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燕窝多少钱一斤:论梅花与人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12:04
论梅花与人的关系
  
  [摘要]这篇论文主要写的是:我对从唐朝的江为到当代的毛泽东长达100首咏梅花诗歌内容的认真研究,所发现的人们热爱梅花的原因是:梅花迎风傲雪的性格和它与白雪相应成趣的无与伦比的画面,给曾经身处异境的人们以生活道路的启示,及美好的视觉享受。无论是从美学角度,还是从人的思想方面所受的启迪都如此,所以,梅花才会如此博得许多古今中国政治家的美誉。
  
  关键词:研究;诗歌;梅花
  
  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千年璀璨的历史,五千年的厚重积淀,在这五千年浩荡的历史长河中,诗是那一朵朵最美丽的浪花。因为诗是至情,诗是至理,诗是蓝天白云,诗是欲坠孤星,诗是雨打翠林,诗是最纯粹、最晶莹的语言。
  
  诗就是美,是诗涤净众人心灵,是诗铸成民族忠魂。
  
  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描写梅花的诗歌,也算诗歌长河中不可忽视的精品;下边就从我们古代的梅花诗歌谈起吧。
  
  正文
  
  提起“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千古名句,我们就不能够不提起和这两句诗歌有出处的两个人——江为和林逋。江为,唐朝宋州人,避乱家建阳。游庐山,师陈贶为诗。集一卷,今存诗八首。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上说“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为「疏影」、「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所谓点铁成金也。”但江为诗仅存这两句断句,诗题亦无可考。也就是说这两句的原创是北魏的江为,但是我查到江为的资料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这两首诗歌的出处,所以有点困惑,那么这两句千古名句和江为有关系吗?查看了江为的另外八首诗歌,感觉江为写出这样的名句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他在《江行》中描写的:“月寒花露重,江晚水烟微。”、在《塞下曲》中描写的:“万里黄云冻不飞”、在《旅坏》中描写的:“高风云影断,微雨菊花明”、他在《送客》中描写的:“明月孤舟远”都非常有意境,读着他的诗歌,让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从此可以推断,他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也不是不可能,不管怎么说,既然明朝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上面提到了他,那么我这里如果不提他,似乎都说不过去。还是从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出发,提提他吧,尽管让这两句千古闻名的不是他。
  
  让这两句诗歌闻名于世的是另一个人:林逋(968——1028),字君复,北宋初期"晚唐体"诗人之一,以《山园小梅二首?其一》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名世。不娶无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林和靖诗集》存世。我这里附上他写的《山园小梅》,让我们能够直接地了解他写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对子的出处。(山园小梅,作者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前人对作者的论述颇多,如元人脱脱在《宋史?隐逸传》[1]中说,"(林逋)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淡峭特,多奇句",同时人梅尧臣说,"其谈道,孔孟也;其语近世之文,韩李也;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淡邃美,咏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辞主乎静正,不主乎刺讥,然后知其趋向博远,寄适于诗耳",《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中说,"其诗澄淡高逸,如其为人",钱钟书先生的[3]说,"林逋用一种细碎小巧的笔法写清苦而又幽静的隐居生涯"。笔者搜检建国后有关论文,发现林逋的生卒年研究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而林逋的籍贯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对林逋的诗歌创作研究,已经认识到"平淡"特色,尽管他的诗歌后人说是有些平淡,但是我认为他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得或者改写得千古闻名,已经让我轻易地就记住了他。
  
  夏承焘先生的论文《东风世界话梅花》(《光明日报》,1961年3月21日"东风"副刊)和《林逋的诗和大中祥符的‘天书'》(《文汇报》,1962年7月7日第4版"笔会"),对林逋的《自作寿堂(生圹)因书一绝以志之》[14]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此诗"为林逋不满‘天书封禅'而作的",并非是"临终所作",从而纠正了《东都事略》[15]《五朝名臣言行录》[16]等史书的错误。对林逋的诗歌研究,一般集中在"梅花"诗的研究,且以鉴赏为主。如李汝伦《独特的构思迷人的诗境——林和靖〈山园小梅〉欣赏》(《广州日报》,1980年7月13日第3版)一文,在字词赏析的基础上,作一艺术概括。诸多类似论文没有脱离这种路数,于林逋研究的推进不是太大。值得欣慰的是,有些论者将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与另外一些作家的同题诗进行比较,从而突出林诗的独特艺术成就,如杨磊《自立新意真为绝唱——读林逋诗〈梅花〉》(《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一文,将林诗与前代及后代咏梅诗相比,指出林诗取意于前人而独秀于后人,其诗充分运用了"传神"和"烘托"的艺术手法。前引赵齐平《暗香疏影——说林逋〈山园小梅〉(其一)》一文,在对《山园小梅?其一》赏析的基础上,将后代名家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雪后园林方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二联的评赏进行了梳理,无异于林逋咏梅诗接受史之研究。尤为可贵的是,此文对方回的"晚唐体"界定表示异议,明确申论"林逋诗,不属晚唐体。"此论为我们重新审视林逋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史地位提出了有益的尝试,我们的研究当不囿于前人,须立足作品、努力还原作品或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固有价值。另如王友胜《风姿体态无限情梅品人品相同意——齐己、林逋、律然咏梅诗评赏》(《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1期)一文,在比较三人的描写对象(分别为早梅、盛梅和落梅)的基础上,对各人创作的思想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总结三人的不同艺术特色(分别为"一与多"、"虚与实"和"动与静"的结合)。这种对不同作家之间同类作品的比较研究,为我们认识林逋的文学成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法论指导。李炳海《净土法门盛而梅花尊——宋代梅花诗及其佛教的因缘》(《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一文,在分析若干宋代梅花诗的基础上,得出梅之高洁的吟咏与净土宗的风行有关,林逋受净土宗的影响而形成了其笔下的梅之"洁净的化身,赋予它清冷峻峭,不可亵渎的品格",为我们探讨林逋的思想与佛教的因缘提供了一个极其有意义的视角。程杰《林逋咏梅在梅花审美认识上的意义》(《学术研究》,2001年第7期)一文,为林逋的咏梅组诗定了合适的文学史位置。林逋以其"发现了梅花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枝、影'美,从而梅花的清峭疏瘦美得以完整的确立","在林逋那里,梅与‘水'、‘月'成了一个经典的组合,‘水'、‘月'皆为梅花‘表德'","林氏以隐士心性咏梅,开创了咏梅重在品格立意的新境界",此论境界开阔。
  
  以上是别人对他的评价,而我喜欢这两句诗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所描写的那种朦胧美丽的梦幻般的意境。也可以这样说,我喜欢某个人的诗歌,是因为他们有画一般的意境,俗话说:“诗情画意”,我认为诗歌有诗情,有画意,才算有境界。我特别沉迷于疏影横斜水清浅和暗香浮动月黄昏所描写的那种朦胧的梦一样美好的情景中;我感觉我理解了这两句诗歌。
  
  我们再来看看宋朝描写梅花的作者和他们的诗歌。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南朝宋人陆凯在《赠范晔》诗中,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咏梅之作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标格之贞的吟咏日盛。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严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真正进入元人景元启所叹“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以后的咏梅,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梅花的艺术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现在就以宋诗为中心,说说梅花的意象,其主要意象有三:一是象征志土、贞土;二是象征隐者、高土;三是象征美人、仙子。
  
  早在魏晋时期,梅花就被写入诗歌中,人们首先把它作为一般春花春树认识和描写,就比如萧纲的《雪里觅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到腰赢。定须还剪彩,学作两三枝>后来梅花渐渐上升为独立的审美表现对象,而不仅仅作为春景的点缀,就自然产生了梅花独有的意象。
  
  南朝鲍照在其《梅花落》中云:<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虽然仍视梅花为春花,但已看到梅花开在霜雪中的悲哀,意在托寓自身才能行不到发挥。到了盛唐,张九龄在其仕途受挫之时所作的《庭梅咏》:<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在感怀身世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意志,这是鲍诗所没有的。至中唐朱庆馀《早梅》一诗,就把梅花傲雪作为高尚品性加以赞美:<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在此就可看出,诗人已经赋予了梅花高风亮节的品性。
  
  尤其是宋代,生活在龌龊尘世,志不得伸的诗人们更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看到在寒霜季节盛开的梅花,傲雪耐寒,独入清香,于是就把它诠解为一种孤高绝俗,贞洁自爱的君子情操,以梅隐喻自身的美德。<穷冬万木产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描绘了梅花娴雅不俗,耐得寒冷,饱经霜打依旧傲然挺拔的贞秀丰姿。宋初诗人韩维眼中梅花就是如此孤高绝俗,在严寒霜雪中保持铁骨芳姿。《劲谢》=还有描写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梅花:<自持孤石比坚性,不与众木争芳姿>(释显忠《石缝梅》)虽生长环境不好,但依然顽强自下而上,不随俗浮沉而保持真我。而此时,欧阳修正在当朝为官。
  
  北宋中期,经过苏轼等人的吟咏,梅花的君子意象得到进一步深化。苏轼是梅花的乱,写了大量咏梅诗,在其诗中带有强力主观表现性,一方面,如前人一样淋漓尽致地展现诗人孤芳自赏,幽洁自持的性格志趣,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内心深处与世委蛇而又不甘沦弃的孤清与落寞。<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松风亭下梅花盛开》)<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再用前韵》)<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等诗都可体现苏轼泳梅诗中高洁之志与孤寂之感交渗一体的双重感情取向。在苏轼以后,也有不少借泳梅感慨落寞孤独的诗篇:<岁寒为尔添愁绝,倚树微吟亦自伤。>(沈与尔《次韵梅花》)在寒夜独倚着树而叹息,是何等寂寥索寞。陆游也甚爱梅,写下了<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的诗句(《城南王氏庄寻梅》)以盛开的梅花无人去欣赏,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感伤。另外李少云的《梅花落》:<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深似我,零落此山中。>此比喻极为明显:抱负既然不能伸展,唯有顾影自怜了。这些诗篇不但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思想感情,其中蕴涵的那份幽独寥落,冷清荒寒的感觉正是当时土大夫在仕途挫折时的经常体验。
  
  到了南宋,国势飘摇,社会动荡,土人阶层涣散零落,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而且还受道家逍遥自适人生哲学的影响,很多诗人寄情于山林,渴望过一种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在咏梅诗中,出现了梅花另一个意象------隐者高士的意象。
  
  梅花开在残腊初春之际,长于高山纲谷,水驿荒村,但它清香依旧,洁白无暇,给身处逆境的诗人以无限慰籍。<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王琪《梅花》)所表现的是一种平淡恬静的生活态度。<木海亭前花似锦,岭头梅蕊怯风沙。正如隐者归幽谷,鹤版征书未到家。>(张舜民《望子岭梅花方开用黄道韵》)<独自不争春,都无一点尘。>(吕本中《早梅》)_<本来淡薄难从俗,纵入纷华亦绝尘。>(韩元吉《梅花》)含括了老庄的虚静淡泊,萧散自得的隐士襟怀,更包含着对个人志节操守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维护。梅花自古就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早在柳宗元《龙城录》里已记载了一个梅花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寒冬时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此女就是梅花所化。此后诗人就爱将梅花比拟?lt;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这是由于梅花本身具有美人姿态,有清冷淡雅的美。使人不由得将其看作是<客来惊起晓妆匀>的女子,是忽然发现的惊心动魄的<空谷佳人>。
  
  宋初诗人梅尧臣笔下的梅花是玲珑的小家碧玉:<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红梅》)在吴颐《次韵宪宣德红枨诗韵》里梅花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处子:<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绛罗巾……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杂尘。>也有诗人将梅花描绘成一个冰肌雪肤玉骨霜心的仙子<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晁端友《梅花》)<玉立寒烟寂寞滨,仙姿潇洒净无尘。>(朱熹《次韵列秀野前树梅》)<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陆游《湖山寻梅》)在周必大眼中梅花既有仙子的袅娜多姿,又有邻家女子的娇涩可人<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拭天然姿。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次韵史院洪境卢简洋馆中梅》)更有诗人将梅花比喻为罹的爱人的:<秋水娟娟隔美人,江东日暮几重云。孤灯竹屋霜清夜,梦到梅花即见君。>可见梅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高尚与尊贵。
  
  其实梅花这三个象征意象往往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融相通的。在很多咏枨诗中,这三个象征意义是同时存在的。比如欧阳修的《对和雪忆梅花》:<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既写出梅花傲雪坚毅的品格,也赞吧梅花如仙的形貌。又如陆游的《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馀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居人空巷者,疑是湖中仙。>久居荒芜之地的人,既是隐者,又像神秘的仙人,陆游巧妙地将这两个意象交织在一起,使此诗内容更丰富。张孝祥的《道间见梅》中则把梅花描绘成一个孤高自爱的女子,其实也是把贞士和美人的意象结合了。梅花的三个意象之所以能相融,是因为这三个意象都有共通的核心--贞洁的象征。
  
  另外,以梅花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罹,也是古诗中梅花又一重要意象。第一首梅花诗,南北朝陆凯所作的《赠范晔》就是以梅花传达友情:<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代不少诗人已经运用这个意象进行咏梅诗的创作。折梅赠远已成为常用的典故。到了宋代,王安石等人继承了这一意象<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梅花》)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和史诚之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梅花成为传达友情的信物。<折梅寄友>表达友情的意象逐步深化、发展。到了宋朝中期,梅花在诗歌里不仅仅是一个信物,更代表着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想起远在他乡的朋友?lt;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为怜北客飘流远,偷报东君信息回。香气轻于新酿熟,襟怀重似故人来。舟中莫问无兼有,急急呼儿觅酒杯。>(张舜民《舟行湘岸见梅盛开》)也有诗人在咏梅诗中抒发对友人情人的相思之情,如朱松《饮梅花下赠客》:<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以及朱熹《清江道中见梅》:<他年千里梦,谁与寄相思。>都透露出悠悠相思的情愫。更有迁骚人以咏梅抒发思乡的愁苦:<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陆游《客舍对梅》)<望远可无南北使,客愁定费短长吟>。(尤袤《梅花》)诗人有感于世路艰难,抒发了思乡却不得归的怆痛之感之感。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们咏梅绝不只是为了描摹梅的物态,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怀,表节。咏梅诗之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下是由于诗中报咏之梅,已经成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一代一代层累凝聚着深刻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高潮的心灵境界。
  
  先看看宋朝的王安石,然后再看他的梅花诗歌。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生平王安石自幼随做地方官的父亲王益转徙于新淦、庐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四年(1037),全家始定居于江宁。早年的播迁生活,使他较为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苦难,产生了"心哀此黔首"(《感事》)的感情。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固书》)。年十七、八,即以稷、契自命:"才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忆昨诗示诸外弟》),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志趣。庆历二年(1042)登杨□榜进士第,签书淮南判官。庆历年(1047)调知鄞县,便着手兴修水利,贷谷与民,受到人民爱戴。嘉□元年(1056)为群牧判官,后历官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等。任度支判官时,受同僚宋敏求委托,在家藏唐人诗集的基础上编《唐百家诗选》。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增强。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拜相,进《三经新义》,立于学官。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潜心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元□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死。王安石事迹,见《宋史》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宋诗纪事》、《宋人轶事汇编》、《宋稗类钞》等。
  
  文学主张与创作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早在庆历三年(1043),他就抨击西昆派的代表人物杨亿、刘筠"以其文词染当世,学者迷其端原",批判他们的文风"无文章黼黻之序"(《张刑部诗序》)。后来他的文学观随着变法思想的形成而明显地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他的文学主张的核心是:"文章合用世"(《送董传》),"务为有补于世"(《上人书》)。但不否定修辞技巧的作用:"容(形式美)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同前)。他的文学创作正是这种主张的具体实践。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创作以论说文的成就最为突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①直接向皇帝陈述政见的奏议。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批评北宋中叶整个官僚政治制度的腐败现象,提出法先王之意,主张"改易更革";《本朝百年无事□子》系统地阐述仁宗在位41年间的政治措施的得失,劝勉神宗革除"因循末俗之弊"。这类文章具有组织严密,析理精微,措词大胆切直而又很有分寸、语气诚敬干脆而又富于鼓动性等特点。尤其是《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万言,体大思精,近人梁启超以为"秦汉以后第一大文",惟贾谊《陈政事疏》"稍足方之"(《王荆公》第21章)。②
  
  是针砭现实的杂文。如《原过》、《使医》,短小精悍,巧于用比;《兴贤》、《委任》,从正反两面反复论证,逻辑性很强;《闵习》、《知人》批判世人溺于旧习和君主不能识贤,笔锋锐利,寄慨深远。③是人物论和史评。如《子贡》、《鲧说》、《伯夷》、《读〈江南录〉》、《读〈孟尝君传〉》、《读〈柳宗元传〉》,一反传统之见,发前人所未发,储欣以为能"希风《史记》论赞,奇美特绝"(《临川全集录》卷二)。其中《读〈孟尝君传〉》全文不足百字,而抑扬吞吐,胜意迭出,尤为短文中的杰作。④书序和信札及其他。如《周礼义序》、《诗义序》等,在学术见解中体现了他反传统的政治态度,即苏轼所谓"网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王安石赠太傅》);行文则"简而能庄"(沈德潜《唐宋八家文钞》卷三十),字字着力。《答司马谏议书》驳司马光对新法的非难,逻辑严密;《答吕吉甫书》以释憾解怨的态度作绝交书,置个人恩怨于度外,表现出了磊落的胸怀。
  
  记叙文在王安石的散文中占有较大比重。人物传记如《先大夫述》,运用朴实的语言记叙其父王益居官清廉正直。着墨不多,而给人的印象较为鲜明。《伤仲永》写仲永因后天不学终于由神童沦为常人的可悲经历,申述劝学之旨,题材很典型。墓志碑文,为数甚多,通常是概括叙写墓主生平、历官、品格,文笔简妙老洁,偶尔插入几则生动故事,显得重点突出,亲切感人。如《给事中赠尚书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写孔道辅不好鬼神□祥,举笏击杀妖蛇事,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无神论者的形象。游记如《游褒禅山记》,"借题写己,深情高致,穷工极妙"(《御选唐宋文醇》卷五十八引李光地语)。
  
  一般说来,王安石的记叙散文不重写景状物、铺陈点染,而属意于借端说理、载道见志,因而某些作品显得形象性不足。
  
  抒情文以祭文为多。用四言韵语写的,如《祭束向元道文》、《祭范颍州仲淹文》等,辞语古朴,情意真挚,颇有感染力;用杂言韵文写的,如《祭欧阳文忠公文》,高度赞扬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道德情操,词清韵幽,感激□欷,在当时各家所写的欧阳修祭文中,最为杰出。但某些替人代做及纯属应酬性质的祭文则未能免俗。赠序中也有抒情文,如《同学一首别子固》,抒写朋友间相警相慰之意,唱叹有情,婉转深厚。
  
  王安石早年为文主要师法孟子和韩愈。欧阳修指点他说:"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曾巩《与王介甫第一书》)自此以后,文思开廓。他兼取韩非的峭厉,荀子的富丽和扬雄的简古,融会贯通,形成峭刻幽远、雄健刚直、简丽自然的独特风格。吴德旋说:"古来博洽而不为积书所累者,莫如王介甫"(《初月楼古文绪论》),指出了他能够博取众美的长处。今人朱自清说:"王是政治家,所作以精悍胜人"(《经典常谈·文第十三》),指出了他的散文与欧阳修、苏轼的区别。
  
  王安石的诗歌,不仅数量多,有1500余首,而且很有特色,自成一家。退居江宁以前所写的诗歌,多数属于政治诗。他把自己长期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的感受和渴望济世匡俗的抱负写进诗里,主要有《感事》、《河北民》、《收盐》、《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利害见寄》、《发廪》、《兼并》、《省兵》、《读诏书》、《次韵和甫咏雪》等。这些作品,密切联系现实人生,内容比较充实;而在艺术上,一般存在着议论过多、形象不够丰满、语言较为生硬等缺点。如《兼并》诗,洪迈即认为"其语绝不工"(《容斋诗话》卷三)。执政以后,推行新法,当遭到反变法派的攻击时,他写了《众人》、《赐也》、《王章》、《即事六首》之二、《孤桐》等诗进行回击,表现出对于推行新法毫不动摇的意志。
  
  王安石是一位爱国诗人,抒发爱国感情的诗篇在他的政治诗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入塞》、《送赵学士陕西提刑》、《西帅》、《阴山画虎图》、《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等,是这类诗中的代表作。以咏史和怀古为题材的诗篇中也颇有传诵之作。如《商鞅》、《宰□》、《韩信》、《范增二首》、《贾生》等都有感而发,寓意深刻,李东阳以为"极有笔力当别用一具眼观之"(《怀麓堂诗话》)。历来脍炙人口的《明妃曲》两首,由细致的刻画与精妙的议论结合而成,在令人同情的王昭君的形象上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触,黄庭坚以为"可与李翰林、王右丞并驱争先矣"(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引)。王安石还写了大量羁旅、登临、酬赠、悼友之作,其中如《旅思》、《登飞来峰》、《题西太一宫壁》、《别孙莘老》、《送程公□守洪州》、《寄王逢原》、《思王逢原三首》等都是难得的佳构。但也有不少作品是铺
  
  排典故成语的客套虚文,艺术价值不高。
  
  王安石在退居江宁以后的10年中,思想上十分矛盾。一方面,他继续关心新法,写作歌颂新法成效的诗篇。《歌元丰五首》、《元丰行示德逢》、《后元丰行》等描绘人民在获得丰收后的欢乐景象,虽不无溢美之处,但可见他对神宗继续推行新法仍然热情支持。他曲折言志,著名的《北陂杏花》诗的最后两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陈衍以为"恰是自己身分"(《宋诗精华录》卷二)。其他如《杖藜》、《梅花》、《独山梅花》、《望夫石》、《鸱》等,都表现他未能忘怀政治,不肯超然物外的积极态度。另一方面,由于神宗对推行新法愈来愈动摇,王安石的处境愈来愈困难,他不得不借助佛理来解脱自己的精神苦闷。《示宝觉三首》、《示无著上人》、《寓言三首》、《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等,都表明他离开世情愈来愈远。此外,他寄情山水,陶冶性情,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其中如《南浦》、《染云》、《书湖阴先生壁》、《江上》、《北山》、《泊船瓜洲》等都是古今公认的佳作。
  
  王安石集句诗数量较多,有的比较自然。在他的提倡下,这种特殊的诗体在宋代有了发展。故严羽说:"集句惟荆公最长。"(《沧浪诗话》)王安石前后期的诗风有很大不同。前期主要学习杜甫关心政治,同情人民疾苦的精神,《杜甫画像》充分说明了他对杜甫的倾倒。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丰富,热情饱满。在艺术上,近体多仿杜诗句法,古体则明显地吸取韩愈诗歌的健拔雄奇、多用议论的特色,具有劲峭雄直之气。但如《读墨》一类诗作,"终篇皆如散文,但加押韵"(《王荆文公诗笺注》引李郛语),助长了宋诗议论枯燥的缺点。后期诗作,在艺术上走着杜甫"老去渐于诗律细"的路子,在对仗、典故、格律上精益求精;又吸收了王维诗歌的取境之长,进一步增强了艺术美。叶梦得说:"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石林诗话》卷上),吴之振说他"遣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澹之中"(《宋诗钞·临川诗钞序》),都比较恰当地指出他后期诗歌的艺术特征。严羽称王安石的诗歌为"王荆公体"(《沧浪诗话》),主要指其后期诗风而言。也有人对王安石后期诗过多地搬弄典故和讲究技巧表示不满,如陈师道说他"伤工"(《王直方诗话》引),叶□说他"徒有纤弱"(《习学纪言序目》卷四十七),赵翼说他几首属对精切的诗"皆字面上求工,而气已恹恹不振"(《瓯北诗话》卷十一)。不过总的来说,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在扫清西昆影响、开创宋诗局面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评张籍乐府诗的名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包含着自己的创作甘苦,给后世诗人以深刻启发,黄庭坚、杨万里等都受到他的影响。但他有时爱炼涩拙之句,押逼仄之韵,用冷僻之典,开启了江西诗派追求险韵硬语等形式技巧的不良风气。
  
  王安石的词作数量不多,艺术性却比较高。〔千秋岁引〕《别馆寒砧》词"意致清迥"(《蓼园词选》);〔桂枝香〕《金陵怀古》足堪"颉颃清真、稼轩"(《艺蘅馆词选》),都是不可多得的名篇。
  
  作品集与版本王安石的诗文,宋徽宗时由薛昂等人编纂成集,早已散佚。传世的有两种:一种是《临川先生文集》,通行的是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应云□刻本及嘉靖三十九年何中丞刻本,都是100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詹大和刻本,即所谓临川本。另一种是南宋龙舒刻本《王文公文集》,也是100卷、但篇目、编次与临川本不同,且只剩两个残本。1959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临川先生文集》,以临川本为底本,参校其他各善本而成。集末附日本岛田翰从残本《王文公文集》中辑得的47篇佚诗、佚文作为《补遗》。这是目前较完善的王安石全集。1961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得龙舒本的两个残本合刻,去其重复,配成完整的《王文公文集》。
  
  尽管王安石写了那么多,但是我还是喜欢他描写梅花的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来。
  
  此诗脱化于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另据惠洪《冷斋夜话》载,王安石曾访一名高士不遇,于是题此诗于墙,即赞美梅花的高洁芬芳,也暗寓主人的品格。他写这首诗歌是从视觉和嗅觉入手,告诉我们他写的是白色的梅花,在雪中独自开放写出了梅花的傲雪品格。
  
  我历来崇尚学以致用。我用王安石的这首咏梅诗歌最多的是后两句:“遥看不是雪,未有暗香来”。也常常在画白色梅花和拍摄雪天的白梅花的时候,用这两句给我的摄影作品做题。感觉王安石用浓缩的语言,写出了梅花的品格;不畏环境的变化,独自散发着芳香。
  
  《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这段诗歌,是用辨正的关系,描写了梅花和自然界的白雪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可以这样说:只有梅花和雪,才可以构成如此一幅无与伦比的优美画面。看来,梅花与自然非常和谐。梅花高洁,却不脱离和背弃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梅花之所以给人留下不一般的印象的原因吧。
  
  我又查了植物梅花的生平,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著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
  
  被誉为花魁。
  
  是梅花的秀美:“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感动了天下的这些政治家,还是因为它:“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不畏环境严酷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韧性,为那些身处艰苦环境中的人们,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或是梅花这种韧性和品格给那些身处危难或者非人的环境中的人们,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才是他们对梅花如此钟爱和深情,以致于如此认真观察和深入地写作,或者说是倾注感情和感动来写梅花,否则怎么会写得如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定是人们在困难的时候,他们从这种花卉的不屈不挠顽强向上的品格中,吸收到了生存下来的勇气和信心,或者是从它们那里得到了生存下来的勇气,所以才会如此。“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被文人墨客和政治家们赋予以完美的精神境界。
  
  再看看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的高风亮节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梅花被一代伟人毛泽东,赋予一种新的傲世的精神气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毛泽东和中国革命一起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艰难困苦,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中,能够生存下来已经是奇迹。他以及中国革命能够在危难和遇到非人困难的时候,依然能够挺住,不能够不说是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韧性鼓励着支撑着他,让他以及中国革命走过了这段艰难的人生和生活路程。
  
  在这里,我也提一下《红袖添香》中紫色蜻蜓的《画中梅》,她是这样写梅花的:“梅,在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幅是《红楼梦》中的“艳雪图”: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雪山坡后立一美人,披着红色的凫靥裘,身旁一丫环侍奉,手里抱着一瓶红梅,俩人身后是一棵艳如朝霞、疏枝缀玉的梅树。好一幅“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的迷人景象,别有一番趣味。
  
  想起这幅“艳雪图”,我有种想去冰天雪地的北方赏梅的冲动,去看那一簇一簇的梅花在枝头缤纷绽放,成片的梅林形成梅海凝云,那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定能让人留连忘返。
  
  另一幅是小说《家》中鸣凤到后花园折梅花时的情景:穿着一身碎花蓝布衣服的鸣凤,脑后垂着一根发辫,轻盈地走在那一片白似瑞雪的万株梅花林里,当她伸手欲折梅花时,遇到了充满青春朝气的觉慧,他帮她折梅花,她望着他,听他姿意坦荡地尽诉对她的爱慕之情,对她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她从他那双明亮的眼睛里看到光明,看到另外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觉慧的笑容灿烂明朗,始终感染着她,鸣凤的脸颊不时现出两个迷人的酒窝。俩人身后是迎风摇曳的梅林,花开似锦,美不胜收,象征着两位年青人纯真烂漫的美好爱情。
  
  再看画家笔下的梅花形态:树干粗壮黝黑,有种饱经沧桑的质感,枝桠虬曲清癯,配上疏疏落落、星星点点的粉红色梅花,给人一种刚柔相济的美感。
  
  梅花的意象主要有三:一是象征志土;二是象征隐士;三是象征美人、仙子。梅花被誉为“花魁”,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很多,梅花也不例外。陆游一生爱梅、咏梅自喻“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花中气节最高坚”的赞美之情。而《红梅赞》则表现了江姐“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巾帼英魂。
  
  至于第三种意象,我心目中还有另一幅画面:冬末初春的大地,冰枝嫩绿,疏花点点,宛见一纤秀女子,绮罗素裙,葱葱玉指折一梅枝,翩然走进梅林,落英缤纷的梅花漫天飞舞,耳旁传来优美舒缓的《梅花三弄》,女子伴随着音乐轻盈起舞,琴音犹如天簌,沁人心脾。此情此景令偶想起一句诗来: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晁端友《梅花》)。
  
  梅的冰肌玉骨,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它那铁骨冰心,傲然挺立在粉装玉砌的冰雪世界的形象,在经历了风霜雪压的考验之后,依然绽放出独特的芬芳。
  
  看来,平常百姓也是喜欢梅花的,不仅仅是政治家和隐士。
  
  这是我收集的描写梅花的诗歌,很遗憾,忘记了作者,如果作者看到,请和我联系,我著上您的大名,就留在这里让大家欣赏吧。
  
  清疏玉影渐苍茫,去也轻盈,梦也留香。萼残知无力,琼台拼却余芳。冷雾寒霜漱心骨。
  
  一树寒梅白玉条。芳魂幻化冷蕊。坐久花寒时候,湿香凉吹。瘦骨冰清,寒香雪净。
  
  掩卷沉思,诗歌所给予人的美好享受,只有那些有诗歌造诣的人才能拥有,其他的人也就无权利消受了。
  
  [1]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13432页
  
  [2][7]林逋撰.《林和靖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别集1086》)[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616页
  
  [3]钱钟书著.《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第10页
  
  [4]奉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胡元福主编.《奉化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4.第43页"莼湖区?杨村乡"条,"黄贤村是北宋诗人林逋出生地"
  
  [5]单锦珩总主编.《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272-273页
  
  [6]如(宋)潜说友纂修《咸淳临安县志?卷六十五》[M].(宋)梅尧臣《林和靖先生诗集序》[A].《宛陵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别集1099》)[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420页。近人朱孔彰《和靖诗集?跋》(四部备要本)[A].据二者认为林逋卒年为"六十一"。
  
  [8]《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9]徐规著.《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序言》第7页
  
  [10]钱基博著.《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第481页
  
  [11]周峰主编.《吴越首府杭州及北宋东南第一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第264-280页
  
  [12]赵齐平著.《暗香疏影——说林逋〈山园小梅〉(其一)》[A].《宋诗臆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78-95页
  
  [13]张毅著.《宋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5.第50页
  
  [14][24](宋)林逋撰、沈幼征校注.《林和靖诗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172页《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诗曰:"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15](宋)王称撰.《东都事略(四).第一百十八卷.隐逸传一百一》[M].有载:"逋临终有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草,犹喜曾无封禅书。'卒年六十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第1823页
  
  [16](宋)朱熹、李幼武撰.《宋名臣言行录五集?五朝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之十?陈抟希夷先生》[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第333页"临终为句云: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犹为人称颂"
  
  [17]陶文鹏、韦凤娟主编.《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8]李修生编著.《中国文学史纲要(宋辽金元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第13页
  
  [19]金循华、万玉兰编著.《梅妻鹿子林和靖》[A].《词林遗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第28页
  
  [20]余秋雨著.《西湖梦》[A].《文化苦旅》[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
  
  梁启超:《王荆公》,中华书局,上海,1936。
  
  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1958。
  
  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59。
  
  沈钦韩:《王荆公诗文沈氏注》,中华书局,上海,1962。
  
  邓广铭:《王安石》,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