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借记卡激活不成功:14.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9:46:21

14.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原文】公曰:“外内定矣,可乎?”管子对曰:“未可。邻国未吾亲也。”公曰:“亲之奈何?”管子对曰:“审吾疆埸1,反其侵地,正其封界;毋受其货财,而美为皮币,以极234于诸侯,以安四邻,则邻国亲我矣。”桓公曰:“甲兵大足矣,吾欲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常潜,使海于有蔽5,渠弥6于有陼7,环山于有牢8。”桓公曰:“吾欲西伐,何主?”管子对曰:“以卫为主。反其侵地台原姑与柒里,使海于有蔽,渠弥于有陼,环山于有牢。”桓公曰:“吾欲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燕为主。反其侵地柴夫、吠狗。使海于有蔽,渠弥于有陼,环山于有牢。”四邻大亲。既反其侵地,正其封疆,地南至于岱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海,东至于纪随,地方三百六十里。三岁治定,四岁教成,五岁兵出。有教士三万人,革车八百乘。诸侯多沈9乱,不服于天子。于是乎,桓公东救徐州,分吴半。存鲁陵10蔡,割越地。南据宋郑,征伐楚,济汝水,逾方城。望文山11,使贡丝于周室。成周反胙12于隆岳13,荆州诸侯,莫不来服。中救晋公,擒狄王,败胡貉,破屠何,而骑寇始服。北伐山戎,制冷支,斩孤竹,而九夷始听。海滨诸侯,莫不来服。西征攘14白狄之地,遂至于西河,方15舟投柎16,乘桴1718河,至于石枕。县19车束马,逾大行与卑耳之谿,拘泰夏20,西服流沙西虞,而秦戎始从。故兵一出而大功十二。故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诸侯国,莫不宾21服。与诸侯饰牲22为载书23,以誓要24于上下庶神。然后率天下定周室,大朝诸侯于阳谷。故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甲不解垒25,兵不解翳26,弢27无弓,服28无矢,寝29武事,行文道,以朝天子。

【译文】桓公说:“外交内政都安定了,现在可以了吗?”管子回答说:“还不可以。邻国还不亲近我们。”桓公说:“怎么样才能使他们亲近呢?” 管子回答说:“审查我国的疆界,返还侵占的邻国土地,修正与邻国的边境线,不要收受邻国的货物钱财,反而要送给他们皮革货币,用来多次访问诸侯,以此来安定四面邻国,那么邻国就会亲近我们了。”桓公说:“盔甲兵器很充足了,我想南征,应该以哪个国家为主要依靠呢?”管子回答说:“以鲁国作为主要依靠,返还它被侵占的鲁地常潜,使齐国有大海作屏障,有小海作外围,有环山作城墙。”桓公说:“我想西征,应该以哪个国家为主要依靠呢?”管子回答说:“应以卫国作为主要依靠,返还它被侵占的卫地台原姑和柒里,使齐国有大海作屏障,有小海作外围,有环山作城墙。”桓公说:“我想北征,应该以哪个国家为主要依靠呢?”管子回答说:“应以燕国为主要依靠。返还它被侵占的燕地柴夫、吠狗。使齐国有大海作屏障,有小海作外围,有环山作城墙。”这样与四面邻国大大改善了关系。在归还了邻国被侵占的土地,修正了与邻国的边界后,齐国的领地南到泰山以北,西到济水,北到大海,东到纪、随,方圆三百六十里。三年治理安定,四年教练成功,五年就可出兵。有经过训练的兵士三万人,有战车八百辆。此时诸侯们多有荒淫昏乱,不服从周天子的。于是乎,桓公出兵救徐州,分得吴地的一半。保存鲁国侵犯蔡国,分割越国的土地。南面宋国郑国,征讨楚国,渡过汝水,越过方城。望祭岷山,逼使楚国向周王朝进贡丝绸。周天子送祭肉给齐侯,荆楚诸侯,无不归顺服从。在中原救晋公,擒获狄王,打败胡貉,攻破屠何城,而北狄开始来归顺服从。向北征伐山戎,制服冷支国,杀了孤竹君主,而九夷开始听从桓公号令。沿海的各诸侯国,无不来归顺服从。向西征伐夺取了白狄的领地,随后打到西河,并船编筏,乘桴渡河,来到石枕。悬吊战车捆束战马,越过太行山与卑耳山溪,拘捕了大夏国君,再往西征服了流沙西虞,秦地的西戎开始顺从。所以一出兵就建立大功十二项。所以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原各诸侯国,无不归服。桓公与各诸侯国君整治祭品撰写盟誓,并把约誓供于上下众神之前。然后率领天下诸侯安定周王朝,在阳谷大会诸侯。这样桓公有兵车大会六次,乘车大会三次,九次会合诸侯,一匡天下。盔甲不解绳索,兵器不开箱,弓袋里没有弓,也不使用箭,停止武装之事,推行文教之政,以朝拜周天子。

【说明】这一节的中心是先给予,再去取。这与老子的思想不谋而合。《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将要收敛的,必须一定要先胀满它;将要削弱的,必须一定要先强壮它;将要废弃的,必须一定要先推举它;将要收取的,必须一定要先给与它。老子所讲的,即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四种办法,后人也将它称为谋略,这是一种对敌的办法和谋略。这也就是宇宙大道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因为任何事物、任何生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向自己的反面转化。因此,对敌方针就可以采取和利用这种转化,甚至于促使这种转化加快速度,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柔弱能胜刚强,这也是宇宙大道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老子一贯崇尚水,而水是这个世界里最柔弱的物质,似乎谁都可以随意地制服水。然而,就是这个最柔弱的水,战胜了这个世界里最刚强的一切东西。比如山,比如青铜,比如铁,比如人,这些貌似刚强的东西,在水的长时期侵蚀下,都不得不消失败亡。再如刚强的男子汉,也禁不住女性的柔情似水而会沉溺于安乐窝中。就象鱼儿离不开水潭一样,人也离不开社会,这也是宇宙大道所揭示出的道理,人在这个社会里就必然要与人相处,与人相处就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而想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就必需要懂得宇宙大道的规律和原理和法则,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

【注释】1.埸:(yì艺)《诗·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诗·大雅·公刘》:“迺场迺疆,迺积迺仓。”《左传·成公十三年》:“郑人怒君之疆埸。”《篇海类编》:“今小田塍为埸。” 这里用为边境、边界之意。

2.极:《诗·齐风·南山》:“既曰得止,曷又极止?”《管子·形势》:“渊深而不涸,则沈玉极矣。”这里用为屡次、一再之意。

3.聘:(pìn牝)《诗·小雅·采薇》:“靡使归聘。”《周礼·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占梦》:“季冬聘王梦。”《尔雅》:“聘,问也。”《礼记·曲礼》:“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说文》:“聘,访也。”《后汉书·冯衍传》:“聘申叔于陈蔡兮。”这里用为访问、探问之意。

4.頫:(fǔ俯)同“俯”。上对下行动的敬辞。《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5.蔽:(bì币)《书·汤诰》:“尔有善,朕弗敢蔽。”《周礼·巾车》:“蒲蔽。”《管子·牧民》:“毋蔽汝恶,毋异汝度。”《韩非子·存韩》:“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扦蔽,入则为席荐。”《韩非子·内储说上》:“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淮南子·修务》:“景以蔽日。”《说文》:“蔽,蔽蔽小草也。”《广雅》:“蔽,障也,隐也。”这里用为遮住、遮掩、庇护之意。

6.渠弥:小海。《管子·小匡》韦昭注:“渠弭,裨海也。”

7.陼:(zhǔ渚)古同“渚”。《管子·宙合》:“凡坚解而不动,陼隄而不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且齐东陼巨海,南有琅琊。”这里用为水中的小洲之意。

8.牢:《韩非子·难一》:“舜住陶焉,期年而器牢。”柳宗元《童区寄传》:“愈束缚牢甚。”这里用为坚固、牢固之意。

9.沈:(chén臣)同“沉”。《书·胤征》:“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书·微子》:“我用沈酗于酒。”《书·秦誓上》:“沈酒冒色。”《管子·中匡》:“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管子·小匡》:“择其沈乱者而先政之。”这里用为沉迷、沉湎之意。

10.陵:(líng玲)古同“凌”。《易·渐·九五》:“鸿渐于陵。”《书·毕命》:“以荡陵德,实悖天道。”《国语·晋语十一》:“袭侵之事,陵也。”《礼记·中庸》:“在上位,不陵下。”《荀子·致士》:“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韩非子·奸劫弑臣》:“使强不陵弱,众不暴寡。”《苍颉篇》:“陵,侵也。”《玉篇·阜部》:“陵,犯也。”《广韵·蒸韵》:“陵,侮也。”这里用为侵犯之意。

11.望文山:当依古本作“望汶山”。汶山即岷山。

12.胙:(zuò坐)《周礼·膳夫》:“彻王之胙俎。”《左传·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左传·僖公四年》:“太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尔雅》:“夏曰福胙。”《管子·小问》:“祝凫已疵献胙。”《说文》:“胙,祭福肉也。”这里用为祭祀用的肉之意。

13.隆岳:太岳。喻指齐桓公。古以四岳为方伯,此言周天子以桓公为方伯。方伯,春秋时期诸侯中的领袖之称。

14.攘:(rǎng嚷)《庄子·渔父》:“诸侯暴乱,擅相攘伐。”《汉书·严助传》:“南夷相攘。”这里用为夺取之意。

15.方:《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国语·齐语》:“方舟设泭。”《仪礼·乡射礼》:“不足方。”《尔雅》:“大夫方舟。”《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这里用为两船并行之意。

16.柎:(fū夫)通“坿”。《管子·小匡》:“方舟投柎,乘桴济河。”《仪礼·士冠礼》:“素积白屦,以魁柎之。”这里用为增加、附加之意。投柎:投有靠近之意,投柎即是靠近增加。

17.桴:(fú浮)《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国语·齐语》:“乘桴济河。”本义是指把一段大木头中间挖空,做为渡河用的小船,类似于南方的木排、木筏之类的渡河工具。这里用为木筏之意。

18.济:(jì技)《书·盘庚中》:“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楚辞·屈原·涉江》:“济乎江湖。”这里用为渡过水流之意。

19.县:(xiàn悬)通“悬”。《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诗·周颂·有瞽》:“应田县鼓,鞉磬柷圉。”《国语·晋语》:“骊姬请使申,处曲沃以速縣。”《礼记·檀弓》:“县棺而封。”《荀子·解蔽》:“桀死于鬲山,纣县于赤旆。”《韩非子·有度》:“权衡县而重益轻,斗石设而多益少。”《淮南子·本经》:“县联房植。”《说文》:“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这里用为悬挂、倒悬之意。

20.泰夏:疑为大夏之误。泰通“太”,同“大”。

21.宾:《书·旅獒》:“明王慎德,四夷咸宾。”《老子·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庄子·说剑》:“无不宾服而听君命者。”《荀子·正论》:“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韩非子·十过》:“东西至日月所出入者,莫不宾服。”《史记·五帝本记》:“诸侯咸来宾从。”这里用为服从、归服之意。

22.牲:(shēng升)《易·萃·辞》:“用大牲。”《书·微子》:“今殷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诗·大雅·云汉》:“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牛卜日曰牲。”《谷梁传·哀公元年》:“全曰牲,伤曰牛。”《说文》:“牲,牛完全也。”这里用为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之意。

23.载(zǎi宰)书:《左传·昭公十五年》:“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孟子·告子下》:“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萧统《文选序》:“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载书即盟书,是记载盟约的文件。

24.要:(yan腰)同“约”。《书·禹贡》:“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管子·君臣下》:“要淫佚,别男女,则通乱隔。”《荀子·正论》:“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韩非子·有度》:“先王之所守要,故法省而不侵。”这里用为约言之意。以明誓的方式就某事作出庄严的承诺或表示某种决心。亦指所订立的誓约、盟约。

25.垒:(lěi磊)通“纍”。《荀子·大略》:“氐羌之虏也,不憂其壘也。”这里用为捆绑之意。

26.翳:(yì艺)通“医”。古代盛弓箭的器具。《管子·小匡》:“甲不解壘,兵不解翳。”《说文》:“盛弓弩矢器也。”

27.弢:(tao韬)《左传》:“吾伏弢呕血,鼓音不衰。”《国语·齐语》:“弢无弓。”《说文》:“弢,弓衣也。”《小尔雅》:“矢服谓之弢。”这里用为弓袋之意。

28.服:(fú扶)《书·舜典》:“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礼记·内则》:“子弟犹归器,衣服裘衾车马,则必献其上,而后敢服用其次也。”《荀子·大略》:“诸侯御荼,大夫服笏。”这里用为使用之意。

29.寝:(qǐn锓)《诗·小雅·斯干》:“下莞上簟,乃安斯寝。”《管子·立政》:“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论语·乡党》:“寝不尸,居不容。”《韩非子·显学》:“夫婴儿不剔首则腹痛,不痤则寝益。”《字汇·宀部》:“寝,息也。”这里用为停息、停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