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篇原文及翻译:酷似灯笼的观果植物——长梗守宫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27:03
http://www.cas.cn/kxcb/kpwz/201103/t20110303_3078409.shtml
文章来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发布时间:2011-03-03【字号: 小  中  大 】

长梗守宫木
长梗守宫木(Sauropus macranthus)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常绿灌木, 高可达2.5 m,全株无毛。主干挺直,侧枝伸展。叶片长达18 cm,宽 6 cm,叶柄长3–7 mm,基部宽楔形,顶端渐尖,中脉在叶子两面都突出,正面深绿,背面浅绿。托叶三角形,长2–5 mm,有灰色边缘。一株之上兼有雄花和雌花。花紫红色,一朵雌花或若干雄花与雌花簇生在枝条上部的叶腋里。长柄守宫木没有花瓣,仅有的花萼分为6片。雄花细小,花梗很短,挨挨挤挤地长在一起;雌花大,花梗长而粗壮,截然的超出簇生的雄花。花柱3枚,每一枚顶端都分裂成二叉,好像昆虫弯曲的触角。果实直径1.5–2.5 cm,肉质,紫红色,果皮褶皱,果梗长达5 cm,花柱和花萼宿存。成熟时,一串串沉甸甸像红灯笼的果实缀满枝头,非常美丽。花果期可持续10个月,现在花果挂满了树枝。
长梗守宫木分布在我国广东、海南和云南(思茅、西又版纳、金屏等地)。印度东北部、东南亚直到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被列为易危植物。
长梗守宫木花果期长,花果量大、果实奇特、色泽鲜艳,是一种很好的庭院绿化植物。
珍稀野菜守宫木的开发利用
重庆市九龙坡区农林水利局 刘荣 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许彬
http://www.cqagri.gov.cn/detail.asp?pubID=67676
www.cqagri.gov.cn  [2004-04-12] ·作者: ·来源:
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mus (L.)Merr.)又名越南菜、泰国枸杞、天绿香,在云南称小甜菜,属大戟科守宫木属常绿直立灌木,是一种重要的木本野生蔬菜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及拉丁美洲的波多黎各等热带地区,在越南、泰国、缅甸、老挝、菲律宾、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均有分布,印度20世纪50年代从马来西亚引进,现已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栽培。我国主产于云南、海南、广东、台湾、福建、四川等地,尤其在云南省,从西南至南部靠近中缅、中越边境的版纳、德宏、河口等地资源丰富,在石屏、元江、双柏等低热河谷地区亦有分布。
目前在世界各地以野生分布为主,人工栽培以印度、马来西亚最普遍,美国的夏威夷、佛罗里达等地亦引种成功。印度从马来西亚引进栽种后,对其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组培快繁及大田栽培技术都进行了广泛研究。在马来西亚,当地农民早已采用促成栽培,进行合理施肥、灌水和遮阴来加速生长,提高产量。国内人工栽培以广东面积较大,北京等地也有少量引种栽培。
1 形态特征
守宫木为直立灌木,野生状态下可长至3~4m,人工栽培的较矮,一般1~1.5m。幼梢、叶绿色,光滑无毛。单叶披针形或卵形,两列互生,长3~10cm,宽1.5~3.5cm,全缘。花单性,雌雄同株,蒴果扁球形,淡黄色,长1.2cm,宽1.5~1.7cm,种子黑色,棱状,长7mm。
2 生长环境
守宫木属热带植物,适应性强,在无霜的南亚热带亦生长良好,在云南年均温19℃以上,最冷月12℃以上的低热河俗地区均能正常生长,耐热、耐干旱,40℃下仍生长旺盛,极耐瘠薄,不耐低温,低于10℃停止生长。野生常见于徒峭的石质悬崖上,或生长于常绿林、荒山坡地上。多年生常绿灌木,可作为绿篱栽培,对光照适应性很强,耐荫,但充足的光照及肥沃的土壤条件下生长较好,无病虫害,可生产出无公害的蔬菜产品。冷凉季节植株停止生长,如遇霜冻,则地上部分冻死,温度升高后可从基部萌发健壮新枝。
3 利用价值
嫩茎叶含水约75%,碳水化合物11.6%,灰分3.5%,粗蛋白6.8%,脂肪2.6%,富含维生素及各种矿物质,每100g嫩叶含维生素C247mg,β—胡萝卜素5.5 mg,VB10.3 mg,VB20.4 mg,烟碱酸2.5 mg,钙370mg,磷64mg,并富含锌等微量元素。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很早就被用于妇女产后催奶及恢复的保健食品,据马来西亚等地研究,守宫木的确能刺激妇女乳汁分泌。此外守宫木还具有减肥的作用,在台湾作为一种减肥蔬菜而受到消费者青睐。根和叶均可入药,其水煎液可治肠炎、喉炎、发烧及泌尿困难等症,同时具很强抗线虫活性。种子含油量达21.5%,且80%为不饱和脂肪酸,含α-亚麻酸51.4%,具抗血栓降血压等保健作用。
4 栽培技术
可进行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当果皮变成乳白色时种子开始成熟,便可采收果实,湿沙贮藏或及时播种,一旦失水干燥,种子便完全丧失生活力。扦插繁殖除温度较低的冬季外均可进行,为便于管理,一般先扦插在苗圃地中,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截取带1~2个节,长约20cm的粗壮枝,行株距5~10cm,遮阴或覆盖保湿,1.5~2月后形成较多根系即可移栽到大田中。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了组培微繁殖技术的研究,采用不同培养基及附加不同激素,比较分生组织、幼叶、带节茎段及节间茎段作外植体的差异,幼叶及节间茎段在MS附加BA、KT及GA3培养基上均能形成愈伤组织,但幼叶形成较快些,转移到MS+BA的再生培养基上能形成小植株,但再生率低(只有20%)。而带节外植体效果明显好于前两者,培养后节间伸长,并从节上形成丛生小植株。继代培养,3个月后形成具完整
根系的小苗,移栽到营养钵上进行练苗,定植成活率达到100%。
大田栽培、管理均较简单,施足腐熟有机肥,按30cm株距、40~60cm行距栽植,兼作绿篱的可适当缩小株距。成活后进行追肥,以后植株长到一定高度后进行修剪,保持1米左右,随植株长大,追肥量也要增加,盛产期可半个月追一次尿素。基本上没病虫为害,可不用农药,嫩梢长到15cm时即可采收。守宫木怕霜冻,冬季寒冷地区要采用薄膜保护其越冬,不过地下部分较耐寒,地上部冻死后,第二年可从基部萌发新枝。
5 开发利用前景
守宫木在东南亚许多地区已有悠久的利用历史,在马来西亚已作为一种具潜力的出口蔬菜来开发,在波多黎各亦作为一种热带地区高蛋白的绿叶蔬菜。在云南德宏、西双版纳等民间食用已有悠久历史,我国一般炒食或煮汤,在国外也有用作色拉的。炒食和煮汤味道都非常鲜美,口感极佳。因多数靠野外采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价40元/kg左右。守宫木不仅味美,而且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远高于栽培蔬菜,加之适应性强,栽培容易,采收期很长,从3月份开始一直采收到9月份,无病虫为害,可生产出无公害的高档蔬菜,开发利用前景十分看好。需要说明的是,守宫木中含罂粟碱,大量食用会引起暂时性失眠、食欲下降、乏力等身体不适,每日食用量最好不要超过50g。
主要参考文献:
1. 庄馥萃 新兴木本野菜—多维绿的开发利用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7卷第3期 19~21
2. 李毓敬 林初潜 潘文斗 木本野菜守宫木 广东农业科学 1998年第4期 18~19
3. 林初潜 潘文斗 李毓敬 守宫木繁殖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1999年第1期 18~19
4. Martin L. Sauropus androgynous, A Common Perennial Vegetable in Borneo About To An Export Crop Act Horticulturae No. 318 1992 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