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衣服加工设备: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1:59:38
    • 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

 

中国最早设置的圭阝,冀二县考
薛 方 昱
公元前688年,秦国出兵渭水上游,伐圭阝,
冀戎,在其地始置圭阝,翼二县.《史记 秦本
纪》:
武公十年,代圭阝,冀戎,初县之.
圭阝,即今甘肃天水市秦城区.冀,即今甘肃
天水市甘谷县.圭阝,冀二县的设置,为我国置
县之始.它比当时的楚国于公元前598年"楚
子县城"早90年,也比晋国在公元前514年
"晋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
早174年,比秦始皇统一中国,全面推行郡县
制早477年.故圭阝,冀二县,并列堪称天下第
一县.今考证如下:圭阝 县
圭阝县,有上圭阝,下圭阝之分.秦代初期,秦始
皇为充实关中,将原居今天水市圭阝县的部分居
民,迁至今陕西省渭南市北的下圭阝镇,仍沿用
圭阝县之旧名.到了西汉,为了使同名的两县有
所区别,将地处渭水上游的今天水市原圭阝县称
上圭阝,而将后置的地处渭水下游的今渭南圭阝县
称下圭阝.本文要论述的是圭阝县原处地的上圭阝.
一,圭阝字音义
圭阝,秦,汉古音读gūi(龟),宋代以后读jī
(鸡).
圭阝字的最初象形文字为"且",后演变为
"圭",因地处圭阝山脚下,后来加"阝"旁,成为秦
汉以来通用的"圭阝"字.圭阝字的造型本为男性
生殖器,与"祖"字略同.距此地不远的秦安县
大地湾出土的陶祖,证实了上古时居住在这里
的羌戎族先民,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后,
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也与传说的华夏民族始
祖,生于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的伏羲氏"制
嫁娶,以俪皮为礼"的上古婚俗制度相吻合.
二,上圭阝建置的演变
圭阝,上古属成纪之域.夏,商为羌人之地.
西周为圭阝戎方国.春秋秦武公十年(前688
年),秦伐圭阝戎,始置圭阝县,属秦国.战国时秦
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始置陇西,北地,上
郡,圭阝县属陇西郡.秦,汉因之,西汉改圭阝县为
上圭阝县.东汉至魏晋仍为上圭阝,属天水郡,后
改为汉阳郡.晋太康七年(267年),秦州并天
水郡治自冀城(今甘谷县)移至上圭阝城.南北
朝至隋唐因之.唐开元二十二年,因地震,秦
州及天水郡治迁往成纪县之敬亲川(治今秦安
县郭嘉镇),唐天宝元年,州,郡复还治上圭阝.
唐大中三年,秦州,天水郡治复迁至成纪,上圭阝
降县为镇,地属成纪.五代后唐长兴元年(930
年),清水县治迁至上圭阝城,其地属清水.北宋
94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治平年间,清水县治迁回清水故城,秦州,天水
郡及成纪县治均迁来上圭阝城.从此上圭阝城一
名被秦州和成纪城取而代之.明洪武二年,废
成纪县,其地属秦州直辖.清代因之.民国二
年,改秦州为陇南道(后改渭川道,第四行政督
察专员公置),置天水县,一直延续到全国解放
之后.以上为上圭阝故地建置演变之大概情况.
上圭阝一名从春秋秦武公十年(前688年)建县
(含镇)至北宋治平年间(1061 - 1065年),历
时约1749年之久.
三,上圭阝故城的地理位置
关于上圭阝故城的具体位置,学术界,方志
界多有争论,概括起来,有以下四说:一是秦州
故城(今天水市秦城区)说;二是清水说;三是
今天水市北道区驻地及所属的马跑泉,东柯河
一带说;四是今秦城区西南九十华里的天水乡
(俗称水天水)说.笔者经反复研究文献,察其
山川位置,地形,认为天水市秦州故城说符合
历史的真实状况,其据是:
1.从圭阝山位置看,上圭阝地处圭阝山脚下,这
是肯定无疑的.那么圭阝山在今何处呢 《水经
注 渭水》引用《山海经》说:"圭阝山,氵蒙水所出".
氵蒙水,即今罗玉河,发源于今天水市秦城西北
20公里的凤凰山南侧.这就是说,圭阝山位于
今天水市秦城的西北,其主峰是今海拔1895
米的凤凰山.又从《太平寰宇纪》卷150秦州
大潭县条下记:"废伏羌县,本周冀戎之地,
……圭阝山在县东南,落门水在今县西".文中
所言秦汉冀县,唐代伏羌县,即今天水市属的
甘谷县.从"圭阝山在县东南"的方位记载来看,
圭阝山的主峰是今凤凰山,从而说明上圭阝故城在
今天水市秦城区,而不可能在其它之地.
2.从上圭阝县辖域看其故城位置.从《水经
注 渭水》以及籍水的记载看出,两汉魏晋南北
朝时期的上圭阝县辖域即今天水市三阳川及其
以南,籍口以东,籍水入渭处以西之地(南界文
献无记载,待考).东与绵诸县地相接,西与冀
县地为粼.作为县治的上圭阝城,当然只能在县
域管辖之内,而不可能越其境另置他处(引文
此略,见后述)
3.从藉水流域诸水位置来看上圭阝故城的
具体方位.《水经注 渭水》关于藉水的记载
是:
渭水又东南出桥亭西,又南得藉水
口.水出西山,百涧声流,总成一川,东历
当亭川,即当亭县治也,左则当亭水,又则
曾席水注之,又东与大弁川水合,…….
藉水又东南流与竹岑水合.水出南山竹
岑,二源同泻,东北入藉水.藉水又东北
径上圭阝县,左佩四水:东会占溪水,次东有
大鲁谷水,次东得小鲁谷水,次东有杨反
谷水,咸自北山流注藉水.藉水右带四
水,竹岭东得乱石溪水,次东得木门谷水,
次东得罗城溪水,次东得山谷水,皆导源
南山,北流入藉水.藉水又东黄瓜水注
之.其水发源黄瓜西谷,东流径黄瓜县北
…….黄瓜水又东北历赤谷,咸归于藉.
藉水又东得毛泉谷水,又东径上圭阝城南,
得核泉水,并出南山,北流注于藉.藉水
即洋水也.北有氵蒙水注焉,水出县西北圭阝
山,翼带众流,积以成溪,东流南屈径上圭阝
县故城西侧,城南出.上圭阝故圭阝戎国也,
秦武公十年伐圭阝县之,归天水郡治.五城
相接,北城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
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又改为天水郡.其
乡居悉以板盖屋,诗所谓西戎板屋也.氵蒙
水又南注藉水.山海经曰:圭阝山,氵蒙水出
焉,而南流注于洋,谓是水也.藉水又东
得阳谷水,又得宕谷水,并自南山北流于
藉.藉山又东合段谷溪水,水出西南马门
溪,东北流合藉水,藉水又东入于谓.
为了节省文字:现将藉水及主要支流摘要
今注如下:藉水源于今甘谷县与礼县交界处的
瘦驴岭,明清之时叫固城岭.藉水东北流经的
05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当亭,即今天水市秦城区关子镇,当地曾出土
石碑一块,上刻"当亭"两个大字可佐证.竹
岭,即今天水市秦城区秦岭乡一带,该地今有
竹林村,可见古时因产竹而得名.竹岭水,即
今源于铁炉乡西山,于藉口汇入藉何的金家
河.大鲁谷水,即今源于寥家观,东南流于川
口入籍河的年集沟.木门谷水,即今源于谢家
岭,北流于三十甸子入籍水的庞家沟.罗成溪
水,即今源于何家庙,北流于二十里辅汇入籍
水的卫家沟.山谷水,即今源于浮陀子,北流
于窝陀里东侧汇入藉水的平峪沟.黄瓜水,两
汉魏晋叫赤谷水,西魏曾在该河流域的今秦城
区店镇置黄瓜县,水随县名而改为黄瓜水,今
俗称南沟河.毛泉谷水,即今秦城南的吕二
沟.核泉水,即今秦城南的龙王沟.氵蒙水,即
今罗玉河,前已述.阳谷水,即今秦城区东十
里辅西侧的水家沟.宕谷水,即今源于南山,
北流于东二十里铺西侧入藉水的罗家沟.段
谷水,即今源于麦积山,流经甘泉于跑马泉汇
入渭水的永川河.《水经注 渭水》记载段谷水
入籍而不入渭有误.
从以上藉水及其支流的古今注中看出,两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上圭阝故城在今罗玉河与
籍水汇合处的东侧,即明代所筑的大城和东关
城一带.
4.从文物古迹来看上圭阝故城的位置.
据天水市博物馆馆长张惠英女士提供的
资料:1986年修建天水宾馆挖地基时,发现一
舍利地宫,内有陶碑一方,上书:
迎佛舍利,葬于圭阝川之地,护佑黎民…….
唐天宝六年
比丘 海印
又《元和郡县图志》卷39上圭阝县下记载:
司马宣王垒,俗名上募城,在县东二
里.魏明帝太和五年,诸葛亮寇天水,诏
大将军拒之,此其垒也.
诸葛亮垒,俗名下募城,在县东二里.
初,亮出,议者或欲自芟上圭阝左右麦以夺
贼食,帝不从,又束力令护麦.及宣王与亮
相持,赖自麦以为军粮.
羌维垒,在县北八里.
出土舍利地宫陶碑的天水宾馆,地处秦汉
魏晋隋唐时期上圭阝故城的东南城郊,故云"圭阝
川".文中所言"县东二里","县北八里",依
《元和郡县图志》编写体例,是指县城东二里,
县城北八里.与《水经注》记述休例有别.
上述出土的唐代舍利地宫陶碑和《元和郡
县图志》中,所记三国时魏蜀争夺上圭阝之战中
留下的营垒遗迹,是真实可信的,绝非后来人
伪造,从而证实秦汉至隋唐时期的上圭阝故城确
实在今天水市秦城区,即秦州旧城为上圭阝故
城.
四,上圭阝和秦州故城的演变
上圭阝与秦州故城,从春秋秦武公十年(前
688年)置县时起至今,历时2686年,在这漫
长的历史长河中,上圭阝故城历尽沧桑,几经战
乱毁坏,又几度重建,永远屹立于圭阝山脚下,藉
水河畔,始终座落于一地,代代延续,没有大的
变迁,这在中国的古城中是少有的.但在城市
规模布局上却有小的变动.现根据文献记载
和实际调查,分叙于下:
1.春秋至隋唐的上圭阝故城,在改道前的罗
玉河以东,藉水以北,即明代所筑的大城和东
关城一带.该城春秋时可能只有一城,两汉,
魏晋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规模逐步扩
大为五城相连.其五城的布局大概是中城,北
城,东关城,西关城,南关城,今复原如下,见附
图一:春秋战国至隋唐上圭阝故城位置布局示意
图.
2.宋,元,明,清秦州城.北宋治平年间,
秦州,天水郡及成纪县治均从今秦安县的郭嘉
镇迁至上圭阝故城,后来上圭阝故城毁于宋,金之
战.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吴王介,吴 率军
收复秦州后,在罗玉河改道前的西岸,藉水之
15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北,先后筑新城二座,即今小西关城(又名伏羲
城)和西关城.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罗玉
河改道前的东边,即在上圭阝城故址,先筑大城,
后筑东关城和中城,以前的宋城便成了西关城
和小西关城,形成东西横向排列的五城,罗玉
河仍从宋城和明城之间穿流而过.到了清代,
由于罗玉河流域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
成罗玉河数次泛滥,威胁州城.清乾隆五年
(1735年),知州程材傅下令将原由北向西再
向南穿过州城中心的罗玉河,改从城外向东至
东稍门外再向南,汇入藉水河,形成现在罗玉
河的走向.详见附图二:宋元明清秦州故城位
置布局示意图.
五,上圭阝与清水等地的关系
清水,西周后期至春秋战国,一直是秦国
的邑地,史称秦亭,是秦国的发祥之地.而秦
国在当时是不会在其直接管辖地域之内置县
的,而只能在新辟之边地置县设郡.如征服义
渠国后置义渠县,征服圭阝戎,冀戎,豸原戎后,置圭
阝县,冀县,豸原道县.
西汉始置清水县后,县名沿续至今,未有
大的变动.但在历史上与上圭阝有过几次联系:
一是东汉省清水县,其地一部分归上圭阝县辖;
二是唐初在清水县城曾置圭阝州,历时二年;三
是五代至北宋前期,清水县治曾迁至上圭阝城.
据《太平寰宇记》卷150秦州清水县条下记:
唐武德四年,置圭阝州于清水,六年废圭阝州,
以县来属.……后唐长兴元年,移治于上圭阝
镇,即今理所也.废上圭阝旧县,旧十六乡,本圭阝
戎地,秦伐圭阝戎而置县,天宝末陷于吐蕃,大中
初复收为镇,今为清水县理所.
由于清水和上圭阝历史上有过三次建置演
变的联系,明清二代撰写《清水县志》时,未察
其详,误将上圭阝记在清水,致使今人产生误解.
只要我们认真研读古代文献,就会得出上圭阝之
地的建置虽有演变,但上圭阝故城一直在今天水
市秦城区,从未迁徙他处,只是宋代以后,被秦
州城取而代之罢了.
今北道,马跑泉,东柯河一带,春秋战国时
属绵诸戎国之地.西汉置绵诸道,并在今谓水
以南之地安置罕千干羌,置罕千干县(县治大致在
今渭水南岸的东柯河一带).东汉省绵诸,罕
千干二县,其地并入上圭阝.三国魏在今北道区社
棠一带置临渭县,属广魏郡.西晋仍属临渭
县,广魏郡则改名略阳郡.十六国时因之.北
魏时复置绵诸县.西魏省绵诸县,其他并入上
封(圭阝).隋代在今北道区伯阳一带置秦岑县,
唐废,其地复并入上圭阝县.五代至宋初为清水
县辖地,宋代治平年间,秦州,天水郡及成纪县
治迁回上圭阝故城,其地属复置之陇城县(县治
在今马跑泉附的),金人废陇城县,地属成纪.
明初,废成纪县,其地直属秦州辖,清代因之.
民国二年(1913年)设置天水县,其地归天水
县所辖,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从上述今北道,东柯河一带历史建置归属
的演变中看出,这里与上圭阝县时分时合,有着
密切的联系,只能说这里曾是上圭阝县辖地,但
这并不等于上圭阝故城就在今北道,马跑泉,东
柯河一带.
八十年代初,在北道区放马滩出土的战国
时期木板地图,是研究天水市历史地理的重要
资料,一些同志据此认为春秋战国时的上圭阝故
城在今北道或马跑泉一带.笔者认为此说仍
需商榷:一是该地图分划在数块木板上,拼凑
的是否符合它的原貌,二是据已故著名地理学
家,兰州大学教授冯绳武先生说:古代地图在
方位上座北向南,与现代地图的座南向北恰巧
相反.如照此说,这一战国时期的木板地图,
可否证实春秋战图时的上圭阝故城就在今天水
市秦城区呢
关于今天水市秦城区西南的天水乡,俗称
小天水,秦汉属西县之地.五代后唐长兴三年
置天水县,属秦州天水郡,北宋因之.南宋改
县为军,属利州西路.元代地属成纪县(县治
25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今天水市秦城).明初废成纪县,其地直属秦
州辖.民国时地属天水县,直到新中国成立
后.这里尽管曾属秦州天水郡,又与民国二年
设置的天水县同名,且属天水县辖地,但与上
圭阝故城无涉.故认为上圭阝故城在今秦城区天
水乡之说,实难成立.
还有人认为,上圭阝故城在今天水市西50
华里的藉口.《水经注 渭水》明言,藉口为上
圭阝县地,而非上圭阝县城,请看前面《水经注》引
文,一目了然,此不赘述.
冀 县
冀,本族名.在象形文字上是一个人翩翩
起舞的造型.商周时为冀戎方国.建县于公
元前688年的春秋之时,即秦武公"十年,灭圭
阝,冀戎,初县之".与圭阝县并列为我国最早所
置两县之一.
冀县一名从春秋置县一直沿续到西晋末
年.期间,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治
由平襄(今通渭县城)迁来冀县城,东汉建宁元
年(68年),凉州治所从陇县(今张家川县城)
迁冀,三国黄初元年(22年),凉州治所迁至姑
臧(今武威).西晋泰始五年(264年),始置秦
州,州治冀城.晋太康七年(268年),秦州并
天水郡治自冀城迁至上圭阝.永嘉元年,战乱频
仍,冀县废.北魏真君八年(447年),在县城
南面的党亭川设置当亨县(县治即今天水市秦
城区关子镇)西魏因之.北周当亭县亻并于黄瓜
县(县治今秦城区南之店镇).隋改黄瓜县为
冀城县,并移县治于原冀城故址.唐改冀县为
伏羌县,唐代后期至五代为吐蕃占据.北宋收
复后设伏羌寨,后升为伏羌城,属成纪县辖.
金人占据期间,仍为伏羌城,属秦安县辖.金
曾在今甘谷县北的杨家城子(地处大庄乡散渡
河与襄南河交汇之处)设置甘谷县,元废,其地
划入通渭县.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复
置伏羌县,属巩昌路.明代仍为伏羌县,属巩
昌府,清代因之.民国时伏羌县划归天水陇南
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伏羌县为甘谷
县,沿袭金置甘谷县之旧名.
本文这里着重要讨论的是古代冀城的地
理位置.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普遍看法是:古
冀城在今甘谷县城东.笔者经反复考证,认为
古冀城在今甘谷县西约3公里的天马山下,渭
水之南,何家沟(俗称大沙沟)西岸之地(今属
五里铺村).其据主要是:
一,从《水经注 渭水》诸水今注看冀城位
置.该书云:
渭水至黑水峡南北十一水注之.北
则温谷水,导平襄县南山温溪,东北流径
平襄县故城南,其水东南流历三堆南,又
东流南屈历黄槐川,梗津渠冬则辍流.春
夏水盛则通川注渭.次则牛谷水,南入渭
水.南有长堑谷水,次东有安蒲溪水,次
东有衣谷水,并南出朱圉山.山在梧中
聚,有石鼓不击自鸣……,其水北径冀县
城北.秦武公十年伐冀戎县之……,渭水
又东合冀水,水出冀谷.次东有浊谷水,
次东有当理溪水,次东有托里溪水,吹东
有渠谷水,次东有黄土川水,俱出南山,北
径冀城东,而北流注于渭.渭水又东出岑
峡,入新阳川.
《水经注 渭水》记载,今甘谷从黑水峡(俗
称上峡)至岑峡(俗称下峡或东峡),南北11水
注之,其中北有2水,南有9水.今考注如下:
温谷水———即今从通渭(汉代平襄县)流
来的散渡河.
牛谷水———即今源于甘谷金山乡牛
蹄湾,南流经谢家川子的田家沟水.
长堑谷水———即今源于甘谷城县武
家河乡石庙咀山,北流于甘谷西二十里铺
西侧汇入渭河的二十铺沟水(又名王家
沟).
35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安蒲溪水———即今源于甘谷县古坡
乡北山,于马务寺入渭水的马务沟.
衣谷水———即今源于狄家山,流经甘
谷县十里铺西侧入渭水的海子沟.
冀水———即今源于甘谷县白家湾乡
斜坡山北,流经天马山东侧,大像山西侧
的何家沟,又名大沙沟.
浊谷水———发源于甘谷南三十里铺
梁,北流径甘谷县城西侧的小沙沟.
当里溪水———即今源于廉家庄梁,北
流于六峰乡(蒋家寺)西侧入渭水的赵家
沟.
渠谷水———即今源于甘谷县刘家山,
北流于皇觉寺西侧汇入渭水的黄家沟.
黄土川水,即今源于天水市秦城区关
子乡东梁,北流于北道区琥珀乡罗家川入
渭水的霍家沟.
二,从大像山看古冀城,伏羌城的位置.
《太平寰宇记》卷150秦州大潭县条下记:
废伏羌县,本周冀戎之地,秦伐冀戎
而置县焉.汉书地理志云:冀县属天水
郡.西晋太始元年分雍州,陇西,南安,天
水,略阳,武都,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
七郡,立为秦州于冀县是.后魏移于上圭
阝,改此为当亭县,隋大业二年改当亭县冀
城县.唐武德初立为伏州,仍于伏羌城置
伏羌县,八年罢伏州,以伏羌县来属.天
宝元年,复陷吐蕃,皇朝建隆三年,秦州上
言吐蕃尚波于等进纳伏羌县地,因以旧城
置寨.……,圭阝山在县东南,落门谷水在
今县西.……,大像山在废县东一里,石
崖上有大像一躯,长八尺,自山顶至山下,
一千二百三十丈,有阁道可登.
《元和郡县图志》卷39记:
伏羌县,中.东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冀戎地,秦伐冀戎而置县焉.……渭水
经县北,去县一里.县城,本秦冀县也,隗
嚣称西伯都此…….
唐伏羌县城,即为秦汉冀县城,"大像山在
废县东一里",依《太平寰宇记》的记述体例,是
指废县城东一里,从而证明秦汉魏晋时的冀县
城和唐代伏羌县城,均在今甘谷大像山西一华
里,渭水南一华里处的今天马山下,古冀水(今
何家沟,又名大沙沟)西岸之地(今五里铺村属
地).
北宋建隆三年(另说二年),宋军收复唐伏
羌县地后,于伏羌旧城置伏羌寨,不久,在今甘
谷县城南关筑伏羌寨新城.原秦汉冀城,唐伏
羌城旋废.北宋熙宁三年,伏羌寨改为伏羌
城.明代景泰元年,在宋代伏羌城基础上向北
扩筑新城,宋城后废.明城经清代修复,一直
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今存南城
墙,西城墙及南门,西门,北城墙和东城墙因城
市扩建而被拆除.
45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