,会更清晰地记录下这段重要的历史。
  抢修滇缅公路,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篇章,这是全国人民的共识,是历史的定论。那么几万名在酷热、疾病、危险、饥饿威胁下的腾冲筑路民工,为了国家的存亡,投入了生命线的抢修。应该值得腾冲人民的纪念、颂扬。
  我们查阅了历史资料,1937年,腾冲全县人口为20万,有5万人参加了抢修滇缅公路,这意味着,为了祖国的生死存亡,全县有四分之一的人,离乡背井去参加抢修滇缅公路。
  一部黑白电影胶片的影像,为后代留下了这段充满奉献、牺牲,场景难以想象的史实。影片真实的记录下,赤足的年迈老人,营养不良瘦弱的、衣服破烂的劳工,背着婴儿的妇女,五岁大的幼童,都在险峻的群山中筑路的情景。全球有很多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声像资料,但是,我们还无法找到,比这更能震撼世界、震撼心灵的情景。
  史实告诉我们,极端贫困、生活极端艰难的滇西人民,为了祖国,在抢修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时,做出的难以估量的奉献和牺牲。不论中年和青年劳工,还是老人、妇女、孩童,凡是参加筑路的人,都值得现代人的纪念、崇敬。
  沧桑的岁月,在无情的磨砺中已度过七十多年的滇缅公路,但在滇西的青山绿水间,滇缅公路还在蜿蜒于群山之中,俯视着奔腾不息的怒江、澜沧江流向远方,还在尽力地完成着历史赋予的运输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