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译文:浅析集体上访的原因及其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07:18

所谓集体上访,是指三人以上为了同一问题集中到党政机关上访的活动。这种上访活动参与人员多,反映的问题突出,影响大,是信访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近年我公司,因绩效工资、残疾人就业、农协工转正、住房补助等问题,围攻公司办公大楼或围堵领导办公室现象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着党政机关和领导正常工作秩序,影响着矿区的稳定。本文就上访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及对策,作一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集体上访形成的原因

集体上访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矛盾的反映,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原因和发展的规律。在社会管理活动中,集体上访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而逐渐形成,它体现的是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同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政治、经济关系。一切社会成员都可能发起集体上访。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能成为活动所映的内容。

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三方面。这三个过程表现为社会的人能够自觉地选择或确定自己所追求的某种目标,并根据其目标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当人们所从事的有目的的活动遇到干扰和阻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通常会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积极进取的态度,另一种是消极防范的态度。前者成称之为"理智性对抗",后者称之为"非理智性对抗"。前者在理智的驱使下,往往能够正确审时度势,积极的探索和进取,以至求助于社会组织的管理者,显示预期的目的。后者由于情绪的激怒,往往容易激化矛盾,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集体上访这种团体的作用和力量,潜伏着一定的破坏性,是影响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审慎对待,认真处理。那么集体上访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1、共同的需要受到阻碍。集体上访的动因从整体上讲根源于利益和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动,这是人们心理状态的一个共同规律。需要是人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一种追求,是人们的思想与活动的基本动力。当今世界心理学家们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这五类需要由低到高,反映了社会成员不同层次的需求水平和发展趋势。这一理论对于我们认识集体上访者的需求层次关系,研究其心里要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去控制需要动机,帮助提供解决需求的手段有一定的启示。需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行为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各个成员的需要是不尽相同且不平衡的,当一部分人的某种需要受到阻碍时,共同的利益,类似的需要,就会把这部分人联系起来,组成联合上访体,例如:在绩效工资改革中一些内退的职工认为,自己在改革中绩效工资这一块吃了亏,于是相互串联聚众围攻公司办公大楼,严重影响党政机关办公,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2、集体的利益受到侵害。社会生活是一个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其中许多矛盾又是利益关系诱发的。有的涉及到群众的长远的利益,有的涉及到眼前利益,有的涉及到局部利益。特别是那些突发的,有代表性的,涉及到一部分人利益的问题,往往容易引起集体上访。例如:前几年大屯村塌陷地的赔偿问题,聚集了许多村民围攻我矿办公大楼以至矛盾激化。

3、干群之间的矛盾激化。少数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侵害职工利益是造成集体上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们干部群众中,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关心群众的疾苦,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败坏党的声誉,群众对此极为不满。这种不满的情绪一般会引起两种后果:或公开对立,把矛盾推向极端;或组织上访,寻求一种理智的方式,借助外力来解决矛盾和冲突。后一种往往是社会实践中诸多人的选择。例如:1999年底我矿查处的掘进九队26名职工联名反映区队干部截留职工计件超额工资问题,这些职工反复找矿领导和我们纪检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4、群众的监督意识增强。今天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日益加强,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及企业领导班子的监督日益广泛。他们通过来信来访对党和政府及企业领导班子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揭露其消极因素,检举其违法行为。特别是群众的集体上访中,能够及时发现和查处重大案件,消除和克服各种腐败现象,严肃党纪政纪,扶正祛邪。群众上访反应的情况,来自实际,来自基层,可以使上级领导机关了解许多真实情况。特别是在某些党风不正的地方或单位,群众集体上访能够反映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集体上访的特点                

集体上访作为人的一种有意志的行动,也有其特点和规律。这种心理过程包括:动机的形成,目标的确定,对象的选择,计划的实施,整个过程是以矛盾的解决为动力和源泉的。

1、利益的相关性。集体上访者之间最基本的联系纽带是利益的相关性。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定社会时期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引起一部分人利益关系的变化。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是同志式的相互合作关系,但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方面的一些原因,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相关的利益在各类社会成员中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他们一度相依,融为一体,为着同一目的而上访。

2、组织的民主性。集体上访是社会成员自发而有组织的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民主行为。从活动的一开始,就体现了一种民主权利的要求,因此在其行为过程中,无时不体现着强烈的民主因素。

3、内容的客观性。社会矛盾的广泛性、复杂性,决定了上访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虽然人们在社会分工、经济地位、思想觉悟、文化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但由于同一利益关系,是集体上访者众口一词,反映的问题集中、情节具体、内容真实性程度较高。

4、上访的突发性。形成集体上访的矛盾冲突爆发突然,来访者往往缺乏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多数是在受到某种刺激后而自发采取的冲动性的行为。

5、处理的迫切性。集体上访一般是在双方矛盾发展到比较激化的程度而产生的,因而对解决矛盾的要求非常迫切。有的对信访机关的解决问题的时间、方法、人员等提出比较强烈的要求和明确的限度。

三、处理的方法与对策

集体上访作为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合理的,但是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又是有害的。一是容易激化矛盾。集体上访是矛盾冲突的产物,上访者在依靠自身的力量不能解决的时候,求助于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如果我们处理不及时,或者工作做的不细,就会耽误做工作的良机。这种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就会如同一堆干柴,一经点火便熊熊燃烧起来,产生一定的破坏性。二是干扰领导机关的工作。这种少则两人以上,多则数十人、上百人的集体上访者大量涌入和滞留党政机关,严重影响正常的机关工作秩序。三是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上访者集体涌入机关,势必引起人们的思想动荡,容易被社会上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形成影响安定团结的不利因素。四是增加了群众的负担。集体上访活动,影响生产,影响工作,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大量浪费。增加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处理集体上访难度较大,在工作实践中要做到:

1、抓苗头,预测动向。集体上访是一种偶然的特殊的社会现象,但是这种偶然性也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信访工作者要善于捕捉和及时传递那种有代表性的信息。随时分析和掌握本地区、本单位有关人员的思想动态,发现集体上访的苗头和倾向,做好超前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目前的信访工作中,要从事物的有机联系中预测动向。一段时间,某一社会问题成为带有共同性的问题,如社会发展的转折关头,重要的改革方案出台,群众关注物价、工资以及社会上各种谣言流行的时候等等,都可能成为集体上访的诱因。我们要善于从个性中寻找共性,把握动向,摸索规律,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

2、满腔热忱,工作细心。接待大批集体上访者,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关心群众困难和疾苦,满腔热情地对待来访者,理解他们的处境,关心他们的生活,不怕苦,不怕难,以替群众办事为己任,把党的温暖送到上访者的心坎上。集体上访者之间一般心理活动较为复杂,容易急躁,相容心理较差,“顶牛”情绪很大,信访工作者要达到“制怒”的效果,实际工作中要体现六个字:尊重、理解、信任。首先是尊重他们的感情,不要使他们失望;第二理解他们的心情;第三要以诚相见,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把政策交给他们,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形成感情上的双向交流。这些年在这方面我矿做了大量的工作。

3、综合分析,科学处理。针对上访者提出的问题,综合分析,科学处理,热情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是解决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属于正当合理的要求,要及时按有关政策、秉公处理当办必办,不推不拖,取信于民。属于政策允许的要积极提出方案,着手帮助解决;属于揭发、控告的要明确表明态度,及时责成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属于违背政策规定的要耐心进行说服教育,以党和政府的政策来说服人;属于倾向性、普遍性问题,一时难以找到解决办法的,要从维护安定团结出发,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组织力量专题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属于要求过高或者无理取闹的,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带气而来,心悦而归。

    4、要不断提高信访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使他们不仅仅有工作热情和干劲,而且能掌握运用党的方针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初次集体上访者的说服教育,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适应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