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高端的成语:让学生喜欢上数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6 21:40:48

经领导推荐《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之后,我在网上阅读了此书,在书里我认识了一位学生最亲近的,家长最信赖的好老师——雷夫·艾斯奎斯,雷夫老师在这所学校的56号教室里一教就是二十五年,在这间平凡的教室里,他创造出了令美国教育界惊叹的奇迹。从这间教室里走出来的孩子们诚实善良谦虚有礼貌,长大后,纷纷进入哈弗、普林斯顿等名校就读,并取得不凡的成就。雷夫老师把一批批的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他之所以成为优秀的教师是因为教出了优秀的学生。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关于数学的教学。

正像文字提到的,“数学的研究是门极端的学科,孩子不是爱它,就是恨它”。好多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没有语文那种诗意、气魄、伤感、快乐,也没有音体美的愉悦、宁静、动感。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呢?雷夫的观点就是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感,他没有把整堂课的时间拿来做练习,而是尽力去帮助孩子理解数学,学着喜欢数学。

首先作为数学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能让自己一些无心之语伤害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让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好多老师喜欢运用“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第56号教室的奇迹》文中提到这样的数学课:

“各位同学,请打开课本,翻到142页,上面有500道乘法,算完以后翻到书本的最后一页,也就是第543页,上面还有500道乘法。请大家安静做题目

  这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题海战术”了吧!雷夫的观点是不给学生留机械的、过多的作业,他认为:学生会算10个乘法题,为什么要做更多?如果连10题都不会做,让他做更多的题又有何意义?数学课应该是重质而不是重量!重复训练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怕做数学。

  反思我的数学教学和作业设计,是否有“题海战术“之嫌呢?在设计作业时,总希望面面俱到,而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就增加了差生的学习负担。其实“个性化作业设计”是非常好的手段,它可以减轻学生负担。我最近在想,现在都是老师给孩子选好的题目,是不是以后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这一页上我需要做哪些题目呢?

雷夫老师还有一个做法也是让我触动的,在学生心算出答案后,他没有叫任何人回答问题,所以没有人必须站在聚光灯下,也不会有伴随尴尬而来的恐惧。看着全班学生高举着答案,我马上就知道谁已经会了,而谁还需要协助。

而我们的课堂中最常用的点名回答问题,我一点也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是我看了雷夫老师的做法后,再结合平时班里有些比较内向的孩子怕发言、怕说错话的情况,我才理解了雷夫老师做法后隐藏的对孩子透彻的了解和爱护。今后在我的课堂里我也会尝试使用。

其次,我惊叹于雷夫老师能够想出那么多、那么奇妙的方法教孩子们学习数学。Buzz、暖身心算、玛西·库克数字砖问题等,一道道妙趣横生的数学题巧妙地溶合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孩子们兴趣大增,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学宗旨。雷夫老师在暖身心算题中教会学生“加倍、一打、平方根”等概念,使学生们在愉快的、游戏式的数学练习中了解并很有可能记住了最高法院的法官人数、棒球赛的局数、美国参议员总人数是多少,这些生活的数字知识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被学生们主动地接受了。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是认真、勤恳的教师,对提高学生的成绩都费尽心机,负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策略不得当,使得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那些同我们一样勤恳、认真的孩子,则在无形中被剥夺了他们游戏的权力。雷夫老师则想到“应该要孩子了解数字的威力,明白数学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趣味无穷”。重要的是,雷夫老师不仅这样想,而且这样做,他将数学算题和生活中的数字巧妙地编辑在一起,创造出了进乎完美的教学效果——既长知识又提升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雷夫老师付出的努力是我们能够想象到但却没有勇气做到的。无怪乎雷夫老师会这样评价许多老师 “这种反复练到兴致索然的惟一真实目的,是让老师落得轻松”。因此我在惊叹雷夫老师能想出这许多奇妙方法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有时能想到却没有付诸行动而惭愧。

再者,我欣赏雷夫老师幽默、风趣的文笔。比如这一段:“很遗憾,我见过太多小学老师是这样上数学课的:‘各位同学,请打开课本,翻到第142页,上面有500道乘法,算完以后翻到书本的最后一页,也就是第543页,上面还有500道乘法。请大家安静做题目。’如果你是这么做的老师,你一定爱死这些孩子了,因为他们都会乖乖照做,一句抱怨都没有。”既道出了我们当此情景时的真实感受,又犀利地点出了弊病所在。我承认我也有用做试卷、讲试卷的方法来打发课堂的行为。当学生安静地做题时,我的心里确实有一种满足感。我觉得雷夫老师幽此一默,让我在会心一笑之后又收敛起自己的笑容,静静地坐着,思考自己曾经对学生做过的种种“劣行”,不由得从心底发出忏悔的叹息。又比如,在讲到建议学生看什么样的电影时,雷夫老师模仿理想中的学生回答老师一本正经提出的建议时的一段话:“天啊,雷夫,谢谢你指出我的错误。我会一辈子感谢你。在未来,我会先参考电影专家的意见并和爸妈讨论之后,再观赏电影。这么一来,我就能接触到登峰造极的影坛杰作,在学习和个人方面都得到成长。”是的,没有一个学生会这样回答老师一本正经提出的不经任何艺术加工的、非常直白的建议。所谓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不能指望告诉学生“你要这样做,不能那样做”之后,学生就都会“这样做,不那样做”了。但有时我们懒得对方式方法加一加工,就那么直白地说教学生了,这样做当然不会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而且非常可悲的是,我们通常还对学生不照那“直白建议”去做的行为勃然大怒:“为什么告诉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还要这样做?!”现在想来,这个后果不正是我自己造成的吗!雷夫老师的风趣设答给了我极深刻的印象。我想以后若是我在教育学生时偷懒,不想设计恰当的方法,雷夫老师风趣、幽默的话语就会在我的耳旁响起,提醒我不要自找麻烦,要对教育学生的方式进行一定的设计、润色,采用较为艺术的方法来达到真正教育的效果。当然,这样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雷夫老师想必也是在摸着石头过了很多条河的过程中创造了56号教室的奇迹。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对雷夫老师的钦佩之情一直处在上升之中。我钦佩他肯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上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钦佩他想得出或者说找得到这么多巧妙的教育教学方法,我尤其钦佩他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学习困难的态度,不是责怪和怨天尤人,而是主动地在自己这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正是应了平时我们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话:“出了问题不要总是怪别人,好好想想自己错在哪里。”

有一件事从表面上看似乎具有讽刺意味,就是雷夫老师从不以提高标准化测验成绩为教学目的,但是他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其实,标准化测验不论是什么教学环境下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应对标准化测验有过多的微词,重要的是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测试成绩,是采用强迫威吓进行填压的手段,还是采用感悟潜移默化的引导方式,雷夫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我们常常在众多的论文中看到这样的词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注重教学策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等等,这些抽象的泛泛之谈让我们不知所措,对某些论文中提出的高深理论甚至可以说是迷惑不解。纵然我们有决心参照这些理论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想要做得好一些,也不知从何处着手,怎样去做。雷夫老师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讲述到的诸多方法让我大开眼界,让我知道老师是可以这样当的,学生是可以这样教的。我并无意指责那些理论无用,但是它们的抽象和枯燥叫人难以付诸实践,雷夫老师的这本书用他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生动地诠释了这些理论,就好比理论是骨架,雷夫老师的经验方法为这骨架赋予了活生生的血肉,让我看到了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为我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明确可行的范例。

虽然美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雷夫老师的方法和理念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特别是理念。我想,把雷夫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中国化或者说个人化将会是我今后的教学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