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cg方面是什么: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煮酒论史『煮酒论史』 [野史乱弹]滇军漫谈点击:128 回复:1 作者:黄麻起义 发表日期:2011-2-8 13:45:0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40:42
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煮酒论史

『煮酒论史』 [野史乱弹]滇军漫谈

点击:128  回复:1 作者:黄麻起义  发表日期:2011-2-8 13:45:00         李根源离滇的迷雾
  在民初的滇军历史上,李根源离滇是一件大事。作为在昆明重九起义立下大功,军政府举足轻重的人物,驻节大理,威镇迤西。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李根源却断然离开云南,从此脱离了云南本省的军事政治活动。可这样一件大事,在各种回忆和研究文章中基本上是一笔带过。就是李根源本人的回忆,也是欲说还休。咱们就此事来说道说道。
  李根源是云南腾冲人,是日本士官六期生。云南的六期生可不少,李根源、罗佩金、唐继尧、张子贞、刘祖武、顾品珍、赵又新、张开儒、李鸿祥、谢汝翼、庾恩赐、黄毓成、何国钧、赵钟奇、欧阳沂、姜梅龄、李伯庚等。这里面除个别是八期生外,都是六期生。当时的日本士官毕业生回国可是炙手可热呀。在京候选时,各省都派专人延聘,旅费、安家费什么的丰厚得很,而且都许以高职。也许是云南给的条件特别优厚的缘故吧,除云南本省选派的士官生基本上全回云南外,还有好多外省同学也到云南工作。这些人有李烈钧、方声涛、沈汪度、赵康时、韩凤楼、刘存厚等。当时的昆明真正是士官生云集。他们到省的时间大概是1909年年中的这段时间。云南省方对他们确实不错,这些人的工作无非是两个去处,一个是到云南新军19镇担任中级军官,一个是到云南讲武堂和陆军小学当教官。在19镇任职的最初大多是副营级岗位上锻炼,不多久就纷纷走到正营职岗位。个别突出的如罗佩金在辛亥革命前居然做到了团长的高位。即使在讲武堂当教书匠,也大多在19镇兼职,那个风光,不是现在的教书先生能比的。论级别,大多也是营级。
  李根源是这些军界精英中的佼佼者。他一回来,只当了很短时间的讲武堂教官,就被提拔为监督(教育长),后来更是当上了讲武堂的总办(校长)。在当时新式军事人材缺乏的情况下,在昆明也算个有份量的人物了。他在官场上走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前面。李总办在讲武堂的工作十分努力,效果也非常好。他改革课程、扩大招生,由一个二三百人短期培训性质的学校,变成八百人的颇有规模的正规军校。更为重要的是,李根源扮演了同盟会在云南的的播火者,一个清廷的云南讲武堂,根本上就成了同盟会培养军事人材的场所。讲武堂的弟子毕业后在滇军中充任下级军官。李根源虽然没有在19镇任职,但潜在势力是不可小视的。他日后能在驻粤滇军中翻云覆雨,也是讲武堂总办打下的基础。很多讲武堂毕业生对李根源非常尊敬,咱们的朱总就曾多次写文章回忆讲武堂生活,对李的评价颇高。
  李根源在云南重九起义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以我个人愚见,他的功劳应该居首位,甚至超过了蔡锷。翻一下当时参与者的回忆文章,蔡锷本人并不是同盟会员,他当时任37协协统,军职很高,但在之前的密谋中并没有参与,只是在唐继尧等人商议好,动员他出来领导后,他才积极参与领导。也就是说,蔡后来主滇,主要是得益于他的军职高,新政府需要一个有号召力的人来当领导。当然,蔡在起义前虽然参与度不高,但他一旦决定参加,就全身心参与进来,起义中的指挥可圈可点,绝无半点动摇情事。他在起义功劳簿上位居第二是当之无愧的。
  我为什么认为李根源应居功第一呢?
  首先,李根源利用讲武堂的阵地,进行了革命的思想教育,拉起了革命的基本干部队伍。讲武堂学生几乎全部有了革命要求,一些学生如杨蓁等更是参与了起义的具体谋划。起义前不久,讲武堂毕业生刚好分发到19镇部队,在士兵中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宣传。正是因为李的这些努力,才使云南的革命最彻底,没有象很多省份那样搞成夹生饭。
  其次,李的那些日本士官六期生是起义谋划和参与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平时也是把李当作旗帜的。
  更为重要的一点,李在具体的起义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李作为一个没有在19镇任职的讲武堂总办,在起义前夕居然抓到了73标的指挥权,并领导73标3营首先发动了起义。正是73标首先发动,然后是74标响应,讲武堂参与,蔡锷的合理指挥,起义最终胜利。
  附:起义前的19镇系列
  统制官:钟麟同
  正参谋官:杨集祥
  总参议:靳云鹏
  
  镇直属部队
  马标统带田书年
  炮标统带韩建铎(1营刘云峰、2营谢汝翼、2营庾恩赐)
  工兵营韩凤楼
  机枪营李凤楼
  辎重营范毓灵
  
  37协统领蔡锷
  辖73标丁锦(1营成维峻、2营刘世杰、3营李鸿祥)
   74标罗佩金(1营唐继尧、2营刘存厚、3营雷飙)
  
  38协统领曲同丰
  辖75标罗鸿逵(驻蒙自)(1营张某代理、2营孔繁锦、3营赵瑞寿)
   76标涂定邦(驻大理)(1营蒋宗毅、2营孙绍骞、3营张桐)
  
  
  从主官态度看,当时倾向起义者控制了炮标全部、74标全部。38协驻迤南、迤西,暂时对昆明政局起不了作用。最大的问题就在73标身上。如果73标反对起义,那事情是很不好办的。73标标统和1、2两营管带都是倾向于清廷的,只有3营的李鸿祥是李根源同学。在起义密谋者初步确定了起义时间后,李根源就潜入73标,以3营为依托,发动他那些当基层军官的学生,把情绪动员了起来。最终打响重九起义第一枪的不是革命势力强大的74标,而是事先认为可能会有问题的73标。正因为如,李根源在重九起义中的贡献不亦伟乎?至于后来的军事行动那就不必说了,进城呀,打军械局呀,李根源都起了主要作用。
  
  起义后,组成军政府,蔡锷因地位较高,起义中指挥也很得当,态度很坚决,被推举为都督顺理成章。论功行赏,李根源当上了军政部长和参议院长,控制了军政府的实权。如果把这些军政人物当作明星的话,李根源的星味当时是不在蔡锷之下的。据李根源自己点到为止的回忆,当时云南军事上的事情,全部是李本人说了算。蔡锷对于军事上的决策权非常有限。以后的事,就扑朔迷离了。大理腾冲一带,起义的张文光和当地的驻军闹得一蹋糊涂,李根源带着一部分省军去处理滇西的局面。是当时的滇军第2师师长。局面平定后,令人惊奇的是慨然离开了云南。直到三十年代前,他再很少踏上云南的土地,而是在外面从事政治活动,成为政学系的要角。后来在广东和驻粤滇军关系很深。是当时整个南中国一个份量很重的人物。
  李根源为什么离滇?我绝不相信军政人物会真的在革命成功后会优游林下,归隐山林。何况他并不是脱离政治,只是离开了云南而已。据我的分析,他是和蔡锷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只是后来蔡锷成了护国元勋,和他曾经是权力上的对手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所以李的回忆是那样的欲言又止。不光李本人,旁人为文也只能云山雾罩的。任何一个当都督的人都不会容忍下面有这样一个强势的军政部长,李离昆处理滇西局面是否有被排挤出权力中心的味道?
  李根源固然因为自己是滇西人,到滇西处理人地相宜。可当时军政府里掌兵的滇西人并不止李一个。这就不能不让人深思了。李在滇西和省方也不是那么融洽,在张文光的处理上常和省方相抵触。到1912年年中,云南的局面已经稳定,蔡锷通过援川、征藏、援黔,已经牢牢控制了云南的局面,军队也听命于蔡。尤其是唐继尧作为蔡锷的铁杆支持者,居然在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贵州的地盘,任何想和蔡较量一下的念头都是不智的。这也就不难理解李根源怏怏离滇了。
  在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生态中,新军将领当上一省都督的并不少见,但一般都是本省人。当时本省人治本省的呼声是很高的。蔡锷作为一个湖南人,在云南主政,困难很多,能不能站稳是很难说的。但蔡毕竟不是寻常人物,他虽是湘人,但省中却极少用湘人(比较重要的好象只有一个石陶钧),尤其是李根源的那些士官同学,都被蔡委以重任,蔡收服了这些人的心。这也是蔡锷能在滇有那么高的威信的原因。
  关于李根源在民初滇省军政部长任上的情况,引杨琼的《李印泉先生传》字里行间也许能读出一些东西:
  战事定,于是相与议设都督。以五华山师范学校为都督府,其下立三部,为参谋部、军务部、军政部,又置参议院。军政部者,以军政时代称,实一省之政萃焉……而推先生为总长,兼长参议院。有大事,三部皆预议。……然军政部最烦,……先生察贤否,量材能,从人望,虚意延纳,任以事皆办。其后,人冗进,皆觊柄用。新旧争于廷,主客攻于下,用人者多嫌疑。先生独持议以谓:今日争省界,亡国之源。宜先去此见,乃可谋国。独患旧人不知更张,新者不习为治,今宜取旧有人学问,新进有经验者,别其操行短长用之,亦何所嫌疑。闻者皆服。是以新旧主客之辩者不起,人皆尽其用,先生力也。
  附民初滇军援川系列:
  援川军第一梯团梯团长谢汝翼
  参谋长顾品珍 副官长禄国藩
  辖步兵联队 联队长张开儒(大队长:李修家、辛丞贵、吴馨兰)
   骑兵联队 联队长黄毓成
   辎重营长徐采丞
   炮兵中队王璧钧
  
  援川军第二梯团梯团长李鸿祥
  参谋长杨发源 副官长谢秉章
  辖步兵联队 联队长张子贞(大队长王秉钧、马骢)
   炮兵联队 联队长耿金锡
   辎重营长肖泽周
   骑兵队长王振伟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作者:黄麻起义 回复日期:2011-02-08 13:48:59 
   护国第一军人事变迁透视
  研究护国第一军的文章可谓车载斗量,本文试图以该军的人事安排为线索,根据开战前和战后的变化,来透视该军的风风雨雨。
  护国第一军的成立,是1915年12月21日,即蔡锷到滇的次日就确定下来的事情。第一军共六个支队,但并不是一下到位的。下面列出护国第一军在护国战争刚开始时的编制和干部配备情况:
  护国第一军总司令蔡锷
  总参谋长罗佩金 总参议石陶钧 秘书长李曰垓
  参谋处长王兆翔 副官处长何鹏翔 军需处长陈之阶 军法处长王为五 军医处长李丕章
  参谋:祝鸿基、周绍之、周兴权、杨森
  直属部队:
  炮兵团团耿金锡
  警卫大队长贾子寿
  宪兵大队长聂明德
  骑兵连长吕维周
  
  下辖部队:
  第一梯团梯团长刘云峰
  参谋长张璧
  中校参谋陈天贵(代参谋长)
  炮兵营长周宗濂
  第一支队邓泰中(1营李文汉、2营马鑫培)
  第二支队杨蓁(1营田钟谷、2营林桂清)
  
  第二梯团梯团长赵又新
  参谋长李伯庚
  第三支队董鸿勋(1营唐淮源、2营张光焕)
  第四支队何海清(1营蒋文华、2营周崇颐)
  
  第三梯团梯团长顾品珍
  参谋长王秉钧
  第五支队禄国藩(1营刘发良、2营杨福桢)
  第六支队朱德(1营郑森、2营曹之华)
  
  咱们就先从蔡锷的总司令说起。蔡的任职是1915年12月21日重要人员大会上明确下来的。那个会的参与人员最低也是云南军队的团长以上人物。会上蔡主外,唐主内。蔡任护国第一军总司令,唐则任云南都督。这本无问题。可是在蔡死后,到如今却争执了上百年。挺唐的认为唐的都督相当于护国军的总司令,下辖若干军,蔡只是麾下的第一军司令。这一方的代表人物是护国后任云南省长的周钟岳。而挺蔡的则声称蔡总和唐督是平行职务。这一方的龙头是名满天下的梁启超。由于这牵涉到谁享有护国运动首勋的巨大诱惑,到现在也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墨官司打了近百年。
  我不大相信圣人再世。我喜欢以常人之理揣度大人。这个安排是当时国内形势和云南省内人脉妥协的结果。唐蔡二人的关系一向不错,唐得任滇督,是蔡冒着和李鸿祥、谢汝翼这两个当时云南省内掌军队实权人物翻脸的风险强力安排的。蔡在京和唐也是书信不断。蔡离京直奔云南,唐对蔡奔滇也是举双手欢迎,派弟弟唐继禹带兵亲至省界迎接,不可谓不真诚。蔡在当时要发动讨袁,除了云南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唐继尧有没有可能拒蔡自己独立发动呢?云南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袁氏鞭长莫及,辛亥革命党在军内的势力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在南方各省中是独一无二的。以当时的形势看,中层军官,也就是团营这一级,基本上沸反盈天,和辛亥之前的情况极为相似。当政者如果强行阻挡,必然会被这股浪潮所吞没。应该说唐继尧对此认识是清楚的。因为几年前他自己就是密谋者中的一员。唐作为既得利益者,虽然一度动摇,在蔡回滇之前,唐其实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从他和杨蓁等人的谈话中可以得到印证,而且已经有实际动作。邓泰中的一团和杨蓁的七团已经在向川滇边界开拔。军火已经开始向日本洽购。为什么就非迎蔡不可呢?
  护国反袁是一件大事。即使最乐观的人也不会认为以云南一省的军力能击败北洋军,打到天安门前。护国者们打的算盘从来说是闹起来,撑下去待变。能撑住就是胜利。他们坚信坚持几个月全国一定响应。也就是说打败袁世凯靠的不是军事,主要靠的是政治。可唐缺的就是政治号召力。唐自清末日本回滇,一直就在贵州、云南两省打转转。虽然在西南是一个脚一顿地皮颤的角色,可在全国范围内还只是个青涩小男生。尤其是和政坛上翻去覆雨的国民党、进步党向少联系。蔡锷他们一来,这一切就迎刃而解。蔡背后是进步党的势力,是梁启超。一同回国的李烈钧、熊克武代表了国民党内的稳健派。(国民党激进派已另组了中华革命党)不说实力,通电上有他们的名字,影响力要比唐单独列名要大好多倍。
  另外,云南是个穷省,要这支持这样大的军事行动,云南的财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外来的财政援助。在当时除了外国借款以外,主要就靠华侨捐款了。李烈钧他们在南洋侨界有很大的能量,能弄到捐款。这在当时是个很大的诱惑。事实上,据当时的人讲,李烈钧带了几十万华侨捐款到云南。李烈钧作为一个和云南军界关系并不深(只在辛亥前当过讲武堂教官、陆军小学总办)的人,能当上护国第二军总司令,除了李在民初当过江西都督,有号召力外,能部分解决财政问题也应该是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长期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问题。近代中国凡有大的政治动作,没有外国势力的支持是很难成功的。而在那个时候,对中国问题最感兴趣的就是日本了。唐继尧虽然靠他的日本士官同学,和日本军界也有点联系,但这种联系是很不够的。可换了蔡锷就不同了,他在日本士官毕业时是前三名,有军界知名度,尤其是他背后的梁启超和日本的关系之深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李烈钧他们和日本外务省也有联系。蔡锷秘密离京后的行程也可以说明问题,他不是直接到上海租界再转云南,而是舍近求远,先到日本,再到台湾,再转云南。难道蔡锷是吃饱撑了?显然蔡锷是在日本进行政治活动,并且很有成果。最新的资料说明,蔡锷在台湾,会见了台湾总督儿玉。这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当然是个重大举动。(1924年孙中山到京也是绕道日本,同理)历史有时也会留下些蛛丝马迹,护国军购买军火的来源主要就是日本,联系人居然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板垣征四郎!
  这是1916年3月18日发的《日本领事来滇欢迎电》:
  滇唐都督转日本领事鉴:天祸吾国,元首谋叛。本军仗义讨贼,簿海同仇。贵国谊切唇齿,首敦目谊,感佩同深。星轺遥临,愧未躬迎。谨电布臆,藉表欢迎。并祝讲倌修睦,邦交日固,作友谊之提挚,蕲东亚之和平,无任祈祷。中华民国护国第一军总司令蔡锷、右翼总司令戴戡、护国军四川总司令罗佩金率全军将士同叩。巧。印。
  一个领事到任,本是平常事,但在那个时候,以袁政府的观点看,云南就是个叛省。可日本领事还是高调到滇,这是很明显的外交支持。
  和板垣征四郎的联系在一年多以后护法时期的书信来往中可以证明。虽然是一年多以后的事,但关系的建立应该在此之前。
  板垣征四郎函(1917年12月13日)
  南方之形势日见有利,将军多年来卓著勋劳。……近山县少佐来谓……游说将更为见效。又火药等事,得当局之首肯,均可谓在日内具体奉告。……祈为民国前途而自爱。板垣征四郎。
  唐继尧复函(1918年1月7日)
  拜启者:顷由舍弟夔庚转到大缄。承示火药能代为购运,至为感荷。大作理君不日将有滇池之游,极表欢迎。……唐继尧敬启。山县君外希代问候。
  所以,如果是唐单独发动,云南一省的军力硬和北洋拼,必败。而加上蔡李的因素,虽然看上去力量很弱,加上政治经济因素,想失败都难。这就不难理解唐以那么高的规格迎接蔡锷了。
  基于以上的因素,唐蔡二人的地位安排就是个大问题。
  首先,蔡没有强宾压主的可能。虽然蔡督滇时政声不错,和唐的关系更是莫逆。但此时主客易势。“春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斯时云南军界中运坚(团营级)已是唐氏的一统天下(当然前提是唐反袁),蔡强行夺取督掾,势必在军界中引起反弹。蔡是湖南人,在当时本省人治本省高唱入云的时代,他自己督滇末期已经很困难,这也是蔡锷求去,弃滇督如弊履的原因。现在的因难就更多了。
  在唐一边,也很困难。要说他甘心将滇督一席相让,想想就是不可能的。反袁反袁,反得自己靠了边,那还有什么反头。可不给蔡一个相当的名义,也交待不过去。毕竟蔡带来的政治好处那么多。又是老上司,安排不好,部属也看不过去。所以一主内一主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应该说,唐任滇督,蔡任第一军总司令率部出征,就是一个当时都能接受的结果了。
  当然,礼节上的节目该做还是照做。于是,《三让徐州》的一幕就又出现了。唐对蔡本人极为恭顺,言必称“老前辈”。要说蔡比唐也大不了几岁,蔡是士官三期,唐是六期。叫声学兄什么的也就够了,叫“老前辈”过了,过了。可戏要做足啊。下面的就和戏里的差不多,唐督坚以督掾相让,蔡公推却再三,唐督让之再三。蔡公情急之下,走避侧屋。真个是高风亮节,义薄云天。
  主角心中有数。也许是演得太逼真的缘故,观众入戏太深。拥唐的嫡系军官生怕弄假成真,杨蓁发了丘八脾气,说谁要是夺唐督的位子,咱们不干!拥蔡的人提出护国军的总指挥机关设置为元帅府,言外之意,这个元帅府当然在云南都督府之上,元帅之位当然蔡公居之了。唐督以“元帅之名太过崇隆,当以有大勋者居之,等护国成功后再设不迟“化解于无形。
  我们了解了这些前因后果,唐蔡地位谁高谁低的密码就接近破译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在当时的气氛下,能把二人分个高下吗?当时的决议就是二人平起平坐,互相行文平级形式,蔡总司令也是自云南省议会手中接印,而不是自唐督手中接印。后来唐督又兼护国第三军总司令。所谓唐督以都督之尊是护国军主帅,统辖一二三军显然是不正确的。当时为平衡各方面的势力,采取了有意识的模糊政策,虽然谁都知道这种模糊迟早是要清晰的。
  蔡公死后,甚至是死之前的一段时间,护国运动看到了明显的胜利前景,巨大的胜利果实是那么诱人,唐督就抛弃了模糊政策,有意识地使之清晰了。只不过以蔡公的威望,生前不理会那一套。蔡公死后情况就不同了,护国一二三军真成了唐督直接统帅下的部队。唐督成为一二三军的总司令不假,不过那是在蔡死后,而不是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