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snip:长沙农村发展状况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07:27
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2008年3月10日
农村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天下安。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改革与创新中谋求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持续发展,成为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所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在全国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发展释放出巨大生命力;1998年,党中央出台政策,要求农村土地延包30年不变,全社会投资农村、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高涨;200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出台,至此,1982年以来中央连续10个1号文件,为“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农村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长沙现有农业人口386.2万人(2005年农业普查数据),占全市总人口的64.2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致力于不断探索农村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全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总方针,多管齐下,兴利除弊,取得明显成效:
——农民人均纯收入居中部地区第1位,连续4年增幅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十五”初期起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在35个省会城市中一直位居前列;
——2003年起,连续5年投资41.3亿元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电网改造,全面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和农民用电“户户通”,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国家标准一倍多;
——农产品加工业国家级品牌居中部地区省会城市首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户中覆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形成了浏阳花工、宁乡技工、长沙家政保姆、湘妹子服务员等知名劳务品牌,农民增收57%来自劳务经济收入;
——率先中部地区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先中西部地区全面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率先全省实施了特困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按照“一年起步、三年突破、五年变样”的目标集中建设100个新农村示范村,实现了村镇规划与信息管理全覆盖,社会事务管理日益民主、规范,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知晓率100%,满意率90%以上。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市呈现出农村生产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协同进步;农民物质生活明显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和农村生态文明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中央党校专家考察长沙农业农村发展时高度评价:“长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
为盘点长沙“三农”发展,进一步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市政府研究室在广泛调研和收集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撰写《长沙农村发展状况报告》,旨在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对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
■ 长沙农村生产发展状况
近些年来,全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树立大流通、大市场、大农业的观念,实施项目带动、开放带动和创新带动战略,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农业综合生产不断提高能力,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拓宽,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健康、持续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03亿元,增长6.6%;第一产业增加值138.78亿元,增长6.5%。其中种植业产值114.27亿元,养殖业产值105.05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图表1-1)。
图表1-1:2003年-2007年长沙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变化情况  单位:万元
年 份
合 计
其中
农 业
林 业
牧 业
渔 业
服务业
2003
1371608
694002
70917
5227412
61035
18242
2004
1720668
825189
73635
734973
68050
18821
2005
1871313
926445
76257
771593
75967
21105
2006
2023640
1038879
76920
803182
81589
23070
2007
2310322
1142749
92617
958317
92181
24458
●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状况
——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四大产业走廊优势凸显。坚持突出比较优势,优先发展和集中开发,重点建设百里优质水稻、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百里优质水产四大产业走廊,基本形成了近郊都市农业、中郊优势农业、远郊传统生态农业“三环四廊”的产业布局。四大优势产业带总面积达280万亩,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3。优质水稻产业带入选全国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国家科技部水稻科技增产工程项目,通过重点建设大众垸13万亩优质稻核心基地,集中组装粮食生产配套技术,实现了高档优质稻整体开发。200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67万吨,连续四年实现粮食增长。浏阳河花木产业带重点扩建了5万平方米温控大棚,进一步提高了设施栽培水平,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绿化苗木集散中心和全国花木主产区之一,长沙市位列全国“十大苗木之乡”。百里优质茶叶走廊成功举办“中国湖南星沙茶文化节”和“2007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投资近2000万元引进日本全自动炒青绿茶生产线,组建湖南百里茶廊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金井”、“湘丰”等茶叶知名品牌,形成了集生态、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产业走廊。百里特种水产走廊重点打造了团头湖3万亩珍珠养殖加工核心示范片。
——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产业龙头带动能力强劲。到2007年底止,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从业人员达到13.5万人。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5家、市级龙头企业5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市级龙头企业分别比2006年增加6家和23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20家,过亿元的45家。200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加工销售收入286亿元,增长30%;实现农产品带动原料基地320万亩,带动农户32.5万户,为农民创收15.8亿元,在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中居领先水平。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取得突破,9个农产品加工品牌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占全市全部国家免检产品的三分之一,成为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国家级品牌最多的省会城市。加加酱油等3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13个产品获湖南省名牌产品,10个产品获湖南省著名商标称号。隆平高科技园、望城农业科技园被列入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农产品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新建“农家店”557家,建设村级农资服务站1450个,全市农资统购分销、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的新型农资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重点建设了红星、马王堆等8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初具规模的各类农副产品市场140多个,其中红星、马王堆年交易额分别过30亿元。综合购物超市、社区超市、便利店、连锁经营店、专门店和专业店等各种零售业态在农村快速发展。会展农业蓬勃兴起,先后承办全国植保双交博览会、稻博会等全国性大型农业会展;连续多年主办农博会、花博会等会展。其中8届红星农博会累计合同与现金成交额744.5亿元,参展企业3万多家。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陆续涌现。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状况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迅猛发展并不断壮大。长沙建立农产品流通协会、养殖合作社、种植协会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4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14家,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达到24.8万户,占全市农户的23%。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户中的覆盖面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中居首位(图表1-2)。宁乡县双凫铺镇瘦肉型猪生产协会统一猪种引进、饲料
图表1-2:中部地区部分省会城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情况比较
长沙
武汉
郑州
太原
合作经济组织个数
305
315
322
158
连接带动农户(万户)
20.25
17.63
3.07
18
供应、产品销售、防疫检疫、药物监控,形成了产品品牌。浏阳金桔专业合作社整体推广新技术,合力开拓市场,充分保障了生产效益。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近30%的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19.51万亩。
——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成效明显。近年来,我市借助人才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发挥园区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明显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长沙成为全国科教兴市和科技创新的先进城市,各区、县(市)都进入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县(市)行列。全市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科技助农直通车工程和“双百”星火科技富民工程,开展农业技术难题攻关项目100多项,每年培训农民30万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150项左右,推广新品种200个以上,推广超级杂交稻45万亩。全市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70%。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迈上新台阶。先后成立长沙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市畜禽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各县(市)也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站,并在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设立了250多个农残检测站(点)。初步形成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县级质检站为骨干,基地与市场速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连续四年来未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蔬菜农残速测合格率由2000年的81.9%上升到2007年的98%,提高16个百分点;国家农业部对全国37个受检城市蔬菜质量安全例行检测结果的排名也由2004年的33位跃升至13位。主要农产品优质率由44%上升到70%,提高26个百分点。优质农产品品牌带动效应更加显著,全市农产品已有131个获得无公害认证,39个获得绿色食品证书,42个获得国际质量认证。
●农业设施装备建设情况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提高。2003年—2007年,全市水利建设累计投入59.35亿元,628座各类型水库库容总量11.81亿立方米,山塘河坝22.22万处,总库容10.44亿立方米,水轮泵站355处,电力排灌站5182处15.84万千瓦,蓄引提水总量27.29亿立方米;大小灌区700多处,有效灌溉面积达34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12万亩。全市建成大堤533公里,撇洪渠200条600公里。投资7亿元启动土地整理项目116个,惠及四县(市)60多个乡镇170个村;完成土地平整面积20.5万亩,补充耕地约6万亩,新建和改建田间生产道路2432.33公里;新建和整修沟渠4137公里。四年中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多平方公里。
——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快速推进,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按照“修好农村路,让农民兄弟走上水泥路”的思路,高速推进农村公路建设。2003年—2007年,共投入资金30.1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水泥路建设5956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桥梁92座3326延米,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073公里,成为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历史上投入最大、新增里程最多的时期。全市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里程102.1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网密度102.1公里,每万人公路里程18.7公里。全市1464个行政村,100%通公路,62%通水泥(油)路。
——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全面实施,农民用电实现“户户通”。2003-2007年,投资12.7亿元全面实施了一、二期农网及县城电网建设改造,1895个行政村用电质量明显提升共计农村电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投资2260万元,完成户表改造68.6万户;农村无电户改造2018户,3857名边远村民用上了安全电,全市132.32万户农村居民用户全面实现了“户户通电”目标;改造农村县城电网,新建10KV线路359.9KM,改造10KV线路235.9 KM;进行了新农村电气化示范工程,试点村农电供电设施得到改善,供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电能质量明显提高。全面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同网同价,农村居民照明电价由0.79元/KWH下降到2007年的0.588元/KWH。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升。2007年,全市农业机械装备总动力达到390万千瓦,同比增长8.6%,占全省农业机械装备总动力的9.42 %。水稻机耕面积达到492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5%;水稻机收面积349万亩,占68.5%;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8%。全市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38.4亿元,同比增长9.71%;农机经营户达到38万户,同比增加8.7万户;其中农机经营服务大户9581户,同比增长4.4%。
●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
——农村劳动力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农村人口392.68万人,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44.39万人。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崛起,农村劳动力结构日益优化,综合素质稳步提高。到2007年底止,全市农村劳动力中专以上252500人,大专以上119190人,与2003年比较分别提高26%和92%(图表1-3)。
图表1-3:2007年长沙农村劳动力结构图
年    龄
16-20岁
20-40岁
40岁以上
劳动力人数
25550
358930
123450
文化程度
初中以下
中专以上
大专以上
劳动力人数
366240
252500
119190
——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显著改善。我市现有技工学校32所,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就业培训中心10个,企业培训机构52个,民办职业培训机构120个,大部分承担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任务。2007年全市共完成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33016人,其中转移就业8389人,当地就业22247人,就业率93%,形成了“培训一人,致富一家,转移一批,致富一方”的良好效果。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比重提高。随着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2007年末,全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35.03%下降到31.29%,下降了3.74个百分点。从2000年开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年增长39.82%。据10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测算,2007年全市农村外出劳务总人数(含本乡、镇)达73.79万人,占到农村劳动力的31.5%。从务工地域分析,“兴工强市”战略实施,三产业蓬勃发展,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比重迅速提高,2007年,30.7%的农村劳动力在本省范围内就业,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跨省就业的仅为69.3%,比上年减少0.4%(图表1-4)。
图表1-4:长沙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国(2005)
44.8
23.8
31.4
湖南(2005)
53.6
17.5
28.9
长沙(2007)
31.3
30.4
38.3
——长沙劳务品牌逐渐形成。各级各部门加强引导,组织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劳务品牌推介,浏阳花木工、宁乡技工、长沙家政保姆、湘妹子服务员等劳务品牌迅速形成,外出劳务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并正在向集团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而促进了劳务经济的蓬勃发展。从2000年开始,人均劳务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5.7%,2007年,农民人均劳务经济收入3207.31元,农民增收部分57%来自劳务经济收入。
■ 长沙农村居民生活改善状况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从“十五”中后期开始,长沙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时期,各项惠农政策的普遍实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升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收入水平大幅增长,消费结构呈现出质的飞跃,居住条件和生活状况发生巨大变化,生活质量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农村居民收入状况
──农民收入水平处于增长最快的时期。由于取消农业税、实施种粮直补、良种直补等扶农惠农政策,以及农产品丰收和价格回升,农民收入进入持续快速增长阶段。从2004年起,农民人均
图表2-1:2001年-2007年长沙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
纯收入增长幅度连续三年超过城市居民增幅,2007年达到13.6%,成为长沙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图表2-1)。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3005元增加到6613元,居中部地区第1位,比最低的合肥市高47.4 %,比武汉市高出23.1 %;增长幅度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六位,年均增长11.51 %(图表2-2)。
图表2-2:2007年长沙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26个省会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对比
──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农民收入的内部结构分析,一产业纯收入和非农产业纯收入比例由2000年的41.6:58.4转变为2007年的66.35:33.65。2007年劳务经济和家庭经营增收占农民年度增收的90%,其中农民人均劳务经济收入达 3207.31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48.5 %,较2000年提高11.67个百分点。同时,农村居民收入货币化程度提高,2007年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94.13%。农村居民收入近五成来自劳务经济收入和收入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标志着长沙农民实现了单纯依靠农业产业增收向非农产业增收的重大转变,家庭生产商品率提高,市场参与能力增强。
──农民收入区域性差距趋势增大。受地域位置、基础条件、城市化拉动和产业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四县(市)与城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呈逐渐拉大趋势。2007年农民收入最高的区与最低的县(市)相差5541.27元,比2003年增长75.4%;年度增长幅度相差19.2个百分点(图表2-3)。
图表2-3:2003年-2007年长沙“五区四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对比情况
年度
全市
芙蓉区
天心区
岳麓区
开福区
雨花区
长沙县
望城县
浏阳市
宁乡县
2003
3745.7
5733.7
5639.5
5386.5
5295.2
5463.6
4110.3
3700.1
3351.7
3791.8
2004
4315.1
6391.8
6379.3
6312.0
6179.5
6355.4
4592.7
4153.5
3844.8
4221.4
2005
4908.4
7425.0
7250.4
7156.4
7129.4
7358.3
5184.4
4749.1
4371.1
4796.4
2006
5653.2
9204.8
8490.4
8206.7
8867.6
8801.7
5986.4
5413.9
5552.3
4941.9
2007
6613.36
11276.28
10278.54
9567.27
10701.44
10398.3
7000.14
6324.33
5735.01
6485.82
同时,相同的行政区域,特别是城区,农民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差距加大,低收入阶层成扩大的趋势。
●农村居民消费状况
──农村居民消费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从“十五”初期到现在,全市农村居民年度消费总量在35个省会中心城市中的排位一直保持在前列,年均生活消费额增幅达到11.1%。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13.68元,比2000年增加2829.52 元(图表2-4),居中部地区第1位。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农村居民消费进一步由传统的以吃、穿等为主的消费向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休闲旅游、医疗保健等为主的现代消费转变。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2139.27元,占总支出的25.85%;用于衣着的消费支出人均306.31元,比上年增加51.02元,增长19.98%,衣着消费占消费比重的5.65%;人均交通、通讯支出629.02元,增长15.28%,占11.62%;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317.44元,增长11.49%;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615.43元,增长4.45%,占11.37%,超过全面建设小康标准7%的水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农民餐饮习惯逐渐改变,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在外餐饮270.34元,这标志着长沙农民向小康生活又迈进了一大步(图表2-5)。
图表2-5:2000-2007年长沙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由2000年2.73:1缩小到2007年的2.27:1。同时,农村消费习惯正逐步向城市居民靠拢。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肉及制品人均消费34.34公斤、水产品12.66公斤、蛋类7.69公斤,分别比2000年增长44.35%、73.18%、25.04 %,已经达到城市居民2001年水平。现代家电普及快速提高,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洗衣机、电冰箱和彩色电视机分别为86 台、49台和116台,分别比上年增长11.5%、47.3%和9.1%;平均每百户拥有住宅电话91 部,移动电话161只。吸尘器、抽油烟机、微波炉、影碟机等新兴家电在农村居民家庭中的拥有量稳步上升。城区少数富裕农村私家小汽车入户率达到10.47%。
●农村居民居住和出行状况
──农村居民住房宽敞舒适,人均居住面积远高于城市居民。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57.07平方米,比2000年40.4平方米增加16.67平方米,增长41.26%。其中2006年农村建制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1.47平方米,增长38.45 %;农村集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2.98平方米,增长26.02 %(图表2-6)。         图表2-6:2003年-2006年长沙农村居民住房建设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平方米、万人、平方米/人
建制镇
集镇
村庄
合计
居住
面积
居住人口
居住
面积
居住人口
居住
面积
居住
人口
居住
面积
居住
人口
人均居住面积
2003
2022.67
89
819.67
31.32
7147.35
259
9989.69
379.69
26.34
2004
2228.21
86.92
855.73
31.8
8056.41
218.28
11140.35
337
33.06
2005
2365.59
89.57
926.27
32.58
8320
219.83
11611.89
341.98
33.95
2006
2519.88
80.05
332.42
10.08
8966.59
222.11
11818.89
312.24
37.85
注:2007年度建制镇、集镇和村庄居民住房情况尚无准确数据,统计到2006年底为止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比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高出近1倍,超过国家建设部公布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82平方米,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居首位。同时,农村居民住房质量明显改善,钢混结构住房率达到79%。农村住房舒适度的提升和结构的显著改善,成为了长沙农村居民生活富裕的一个重要标志。
──城乡“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农村居民出行快捷方便。从市到县、县到乡镇“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农村客运线路由2002年的178条发展到239条,运行班车由2002年的969辆发展到1159辆;乡镇通客班车率100%,行政村通客班车率为80%;建设农村客运站27个。全市以城区为中心,以县(市)城为中转,以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形成了方便快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
●农村医疗卫生状况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得到改善。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2002—2010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和《加强血防工作的决定》。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尽力增加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2004至2007年,四县(市)财政共投入卫生经费达2.5亿元,平均达到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3.16%。初步建立了农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和体系。以县(市)为单位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防控制和突发事件的医疗紧急救治等。以县级疾控机构为主建立了疫情处置机动队,以县级医院为骨干建立了医疗紧急救治机动队伍。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建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疫情监测报告网络。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建设改造了县级疾控机构、传染病定点救治机构,加强了县级中医、妇幼保健、血防机构的建设。改革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及时调整了乡镇卫生院建制和村卫生室的布局。总投入达1.38亿元对81所乡镇卫生院进行第二轮建设改造,添置医疗设备,改善卫生服务环境和条件。2007年,市、县两级共投入3482.44万元,按一村一室的原则,在全市共建设1366所规范化的村卫生室。加强乡村卫技人员队伍建设,坚持开展卫生下乡支农工作,为农村基层提供各种技术指导服务,5年来共组织8支队伍、436名城市卫生人员到农村基层服务。共开办各种培训班35期,培训达14465人次。到2007年底,全市农村卫生技术人员9000余名,其中乡镇卫生院4640名。
——农村公共卫生预防和执法监督实现常态化。市、县两级卫生部门重点开展了非典、人禽流感、霍乱、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全市以乡镇为单位的“五苗”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8%,有效降低免疫针对性疾病的发生。普遍开展了结核病的发现、治疗、管理工作,2005年—2007年,免费规则治疗管理肺结核病人5000余例。在血吸虫病疫区开展查螺灭螺达43500余亩(次),减少钉螺面积576亩,近4年来没有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流行。以农村“四小”(采矿、建材、冶炼、化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要对象,全面开展了职业卫生监督监测、职业危害治理工作,没有发生严重职业危害中毒事件。坚持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全市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383.9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82%,其中饮用自来水的农村人口占70.76%;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达91.1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3.29%,其中有无害化厕所农户占农户总数的53.72%。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长沙县于2003年7月先行试点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2006年7月在全市全面铺开。到2007年底,全市已有358.4万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达91.7%。2007年筹集基金1.99亿元,有28.6万人次的参合农民获得基金补偿1.86亿元,受益面达7.97%。其中19.4万人次因病住院所获得的补偿经费占经费总费用的94%,次均补偿838.9元,一次性补偿达到封顶线(1.5-2万元)的有584人次。
●农村社会保障状况
——农村低保全面实施。2005年1月,长沙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至2007年底,全市农村共有8.9万户18.1万人享有低保,占全市农业人口总数的4.5%,月人均补差44.7元,其中“三无”人员(五保户)3.6万户3.9万人,月人均补差106元。2007年,全市累计保障109万户次217万人次,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和节日生活补助费9695.3万元。从2006年开始,对农村低保户中的“三无”人员(五保户)春节、端阳、中秋三节发放每人每节20元的节日生活补助费。提高农村“三无”人员(五保户)供养标准,四县(市)分散供养1200元/人·年,集中供养1800元/人·年;五区分散供养1560元/人·年,集中供养2400元/人·年。2005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农村敬老院建设资金1.2亿元,目前,全市共建农村“百福敬老院”101所。2007年,市政府投入3980万元对全市五保户危房全部进行改造。
——社会救助保障有力。2003年-2007年全市共支出救灾资金近4710万元,主要用于因自然灾害而遭受重大损失的农村居民。从2005年1月起实施特困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以来,截止2007年底全市累计救助3.5万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6212万元,其中农村4700万元,还全额资助全市18.1万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6年6月起,对社会精神病人提供药物救助,到2007年底,全市累计救助精神病人5万余人次,发放药品300余万元。为进一步提高救助效果,从2007年7月起,进一步提高救助药品档次。从2004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对考入高等院校的城乡特困家庭子女进行专项救助,每人一次性救助1000-3000元,2004—2007年,共计救助7万余人,其中农村救助人数和救助资金均占80%左右。同时,各有关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及爱心人士对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灾民、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救助帮扶活动,从不同方面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重点优抚对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优抚对象26.8万人,其中国家重点优抚对象2.84万人。为了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困难,自1999年率先在全省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04年—2007年投入经费2400多万元,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比省定标准高出30%-50%,确保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9个区、县(市)已基本实行优抚经费社会化发放。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制度,重点优抚对象免费进入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民政负担;实行门诊医疗和大病医疗补助,一至六级残疾军人享受离休干部的医疗待遇;属于城乡特困居民的重点优抚对象,优先享受城乡特困大病医疗救助待遇。2004年—2007年全市累计救助优抚对象2.22万人次,投入资金710.88万元。2005年以来,积极筹措资金,解决优抚对象住房问题。共投入资金125万元,为优抚对象建房263户,新建、改建了光荣院3所,妥善安置孤老优抚对象330多名。
■  长沙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状况
乡风文明既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赋予的新内涵。近年来,我市把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在加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着力培育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农村社会风气,使文明之花盛开长沙大地。
●农村教育发展状况
——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全市现有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1414所,其中普通中学221所,小学969所,幼儿园224所;现有在校(园)学生424178人,其中高中56280人,初中78049人,小学237980人,幼儿51867人;现有在职教职工28874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工12770人,小学教职工14038人,幼儿教职工2066人。农村义务教育由“乡学乡办、村学村办”的旧体制,转变到“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的新体制,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责任主体以乡镇为主向以县为主、经费投入以农村为主向以政府为主的根本性转变。各县(市、区)始终突出义务教育重点,积极推进“双高”普九,先后顺利通过了省“普九”年检复查,并全部获得优秀级奖励。全市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以上,初中、小学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15%和1.77%之内。
——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通过联村办学、资源重组、新建改造等方式,积极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大力改造学校危房。“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1.8亿元,改造学校1191所,消除中小学危房21.3万平方米,维修新建校舍450万平方米。特别是2005年以来,把危房改造工作列入市政府“八件实事”之一,全市共改造中小学危房130459平方米,维修新建校舍142288平方米,全面消除了2003年统计在册的中小学危房。从2006年开始,分期分批推进农村学校“三改”(食堂、饮用水、厕所改造)工作。到2007年投入资金3704万元,重点完成350个“三改”项目。与此同时,加快了现代教学技术装备步伐,全市累计投入经费3.2亿元,创建市级现代教育实验学校242所、省级现代教育实验学校66所。
——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基本得到保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教育投入总量逐步增长。2007年,全市教育投入总量预计达到42亿元,比2006年增长5%。从2005年秋季起,率先在全省推行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一费制”全免,当年投入资金3001万元,受惠学生近10万元;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实现免杂费入学,全市共投入资金7263万元,受惠学生达29万多人;2007年,进一步扩大免费范围,全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50多万学生全部实现秋季“一费制”全免入学,补助经费17000万元。
——农村师资配置整体优化。1997年开始,全市建立了城镇中小学教师及新聘任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制定了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有一年以上乡村中小学任教经历的制度。2004年和2006年先后出台的《实施意见》和《暂行办法》在引导和鼓励教师合理流动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五年来,全市各县(市)区共分流中小学教师4659人,共选派299名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选调200名农村教师到城镇见习或培训,加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文化发展状况
——农村文化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2004年来,先后建立了市、区县(市)文化信息支中心10个,乡镇基层点62个、村组服务点670多个;有电影剧院市级12个、农村4个,艺术表演团体市级3个、农村4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1个,全面形成了以市、县(市)文化主管部门为主体,乡镇文化法制站为依托、村文化室为网点的农村文化组织领导体系和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艺术表演、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农村文化传播网络体系。全市农村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9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7.2%,农民通过文化信息网接收大量的文化、科技等信息。
——农村文化设施日益完善。从2003年起投入912万元建设114个乡镇宣传文化法制站。四县(市)均建有图书馆、文化馆,图书馆藏书达125万册。高密度建设专门性活动站,各地利用优势,结合群众需求,建设了村图书室、活动中心、书画室、棋牌室、健身室等设施。全市农村各类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达到1300余处。其中宁乡县投资60多万元在全县400个行政村建起了高标准不锈钢阅报栏,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精神食粮”。
——农村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坚持贴近群众生活,方便群众参与的原则。近年来,县(市)、乡(镇)、村分别开展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宁乡县创办的“周末我登台”已组织演出200多场,上台参演群众达1.3万多人次。浏阳市镇头的“农民艺术节”,官桥乡的“金枫艺术团”,每年都为农民演出10余场,观众上万人。望城县格塘镇、坪塘镇被省文化厅授予“文化艺术之乡” 称号。积极开展农民健身运动,大力开展武术、舞龙、舞狮、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石燕湖龙舟赛、浏阳河龙舟赛成为参与面广、参与人数多的常年性例行赛事。长沙县黄兴镇、浏阳市永安镇、望城县高塘岭镇、开福区捞刀河镇成为知名的“龙舟艺术之乡“;长沙县江背镇、宁乡县大围山镇成为知名的“民间艺术之乡”、“门球之乡”;长沙县榔梨镇、果园镇,宁乡县花明楼镇成为誉满三湘的“群众体育之乡”。2006年我市成功举办了长沙市第一届农民运动会,共有8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10大项44小项的比赛。
——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深入人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开展,重点开展了以“送戏、送电影”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下乡活动。2003年起,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文化下乡工程,由市财政出资100万元支持市直三个专业剧团免费送戏下乡演出,当年送戏下乡达300场,2004年政府出资200万元免费送戏下乡。至2007年底,全市财政共投入1080万元,累计送戏3000余场,送电影3200场,送图书7.34万余册,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市政府还购置了流动演出车、电影流动放映车、演出设备等供市、县剧团和电影队使用,方便剧团、电影队下乡演出。开展理论和文艺下乡活动,2007年市委宣传部组织形势政策报告团成员到农村讲演200多场,开展“百名文艺家下乡采风”活动,极大地满足了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图表3-1)。加强群众文化载体建设,望城的《望城文化》、宁乡的《沩江》、浏阳的《南川河》等刊物,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先进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浏阳市在乡镇、村开办农民艺术学校12所,年培训群众2000多人次。宁乡
图表3-1:2007年长沙市农村文化生活结构图
道林对各有所长的400多名文化名人分别建立档案,并成立了书法、龙舟、戏曲、剪纸、诗文、皮影等8个民间协会,经常性地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图表3-2)。
图表3-2:2007年长沙市农村文化生活项目图
●农村道德建设状况
——农村道德风尚日渐良好。大力开展民主法制和公民道德思想教育,全面实施“四五”普法和“五五”普法,农村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积极引导和提升群众学先进、赶先进的意识,公民道德行为规范成为农民的日常行为准则,全市涌现了一批农村先进模范典型。大力破除旧习俗和封建迷信活动,全市农村火化率达40.1%。
——农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大力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全市拥有省、市、县大型综合性科普场馆5个,拥有中小型科普场馆2个。建设了以长沙数字科技馆为核心,以区、县(市)特色科普网为支架的长沙市科普信息平台。长沙数字科技馆网站至2004年运行至今,年点击率逾50万人次。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各类农业科技知识和健康生活知识讲座16场,送去科技资料、书籍9万多册。近三年来,全市通过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计划,累计培训农民4.58万人;通过农科教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累计达79.7万人次。
——文明村镇创建成效显著。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和文明创建中的主导地位,积极开展淳化民风、创评“十星级”农户、文明村镇示范点活动。目前,全市有11个全国文明村镇,10个省级文明村镇、26个市级文明村镇,文明创建在全市农村大地已开花结果。
■ 长沙农村村容环境状况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体现。长沙市从搞好规划入手,按照“一年启步、三年突破、五年变样”的推进计划,建设100个左右“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班子强”的新农村示范村,对全市1000个左右行政村全面实施以“三改三整一分离”为重点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不断改善。
●新农村规划体系基本框架成型
──新农村规划投入加大。2005年,制定出台了长沙市《村庄规划编制办法》、《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和《村庄规划编制成果标准》,开发了《村庄规划编制专用软件》,经论证后于2006年3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200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村镇规划编制,并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实行市、县分担,用三年时间(2006-2008)完成600个村庄和全部建制镇或乡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长沙市建制镇规划全覆盖,村庄规划覆盖率50%。
──新农村规划体系基本形成。18家规划设计单位深入200多个村庄开展村镇规划入户调查,编辑出版了《长沙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调研成果汇编》,形成了“四图一书”,即地形图、用地规划图、基础设施规划图、住宅详图和规划说明书。对各建制镇及村庄重点建设的区域和地点测绘1:1000或1:2000大比例尺地形图,已经完成79个建制镇、400个村的地形图测绘测量面积1077.53平方公里。同时完成110个乡镇的1:10000比例尺地形图。目前,全市共完成建制镇总体规划52个,完成村庄建设规划310个,“三县一市”村庄布局规划形成了“城乡一体化规划——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的新农村规划体系,以单个村庄或小城镇为基本单元的所有村镇规划录入湘源村镇规划信息系统,实现了“一村一图”或“一镇一图”目标和村镇规划与信息管理全覆盖。
●土地整理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国土整理项目全面推进。市政府下发了《区、县(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和《长沙市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制度》。按照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渠路配套的要求,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高质量、高速度、高要求地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02年以来,我市共启动国家、省、市、县(市)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165个、建设规模32702公顷,总投资逾10.88亿元,其中国家、省、市、县四级分别投入9103.33万元、7059.85万元、71843.33万元、20807.96万元。
──土地整理与耕地补充实现占补平衡。在土地整理投入上把提高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作为土地整理的重点,其投资占总投资的60%以上。整理项目区涉及长、望、浏、宁四县(市)60多个乡镇170个村。2002-2007年,共完成土地平整面积26000公顷;土地整理共补充耕地约1648公顷,为全市占补平衡做出重大贡献;新建和改建田间道路3000余条、生产道路6500余条,达4300余公里;新建和整修斗渠、农渠、斗沟、农沟等排灌设施2万余条,约7000余公里。项目区基本实现了“田成块、渠成网、树成行、路成线、房成排、旱能灌、涝能排”,为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农村生态文明促进森林城市创建
──城市林业生态圈基本建成。2004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长沙城市林业生态圈,批准实施《城市林业生态圈总体规划》,启动了城市林业生态圈工程建设。全市9个区县完成宽度50-100米的环城林带、绿色通道、江河风光林带建设78公里,新造林6397亩,城郊新建森林公园14个、建设总面积15978亩,总投入达4亿多元。
──退耕还林工程惠及广大农民。认真实施国家和省市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十五”期间,全市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3.9万亩,长江防护林工程26.2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试点工程193万亩,征占用林地异地造林工程1.77万亩。五年来,市级以上累计投资达27500万元。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惠及全市5个区县(市)、75个乡镇的4万多农户,户均增收1373.6元;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试点区范围共涉及75个乡镇的15.9万农户,农民户均增收292元。
──林业生态建设模式不断创新。创新全民义务植树模式,实行基地化管理制度、一人一卡登记制度以及认建、认养、认管、义务宣传制度,近三年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园林式单位占单位总数的比例达61%,长沙县、宁乡县分别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林业生态县。完成了1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林业发展十年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新造各种生态林、经济14000多亩,创建森林防火示范乡镇11个。
●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成效明显
──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出台《长沙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条例》、《长沙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见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纲领指导性文件。2004年以来,全市共开展重点执法行动47次,出动4000多人次,查处了895起环境违法问题,办理大要案296件,行政处罚罚款415.29万元。县(市)新建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
──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全部通过验收。全市9个区、县(市)都通过了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圆满完成全市生态市建设第一阶段任务。长沙县星沙镇、雨花区洞井镇、天心区大托镇、浏阳市洞阳镇、宁乡县花明楼镇和开福区青竹湖镇荣获“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全市创建“绿色学校”133所,“绿色社区”90个。实施“十镇百村千户”环保示范工程,创建“10个环境优美乡镇、100个环境优美村、1000户环境优美户”。全市已创建2个省级卫生村,10个市级卫生村。
──村庄整治工程整体推进。2006年开始,推进村庄整治工程,全市已改电45653户、改水38228户、改厕17124户;整修道路1175公里,新建整修房屋32635户,建沼气池16215个;实现人畜分离20340户(图表4-1)。
图表4-1:2003-2007年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发展情况统计表
指    标   名   称
计量单位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63.39
65.7
67.53
67.88
70.76
农村改水受益率
%
98.27
99.37
99.71
99.65
99.87
当年农村项目改厕

1000
1500
7000
12000
12000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73.65
76.99
79.74
80.20
83.27
农村累计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
41.06
44.97
46.40
49.89
53.72
创建市级卫生村

2
1
2
5
10(拟创)
创建省级卫生村

1
1
3
──启动农村环保“三新”行动。2007年,正式启动长沙市“新农村、新环保、新生活”农村环保三年行动,选拔和培训 1120名学生义工、107名专家义工,为每个村镇配备1名大学生环保义工和专家义工。2007年5月成立全市首个村级环保自治组织,各乡镇成立了107个村级环保促进会。实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工程、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建设了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河等7个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饮水安全和小流域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以及10个乡镇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试点工程,鼓励民营企业在浏阳永安镇永和村与葛家乡、长沙县福临镇古华山村、宁乡县回龙铺白云村设立4个基地加工点,可年产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10万吨、年处理粪便25万吨。
●合理开发乡村环境资源激活乡村旅游
──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形成区域特色。2004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长沙市“农家乐”生态旅游休闲建设的意见》,确定大力发展以名优特的林、花、果、草、牧、渔生产为载体,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为主要形式的“农家乐”。东线长沙县、浏阳市以百里花卉苗木走廊为依托,开发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度假型农家乐,西线以开福区、望城、宁乡县百里优质水产走廊为依托,开发旅游休闲为特色的体验型农家乐,基本做到了“一区一品”、“一乡一品”。
──乡村旅游管理更趋规范。2004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长沙市“农家乐”管理办法》、《长沙市“农家乐”星级划分及评定标准》等指导性文件,在全国率先开展星级农家乐的评定,对农家乐从选址、规划、设计、经营等方面进行积极的管理和规范,优化农家乐的形象。三年来,共评出五星级农家乐17家,四星级农家乐24家。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1415家,星级农家乐10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家,总床位9500多张,从业人员1.23万人。涌现出了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大明山庄、浩博农村等乡村旅游明星企业,长沙县、开福区、望城县、浏阳市等地逐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乡村旅游产业群。
──乡村休闲旅游推介有声有色。2006年,举办了首届乡村休闲旅游节和“市民喜爱的长沙十佳乡村旅游点评选”活动。2007年,成立了长沙市乡村旅游促进会,实施行业自我管理,并再次举办了长沙市第二届乡村休闲旅游节。2007年全市共接待乡村旅游者1015.16万人次,实现收入13.68亿元。
■ 长沙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状况
2003年以来,长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日益民主、规范,平安乡镇建设成效显著。农村普遍呈现出民主法治、和谐有序、生机勃勃的政治局面。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状况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推进。2004年4月5日,市委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基层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近四年来,采取领导办点、单位联点、干部驻点、“三级联创”的方式,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推进。
乡村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尤其是通过2006年的乡镇党委换届,乡镇领导班子的职数得到了精减,结构得到了优化,促进了思想观念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图表5-1)。同时,按照“配强、稳定、激励”的思路,选配好村支两委班子,全市共有3900多名
图表5-1:乡镇换届选举乡镇党委班子变化图
职数变化(人)
平均年龄变化(岁)
文化程度变化
(大专以上)(%)
女干部比例(人)
换届前
878
40.5
90.7
114
换届后
785
38.4
98.7
120
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人才进入支村两委队伍,占村干部总数的一半以上,全市村干部平均年龄41.7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51.4%。
乡村干部选拔形式不断创新。市、县两级共选派328名优秀年轻机关干部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指导、帮助和协调村级组织抓好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务;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大规模组织村干部轮训,积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增强了村干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
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不断提高。为了调动和激发村支两委的工作积极性,从2003年起每年由市财政安排500万元专款用于解决贫困村村干部的补贴,并列入年度预算。2005年市政府拨出600万元专款,用于解决退职、离任村干部的安置补偿。从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按市、县(市)1:1配套,确保全市每个村级组织的基本运行经费不低于3.6万元,村干部主职的月误工补贴不低于500元。
——农村党员教育显著加强。市、区县(市)党委、政府特别是组织部门通过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升。
农村远程教育发展迅速。长沙成为全国3个远程教育试点地区之一。自2003年6月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全市共建成远程教育站点1337个,其中组织系统牵头建站650个。市财政还投入2000多万元,将网站建设及运行维护费用纳入了财政预算。从2007年起按每年人均50元的标准,将部分有困难的农村、企业和其他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县(市)区和有关园区予以配套。
农村党员教育形式多样。根据农村党员干部的特点和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一是集中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每个站点每月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学习1次以上的,同时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教学活动。二是理论学习与农村适用技术学习相结合。既重点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又与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等相结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灌输式学习与专家辅导学习相结合。定期收集整理主题课件,集中观看学习,并组织讨论写出心得体会;适时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采取远程答疑和进村入户等形式,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同时,全市远教站点开展播放电影、举办知识竞赛和卡拉OK大赛等活动近5000场次,阅读电子文档、进行网络咨询、开展游戏娱乐等活动蔚然成风。沙市站点信息管理系统被评为全国优等。
●农村社会事务民主管理状况
——村务公开全面实施。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切实加强村务公开。
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的制度和机制。2005年出台了《长沙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施办法》,严格规定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内容、时间、形式、程序和监督方式等。各区县(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应制度。2005年上半年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后,全市100%的村建立了“两会两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修订了村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村务公开栏。全市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将村务公开工作纳入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和市对区县(市)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浏阳市把村务公开列入联村干部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宁乡县把村务公开与整建工作相结合,开福区、岳麓区把村务公开与个人政绩挂钩,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切实加强村务公开的管理监督。村级重大事务如土地征用、大病医疗救助、重点工程建设等普遍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策,98%的村民主理财小组切实履行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保障了村民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落实。全市65%的村实行了村账乡镇代管的工作模式,加大了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力度。全市90%的村特别是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内五区的农村严格实行民主理财审核报账制度,有效避免了账务不规范、财务不清楚、开支不合理现象。红星村、和平村、五星村等近10%的村利用广播、村报、手册等让村务公开情况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村务公开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村务公开清了集体的家底、亮了干部的箱底、明了百姓的心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了基层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增强了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开福区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宁乡县、浏阳市被评为全省村务公开示范单位。
——村民自治依法推行。全面贯彻实施《村委会组织法》,积极开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活动。全市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制定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连续三届实行村委会直接选举和候选人海选提名。望城县、浏阳市荣获“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称号,宁乡县荣获“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县”称号(图表5-2)。
民主管理90%
民主监督98%
民主决策99%
民主选举100%
图表5-2:村民自治状况图
一是实行民主选举。2004年成功地在开福区湘粤村和宁乡县的城郊乡实施了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直选试点,50个试点有38个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湘粤村投票选举首开全国村委会选举电视直播的先河。2005年成功完成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全市共选举出新一届村委会成员6665人,比上届减少7950人。全市实行“一肩挑”的村471个,占37%,有4251名村委会成员实行了村、支两委交叉任职,占村委会成员总数的79.8%。
二是实行民主决策。2003年以来,全市建立健全了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体的议事决策制度,100%的村建立了村支两委联席会议制度,90%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代表联系农户制度,并强化指导监管,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据抽样调查,全市99.6%以上村务决策符合群众意愿、符合本村实际、符合政策法规、符合长远规划。
三是实行民主管理。全市建立健全了以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为主体的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实施了《长沙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实施办法》,落实了民主议事决策制度、民主理财制度、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责任追求制度。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知晓率100%,满意率90%以上。
四是实行民主监督。在抓好村务公开的同时,推行民主评议干部。村干部定期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对村干部实施离任审计。全面实现目标管理考核,实行乡镇、村、示范村三块联动,分别考核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延伸、三级联动、良性发展”的民主管理新局面。市、区县(市)每年由督查室牵头,纪委、民政、财政等部门参与对全市农村民主管理进行1-2次督查。部分乡镇探索实行了村民代表会议研究财务事项和村务听证决策事项报备制度。村上建设项目、投资项目和财务事项等重要村务,按“一事一议”的原则提请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及时向乡镇(街道)主管部门报告备案。天心区石人村等设立了民情接待室,专门听取村民对村级事务的意见和建议,村民反映很好。
●平安农村建设情况
——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全市118个乡镇分别建立健全了综治委、综治办、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综治维稳中心、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等领导和办事机构,并由同级党政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负责人。各乡镇全部成立了综治维稳中心,乡镇综治办编制660人,实际在编人数825人,其中专干707人,兼职213人;乡镇派出所在编人数900人,聘用219人,其中派驻责任区民警467人;乡镇的司法所配备217名司法员和389名法律工作者;全市26个基层法庭配备了具有审判员资格的114人,其他工作人员117人。全市组建了3582个治保会,从事治保会工作的13832人;建立了3323个调委会,参与民事纠纷调处工作人员14384人;农村中小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912名。同时把治安巡防队伍建设作为改善农村治安环境的重要手段。2003年10月,内五区治安巡防队相继成立,市政府每年预算400万元用于弥补巡防经费不足。2004年,四县(市)也自筹资金陆续组建了治安巡防队。目前,全市有673支近7000人的专职治安巡防队伍,其中农村地区有3800多人,大部分村配备了5-8人的义务巡防队,为预防犯罪、维护一方治安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图表5-3)。
图表5-3:长沙农村治安巡防队伍情况图
单位:人
——工作保障机制逐步完善。2004年全市172个乡镇(街道)投入综治工作专项经费1236.816万元,投入治安巡防经费741.258万元。2007年,仅全市118个乡镇就投入综治工作专项经费1300万元,投入治安巡防经费2050余万元。通过完善综治保障机制,为乡镇综治工作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有利地促进了综治各项措施在基层的落实(图表5-4)。
图表5-4:长沙平安农村建设经费投入情况(单位:万元)
2004年
2007年
增长(%)
全市
1978
6420
224.57
其中:4县(市)
896
3350
273.88
——平安农村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农民法治意识实现普遍提高。“四五”普法期间,全市向农户家庭共免费发放普法书籍超过100万册,基本做到了全市每个农户家庭至少有一本以上法律书籍。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市有857个村基本达到“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长沙县黄花镇黄垅新村、浏阳市淳口镇鸭头村被评为全国首批“民主法治示范村”,望城县雷锋镇真人桥村等50个村先后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二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实现“六无”:全市无影响重大的群体性事件;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人员进京、聚集、插播、失控、自杀、自残事件;无危害国家安全、恶性涉农、非法接收境外卫星信号、偷渡等事件;无暴力恐怖事件;无重大民转刑案件;无重特大安全生产、火灾事故;确保了两会两节、中央首长来长以及中博会等重要时段的安全稳定。三是严打整治斗争实现“三个下降”。2007年,全市共立抢劫、抢夺案件1479起,同比下降了59.2%;立盗窃机动车案件5364起,同比下降了49.8%,立命案106起,同比下降了21.5%(图表5-5)。四是社会治安管理实现“三个下降”:全市生产安全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均同比大幅度下降。
图表5-5:长沙市平安农村建设成效图
单位:件
长沙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水平虽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永无终点的过程,尤其是与国内一些发达城市相比,仍然存在的较大差距,全市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仍然需要通过不懈地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实现全市城乡一体化快速协调发展。
未来五年,长沙新农村发展将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原则,以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为总体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关键,突出在五个方面完善和创新机制,着力打造区域性农业科技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强力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一是建立城乡统筹机制。按照“统筹城乡,重在农村”的要求,切实加大城乡规划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城乡管理制度、城乡收入分配四项统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二是形成持续发展机制。突出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植树造林、农村能源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水、电、路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到2012年,水利有效灌溉面积要达到8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4%以上,山丘区宜建沼气入户率75%以上,彻底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探索组建市、县农业投资公司和民间农民银行。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逐步扩大保险面,采取多种形式化解农业风险。加大“一事一议”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农民投入村级公益事业的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逐步形成支农资金多方投入的长效机制。四是创新经济运行机制。继续深化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全面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继续巩固动物防疫体系和水利工程管理改革成果。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力争2012年,全市流转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其中耕地流转100万亩。同时,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用、集体林权制度等其他改革。五是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各项民主制度,实现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抓好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创造文明、安全、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到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突破400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将突破25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7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全面实现率先全省城乡规划全覆盖、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城乡就业服务全覆盖、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城乡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的各项目标,长沙农村居民的生活将更加美好,长沙农村发展的未来将更加绚丽多姿!
“长沙农村发展状况报告”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 蒋集政
课题组副组长:吴德峰  屈丽华
课题组成员:王德志  彭文滋  唐曙光  高友根
黄熊飞  李  末  石书正  周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