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秋农业张友秋跑路:2011年学校工作计划(讨论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46:28
2011年学校工作计划(讨论稿)
作者:校长室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2-13 12:53:56  发布人:徐华银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攻坚之年,为切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开展创先争优学习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认真组织学习《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以“向管理要质量”为主攻目标,抬高定位,自我加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为县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创造学校发展“又一个黄金期”。
二、主要工作任务
学校将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提出2011年为教育管理达效、教学管理提升的“质量年”,着力明确三大规范管理,突出三大品牌影响,进一步加强“一校两区”建设与管理,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适用性技术人才。
明确三大管理规范:一是规范人事队伍建设。加强与原二职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整合力度,进一步加深了解,增强共识;采取竞聘上岗的人事管理办法,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岗位,使管理力量、管理制度、管理效益推陈出新。二是规范教学评价机制。以推进“有效教学提升年”为抓手,深化模块化教学改革,夯实技能教学基础。继续完善集体备课、推门听课、三评教制度,努力造浓教科研氛围。要充分宣传对口单招利好政策,对口高考再续辉煌,各项指标真正领跑全市。在省市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团体总分超历史,其中市级大赛机械、电子、计算机、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要有一等奖选手,省级大赛要进入同类学校第一集团。基础年级文化课会考合格率超95%,优秀率达30%;毕业生中级工、高级工合格率达95%左右,对口就业率达90%。制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暂行办法,既重教学结果的定性考核,又重教学过程的定量考核,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并将教学质量的高下优劣与职称评审、评先晋优乃至绩效考核挂钩兑现。三是规范系部常规管理。认真总结系部管理改革的成果,开展交流研讨,总结经验教训。继续理顺系部与学工、教研等部门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不相互推诿扯皮,不出现管理真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家庭学生、待进生跟踪管理和人文关怀,确保学生违法犯罪为零。
突出三大品牌影响:一是持续稳定招生规模。继续扩大招生宣传,完善注册招生政策,力争中职招生1200人,返乡农民工学员招生1500人,高中后招生100人,退伍士兵学员招生90人,中西部招生100人,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本专科学员全年招生500人,研究生学历班招生30人。二是全力推进品牌创建。创建成功石油机械省级示范专业、电梯安装与维修省级品牌专业。挂牌成立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节能电光源专业建湖办学点。以创建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为依托,加大实训基地、设备等硬件投入,2011年启动创建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三是积极服务经济建设。积极深化校企合作,正常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县内就业率超72%。建立节能电光源、机械数控冠名班级各一个。扎实开展职教富民工程,全年为各类社会成员培训总数达3500人次,培训总收入不少于80万元,其中市场化培训收入不少于40万元。以石油机械研究所、照明职业技术学校为公共平台,深入企业调研,创新互动交流,为两大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专项特色服务。
三、推进措施
(一)突出规范管理工作,确保质量效益的新提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实施细则,构建以“人文精神为根、专业技能为干、综合能力为枝”的“树”形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校日常管理,将目标管理与计划管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过程管理与业绩管理三结合,保证教育教学管理井然有序,
1.以推行“常规管理达效年”为抓手,狠抓养成教育,创新德育管理形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素质。
创新德育培养机制。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借鉴积极德育、成功德育等先进经验,学工处整体规划学校德育活动方案,营造文化育德、行为铸德、知识养德、劳动砺德的浓热氛围。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中职系部每月明确一定的专题教育,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率,形成自身鲜明特色。开学初编制<<职教中心学生必读手册>>,告知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优秀学生成功格言标牌。组建校园电视台,确保四月初开播,努力形成职业教育鲜明特色。下半年组织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展示学生技能、体育等文艺才华,邀请家长及社会各界观摩。尽快成立“心手相牵”艺术团,暑假前后组织进入乡镇、学校、社区、街道慰问演出,宣传学校的优秀办学成果。
规范系部常规督查。继续执行并完善校长、支委领班抽查制、中层干部行政值周制、系部人员值日制,杜绝“好好先生”思想,敢于较真碰硬,做到定期督查,适时公布,及时奖惩。强化教职工出勤、上课、辅导、教研、升旗、集会等重大集体活动,实行辖区管理,综合考核。对于班级常规管理,各系部及职能处室要在严字上多督查,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变经验管理为制度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变一人管理为大家管理,认真做好总结评比,设立表扬栏与曝光台,从而弘扬正气,鞭策后进。
继续优化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灵魂,学校一切工作都归结于班主任管理,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尤为重要。学校要多次召开各种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组织班主任撰写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要调研上学期出台的班主任工作职级制考评办法,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在早晚自修、课间、作业、出勤、胸卡佩戴、仪容仪表等日常管理方面督查考核,加大奖惩力度。班级一旦出现校园重大伤害事件及大量流生现象,对班主任实行一票否决。
组织德育特色活动  学生一日常规教育源头在班级、根子在管理。管理部门还要结合清明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在全校深入开展养成教育、赏识教育、闪光教育、成功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生命意识教育、阳光体育、感恩教育等集体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2.以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年”为突破,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质量评估,提升教学质量。
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想方设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今年,学校明确提出疯狂早读,每天一节“特色晚自修”、“五月初的快乐阅读周”等固定动作,将早晚顶班、修身立德等工作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重抓课堂、五认真资料、质量评价三项考核,强化对口高考、技能大赛、教学科研三块工作,进一步谋求教学质量持续攀升。
一是注重课堂,抓实课堂教学改革。更新观念,吸收、借鉴、嫁接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外来成功经验,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明确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制定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细化课堂教学环节,深化模块化教学改革。开设“系部主任谈课改”专栏,制定各专业课堂教学改革计划,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凸显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中青年教师使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扩大授课的信息量。开展“新竹杯”、“而立杯”、“不惑杯”等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竞赛。优化组织听课周、反思周、研讨周三次教研活动周,严密组织第4届全县“开放周”公开教学活动。更新校园网站,鼓励教师开发网络教学资源,积极参与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大赛。
二是建立台账,认真督查教学资料。采用自查与互查、系部查与学校查,校内查与县内查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督查“教学五认真”材料,统计评比多媒体课件数量,严格通报督查结果,同时及早准备省市职业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使督查工作真正开展并取得实效。
三是优化考评,构建质量评估体系。充分结合综合班与职业班特点,采取月考、抽考、联考、会考等方法,通过校内纵比,校外横比等途径,既重过程评估,又重终结评估,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评估体系。学期结束一定要对45周岁以下的教学人员教学工作做出恰当评价,分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与不合格四个等次,以质量评估为手段,造浓教学与学风。
四是重树形象,强化对口高考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对口招生规模、本科招生计划扩大比例等利好政策,力争高考重续辉煌。高三年级组要抓紧、抓好、抓实后期复习工作,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模拟测试,提高实战经验。及时收集、研究高考信息,把握高考发展走向。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做好应试辅导工作。确保高考各项指标超去年,团体位次保三争二。
五是及早谋划,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开学初各系部就要瞄准省市技能大赛考核方案,制定缜密的总体训练计划、阶段目标要求,精心组织,扎实训练,强化管理。基础年级要合理调度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实习课的时间分配,扎实开展技能大练兵与技能竞赛活动,四月份筹备举办学校“我行我秀”技能节,积极组织参加全县技能大比武,选拔优秀师生参加市级以上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比赛,市级技能大赛、创新大赛要争金夺银,每个系部要确保1-2个一等奖,省级技能大赛、创新大赛要产生一等奖获奖师生。基础年级中级工、高级工考试合格率达95%以上。
六是搭建平台,强化教科研工作。切实开展校本培训,针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要求,重新修编节能电光源、数控机械等本土化示范教材。引导专业课教师参与综合实训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开发,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第七届省职教创意论坛评选活动,确保产生一等奖作品。省市级课题要围绕教情、学情实际稳步实施,鼓励教师带题管理、带题授课、带题调研,争做科研型、智慧型教师。
总之,学校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重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专业技术、公共技能、三创精神、就业能力,真正构建新型的“树形”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含金量。
(二)突出品牌创建工作,确保办学层次的新提升
坚持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品牌立校、品牌兴校实现品牌治校,以品牌创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1.分析新形势,加快创建示范专业。借鉴过往的创建经验,上半年,机械部要及早思考,成立专门班子,积极申报创建石油机械新一轮省级示范专业。会同石油机械研究所精心准备各种软硬件资料,稳步推进,确保顺利创建成功,以便更好地服务地方支柱产业;根据2011年即将出台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合格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标准》最新要求,把握信息,对照标准,下半年,电信部要会同北校区思考创建电梯应用与维修省级品牌专业,使电梯专业发挥更大的示范效应。
2.立足高起点,启动创建国家级名校。 2011年启动创建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争取用1-2年的时间,建设预算投资1500万元的石油机械实训检测中心和光电技术实验中心,并逐年增加实验实训设备投入,使石油机械实训检测和光电技术实验中心成为全省一流的实验实训基地。未雨绸缪,及早规划,2013年将学校创建成为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并力争使学校跻身全国1000强。
3.放眼远规划,挂牌成立高职办学点。以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为突破,2011年,在政府牵头主导下,紧密挂靠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等名校师资力量,积极创造条件,创办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建湖办学点,在节能电光源、光电技术两个专业开办大专班,计划招收100人。进而以点带面,由小至大,向石油装备、生物工程等专业辐射招生,2013年挂牌成立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建湖分校;争取到2015年底筹建建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开设节能电光源、光电技术、数控技术、热处理技术、铸造技术、航空设备制造、现代物流、生物工程等专业,高职教育办学规模达到1000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三)突出人员整合管理,确保师资队伍水平的新提升
借助职教资源优化整合之机,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制定新办法,着力强化师资队伍、职称评审、学科带头人管理、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以凝聚人心,集中智慧,提升管理能力与水平。
1.规范人事队伍建设。以学校和原二职中优势资源整合为契机,本着分区不分家、分工不分力、分职不分心的思想,在做好前期部分教学力量相互渗透、互相补足的基础上,做好二期整合工作,推进岗位聘任的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到位不越位、缺位有补位的管理原则,优化人事管理队伍,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调优配强的选录形式,对学校中层管理部门进行优化调整,产生一支新的中层管理班子,充实北校区的管理力量,以激活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规范职称评审制度。针对职称评审过渡时期的新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台学校《教师职称评审补充规定》,以文件的形式指导今后全校性职称评审工作。职称评审采用个人申报、小组初审、硬件积分、学校审定等规定流程。从2011年起,凡学历、资历、论文等硬件要求符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都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预审,以考核和票决的方式最终产生申报人员名单,凡职称评审小组预审未通过的一律不予上报。
3.规范学科带头人管理制度。坚持人本思想,致力关心教师,培养教师,发展教师。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台学校《关于市、县、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评选、管理办法(试行)》,确定校级--县级--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三级评选网络,进而向省级、国家级名师推荐申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青年教师制定三年专业发展规划。组织教师“拜师结对”,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力求“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形成风格,五年知名一方”,促进教师和谐相处,你追我赶。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要求名师在公开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荐骨干教师参加省四新培训、国家级培训乃至国外境外学习进修。遴选骨干教师推荐参加“研究生”学历教育。放大名师效应,推进“三名”工程建设。根据对教学一线的市县学科带头人年终相关考核,发放一定的津贴补助。
4.加强中层管理队伍建设。加强中层干部培养、管理、考核工作,进一步树立赢在细节、贵在执行的管理思想,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在党员干部中弘扬师德师风建设,评选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服务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宣传。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组织作用,以校长信箱、师生座谈、问卷调查、家长学校、社区网校等多种形式,了解教学需求、社情民意,关注校内外热点、焦点话题,建立完备机制,开辟诉求通道,推进学校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实行中层干部每月例会制,通报解决近期发生的难题困惑。中层以上干部要深入开展“两个一”活动,不搭花架优化总结,力争实效。总之,要以腰杆子工程推动学校工作跨越发展。
(四)突出招生就业工作,确保服务能力的新提升
牢固树立生源就是财源,学生就是上帝的思想,切实做好招生培训、服务企业、后勤保障等工作。
1.加强招生宣传工作。招就处要超前谋划、通盘考虑,尽快制定2011年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完善注册招生政策,确保完成全年60%以上的中职招生任务。利用主流媒体强势宣传职教向好政策,明确招生责任,分解招生指标,确保秋季中职招生总数达1200人。利用人脉资源,继续拓展河南、陕西、安徽等中西部地区招生市场,建立稳定的生源基地,要杀出一条血路,争取招收客籍学生100人。扎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城镇下岗职工、退役士兵、高中后学生等招生工作。电大部要摸准市场行情,拓展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招生对象,招收本专科学员500人;还要会同研究所,与西安石油大学对接,挂牌建立西安石油大学成人学历教育建湖函授站,并积极宣传高职学院办学点的便利,为石油机械、绿色照明两大支柱产业定向培养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开辟研究生学历教育,每年为县属企业培养30名以上的研究生。
2.强化培训、就业工作。招就处、职教处在巩固政策性、正常化两类培训的基础上,要动脑筋、想办法,跑市场,开发非政策性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术等级考证培训项目,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为学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深化校企合作,正常组织学生到规模骨干企业轮班顶岗实习,实行跟踪管理、跟踪考核。大力宣传建湖优美的人居环境、良好的发展态势,引导学生立足县内企业就业,服务家乡经济建设,努力实现对口就业,高薪就业,优质就业,确保学生县内就业率达72%以上。
3.优化两办服务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所一定要关注十二五时期石油机械行业、产业发展走势,优质服务县内骨干企业,要自我定位,加强学习,冷静规划,发挥企业、高校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做好高校万里行、企业家家到、邀请专家讲学、举办研究生学历班等工作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为企业实实在在的解决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困惑,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支柱企业的能力与水平。研究所、学校、石油机械企业还要组建石油机械企业建湖职教集团,三方共建大型公用实训基地,以推进职教资源与产业园区有机聚合,加速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
照明职业技术学校要创新思维,经常深入企业了解两后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及时跟踪督查管理。要会同电信部做好学生的返校学习工作,增强学生内功。及时选择先进典型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
4.重视后勤管理工作。根据两个校区实际情况,加快资产整合步伐,积极深入调研,成立专门小组,明确校产保管员牵头登记财、物台账资料,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末结账,必须做到钱、账、物三相符。设备物品等添置要使预算单、进货单、发票单、入库单保持高度一致。思考二职中闲置校舍的处置使用;严禁任何部门、个人私立“小金库”,禁止违规、搭车收费。继续牢固树立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工作,约束不必要的开支,特别要在文印、水电、电化、基建维修等方面规范管理;总务处、工会应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的饭菜质量、服务态度、价格、卫生等进行检查评比,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和价廉物美的菜肴服务师生、服务高考、服务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