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表国产品牌: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传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5:25:51
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传承 2011-11-16本文提出了传统武术传承的战略思路:以人为本,突出对传统武术传承人的保护和对养生休闲的重视;在主观认识和制度层面,创造传统武术传承的主客观环境;注重项目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各拳种的传承方略,传承方法应百花齐放;加强理论研究,促使传统武术发展逐步迈入科学轨道;增大宣传,扩充开发和投资渠道;加强科学化管理,推动传统武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周开胜  武汉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  2008.04


摘 要

当前的中国传统武术正面临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全面围剿,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武术自身已被异化和改造为现代竞技武术——武术套路项目成为类似体操、舞蹈的“四轻”运动,武术散打项目成为西洋拳击的翻版,新起的武术功力项目则“颇似杂耍”,中国武术已经迷失了自我,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而言,它已经沦为我国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面对如斯困境,武术界提出了各种见仁见智的应对方法与策略。然而,笔者通过综述文献发现,传统武术一步步走向绝境并不都是客观原因,还有主观认识的问题,因而本文首先对传统武术进行了重新解读。文中指出了传统武术不是军事,不是体育,也不是竞技,同时也不仅仅是自卫防身术,从深层意义上讲是养生,是一种综合性生活实用技术。搞清概念是传承传统武术的前提,但选择一个恰当的视角也很重要。从现代人所遭遇的健康危机、传统武术的价值功能发生了转移、传统武术与养生的联系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当今传统武术的传承应当把养生作为基本出发点,从休闲的角度思讨传统武术的传承方略。基于这一考虑,本文提出了传统武术传承的战略思路:以人为本,突出对传统武术传承人的保护和对养生休闲的重视;在主观认识和制度层面,创造传统武术传承的主客观环境;注重项目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各拳种的传承方略,传承方法应百花齐放;加强理论研究,促使传统武术发展逐步迈入科学轨道;增大宣传,扩充开发和投资渠道;加强科学化管理,推动传统武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保护传统武术需要全民行动,真正实现传统武术的复兴与繁荣,使其为今天的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服务。

关键词:养生 传统武术 传承


1、前言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来自互联网上的数据对比,见表1。

表1:“武术”与“跆拳道”关键词在互联网上的相关网页数据对比


 
利用互联网上几个最大的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武术"和“跆拳道",结果见上表。悬殊的数据对比表明,武术受关注的程度远远高于跆拳道。其中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本文暂且不论。单这一悬殊的数据对比似乎可以表明,武术很“热”,而且要远远“热”过跆拳道。但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这种现象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中国武术表面繁荣实际冷场”。也许很多人并不认为武术“冷",那我们看看实际情况。2005年4月,《中国青年报》登出了题为“武术被跆拳道踹出都市时尚”的连载报道,该文开篇即讲,“武术免费班,却无人问津。而在北京东二环沿线不到两公里、租金极昂贵的区域,却聚集了超过4家跆拳道馆,且家家门庭若市"川。而更为严重的是,在北京东直门外某跆拳道馆门口赫然打出这样的广告语:“学习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据业内统计,目前北京市的跆拳道馆总数在200家以上,空手道、剑道等技击类运动虽不如跆拳道风靡,但受众人口也在不断扩大,并且,“泰拳成健身新宠,令中国武术很尴尬”。在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这几项运动的开展状况基本雷同。曾经足可影响整个亚洲的中国武术如今却遭遇着那些“出口转内销"的搏击术的回潮冲击,其表面的繁荣其实根本遮不住实际被冷落的尴尬。当“学习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的标语昭然亮相于我国首都北京的时候,当众多的中国青少年对跆拳道趋之若鹜的时候,当空手道也渐渐成为都市青年的健身时尚的时候,武术已经确确实实地被遗忘了。在华夏大地上传承千年,并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的中国武术,如今却要靠学习跆拳道来体验武术精神。因而我们沉痛思考,受冷落的已经不只是武术本身,它已经上升到一种文化安全和文化自信的高度了。鉴于此,我们需要深刻反省,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武术,全面分析跆拳道的基本特征和体育精神,重新审视武术的当代得失,重拾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重。

不仅如此,对中国武术继承与革新的不力,还使其沦为我们民族“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武术遗产的工作,过去是花了大力气的“挖掘,整理,普及,推广”,结果是活的武术变成了死的标本,并曾长期被束之高阁。而现在,保护传统武术的重头戏又转向了编撰“中华武藏”。而一部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中华武藏”究竟能不能起到保护武术遗产的作用呢?能在多大程度上“收藏武术基因”?又能在多大范围中“激活传统魅力”呢?对此,很多人也是以怀疑的态度在拭目以待。愚以为,武术的发展和创新首先应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在没有搞清楚武术到底是什么和有着怎样的运动规律之前即妄谈发展和创新,必然丝毫无益于武术的传承和发扬,对于传统武术尤其如此。因此,本研究首先对传统武术进行深刻的再认识,分析传统武术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时代境遇,进而探讨传统武术在新时期的发展思路。
 
2、对传统武术的再认识

概念是一切逻辑推理与分析的起点,概念模糊必然导致思维混乱,分析失据,事倍功半。当前传统武术研究普遍存在概念混淆的问题。其一,研究现代竞技武术的多自称“中国武术"或“武术”,这个名称很大,也很笼统,非常微秒,它避免了竞技武术单薄的尴尬,也避开了竞技武术称谓的锋芒所指,无形中就是一个上位的概念,并且可以理解为涵盖和代表了中国武术的一切。其二,研究现代竞技武术的,总是以“发展和弘扬中国武术”为己任,研究传统武术的,也时常挥舞同样的大旗。实际上,中国武术概念下的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完全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中国武术发展至今所出现的两种形态,谁也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武术。由此,对传统武术展开研究,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传统武术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这是一切逻辑分析的起点,是为进一步制定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必须明确的基本问题。

2.1传统武术概念的提出
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康戈武教授的研究髓,传统武术的理念,大致在上个世纪初叶才出现,肇始于1914年马良(1878—1947)《中华新武术》的提出。当时位居济南卫戍司令官、济南镇守使的马良邀集当时的一些武术名家,以传统武术拳技和摔跤术为动作素材,借鉴西方体操和兵操形式,新编成适于集体操练的武术套路教材,命名为《中华新武术》,或简称“新武术”。与此同一时期,1915年4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北平教育研究社许禹生等人的提案《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教育部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却一直流传至今。所谓“旧有武术"或“旧有武技”,也就是今天所谓的“传统武术”。1979年1月,国家体委发出了《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并于同年5月举办“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展示“武术遗产"中的运动内容。大会规程明确规定,“凡各地区群众中流行的传统拳术、器械、对练等优秀套路和各项拳术的基本功,内容健康,均可参加表演。"于是,“武术遗产"中的运动内容即等同于“各地区群众中流行的传统拳术、器械、对练等优秀套路和各项拳术的基本功”,简言之,这里的“遗产"与“传统”有同等含义。据此,凡国家体育(武术)行政管理机构和教学训练单位,为教学、竞赛和普及需要而新编的各类拳、械套路等武术项目,不属于挖掘整理内容,也不能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此后,把“武术遗产”与“传统武术”交替使用的情况便时有所见。显然,这种提法的基点在于以“传统’’对应“新编”,而将流传至当时的“旧有武术”内容统称之为“传统武术”。

2.2传统武术是什么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阮纪正先生认为:广义上说,传统武术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以技击技术为核心并具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防身护体、制人取胜、修心养性、会友切磋、悟道怡情等多种社会功能的个体应对环境之综合实用技术;狭义上说,它则是中国古代特有并突出内外兼修、用智使巧而不是好勇斗狠、持力逞强的个人防身护体的传统技击术。中国传统武术体系相当庞大:就其客体构成而言,技术层面有徒手和器械那复杂多变的攻防动作(“招式"和“劲力")体系,风格层面有多姿多彩的不同流派分化,应用层面有个人发挥的武艺和武功,精神层面有自我认识的武德和武识,价值层面有极为广阔和多样的社会功能;就其操作方面而言,无论技术构成上依托动作的“着法”、依托劲路的“劲法”、依托意念的“心法"三大部分,练功进阶上始进门的“着熟"、已入室的“懂劲"、臻化境的“神明”三个阶段,还是操作实施上解决身心关系的“练法”、解决敌我关系的“打法”、解决表演与观众关系的“演法”三种形态,都有很不相同的特点和要求。由此历来被称之为“博大精深”。

在数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中华武术始终都是围绕“武”的价值和规律来发展的。这里的“武”即指技击。我们可以借用武勇、武艺、武术这样几个称谓去大体描述它从依托勇气力量,到依托个人技巧,再到规范技术这样的一个演化过程。历代统治者对武术的严格控制,酷爱者对武功的苦苦追求,文艺作品对武艺的夸张描述,观赏者对武技的心理期待,都从不同方面向人们提示:“武"字确实是中华武术的核心。

而对于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我们应当有进一步的认识。在过去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武术主要是一种搏杀术,但如今,“造成传统武术某些重要特征的封闭社会基础正被摧毁;作为本质上是一种搏杀术的传统武术已经没有实践舞台;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因而,传统武术的衰微已成事实,以至于沦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已经无需重申,它显然还有存在的必要和获得发展的理由。这个理由是什么,还需要我们从传统武术的实践目的及其价值功能在现代社会的转变上进行深入思考。武术技击,其目的可理解为“身体应对环境冲突"的实用性技术,既不是表现自我,也不是表演竞技。“应对”,即回应,体现武术技击的意识是防守,是防身自保而非逞强争胜。因此,尽管在武术在形式上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身体对抗,实际上却体现了“防身保命”的根本出发点。由此保护生命才是武术的最根本目的,这也是对中国人传统的“重人贵生”思想的具体体现。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养生"。如果说在过去,练习武术是为养生的这一终极目的常常因为表现为肢体冲突而总是隐藏在背后,那么在今天,这一目的则完全被推到了前台,武术也就更多地表现为健身养生的一种手段。前文已经提到,“传统武术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以技击技术为核心并具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防身护体、制人取胜、修心养性、会友切磋、悟道怡情等多种社会功能的个体应对环境之综合实用技术”,其一项重要的价值功能,养生怡情,已经成为传统武术继续存在的最重要依据。当然,这也并非是说人们就没有运用武术进行技击防御的客观需要了。总而言之,在今天说武术是养生,当非无稽之谈。
 
2.3传统武术不是什么
近年来,保护传统武术的呼声渐涨,在保持传统武术的民族传统特色方面取得了广泛共识:“武术不是舞蹈”,从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武术套路发展的畸形化现象。同时,对“武术散打是对传统武术的异化”、“散打没有武术传统特色”和“散打并不能代表中国武术”的言论也有共识,只是心照不宣而已。因而,从武术套路的表现形态看,武术不是舞蹈,这里毋庸赘言,也是人所共识的。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被正式确立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属民族传统体育类。长期以来,武术被置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之下,武术概念下的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两种主要形态也都成为体育项目。诚然,现代竞技武术确实是按照西方体育的发展范式来进行整改的,它从价值观念到组织管理,都早已奥林匹克化,是名副其实的体育运动。但传统武术却并不是这样。事实上,传统武术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大潮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本根。传统武术在过去不是军事,在现代也不是体育,因而也不是竞技。

2.3.1传统武术不是军事
这关系到对传统武术的操作对象认识的问题。关于武术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其中之一就是“武术源于军事说"。在整个冷兵器时代,武术确实曾长期依附于军事而获得重大发展,武术与军事的紧密联系由此可见一斑;在人与人的冲突对抗中,常常遭遇一人对多人的情况,武术的这一表现形式与军事何其相似;再者,武术技击具有有意隐藏目的、制服甚至消灭对手的特点,与兵家兵不厌诈的诡道、性命相搏的属性亦有共通之处,如“越女论剑”言,“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就能很好地说明武术技击中蕴含着丰富的兵家战略战术思想和方法。因而,人们很容易将武术与军事混为一谈。

武术与军事确实有很多相同和重合的地方,如二者都是一种暴力手段,并且源于人的攻击自卫本能,都有攻守进退,都有保护自己、制服对手的目的。然而,武术与军事还是在诸多方面表现了明显的不同:形式上,军事是集体与集体的对抗厮杀,武术则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冲突往来,当然有时也会出现个体与群体的对抗形式。武术讲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攻守进退的同时要兼顾上下、前后、左右,表现了练习的时候假想被围攻的情境。操作上,军事技击较为简单,正如明代武术家、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观点,战前技击当是招招实用,而非“满遍花草”的花法演练。动作不在多,而在精。而且,军事技击简单还在于为了统一动作,便于发挥集体攻击优势。而武术技击则非常复杂,手、腿、身、腰齐用,“四击”、“八法”,内外相合,动作变化多端,“强调充分发挥操作者应对过程的个性和技巧”。目的上,军事技击依托敌我双方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力量(这表现在当火器应用于战争之后武术技击逐渐退出了军事训练,而在科技力量的全面应用之后,武术则基本上失去了作战价值),争取战争胜利,获得物质领地;武术技击则依托个人武技修为、武德约束,核心是防身自保,全力维护自我生命。

2.3.2传统武术不是体育
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对体育一词的定义至少有五十种以上。归纳起来,体育这一概念有三层含义:体育是“以竞赛为特征,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满足人们健身、教育、审美、娱乐和人际交往等需要的社会活动";体育活动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由体育概念分化而来的竞技体育,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和不断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以取得优异运功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活动”。

从广义上讲,武术与体育一样,都是通过身体训练和身体活动去改善和提高人体的身心协调能力和状态,由此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人的活动技能。同时,两者也都具有健身、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但体育更多的似乎是偏于外在体质、体能的训练,主要靠消耗能量以表现生命:而武术则更多突出内向进行的技术修炼和心性修养,着眼于命与性、形与神的自我调适,目的偏于节省能量以延长生命。从狭义上讲,两者都是一种身体活动技术,但目的和形式都不同。体育重在于超越人体极限,而武术则是防身护体、维命自保。传统武术不是体育,因而也不是竞技(竞技属于体育,或者说是体育的一个基本特征)。作为一种身体活动技术,进行竞技比赛的,都必须遵照奥林匹克体育范式:具有客观的量化标准和评判参照,具有挖掘身体潜能和超越身体极限的突出目的和特征。以竞赛为基本特征表明体育将其中的身体活动都置于可比较的前提之下。然而,武术是不对等条件下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整体运用和把握。实际上,中国传统武术是一种生活实用技术。尽管“切磋技艺”多么地类似竞技,但却还不是可以在赛场上一较高下的体育运动。

2.4传统武术的概念界定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传统武术的概念至少出现了八种,尽管持之有据,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本文选取其中几种,对它们不合理的地方进行逐一陈述。
●“传统武术主要是指就旧中国以前的我国武术”。此概念以时间为界限来界定传统武术,显然是没有搞清“传统"一词的基本含义。“传统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劳动过程的沿传,是人们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自身需要所获得的成果的凝聚结构。随抑由此,传统与古代并不具有固定的同一关系,而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把历史等同于传统的认识是错误的。而据概念推理,旧中国以后继续存在至今的我国武术就统统不是传统武术了,这显然是僵化的。
●“传统武术是指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的、古代冷兵器时代发展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技击术。它不是现代社会的东西,现存真正的传统武术仅是少数民间武术家作为传统艺术习练着的技击术。其中,“古代冷兵器时代发展的”及“它不是现代社会的东西"都表明,这一认识也是僵化地理解传统的含义,显然没有把握住传统是“发展的"这一实质;将传统武术限于“民间技击术”的说法也是片面的,难道在社会其它领域存在和发展着的武术就统统不属于传统武术了吗?另外,说“作为传统艺术习练”实际上又是没有搞清传统武术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作用下形成并发展的,以套路、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式。这一定义较为合理,也是引用率极高的一种定义,而不足之处在于规定了传统武术的体育属性。传统武术不是体育,这是应该明确的。
●“传统武术是指竞技武术以外的具有‘流传有序,体用兼备,理、法、势齐全’的武术拳种。”这一定义来源于2000年9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传统武术工作座谈会上的讨论共识。传统武术不是竞技,这一点很明确。但还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传统武术不是一个拳种,而是一个项群。除了上面列举的几例,有一种是相对比较客观的,即认为“中国传统武术寓意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劳动人民与大自然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发展并总结创编而成,具有技击、强身健体、医疗和观赏等特色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一定义指出,传统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与大自然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发展并总结创编而成”的,这一表示似有不妥。从武术的起源来看,人与兽斗反映人的攻击和防卫的动物本能,人与人斗才有可能形成专门的搏斗技术。简言之,武术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不是人与动物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明确了传统武术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问题,也明确了传统武术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又有不尽相同的内涵和外延,综合考虑,可以认为,传统武术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以技击为技术核心,以养生为终极目的,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制人取胜、修心养性、悟道怡情等多种社会功能,并注重内外兼修、形神一体的个人应对环境之综合性实用技术。
 
3、关于养生视域

3.1现代人的健康危机
医学研究表明,除了健康人和疾病患者,人体健康与患病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过渡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subhealth),也称“第三状态”。据报载,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亚健康状态为60—70%,过度疲劳也越来越多成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大敌。前不久公布了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城市对2000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其中60%的人有失眠、多梦、不易入睡或白天打瞌睡的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一千活就累的人占了58%;脾气暴躁或焦虚者为48%。不仅中年人如此,大中院校学生也都存在过劳现象,尤其是科研工作者更面临着过度疲劳的严重威胁。据亚健康研究网最近登载消息称,“全国逾七成记者编辑处于亚健康状态”、“上海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14.29%”、“广东对2539名教师进行体检,75.2%亚健康或患病’’、“中青年健康负债多,长沙体检者7成亚健康”、“转型期中国的铅灰色肖像群众心理疾病严重"、“40岁以上男人一多半亚健康”、“七成教师亚健康,亟需关怀”,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而仅以上数据就足以表明,当前我国近70%的人正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世界其它国家人们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据近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人类健康状况u副:
●超过l 5 0 0万人死于循环系统疾病,其中7 2 0万人死于冠心病,4 6 0万人死于中风,5 0万人因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而死亡,3 O 0万人死于其它心脏病。
● 烟草仅在肺癌和循环系统疾病两个方面就造成了3 O O万人死亡。
●估计有6.9亿人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人现有1.3 5亿人,到2 O 2 5年可能达到3亿人。3 0年后,发展中国家患病人数可能增加2 O 0%,而发达国家增加4 5%。
● 大约有8 5%的男性肺癌患者和4 6%的女性肺癌患者与烟草有关。
● 因癌症死亡的7个人中,有一个就是因为吸烟。
●有1 5%的癌症是由慢性传染性疾病造成的,主要包括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肝癌),人类乳头状病毒(宫颈癌)和幽门螺旋杆菌(胃癌)。
●.有4 0 0 O万人受到癫痫的困扰。.
◆估计有2 9 0 0万人患有痴呆症;1 9 9 6年有。2 O万人死亡,并出现260万新病人。
●估计有4 5 0 O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1 9 9 6年有4 5 0万新病人出现。
● 除酒精、烟草外,估计有2 8 0 0万人因使用精神兴奋药品而发生生命危险。
● 有4 O%的7 0岁以上的人患有膝关节炎。
●有8 0%的关节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2 5%不能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类风湿患者约有1.6 5亿人。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都明显昭示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已经出现巨大危机,而对于每一位渴望健康的人,都无异于重磅炸弹。仔细想来,诸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疾患,并非恶性传染病,完全可以预防,并明显跟我们当下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总之,人们正越来越严峻地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非健康生活方式的报复和挑战。造成亚健康的罪魁祸首可以“现代病"代言之,“所谓现代病的根本原因,不外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肌体和细胞的新陈代谢异常’’。引用阮纪正先生的分析,造成身体亚健康的原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饮食失衡、活动失衡、心理失衡、环境失衡”。其中,活动失衡主要包括“活动结构失衡、活动节奏失衡、活动方式失衡”三方面。在此,我们推介传统武术还基于传统武术对于人们增进健康、调试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等具有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当前用以预防现代病的国际健身潮流,集中体现在有氧运动、休闲运动和终身运动三个方面,它明显有别于现代竞技运动。单说现代竞技武术,它沿承奥林匹克的“更高、更快、更强"精神,注重人们“生产和生活之外的人自身的技能训练和潜能发展,对“人本’’的忽视和对政治、经济利益的功利性追求,已经导致很多运动员的身心伤病和运动寿命的大幅缩短。2005年10月14日中国青年报登出标题为“音乐伴奏,难度升级,受伤不断——新版武术套路好看不好玩”的消息,报道开篇就记述,“天津运动员王力在武术套路男子长拳比赛中严重受伤,几名观众议论纷纷:‘武术运动员怎么会没伤到别人就先伤到自己了呢? ”这确实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深刻反思。相比之下,传统武术的运动方式、锻炼特点与现代有氧健身、休闲运动和终身运动非常吻合,并尤其注重终身锻炼,是当下人们用来健身防病的理想方式。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合于各年龄段、各阶层人群锻炼,具有非常广泛的适应性和巨大的推广价值。

3.2.传统武术的价值重心发生转移
传统武术的价值从它一产生就是客观存在的,并在其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渐趋清晰。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具有精致的哲学思想、系统的技击理论、独特的人体模型、完整的锻炼体系,具有强身健体、怯病延年、防身御敌、制人取胜、修心养性、悟道怡情等一系列神奇功效,而且还依托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跟军事、宗教、教育、医疗、艺术、嬉戏等活动紧密相联和相互渗透,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哲学智慧、社会心态、风俗民情、审美观念、艺术情趣、思维定势、行为方式”。武术,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其体现在于传统武术“依据不同价值主体而具有不同的价值目的”,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官员可以把武术用于表现“政绩”,投机商人可以把武术用于发财赚钱,警察保安把武术用于制服凶徒,私人保镖把它用于看更谋生,黑社会老大把武术用于欺行霸市,职业运动员把武术用于夺取金牌、老百姓把武术用于强身键体、老病号把武术用于祛病延年、农村入把武术用于砍柴锄地、操作工把武术用于劳动保护、爱好者把武术用于精神寄托、演员们把武术用于表演借鉴、理论家把武术用于分析文化等等,不一而足。应该明确,尽管传统武术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价值,但其表现形式和存在理由必然是依托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与当时社会的价值认同紧密相联。因而,传统武术的价值体现是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的。在整个冷兵器时代,武术无论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主要表现为一种生活实用技术,其最重要的价值功能就是技击。而这~时期,武术的主要内容和价值始终是围绕着技击这一基本特征而演化、发展的。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传统武术的主要生存背景的中国社会已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并由工业经济时代逐步进入科技信息时代。在物质生活领域获得巨大满足之后,人们开始由关注外部功利追求转向内部的人本关怀,开始寻求身心健康、情感体验、知识积累和自我超越。因而,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3.2.1技击的实际应用价值继续存在
在整个冷兵器时代,传统武术主要体现为一种综合性实用技术。传统武术的实用理性,突出表现为练武人对自身技击搏斗、防身自卫能力的培养。练就一身好武艺,不仅能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很有可能入仕升官、立功获赏。然而,时代背景的转变和现代科技的发达,却严重打破了传统武术继续存在的生存环境。鉴于此状况,有人就认为“原始生长环境的遗失对于传统武术的生存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也有不少人认为传统武术技击价值的贬值是传统武术正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多种原因都表现为一种结论:“传统武术正濒临灭绝”,当前传统武术正被作为一种“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多方保护也说明了这一点。据此而论,传统武术的技击价值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吗?或者说现代人真的就没有技击需要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当今社会一直被称为“和平年代”,但实际上,近年世界范围内各种民族战争、国际争端此起彼伏,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肢体碰撞频繁上演,这是实际的不和平。尽管现代科技异常发达,军事战争的方式基本转变为国家政治经济综合实力尤其是科技力量的较量,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可以寻求法律手段解决,但仍然还有很多情况是这些手段无法协调和解决的,肢体的碰撞冲突仍然难以避免(当然,笔者并无意提倡暴力)。有了这个前提,社会上各种保安、保镖、押车、私人教头等也才有大批的需要,并成为一种社会职业长期存在。显然,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方法在今天仍有存在之必要,是其在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

3.2.2养生体验成为现实需要
从技术层面而言,传统武术具有“养生体验"的价值仍然是“生活实用技术"的体现,主要是指传统武术健体强身、愉情怡性、情感超越的健康意识和身心体验。所谓“养生体验",有三层含义。一,意指传统武术的操作性非常强,离开身体操作,必然无所谓体验。换种方式讲,作为一种身体活动技术,传统武术需要人的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而且也是无法通过被动接受获得的。二,“体验’’意味着传统武术的价值功能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个人操作的客观条件(如时间、地点、环境等)和主观因素(如武术功底、领悟能力、文化素养等)常常是传统武术的价值在何种程度上得以体现的重要参考指标。简言之,各人练武都会有不同的体验。三,养生体验有两个层次,一是身体机能变化,二是心理感受。通过观看、主管想象等方式获得的体验仅仅是心理体验,它还需要活动主体的实际参与,获得肢体上的良性变化,进而在身心健康上体验出传统武术对人体机能的优化作用。概而论之,传统武术的养生体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身健体,以至于人体生理机能增强,一是养生怡情,促进人体心理状态的优化。这一点,已经通过无数人的切身实践得到证明,尤其是太极拳、气功等项目,是现代人,尤其是都市里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大以及正处于和即将面临身体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的健身首选。由于技击需要锐减,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作用更是成为其存在及获得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时,随着人们心理体验的加深和健康水平的日益提高,它还能间接起到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3.2.3文化魅力更趋显著
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最显著差别正在于传统武术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竞技武术按照西方式“灵肉分离"的体系架构、“更高、更快、更强”的评判标准、超越极限的价值判断进行改造之后,已经不那么明显地负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了,由此中国武术的文化魅力,必然需要借助传统一方寻求参照。近年来,借助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正受到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青睐。据笔者教授外国人练习武术的亲身经历看来,中国武术在两个方面常常能够引起外国人的兴趣,一是巧妙的技击方法,一是武术的文化内涵。暂且不说传统武术的项目内容如何的丰富多彩,也不提传统武术功能价值的多元与奇妙,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就昭示了它巨大的项目魅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武术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风俗的文化特征:不同时代意味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之相应的生活实用技术必然差异显著,翻阅中国武术史籍,可以发现武术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中国武术很早就有南派北派之分,河海之滨与内陆不同,平原与山地也不同;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不少民族都有其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武术活动;由于信仰不同,在儒、释、道环境下产生的武术也各有特点,如少林的拳禅合一、太极的道武一体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的风俗习惯也融入了武术练习当中,如南拳中就有舞狮的功夫和徒手开椰子的习俗,并且在拜师、习练要求、戒律上都有差别。除此以外,传统武术还有共同的哲学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八卦等在武术中都有应用,不仅构成了各拳种的理论基础,还指导其技术操作与实践应用。总之,传统武术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人类文化传统的一种情感认同,其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全息映照,不仅是体育学研究的素材,还是社会学、民族学、医学、军事学等科学研究的珍贵宝库,具有迷人的文化魅力。

3.3传统武术与养生的联系
3.3.1传统武术与道家养生的联系
武术与养生的结盟,绝非仅仅体现在个别的养生术对武术运动训练的辅助作用之上,更重要的是,某些拳种与养生进行了很深层次的融合,使自身的技术形态与运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道家养生与武术的结合,使传统武术非常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训练。在武术界,人们把这种武术中的养生训练所获得的功夫,称之为武术内功。随着养生与武术的交融,中华武术开始有了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区别。以道家拳术为主的内家拳的最大特点,就是特别注重对内在功力的训练,即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培养。具体而言,武术与道家养生的结合突出体现在武术吸收并融合了气功的练习要求和内容。气功理论认为:气是构成、维持、充养人体和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难经?八难》。日:“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庄子?知北游》亦谓:“人之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气功锻炼主要是使人体元气充盈,壮筋骨,通经络。武术吸收气功理论,并根据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提出锻炼的要求:练武要练功,“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练是武术的基础和根本,武术家们还在实践中总结出:“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因此,一些拳理精深、修行境界较高的武术家,都对内功给予高度的重视n6l。传统武术普遍要求外练手、眼、身、步,内练精、气、神、力,形意拳练功既强调“外三合"、“内三合",内外并重。《少林拳术秘诀》明确指出:“武术之派别习尚甚繁,而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武术与气功的进一步结合,还产生了所谓的“武术气功",即通过炼气、运气,达到护体、增力的效果,如武术中的金钟罩、开砖碎石、易筋经等功夫,都属于武术气功的内容。明清时期武术气功的形成标志着武术已经明显和完全具有了养生的理念和特征,并且使武术不仅实用于技击,同时也实用于养生。
 
3.3.2传统武术与儒家养生的联系
此外,传统武术与养生相关还表现在传统武术的技击原则与儒家“中"、“和”思想一脉相承。所谓传统武术的技击原则,体现的是一种技术习练规范。作为一种技击技术而言,传统武术突出体现了“稳字当头稳准狠”的特征,并与西方体育“狠字当头狠准稳”的基本原则形成鲜明对比。传统武术技击首重“稳",与中国传统儒家“守中用中"思想达成深层次的吻合。具体而言,就是指在搏斗中要始终守住“中”,即重心平衡,从而处于一种有利于进攻,同时亦有利于退防的基本架势。另外,搏杀拼命不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唯一标准,“以和为贵"才是人我共处的最高准则。传统武术的这一原则,无疑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有益于开阔胸襟,促进身心健康。

3.3.3传统武术与医家养生的联系
传统武术的方法理念与中医理论紧密相关,融会贯通,不仅形成了以经络穴位为理论根据的各种技击技术,更造就了无数技艺精深的伤科专家。传统武术将中医学的经络理论融入其中,形成了以抓筋拿穴、反关节为主要特征的武术擒拿技法,并广泛融入到各路拳技之中,同时也形成了中国武术区别于国外武技最为鲜明的特色。武术擒拿技法由于杀伤力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历来都被严格禁用。但禁用并不代表主观不用,在自卫防身的激烈搏斗过程中,受伤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因而,参与者逐渐就将经络穴位及生理解剖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形成武术特有的伤科保健理论和技术。当这些伤科知识运用于平时练功,就具有了明显的保健养生作用。此外,传统武术还秉承了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注重终身锻炼。根据人体发育、成长、衰老规律的阶段性特点,传统武术习练经历一个从青壮年的“三分养七分练’’到中老年的“七分养三分练"并逐渐转向“练为养之全养”的过程,练武虽为防身,但实际上是练多用少,平时练功就是健体强身、益寿延年。正如拳著所云,“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

3.3.4传统武术与释家养生的联系
易筋经著者不详,但多认为出自佛门。易筋经是少林武术中的一项内容,虽为武技,但更多地却见之于僧众健身,伸筋拔骨,舒筋活络,是佛门最常见的一种健身和修行方法。其实,少林武术强健筋骨的健身作用还在其次,重要的却是练武参禅的内容。所谓“以武释禅",少林武术将佛门参禅的内容融入练武过程,形成了武术禅,是其名扬世界的个性与特色体现。佛者的“慈悲为怀”即爱心和无私奉献,在武术中的体现就是“不轻易出手"的谨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古道热肠、“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身先士卒等,体现了高尚的武德修养。少林武术,在练武强身的同时注重修心养性,是一种身心并练的养生良方。其实,武术技击所需要的功力训练、方法理念、指导思想,皆符合养生的特点与要求。在此已无需重申。“武术与养生的结合,无论是简单的养生术的移植,还是部分训练手段的融合,抑或是观念性的改造,对于传统武术的自身发展来说,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无论是作为手段,还是作为目的,传统武术对古代养生的引进与消化,更多地是给武术的发展带来益处与实惠”。
 
4、传统武术的传承

4.1文献综述
4.1.1传统武术受关注的程度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到1979-2008年间,相关武术研究的文章7650篇,相关传统武术研究的文章526篇,占武术研究的6.9%,其中相关传统武术传承研究的文章157篇,占传统武术研究的29.8%(如图1)。

   

图1:传统武术研究受关注的程度

数据表明两点:一是传统武术研究受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与当前传统武术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迟缓的现状极不相称;二是在针对传统武术的研究中,传承及发展策略研究占了较大比重,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上,看来当前传统武术的濒危处境还是受到了传统武术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另外,在互联网上,传统武术受关注的程度也基本相同。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到“武术”相关网页约17,200,000项,“传统武术"相关网页约817,000项,占“武术"相关网页的4.8%;“传统武术传承”相关网页约338,000项,占“传统武术”相关网页的41.4%。可见,传统武术及其传承的问题在学界和民间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状况对于传统武术的传承而言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4.1.2传统武术传承研究的现状
广义上讲,武术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和推动武术的发展,因而所有相关研究最终都是服务于发展和传承问题。但从狭义上讲,它只涉及传统武术传承的措施、制度研究,以及对传承问题的思考等几个方面。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关于传统武术传承的研究有157篇,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武术传承问题的思考。如“注重自身发展是弘扬传统武术的必由之路”、“传统武术的价值转变与发展中的困惑"、“传统武术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审视”、“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武术发展问题的思考”、“‘韩流’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冲击与反思”、“传统武术职业化的思考”、“传统武术在科学化过程中对立问题的思辨”、“2l世纪我国传统武术发展地位选择与定位的探讨"、“传统武术在现代化社会中的落差与发展的思考"、“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忧思录”等,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武术传承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是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传统武术传承的途径与措施的研究。对于传统武术当前所遭遇的困境及濒临消亡的危机,人们忧心仲忡,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在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的具体措施和策略。如“传统武术发展新模式——武术非营利组织的建立"、“发展武术社团弘扬传统武术"、“论传统武术的产业化”、“商业功夫电影与传统武术发展策略分析”、“中华传统武术的旅游价值开发——以武当武术为例"、“传统武术职业化的思考"、“构建传统武术套路比赛评价模式的研究”、“传统武术技术的段位标准和考试方法的研究"、“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研究”、“对高校公体课武术项目设置的反思——兼论传统武术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传统武术进高校之研究”,“传统武术推广模式的探讨”、等,分别涉及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旌,包括传统武术的社会化研究、产业化研究、影视媒体传承研究、休闲化研究、职业化研究、竞技化研究、学校教育研究以及传承模式研究等等。三是传统武术传承中技术与文化的研究。如“浅谈武术传统套路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技术历史演进特点与新时期技术发展模式研究"、“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从走出传统到发现传统”、“东西方文化的时间差与传统武术的现代化"、“为传统武术搭建更完善的‘口述历史’平台"、“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武术发展"、“中国武术:20世纪的传统流失与当代的回归及振兴”、“传统武术历史文化形态及其发展对策"、“浅析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论传统武术的文化特征”、“传统武术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审视”等等,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层面出发,构思传统武术的传承策略。四是传统武术传承中的人与制度的研究。如“中华传统武术保护的法律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传承制度研究”、 “武举制”之启示——也谈传统武术传承人制度建设”、“传统武术发展应坚持三个方向”等,主要就传统武术传承中的制度和原则问题展开讨论。五是地域性传统武术传承的研究。如“甘肃省天水市农村传统武术发展思考"、“对当今沧州地区传统武术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湖南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挖掘与发展研究"、“福建地方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初探”、“西北地区传统武术主要拳种的发掘、整理—哺论发展武术的策略”等,文章作者分别对特定省市、地区的传统武术现状及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索。值得一提的是j作为当前传统武术的主要阵地——民间社会,也引起了一部分学者的注意,如“民间传统武术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立足传统面向民间——武术振兴的必由之路"等也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

4.1.3研究存在的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武术学人和广大民众的注意,他们的研究也为我们进一步寻找传统武术的传承新路提高了广阔的视角,这通过笔者上面的汇总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此处仅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其一,对传统武术技术层面的研究过于笼统,普遍忽略了传统武术是一个项群而非一个项目的问题,并且缺乏对特定省市、地区和特定拳种的深入研究。传统武术显著的特殊性就在于不能如现代竞技武术一样将所有拳种一并考虑,进而制定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传承策略,而只能从传统武术的价值规律着手,思讨传统武术的发展方向问题。其二,对传统武术的概念认识不够深入,如传统武术究竟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问题没有搞清楚,导致“传统武术”、“现代竞技武术"一把抓,“中国武术’’概念下的子概念常常互换使用,偷梁换柱的结果是:传统武术始终没有走对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化道路。其三,没有找到传统武术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提出的发展策略常常与竞技和体育挂钩。殊不知,传统武术不是体育,竞技的路子也不符合传统武术的基本规律,不但拯救不了传统武术,而且还会适得其反,使传统武术的路越走越窄。其四,与现代竞技武术相比,传统武术研究投入力度不够,对于那些普及面相对
较小的拳种流派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4.1.4客观实际的问题
中国武术表面繁荣的背后,是传统技击文化的渐次消亡:“本作为文化的武术由于体育化而成为不折不扣的运动项目;坚持感悟和终生追求的武术,因为“冠军"的最高奖赏而变得只是昙花一现般的追求;讲求功力的武术因为高难美新而变得轻飘起来,只是一味追求比赛中的获胜。文化内涵的削弱正在堆积出武术发展中的种种疑难杂症,并有日趋严重之趋势。现代竞技武术高举“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大旗,在官方的倾力推崇下,将本以技击为技术核心、以维权自保和养生保健为练习目的的中国武术改造成以“高、难、美、新”为价值判断、以夺魁超越为目标追求的现代竞技运动,传统武术丢失了技击本位;据报载,在我国首都北京,武术免费班无人问津,而对国外搏击项目趋之若鹜,某跆拳道馆甚至打出了“学习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尽管这只是少数人的意识和行为表现,但传统武术的民族本位无疑已发生了动摇;传统武术的现代化,不只是形式上的现代化包装,而是技术体系和价值判断都向着奥林匹克的全面翻新,不是稳中求进、攻防兼备,不是维权自保、养生保健的生活实用,不是文化映照,而是“高、难、美、新”,是无限制的身体超越,由此传统武术的传统本位业已丢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武术的武术传统没有了,技击理念被忽略了,文化体验淡薄了,民族本位也发生了动摇,传统武术确实已经成为“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2传统武术传承的社会背景
4.2.1休闲时代来临
随着中国经济驶上快车道,人们的休闲时间和休闲方式也日益增多。,休闲社会正朝中国人走来,许多跟休闲有关的职业应运而生。休闲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们不断地提高生命质量,讲求生活品味,而且希望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方式生存下去。“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预测,在稍后的几年,休闲的中心地位将会加强,人们的休闲概念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80%一一85%,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倍加重视,应运而生的休闲教育将占教育事业的极大份额,这为休闲产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人们在休闲社会来临之时普遍关注新的经营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时,却忽略了人们心理的微妙变化。君不见,当今社会,健身的潮流更热了,旅游的频率更高了,人与人的关系更和谐了,人与自然更融洽了,重视生活质量的风气更浓了,休闲社会的种种表现形态,反映了这是一种侧重人的体验、欣赏和情感表达的新型社会形态。可以这样讲,休闲时代的来临,更重要地是促成了人们生活意识的转变。“重视文化生活,重视生命质量,追求健康,讲究高雅休闲享受,已成为现代人生活意识的重要特征。同时,休闲养生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社会时尚,身心健康才是目的,现代人已将休闲重新定义为“为健康服务”。休闲的深层含义,与传统养生理念达成了契合。传统武术作为传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可以为休闲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4.2.2“后奥运”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
当雅典主体育场的火炬熄灭的时候,四年一个轮回的奥运在这里结束了,遗憾和欣喜也在逐渐成为记忆。32枚金牌让中国体育代表团可以昂首挺胸的回国,不断的超越,不断的改变着中国奥运会的记录,让关心中国体育的很多人开始憧憬着雅典奥运会后的发展方向,“中国已经是世界的体育强国”、“北京奥运中国将赶超美国”,似乎一夜之间我们的实力已经上升到俄罗斯之上,美国之下,甚至大有快与美国比肩的地步。实际呢?看看奖牌榜,101、91、64,还有什么豪言可以发的呢?面对差距,必须清醒:“我们是金牌大户,但还不是体育强国"。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所获得的巨大突破和成功点燃了中国人的超越意识和进取冲动,而这种冲动有时还发展成一种明显的躁动。这是我们一如既往的特点,夺得金牌后你不想出名都不行,媒体会一个劲的炒,直到将你炒到红为止,炒到不知所以为止。这原本很正常,运动员为了比赛,有的甚至为了短短几十秒的比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他们功德圆满的时候,表扬和赞誉甚至金钱都不为过,但对获金牌和没有获得金牌者反差明显的态度却让我们总感觉有些不太人道,毕竟这四年中没夺得金牌的运动员也不是都在那里坐着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尽管很多人将精神和拼搏看成是竞技运动的主要寄托,但人们还是习惯将焦点锁定在最后的胜利者身上,忽略其他绿叶无疑会使他们的内心受到很大的挫伤,尤其对比赛的态度必将会改变。从盲动、冲动到躁动,反映出人们对奥运关注的焦点一直都是金牌和胜利,竞技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更多地集中在了“忽视人道关怀”上,2008年所谓的“人文奥运”也只不过是个诱人的口号和精神提倡,实际是不可能实现的。由此竞技体育带来的健康问题和人道问题必将日趋严重,中国体育也将开始呼唤体育的人文精神,并由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而转变为大众体育的全民关怀,并且这一转变还可能是异常迅速的。

4.3传统武术传承的必要性
4.3.1自身优势
中国传统的精、气、神、经络等理论,融合于武术之中,形成武术的练功要求和和重要理论。(这里不再赘述,参考上文“传统武术与养生的联系”就很清楚了)传统武术实践操作的目的是保护自己、维护生命,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武术的实际需要和心理期待也是健体强身、休闲娱乐,文明时代的价值诉求也在排斥暴力而宣扬和谐,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主题——和谐,这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体各项机能的高度优化和身体与心理的和谐。而人、自然、社会的这种价值诉求和进化发展规律都能在传统武术身上找到某种映像,并与养生一一对位。而传统武术的操作方式,则完全符合现代健身的基本要求,即同时具备有氧运动、休闲运动和终身运动的特点。因而,在传统武术的继承上,完全有理由按照其自身的活动规律一养生来继承和发扬它。
 
4.3.2文化认同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却也带来了健康危机,时代在呼唤休闲。一方面,“东方文化意义的重要提升,为传统武术的复归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新境遇。世界需要的是有文化底蕴的传统武术;社会人健康需要的是将‘动养’与‘静养’融为一体的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终极目的也绝不是异化后的武术运动,而是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武术”。另一方面,国家实力的增强更要求用自身传统文化去彰显民族和地域魅力,这一点,也是千篇一律的现代竞技武术所无法替代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国武术独立于世界武坛的特色之所在”。由此,继承和发扬传统又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自立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无论是作为招式变化多端的套路,还是作为对抗激烈的散打,只要是走奥林匹克式竞技运动的路子,传统武术就很难兼顾传统,同时也难以体现特色,而只能以“文化新物种”的面貌出现。然而,所谓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扬,“不是创造文化新物种”,而是在寻求一种民族文化的世界性认同。

4.3.3现实困境
“来自社会大环境中的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当代武术价值功用中技击价值的历史退位,健身价值和娱乐价值的相对不显著,世界性体育项目(篮球、足球,网球)扩张式的发展,现代新型体育项目的不断涌现,时髦运动花样的不断翻新和追星族的盲目实践等等,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武术的发展之路。然而,就其根本,还是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固有的传统武术在认识和承续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或迷失,对体现民族文化精神魂魄的载体——武术有意无意地采取了单纯的、简单化的、运动式的发展模式,将原本丰富文化内涵的武术,化简为普通身体运动般的伸伸腿、弯弯腰。‘神秘’的武术也在迅速无比的体育话间变得再无‘神秘’可言"”。种种原因,造成了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日渐衰落的局面,而且正沦为一种“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传统武术自身的发展也要求其传承人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对这种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进行拯救和承续。

4.4传承的建议与思路
4.4.1传统武术传承的指导思想
通过上文对“传统武术姓甚名谁?”问题的思讨,我们可以搞清楚:传统武术不是军事、不是体育、不是竞技,亦不是舞蹈,传统武术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以技击为技术核心,以养生为终极目的,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制人取胜、修心养性、悟道怡情等多种社会功能,并注重内外兼修、形神一体的个人应对环境之综合性实用技术。而对传统武术所处之时代背景的分析,又使我们能够明白,传统武术已经从一种以技击为形式以维权自保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生活实用技术转变为一种以竞赛表演为形式以夺魁超越为目标追求的体育运动。同时,传统武术的价值重心也发生了转移,其技击功能遭遇了历史性退位,并转向了健体强身和愉情怡性的功用。因而,以养生休闲为出发点和实践准则,是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宗旨。然而,传统武术“健身价值和娱乐价值的相对不显著”却也是其发展遭遇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表明:尽管我们已经明白传统武术的当代价值中心已经转向了健身养生,并对传统武术的这一价值进行了广泛挖掘,但实际表明却并没有把握好如何挖掘和开发的问题(本质上是如何继承的问题)。这一状况,使得我们更应以养生为视角和根本出发点,深入认识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制定出切实有效的传承和发展策略。作为一种健身养生的身体操作技术,传统武术与中国古代儒、道、佛、医养生练习紧密,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坚持养生的发展方向,是传统武术得以承续的一个必要条件。选择了这样一个发展方向,实际上是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作了一次实事求是的价值判断与定位。然而,养生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华传统武术的所有发展方向,传统武术技击功能的历史退位也不代表武术技击就没有了客观需要。作为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尤其是从承续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而言,技击自卫也应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实,这一点不难理解。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身份标识,传统武术的实践操作技术必须体现或表现出技击性,具体而言,就是套路中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有攻防含义,散手搏斗中也应突出武术中特有的技击方法,踢、打、摔、拿兼施并用,手、眼、身、步,精、气、神、力协调统一。传统武术之所谓“传统",意味着传统武术有着更为强烈的民族和地域身份的认同感,以此明显区别于“四不像”的现代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发展遭遇困境的现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其中的症结之一是中国武术总是被当作一个项目来进行传承,并形成了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显然,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传统武术内容丰富,是一个很大的项目群,而且很多拳种本身也是一个小项群,如太极拳、南拳等拳种。基于这一事实,发展某个项目可以单独采取措施,而就中国武术的整体推进而言,则必须采取文化发展的路线。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武术的发展要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首先是一种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同理,传统武术的传承首先是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其发展也首先是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武术以技术立身,而以文化立命。因此,建立以养生休闲为基本准则的大众传承策略和以技击对抗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传承路线,是传统武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所应把握的两条主线,同时也是传承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

4.4.2传统武术传承的几点建议
(1)以人为本,突出对传统武术传承人的保护和对养生休闲的重视
1982年,国家体委明确提出,“挖掘传统武术,抢救武术文化遗产,是当前的急迫任务",并发出了“关于挖掘和整理武术文化遗产的通知"。在全国各级体委的全面动员下,历时四年,“初步查明流传各地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129个”昭副。其实,中国武术从诞生之日起,形成的拳种远不止官方统计的129种。而且,上世纪八十年代统计的这129种,到现在不知还有多少尚在?这其中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历史上曾经出现并流传过的一部分拳种早已经消失了,以至于只剩下有据可查的百十种。其中的原因或许已经无法得知,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传统武术的一些传统中推知一二:“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保守意识、择徒标准
的苛刻、改朝换代下生产力的提升、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等,都在有意无意地消解着传统武术,最终造成了“人去艺绝"的事情屡屡发生。这部分拳种丢失的过程反映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普遍忽视了拳种传承人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比拳术本身更重要。因为没有人这个物质载体,武术将无以存在。正如有学者指出,“传统武术的关键特征是它的动态存在,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活文化’,必须由人去延续,传承是传统武术保护的核心,传承人是保护的重点”。由此,传统武术传承过程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人为本不仅是应当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并进而探寻武术资源,更意味着要对传统武术文化外延所采取的关注态度,即关注武德和传统武术的人文精神。具体而言,它是指对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加以挖掘、整理和继承,对武术人的道德修养进行塑造和提升,使技术修炼切合现代人的健康需要,因为锦标奖杯而忽视人的健康、无视道德和纪律正是现代竞技体育的一大缺陷和备受诟病之弊端。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建立传统武术传承人的资格评审制度,明确职责与权益,建立制度实施的监督机制”比驯等。现代竞技体育中存在的这种突出问题,应当在传统武术身上实现补救。所谓养生,其基本前提就是以人为本,对传统武术传承所采取的以人为本的出发点,也映照了本文选取养生视角来探讨传统武术的传承之合理性。

(2)在主观认识和制度层面,创造传统武术传承的主客观环境
传统武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以人为载体的文化形式,属于一种非物质文化形态。我们对传统武术的认识应当首先体现在概念上,即对传统武术本来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认识。如果对传统武术没有这个最基本的认识,那么根本也不可能去妄谈继承和发展。在主观认识上搞清了传统武术究竟姓甚名谁,实际也是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一致认识的平台。

传统武术步入现代社会,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新时代,曾经孕育传统武术的传统社会背景完全解体,传统武术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近现代转型,在20世纪初,中国传统武术开始在官方的操办下,以兵操和体操的形式进入了军队和学校,并在制度的规范下开始了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到目前,传统武术的“现代化"经历了近一个世纪,期间尽管也有民间团体组织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如著名的“精武体育会",就在传统武术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总体而言,中国武术基本是在官方的一手操办下“成长”至今的(如建国前有中央至地方的各级武术馆,建国后至今的省、市、县体工队,都属于官办组织)。我们知道,官办和民间自发组织的最显著不同点就是前者有制度支持而后者没有。所谓制度,“是指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要求和制约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以实现其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最大价值"啪1。制度约束,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有制度约束的民间自发组织正如同散兵游勇,战斗力自然是有限的,近三十年现代竞技武术的一枝独秀和传统武术的日渐衰落并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就说明了这一点。因而,传统武术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制度来平衡和解决。

遗憾的是,所谓的抢救和保护传统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停留于形式主义,挖整的成果长期被束之高阁,于实际工作无丝毫裨益;现代竞技武术打着继承和发扬中国武术的旗号大搞“建设性”破坏,实际上是对传统武术生存领地的进一步挤迫,传统武术的生存环境正在急剧恶化。而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遭遇的巨大困境的症结也恰在这里。正如我国著名的武术理论家程大力指出,传统武术根本就不需要挖整,“样板武术的旧体制容纳不下它也无法容纳它,但还它本来的土地,它自会草木春生,葱茏茂密”汹,。如同武术比赛规则对技术的约束和导向一样,若有一套符合传统武术价值体系的新制度的出台和实施,传统武术自然就有了“秀”的舞台。有了政府的强制措施和资金输入,传统武术才能搞活。

(3)注重项目差异,因地制宜地制定各拳种的传承方略,传承方法应百花齐放中国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流传于不同地域的武术拳种在形式风格及传授方式上表现了明显的不同。如太极拳产生于地势较为平坦的河南,其动作柔和缓慢、舒展自然,而同样产生于河南的少林武术,动作短小精悍,拳禅合一,两者在风格上大相径庭。产生于我国北方高原大山的劈挂拳,讲究身灵步活、脆快冷弹、放长击远,而产生于我国南方河海之滨的南拳,则要求步稳势沉、刚劲有力、发声助威。传统武术拳种之间的差异由此可见一斑。而不同拳种的传授方式也有不同,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行模式。因而,传统武术的传承需要区别对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传承工作。不同地区有彼此相异的风土人情、价值认同、生活习俗,因而传统武术的传承应当从拳种的诞生地和流传区域着手,逐步向外拓展推广,形成传统武术遍体开花的局面,最终促使传统武术的复苏和繁荣。例如,随着当今休闲时代的临近,旅游作为休闲时代的三个典型路子之一受到了各层人民群众的青睐,抓住这一契机,可以大力开发传统武术的旅游价值。中国传统武术内容极其丰富,与各地民俗联系紧密,尤其是传统武术的表现形式(包括套路、散手、功力)具有极强的文化张力,可以全方位地展示和映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和魅力,是研究中华民族、中国人的活态载体。因而,把握传统武术与旅游休闲及民俗风情的联系与契合,大力开发传统武术的旅游价值,是传承、弘扬和发展传统武术的一个好方法。

(4)加强理论研究,促使传统武术发展逐步迈入科学轨道
传统武术不是体育,因而不宜将其划归在民族传统体育概念之下,否者又要误入歧途,对于传统武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和发展豪无益处。既然不能将传统武术视为体
育或者竞技,而又必须将传统武术纳入科学范畴,那么它只能隶属于民族传统文化,适合作为民族学的一个分支(传统武术究竟适不适合作为民族学的研究内容还需要论证,这里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其实,不管传统武术应该作为哪一个学科的内容来进行科学研究,它都应该注重理论的不断积累和创新。传统武术由于成长于一个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的社会阶层,它一直以来都缺乏理论,更缺乏广泛联系和精深的理论。理论的高度匮乏和实践的繁荣发达形成了鲜明对比,传统武术在其科学化道路上由于缺乏理论而举步维艰,并且难以崛起。这一点,不是制度所能解决的问题,而在于武术人的思想重视和实际行动。真正的、扎实地对传统武术展开全方位研究,才能拯救濒临消亡的传统武术文化遗产。

(5)增大宣传,扩充开发和投资渠道
太极拳、少林拳、螳螂拳、猴拳、醉拳、醉剑,现代青少年耳熟能详的武术知识很明显是从电影电视上学来的。“葵花宝典”甚至成为一种时髦词汇,广泛见之于报刊、文学等文字表述的场合,意味“秘笈"和“绝招”。曾经作为一种乡野文化的词汇,如今却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形成一种时髦用法。不仅青少年儿童,就连很多中老年人也对醉拳、猴拳等武术名堂记忆深刻。其实,传统武术之所以能如此深入民心,最应该感谢的应当是电视和电影。由于电影电视的先锋作用,报纸杂志、电台等大众传媒也在推波助澜,而以“空前巨大的包容性”为重要特点之一的网络媒体的出现又成为传播武文化的一个重要舞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比起口说身授的传播方式来,书刊、电台、影视、网络等传媒在传播传统武术中起到了更为有效的作用。因而,传统武术的传播与传承,需要借助这些媒体来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传播。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合理利用媒体,去除表述和行为上对传统武术的虚夸和随意杜撰,这样只能将群众的认识引入歧途。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其实还在于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尤其是商家的注意。如果他们能参与武术的行列中来,那就意味着传统武术的发展有了资金来源。如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栏目和中央电视台的“武林大会”栏目,尽管还有不足,但已经是在实际地继承和弘扬着中华武术。如果地方电视台也能够多出这类栏目,传统武术的发展必将是另一番天地。因为有一个基本的常识:没有经济基础,传承传统武术的实际行动就会举步维艰。可以说,如果没有大财团(相对而言)的支持,而只依靠民间兴趣小组、业余团体、义务宣传这类形式的小打小闹,传统武术很难繁荣起来。

(6)加强科学化管理,推动传统武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官方武术机构的设置本身尽管还有某些弊端,但它的设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过去几十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以及省市县各级武术协会等组织管理机构,无疑为中国武术的继承、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没有科学化的管理是肯定要出乱子的。暂且不提曾经闹出重大事故并上升为政治事件以至于危害国家社会稳定的邪教“xxx”事件,但就早前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初期设立少林武当两门不久而频繁闹出的决斗事件看来,若不对传统武术加以妥善管理,它的发展也必将是良莠不齐、混乱不堪,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现象遍地丛生,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实践、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是弊大于利的。加强传统武术的科学化管理,必将有利于其加速发展。
 
5、结束语

统一的中华民族诞生于秦朝,而武术的产生至少还要早于这一时期,可以说,武术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一起成长起来的。伴随着时代的跨越,中华武术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曾经的武术,没有传统与现代之分,而随着世界范围的现代化思潮的涌动,中国以及中国传统文化都在这现代化的熔炉中进行着不断地革新和创造。属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武术逐渐被融入了现代元素,竞技武术独立于武术传统而一枝独秀的风光无限就是中国武术现代化转型的结果。于是,那些珍视武术传统的武术人提出并一直坚持着对真实武术的维护,因而有了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之别。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推崇、官方武术的强势压迫、层出不穷的外来体育的挤兑下,传统武术的生存领地寸寸紧缩,并且已经确确实实地沦为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好在这一紧迫的形势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且正集思广益,探讨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本文也意在进一步理清传统武术传承的思路,希望能为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扬尽一己之力,举目期待传统武术的腾飞之日。然而,传统武术如何真正实现复兴与繁荣,并为今天的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服务,并不是某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要依靠全民族的思想共识和实际行动才能实现。最后,就用原我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先生就如何认识民族传统文化问题所指出的话作为结尾吧,“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了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如何使人类这一文化珍宝为当今世界所用,为振兴中华服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 慈鑫。武术被跆拳道踹出都市时尚[N].中国青年报(网络版),2005.04.01.
[2] 康戈武.传统武术期待腾飞之日[J].中华武术,2002(11):44-46.
[3] 阮纪正.关于中华武术及其发展的若干思考.
[4] 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0.
[5] 编写组.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3.[6] 如何正确看待学校体育中的竞技体育项目[J].中国学校体育, 1996(1).
[7] 严广才.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J].武术健身,1989(2):50.
[8] 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0-11.
[9]刘晋元,常宝臣,孙艳.传统武术创新的哲学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4(2):17-19.
[10]王言群,赵贵彬.关于传统武术的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4):14-16.
[11]杨建营.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3).93-95.
[12]杨本升,刘爱荣,李成银.发展传统武术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1(1):76.
[13]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人类健康状况[EB/oL].
http://web.peopledai ly.com.cn/shch/9802/10/newfi 1es/dl 130.html.
[14]阮纪正. 《中国传统武术史》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曲天敏.对武术与养生之历史关系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88-90.
[16]赵永,彭春梅.论中华武术与人体养生[J].搏击?武术科学,2005(6):27-28.
[17]曲天敏.对武术与养生之历史关系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8):88-90.
[18]王岗.武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新语境[J].搏击?武术科学,2005(10).
[19]新华网文章.休闲时代来临,休闲产业将成为“黄金产业”[EB/OL].
http://news.sohu.com/20050502/n225428135.shtml.
[20]孙慧,倪依克.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休闲理念的契合[J].体育文化导刊,2007(1):58-60.
[21]傅万夫.迎接“后奥运效应”[EB/oL]].
http://free:21cn.com/forum/bbsMessageList.act?bbsThreadId=58647l#.
[22]王岗.武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新语境[J].搏击?武术科学,2005(10).
[23]李厚芝.武术国际化——传统武术的价值与现代化转型[J].体育科研,2005(1):2l-23.
[24]王岗.武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新语境[J].搏击?武术科学,2005(10).
[25]刘军,骆红斌.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武术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7(8):85-87.
[26]国家体委武术院编.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9:447-448.
[27]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传承制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20-22.
[28]漆春亭.“武举制”之启示——也谈传统武术传承人制度建设[J].成才之路,2007(36):91-92.
[29]赵邦雄.要重视企业制度文化建设[J].煤炭企业管理,1995(4):25—26.
[30]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0.
[31]童俊杰.中华武术传统与现代传承模式内涵的对比分析[刀.商场现代化,2005,10(下):211.
[32]刁振东,石继章.中国传统武术的近代化历程——以武术与社会和国家的互动为视角[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83—86.
[33]季建成.武术走向世界不同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4):22-23.
[34]王岗.武术发展的文化选择[J].体育文史,2001(3):18-19.
[35]徐武,黄光丽.我国传统武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5(10):4-6.
[36]孙宏茹,张智俊.为传统武术搭建更完善的“口述历史”平台[J].体育文化导刊,2007(8):88—89.
[37]李富刚.试论“武林风”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作用——以“百姓擂台”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07(1):14-15.
[38]孟召峰.论现代社会下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变革[J].搏击?武术科学,2007(7):6-7.
[39]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4l-60:100-114.
[40]栗胜夫.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40-44.
[41]欧阳友金,龙佩林.东西方文化的时间差与传统武术的现代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7(3):32-34.
[42]新浪体育.武林大会主创揭秘如何掀收视狂潮,还原真实武林[EB/0L].
http://sports.sina.com.cn/o/2007—06一17/17382987741.shtml
[43]王岗,赵岷,吴永宏.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文化差异[J].体育文史,2000(3):7-9.
[44]李光金.传统武术的推广策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3):7-8
[45]段廷进.传统武术的概念界定和多元价值论[J].搏击?武术科学,2007(2):27-29.
[46]姚琼,刘静.中国武术资源及其开发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1):21-24.
[47]王家忠.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J].巢湖学院学报,2007(3):93-97.
[48]编辑部.正确认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意义[J].汉字文化,2006(1):7-11.
[49]李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法律保护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4):194-197.
[50]龚书铎.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7(7):39-43.
[51]李秋.转型期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