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概率与数理统计:如何培养孩子的超常观察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6:50:29

 

   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力强的孩子,智力水平明显高于观察力弱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拥有超常的观察力呢?那就是多接触大自然。

  大自然是培养观察力的广阔天地,它可以带来无穷的知识和乐趣。不到1岁的孩子对外界出现的各种事物已有感觉和反应,但多数不是自己主动留意去看的,需要成人有意识地去培养。带孩子出去玩时,要指出能引起他注意的东西,如高楼、大树、汽车、红绿灯等,对于孩子没有注意到的现象可以用语言和手势来引起注意。

  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让孩子观察一些自然现象,如刮风、下雨、晴天和阴天等。春天的时候,可观看树叶和各种花儿盛开的景色,秋天则看落叶等。两岁的孩子有一定的记忆力,但理解力还很差,不必急于向孩子解释不同现象的不同本质,只要引导他去观察不同的现象即可。3岁时,孩子对新鲜事物越来越敏感,也开始有一些观察能力,此时可以对他感兴趣的问题做一些简单、明确的解释,同时要让他自己去发现各种事物的细微区别,使孩子对自己的发现有愉快的体验。

  1.有目的地引导观察

  孩子在观察中往往目的不明确,只凭自己的兴趣观察。如要培养孩子较强的观察力,就必须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在观察之前,要告诉他观察的任务,尤其是不易引起孩子注意的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些指点,让他集中注意力,以达到良好的观察效果。

  2.讲解观察的顺序

  在观察目的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如果观察的顺序不对,也会影响观察的效果。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整体到部分地观察。同时,还应告诉他观察的重点。

  3.使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孩子是靠眼、耳、鼻、舌、口和皮肤来获得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的。比如吃水果时,可以让他看看外形特征和颜色,用手摸摸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是软是硬,是温是凉,用鼻子闻一闻,用嘴尝一尝。较大的孩子在观察时,应让他们边观察边记录,或者读出声来,或者在观察中模仿,从而发现新的东西。

  4.在观察过程中多提问

  在观察时多向孩子提问,并让孩子制订观察计划,可以使孩子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并提出新的问题,激励他继续寻找答案。

5.在科学活动中培养观察力

  科学活动对孩子往往很有吸引力,所以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途径,既能使孩子在观察中增长科学知识,又在观察中发展了多元智能。

  (1)对比观察。对比观察能够帮助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

  例如在认识“水的溶解”时,可以为孩子准备冰块、一杯温水和一杯凉水,还有盛水的容器以及扇子、棉花等,让孩子自己摆弄。他们往往很快就会津津有味地玩起来,接着孩子就会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争着报告自己的发现:“冰块放到水里就化了。”这时可以再引导孩子把冰块放进不同温度的水里,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发现,此时要适时指导孩子正确的对比观察方法。若同时在凉水和温水里放进冰块,孩子很快就会告诉爸爸妈妈在温水中的冰块化得快,而在凉水里的冰块融化得慢。这时,要对孩子的发现给予肯定,让孩子在试一试中充分体验发现的快乐,同时也能更快地掌握水溶解的特性。

  又如在“认识植物”的活动中,则可以同时在水里和土里都种下黄豆,让孩子做对比观察。在观察中,孩子会发现水里的豆子先发芽,而种在土里的黄豆则在浇过几次水后才长出叶子;孩子还会发现水里长出黄豆的茎是细细的,而长在土里的比较粗,叶子也更绿一点。通过对比观察,不仅使孩子充分了解相同(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相同)的条件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而且能使孩子更快地掌握知识内容,并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2)局部观察。比如,在“认识植物”的活动中,如果孩子对花的结构最好奇,爸爸妈妈可以搜集很多的花放在一起和孩子研究观察。孩子很快就会提出问题:“花朵中间细细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中间那个最高?…‘碰上那个细细的东西会有粉在手上,是什么东西?”这一连串的问题,说明了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一些非常细小的部分。通过这些细小的观察,让孩子知道了花蕊、花瓣、花粉,也知道了它们的作用,这会使他们心中充满成就感。

  还可以为孩子准备“沉浮活动”,通过比较细致的观察,孩子会发现一个现象——悬浮。这里就不再多述了。细节观察有助于孩子发现新的知识点,爸爸妈妈们要善加利用。

  (3)保持观察兴趣的有效方式——提问。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因此,可先用提问的方式,告诉孩子观察的目的和要求,使观察的过程按一定的目的进行;其次,还应适时地提出问题,把观察活动引向纵深,延续孩子对事物观察的时间,加强观察的持续性。

  比如,在“神奇的魔术蛋”的活动中,小小的一颗蛋,竟能使孩子们兴致高昂,观察时间持续了一个月,为什么呢?其关键在于爸爸妈妈适时地设置问题。首先,当孩子接受了用醋将蛋泡起来的任务后,孩子就会每天看蛋是不是有变化。经过几天浸泡,孩子会发现蛋壳变软了,将变软的蛋轻轻拉,原本椭圆形的鸡蛋就变成了一个胡萝卜形状的蛋。当孩子正为“变形蛋”高兴的时候,爸爸妈妈的提问也就可以跟着来了:“鸡蛋为什么会变形?…‘如果继续泡下去,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就可以巧妙地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已知的变形蛋转向了未知的问题。孩子就会继续将蛋泡下去,仍然是每天去观察。当孩子终于发现泡久了以后,蛋壳会消失时,那惊奇是非常大的。经过自己视觉上的观察,又通过爸爸妈妈的讲解,可使孩子了解醋酸的作用,知道了龋齿的由来,也知道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从以上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观察活动过程是这样的:

  带着问题观察——观察中发现问题——产生观察的愿望——再观察,一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想有效地持续这个过程,爸爸妈妈适时地提问是尤为重要的。

  (4)利用辅助手段,巩固孩子的观察结果。孩子在观察过后,需要用一些方法来将看到的结果记录下来,以便于记忆。记录的方法可以是表格式的,也可以是绘画式的。表格式的较规范,记录得更准确,适合记录科学实验的结果。还有绘画式的,主要用于记录植物的生长、天气的变化等。在观察记录中,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更喜欢以绘画的方式记录。

  (5)鼓励、保护孩子的观察兴趣。孩子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是知识经验的主动构建者,而父母则是孩子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当孩子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而父母不了解答案或者无法用孩子听得懂的话来回答时,千万不能回避,否则几次消极的回馈后,孩子观察的兴趣会逐渐减少。正确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一起搜集资料,一起观察,让孩子感到父母是他最重要的支持者。同时,对错误的观察结果,也不要轻易地说出“不对”,应该鼓励孩子再仔细看看。

  6.训练观察力的游戏

  训练观察力的游戏丰富多样,下面介绍的是比较常见也比较好开展的游戏。父母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还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提高孩子观察力的方法。

  (1)观察动物。游戏前先让孩子看一些有关动物的电视节目或者到动物园去参观,以便有初步印象。

  可准备几张动物图片在游戏中使用(如大象、兔子、长颈鹿、老虎、豹子、鸟、鱼等)。可以先拿一张大象的画片,让孩子仔细观察一分钟之后再问:大象大不大?大象的鼻子是怎么样的?

  随后就可以告诉孩子: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的鼻子很长也很有用,可以将食物卷起来放入口中,可以卷木材,可以吹口琴……

  然后让孩子看第二张图片,再让孩子仔细观察一分钟后提问。

  依序出示其他的动物图片,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提问,孩子会对所看到的动物有个全面、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提高了注意力,又丰富了孩子的知识。

  每次游戏时让孩子看到的动物可多可少,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最好配合电视中的《动物世界》来进行,或者经常带孩子去动物园,以强化记忆。

 (2)观察小露珠。可选择一个假日的清晨,带孩子到郊外去观察露珠,观察的最佳时间和最佳地点都要事先选择好。

  带孩子到一片草坪旁,爸爸、妈妈和孩子都蹲下来仔细观察,看看小草上有些什么?孩子很容易就会观察到有小水珠。要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是水珠,但我们通常把这种圆圆的、亮晶晶的水珠叫做露珠。这时可告诉孩子,今天我们的观察对象就是露珠,这就给孩子强调了观察的目的性。随后,让孩子继续观察露珠有什么特点?

  孩子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露珠是一闪一闪的,就像眼睛眨呀眨。这时,爸爸妈妈就可及时做总结:露珠实际上就是水珠,它圆圆的、亮亮的、一闪一闪的。

  游戏到此休息一段时间,可以和孩子在草坪边做一做别的运动。一段时间后,重新蹲下来观察露珠,这时,孩子的注意力就应由运动转移到观察露珠上来,实现注意的转移。

  再看时,孩子会大喊:“咦,露珠不见了,露珠哪里去了?”家长可对孩子的提问稍加解释:露珠不见了是被太阳蒸发变成水蒸气飞到空中去了,太阳带着露珠去旅行了。

  回家后,爸爸妈妈可对此次游戏做总结:大自然是很奇妙的,也有很多奥秘,只要你肯视察、爱思考,就一定能够找出很多很多的秘密来。由于孩子的知识有限,所以在对孩子解释一些科普性问题时,应考虑他的接受能力,把科普术语尽量口语化,或者作比喻给孩子解释,便于他理解接受。

  (3)春天真美丽。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带孩子去郊外。外出前,告诉孩子:“今天,爸爸、妈妈带你出去寻找春天。你仔细地看一看,春天有什么?”

  到户外时可以问孩子:春天的树是什么样子的?(树发芽了,长出嫩绿的树叶儿)春天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嫩绿的,细细的)春天的田野是什么样子的?(一片一片全是绿的)春天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绿色的树,绿色的草,绿色的田野)

  回到家中,对孩子总结一下春天是什么样的,并且对孩子说:“现在,我们一起来画一幅画,画一幅春天。”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画一幅春天的画。

  外出寻找春天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明确孩子观察的对象,不能太泛,所观察的目标应该很明显就能反映出春天的特征。

  画画的时候,只要孩子以绿色为基调,画出绿色的树、绿色的草、绿色的田野就算达到了要求。

  还可根据孩子的兴趣教一首有关春天的儿歌。如:

  《春天》

  春天到,春天到,

  小草发芽小鸟儿叫。

  春天到,春天到,

  花儿开,树儿绿,春天春天真美丽。

  (4)我家在哪里。地图是训练孩子观察力的绝好工具,空闲的时候,可以将地图平展开来,探索之旅就可以开始了。地图的挑选可以按照本市地图、中国地图、亚洲地图、世界地图依次升级;观察的目标也可以从孩子最熟悉的自己家所处的位置开始,慢慢扩展到幼儿园、小朋友家、奶奶家、动物园等。这种训练对锻炼孩子观察力的持久度很有帮助。

  (5)水变多还是变少。找两个杯子,一个瘦高,一个矮胖,先在其中任意一杯中倒入半杯水,让孩子看清楚,然后再将水倒入另一个杯子。由于两个杯子底面积有差异,所以水的高度会有明显不同。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操作的过程,特别注意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高度有何不同,并请他思考:第二个杯子里的水比第一个里的少了吗?这便是著名的儿童守恒概念实验。也许孩子会对此感到很迷惑,实际上,科学实验表明,大约7岁的孩子才能充分理解液体守恒概念,但这不失为一种在孩子观察事物过程中促进其思考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好方法。

  (6)醉酒的蚂蚁。夏天是各式各样的昆虫倾巢而出的季节,不妨带着孩子观察昆虫。小蚂蚁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好找又没有危险性。可以让孩子试着给一只小蚂蚁滴上几滴白酒,然后一同观察蚂蚁晕晕乎乎而后又苏醒的过程,相信孩子一定会兴趣十足。如果带上一面放大镜,就更有意思啦!

  (7)森林聚会。找来各种动物卡片,模拟一个森林聚会的场景,请孩子给动物进行分类。一开始,孩子可能会毫无章法地随意分类,爸爸妈妈可以在一旁耐心地看,然后向孩子发问:“你是按照什么标准给动物们分类的呢?”孩子可能答不上来,这时不要急,给他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说:“你看,我也给它们分类,看看和你的有什么不一样。”然后,爸爸妈妈可以按照飞禽、走兽、两栖等的标准给动物卡片分类,而后尽量让孩子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异同。说不上来也没关系,可以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孩子来观察和总结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差别,比如:“你看,它们都有几条腿呀?”“它们有翅膀吗?”……总之,要尽量给孩子观察和思考的时间,要引导他更好地观察,而不是爸爸妈妈代替他来观察,一股脑儿地告诉孩子一切。

  (8)找相同、找不同。准备一沓图片,有长耳朵动物,如兔子等,有短耳朵动物,如熊猫等,长耳朵和短耳朵动物各两三种。让孩子找出长耳朵动物,再找出短耳朵动物。这个游戏也可以改成找长尾巴动物和短尾巴动物、找有烟囱的房子和没有烟囱的房子……给孩子做的分类游戏必须特征分明、要求单一,使他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到需要观察的地方。

  还可以准备一堆三种颜色的同形状积木,你拿出一块,让孩子找出同样颜色的积木;或者一堆三种形状的同颜色积木,你拿出一块,让孩子找出形状相同的积木。当孩子能够掌握颜色和形状概念时,可以提高难度,让他找出与你手中的积木颜色和形状均相同者。从观察对象单一特性到双重特性,需要一个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让孩子对单一特性充分注意和掌握后,再提进一步的要求,以免孩子厌倦。

  孩子通过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美好;通过观察,了解科学的奥秘;.通过观察,知道环境对人类的重要。让我们的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关爱这个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