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飞球 丁玛:对话彼得·圣吉:通往未来的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15:19
世界知名管理大师彼得·圣吉(Peter Senge)的著作以难读而著称,与其说他在写管理学,不如说在写认知科学和哲学。10月8日,彼得·圣吉又一次来到北京,出席了由索奥中国、中信出版社、和价值中国网联合主办的《第五项修炼·心灵篇》新书发布会……甘地曾经说过:“变革者想要获得成功,就要先成为变革的一部分”,彼得·圣吉也反复强调:“想要改变别人的行为,先改变自己的心灵……”
多年以前,《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让广大中国读者熟悉了彼得·圣吉,而今天,他在新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心灵篇》中坦言: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如何理解心灵和精神修炼?如何以一种新的方式融合科学和灵性?在商业和政府这些实际组织中,如何融入人类对生命系统和生命本身的新认识?要让这类变革生根发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意识转变?我们怎样学会用今天的方式来考虑和谈论这类深层变革,又不至于使其陷入琐碎和平庸?
科学与灵性的婚礼
彼得·圣吉似乎有一个宏大的目标,他试图将东西方思维方式整合起来,“我们认为,他试图是将自然科学跟社会科学整合起来”(林永青语)。用彼得·圣吉的话来说,就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融合科学和灵性。我们特别能理解彼得·圣吉的困惑,作为一个接受了严格的科学训练的西方人,作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斯隆管理学院资深学者,彼得·圣吉不可能脱离西方的系统科学思维方式,但是他又不得不面对当今组织机构和公众社会普遍面对的越来越令人望而生畏的“系统性变革挑战”。具体来说,就是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带来越来越多的副作用,例如自然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的加剧,贫富分化的扩大等等,这些因素使传统的工业增长越来越不可持续。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真正开放的学习型组织结构。彼得·圣吉认为恐惧、无知、否认心态、玩世不恭和愤世嫉俗阻碍我们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因此我们需要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性的修炼建立起新的信念和行愿。彼得·圣吉转而从东方思维中汲取营养。
彼得·圣吉通过U型理论的模型,把人性修炼的整个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U型理论是书中出现最频繁的词汇,可以说整本书都是围绕这一理论进行阐发和深化。
什么是U型理论呢?它是描述不同层面的感知和变革的理论,并用字母U的形状来区分感知的不同层面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层次的行动。简单而言,这个过程意味着三个主要阶段或元素:第一,“观察、观察、观察”——与世界融为一体;第二,“静修和反思”——让内心的觉知呈现出来;第三,“以自然流露的方式迅速行动”。这些可以归结为:感知、呈现当下和实现收获。

当然,彼得·圣吉并不满足于这样简单的描述,他把U型理论进一步扩展,丰富,变成了包含七个阶段的融合西方的系统科学思维和东方的哲学禅学思维的庞大体系。

整个U型过程依赖七种核心容量能力及其所产生的行动。每一种能力都是通向下一个行动的门户:他们是悬挂、再引导、放得下、拿得起、结晶意向、形成原型以及制度化。
悬挂观点,就是摆脱我们习惯的(思考)流程,因为只有放下我们习以为常的思考方法和理解方式,我们才能实现“观察我们的观察”,用新鲜的视角观察事物。悬挂观点时,虽然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悬挂状态就会引发再引导。悬挂会让你看见生成中的事件及其内涵和模式等,然后你就可以再引导你的注意力,在现实中去关注这些生成的事物,由此可会有新发现。再引导让你获得从整体,从内在,从心灵深处观察问题的能力。当我们继续沿着U型过程往下,我们就遇到了U型底部,这是一个内心的门槛,它需要我们放下包袱,一旦过了这个门槛,就能从正在生成的现实的本源之处来观察,并让它通过我们呈现出来,变成现实。这里就需要一个过程:放得下和拿得起。放得下即放弃我们想象中需要的控制欲,即使你不愿意,生活境况也常常逼迫你放下:疾病、危险、失恋或者某种难以预测的极端力量等等。当你完全放弃控制欲,世界会从“外在的”世界变成“通过我们生成的”世界,这时候,你还要顺其自然,拿得起。在U型底部,我们通过放得下拿得起从“想”转向“做”,而“做”的第一步来自于“意向结晶”,即关注于把新的想法变为现实。意向结晶要求我们对更深广的意图开放自己的心态,并用想象力去把从中产生的直觉变成指导行动的具体图像和愿景。而一切美好的愿景,只有在具体的试验、临场发挥和原型试点的过程中,才能完全显现。因此必须先形成原型。形成原型就是把你最好的想法精确地模拟出来,做成模型,以使你有一组共享的认知和见地,促进沟通。在有生命的系统里,我们自己就是“原型”,如甘地所言“我们必须成为我们追求的变革本身。”和任何学习过程一样,完成U型过程就意味着实现收获,即实现内外两方面的持久变化。对组织而言,包括新的组织行为规范,或者做事方法和合作方式,也就是制度化的过程。
为了便于中国读者理解U型过程,彼得·圣吉还引用了儒家理论来印证它。这就是南怀瑾老师解读《大学》时提到的七证修养:知、止、定、静、安、虑、得,分别对应U型过程的七个阶段。在这里,西方的系统论与东方混沌的整体论相遇了。也就是说,解释模型依然是西方的系统科学思维,例如U型过程,但是每个过程都包含着东方哲学的神秘和灵性。尤其是当你读完彼得·圣吉书中举的那些例子,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
在世界中采取行动,而非对世界采取行动
“知识就是行动”,彼得圣吉尤其强调了三个概念:生命体系、变革者的心态和场。
关于生命体系,彼得·圣吉认为,生命体系与其他系统有着很大的不同。生命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有意义,不可拆分。例如你把车的零件都拆下来再组装回去,又是一辆车,但如果你把人的器官都拆出来再装回去就不可能了。还有一个根本的不同点就是人体生命体系是自我制造的一个机器。在一辆车里面有轮子、有传动系统,这些系统都是分立的,但是之间相互配合。但是在生命系统里面,最小的一部分也包含着整体的全部,这也是生命系统里面最微妙、最神秘的地方。生命体力每一个细胞都是与整个生命体同样的DNA,可以说很小的一个局部就是整个生命体的一个体现。
在谈第二个理念的时候,彼得·圣吉说,任何一个变革的效果和结果依赖于变革者内心的状态。是这些变革推动者创造了变革的活生生体现,他们都在务实地做事情,改变他们的组织和产品,产生变革。但是他们内心体现的,正是他们想做的变革。所以他们作为组织的一部分,他的关系和组织整体的关系就是完全不同的关系。所以这些成功变革者的特点就是,他们个人从内心成为了变革本身。
彼得·圣吉最后谈到的理念是“场”的概念。所谓的场,就是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你个人的精神状态处在这样一个状态:好像有很多同时发生的事情。荣格在其经典著作《共时性:非因果联通原理》中,把共时性定义为“非偶发性概率因素造成的两件或多件事情有意义的巧合”。什么叫共时性呢?就是说好像同时发生很多事情,无形当中在帮助你做事情。一旦我们进入这种状态,好像很神秘,就跟整个的一个“场”联系起来。可能大家有的会把这说成“道”。所以“道法自然”,自然在形成的东西通过你展现流露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远古的智慧在现代的一个体现。我们还可以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看看分形学的例子:比如,人的手有五个指头,而人体有四肢和头部,这不是就是人体的“共时性的版本”?比如,我们看看一片树叶的结构,难道不是一棵树的微缩版吗?再比如,人们常说“从一个水滴,可以看见大海”……
其实彼得·圣吉说的这三个理念,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在世界中采取行动,而非对世界采取行动”。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系,每个人本身也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联通着宇宙万物。因此,我们必须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一部分,以变革者的心态改变世界,同时,我们也要顺应所处的世界的各种“场”,顺应自然规律一起去推动世界。
可能的哲学难题?
理性还是直觉?“如何用科学的方式来表述直觉的问题”,这个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彼得·圣吉的书名是。Present这个词很有意思,一个翻译成“现在”,一个翻译成“呈现”,还可以译为“礼物”;“演讲”这个词是“presentation”,就是“当下你在说的东西”,可能是你的思想流,可能是你的意识流。这本书的目的是“体悟当下,塑造未来”。——未来是什么呢?“现在就是已经发生的未来”,所以,我们理解认知科学很多时候是把时间的概念消失了。那么如何在这里面产生学习的概念,这可能是一个直觉、体会的问题,而不是理性的问题。马克思在两百多年前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从直觉到理性,是在暗夜中惊险的一跃”。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偶然性的东西,如果没有科学的办法来应对偶然性,直觉的学习可能会变成一种美好的愿望。——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西方话语体系下的理性和直觉,是否可以类比成佛家常说的“渐悟和顿悟”?
系统论是不是整体论?彼得·圣吉曾经专门向南怀瑾先生学习中国文化,书中也有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的感悟。我们可能的问题是“在系统外与在系统内对于一个问题的表述,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世界又到了需要重新融合,重新思考的时候,21世纪初就有学者称我们进入第二轴心时代。如果说中国希望在21世纪成为世界的领导导者之一,中国文化中“强”的部分到底是什么?我们觉得如果单纯只是在谈“和”的概念,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谈“和”概念不一定能有说服力。很多外国人看中国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他在系统外面看整体表现,而忽略了每一个中国人作为个体在里面承担了很多,或者说我们觉得“困境”的一些问题。我们不妨可以简单地下个结论:大体而言,系统论,是作为部分之“和”的系统论;而整体论,却是没有“对象化”过的整体。
彼得·圣吉先生也承认:“我一直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但我不是中国人,也不住在中国,其实并不了解。可能我所理解到的是一些普世的东西,对整个人类都很普世。不是特别独特的。我觉得普世的文化元素在中国体现这样一种理念,社会的福祉是人和人不断成长、修炼、修养来达成的。”
要想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个人的修炼。修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是一个很个性化的问题,每个人要想通往未来的和谐和收获,都必须自己用心去体悟。我们认为,《学习型组织》和《第五项修炼》这些书,与其说它是管理学的书,不如说是认知科学或者说是哲学的书。彼得说,它们是“普适性的实用主义哲学”,它关注当下,同时,也是一颗通往未来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