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桑斯风格特点:腰椎间盘突自我治疗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8:18:39
 

 

fzyaiwsj 2008-10-30 09:10:0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医的诊断,中医没有此病名。而是把该症统归于“腰痛”、“腰腿痛”这一范畴内。对于腰腿痛祖国医学早有记载,认识也很深刻。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人群:(1)从年龄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2)从性别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一般认为男性与女性之比为4~12∶1,(3)从体型上讲: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4)从职业上讲:以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工人多见。但目前来看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也并不很低。(5)从姿势上讲:工作姿势不良。排伏案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6)从生活和工作环境上讲:经常处于寒冷或潮湿的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条件。(7)从女性的不同时期讲:产前、产后及更年期为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期。(8)先天性腰椎发育不良或畸形的人,甚至精神过于紧张的人易患腰腿痛,吸烟的人可能与咳嗽会引起椎间盘内压及椎管内的压力增高,使其易于发生退行性改变有关。 腰椎是脊柱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个整体,脊柱是由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组成。腰椎位于脊柱的下部椎位于脊柱的下部,具有运动、负荷和保护功能。由于其上接胸椎、下连骶椎,其负荷和稳定功能尤其重要。椎间盘为连结各椎体的椎间关节,占脊柱全长的1/4,是脊柱活动的主要关节。人体共有23个椎间盘。
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构成,其中髓核为中央部分;纤维环为周围部分,包绕髓核;软骨板为上、下部分,直接与椎体骨组织相连。
腰椎间盘在帮助脊柱承受躯干重量,联系肢体,保持整个身体正常的生理姿势,进行躯干的各种运动时,腰椎间盘还发挥着特殊的功能,
(1)保持脊柱的高度,(2)维持身高。
(3)联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4)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
(5)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6)的力。
(4)缓冲作用,起着弹性垫的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推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外力的作用: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害,日积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①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②椎间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对纤维环的加强作用明显减弱。
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就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从而造成髓核突出。
诱发因素可以有;①突然的负重或闪腰,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②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此外,进行腰穿检查或腰麻后也有可能产生椎间盘突出。③姿势不当诱发髓核突出。④腹压增高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⑤受寒与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担裂。
因此,产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在因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外在因素为负重过大或快速弯腰、侧屈、旋转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腰部外伤,日常生活工作姿势不当,也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认为腰腿痛一症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肾气虚伤,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结于筋脉肌骨不散,加之伤劳过度,扭闪挫跌,复致筋脉受损瘀阻经络,不通为痛,故见腰痛如折,转摇不能,腰腿酸麻拘急,往往迁延难愈。
因此,外伤及风寒湿邪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因,肾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
此外引起腰突症的原因还有机械压迫学说和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
机械压迫学说 很多学者认为机械压迫是引起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因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成为解除神经根压迫的常规手术并一直延用至今。
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 很多学者在椎间盘手术中常发现椎间盘突出附近的神经根常有充血水肿等炎性变化;有人研究发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组织从破口溃出沿神经根扩散,髓核里的糖蛋白等物质对神经根有较强的化学刺激作用;同时释放大量的组织胺类物质,神经根又无束膜屏障,因而极易产生局部缺血、电解质紊乱,刺激神经根引起支配区的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变化
总体而言,我们可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由于纤维环的坚固性特别是后外侧处已经大大减低,在外伤和压力增加时,外力即使不大,也可使髓核产生向外的膨出,当纤维环有裂隙时,髓核可经裂隙突出。
第二个阶段,慢性的劳损及急性的外伤都成为促成腰椎间盘突出的因素。
第三阶段,间盘组织的突出导致椎间隙的变窄,椎间盘也不断萎缩或完全纤维化,以致于形成僵直。
腰椎间盘的突出方式
〈1〉纤维环松弛变性向后膨出,但表层纤维环未破裂;
〈2〉椎间盘部分突出,纤维环断裂;
〈3〉髓核脱出,游离于椎管内;
〈4〉椎间盘纤维化或钙化,与硬膜粘连。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型
〈1〉凸起型:其纤维环内层破裂,但外层尚完整。
〈2〉破裂型:纤维环已破裂,突出的髓核及纤维环仅有后纵韧带扩张部遮复。
〈3〉游离型: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游离于椎管中,可压迫马尾神经。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症状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症状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发病前常有腰部扭伤史,腰部劳累史或腰部受寒史。此腰腿痛因行走站立久坐等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暂时缓解,一侧或双侧下肢痛沿坐骨神经分布的放射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侧及小腿外后侧至足背或足底,个别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下肢疼痛加重。对于高位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表现出下肢发凉,有的还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
体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有两组,一组是腰部及脊柱体征,另一组是神经根体征。
脊柱侧弯:患者脊柱多有侧弯;腰椎曲度改变: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甚至可向后凸;脊柱活动受限;压痛点:压痛明显处在患侧相应棘旁。
直腿抬高试验:大都在15°~65°之间即出现放射痛;抬头屈颈试验阳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改变。
影像学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除了病史与查体体征的改变之外,一项重要的诊断依据就是影像学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之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有X光片和CT,MRI检查。就特点而定,如X光片与CT检查则对骨组织的病变灵敏度较高,MRI与增强MRI对软组织病变的灵敏度较高。
普通X线平片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象虽不能作为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依据,但可借此排除一些疾患。
腰椎CT提示软组织向后突入椎管,偏一侧多见挤压神经根,可见钙化影出现。CT为非损伤性检查,可较明确地反映突出的部位,但因检查节段不能过多,需先准确选定检查节段,而且由于CT扫描仅代表几个断层的断面,所以,有时会将几个断层间的病变遗漏。
腰椎MRI提示病变阶段椎间盘脱水变性,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神经根,可基本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肌电图:利用肌电图检查可帮助区别病变系肌原性或是神经原性。对于神经根压迫的诊断,肌电图有独特的价值。
肌电图检查还可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作出适当的评估。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在腰4-5或腰5骶1椎旁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腰椎CT或MRI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症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后关节紊乱 腰椎结核 椎体转移瘤 脊膜瘤及马尾神经瘤 中医将腰腿痛一症分为如下若干证型,其特点如下:
(1)风寒湿型:腰痛时轻时重,酸胀重着,转侧不利,遇冷加剧,得温则减。舌苔白腻,脉沉细。
(2)湿热型:腰痛,伴有热感,腿痛为胀痛或跳痛,小便浊黄,口苦。舌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数。
(3)气滞阻络型:腰痛急剧,走窜不定,转侧困难,双下肢均可受累。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涩。
(4)瘀血内积型:腰腿痛,痛有定处,双下肢麻木重着,腰部僵硬。舌质紫暗,瘀斑,脉涩不利。
(5)肝肾亏虚型:腰痛而酸软,双下肢乏力,腰痛遇劳加重,休息后减轻,喜按喜压。舌苔薄白,脉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问题是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及随之而产生的神经根周围无菌性炎症。治疗的关键是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无菌性炎症的化学刺激,且不增加病人痛苦。若压迫未能完全解除,只要炎症消退,也可获得基本治愈,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对不同的患者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也称保守治疗,常用的方法有:各种中、西药物治疗、牵引治疗、推拿手法治疗、物理治疗(镇痛消炎松解粘连、软化瘢痕兴奋神经、肌肉),针灸治疗、中药的熏洗外敷,激素冲击疗法,骶封疗法,封闭治疗、神经根阻滞疗法等,甚至单纯的卧床休息也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经长期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手术疗法则包括融合术、减压术、后路手术等

 

 

 

hanfeng3 2008-10-30 09:34:20

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椎间盘突出了,压迫到了神经根才可能出现疼痛的症状,但这种说法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临床现象。有些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很轻,范围很小,可是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却很严重。而另有一些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很严重,但他们临床表现出来的症状却很轻。

近年来,大量的神经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告诉我们,腰椎间盘突出后引起的非细菌性炎症与病人的症状表现关系比较密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病变,清除这种非细菌性炎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任务。

椎间盘是如何构成的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是连接脊椎骨的纽带。它通常包括三个部分: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每个椎间盘含有两块软骨板,分别覆盖在相邻的两块脊椎骨上。纤维环连接于两块软骨板之间,中央包绕着髓核。正常情况下三者组成一个封闭的“容器”,具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

 

 

 

lqs10009 2009-09-22 19:35:19

怎样才能少花钱治好腰椎间盘突出症?
首先拍CT片,检查是否患有椎间盘突出症,确诊后,卧硬板床休息治疗。
治疗方法:
(1)中成药内服法
①根据病人的病因病情可选择"骨康健生丸"、"舒筋通络丸"、"骨痹康复胶囊"等药物治疗。
②中草药煎服
(2)中药外治法
①外用"骨康保健贴(补骨型,复元活血贴)"、"骨康保健贴"、"热敷贴"及"健骨保健喷剂"。
②中药透敷、中药薰蒸、经通疗法。
③日本SD、经皮给药治疗。
④推拿、牵引。
⑤中药通络疗法。
⑥经皮小针刀治疗。
(3)住院治疗
因患者病情重,门诊单项治疗很难恢复,采取中药内服,中草药辨证治疗,再加上外治法10余种的对症治疗,能够有效的、快速的治疗好椎间盘突出症。
(4)卧硬板床休息30~60天。
(5)治疗时间
门诊治疗一般1~3个月痊愈,住院治疗10~30天。病情严重者,要求患者住院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疗体育有何作用?
医疗体育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即将康复后,促进水肿、出血和炎症进一步吸收,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松解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痉挛,纠正腰椎畸形,加快损伤修复,发展肌力,更快速恢复脊柱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方法有哪些?
1. 卧硬板床休息:急性腰痛或慢性腰痛的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卧硬板床休息,减轻椎间盘压力和神经根受压。
2.药物疗法:主要采用中成药"骨康健生丸"、"舒筋通络丸"和外贴"骨康保健贴(补骨型,复元活血贴)"。
3.推拿疗法:缓解腰部软组织及椎间盘突出部位的疼痛、
痉挛、松解局部组织粘连,消除下肢麻木,疼痛,肌肉萎缩。
4.牵引疗法:其作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受压,小关节
突后位。矫正骨盆倾斜,纠正腰椎畸形。
5.透敷疗法:其作用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利水消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疗效评定:
(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能恢复原工作,能行走2公里以上。
(2)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措施?
腰椎病种类繁多,原因复杂。有些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腰椎和椎间盘本身退变加外伤无疑在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减缓腰椎和椎间盘退变,避免外伤是预防腰椎病的关键。预防工作应从学校、家庭、工作和职业前训练开始,了解正常脊柱的生理,保持正确的姿势,注意劳动保护。强调早期预防,从青少年开始就应注意避免发生腰椎病的潜在因素;持之以恒,从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采取必要措施;有病早防,防治结合,腰椎病的早期阶段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好,复发率低,在治疗过程中,要防止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加强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青少年应注意检查有无先天性或特发性畸形,如特发性脊柱侧弯或椎弓崩裂。如有此类情况在以后易发生腰椎退变而过早出现腰背痛。对于已从事剧烈腰部活动的人,应注意有无发生椎弓根骨折等,如有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应该加强背部保护,防止反复损伤。
二、改善姿势,劳逸结合
注意自我调节,避免长期做反复固定动作,劳动部门应规定最大负荷量,避免脊柱过载,以免促使和加速退变。某些需要长时间弯腰或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一般站立时增大一倍以上,腰背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会相应提高。可以通过不断调整坐椅和桌面的高度来改变坐姿, 坚持工间操,使疲劳的肌肉得以恢复。
纠正青少年不良的读写姿势。目前青少年由于学习负荷较重,普遍存在不良的读书写字姿势,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改正,将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可能成为成年后腰背痛的原因。人体在坐位时,通常处于两种姿势,即后位坐姿和前位坐姿。后位坐姿时,重心线在坐骨结节和髋关节的后方,此时后背必须有椅靠,这种体位不易疲劳,适合于休息、谈话或用于拿书本阅读,但不适合于伏案写作、描绘等。前位坐姿时,身体上部的重心线通过坐骨结节或髋关节的前方,需要背部肌肉的紧张以维持坐姿的平衡,这是最常用的坐位。身体部位自然放松,躯干胸段前倾约15度,头再从躯干前倾15度,腰部轻靠椅背,前臂放于桌上,但肘部不负担躯干重量,仅起稳定作用。这种体位既可满足写作、绘画、描图等伏案工作的需要,又可减少疲劳。当然持续的时间不宜太长 ,一小时可抬头作一些活动,如双手置于腰部两侧,腰背部后伸,双手用力上下或旋转进行按推,每次反复练习 20~30 次,这样练习稳妥安全,效果良好。当伏案工作和学习时,可不断地变换体位,如在椅面上前后挪动臀部,活动一下身躯、上肢和头颈部等,也可以改变坐椅高度,这样通过不断调整坐姿可以减少疲劳。
三、加强脊柱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运动。祖国医学早就认识到体育锻炼在预防上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及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体魄健壮,精力充沛,延年益寿。运动同样对骨骼肌肉系统也有良好的作用,如肌肉附着处的骨突增大,骨密度增高,肌肉力量增强。运动改善了骨、关节、韧带的血液循环,增加了代谢过程,使骨骼的有机成分增加,无机成分减少,使骨的强度、韧性增加 ,延缓骨质的退行性变。强有力的背部肌肉 ,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 ,腹肌和肋间肌锻炼,可增加腹内压和胸内压,有助于减轻腰椎负荷。
四、家庭生活中预防
腰痛病患者,思想负担较重,医生应向病人耐心细致地解释病情,通过向病人讲解,使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解除不必要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饮食是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保证,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肌肉、四肢。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往往会影响人体气血的生成,从而导致气血虚弱、筋骨失养和肌肉萎缩,并可促成疾病的发生。起居亦是人体健康的保证,应起居有时、房事有节,以免损耗肾气、耗精损液,导致肾精亏虚、脑髓失养,而致腰痛病的发生。
家务工作应量力而行,避免长时间弯腰和弯腰搬运重物。熨烫衣服时,台面高度要适宜,避免过于弯腰。提取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