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迪士科:二十世纪的四十九场战争(7-8)(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49:47
二十世纪的四十九场战争(7-8)(转) 七、 苏俄国内战争和抗击外国武装干涉(1918年5月至1922年10月)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策划、组织俄国境内反革命武装,对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俄国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武装进攻。
  1919年3月初,盘踞西伯利亚的原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调集40万白卫军,在长达2000公里的东方战线向苏俄红军发动进攻,白军很快越过乌拉尔,占领乌法,逼近喀山,侵入伏尔加河流域。为配合高尔察克,南方的邓尼金和波罗地海沿岸的尤登尼奇白卫军也开始向红军进攻。与此同时,英国舰队入侵波罗地海,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法国海军陆战队在敖德萨登陆,英国干涉军占领巴库。
  在这危急时刻,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出“一切为了东线”和“必须全力粉碎高尔察克”的号召,得到人民积极响应,大批党团员带头奔赴前线。4月底,伏龙芝率领红军在东方战线转入反攻,夏伯阳率领红军第25师冲锋陷阵。6月初,红军解放乌法,8月,解放乌拉尔,击败捷克叛军。11月14日,攻占高尔察克老巢鄂木斯克,高尔察克率残部东逃,年底在伊尔库茨克被活捉(次年2月被处决)。
  正当东线战事激烈时,盘踞高加索的邓尼金白军开始北犯,为支持邓尼金,美国向其提供了10万人的武器装备,英国向邓尼金部派遣200名军事顾问。1919年6月底,邓尼金进占察里津。7月3日,邓尼金下达进攻莫斯科的命令,邓部兵分三路向北进犯。这时,列宁又发出“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在很短时间内,13万人报名参加红军,奔赴前线御敌。10月中旬,邓尼金军队占领了顿巴斯地区和包括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广大地区并逼近图拉,距莫斯科只有200公里,形势十分危急。斯大林奉命到南方战线加强领导,红军主力也由敌人后方调至奥寥尔、沃罗涅日前线,准备发动反攻。反攻中,布琼尼指挥第一骑
  兵集团军冲锋陷阵,锐不可挡。红军在南线连战连捷,收复大片失地。1920年2月初,红军已将邓尼金白军主力全部歼灭,邓尼金逃往国外,残部在弗兰格尔率领下,溃逃克里木半岛,帝国主义组织的第二次武装进攻被粉碎。
  在高尔察克和邓尼金发动进攻时,尤登尼奇白军也于1919年5月中旬,向彼得格勒发动进攻。在英国舰队支援下,5月12日夜,白军突破纳尔瓦防线,逼近彼得格勒。为制止尤登尼奇进攻,俄共(布)中央迅速调集兵力,先平息内部叛乱,接着于6月下旬转入反攻。波罗地海舰队击退试图攻占喀琅施塔得的英国舰队。同年11月,尤登尼奇白军被彻底击溃,退往爱沙尼亚。
  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帝国主义把颠覆苏维埃俄国的希望,放在了以华苏斯基为首的波兰地主政府身上,帮助它武装了74万人的军队,组织发动了第四次大规模武装干涉。1920年4月,波兰军队入侵乌克兰,5月初,攻克基辅。6月,龟缩在克里木半岛的弗兰格尔残部回窜乌克兰南部。图哈切夫斯基率领西方战线红军反击波兰入侵军,解放了白俄罗斯。7月底,图部红军逼近华沙。叶戈罗夫率领西南战线红军解放乌克兰,攻至利沃夫。此时,英国外交大臣寇松照会苏俄政府,要求俄方停止进攻举行和谈。8月,波军在协约国支持下发起反攻,红军受挫被迫后撤。10月,双方签订停战协议。
  南方战线,由伏龙芝指挥的红军对弗兰格尔军队发动反击。10月底,红军在克里木半岛别列科普地峡北部围歼白军10万人。11月,红军突破白军防线,攻占刻赤,控制整个克里木半岛,帝国主义第五次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到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1922年10月,占据远东部分地区的日本干涉军也被驱逐出苏俄国土。
  • 1、 瓦·伊·伏罗希洛夫(察里津保卫战主要指挥者)。

    2、全俄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著名革命理论家托洛茨基。

    3、杰出的红军指挥员、红军第25师师长恰巴耶夫(即夏伯阳),后在战斗中牺牲。

    4、苏俄国内战争期间,约有5万中国人参加红军,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战。图为即将开赴前线的苏俄红军中国支队。

    5、为抗击邓尼金白军进攻莫斯科,红军向南部战线增派援军。

    6、尤登尼奇部白卫军枪杀红军战俘。

    7、粉碎帝国主义干涉后,苏联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忘我劳动。

    8、红军第一骑兵集团军(布琼尼任司令官)在乌克兰前线。

    9、1919年春,日本干涉军在海参威(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

    10、弗兰格尔,沙俄男爵,多次率白军与红军作战,失败后流亡国外。

     11、原沙俄海军上将、白卫军首脑高尔察克(1919年在库尔茨克被红军抓获处决)。


     八、埃塞俄比亚抗意(大利)卫国战争(1935年9月至1941年5月)
      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击意大利法西斯侵略的战争。30年代初期,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为独霸地中海,重新瓜分英、法在东非的殖民地,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加紧准备侵埃战争。
      1935年9月,意军统帅部在意属厄里特里亚和索马里集中30余万兵力,由意军东北非总司令E·德博诺将军(同年11月16日由P·巴格多利奥元帅接任)指挥,分北、中、南三路,向埃塞俄比亚腹地实施向心进攻,企图一举击败埃军。
      战前,埃军由皇家近卫军(l万人)和各省、部落民团组成,总数约40余万。埃军装备落后,训练很差,但士气高昂,最高统帅为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埃军统帅部的抗战计划是:一旦意军进攻,埃军即从边境后撤30公里,扼守险要,实施山区机动防御作战。10月3日,意大利不宣而战,意军装甲部队在空军配合下,大举入侵埃境。埃全国军民响应国王“坚决抗战,至死不屈”的号召,奋起抗战。战争初期,埃军主要以阵地防御战抗击意军。战争头5个月,埃军曾在阿杜瓦、戈拉海和坦皮恩等战役中重创意军。在争夺激烈的坦皮恩战役中,面对法西斯王牌部队黑衫军,埃军英勇抵抗,缴获意军大批坦克和大炮,意军久攻不克,死伤惨重。但在意军坦克猛烈进攻和飞机狂轰滥炸下,缺乏弹药和训练的埃军亦无力反攻,战局呈僵持局面。
      1936年3月,意军调整部署后再次发动攻势,并公然违反国际法,在战斗中使用窒息性毒气。面对优势之敌,埃军指挥失误接连失利,主力基本被击溃。3月底,埃塞俄比亚皇帝亲临前线指挥马伊乔战役,试图反击向首都进犯的意军,受挫后流亡国外。埃军残部分散转入山区坚持游击战争。3月5日,埃首都亚得斯亚贝巴陷落。9日,默索里尼宣布将埃塞俄比亚领土并入意大利。
      意军占领埃全境后,驻兵25万,残酷镇压埃塞俄比亚人民反抗斗争。1937年2月,仅在埃首都一地,意军在三天内即杀害9000余名埃爱国青年。埃塞俄比亚人民不畏强暴,在西部和南部各省组织游击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游击队频繁袭击意军驻地、炸仓库、破坏交通线,多次粉碎意军“围剿”,使法西斯化的“殖民开展计划”遭到破产。1940年底,埃游击队已控制全国4/5以上的地区,形成近30万人的部队。1941年1月,海尔·塞拉西皇帝率2000名游击战士从苏丹返回埃塞俄比亚。在英军配合下,埃军4月6日解放首都。5月18日,意大利驻埃总督宣布投降,埃塞俄比亚军民取得光复祖国的最后胜利。
      在整个战争期间,埃方共死亡70余万人,其中29万余人死于化学毒剂,30万人饿死,3.5万人死于意军集中营。意方伤亡14万人,付出120亿里拉巨额军费。埃塞俄比亚人民不畏强敌、英勇战斗的精神给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以巨大鼓舞,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1、坦皮恩前线埃军纵深炮火对意军装甲部队进行拦阻射击。

    2、埃塞俄比亚皇家骑兵开赴战场抵御。

    3、意军在德军飞机掩护下,猛攻埃北部重镇阿杜瓦。

    4、意军在亚得斯亚贝巴废墟中搜索前进。

    5、1922年10月,意大利发生法西斯政变,墨索里尼上台出任首相。

    6、意军装甲部队突破埃军国境防线后向埃境纵深高速推进。

    7、1941年初,英军从东北非发动反攻,埃军抗意斗争空前活跃。意军腹背受敌,反战厌战情绪高涨,大批士兵倒戈投降

    8、7月事件后,社会革命党人克伦茨基取代李沃夫出任俄国临时政府总理,鼓吹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9、 侵埃意军总司令巴格多里奥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