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信用卡金卡:纳粹德国的四大绝响王牌-恐怖制造器V1,V2飞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23:53:33
纳粹德国的四大绝响王牌-恐怖制造器V1,V2飞弹 [原创 2008-10-26 16:27:17]    字号:大 中 小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1944年6月13日,一道闪亮的火焰从法国北部的Hesdin德军基地飞起。10分钟后,这道火焰就飞到了英国。在这段时间内,英国的雷达站和海军巡逻人员都发现了它。但是这些人都不知道,这个发出巨大轰鸣声的火焰是什么东西。很快,这条火焰飞到伦敦附近的达特福德(Dartford)的一块田野中,一头扎了下去,发出巨大的爆炸声。第二天,当地英军和居民发现此处被炸出了一个巨大的弹坑。

在当天,还有一道这样的火焰落到了伦敦附近的贝斯纳·格林(Bethnal Green),炸死了6个人,炸伤了9个人。

第二天,纳粹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得意洋洋的向国民宣布:帝国最新式的毁灭性武器V1飞弹已经成功轰炸了伦敦,几个月内伦敦就会被彻底摧毁。这是帝国对于盟军大规模轰炸德国本土的复仇武器。如果英国人仍然执迷不悟的和苏联共产党,犹太美国走在一起,那么它国内所有的大城市都会像伦敦一样,成为一堆废墟和瓦砾。

英国首相丘吉尔同时向国民宣布:根据情报,纳粹德国使用了新式的V1飞弹轰炸伦敦,妄想通过对英国的轰炸吓倒英国人,挽救自己灭亡的命运。但是,大不列颠子民绝对不会屈服于纳粹的淫威,绝不会被一两件新式武器吓倒。

德国和英国的老百姓,在这一天才第一次听到了V1飞弹这个名字,也才知道这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行炸弹。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是世界航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实战巡航导弹的使用。

而这个奇迹又是接近于崩溃中的纳粹德国创造的。

 

 

巡航导弹的鼻祖V1飞弹

 

德国对导弹的研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开始了。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不得发展传统的火炮,坦克,飞机甚至重机枪等武器。条约的目的自然是用来限制和压迫德国,不让它在短期内复兴,再次对盟国构成威胁。但是就像约瑟夫.斯大林说的那样,什么都可以消灭,就是民族的力量无法消灭。战后德国很快复兴,而德国的有识之士自然不可能满足于建立一支只有10万人的守备部队。

 

不过英法各国根据条约对德国监视的非常严格,德国高层也不敢公然违背,只能找一些空隙。凡尔赛条约也并非没有漏洞,它对于新式武器方面并没有限制。当时德国国内的科学家们在火箭方面,已经有些初步的研究。德国军事高层本能的感觉这个领域的巨大潜力,加上凡尔赛条约对其没有限制,他们逐步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

 

20年代末开始,德国陆军炮兵局开始正式对火箭方面的研究,他的负责人是陆军炮兵局研究与发展部主任贝克尔。

 

1929年,贝克尔正式制定计划,开始对喷气推进火箭以及运载炸弹进行系统研究。当时的目的很简单,研究出一种可以补充炮兵和轰炸机的火箭武器。该项目由年富力强的火炮科学家瓦尔德.多恩伯格上尉(Wernher von Braun)负责。

 

当时火箭几乎是和登月一样的幻想玩意,根本没有什么完整的概念。多恩伯格在贝尔克等军方高层支持下,在柏林库莫斯道夫炮兵试验场开始了正式的研究工作。

 

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德国这方面的专家还是众多。在数年内,多恩伯格招募了当时大名鼎鼎的德国火箭方面的科学家冯.布劳恩,内贝尔,克劳斯.里德尔以及瓦尔特.里德尔。

 

其中最能力的自然是沃纳.冯.布劳恩博士(Wernher von Braun)。这位出生在东普鲁士的火箭大师,虽然1932年才从柏林大学毕业,但由于自身出色的学识,很快成为多恩伯格的重要助手。

 

此人也是之后著名的德国导弹之父。


--------希特勒对导弹发展特别重视,它预感到这种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

 

他们在1933年1月成功研究出一台液体火箭发动机,这是世界航空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年,他们继续开始试验型火箭A-1和A-2火箭的研究。

 

1936年,导弹研发工作开始受到元首希特勒的重视和认可。

 

有了独裁者的支持,一切都好说。

 

科学家们选择了奥德河出海口处的一个名叫佩内敏德的渔村,兴建新的火箭试验基地。

次年冯.布劳恩博士担任大型火箭实验基地技术部主任,统一管理V1和V2飞弹的研发工作,但实际布劳恩主要负责V2导弹的实战化研究。

 

与此同时,FI-103无人驾驶飞行器也就是V1导弹的研究工作,也在该基地紧锣密鼓的进行,负责人是勃列埃博士。

 

希特勒对这个项目还是非常重视的,他凭借“直觉”感到导弹这种武器的强大潜力。

 

从1937年到1940年,希特勒下令给予导弹项目大量的投入,共投资了高达数亿马克的巨额经费,其中纳粹后期对V2飞弹一次就投入5000万马克。而同时期,也是极为重要的纳粹原子弹计划,仅仅得到1000多万马克。

 

由于V1导弹的技术相对简单一些,它的本质上就是一架无人驾驶的自杀性飞机。1942年12月24日,V1导弹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根据研发进度,大约一年以后就可以大量投入使用。

 

 

 

但是,这些情况已经被盟国潜伏的情报人员掌握。1943年8月,盟军出动570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对佩内明德试验场进行突袭和大规模持续轰炸。共投弹2000多吨,炸死基地工人和技术人员700多人,毁坏了大部分设备。

 

此举大大出乎德国军方的预料,也严重阻碍了V1和V2计划。研发工作被迫转入地下和山中工厂,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1944年2月15日V-1才进行第一次发射试验,此举宣布V1实用化导弹研究成功,并且实现量产。3月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

 

 

 

1944年6月13日,已经被开始被盟军大规模轰炸的纳粹德国,才正式启用了V1导弹对英国首都伦敦进行了轰炸。就战术上来说,这次空袭非常失败。发射的10枚V1飞弹中,有6枚没有飞过英吉利海峡就自行坠毁,有3枚飞过海峡但是都因为严重偏离目标,坠落在敦伦郊区野外,只有1枚有了战果,造成伤亡也只有十几人。

 

虽然计算这样,纳粹高层一样欣喜若狂。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亲自将此种新式兵器命名为“V1火箭”。

V指的是德文的Vergeltungswaffe waffe(复仇武器)一词缩写,他意味着德国要用这种新兵器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雪耻,并向已经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国的盟军复仇(当时盟军每天要向德国本土轰炸3000吨炸弹)。  

V1导弹是一种巡航导弹,也是现代巡航导弹的鼻祖。

 

它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架安装炸弹的无人驾驶飞机。它从外表看,就像一个有翅膀的炸弹,或者一架小型飞机。它的弹身直径0.82米,弹翼翼展5.3米,弹长7.9米。

 

和飞机不同的是,他在尾部的上方,装有一个圆筒状的发动机。这是一台冲压式喷气式发动机,具有300公斤的强大推力。可以让V1以644公里/小时的高速飞行。

 

要知道,当时最快的战斗机速度也就是这么多。

 

V1导弹全重2吨左右,搭载850公斤高爆炸药,最大射程280公里。可以从法国沿岸或者荷兰境内,攻击英国南方大部分城市。

   

V1导弹的核心部件就是制导系统和喷气式发动机。

------V1导弹的外形酷似一架无人驾驶飞机

 

V1的制导系统相对简单,它由陀螺方位仪,空速计,高度计,机械计时器,油路切断器构成。

 

发射导弹前,发射人员首先根据发射场地的地图坐标和轰炸目标的地图坐标,计算出导弹飞行方向和应该飞行时间。

 

导弹起飞以后,陀螺方位仪开始发挥作用,让导弹保证向预定的方向飞行。

 

空速计,高度计在飞行中保证导弹的速度和高度,防止其由于速度过低或者高度过高被敌方拦截或坠毁。机械计时器则保证导弹的飞行时间。

 

当到达飞行预定的时间后,机械计时器发挥作用,激活油路切断器。该仪器切断油路供应,导致导弹失去动力,同时打开阻流板,让导弹大幅度减速。

 

此时导弹向下俯冲,击中地面爆炸。

 

从这天起,英国开始连续数月遭受V1飞弹的袭击。

 

 优点

1.     相当实用的武器

 

就1944年末来说,英美盟军已经掌握西线绝对的制空权,德国轰炸机已经无力升空轰炸英国本土,采用V1导弹从本质上来说是被迫之举。

 

总体来说,V1飞弹起到的效果还算不错。

 

纳粹德国在二战最后一年内,共向英国发射10500枚V1导弹,除去自己坠毁,偏离目标,被拦截的,大概有2500枚飞到伦敦,造成6184人丧生,176981重伤,前两者总数大约2万4000多,至于轻伤不计其数,无法统计。

 

而纳粹使用V1导弹真正的时间不过几个月。

 

如果加上V2导弹造成的损失,两种飞弹一共造成英国3万5000人的伤亡。

 

在之前,德国空军曾经动用巨大人力物力,从1939年不列颠战役开始大规模轰炸英国,直到1944年,总共才造成英国12万人的伤亡。

 

大家要注意到,德国空军对于英国的轰炸,还导致自身大量的损失。最初的44个航空团,不列颠战役以后,就只剩下4个。几年的轰炸,一共损失了上千架飞机和无数优秀飞行员,为了空袭更损耗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

 

而V1飞弹是无人驾驶的,简单来说,它损失掉了,也只是损失了德国一些少量的物资而已,不会造成人员和资源的大量损耗。

 

V1对欧洲大陆的发射(主要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还造成了大约5000人死亡,重伤1万人。

 

这个算盘,每个网友也都能算过来。



 

实际上,V1的作用还不只是造成伤亡这么简单。

 

由于德国空军的轰炸相对比较容易预警,英国老百姓有足够时间躲藏到防空洞。

 

但是,V1导弹从飞跃海峡后到伦敦,只有10分钟左右,而且由于弹体很小,又都是在夜间发射,发现它非常困难,预警难度极大。

 

很多V1飞弹,英国的雷达无法有效发现,即使发现了,10分钟时间也很难作出有效的防空举动。

 

所以,伦敦人被迫进行了大规模的撤离工作,大约有100万到150万人撤离出城市。

 

人员撤离造成的效果非常明显,英国工业产量迅速减少了四分之一。

 

如果在战争初期,这对英国来说又是致命的打击。

 

除此以外,迫使英国大规模调整防空部署,有25万人参与到对V1的作战中,还有2500门高炮和数百架战斗机,耗费了大量的战争资源。

 

 

 

 

2.     性价比很高

 

V1飞弹制造量惊人,在德国东部的诺德豪森的山区死亡工厂里面,工生产了大约3万枚。

 

纳粹强迫多拉集中营的6万多人从事生产工作,这些人大部分是其他国家的奴工,战俘还有所谓有种族问题的犯人。

 

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时刻有残忍工头的斥责和殴打。如果稍有反抗或者试图逃走,就立即会被处死。

 

这些人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几乎每天都有人不支死去。仅在盟军1945年发现工厂的时候,就从里面抬出了3000具尸体。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V1飞弹仍然在不到一年内生产了数万枚,相当惊人。

 

实际上,V1导弹造价非常低廉,仅仅为5000德国马克。这个数字让老萨瞠目结舌,要知道,当时一把毛瑟K98步枪也要56马克,一辆德国四型坦克要10万马克。

 

一枚V1飞弹的价格仅仅相当于几十把步枪,或者二十分之一辆坦克。

 

这种廉价的飞弹造成英国如此严重的损失,这个性价比是非常非常高的。

 

 

--------------巡航导弹飞行相对稳定,速度快,高度低,如果不列颠空战期间就使用这种武器,德国空军就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损失。

3.     较难被拦截

 

在1942年以后,盟军就已经有效的阻止德军对英国本土的轰炸。

 

到了1944年,德国空军已经完全失去制空权,飞机在夜间也很难飞到英国上空。

 

但是,V1飞弹不用考虑这些问题。

 

前文已经说了,就算它被拦截击毁了,最多也只是损失了一些零件和大约5000马克。

 

就实际来说,英国人为了拦截V1导弹,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第一道防线,就是先发制人,出动空军轰炸V1的发射基地,生产工厂,储存仓库和运输线。

 

自1943年12月5日开始,盟军对V1的发射基地进行多次大规模空袭,到1944年6月,共出动2.51万架次。在袭击中损失飞机154架,飞行员771名。

 

如此大规模轰炸的效果并不明显,他们对发射基地的破坏很有限。由于V1发射仅仅需要一条50米长的钢轨,而钢轨又很难被彻底炸毁,所以V1仍然以相当高的数量发射(一天数百枚)。

 

德国人对钢轨进行了有效的伪装,还设置了大量的假目标。很多盟军炸弹都扔在这些假目标上面了。

 

一些轰炸造成钢轨的损坏,也很容易被修复(更换几节备用钢轨就ok)。

 

轰炸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全面破坏了运输导弹的铁路和公路。后方生产好的导弹,需要好几天才能送到发射基地。这段时间,发射人员只能傻傻的等待。

 

由于轰炸不明显,对于V1飞弹的拦截,主要倚靠后面三道防线。

 

第二道,就是海峡附近的英国战斗机。

 

这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难度也相当的大。

 

V1飞跃海峡的时候,速度大约是547公里/小时,相当于英国主力战斗机喷火式(584公里/小时),飓风式(511公里/小时)。

 

但是飞跃海峡之后,V1飞弹时速会增加到高达644公里/小时,超过英军战斗机的速度。

 

也就是说,英军主力战斗机,大约只有6分钟的时间对V1飞弹进行拦截和射击。

 

一旦超过这个时间,战斗机就无法继续追踪。

 

大家想想知道难度。

 

6分钟内,要在漆黑一片的广阔海域上空发现飞弹,还要发动攻击,谈何容易。

 

英军战斗机为了拦截V1,不惜一切代价的提高自身飞机的速度。他们拆掉了飞机所有装甲和多余的部件,甚至连后视镜都拆掉了。有些飞行员为了最大程度提高速度,甚至把飞机表面的油漆都挂掉了,磨光蒙皮,使用最好的航空汽油。

 

这样让飞机速度提高20到50公里,勉强可以超过V1飞弹在海峡上空的速度,可以追上并且进行多次攻击。

---------德军采用轰炸机空射手段发射V1飞弹,这种方式让盟军几乎无法拦截。但是,这种发射的代价很明显,导弹的精度和发射成功率急剧下降。

 

 

但是,难度仍然非常大。首先,黑夜中发现V1基本都要倚靠雷达的引导。但是,地处山区的英军雷达(防止德军轰炸)覆盖面积有限,对V1这样小且以900米以下低空飞行的目标追踪能力不佳。

发射到英国的1万枚V1飞弹,英军探测到的仅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大约7000枚。

 

其次,盟军飞机就算发现V1导弹,仍然面对很大的问题。如果在较远距离射击,在黑夜中很难击中目标。如果在较近距离,一旦V1导弹被击中爆炸,其巨大的战斗部往往将战斗机摧毁。

仅仅在拦截的最开始6周,英军有37架飞机受损,5架坠毁。

 

整个二战中,英军战斗机部队共击落了1846枚V1飞弹。大约占到德军发射总数的百分之二十,战绩马马虎虎。

 

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拦阻气球网和高炮部队了。

 

气球网没什么可说的,部署面积虽大,效果不明显,只拦截了232枚V1导弹。

 

高炮部队就是最后防线,英军有着全世界最有效的高炮部队,这也是残酷空袭经历磨练出来的。经过多次大规模调整部署,数千门高炮最终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在整个二战期间,高炮部队共拦截了1878枚V1飞弹,也约占到百分之二十。

但是,英国军方一些军官对高炮拦截效果有严重的质疑。他们指出很多高炮击中V1以后,V1爆炸后的残骸仍然落入伦敦,造成同样严重的损坏。

 

但是,不管怎么样,高炮仍然是相对有效的拦截方式。

   

 

 

针对英国人的拦截,德国人很快推出了新的发射方式,让英国人焦头烂额。

 

他们利用亨克尔He 111s型轰炸机搭载V1导弹,从空中进行发射。每架战斗机可以搭载一枚飞弹,这种发射方式,让V1导弹可以在任何地点发射,从很多方面刺破了英军现有防空网。

英国空军被迫扩大巡逻范围,在海上四处寻找德国轰炸机,但这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7个月内,德国人成功的从飞机上发射了1200枚飞弹,而英国人能做的就是击落了16架德军轰炸机。

 

 

缺点

 

1.     精度差

--------俯冲向目标的V1飞弹,它有800多公斤高爆炸药,威力相当巨大。

 

V1导弹限于当时的技术,采用的是简单的惯性制导,也就是通过简单的机械工具,通过初期计算飞行时间,之后控制导弹实际飞行时间和计划的时间相吻合,然后使得导弹下落,击中目标。

 

这种制导方式显然是很不准确的,导弹飞行时候,会受到非常多的影响,造成大的偏差。这是之前计划的时间无法预料到的,最常见的就是大风(受风阻力和气候变化影响,很多导弹到了预订时间,甚至离伦敦还有几十公里的距离,就提前爆炸了)。

 

况且,就算完全没有任何因素影响,导弹飞行到目标上空的时候,也有644公里/小时的高速,也就是每秒钟差不多要飞行200米。

 

而当时的油路切断器是机械工具,切断油路需要至少好几秒的时间,往往有数秒的偏差。一旦有偏差,导弹就已经偏离目标数百米,不可能准确击中目标。

 

实际上,由于制导技术的落后,V1飞弹一般偏差有3000米(3公里)。换句话说,如果单纯根据命中几率来说,V1导弹像攻击一个实际战术目标,比如一个数十米长度的兵营,要发射数万发,才有可能1发击中。

 

实际上,就是差不多40年后的海湾战争,伊拉克使用偏差300到1000米的飞毛腿导弹,仍然无法精确打击敌方目标。根据偏差率估算,飞毛腿要发射至少4000枚,才可以击中一处战术目标。所以它采用类似于德军的无目标战略轰炸,效果较低。比如向以色列发射的40枚飞毛腿,仅仅造成4人死亡。

而飞毛腿的精确要高出V1飞弹10倍,结果如何,不用老萨多说了吧。

 

所以说,V1飞弹只能做为战略武器轰炸伦敦这么大的城市,因为方圆上百公里都是城市,房屋和各种公共建筑都相隔不远,有很多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比如1944年6月18日,一发V1飞弹落在惠灵顿军营,当场造成121人死亡,伤数百人。但是,这样的高效能毁伤是很少的。战后统计,V1导弹要每发射5枚导弹才能造成3人死亡。

 

所以V1飞弹只具有战略轰炸的价值,而不具备像今天战斧巡航导弹一样的战术能力。

 

而所谓的战略轰炸来说,V1飞弹的命中精度较低,无法相对精确打击英国的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军事目标,也无法打击军事战略目标。

 

它只能倚靠庞大的数量,进行无目地的轰炸。

 

为什么V1飞弹的使用有这么大的极限,主要还是技术上的落后。

 

而现代巡航导弹的导航技术为:飞行初段采用平台惯性导航,中段为平台惯导+地形匹配+卫星导航,末段为平台惯导+景象匹配导航。

 

其中中断的地形匹配,需要极高的技术手段,在巡航导弹发射前要对被攻击目标以及沿途经过的地形地物特征进行卫星或航空拍摄,在地形匹配飞行区域内选出一条合适的飞行路线,并在多个匹配区域内预先侦测地形高度并绘制出数字地形图,将卫星拍摄的照片放大成与巡航导弹飞行高度相对应的图像,然后把上述资料编成相应软件存入弹上计算机。这两项工作量大而繁琐,需要大量硬件设备支撑,先后耗时近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完成。

 

卫星导航则需要先进的GPS技术,而末段的景象匹配要求更高,需要首先获取飞行实际位置偏差和相对预定航线的航向偏差,也就是获得实测图和参考图之间的旋转变换参数。

 

这些技术即使今天,很多世界发达国家仍然没有掌握,更不用说60多年以前的,听都没有听过计算机,卫星的纳粹德国了。

 

要知道在1944年,V1的制导技术已经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2.     毁伤效果较差,故障偏多

 

 

--------希特勒将V1,V2飞弹的生产工作交给最信任的党卫军负责,足可见对其重视程度。



 

V1飞弹实行的战略轰炸,并非精确的战略打击,而是通过无目标大规模轰炸,造成敌方大城市和居民的大量损失。这让敌方感觉无法承受这种损失,被迫议和或者投降。

 

最好的例子就是德国攻打欧洲初期的若干轰炸,迫使荷兰,丹麦等国投降。

 

另一个例子就是两伊战争,双方各向对方发射上百枚飞毛腿导弹,导致对方主要城市重大损失,各伤亡数万人(基本是普通平民),毁伤上千栋建筑物,但实际损伤的军事目标几乎没有。由于感觉这样打仗代价太大,双方最终被迫停止战争。

 

V1飞弹即使远远脱离目标,100发内也会有30发击中或者波及一些伦敦的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果进行的是诸如苏芬战争,中苏中东铁路之内的局部战争,双方只是争夺部分领土和特权,飞弹作用会很大的。但是,如果是全面战争,飞弹造成的损失还达不到让一个国家屈服亡国的地步。

 

以V1飞弹的精度来说,要想炸毁伦敦这么大的城市,至少需要发射数十万枚。而V1飞弹发射到伦敦的,一共只有不到3000枚,自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效果。

 

经历了6年战争的英国已经接受了巨大的损失,V1导弹威胁虽然很大,但是数万人的伤亡这种损失,还没有让英国人感到无法接受。

 

所以,V1导弹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说,是无法扭转战局的,也不能迫使英国人投降。

 

另外,V1飞弹的机械故障也偏多,一些技术不成熟。

 

发射向英国的1万500枚飞弹中,约有2000枚发射后几分钟内就自己坠毁掉,没有飞过海峡,占发射总数的百分之二十。

 

这个故障率,显然太高了。

 

而其中通过飞机进行空中发射的1200枚飞弹,能够成功飞到伦敦的只有66枚,成功几率仅有百分之五,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如此低的成功率,说到底,还是技术问题。在1944年,V1飞弹的一切技术都是划时代的,能够达到这样,已经算是很难得了。

 

 

超级飞弹V2

----------V2飞弹是超时代的产物,也是纳粹最有价值的发明。仅仅在之后的10年,苏美各国已经在V2的基础上发明了大量的实战飞弹。

 

至于V2导弹,更是划时代的超级产物,

 

从1933年到1941年8年时间,多恩伯格与冯·布劳恩的研发团队进行了多种小型火箭的测试,包括A1,A2,A3和A5(A4就是V1飞弹).

 

前几个系列并不是很成功,A5则是相当成熟的型号,在1942年10月3日宣布研发成功。

当时的记录是:随着点火命令下达,火箭喷口出现一股浓烟。发动机推力开始增加,按着预定程序,3秒钟后,发动机推力达到8吨。尔后推力逐渐增加,直到把A-4推离地面。上升41秒后,速度达到每秒2千米;54秒后,发动机按程序停车,火箭开始自由飞行,最大速度5600千米/秒。最后,火箭上升到85千米高,飞行距离190千米,距目标4千米。这是火箭及航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多恩伯格在当天夜上举行的庆祝会上发表演讲时兴奋地说:“我们利用火箭进入了太空,并且首次利用太空为地球上的两点架起了桥梁。这是宇宙航行新纪元的曙光。今天,1942年10月3日,是人类旅行乃至太空飞行新时代的第一天。

 

1943年7月7日,希特勒在帝国空军元帅戈林的推荐下,在东普鲁士接见了多恩伯格和布劳恩博士,并且观看了导弹发射的纪录片和模型。

元首对导弹的研究相当满意,授予布劳恩博士名誉教授的头衔,并且下令加大投入。

 

A5导弹随即开始量产,但是受到和V1同样的生产难点,最终1944年才将生产提到一定的规模。

1944年9月6日,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正式给其起名为V2导弹(复仇者2型),并且开始空袭伦敦。

从1944年9月6日到纳粹战败的1945年3月27日,德军共发射了3745枚V2飞弹,其中有1115枚攻击英国本土,2050枚攻击比利时上的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列日等盟军控制的重要港口和集结点。还有约500多枚用于训练,研发实验等。

总体来说,V2飞弹造成的损失并不太大,只有约百分之七十五飞到目标30公里范围内,只有有百分之四十五落在10公里内。如此大的偏差,攻击效果自然很有限。

以攻击英国的1000多枚V2飞弹为例,仅仅造成英国死亡2724人,重伤6476人,还击毁了大量建筑物。攻击比利时的V2造成6500人死亡,伤者数万。

平均一枚V2大约造成2人死亡,这个效率还是偏低。

偏差太大,导致V2只能采用和V1同样的攻击方式,没有目标的战略轰炸。

攻击目标有如此大的偏差,主要还是V2导弹自身特特决定的。

和以类似于飞机水平状态飞行的V1巡航导弹不同,V2导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弹道导弹。

 

V2长13.5米,发射全重13吨,导弹垂直发射,能把1吨重的弹头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离。火箭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燃烧工质为液氧和甲醇。发射时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后按照弹上陀螺仪的控制,在喷口燃气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倾角弹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弹上接收机发射无线电指令控制。一分钟后,火箭已飞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达每小时5796千米。此时,无线电指令控制系统指令关闭发动机,火箭靠惯性继续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大约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抛物线自由下落,击中目标。

V2导弹的制导系统跟V1大体相似,不同的是陀螺姿态仪和加速度控制器,前者用来测量导弹立体飞行姿态,保持导弹发射方向。后者用来掌握导弹的及时运动速度,控制导弹在规定高度的转向。

到了预定时间和高度,燃料供应器切断燃料,让导弹失去动力下落。

-------V2飞弹很巨大,可以装在1吨多的高爆炸药,加上俯冲时速度极快,破坏力极大。

由于V2导弹飞行速度极快,必须之前仔细计算出一系列复杂数据,包括弹道,飞行航路和速度。在今天,通过高性能计算机测试这些数据,也是非常需要时间和繁杂的。在没有计算机的当时,靠手工精确计算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使有了精确计算,能够控制器严格保证飞行的方向和速度,但是此时飞弹速度仍然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切断燃料供应。

这个时间越短约好,应该飞弹速度太快,1,2秒的误差,就会造成数公里的巨大偏差(导弹最大飞行速度为每秒1.7公里)。

现代弹道导弹,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切断燃料时间控制在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秒,这样导弹仍有数百米的偏差。

当年依靠机械仪器切断燃料而造成巨大的导弹偏差,就容易理解了。

虽然实际效果一般,但是盟军一直把V2飞弹当作最大的威胁之一,出动巨大的轰炸机群四处搜寻轰炸,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触动特种部队和伞降部队偷袭V2基地。

这种轰炸和袭击持续了整整一年,直到纳粹投降。

而英国内阁对V2飞弹也深感头疼,甚至觉得无法支持下去,这是为什么呢?

一切都在于V2飞弹既无法预警也无法拦截。

由于V2飞弹在俯冲攻击目标时候速度高达4马赫(4倍以上音速),在整个300公里射程内的飞行时间仅有8分钟。

当时英国也好,美国也好,根本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做出拦截和预警。

这造成了当地军民巨大的恐慌,V1飞弹虽然恐怖,但是绝大部分来袭飞弹都可以预警,老百姓有时间进入地下室躲避。

而且V1发射多在夜晚,老百姓只需夜晚住进地下室和防空洞就可以躲避。

 

V2飞弹则是在白天发射,它对伦敦的攻击都是在上午7至9时,中午12至2时,下午6至7时交通高峰期进行的。

V2飞弹在白天发射,老百姓总不能24小时住在地下室和防空洞里,日常工作和生活完全被打乱。

V2飞弹没法预警,也就是说,每一秒都可能有一发飞弹落到你的头上。

你每时每刻都面对着死亡,且谁死谁活都是碰运气,这种巨大的恐惧,就是久经战争的老兵也是无法忍受的,不要说无数的平民。

由于此,加上V1飞弹的影响,饱受轰炸4,5年都没有离开伦敦的市民,有100到150万在最后一年撤离伦敦。

---------------------V2飞弹造价比较高,大约12万马克,换句话说,德国发射的3000多枚V2飞弹仅仅制造费用就花费了4亿5000万马克,这个代价偏高。

 

老萨说:V1和V2飞弹确实是威力巨大的划时代产物,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就对它的巨大投入来说,这些战果显然不够。希特勒对于V1,V2的作战效果和研发进度判断出现误差,使用的方法也不对。作为战术武器来用,V1和V2作为导弹武器的鼻祖,其技术显然无法胜任。如果作为战略武器来用,它们出现的又太迟,造成对方的危害又不可能有决定性的作用。毕竟当时同盟国伤亡已经有数百万,不可能因为这几万额外的伤亡就停止战斗。从技术角度来说,其实如果让V1和V2取得决定性的结果,当时看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它搭载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武器,如纳粹研发出来世界顶尖的沙林神经毒剂。这些武器可以造成盟国巨大的伤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纳粹既没有开发出核武器,也没有敢于使用化学武器,那么V1和V2就不能改变战争的结局。

结束

V1和V2飞弹虽然没有挽救纳粹灭亡的命运,但却都是极为先进的划时代产物,也是苏美两国无法企及的。

 

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苏美两国都全力争夺这项技术。

以V2飞弹为例,当时V2飞弹的工厂根据苏美的协定,是在苏联人控制区。

美国人为了夺得这些技术,特别制定了一个回纹针计划,使用特种部队首先进入这些地区,用了300个火车皮和13艘轮船,将100枚V2完整飞弹和一切设备抢运一空。

苏联其实也制定了争夺计划,但是慢了美国人几天。当它的部队几天后进入工厂的时候才发现,最重要的东西已经被美国人拿走。



---------德国V2火箭之父冯·布劳恩博士,很多人把他当做英雄,也有不少人指责他是纳粹的帮凶

 

 

对于V1飞弹的争夺也差不多,美国人快了苏联人一步,获得了很多制成品和技术资料。

 

更重要的是,美国人成功说服了V2火箭之父冯·布劳恩博士,他带领着400名纳粹科学家和数百名技术工人,全部向盟军投降。

之后他们去了美国,大部分获得美国国籍,为美国的导弹发展做出巨大贡献。1956年,冯·布劳恩博士任美国陆军导弹局发展处处长。他先后研制成美国最初的一系列导弹武器,包括“红石”,“丘比特”,“潘兴式”导弹。其中“丘比特”C型火箭,是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关键保障。 

1961年5月25日,美国宣布实施“阿波罗”载入登月计划。冯·布劳恩成为总统空间事务科学顾问,分管“阿波罗”工程,并直接主持“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1969年7月16日凌晨4时,冯·布劳恩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控制室下令:“倒计时开始”。3天之后,7月20日晚10时56分,由“土星”5号发射的“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上登陆成功。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踩出人类第一个脚印。与阿姆斯特有通话的控制中心官员情不自禁高呼:“你踩下的脚印也是冯·布劳恩博士的足迹!”冯·布劳恩一时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

 

1970年,他又任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主管计划的副局长,并兼任马歇尔航天中心主任。任期内冯·布劳恩完成了航天飞机的初步设计。晚年他服务于提供卫星实际应用技术的一家公司,任副总裁之职。

 

 

--------------由于盟军轰炸猛烈,很多时候V2飞弹只能在树林中发射,这种发射方式让盟军狼狈不堪,无力发现。





 

但是,曾经在纳粹飞弹工厂做奴工的人愤怒的指责美国人,认为他们没有把冯·布劳恩等人当做纳粹战犯,也没有对工厂数千无辜的死难者负责。但是,美国人并没有什么解释。

 

老萨说:看看731部队的老魔石井的美好结局,民主的美国也好,独裁的苏联也好,都是一路货色。任何战争背后,都有无数肮脏卑鄙的东西。

 

苏联人收获虽然没有美国那么大,但也不是一无所得。他们在占领区也得到一些纳粹科学家和完整导弹。斯大林下令把他们全部运回苏联,并且给予很好的待遇。

1946年,苏联就仿造了V2导弹,取名为R1导弹,并且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导弹工厂。而之后大名鼎鼎的飞毛腿R11导弹的就是在V2飞弹的基础上改进出来的。

 

老萨说:纳粹的V1,V2飞弹,真的很不错。

/*0324 BlogMore*/img{ border:none}.moreArticles {margin-top:50px; font-size:14px;}.moreArticles h2,.moreArticles ul,.moreArticles ul{ margin:0px; padding:0px; list-style:none;}.moreArticles h2 {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 height:30px; }.moreArticles ul li{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font-size:14px;}.moreArticles h2 a{ 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nBg_oth{ position:absolute; left:505px; top:505px; width:644px; height:390px; border:1px solid #6d6b6a; z-index:900; background:#fff;}.editMya{ width:642px; height:390px; border:1px solid #a8bac1;font-size:12px;}.editTop{ background:url(../images/box_top_bg.jpg) repeat-x; height:22px; padding-top:3px; padding-left:12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 color:#4e7786;}.editTop span{ float:right; padding-right:6px; padding-top:2px;}.editLeft{ width:396px; float:left; padding-left:12px; padding-top:12px; font-size:12px;}.f000{ color:#000;}.selectAticle{ height:25px;}.selectAticle .fright{ float:right}/*0324 BlogMore*/标签: 军事   战争   二战   . 所属版块: 历史 将本文分享至: 分享到和讯微博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搜狐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开心网分享到人人网分享到豆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