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伯泰邓迪大学:老人瘫倒路边“花钱买搀扶”折射社会道德滑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8:03:48

老人瘫倒路边“花钱买搀扶”折射社会道德滑坡

2011年09月30日 09:20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李冰洁

字号:T|T
2482人参与108条评论打印转发

不用不用这是我应该做的

山东烟台一位73岁老人突然晕倒在街上,许多路人围观却无一人愿伸手扶一把。老人醒来后浑身没劲儿,发现没人帮助,只好掏出200元钱请求路人将其扶起。一名小伙不久后路过扶起老人,没要钱就匆匆离开了。

掏钱买搀扶,这位老人可谓急中生智,因为能够主动花钱请求帮助,也就意味着可以打消那些存有搀扶老人怕被连累者的顾虑,而实践证明,他的这一求助方式是成功的,扶起老人的那位小伙子拒绝要钱,却又说明有无报酬不是老人扶不起的决定因素……

观察

并非缺少善心

只怕落入陷阱

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按理说,当我们看到年迈老人不慎摔倒时,本该及时伸出双手搀扶老人,可是,面对73岁的老人摔倒在城市街头,尽管许多路人都在围观,却没人能上前扶老人一把,以至于老人最后不得不掏出200元钱请求路人将自己扶起。当然,扶起老人的小伙子并没有收老人的钱,而是在将老人扶起后匆匆离开。

近年来,“彭宇案”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用以形容以老人为当事人的“碰瓷”案件。江苏“彭宇案”、天津“彭宇案”等类似事件的出现,都让公众的善心受到了极大挫折。不久前,江苏省如皋市警方接到报警,称一辆大巴在撞倒一位老人后逃逸,民警遂展开调查。受伤老人一口咬定是被大巴车撞倒,但车载监控录像证明是司机停车救助老人。

正是由于频繁发生的“彭宇案”,才使得73岁的老人遭遇了晕倒后无人相扶的悲剧。其实,并非公众缺乏善心,只是大家担心善良的付出会让自己落入陷阱中。当善意得到的回报不是感激而是戕害时,善意将不可避免地消退甚至消失。当善意的付出屡屡为好心人带来难堪,甚至是不幸的遭遇,并最终导致戒备心理完全压倒善意,面对求助,百姓人人自危,“袖手旁观”的尴尬就不可避免。

陈国琴

批评

不该忘却责任

不能失去公德

据说现在已有老人或其家人在他们身上随身带着“免责声明”——不管你撞到我没撞到我,只要你搀扶了我,我和家人就都十分感激你,也绝不会连累你……这与本新闻中的倒地老人掏钱求助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是自证清白,都在向路人宣告我们绝不会讹诈他人。只是当本为弱势的老人们如此替相助者着想,但他们被及时相助的概率依然渺茫。

有道是“正人先正己”,我们则说“扶人先扶己”,对于更多扶老人怕连累的人来说,基本就是有理论无实践,只是看到外面助人反被咬,自己并没有实践一回,于是就笃信老人扶不得,扶了必被讹诈,好像那些摔倒的老人就是一个又一个陷阱,就等着拉你们去跳,岂不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更多人恐怕是被吓出病来了吧!

冷漠是冷漠者的通行证,曾几何时见危不救是会受到公开谴责的,但仅仅因为几起至今并不明朗的扶老人反被起诉的案例,就一下子让这种冷漠变成无辜,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无心相助他人,反而将老人及其家人妖魔化,作为假想敌,必然在老人求助时不相助还添乱,看到别人出手了还去可以劝阻甚至恐吓,无限扩大了搀扶老人的成本。

与其说老人还钱买搀扶是一种自救的手段,不如说是老人手中的钞票有如几张试纸,试出了围观者自身冷漠还无限加剧冷漠的原罪。扶人先扶己,没有一点担当,缺乏应有责任,失去起码的公德,跌倒的老人不敢扶,那妇女、儿童有难了,他们不可能讹诈你,但也绝不会去主动相助,因为他们同样摔倒在地,只不过老人跌倒的是身体,而冷漠的围观者们跌倒的则是良知、道义和担当。

周稀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