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网站排名前100:明清时期千奇百怪的骗术(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09:43:11
  • 明清时期千奇百怪的骗术(2)


    •   4.诈称公子盗商银

        有个叫陈栋的山东人,多年来常去福建建阳府长埂去贩买机布。

        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春天,他带着两个仆人带了一千多两银子,又依往年旧例前往长埂买布。有个骗子在路途中知道了陈栋是个富商,思谋图之。却不想陈栋是个惯走江湖老于历练的商人,每天里“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关防严密,颇难下手。骗子便自称是福建分巡建南道长官的公子,气宇轩昂,很有风度,带着四个仆从,一路上与陈栋同住一店。骗子从不与陈栋主动搭话,陈栋也是这样。等到进入江西铅山县境内,其县丞蔡渊,是广东人,与巡道同府异县,只闻其名却未见其面

        骗子便前往拜谒。县丞听说来人是巡道大人的公子,待之甚厚,次日即前往回拜,并送了盘程。陈栋看见堂堂县丞都亲自回拜,便相信骗子真的是巡道大人的公子。当晚,骗子请陈栋喝酒,陈栋接受了邀请,但心中仍然很警惕,不敢痛饮;骗子自然不能得手。次日,投宿于乌石地区。乌石并非大码头,人少物稀,陈栋想置酒席回请骗子也因无物可买而作罢。第三天,到了崇安县。陈栋心想,这里离建阳县长埂也不远了,自己又经常在长埂采买机布,长埂也算自己的第二故乡了。加以即将与“公子”辞别,不答礼回请人家是不礼貌的,于是便买了佳肴美馈回请

        “公子”说:“同船过渡,乃五百年所修,更何况我们一路同来,岂是偶然?不是上天前生夙定又是什么?明日即将与君分别,从此燕鸿分飞,不知何日才能重逢。”言下啼嘘不已,陈栋也很感动,以为碰到了一个重情重义的好人,便与两个仆人一起开怀畅饮,至三更皆沉沉熟睡。骗子与四个“仆人”便将陈栋的财物悉数偷走。等到陈栋醒来,已不知骗子行踪。便在崇安县告店家与骗子合谋作弊,又往江西广信府,告其县丞与骗子合谋骗钱,此状一直告到史大巡处,史大巡很是怜悯陈栋,责怪县丞不该贸认同僚关系,责其赔偿银子一百两,给陈栋作了回家盘缠。

        5.轿抬童生入僻路

        建阳人超世材,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前往府里去考秀才,未曾考中便回来了。行李有三担,雇佣挑夫要花费许多钱,不太合算,使寄放在船中,命令仆人看护。自己独自从陆路乘轿回家,这样只要一天便可到。在路上雇轿夫时,打开银包取出两钱碎银给了他们。两个轿夫从旁偷窥到,发现银包内另外还有一大锭银子,便心生歹心。抬上超世材走了不到三十里,往山僻处走去。超世材说:“我前几次是乘船去府里,这陆路还未走过,但是官路应该是来往通途,宽阔坦然的,不应当在山深僻路处啊。”轿夫答道:“正是这条路,再往前走便是大官道了

        渐行渐远,更入山径。超世材心里明白了,大声说:“我知道这并不是大路,你们只不过是想要银子,我身上也只有一锭三两的银子。我家富万金,就我一根独苗,便把这几两银子送给你们也没有什么,何必要害我呢?”两个轿夫放下轿子,说:“既然如此,快把银子拿出来,饶你一命。”超世材取下银包交给他们,笑着说:“这有多大的事,还要这么干,好小器!你们能不能把我送到大路上去?”那两个轿夫根本不理他,拿了银子,直奔山路而去。超世材未遭毒手,自算天大幸事,也亏得他虽然年幼,却才智过人。若不是明白事理,恐怕早被害了卿卿性命。

        6.公子租屋劫寡妇

        京城里每逢到了科举考试之年,各府举子来应考的人很多。

        不论京城的房屋是大是小,这期间都能租个好价钱。东街有个寡妇,姓王,祖上风水好,几辈人努力下来,积攒了大笔的银两,豪富闻名于京城。王寡妇只有两个儿子,一个才二十岁,另一个才十几岁。屋里养着一个使唤丫头,外面雇了一个老仆、一个小厮干些粗活。她的房子高大宽敞,进深又长,因此深得举子们的欢喜,总能收取丰厚的租金。辛卯年七月,又逢科举,举子们纷至沓来。有两个人,仆从打扮,却穿着齐整,前来选择居室。王管家带领他们看左右厅房,都是清幽洁净。

        两个家仆说:“这间房子光明宽大,公子肯定会满意。我们全部租下来,你们不要再租给他人了。”最后以十二两银子的租金成交了。给的是现银,王寡妇很满意。不一会儿,公子翩然来到,一行人共乘四顶轿子,一主四仆,另外还有一个小厮跟来。五六担行李,都是上好的东西。来到房舍后即以土特产送给房东,又值二三两银子。王寡妇说:“往年举子送人事都很淡薄,现在这个公子却是真正的大家手面。”第二天,王寡妇便叫管家安排筵席,敬请公子,寡妇的两个儿子来出陪客。公子谈吐潇洒,举止大方。宾主开怀畅饮,到二更天方才散去。

        第二天,公子又派家仆来请王寡妇一家前往吃酒。一席请两个儿子,一席送入内堂,与主母饮,叫丫头作陪。又另派一个小厮,进退侍奉,十分殷勤。又有一席款待两个管家,四个仆人作陪。分别饮至二更,公子说:“把带来的好酒打开了来饮。”少顷便烫好了,酒味香甜,很好喝。公子斟了两大杯,对两位小主人说:“这种酒很是爽口,大家分别来饮三杯。”原来这时候上的酒中便放了陀陀花,其药性很大,将一家人很快麻倒了。假公子和六个家仆一起将寡妇绑住,当夜便搜集了寡妇家所有的钱两财物,尽数收拾成五六担。晨钟一敲,开了大门公然挑走,竟无人知道其中的秘密。左右邻居等到中午,发现王寡妇家大门洞开,竟无一人出入,心生疑惑,相与结伴进家探视,才发现一家人皆被捆倒,似醉非醉,便报了官,并请了医师来解毒。而“公子”们一行早已了无踪影。

        7.私打印泥占铺盖

        乡里有个尤刁民,一贯横行乡里,没有人敢同他争长论短。一天,他搭船前往府里,见船已靠岸,就先上了船,找了个座位坐下。不一会儿,搭船的渡客成群结队地来了,萍水相逢,彼此各不相识,便在船中家长里短陈芝麻烂谷子地对坐漫谈。不知怎么地谈到了按察院要捉拿刁民的事情来。渡客中有一位姓丘的小伙子,不知道尤刁民正坐在船上,就对众人朗声说:“听说本县当今最刁的人就是尤刁民,只要与他相逢,没有不被他害的。如果按察院除了此人,老百姓才能安生。”尤刁民心中冷笑,打定了主意要惩罚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实后生。姓丘的小伙子所带的行李中,只有一卷铺盖很好,尤刁民便取一本印,挨近其毡被空白处,打了一记私印在上面。船晚上靠了岸,各自收拾自己的行李离去

        尤刁民尾随姓丘的小伙而行,走到府衙前,便一把抓住了铺盖,说:“劳烦你一路挑来,现在我自己抱着就行了。”小伙子过来紧紧拉住铺盖,说:“这铺盖明明是我的,什么时候变成你的了。”二人争论不下,打入府衙堂上。尤说:“是我物件,他强取豪夺。”丘亦如是说。府上老爷问道:“你们两人各自争执,铺盖上有什么记号没有?”丘说:“我自买来以后一直在用,未作任何记号。”尤说:“我的铺盖里盖有我的私章。”当堂打开来看,果然有尤刁民的印记,于是将丘打了十大板,令尤刁民领了铺盖离开。二人走上街道,尤刁民说:“谁叫你在船上骂我,我又不稀罕你的破铺盖,只是要你长个记性。”丘姓小伙后悔不迭。

        8.设假元宝骗乡农

        曾经有一个农民,世代耕种为生。

        他天性吝啬,服食淡薄,久而久之家庭渐富裕起来。外乡有个骗子,初到此地,打听到了此间有个乡农天性贪婪而见识浅短,便在农人的田地里,埋下了两个各重一百两的假元宝。等到农人在耕田时,骗子故意在田地的左右邻近地方东寻西觅,摇头晃脑,长嘘短叹。农人觉得奇怪,便问道:“客人在这里寻什么?”骗子说:“我在这里找东西,你问我干什么?”农人只好沉默不语。骗子又在田地四周的树林旁寻寻觅觅,一会儿看看这棵树,一会儿又看看那棵树。农人忍不住了,说:“你这个人真是好笑,怎么只管满山满野地认树干什么。

        骗子回答道:“实不相瞒,我的父亲以前曾被流寇所劫,最后入了伙。后来打家劫舍,也积攒了许多银两,只因为他当时孤身一人难以带走全部银子,就将银子埋了几处地方,留下了一个记号账本,标明了埋藏地点,后来又想来取财,却不幸去世了。现在我按照标本上的记号一路寻到这里,上面讲好是埋在一棵树下面的,我却怎么也不敢肯定,这里树这么多。幸好你在这里,可来帮我寻找。如果找到了,便分一些给你不妨。”农人听了很高兴,便带了锄锹前往,在几棵树下寻找,果然寻到了二个元宝。骗子假装很高兴的样子,说:“果然找得到银子,那么其他的银子一定可以全部找到了。好的,我来分一些银子给你,只是手里没有凿钎,割不开。”

        又接着说:“这些银子我带着也不好收藏,不如到你家去,把银子放在你家里,你帮我再去寻找,找完了,整数的元宝分几个谢你,你意下如何?”农人说:“如此最好。但是我与你素不相识,一旦你在我家里久住,岂不招人疑猜?”骗子说:“应该骗别人说我是你家的远方亲戚。”农人说:“好的,我有一个妻舅,六七岁时被卖给外江客人了,至今仍无下落。你可扮成我的妻舅,回来看你姐姐、姐夫,如此便不招人疑猜了。”为了装得更像,农人便将妻父、妻母姓名及长相,—一对骗子讲了,骗子也都记清楚了。两人来到家里,骗子果然骗得了农人妻子及乡邻的信任,农人妻子杀鸡宰羊,设盛宴款待舅爷,众乡邻也你请我迎,分别设席招待。过了几日,骗子对农人说:“我要一些零碎银两用,你先借我十五六两。”

        农人也不怀疑,如数拿出了银两。又过了数日,骗子把账本递给农人看,说另有十几个元宝在某山某庵中。这个庵久无人住,农人带了饮食和工具,挑到庵中。骗子的同伙早已在庵中等待多时,冲出来要杀农人,倒是骗子还有一丝良心发现,说农人待他不薄,每日里鸡鱼羊鹅的款待,便饶了农人一条性命。类似的骗术在江源也曾发生过,骗子采用同样的方法,但那个农人的妻子却很有智谋,就把骗子的元宝当场凿开,马上便发现了假元宝其实是锡做的,便喊人捆住了骗子,痛打一顿以作教训。农人耕作劳苦,省吃俭用地富裕起来,却往往因为贪图些小利被骗,以致失财被辱,甚至差点丢掉性命,反而不如江源地区的那个妇女有智谋。古人说“利令智昏”,真是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