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市检察院网站:147家“超實體”掌控全球經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02:38

147家“超實體”掌控全球經濟?

2011年12月08日09:00  來源:《Vista看天下》  作者:田毅

 

  玩轉世界經濟權力的原來是它們——

  本刊記者 田毅 實習生 殷芙蓉__文

  這張世界經濟核心控制公司的三維圖畫貌似蝴蝶,大大出乎意料的是,不是《財富》或《福布斯》榜單上的沃爾瑪、石油公司及互聯網企業,147家“超實體”中,金融寡頭公司占據著四分之三,而且它們之間通過參控股關聯密切!

  一只“蝴蝶”在瑞士學者James Glattfelder眼前一步步清晰起來。

  “蝴蝶”的“身軀”是跨國金融公司組成的“經濟超實體”,這147家公司掌控了全球40%的能量!更要命的是,這些“超實體”之間通過投資等方式高度關聯,有時更穩定,有時則相反,“讓人不安”。

  近日,這只“蝴蝶”帶來的上述消息再次震動了全球財經界,不少人感慨,這不正是占領華爾街運動者夢寐以求的科學證據嗎?

  “晚生”的提問

  38歲才完成博士論文,James Glattfelder(下稱詹姆士)感覺自己是個“晚生”。他大男孩樣,黑邊眼鏡,淡淡胡須。23年前,老師喚醒了15歲的他沈寂的對物理和化學的興致,而後他又轉向計算機,一發不可收拾。

  2006年底,兩個問題牢牢抓住了這位正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半工半讀博士的心:其一,誰掌握著世界上最核心最大的經濟權力?其二,這些頂尖“勢力”如何關聯,是否結盟?

  此前,人們只有一個籠統的印象:大公司占據了世界財富的較大比例,如《財富》排名上的沃爾瑪、BP石油等等。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詹姆士和同伴決定利用從“經濟權力”入手,以計算機統計模型演算、提煉無數龐雜數據背後的“隱匿者”和掌控關系網。“當時覺得經濟權力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很新,少有人研究,又很真實。”2011年11月19日,詹姆士對本刊記者說。

  於是,無數個日日夜夜,他們就在虛擬時空的億萬數據與真實世界的掌控間穿梭不停。從43060家跨國公司,到1318家,再縮小到147家,最終50家;從運營收益、股權分散,再到公司市場價值……詹姆士他們儼然在畫畫,更準確地說,不是趴在地上,而是“站在月球上看地球”。

  2007年開始統計時,全球經濟熱氣騰騰,糧食價格擊垮了幾個國家政府,石油高價讓人高呼“100美元以下的時代一去不返了”;後來,2008年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在某種意義上讓詹姆士他們很是高興,也增加了信心——誰不想知道危機背後的“權力黑幕”呢?到了2009年的低谷、2010年的看似復蘇,以及2011年的各國、各區域危機重重疊疊,大家越來越感覺到這個研究的價值了。

  最終,這張世界經濟核心控制公司的三維圖畫貌似蝴蝶,大大出乎意料的是,不是沃爾瑪,不是石油公司,也不是互聯網企業,147家“超實體”中,金融寡頭公司占據著四分之三,而且它們之間通過參控股關聯密切!

  “the biggest fish”

  這是歷史上第一張全球公司控制關系圖!如果說1318家大公司是“big fish”,那麽147家公司就是“the biggest fish”,而TOP50則是“超實體”巨鯨了。

  梳理詹姆士提供給本刊記者的前50大(TOP50)公司,49家都屬金融類,有銀行、基金、保險、投行、資產管理公司等;雖然它們基本都是大型跨國公司,但從總部所在地看又非常集中,其中美國24家、英國8家 、法國5家、日本4家 、瑞士2家、 德國2家 、荷蘭2家、加拿大1家 、意大利1家。

  為什麽它們能上榜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倒掉一個實業公司,比如沃爾瑪,影響的只是若幹門店和消費者,可能造成一地的“問題”;但倒掉147個金融巨頭中的任何一個,都是一國甚至全世界的“災難”。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兩年,很多國家元首都頻頻約見這些金融帝國高層,或穩定形勢,或阻止破產。不是有那句話嘛,“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詹姆士他們的思路也不難理解,他們先從一個擁有3700萬個公司資料的龐大信息庫裏選取跨國公司,得到那43060個,其中5675個在股票市場上出現,以此尋找它們直接以及外圍參控股的公司,連接成網。其根本含義在於描述大型跨國公司之間的所有權關聯度和影響力,由此,跨國壟斷金融集團浮出水面。

  “此前一些研究集中在個別大公司身上,而且忽視了它們之間的聯系。”詹姆士在報告中說。

  “這個分析報告仍表明所有權正在不斷地集中和跨越國界”,密西根大學Gerald Davis教授接受《科學新聞》雜誌采訪時說。

  這些結論對普通人而言,真不知是應該慶幸還是應該失望。還記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句老話嗎?

  “集中帶來了不穩定。一家公司遭遇經營風險,會很快通過這些網絡急速傳遞開來,而且"金融傳染"這十多年愈發加劇,震蕩地域也擴展到全球。”國內一位經濟學家對本刊記者評論說。

  2008年,傳染異常急速的金融危機也許就是最好的例子。

  別樣排行榜

  如果你還要問,這個世界難道不該屬於“八九點鐘”的“年輕人”嗎?

  現在的回答是:不一定。令人驚奇的是,TOP50竟是“老年俱樂部”!其中能檢索到的最早成立的,是1765年成立於英國的萊斯銀行,其余公司也大多誕生於19和20世紀,所謂新興公司不見蹤跡。

  而在《財富》和《福布斯》雜誌每年評出的世界公司500強中,“年輕人”就多了許多。銀行等金融公司固然不少,但電信、石油、零售、電子、甚至食品公司都很眼熟。

  區別來自大家視角不同。《福布斯》榜單看重的是公司的銷售收入、利潤、資產總額及股票市值四大指標,而《財富》關註的僅是銷售收入。也就是說,一個在《福布斯》或《財富》榜單上的公司,可能因為投資企業個數和資金都很少,它在全球經濟中的“權力”就登不上詹姆士的TOP50。

  “這1318家跨國公司只占全球經營經濟收入20%,但通過共享股權,它們幾乎擁有"全部"全球經濟,即全球最大規模的上市公司及制造業。算上這些,這1318家跨國公司控制了全球經濟利潤的60%以上。”詹姆士在報告裏寫道。而這1318家公司股權交錯,平均每個都至少與20家大公司有關聯。

  從“冷卻賭場”到“占領華爾街”

  2008年6月8日半夜,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內,突然間顯示全球石油價格走勢的所有電腦屏幕上幾乎一片“紅色”!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電腦壞了,定睛一看,原來是油價漲停板!創歷史最高單日漲幅!”這家公司人士對本刊記者回憶說。十年間,油價從每桶10美元左右狂奔到2008年7月的天價147美元,後半年又慘跌到36美元,如自由落體一般。

  就是這十年,金融、信息化和眾多傳統產業牢牢捆綁,轉彎、加油、疾駛。就如上述全球石油價格過山車,有數據披露,2004-2008年間,進入國際石油期貨市場的金融基金數量由4000多家翻番到9000多家,投資金額以萬億美元計。投機性對衝基金的原油和汽油交易量一度占紐約商品交易所的70%。

  “2008年初,高盛就來遊說我們,說油價要到200美元,我們沒聽。”上述公司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高盛做多也做空,對衝風險賺錢,後來也被查。不過,金融寡頭借技術和市場之力已成為“超實體”。

  如果看一看蘇珊·斯特蘭奇的《賭場資本主義》,你簡直會以為是在評述當下——國際援助體系、最終貸款人、“冷卻賭場”——其實這還是1997年的論述,現在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2008年後的金融危機讓這些巨人多少遭遇了麻煩,雷曼破產,很多銀行、投資公司大為壓縮,最近的《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還爆出消息,投行將再次大幅裁員。現在,甚至到了“占領華爾街”。

  不過,詹姆士並不認為這些金融“超實體”有什麽“政治陰謀”,而完全是利益使然。“占領華爾街也不是由一些傀儡集團控制的,實際上,這是在這個動態的演變網絡中自然發生的。”他對本刊記者說。當然,金錢更多地流入關聯度最高的“超實體”中,這也是事實。或許危機能更讓他們抱團過冬,甚至借機“蛇吞象”,更加集中了超級經濟權力。

  獨樹一幟中石化

  對於中國人,詹姆士的“蝴蝶”榜單最獨樹一幟的可能就是TOP50中唯一一家非金融公司,也是唯一一家中國企業,就是排名第50位的中石化。

  “在不同國家所有關系的比較就像比較蘋果與橘子”,詹姆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另一位國外經濟學家評論說,“擁有股份在美國和社會主義的中國並不意味著相同的關系,甚至在一個國家,所有關系也很難梳理出來”。

  不過,中國案例雖然復雜,卻也可追溯蹤影。從政府完全掌控的計劃經濟走來,90年代末之後國企也有很多分化,不少市場化業務占據主流,但也有一些懷抱壟斷資源不放,現在迫切需要類似1994年的分稅制及1998年石油大改革的大動作。

  本刊記者了解到,一些國家部委近年也提出了破除石油壟斷等內部意見上報高層,但如最近針對電信壟斷的大辯論一樣,反對聲異常強盛,最終懸而未決。一波波油荒和高油價,伴隨著一波波民營煉廠無油可煉,批發商無油可賣,甚至油質低劣。

  11月21日,《人民日報》罕見刊文《為發改委反壟斷叫好》,風格銳利,呼籲“明天我們真的能看到打"老虎"也能像打"蒼蠅"一樣毫不手軟”。十天前,《人民日報》還發文《破除壟斷才能改良經濟體質》。此為真言。

  市場經濟經歷幾百年滌蕩,超實體顯現,而從計劃經濟走來的中國企業,或許才剛剛接受市場洗禮,幾輪沈浮,幾代人士都不為過。只是,現在站在起點之上,各方膠著,失望似乎多過希望。

  最近,一些朋友在聚會上安慰一位諸事不順的大型民企掌門人,其中一位甚至以自己剛檢查出癌癥來安慰他,但這位老總聽了以後說,“我今年經歷了七件事,件件都可以和癌癥相比。”

  “the biggest fish”排名

  巴克萊銀行(英)

  美國資本集團(美) ??

  富達管理及研究公司(美)

  安盛集團(法)

  道富集團(美)

  摩根大通(美)

  法通保險集團(英)

  美林公司(美)

  德意誌銀行(德)

  摩根士丹利(美)

  中國石油(601857)化工集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