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荣:浅谈如何辨别高中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08:04
(2009-06-07 09:55:18)转载▼
分类: 论文
浅谈如何辨别高中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摘要:从语音的角度,人们常把文言文中的通假分为同音通假和近音通假两类。由于定义上忽略了对构成通假关系的两字在字义上差异的强调,导致出现把具有某项字义相同的古今字误断为通假字的现象。正确把握通假字中通假的定义、类型和判别标准,有助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效地实施文言文的教学。
关键词:文言文;通假;通假字;辨别
通假字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献和文言文教学时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常常会见到文章篇目注释处有“某”通“某”的字样。这些通假关系的注释,有合理的,也有部分是误断的。要正确把握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须对通假字中通假的定义、类型和判别标准等有明确的认识。
一、通假的定义
通假字的产生是建立在两字具有通假关系的基础上的。通假字中所讲的通假,实际上是指古人在用字上的一种本有其字的假借。许慎《说文·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氏对六书中假借下的定义,强调的是一种“本无其字”的假借。这也是通假字中的假借与六书中的假借的不同之处。但是,音同或音近却是它们的共同点。
两字通假关系的建立,除了本有其字和音同或音近外,字义上也应有一定的区别。因为有些音同或音近且义近的字,它们之间是否具有通假关系,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二者字义上的微妙区别来判别。
那么,何为通假呢?所谓的通假,指古人在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临时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且字义上与其字有一定区别的字来代替的现象。用来替用的字叫通假字,被替用了的字叫本字,也叫正字。如《鸿门宴》:“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句中把表示时间的“早”字写成了表示一种寄生虫的“蚤”字。“蚤”是“早”的通假字,“早”是“蚤”的本字或正字。
二、通假的类型
从语音的角度,人们常把通假的分为同音通假和近音通假两种类型。依据他人的研究成果,考虑义近通假的特殊性,我们把通假字中的通假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同音通假、近音通假、义近且同音或近音的通假。
(一)同音通假
借字和本字上古声母和韵部都相同的通假,叫做同音通假。如有和又。依据王力上古声韵的研究理论(声母归为32母,韵部归为30部),二者上古声母都是全浊牙音匣母(拟音/h/),上古韵部都是阴声之部(拟音/?/)。可见,有和又的上古声韵是相同的。另一方面,从字义上来看有和又。《说文》:“有,不宜有也。”清代学者段玉才《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段注》):“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引申遂为凡有之称。”段氏的话说明“有”字的本义与“无”字是相对的。如《诗经·小雅·大东》:“东启明,西有长庚。”又如《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用的都是有字的本义。《说文》:“又,手也。”《说文·段注》:“犹有古文尚书而后有今文尚书之名,有后汉书而后有前汉书之名,有下曲礼而后有上曲礼之名也。”段氏通过形象举例,说明了又字在本义“手”的基础上引申出作为副词用的“复”义。如《左传·庄公二十六年》:“秋,虢人侵晋。冬,虢又侵晋。”例句中的又字用的就是引申义。有和又,声韵相同、字义不同,在古文献中常常构成同音通假。如《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句中的“有”通“又”,“有”是“又”的通假字,“又”是“有”的本字或正字。
(二)近音通假
借字和本字上古声母和韵部相近的通假,叫做近音通假。近音通假有三种类型:声母相同,韵部相近;韵部相同,声母相近;声母相近,韵部也相近。[1]
1、声母相同,韵部相近。
如亡和无。二者上古的声母都是明母(拟音/m/)。亡的上古韵部是阳部(拟音/a?/),无的上古韵部是鱼部(拟音/a/)。二者上古韵部的主要元音/a/相同,只是亡的韵部多了鼻音韵尾/? /,属于阴声韵与阳声韵(古音韵学家把古韵分为阴阳入三大类)的“对转”现象。“所谓对转就是在主要元音不变的前提下阴阳入三者的转化。”[2]所以,亡和无的声母相同,韵部相近。另一方面,从字义上看,亡和无也是有区别的。《说文》:“亡,逃也。”说明亡的本义指逃亡。如《史记·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说文·段注》:“逃者,亡也。二篆为转注,亡之本义为逃。今人但谓亡为死,非也。引申之则谓失为亡,亦谓死为亡。孝子不忍死其亲,但疑亲之出亡耳……亦叚为有无之无,双声相借也。”段氏指出了亡的本义是逃亡,还进一步说明了亡的引申义指死或失,以及亡与死的区别和它被假借为无的原因。《说文》:“无,亡也。”《说文·段注》:“凡所失者,所未有者皆如逃亡然也。”段氏说明了无的本义似“失”或“未有”,也就是“没有”之义。古文献中,亡有时被假借为无,二者构成声母相同,韵部相近的通假关系。如《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又如《诗经·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2、韵部相同,声母相近。
如世和逝。世和逝的上古韵部都是入声韵的月部(拟音/at/)。世的上古声母为舌面全清的书母(拟音/ /),逝的上古声母为舌面全浊的禅母(拟音/ /)。二者上古声母发音部位(舌面)相同,只是发音方法(全清/全浊)略有区别。从语音上看,二者韵部相同,声母相近。我们再从字义上来看世和逝又有何区别?《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如《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仁。”后引申为父子相继的世代,人世,当代,时代等义。《说文》:“逝,往也。”说明了逝的本义指往,离去之义。如《诗经·邶风·谷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后引申为去世、死去等义。在古文献中,世和逝常常构成韵部相同,声母相近的通假。如韩愈《祭十二郎文》:“吾上有三兄,皆不辛早世。”句中的“世”表达的是“逝”的去世之义,所以“世”通“逝”。
3、声母相近,韵部也相近。
如能和態。能的上古声母是舌头次浊鼻音泥母(拟音/n/),韵部是蒸部(拟音/?? /);態的上古声母是舌头次清音透母(拟音/t/),韵部是之部(拟音/?/)。能和態的声母发音部位(舌头音)相同,发音方法(次浊鼻音/次清音)略有区别。二者韵部的主要元音/?/相同,只是能的韵部多了韵尾/ɡ/,属于阴阳“对转”的现象。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字义上对能和態作一下比较。《说文》:“能,熊属,足似鹿。”说明能的本义是指一种像熊的野兽。如《左传·邵公七年》:“今梦黄能入於寝门。”《说文》:“態,意態也。”说明態的本义指状态,容貌。如《楚辞·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此態也。”能和態在古典文献中常常构成声母相近,韵部也相近的通假关系。如《楚辞·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又如《荀子·天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也,夫是之谓天官。”
(三)义近且同音或近音的通假
义近且同音或近音的通假,实属于同音或近音的通假的范畴。它专指同音或近音的通假中借字与本字字义相近的一类。这类字看似今天的同音或近音的近义词。王力把这类字归为同源字,在古籍中常常通用。由于两字字义相近,很难判断二者是否具有通假关系。居于义近的特殊性,我们把它单列为“义近且同音或近音的通假”。义近且同音或近音的两字是否构成通假,除考虑具体的语境外,还应结合二者字义上的微妙差别来判断。如辩和辨。二者上古声韵同属于并母(拟音/b/)元部(拟音/an/),是同音关系。《说文》:“辩,罪人相与讼也。”说明辩的本义指辩论。如《荀子·劝学》:“有争气者,勿与辩也。”又如《礼记·王制》:“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引申为言词动听,有口才等义。《说文》:“辨,判也。”说明辨的本义指辨别。如《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王力古汉语字典》把辩和辨归为同源字,并作了辨析:“‘辨’是从行动上来剖分事物,分别是非;‘辩’是从语言上来辩清问题、分别是非。二者的核心义相同,只是着重点不同,语音也相同,实同一词,由语境的不同而有别。在古籍中又多通用。”王氏的话说明辩和辨语音相同,因语境的不同而表现出字义上的微妙差异。在古文献中,有时“辩”通“辨”。如《庄子·秋水》:“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又如《庄子·逍遥游》:“此小大之辩也。”有时“辨”通“辩”。如《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争之急,辨之急,故脯鄂侯。”又如《论衡·自纪》:“口辨者其言深,笔敏者其文沉。”
三、通假字的判别标准
依据通假的定义和类型,我们可以把辨别两字之间是否具有通假关系的判别标准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借字与本字的上古读音要相同或相近。所谓的相同指二者的声母和韵部都相同;所谓的相近指二者的声母相同、韵部相近,或者韵部相同、声母相近,或者声母相近、韵部也相近。其次,借字与本字在字义上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来说,两字字义的差异性主要从字的本义或者与本义最近的引申义去判别。对于同源字,应先辨清它们字义间的微妙差异,再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别二者是否具有通假关系。第三、借字与本字要具有共时性。所谓的共时性,指借字与本字要处于同一历史平面上。
四、高中文言文中部分误断通假字辨析
根据通假字的判别标准,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误断的通假字选录如下,以供参考:
误断例字
例   句
页码和序号
篇   目
说通悦
秦伯说,与郑人盟
96页注释⑨
《烛之武退秦师》
知通智
失其所与,不知
96页注释16
孰通熟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104页注释18
《廉颇蔺相如列传》
景通影
赢粮而景从
96页注释17
《过秦论》
要通邀
张良出,要项伯
100页注释⑨
《鸿门宴》
取通娶
终老不复取
12页注释11
《孔雀东南飞》
莫通暮
至莫夜月明
105页注释②
《石钟山记》
反通返
人穷则反本
108页注释20
《屈原列传》
责通债
则仆偿前辱之责
101页注释⑥
《报任安书》
坐通座
直上载公子上坐
112页注释15
《信陵君窃符救赵》
根据上表所列部分误断的通假字,试举例作辨析。如《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与郑人盟。”教材注释“‘说’通‘悦’”。这说明“说”是“悦”的通假字,“悦”是“说”的本字。说和悦是否具有通假关系呢?首先,我们从语音上来看二者的关系。说和悦的上古韵部都是入声韵月部(拟音/at/)。说的上古声母是舌面全清的书母(拟音/  /),悦的上古声母是舌面次浊边音余母(拟音/  /)。二者上古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舌面),发音方法(全清/次浊边音)略有区别。所以,说和悦上古音属于韵部相同、声母相近的关系。其次,我们还可以从字义上来看说和悦又是什么关系?悦:“喜欢。《孟子·惠王下》:‘取之而民悦,则取之。’字本作‘说’”[3]〈《说文》:“说,说释也。从言、兑声。” 《说文·段注》:“说释,即悦怿。说悦释怿皆古今字。许书无悦怿二字也。说释者开解之意,故为喜悦。采部曰:‘释,解也。’儿部曰:‘兑,说也。’本周易此从言兑会意,兑亦声。”段氏说明了说的本义指“解说”之义,并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为喜悦,还判断说和悦是一对古今字。“古今字指不同历史时期用来记录同一个词的形体不同的字,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古字和今字合称古今字。”[4]为什么会产生古今字呢?“上古时期,文字的数量比较少。由于词义的引申和文字的假借,一个字往往兼司数职,兼表数义。为了不使一个字兼职过多,以求文字在记录语言方面更精密,更完善。人们就另外造新字来表示某个字的某个义项。这个新字叫做‘后起字’或‘区别字’。”[5] 如《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句中用的“说”表达的就是说的本义,即解说之义。又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句中“说”用的就是说的引申义喜悦之义。古人对“不亦说乎”的“说”也曾有过说明:如“毛氏曰:‘古与论说字通用,后人作悦字以别之。’”[6]毛氏的话说明了悦字是后人为了区别说字而新造的区别字(后起字)。虽然语音上说和悦属于音近关系,但从字义上来看,悦代替的是说的引申义“喜悦”这一义项,后人为了区别说字,就在说字的基础上改变形符,另造了一个悦字,说和悦是一对古今字,二者没有通假关系。
又如《孔雀东南飞》:“终老不复取。”句中的取为取妻之义。教材注释:“取”通“娶”,这也是一个误断通假的例子。取和娶的上古声母都属于清母(拟音/ts/),韵部都是侯部(拟音/o/)。从语音上看,二者属于音同关系。那么,取和娶在字义上又有什么关系呢?《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说明取的本义指捕取。如《周礼》:“获者取左耳。”后引申为拿来,取来之义,有进一步引申为娶妻等义。如《诗经·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又如《诗经·幽风·伐柯》:“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说文》:“娶,娶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说明娶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字,专指娶妻之义。娶也是后人为了区别取字,在取字的基础上加上表意形符来替代取字的引申义娶妻的后起字,取和娶没有通假关系。
综上所述,正确把握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帮助我们进行文言文教学。清代学者王引之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7]王氏的话是非常正确的。由于历史社会的不断发展,语音面貌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规律发生变化。我们去阅读古典文献和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对于句中出现的通假字,就用本字的现代读音去读,用本字的字义去释句意,对于那些被误断为通假的古今字,可用今字的读音去读,用今字的字义去释句义。
参考文献:
[1]荆贵生.古代汉语·下册.济南:黄河出版社,1997.904
[2]石玉成,许匡一等.音韵学教程.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89.187
[3]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数据出版社,2000.314
[4][5]荆贵生.古代汉语·上册.济南:黄河出版社,1997.155
[6]张玉书等,王引之(校订).康熙字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51
[7]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转引).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551
参考书目:
[1]段玉才.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2]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数据出版社,2000.
[3]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荆贵生.古代汉语.济南:黄河出版社,1997.
[5] 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