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rev2017:专业,为什么而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52:22

    所谓“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办”,折射出的是我们的高等教育理念依然还停留在“专科”的层次上。恐怕连“专科”也不如,只有职业高中与技校的“专业”设置,才这么与就业率挂钩。

    
    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有媒体以《教育部:高校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专业将停办》为题对教育部此一通知进行了报道。
    首先有必要厘清这则报道中一个很关键的事实性表述:“高校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将停办。”这样的表述虽然足够吸引眼球,但却很难说是忠于事实的表述,忠于事实的表述应该是:“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办。”如果教育部就是要把就业率作为高校专业设置的唯一决定因素,那么招生计划与就业率联动——就业率高就增加计划,就业率低就减少计划,就业率低至于零就干脆取消这个专业,倒也顺理成章。
    暂且不论专业设置只以“就业率”为杠杆,这样的思维有多么荒唐,首先想问教育部的是:这么多年来,究竟有哪所学校的哪个专业,就业率低过60%呢?近年高校就业率普遍“注水”,已属人尽皆知的秘密,随便打开一所大学的官方网站,其所公布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可以肯定地说,在高校就业率普遍“注水”的现实下,教育部现在宣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办”,不仅不会落到实处,反而会促使高校为了保住专业与招生计划,把“注水”的水龙头开得更大。
    如果可以把大学生当成一件件产品,那么“就业率”反映的,就是大学生作为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一件不被市场接受的产品,一种滞销的产品,等待他们的就是两个字:停产。但作为“大学”,难道真的可以与生产商品的企业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吗?  大学的院系以及专业与企业的车间就真的毫无分别吗?
    不必讳言,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他们上大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就业。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健全人格。而大学的功能,大学存在的意义,为社会输出人材固然是应有之义,但大学更主要的意义,是研究学问,专业应为研究学问而设。专业还应为求学者而设,为有特殊爱好者而设,我就是喜欢这专业,我报这专业本来就不是为了就业,你干嘛要取消它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什么前事?清华大学的前事——清华大学曾经走过很长一段弯路,它矢志要为国家建设培养大批量的工程师,删繁就简的结果不仅是人文学科取消殆尽,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沦为了一所“专科”学校,当然比较委婉的说法是清华因此变成了一所工科院校,“有工科没理科”,而恰恰是“理科”才能体现一所理工科大学的层次。
    不能不说,所谓“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办”,折射出的是我们的高等教育理念依然还停留在“专科”的层次上。恐怕连“专科”也不如,只有职业高中与技校的“专业”设置,才这么与就业率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