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的中国作文800字:中共将领谁首次提出吃掉蒋介石最精锐的徐州集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01:25

中共将领谁首次提出吃掉蒋介石最精锐的徐州集团

2011年09月28日 15:55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张雄文

字号:T|T
45人参与1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在蒋介石面前做了“恶人”,这个“恶人”就索性做到底。这是中共将领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吃掉整个蒋介石最精锐的徐州集团。

本文摘自《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作者:张雄文,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何基沣和张克侠的归来,仅仅是一部好戏前的小插曲或者一部交响乐的前奏。插曲和前奏当然也重要,但它远远不是剧情或乐曲的高潮,更不是全部。

粟裕更多的关注也就并不在此。

此前,他已敏锐地发现,不仅新安镇的黄百韬打起行装在“溜”,蒋介石长江以北几乎所能集结的全部兵力,都在开往徐州集中,有总退却的企图。

摆在他面前急需决断的问题是,这一战役是吃掉黄百韬兵团就放下“筷子”,还是继续往“锅里”伸过去,将徐州的刘峙主力全部吃掉?

如果是后者,蒋介石借以“称王称霸”甚至赖以生存活命的精锐嫡系,便将丧失殆尽,一扫而光。但狗急尚且跳墙,他们肯定不会束手就擒,自甘臣服,国共两军必有一场“恶斗”。

这无疑是一场双方之间最后的生死“对决”。

和蒋介石打了22年,多少人在枪林弹雨与白色恐怖中倒下,又有多少人“从地上爬起来,揩干了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开始战斗了(毛泽东语)”,他们盼望的就是这一天。

粟裕当然也不例外。

他等这一天的到来已经很久了。自“子养”电到豫东战役以来的决战构想,他有过长期的思索与等待。济南战役之前,他甚至已得出了徐蚌地区是将来决战最佳战场的结论。

而现在,他在仔细分析全国态势后满怀信心地认为,这种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具体是:

一、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已经会合,并实行了统一指挥,加上地方武装,总兵力已达60万人,又是胜利之师,士气高昂;

二、辽沈战役已于11月2日结束,中共军队在数量上也取得了绝对优势,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

粟裕认为,现在东北全境已经解放,战争已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要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仗怎么打,怎样能更快地给蒋介石以决定性的打击。”

三、蒋介石因为担心东北野战军入关,华北傅作义的部队将不敢南调参战。

四、蒋介石与桂系之间的矛盾仍然可以利用,“我集中打蒋在徐州之兵团,白崇禧不会全力相援”。

五、蒋介石在淮海战场虽有七八十万部队,但战略意志不统一,士气低落,处处被动,完全可以采取分割包围的办法逐次歼灭。

六、从战场条件看,徐蚌地区是最合适的,它紧靠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根据地,在人力、物力上可以得到及时的支援。战区地形开阔,无大江大河为阻,便于大兵团机动作战。

除了辽沈战役等几个新出现的情况外,其它多半是粟裕早已烂熟于胸的东西了。一句话,天时地利人和俱备,决战的时机到了。

那就给蒋介石的江北主力来个一锅端!给他一个最决定性的打击,挖掉他的“命根”!

粟裕权衡再三,最终下了决心。

11月7日午时,粟裕一面电令谭震林、王建安率山东兵团迅速截断黄百韬兵团至徐州的退路,准备一举吃掉黄百韬,一面又在同一电报中向毛泽东建议:中原野战军在歼刘汝明部后直出津浦路徐蚌段,截断徐州之敌退路,使李弥、邱清泉不能南撤。

这就是说,他的“胃口”已不仅仅是起初策划的区区黄百韬的5个军,而是包括邱清泉、李弥等黄埔嫡系在内的整个徐州集团,一个在中原黄淮地区进行的最后的歼灭战。

他知道协同作战的兄弟野战军中野的力量有限,因此主动请缨,华东野战军将帮助中原野战军行动。他说华野在解决黄百韬兵团后,将以主力协同中野攻击徐蚌段,孤立徐州。

粟裕最后强调,绝不能让徐州集团逃跑:“孤立徐州,截断徐敌陆上退路,甚为必要。”

这当然是要蒋介石的“老命”。

几乎与此同时,毛泽东也有了新的“胃口”。他在8个小时左右后致电粟裕,批准华东野战军前一天的攻击部署,同时对淮海战役的发展也作出了新的估计。

他说,第一仗(即歼灭黄百韬)估计需要10天左右时间,力争歼敌21至22个师,“如能达成此项任务,整个形势即将改变,你们及陈、邓即有可能向徐蚌线迫近。”

他认为,这时蒋介石“可能将徐州及其附近的兵力撤至蚌埠以南”,但也有不撤的可能。“如果敌人不撤,我们即可打第二仗,歼灭黄维、孙元良,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

很明显,他的“胃口”比粟裕的要小。

粟裕是不管徐州集团撤与不撤,都要毫不客气得地大小“通吃”,“孤立徐州,截断徐敌陆上退路”,以便关门打狗,瓮中捉鳖。毛泽东则是在徐州集团自己不主动后撤的前提下,才打算“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

也就是说,如果徐州集团在黄百韬“完蛋”后成为惊弓之鸟,主动“撤至蚌埠以南”,那就另当别论,再想办法了。

收到毛泽东的电报后,已将华东野战军指挥机关转移到临沂以西码头的粟裕,彻夜难眠。他找来副参谋长张震,一起继续分析全国战略态势。

张震后来回忆说:战场形势的发展,使我们连休息、吃饭的时间都忘记了,“粟总和我商量,拟在歼灭黄百韬兵团后,乘胜扩张战果,力争将南线敌主力歼灭在徐州及其周围。我完全赞同他的想法。”

粟裕估计吃掉黄百韬后,蒋介石有可能采取两种对策:

一、以现在江北之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撤退之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以争取时间,加强其沿江及江南及华南防御。

二、立即放弃徐(州)、蚌(埠)、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迅速巩固江防,防止我南渡,并争取时间整理其部队,以图与我分江而治,俟机反攻。

粟裕认为,如果解放区对战争还能作较大支持,则以迫使蒋介石采取第一种方针更为有利。也就是说,应该逼迫蒋介石不得不将江北主力留在原地而不能南撤,便于华东野战军予以干净彻底全部吃掉,以免增加日后的麻烦。

张震回忆这次谈话说:“从军事上讲,一旦把敌军的主力悉数歼灭于江北,那么,在尔后渡江作战和最后解放全中国的过程中,就不会遇到太大的抵抗了,江南的许多城市就能免遭战火的损失。”

谈话结束后,粟裕不顾夜深天寒,继续挑灯夜战,字斟句酌,条分缕析,将自己的思路整理成一纸绝密的电文。完稿时,11月8日的第一缕阳光已经探进窗棂。

他没有半点耽搁,立即命人将电报发给中央军委和毛泽东。

电报中,他除了阐述自己的分析和估计之外,还建议在吃掉黄百韬兵团后,华东野战军主力不必按淮海战役的原计划向东进攻两淮,而是向西转向徐州、固镇线进击。

他的目标是:“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消灭之。”

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在蒋介石面前做了“恶人”,这个“恶人”就索性做到底。这是中共将领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吃掉整个蒋介石最精锐的徐州集团。

为了不让徐州集团溜走,粟裕还再次建议截断他们南逃的陆上通道。他说:“同时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截断浦蚌铁道,错乱敌人部署与孤立徐(州)、蚌(埠)各点敌人。”

腿长在别人身上,如何能阻止徐州集团南逃呢?

粟裕早有“算计”,也就是想好了办法。他建议:“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铁路,以阻延敌人南运。”也就是在攻打黄百韬的同时,就要开始破坏徐蚌铁路。

这“破坏徐蚌铁路”的一部,粟裕已在给毛泽东的另一电报中,请陈毅、邓小平的中原野战军承担。

这就是淮海战役举足轻重的“齐辰电”。

它使“小淮海”最终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彻底解决蒋介石长江以北的嫡系主力,给粟裕“子养”电等一系列设想带来一个完美结局的“大淮海”。

粟裕后来回顾说,战争进行到了转折关头,作为战区的指挥员,必须正确估量形势,把握时机,积极主动地推进形势的发展。

而如果判断失误,轻率从事或优柔寡断呢?粟裕认为,这些“都会对全局造成不利的影响。”

很明显,作为南线诸多将领中的一员,粟裕在“正确估量形势,把握时机,积极主动地推进形势的发展”方面是极为突出的。

和他一起讨论,当面领会过粟裕睿智的张震,后来回忆“齐辰电”说,在起草这份电报的过程中,“我深为粟裕同志的深谋远虑所折服”。

张震认为,此电中心问题是分析:将敌人主力抑留在江北逐次歼灭有利?还是将其赶过江南留待将来歼灭有利?如果歼灭黄百韬兵团后挥军南下淮阴、淮安、宝应、高邮地区,则可能把敌人赶过江去;如果西取徐州,不仅抑留了徐蚌间现有敌军,且调动黄维之12兵团拼命北上以解徐州之围。

他十分钦佩地说,粟裕不仅想到了下一仗、下两仗该怎么打,还“想到了我大军渡江后在江南的仗该怎么打,而且想到了全国解放后江南各省的恢复问题。”

这位深得粟裕真传、后来“官居”军委副主席高位的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对他的“粟总”的感佩是由衷的。

周恩来称为“点子多”的粟裕又出了一个“金点子”,毛泽东自然要牺牲不少的休息时间了。

他没有马上回复粟裕,他和他最高统帅部的助手们还要做慎重考虑。

11月9日午时,粟裕又根据新情况致电毛泽东,报告说“刘峙有以徐州为中心与我决战模样”,邱清泉、李弥、黄百韬都在调整部署,“实为歼敌之良机”。

他显然是在“敲边鼓”,再次坚定毛泽东进行决战的决心。

既然是“良机”,当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同样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岂能不懂?他也在紧张的思索、权衡中。

大约8个小时后,毛泽东终于有了决策的结论。

他答复粟裕“齐辰”电并同时告华东局,陈毅、邓小平,中原局,完全采纳了粟裕的建议,毅然作出了将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决战的决策。

他豪迈地说:“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

淮海战役的“施工”图最终定稿,蒋介石下半辈子的命运也就一锤定音。

这一战争史上浩大的“工程”,由原来歼灭徐州刘峙集团一部(黄百韬兵团),攻击两淮、海州、连云港的“小淮海”,发展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黄海,西至豫皖边,北自陇海路,南到淮河的广大区域同蒋介石最大最强的刘峙集团决战的“大淮海”。

当然,毛泽东还有些小心翼翼的“保守”。

他虽然接受粟裕的建议,“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但认为至少还要两个战役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这两个战役的名字分别叫“淮海战役”和“江淮战役”。

就在同一天,毛泽东在另一个电报中估计,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即现在举行之淮海战役)歼敌主力于淮河以北”。

剩下的蒋介石主力,则需要进行第二个战役,“第二步(即将来举行的江淮战役)歼敌余部于长江以北。”

令他没想到的是,后来,一个“淮海战役”就将蒋介石的徐州集团歼灭在长江以北了。他设想中的“江淮战役”最后“偃旗息鼓”,粟裕派出6、7、13纵等3个纵队渡淮河南进,6天之内就风卷残云拿下了蚌埠、合肥、扬州等14座城市和江淮之间的大片土地,胜利地饮马长江。

从“子养电”到“齐辰电”,提供了南线决战的战略构想和战略建议,这是粟裕对淮海战役的首要贡献。

在由战略进攻发展为战略决战过程中,在由“小淮海”发展为“大淮海”的关键时节,粟裕提出的一系列关键性建议,对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是粟裕无愧于淮海战役“导演”殊荣,“履行了淮海战役主要指挥之责”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孙子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也说:“战术的起点,是战略的终点。”

现在“庙算”已定,淮海大战“施工”图的最终定稿出台,“战略的终点”已到,接下来该轮到“战术的起点”,“建筑师”们如何具体操作“施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