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网站:中 医 脉 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10:55
-一,浮  脉:
1脉  象: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
2体状诗:      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捻葱,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3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之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4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5分部诗: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脾虚肝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二,沉  脉:
1脉  象: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如绵裹砂,内刚外柔,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2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为平号为平。(男子以阳为主尺脉必圣,女子以阴为主,寸脉必圣,此为正常脉象)。
3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象,弦长实大是牢形。
4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茎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分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5分部诗: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至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病。
三,迟  脉:
1脉  象:      一息三至,去来极慢,一呼一吸称一息,在一息的时间内,脉的搏动仅有三至,说明这脉搏的起落过程是极其缓慢的。所以叫做迟脉。
2体状诗:      迟平一息至唯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3相类诗:      脉来三至号为迟,稍快于迟作缓持,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
4主病诗: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微瘕仔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5分部诗: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四,数  脉:
1脉  象:      数脉一息六至,脉动流薄疾。
2体状诗:      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
3相类诗:      数比平人多一至,紧平如索似弹绳,数而时止名为促,数见关中动脉形。
4主病诗:      数脉为阳热可知,办将心肾火平医,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5分部诗:      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当关胃大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
    五,滑  脉:
1脉  象: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辗转,替替然如珠应指,漉漉如欲脱。
2体状及相类诗: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
3主病诗:      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炎,止为吐逆下蓄血,如脉润时定有胎。
4分部诗:      寸滑膈痰生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痿淋看尺部。
    六,涩  脉:
1脉  象: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参伍不调,如轻刀刮竹,如雨露沙,如病蚕叶。
2体状诗:      细迟短涩往来难,菜止依稀应指间,如雨露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
3相类诗:      参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微以秒芒微软甚,浮沉不别有无间。
4主病诗:      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霖,寒湿入营为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5部分诗:      寸涩心虚痛对胸,胃虚胁胀察关中,尺为精血俱伤厚,肠结溲淋或下血。
    七,虚  脉:
1脉  象: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
2体状及相类诗: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列,芤来浮大苡慈葱。
3主病诗:      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心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
4分部诗:      血不营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痿痹伤精血,却在神门两部居。
    八,实  脉:
1脉  象:      实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应指幅幅然。
2体状诗:      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热蕴三焦成状火,通肠发汗始安康。
3相类诗:      实脉浮沉有力强,紧为弹索转无常,须知牢脉帮筋骨,实大微弦更带长。
4主病诗:      脉实为阳火郁成,发狂谵语吐频频,或为阳毒或伤食,大便不通或气疼。
5分部诗:      寸实应知实热风,咽痛舌强气填胸,
九,长  脉:
1脉  象:       不大不小迢迢自若,如揭长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  
2体状诗及相类诗;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满张,弦脉与长争较远,良之尺度自能量。
3主病诗;        长脉迢迢大小匀,反常为病似索绳,若非阴毒癫痫病,既是阴阳热势深。
十,短  脉:
1脉  象:        不及本位,应指而回,不能满部。
2体状诗及相类诗;两头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短涩而沉肺肾病,或因气塞为因痰。
3主病诗;        短脉惟于尺寸寻,短而滑烁酒伤神,浮为血涩沉为痞,寸主头疼尺肤疼。

  
   脉诊歌诀
望而知之谓之神,五色主病宜详审。 青主寒痛瘀惊风,赤热黄虚水湿蕴, 白主虚寒真元惫,黑主寒水并劳损。 声音推测正气状,虚实动静痰喘喑。 要言不烦遵十问,反复印证求症因。 三部九候不计息,脉证参详审神根。 左手三部心肝肾,右手肺脾共命门。 脉理幽玄贵冲和,四季常脉有逆顺。切脉下指先看心,心脉浮大为正形。 浮而有力心经热,热主舌破小便疼。感冒风寒弦又紧,头疼寒热数难平。 惊悸怔忡沉细弱,上焦蓄热洪大应。 次看肝脉弦又长,纵然有病也无妨。 忽然浮大风为患,紧带洪兮疟疾当。 微涩原来阴血少,数为善怒缓为枉。 有余因实知肝火,沉细为虚亦是常。 若逢肾脉沉无病,洪大须知阴火生。 男子下元微不足,女人滑利定为妊。 弦紧极虚芤下血,痛连腰胁现微沉。 五心烦热洪无力,犯着房劳数不宁。 右寸肺脉浮短涩,清静无病不需看。 邪气上冲多发嗽,洪大分明仔细观。 弦紧必然咽燥硬,数时胸府热难安。 浮而有力风外感,沉主生痈滑生痰。 脾家行燥宜迟缓,倘逢滑数伤食满。 洪大原来胃火炽,弦紧定遭疟疾染。 虚浮泄泻腹膨膨,嗳气吞酸数如弦。 土不制水肢浮肿,沉细而微肾牵连。 命门相火只宜静,虽然沉细未为病。 若逢盛旺反成殃,阴虚盗汉肌不荣。 浮洪呕血梦遗精,滑数目昏耳聋症。 迟缓多缘下部寒,女子旺时应胞中。 三部俱浮风寒中,恶寒发热鼻不通。 沉迟寒积真元空,弦数猖狂怒气冲。 两手紧兮寒食停,两关缓作痹和癃。 病不由人多乖变,合脉理与单脉同。 表里浮沉轻重取,寒热迟数应易分。 虚实大小脉形定,津血盈亏滑涩寻。 二十九脉虽繁复,纲举目张息纷纭。
脉诊朗读歌诀(原)
桡骨茎突为标志,前寸后尺中定关。左右六脉寸关尺,左寸主心和膻中,右寸主肺与胸中;左关主肝胆和膈,右关主定脾与胃。左右尺主肾小腹,寸膈上部关腹部,尺主脐下至下肢,


浮中沉分主脏腑,心肺肝肾中脾胃。三指弓形头平齐,节节相对布疏密,一举二按三之寻,举之轻指力按皮,按之重指筋骨间,寻之轻重中三取。

晨诊最好,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春脉微弦,夏脉微钩,秋脉微浮,冬季微沉;妇女之脉,濡弱略快;妊娠脉常,滑数冲和;年小搏快,年长和缓;高大脉长,矮小脉短;瘦薄常浮,肥厚常沉;六脉沉细称六阴,六脉洪大为六阳;

喜之时脉缓,怒之时脉急,惊之时脉动,动之多急疾,睡之多迟缓,脑之脉较弱,食之多数而有力,饥之稍缓而无力;斜飞脉尺向手背,反关于寸口背侧。

浮之:轻得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沉至:轻手不应重乃得,气沉潜深筋骨间。

迟之:脉来迟缓息三至,速率不及正常四;数至:一息脉来五至上,每分约达九十次。

洪之:波涛汹涌如波峰,来盛去衰渐渐减;微至:按之欲绝极细软,浮沉模糊似有无。

细之:体小明显细如线,脉气来去无间断;散至:浮散无根数不齐,沉取不着中势挫。

虚之:举力按空三部脉,形大无力浮中沉;实至:浮中沉取充实感,体长形大强劲力。

滑之:如盘走珠极流利,应指圆滑珠旋转;涩至:迟细而短往艰涩,三五不匀无常度。

长之:首尾端长过本位,上至鱼际下尺后;短至:首尾俱短不满布,寸尺均沉关明显。

弦之:端直而长如琴弦,稳重搏动弛张大;芤至:浮大中空如葱管,两旁可见按中空。

紧之:牵绳转索来绷急,绞转无常紧张力;缓至:来去怠缓息四至。一息稍快于迟脉。

革之:中空外坚如鼓皮,浮搏按空虚无力;牢至:沉按实弦坚不移,体长形大强微弦。

弱之:其势柔软而无力,位沉体细且极软;濡至:浮而细软搏力弱,不任重按按则无。

伏之:沉深伏筋附骨上,指力推筋着骨得;动至:滑数有力形如豆,动摇不定关尤显。

促之:来数歇止无定数,搏动较快时一止;结至:迟缓搏动时歇止,止后再搏否规律。

代之:脉来时见有一止,良久方来止定数;疾至:脉来急疾息七八,每分高达百四上。

  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症: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阴证面白冷四肢,神疲乏力语声低。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

   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之阴,口干喜冷汗多粘。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促语低微。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证: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

  24、气逆: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呕恶嗳气呃逆胃,肿逆昏厥头晕眩。

  25、血虚证: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

  26、血热证: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舌质红绛脉细数,月经先期崩漏连。

  27、血瘀:肿胀刺痛有定点,日轻夜重面色暗。口唇舌质青紫暗,舌边尖部瘀点斑。口干嗽水不欲咽,肢体麻木或痉挛。脉沉细涩为要点,部位不同随政见。

  28、气滞血淤:气滞血淤肝郁成,太息易怒胁胀痛。月经不调胁痞块,舌紫脉虚诊可凭。

  29、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头晕眩,少气乏力懒语言。面白色淡脉细弱,自汗心悸兼失眠。

  30、气虚失血:气虚失血属内伤,倦怠少气面萎黄。肌衄便血成崩漏,舌淡脉弱归脾汤。



许氏脉诊三十五脉歌诀               
浮按不足举有余,沉举不足按有余。

                   迟三常缓四至五,数六疾七以息估。

                   虚浮大软革鼓皮,长盈寸尺短不及。

                    荷露晕滑浊行漆,实触蚯蚓伏沉极。

                   濡浮柔细芤葱空,散触牙膏弦弦弓。

                  细见浮沉指下线,洪盛来势边脉边。

                   风异交叉击揣韵,微中模糊漾脉平。

                   动豆滑数余部伏,促数迟结止见补。

                   潮见强弱交替及,弱沉细软奇逆息。

                   轻刀刮竹涩韵侯,牢长实大弦沉求。

                   紧寻壁虎尾巴摇,代统十怪不常敲。

                   驱边内晕悟脉人,窥生病死脉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