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号前包括当天吗:浅谈诗词的欣赏与写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4:32:00
最初接触诗词大概是孩提时跟着爷爷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开始的吧,从那时到现在,唐诗宋词一直断断续续地陪伴着我,或闲吟,或研读,乐此不彼。而真正写诗填词也是五六年前的事,苦于灵根未开,一直没有写出好的作品来,尽管如此,当临风捧卷,当对月凝思,即便清寒,我亦欣然。书卷静止,而思想却随着文字而流动。以下是我读诗学诗的几点心得,愿与大家共勉。有谬误之处,恭请各位诗友方家雅正!
    高明的摄影家、作家、诗人,总是善于捕捉最能揭示景物、人物状态的那典型的一瞬间。
    如杨万里的《小池》一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的一、二句写池上的泉眼、树阴;三、四句目光集中于池上冒出的荷花,再突出停在荷花上的蜻蜓,写法又远及近,像拍电影一样,先拍了小池的全景,再拍树影映水之景,然后拍荷花和蜻蜓的特写。这样,夏日小池的生趣便从这一景中展露无遗。
    杨孟载有一首《春绣》诗,描写的是一个深闺待字的少女为自己刺绣嫁妆时的情景。可是作者在诗中并没有去描写她飞针走线的全过程,而是捕捉了她停针凝想的一刹那。写了这样两句: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红线唾碧窗。
    这一特写镜头,把少女脉脉含情,凝思走神的意态刻画得丝丝入扣,妙趣横生。---“闲情”一上心头,“针”便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笑”也自然浮上了双颊,“嚼红线唾碧窗”更是凝眸时下意识的动作。这位少女此时几乎忘了一切,深深地沉浸在未来新婚生活的憧憬之中,而这种憧憬又是由“春绣”引起的。大概她是在绣鸳鸯戏水吧。当绣到这对象征恩爱夫妻的水鸟两情相欢洽的微妙动作时,她神往了,停针了,笑了,并娇羞地把红线唾向碧窗。如此传神的笔墨刻下如此动人的片段,怎不教人拍案叫绝!
    本坛“诗坛咏藻”版主子非鱼有一绝:

    电话那头语笑轻,问君要不要山行。
    疑犹梦里难相信,自向腮边啪一声。

    此诗与《春绣》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后两句,平白且传神的笔墨刻下动人的片段,捕捉住了最能揭示人物精神状态的那典型的一瞬间。
    欣赏诗词,有时须采用比较法,从诗人对于同类事物的描写中,发现各自的匠心。比如同样写“愁”,历代诗人都写过它,但由于他们运用的手法不尽相同,“愁”字的形象也就千姿百态,比如——
    李群玉诗:“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愁”有了深度。
    易安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了重量。
    赵嘏诗:“熙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愁”有了倍数。
    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字有了体积和长度。
    崔颢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愁”于乡关,烟波浑然一体。
    落雁诗:“彤彤日落何无奈,袅袅烟升总是愁。”“愁”有了形状。
    拙笔:“苍松划破乱云愁”。“愁”赋予了云朵以思想。但比起上述的“愁”实在是黯然失色。
    至于“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冯延已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涛词)则把春愁黯然,恍忽迷离之状,更是写得如在眼前。
    过这样的集中比较,我们可以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在提高欣赏水平的同时,还能学习诗人巧妙的表现手法。
    近日,在网海中掇英拾贝,觅得几首好诗,余不揣冒昧,写下几纸赏析文字,囿于学识浅薄,赏析文字中难免有疏漏舛误之处,望读及此篇的朋友切莫被误导了。
    一、七律·登高 [步杜甫韵] (作者:白雪仙子)

   蝉隐树林深处哀,烟长日落鸟旋回。风吹碧浪连天去,暮送禅钟隔岸来。
   渐老萍花催客梦,思归月影待琴台。应惭已惯沉浮事,许我轻狂酒一杯。

       首联“蝉隐树林深处哀,烟长日落鸟旋回”。铺写初秋黄昏所闻所见,鸣叫了一个夏季的蝉在这日暮初凉时分黯然神伤,叫声由激越滑向哀鸣,古今诗人通常借“寒蝉”抒发悲秋情怀。又见归鸟在空中盘旋,一派初秋暮色景象,为诗境做了衬垫。
    颔联从大处落笔,“风吹碧浪连天去,暮送禅钟隔岸来”,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交织错落,这一“吹”一“送”使时空溢满秋意,两者浑然一体。惜对仗不甚工稳,“暮”字略赘,且与前面的“烟长日落”有暗合之嫌,“碧浪”对“禅钟”稍欠工稳。
    颈联,仙子说,萍花渐老,客梦易醒;月影思归,静盼琴台,这月影也暗指“倩影”吧,由景入情,诗意有较大程度的拓展。一般来说,律诗中二联包括两组意象,意象与意象之间,有如何联系如何转折的问题,没有联系则相互剥离,没有转折则势必雷同,诗人注意到第三联要“转”、要“宕开”,仙子此律,较好地处理了个中关系。“渐老”对“思归”亦不工。
    未联“应惭已惯沉浮事,许我轻狂酒一杯”。这“沉浮事”轻轻地、被仙子一杯酒的“轻狂”所化解,结得有味。
    律诗的体裁,决定着它的结构,贯穿着平衡对称的原则,它内在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相结合,使整体构架中参差中见整齐,整齐中见参差,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和谐美。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讲道:“一致性与不一致性的结合,差异闯进这单纯的同一时破坏它,于是就产生了平衡对称......如果只有形式一致,单一性的重复,那就不能产生平衡对称,要有平衡对称,就须有大小、地位、形状、颜色、音调之类定性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还要以一致性的方式结合起来,只有把这其中彼此不一致性的定性结合一致性的形式,才能产生平衡对称。”他这话与律诗的体性不谋而合。仙子制律,一向不过于拘泥对仗,崇尚简洁不失深意,纯真不失大气,此律可见一斑。    
    二、七绝·清明(作者:水月洞天)

    青青碧野话凄凉,淫雨菲菲欲断肠。
    君在天堂还可好?我言故里是他乡。

    首两句借景物为全诗奠定了凄凉寂然的基调。这青青碧野,原本是该充满生机,可草木似乎为清明时节的淫雨而倍显凄凉。其实,草和雨哪有什么情感,无非是作者带着自己的情感看待事物,此刻,作者的内心在律动,思念、悲切的情绪与凄凄芳草、菲菲淫雨的景象相遇合,也就是说,是作者的情感融入到了周遭的物象中去了,从而转化为诗句,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淫雨菲菲欲断肠”,这句该是从小杜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化出,尽管表现手法不尽相同,但在清明时节,雨“菲菲”也好,“纷纷”也罢,古今诗人在情感上皆有相通之处。这“欲”字下得极有分寸,尚未断肠而难以为情。
    为什么说“欲断肠”呢?
    作者从碧草、淫雨写到伤别之情,把表面无联系的事物扯到感情中去,文心语气,已够曲折凄凉的了。若单看水月洞天的这一、二句,虽有韵致,也不见得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他笔锋一转,第三句突兀而起,“君在天堂还可好”?一下子道出了“欲断肠”的原委,问得高明!这番语势转折传达出作者对故人深切怀念之情。作者以含蓄的手法作结,“我言故地是他乡”,可想而知,作者与故友天人永隔,物事依旧而昔人已渺,身在故地浑若他乡,真情流露是也!
    通篇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用浅近的语言写诗,又经过合理的安排,表现出丰富的内涵,转折回环间又意脉紧凑!唯感不足的是“还可好”一词,“还”字显拖沓,此句读起来语感略嫌涩滞。再有,连用“青青、菲菲”两个叠词,就绝句而言,有些浪费了。
    绝句一向以通俗,浅近著称,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绝句大多数是通俗易懂的,但作为诗歌,又要求蕴藏深遂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容,而这浅和深的矛盾不容易解决。“词简而味长,正难率意措手”确实,绝句创造难就难于此,其妙也在于此。能把这对矛盾统一在作品中,就是精品。      
    我们再来看一下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诗中的“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这历来被认为是“客中改岁之绝唱。”其实它一字不漏地取自于梁武帝《之夜冬歌》原句:“一年夜将尽,万里人未归。”戴叔伦只是将词序颠倒了一下,但这一颠倒,不仅在格律上工整了,而且是点石成金,结果众口流传,而它的出处几乎被人遗忘了。戴诗后来居上的原因在哪里呢?我们只要将两联比较一下就不难找到答案。梁诗重在叙事,两句诗叙述了两个互相关联的事——一年的最后时光结束了,但羁旅天涯的游子还没有回到故乡。言尽意止,读者一目了然。(当然,我们不能说梁诗不好。)而戴诗重在表象,两个名词性词组描绘了两个形象——除夕之夜的形象和天涯游子的形象,意在言外,要求读者发挥想象,用联想来补充弦外之音。
   “一年将尽夜”寥寥五字,可以唤起读者对除夕夜的一连串联想:灯红酒暖,爆竹声声,笑语温存,家人团聚,一片节日的欢乐气氛。“万里未归人”又使读者想象到旅馆的寒灯,游子黯然独处的形象。这两个形象的组合,立刻使人感受到了另一个新的意义:每逢佳节倍思亲。抒情主人公在欢景与哀情的对比中,神驰故里,乡思难禁。
   “两个视角和弦,它们的结合,暗示一个崭新面貌的意象。”(休姆语)。这就是电影艺术中的两个镜头并置,产生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在本质上区别于这两个镜头的第三个意义,也就是所谓的“蒙太奇”手法。第三个意义,在我国古代诗论中称之为“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它是通过读者各自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美学趣味等等而产生的,是读者思而得之的再创造。因此,这种意象,比原来的分镜头画面更动人,更深刻,含有无穷的余味。
   “余味”“余意”之所以产生,是由于诗人做到了“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因此,我们在欣赏吟咏诗词时,就要注意去领略这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杜甫《春望》首联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如平平读去只是觉得虽然在安史之乱中身困长安,眼见国难当头,因而春愁萦怀。但我们再读司马光的评点,对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就会有进一步了然于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廖廖数语,道破了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昔日繁华的长安,已经被叛军糟踏得满目疮痍。“国破山河在”说明只有山河依旧,而亭台楼阁等已荡然无存。而“山河在”也是从自然的角度讲的,言外之意是政治上早已易主了。“城春草木深”长安成的春色依旧明媚,“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车水马龙,花团锦簇,但失陷以后,长安只剩下丛生的草木,血雨腥风,门巷萧条,人烟冷落。这样的领会,就可能更接近诗人的本意。
    莎士比亚说:“诗人的想象为从来没有人知道的东西构成的形体,他笔下有描写出它们的状貌,使虚无缥缈的东西有了确切的寄寓和名目”。由于诗人对客观事物有深入的体察,而且以情注景,使外观和内感融化无痕,因而产生了这样形象感人的艺术效果。
    思想隽永的诗人,总要突破语言的外壳,留一点余地,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想象,学识,悟性去填补,做到“意不浅露,词不穷尽。”我们在欣赏优秀诗词的同时,就要善于做这种填补工作,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与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