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坚果发布会:60年生人的六十年代之衣食住行点点滴滴回忆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7:09:08

60年生人的六十年代之衣食住行点点滴滴回忆记
作者:怀念您中


坐下来就想写写,也是一病,小文人毛病;就像刚上小学一二年级,满街的大字都来自流清鼻涕们的高高手一样。没人付稿酬还乐此不疲,毛病吧。写什么,想想,就写写我们60年生人,在六十年代衣食住行点点滴滴片段回忆吧。

衣。
我这人有毛病,不会买衣服。八十年代后期,陪某美女上武汉商场成衣部。她有闺蜜。就这闺蜜俩,嬉皮笑脸长长短短七上八下身体左右晃摆不知道多热闹,我却寡然无趣,站也不是坐也不行,插不进话,脸上还需端着高兴样子的微笑,受罪大了。大概就我这样酷似“伦敦”样,她闺友大摇其头。我知道面相考试不及格了。能怪我吗?我真的不明白都差不多衣服,就女人每件每件看看摸摸笑笑还能自言自语;未了停下脚步,紧盯,时间与空气凝固,却又莫名其妙摇摇头走开。我真的难受,陈佩斯当配角还能有台词,一个苕男人去配女人逛商场是绝对比郭德纲上春晚还烦!当然,看女人模样你就一百个相信:女人被盗机率冠军,绝对货真价实,一点都不掺转基因地沟油的正宗。

我还真是没有买衣服的习惯。过去家庭俩大人养三五个正常,还光荣。一套衣服下来,总是老大穿第一身下第一次水,落到我们身上的时候通常改内衣来用了。以前,街面上还有专门收破布的买卖。我们外面总是能见到一套工作服。小学中学同学们都知道彼此父母是干什么的,当然也说明过去武汉是座产业城市的规模有多大。不过一般女孩穿工作服不多,总有些花的布衣棉衣之类,冬天毛线衣夏天穿裙子,梳着两条辩辫满街跑有的是。这说明过去家庭穿衣上挺重女孩的。款式大体一致,女孩也有另类,来点变化,没人批评,总有青年女教师前来取经。奇怪的男孩子在穿衣款式稍有变化,轻者被批评奇装异服,重着还骂为流氓。小学中学咱们都是老实坨,我小的时候,奶奶的家法太厉害,不敢,没哪心。没有买衣服经历。买鞋子有过。奶奶是个家庭妇女,过去上年纪不能够参加工作。没有收入怎么办。老人没有家庭收入是没有地位的。隔壁总见媳妇和长辈找茬动气。我奶奶是什么人啊,心明眼亮,自己在附近开了一个一亩三分田:种菜。谁说过去割资本主义尾巴,没哪个事情。早上街头的早市场热闹得很。于是,奶奶手上就有余钱了。我在家里最小,帮奶奶劳动我却最出力,二哥大哥姐姐,能找到理由,实在不行,两腿一撒,开溜。我哪懂这个。帮奶奶抬粪,百把来斤啊,一个不到九岁的孩子就开始过这样的生活。所以,我相信习当年下农村扛几十斤的担子走几十里山路经历真实。

奶奶手上有了钱,一部分捐给姑妈,为这事老爸总是气不打一处出来。因为姑妈就俩孩子,而且还在搬运站工作,姑妈姑爹两人收入近三百元。六七十年代,这样收入绝对赶得上当时的省长;拿价值比说,相当现在一个小房地产商了。老爸能不气吗。前面说过武汉有重女孩气节,没办法。奶奶大概过意不去,就开始为我们卖鞋穿,记忆中买凉鞋较多,武汉的夏天哪不是外地人过得下去的。有一次为我和二哥买了两双球鞋(解放鞋)。买鞋的经历到现在历历在目,清晰得很。商店是在硚口太平洋副食商店的隔壁,为一家私人所有。买完鞋后,我和二哥立马就跑开了---欢天喜地啊!
..........有点眼泪了。

买鞋经历与第一次穿皮鞋经历同样难忘。大概七十年代初,接远道而来的重庆表姐。很隆重的,是我大哥的相好。家里子女都派出去了。老爸把他五十年代当小青年的皮鞋拿出来给我穿。头一回正式,没前科,穿上去除了一点憋外,走路还是蛮有劲的。来回几个小时,一路高歌;除了大哥眼神瞧人犯歪,一家人真是高兴。结果回来,拉着我进房间,指着鞋子说:你这么大的人,怎么连鞋都不会穿。原来,我穿了一双反鞋走了十几里路程。多怂人啊。

总想六十年代国家为什么会这样宭劲,因为父母说五十年代强于六十年代。现在回过头来看,从社会角度认识还是大跃进时期,国家经济建设上得太猛了,加上美国佬下的封锁与前苏联比刚强,俄国逼债还现又太狠(我同学中有父母铁路物质中转站工作,他们有亲身经历回忆),加上对农业走极左路线而导致全局下的中国百姓生活相对贫困。而到七十年代就好了许多。七十年代,青年人的谈论除了三转一响也开始谈论布料与款式和发型。从家庭角度看,六十年代正是家庭孩子们长身体的时候,开销大肯定了,家里困难自然难免。到七十年代,家里孩子大多成人参加工作,所以到七十年代无论社会还是家庭,生活条件是大大改善了。今天就完成“衣”篇吧,尔后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