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赛立信:包容:一种自信、大度的精神气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1:47:08
包容:一种自信、大度的精神气质


日期:2011-12-25 作者: 来源:文汇报
  • 图片说明:顾红亮
  • 图片说明:何雪松
  • 图片说明:文军
  • 图片说明:12月17日,由文汇报和上海东方青年学社联合主办的“上海城市价值取向系列讨论之三:包容”举行。图为听众积极参与顾红亮教授发起的“现场哪些是新上海人”的调查。
  • 图片说明:谢遐龄

  • 上海城市价值取向系列讨论之三:包容 包容:一种自信、大度的精神气质

      包容是一种个体品行,也是一种艺术。它是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统一,不仅要能够“容”,而且更需要“包”。但“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价值理念和人际互动层面,它必须转化为一种集体的社会行动和积极的社会政策,并通过一种自信与宽容的社会文化的塑造来引导和促进包容性社会的形成。而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也一定是一个自由、民主和开放的社会。(文军)

      接力演讲 包容需要一致而百虑

      顾红亮(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传统、现状都使上海需要包容

      当前,上海为什么要提倡包容这个价值取向?

      首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是伴随着上海从海边渔村发展为国际大都市的内在动力和要素,既是它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它发展中受惠的部分。1843年,上海因五口通商而开埠,1853年后因战乱不断,江浙商人陆续移师上海,此后到1930年代,租界文化让上海成为国际最时尚产品的试验场,如伴随着19层百老汇大厦等现代娱乐消费建筑而出现的好莱坞电影,收音机传播,新感觉派小说一时风靡。在二战期间,上海接纳了前来避难的三万犹太人,成为犹太难民的“诺亚方舟”。改革开放后,上海成为引进外资、人才的聚宝盆。从历史上看,包容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精神财富。再看当代,据今年人口普查,上海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已连续18年为负数,但近10年内上海人口因外来人口导入而以年均3.24%增长。如何让外来人口尽快融入上海城市生活?上海近期出台了两项包容性很强的政策:自今年7月1日起,在上海市就业的外来从业人员和郊区用人单位从业人员将逐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范围;今年9月,全市47万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全部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民办小学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其次,1990年代以来,上海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各类社会矛盾也较早得到暴露,需要包容精神来克服新的不包容、相互排斥的社会现象。不包容现象也包括我们承认不同主体的正当权利,容忍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但是没有力量或资源去整合或引领它们。这些都需要上海有勇气、新的智慧和包容精神来破解。

      最后,从正面而言,有了包容,我们才有可能增强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在邻居之间、公民之间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生活在心情舒畅的社会环境中。据一项调查,在新上海人中,有80%对上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有50.8%表示与本地人很容易相处,有64.7%认为本地人排斥外地人不是普遍现象。这说明,一方面上海城市的包容度较高,另一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包容内涵:自信、尊重、倾听、一致

      如何理解包容的多重内涵?从字面看,第一要容,指宽容差异,容忍多样;第二要包,指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对话的空间,使不同的文化和声音在此交汇和碰撞,在交汇中寻求主导;使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在此交锋和争辩,在交锋中寻求融合。具体展开为下面四层含义。

      第一,包容体现为一种自信的、大度的精神气质。

      包容需要自信。没有自信,我们无法直面批评的声音,无法应对纷至沓来、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当然,自信不等于自傲,有了自信,还需要放低姿态,为他人着想。包容还需要大度和雅量,否则就无法容纳新思想新观点。

      第二,包容要尊重和维护公民的权利。

      在权利面前,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都是平等的。公民在享有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时,还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在实际生活中,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现象屡屡出现,有些公民承担大量的义务却享受很少的权利,有些干部享受大量的权利却承担很少的义务。在公共执法领域,公民的一些正当权利被漠视和践踏,侵权案件还时有发生。2009年,浦东发生钓鱼执法案件,受害者自断手指,以示清白。包容性社会要允许民众有合法的、畅通的渠道表达他们的正当权利,执法人员要在职责的范围内依法行使权力,这样,社会怨气就会减少。

      第三,在现阶段,包容意味着心平气和地化解社会矛盾。

      改革越深入,社会矛盾越复杂越严重。据《瞭望》周刊报道,群体性事件由2000年的4万起增加到2009年的11万起,参与的人数平均增长17%。我们要通过包容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化解矛盾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倾听民众的意见和呼声,读懂这些意见与呼声背后的关切。有些意见是通过信访等合法途径表达的,有些是通过散布谣言等不合法途径表达的,可能还伴随着过激行为、煽动性言辞。我们要用理性的态度、艺术的方法破除难题,最终达成相互谅解。

      第四,实现包容需要一致而百虑。

      所谓一致指暂时达成包容和谐的状态,所谓百虑指在追求包容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和接纳差异。从内容上看,差异可以分先天性分界、利益分别、价值目标分歧、认同分离等;从表述方式看,差异可分论述不同事件;论述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表达同一事件的相反意见。一致而百虑展开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方面要通过差异辨析、自由讨论达到一致共识,另一方面新达成的一致共识还需要回到百家争鸣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持续的验证和发展。正是在一致而百虑的过程中,包容的水平和境界将会得到不断的提升。

      包容:人际的美美与共

      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

      偏见、刻板印象与歧视

      人际包容是人在互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相互尊重、相互接纳和相互欣赏。上海作为一个流动性极强的国际大都市,倡导人际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人。然而偏见、刻板印象和歧视并不鲜见。

      偏见是对特定的人持有敌意或负面的态度,而持有如此态度的理由只是因为他们是某个群体的成员。以精神疾病为例,我的一项研究表明,522名受访的上海居民中有半数以上认为精神疾病患者是危险的,因而不愿意与之接近。更多的偏见是以隐蔽、非公开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出现。

      刻板印象是以某种类型化的方式认识某个群体而无视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并非以这个人的具体表现为评价的基础,而是直接将其与所属群体进行关联。

      歧视是对特定人的不公平、负面的或伤害性行为。歧视是一个连续体,从仇视的言论、回避、阻挠、肢体冲突到种族灭绝。著名经济学家里贝克尔说,歧视是有价格的,歧视的一方和被歧视的一方都付出代价,只不过弱势的一方付出更多。

      从微观而言,人际的不宽容可能导致敌意、对立和冲突,从而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对上海625名流动儿童的研究表明,感知到歧视的流动儿童更容易出现精神健康问题、敌对情绪,甚至更有可能发展出反社会行为。从宏观层面而言,人际的不宽容可能成为撕裂社会的微观机制。

      为了实现包容,我们必须认识到偏见、刻板印象和歧视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首先,支配霸权固化强势群体的排他性交往。强势群体要求其他群体均接受自己的意识形态霸权,所有与其不同者均被视为异类予以排斥。其次,资源稀缺引发相对剥夺感和人际之间的怨恨。社会群体之间会为了稀缺的资源或机会而冲突或竞争,每个群体都希望获得更多的资源,他人的进入就被视为剥夺了自己的资源,从而引发怨恨情绪。再次,差序格局形成人际之间的内外之分。只有“自己人”才能得到充分的信任,而陌生人、与自己不同的人都可能属于“其心必异”的行列而受到不平等的对待。最后,从众行为驱使人们遵从多数规则。我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很多的偏见或成见,因为大多数人均如此,我们很少去反思其对错。

      仁、和、美是深层价值基础

      如何消除偏见、成见和歧视?学界有过很多的讨论、实验和政策实践。第一,接触。增加接触即可减少人际的不包容。第二,合作。共同参与过程打破内外团体的观念,因为合作激发同情心。但如何让具有敌意或偏见的人参与合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三,分类。人与人之间的不包容,是因为每个社会都有很多分类机制,比如本地人对外地人,因此包容就是去除分类或再分类。为了消除歧视,就出现了“新上海人”或“新市民”之类的再分类。但分类从来都是由强势群体所设定的。四,融合。以美国为例,最初的假说是,所有人移民到美国都会同化成为“美国人”,但现实是很多移民群体并没有改变,于是出现了“马赛克”、“彩虹”这样的预示隔离和等级差异的隐喻。

      尽管接触、合作、分类和融合对于促进人际包容是重要的,但包容的重要前提是整个社会对此要有高度的价值共识。在我看来,深植中国社会的三个观念仁、和、美也许,是人际包容的深层价值基础。

      “仁”就是将人当人看,这体现为一种平等观,即所有人无论其生理特征、社会特征有什么差异,均应尊重,不能因其差异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所谓“一视同仁”。“仁”的另一个层次的含义是爱,即人要以“不忍人之心”去关怀每一个人,消除一切歧视和苦难。

      “和”意味着整体与团结,是“和而不同”。如哈贝马斯所说,“包容不是把他者囊括到自身当中,也不是把他者拒绝到自身之外”,而是形成一个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对所有的人都是开放的,包括那些陌生人或想保持陌生的人”。因此,需要在“不同”和“多”中寻求共识并使之成为整个社会或人群得以团结的基础。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名言,此处借用可说明人际交往要在“和”的整体意味上进一步凸现个性,即每个人充分展现自己的天赋、才能和优势,从而形成一个人尽其才、相互赞赏、共建家园的理想境界,这样我们的社会就是“美美与共”的“众美”空间。

      毫无疑问,人际包容是建设包容性社会的基础,但人际的包容需要整个社会的制度和政策的支撑。

      包容更是一种社会行动

      文军(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从个体化社会到包容性社会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现代社会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后现代转向,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不断从“总体性社会”转向“个体性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中,作为个体的人正在被各种力量撕裂成“碎片”,以往个体对家庭和集体的依附以及相应的家庭和集体对个体的庇护正在逐渐消退,个体由此变得越来越孤独和原子化,原来由各种亲密关系所型构的生活空间正在不断地被分割,从而导致“大众的崩溃”和“集体意识的消解”。因此,在个体性社会中,个体的身份不再首先由某个组织或群体来界定,而是源于其所处的特定场域和惯习,源于能确定其自身价值和尊严的基本权利。

      但是,“个体性社会”的来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最大的社会后果就是导致了个体之间情感的淡化、人际冲突的增加,整个社会的焦虑心态不断加重。因此,个体性社会不得不面对个体的重新整合和社会包容问题。于是,“包容性社会”的建构便成为个体性社会中大众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当代社会的不断“个体化”导致了社会差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加。在一个充满差异、“他者”的个体性社会里,承认“他性”的存在,包容彼此间的相异性,在差异中谋求一致,才是个体自由和保障的前提。在这方面,能够优化个体整合和整体发展的包容性社会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此,从个体性社会到包容性社会,是人类社会从个体主义时代迈向新的整体主义时代的开端,也是对个体主义冷漠的一种反叛和超越,更是原子化的个体寻找更好的社会保护的共同理想。

      以社会行动来促进包容性社会的形成

      我认为,对“包容”的解读应该分层次来进行,既有个体内在的自我包容,也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人际包容,更有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包容和人与自然的包容。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人伦和谐、天人协调”,还有“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都是包容性社会的文化根基。然而,长期以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传统的中国社会比较强调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实际上这种看似宽恕待人、包容他人的观念倡导却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消极的包容表现。所以,包容必须跳出单纯的价值层面和消极的个体行为层面,而要以一种积极的社会行动来促成一个包容性社会的形成,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自己要具有包容的心态和行为,还要积极引导他人和社会,以形成更广泛的包容性社会和文化。

      “包容”必须上升为一种集体的社会行动、积极的社会政策和宽容的社会文化,以广泛的集体行动和社会参与来促成一个包容性社会的形成。这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首先在发展战略上应该强调“平等式参与”和“共享式发展”。而这恰好是“包容性社会”的基本要义,也是“包容”的价值取向转化为社会行动的基本要求。只有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自主、平等地参与社会建设,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时,包容才能最终体现出它的社会价值和积极意义。

      其次,在社会政策的制订上应该以积极的社会政策和制度来保障包容性社会的有序运行。社会政策是实现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的社会政策的目标或效果在于不管个体的环境条件如何,都能够参与且分享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幸福。积极的社会政策的建构是包容性社会合理化、合法化和常规化的重要手段,其本质在于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核心是兼顾公平和效率,重点是倡导不同个体公平合理地分享社会和经济发展成果。

      最后,在社会文化的引导上应该不断营造出一种自信、宽容、大度的文化氛围和社会价值,只有把包容性理念进一步升华到社会文化层面,并将其内化为民众自觉性的社会行动和社会责任,包容才能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自觉,包容性社会才能最终形成并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学者对话

      谢遐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我注意到,上海市委全会倡导包容作为上海价值取向时,强调了“包容的基础是尊重和维护公民的权利”,我很受感动。包容可大可小,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物质利益,但重点应是指不同文化之间能够相容,是跨文化的含义,利益协调在其次。要容忍和自己相异的价值观念,前提是尊重他人。核心是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意志,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是人与人相处最基本的原则,这条立起来了,包容就不难做到。但理论易讲,实践难处。所以我要提一些现实的问题。

      如何用包容性思维处理乱设摊现象?

      请问顾红亮,我们的包容是否有限度?小摊小贩乱设点屡禁不止,如何具体包容这种现象?

      顾红亮:包容不等于一味的退让和妥协,更不等于包庇。包容是有分寸的包容,是有理有据的包容,是有法律底线的包容,因而是有限度的。

      关于如何包容小摊小贩乱设点,我认为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在法律层次上,如果违法违规,就坚决不包容,这是底线;第二,在秉公执法的同时,要通人情,明情理,在适当的时候做柔性处理,因为做小生意的市民自谋职业,自食其力,值得肯定,而周边居民也有购物便利的需求;第三,有关部门要制定更具包容性、更有人性化的政策,例如,规定在一些特殊时段、地点允许设摊,设专人管理,或者修建新的市场或者开辟新的交易区域以规范乱设摊现象。用包容来解决乱设摊问题,关键要靠疏、而不是靠堵的办法。

      反同性恋、怕艾滋病是否该被包容?

      谢遐龄:讲包容常常会产生居高临下的错误态度,低看、鄙视的态度,被包容者未必心里很舒服。请问何雪松,包容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在美国,同性恋最初遭歧视,现在如果教授反同性恋甚至会被解除教职,反对同性恋是否也应该被包容呢?

      何雪松:哈贝马斯曾说包容不是要将别人囊括在自己之中,但也不是将其排除在自身之外。今天提倡包容,一定是一个相互包容的过程,不仅指执政者尝试吸纳各种不同的意见,而且不同群体要尝试进入一个包容的共同体,所以需要相关各方的努力。

      至于同性恋,西方因为鼓励多元文化,可能会走到另一极端,强调了“百虑”,“一致”层面的共同体有所弱化,而这样的多元化可能会导致个体化,这其实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危机。为了保护弱势群体,有时候会采取某些“积极歧视”政策。同性恋是被歧视的对象,为了保护这样的少数群体,西方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道德底线,任何人逾越这个底线就会承担一定的代价,比如教授被解聘。我崇尚中国人的对立统一观,既要多元,又要有一致,但前提条件是哈贝马斯所提倡的沟通理性。

      谢遐龄:也就是主张均衡、对等,互相包容。那么,害怕艾滋病不一定是歧视,但是现在有种得不到原谅遭谴责的趋势,是否也要包容?

      何雪松:这样的歧视背后隐含了一个道德含义,很多研究发现,最重要的不在于别人是否真的在歧视你,而在于我们的“自我污名”,感觉社会在歧视我。我们强调不要歧视艾滋病是对的,但依然要承认,对于陌生人、新事物的担心是种本能的反应,我们应该要尊重这种心理反应。同时我们要思考是否有足够的信息、足够的资料来让每个人都认识艾滋病群体,信息对称了,包容就容易了。

      个体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如何协调?

      谢遐龄:请问文军,你谈到的社会行动必定和整体建构有关,如果碎片化的个体再回到整体必然要重新构建,在新构建的未来社会中,个体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如何协调?个体性的内核可能是强调从社会得到更多的利益,甚至是掠夺、欺诈的,也可能是个人道德感较强的,这两种态势下整合出来的前景会怎样?这是理论工作者必须考虑的前瞻性问题。

      文军: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问题需要从社会关系的分析中来理解。今天我们讲包容,其实首先就涉及到包容的对象,包容谁?包容什么?这都暗含着一个“关系”在里面,因为包容会涉及到双方的容忍力问题。未来的社会应该是建立在个体性原则基础上的整体性社会,不可二元分割地看待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这从某种意义上在提醒我们任何个体行为都不是从单纯的个体意义上来讲的,一定要考虑到互动的另一方。所以个体主义实际上总是与整体主义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个体行为最终都必须考虑到他人或社会的利益,并受社会整体结构的制约。以个体的道德为根基来整合社会,将会导致极端的个体主义的出现,这并不是个体性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更高境界在于包容世界各国文化

      谢遐龄:将来我们社会如何构成,我个人认为从历史的纵深度来看,不妨参照一下西方历史。法国开始大部分都接受了新教,但最后除了两个省,其他都回归天主教了。天主教体现的是整体性,新教体现的是个体性。当前欧洲的文化地图有一个大体清晰的边界,拉丁族信仰天主教,日耳曼族归依新教,斯拉夫族虔诚于东正教,同一个基督教最后分成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都来源于各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例如日耳曼族古代公有制是有个体主义传统的,他们的土地都分到私人手中耕种,但其余都是公有制的;而我国古代“井田制”也是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主义。

      所以,包容的内涵是各种文化相互包容。一是上海内部,二是上海和全国各地;还有一个更大的层面就是中国在未来全球化中,对世界各国文化也要包容,而这种价值取向要从现在恢复我们古老的胸怀博大、宽松自由的传统做起,在现实生活中发扬弘大,这样才可能在全球社会中担负更多的责任。

      听众提问 新上海人是否该包容上海话?

      上海海关员工:近年来,很多上海小孩不会讲上海话了。最近,浦东某公交车实行了沪语播报。您觉得,作为新上海人是否也有义务包容、传承上海传统文化?

      何雪松:公交车可以同时播报上海话、普通话和英文,这更能体现上海的包容。但“包容”不必过分强调谁“包”谁,而是在“容”的基础上建构出一个共同体,这就是“包”。当大家都尊重和欣赏对方并共同努力建构这个共同家园之时,上海文化的内涵会更丰满,也会有更高境界的包容。

      怎样理解诚信和包容的关系?

      上海市气象局员工:文汇讲堂把诚信和包容放在一起讨论很有深意。去医院排队看病,有人凭关系插队,对这种不公正、不诚信现象是否也要包容?这时怎样理解诚信和包容的关系?

      顾红亮:有序排队看病是一个规则,遵守规则是守诚信的表现,凭关系插队者打破规则,违反诚信要求,很难包容。包容需要相互体谅,但不是无原则、无限度地容忍。

      包容是以守诚信为基础的。包容就像一个容器,空间越大,内物越丰富,但关键容器架构要牢固,否则容器虽大,不堪承受。使容器足够大、又足够坚固的基本材料之一就是诚信。诚信做好了,就会更加包容。

      民主社会一定会更包容吗?

      吴新文:法国总统萨科奇不许穆斯林的妇女戴面纱,民主社会是否导致多数人对少部分人的暴政或者排斥?如何理解民主和包容的关系?

      金可可:民主制度本身具有价值中立的特征,不能保证其结果在伦理与价值上的正确性,西方政治哲学上著名的“食人族的民主”即为其例证:若让食人族投票,就会得出“吃人是好的”这一结果。为保证民主政治在价值上的合理性,就必须以宪法确立某些不得为民主所撼动的价值,比如人的尊严与自由,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论自由。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多数人的暴政”。

      谢遐龄:这涉及到“包容”是人治社会的理念,还是法治社会的理念。人格尊严是核心。包容体现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越发展,文明越进步,尊重越充分。

      如何理解理想规则在实践中碰壁?

      华东理工大学传播专业教师:规则体系包括了理想规则、公开规则和潜行规则。美好的精神、思想、意识值得追求,但在践行中,生活非常现实,带来很大的考验,如何去包容?

      谢遐龄:有些法律法规执行起来难度很大,比如摊贩、黑车等。应该硬治,还是反思后对现行法规进行修正,这都是实际操作中非常难的问题。规则、法律在实施中必定会不断碰到未预料到的问题,因而要根据执行情况适时作出调整。哲学上叫做规定性的判断和反思性的判断二者迭相为用。这在哲学上已有定论,足见实践中须经长期摸索。

      如何包容外来人口分享上海稀缺资源?

      上海社科院研究生:上海的包容性不断增强,是否会对外来人口的准入门槛有所降低?政府如何处理城市包容和资源稀缺之间的关系?

      文军:这属于操作层面的问题。事实上,上海正在逐步地降低外来人口的准入条件。你提到这个矛盾其实在任何国家和城市都存在,关键是我们在观念和政策制订上是否意识到了包容性。我个人认为,政府首先应该给常住人口以“同城待遇”,不能因为目前人口增长与资源稀缺还存在一些矛盾就采取排斥性的社会政策。资源稀缺总是存在的,但这不是采取排他性政策的理由。

      本版据12月17日现场演讲实录整理而成。更多相关内容请登录文汇网-文汇讲堂频道http://forum.whb.cn查阅。本版摄影均本报记者叶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