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星河湾问题多:教育,永不缺席的话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08:57

教育,永不缺席的话题

朱永新   苏静

 

     我们为这本书写导言的时候,苏州下了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雪。

很奇怪,这样大片的雪花飘下来,不仅没有彻骨的寒冷,相反让人觉得很温润,似乎连续几天的阴冷都是为了等这场率性而坦荡的雪。就在白雪飘零的窗前,一位作了母亲的朋友打来电话,倾诉她的苦恼。不久前,她带着年幼的女儿去厦门鼓浪屿旅行,阳光沙滩,魅力海岸让母女俩心醉神驰。但意想不到的是,回来的路上,她却遭遇了心情的冰雨。在灯红酒 绿、美伦美幻的鼓浪屿街头,她们路遇了一个乞讨的老人,衣衫褴褛,蜷缩在饭店门口的角落瑟瑟发抖,与城市的繁华富足格格不入。女儿见状,天真而诚恳地说:“妈妈,这个老爷爷真可怜,我们把他带回家吧!”听了女儿的话,她先是一愣,接着故作无奈地说:“宝宝的心真好,可是我们不能这样做,老爷爷有自己的家,而我们的家里也有自己的爷爷。”说完这些话,女儿不再坚持,一步三回头地跟她离去。但她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了,“我的说教是那么苍白无力,甚至不尽人性。”电话那头,她的语气充满自责,“我本身也是教育工作者,我的工作就是为教育奔走疾呼,唤醒教育的良知。可是面对这样的情境,我却不知所措。我该怎么办?我很无助,很迷茫,我该如何成全孩子的善良?”
     我想,这位母亲的无助与迷茫,同样是今天教育的无助与迷茫。新锐作家余杰在他的著作《火与冰》中写道:“成人渴望交流,孩子喜欢独白。从这点上看,成人比孩子更脆弱。”就像那个貌似坚强的母亲,在真诚隐逸、良知逃亡的现实面前,无力承载童心的高贵,甚至迷失了回家的路。是的,人们可以更换衬衣、工作、信仰,甚至可以更换妻子,但,唯独不能更换孩子。每个孩子对父母而言,都是生命最美的延续,都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教育伴随着生命的繁衍生息,成了每个时代永不缺席的话题,人们对教育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充满了困惑:教育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生命轻舞飞扬?

 教育是什么?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怎样理解教育,就会拥有怎样的教育。

从词源上看,在我国的象形文字中,“教”被形象的表示为:儿童必须学习和遵守被认为是经典的内容,如若违背,成人则手持棍棒对儿童加以惩罚。在西语中,“教育”表示着引发儿童的内在潜能,使之不断发展。许多现代教育家对于教育也有自己的独到表述。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爱因斯坦在阐述“什么是教育”的时候指出,当你把学校里学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他还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比喻: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流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教育在线”网站上,我们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正如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教师就有一千个关于教育的理解。不是因为她繁琐,而是因为她丰富。有人说,教育就是建构一种文化,让生命栖居在文化里,因得到激活而生动,因富有良知、责任、权利、义务、激情而生发诗意,从而使人提升为人,使社会整合为社会,使自然回归自然,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也有人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生活的习惯、做人的习惯、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健体的习惯;还有人说,教育就是唤醒人的良知,铲除人灵魂里的杂草;教育就是激励人不断进取,不断成功,不断挑战自我。有人主张教育是对(不良)社会的改造、对人性优良精神的发扬、对自我生活的诗意注释,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也有人主张教育就是把孩子往我们所希望的路上赶的一种方式。还有人主张教育应该是一种交流,是一种感动,是一种获得提高与完善的过程。其实,我非常欣赏有一位老师的意见:“教育”这一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回答。如果把教育区分为“事实上的教育:即我们事实上如何从事教育”、“理想中的教育:即我们认为应该有的教育”、“能够做的教育:即我们可以从事的教育”,那么,我们需要经常思考:我理想中的教育应是什么样的,而我正在从事怎样的教育,然后以这两个问题为尺度,思考我可以从事怎样的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容易忽视的是第三个问题,即:我们此时此地可以做些什么来缩短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理想给我们激情和方向,现实的不足促使我们冷静,只有回答了“能够做的教育”,教育才能向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这本书的许多内容,淋漓尽致地给我们演绎和展示了“能够”的境界。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怎么理解教育?我会问他,你见过沙漠里的绿洲吗?“绿洲”是沙漠里有水草的地方,是生命之洲。那么,教育就应该像生命中的绿洲,给心灵孤寂的人以电光火石般的温暖,让迷途的双腿载欣载奔,找到回家的路。教育,就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让人不断地走向崇高。因此,教育其实也是人生荒漠的“绿洲”。而这简单的比喻,只能代表我对教育的一种直觉。其实,教育就像一个有着无穷多解的复杂方程,每次求证都会产生一种非主流的冲动。教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告诉我们,她就是以百转千回和风情万种而震彻灵魂。

柏拉图的洞喻表明,亮光在我们的身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蓦然回首。无数深奥的理论和缜密的实验曾给教育以崇高的尊严,每每定义教育,人们常会慑于她正襟危坐的不可一世;而教育的现实,又往往让游走其间的生灵感慨万千,所以,即便无法给教育一个完整的定义,行者和旁观者们还是津津乐道,周旋于教育的存在感与未来感的光影空间。而当我们抛开仰视,抛开敌视,抛开一切复杂的说辞,仅以忠诚明敏之心走进教育的大千世界时,我们发现了另一种逻辑证实之外的表达之美。于是,便有了这本素面朝天的小书,观照教育的百味人生。在这里,无论是大师级的作者,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都以敞亮的智慧和诚实的秉性纪录生活,诠释教育。他们都有着一种相似的精神特质,那就是对有尊严的多样性的崇尚。因此,他们笔下的每个小故事中,都跳动着光鲜清亮的真情因子,为我们在繁杂多变的世界上提供了一种富有智性和诗意的活法,为普通教育者的灵魂提供了一方安然栖息的草坪。读之,我们心中最原始的部分得到疏导和释放,最脆弱的部分得到鼓励和抚慰,最孤寂的部分得到舒缓和安顿,最无望的部分得到确认和支持。这些娓娓道来的小故事,是茫茫荒原上迎着夕晖升起一股袅袅炊烟的小木屋,是冷雨飘零的午夜街头永远温馨的红泥小火炉。生命的萌动、发展、成熟之美一览无余,教育,原来可以如此沁人心脾。

 悉数下来,可能没有什么像教育这样遭遇着空前的尴尬。官方的,民间的,太多的期待与无奈,审视与质疑,超越与彷徨让教育一路负重前行。而事物的发展往往都是很奇妙的,正是因了巨大的压力,教育变得空前充实而奔放,以风起云涌的先锋姿态盛产激情。这本小书里的故事,虽算不上思想领域的“深呼吸”,却时时给人以“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悠游与感动。这里尝试着给出了教育很多且很感性的定位:教育是引领;是爱;是理解;是唤醒;是宽容;是给予;是祝福……也许,这正是我们缺乏并渴求已久的灵光一现的顿悟。

“让我牵你的手”,当教育成为带领心灵前行的方式,那激荡灵魂的温暖也弥漫开来。只要亲近,就能了解;只要去做,就能真实体会。老师不能只会做一个“一指神功”的人,摊开手掌,里面应包容着一个温柔的宇宙。苏珊·格雷恩——一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用美式的幽默和真诚及个性飞扬的教育智慧,征服了一群麻辣学生,完成了《一位女教师的第一堂课》。在这篇充满了率性的文字里,苏珊·格雷恩写道:“我选择了做教师,是因为我对报纸上读到的报道不满意……学生既不会读也不会写,小小年纪就染上了毒瘾,有的甚至还自杀。报纸的报道还告诉我说,孩子们讨厌书本,自己的母语不会说不会用竟然还毫不在乎。可是,我在乎!……我环顾教室,看到一张张稚气无邪的脸。我看到了恐惧,我看到了不满,我也看到了痛苦——这些真实的表情正是女生们紫色鸡冠式的发型或男生们黑帮式的打扮所企图掩饰的……”这是一个美国新生代教师的手记,尽管国情千差万别,但童心无国界。每个孩子都希望被肯定、被重视、被接纳,作为教师,绝不能让孩子对自己的“存在价值”感到怀疑。同样,无论是《牛顿上大学的第一天》,还是《水落石出》,以及《谢谢的魅力》等等不饰雕琢的小文章,都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分享到这个时代的梦想与温暖,一种师生心手相牵风雨无阻的幸福。

爱是教育的底色。”教育是爱,是充满智慧和灵性的爱。台湾作家戴晨志在《新爱的教育》中认为,爱是“不排斥、不隔离、不贴负面卷标”,而且,“爱他,就要给他机会表现!”当一个学钢琴的孩子被老师斥责,陷入了自卑的深渊时,是“贝多芬的吻”给了他创造奇迹的力量。于是,他开始《传递贝多芬的吻》,多年下来,他的学生们——一位位钢琴天才少年横空出世。如果说,这是教育之爱的一种形式,那么,当一位脆弱的母亲将自己饱经创伤的孩子送回久违的校园时,她对于教育之爱的感恩与期待则更让人动容:

“契肯以及像契肯一样的老师们:
   ——我看着孩子步出长巷,她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样子。我怔怔地望着伦敦塔下猩红的太阳而眼热。
   ——我想告诉城市的每一座楼,每一块草坪,今天,我交给你的一个孩子,她还没有真正逃离恐惧和灾难。
   ——我把她交给校园,交给计程车、运货车、警察、乘务员,交给一切在马路上可以遇到的人——你们会小心待她吗?会伸一伸手帮助她吗?会严于律己,像契肯一样去保护她吗?我交出一个孩子,多年后你们能还我一个怎样的人?
   ——我交给世界和早晨一个孩子,你们会给她什么?”(节选自《我交给你一个孩子》)

 每一种爱的诠释,每一次爱的体验,都让心灵多了一次真情晤对的机会。因为有爱,一个满是伤疤和纹身的手告别了暴力,倾心经营起了《卡尔的花园》;因为有爱,那个叫玛丽·富特蕾尔的顽皮孩子领悟了《严师》的良苦用心,最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因为有爱,神秘的《十六号同学》拨云见雾,笑傲校园;因为有爱,《女教师的47个吻》化解了城乡的坚冰,拆除了心灵的栅栏……就在我们争论教育中如何去爱,反复揣摩爱的尺度的时候,一个个充满了灵光的爱的故事连同春之烂漫,夏之浓郁,秋之斑斓,冬之苍然走进了我们干涸的视野,把我们的心浸润成一片葱绿的原野。

 如果说爱是教育最具人文关怀的表达方式,那么理解和宽容同样是教育孜孜以求的幸福。摩罗说,心灵因为细腻而伟大,生命因为关怀而多情。理性的顿悟,灵性的升发,需要理解;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需要宽容;情趣,往往在理解的天空里绽放欢颜;创意,也每每在宽容的氛围中翩然而至。理解和宽容造就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让瞬间的零星的感动变得刻骨铭心,没齿难忘。当美丽温存的女教师用纤细的手臂,轻拥那个失去父亲一身重孝的穷人孩子入怀时,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理解的幸福》:“我的脸紧紧贴着我的老师。我感觉到了由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温热和那好闻的气息。我想掉眼泪,但是我不想让别人看见我的泪,我就强忍着,喉咙像堵了一大块棉花,只是抽搐,发哽。”所以,当他步入中年,蓦然回首,“多少童年的往事都已淡化得如烟如缕,惟有零星碎片在记忆中闪光……”和他拥有同样感动的还有梁晓声。有谁想到,这位中国当代文坛的风云人物,年幼时曾险些因几块干橘皮而饮恨终生。是那位其貌不扬的女教师,用美丽的谎言修复了他受伤的心。也许,品读《我和橘皮的故事》,更多的是在品读一颗爱生如子的丰盈师魂。的确,很多时候,教育就是需要如此精心的呵护。没有理解和宽容,就没有血性方刚的男教师为了保全作弊学生的自尊,毅然《放弃一次公正》;没有理解和宽容,就没有《第二颗太阳的味道》,使为夜尿症惶恐的小男孩重享温暖;没有理解和宽容,就没有美国纽约公立小学《课不能停》的坚守,因为学校“不愿让那些贫穷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救济,施善的最高原则,是保护受施者的尊严。”我们一直都在憧憬着理想的教育,如此看来,当理解和宽容成为教育的两大基石,教师也幻化为学生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庇护神。

 教育还是一种唤醒,唤醒良知,唤醒沉睡的心灵和智慧。近年来,铺天盖地的报道让我们的眼球和心灵不堪重负,教育良知的缺失酿成了一幕幕人间惨剧。的确,没有了良知,教育便丧失了基本的价值,顿时变得面目可憎,而心灵的麻木和思维的滞涩更衍生了教育中“沉默的大多数”。法国哲学家蒙田曾最激烈地抨击那种“依赖式的和乞丐式的才能”,他描绘了那种满是知识而无心灵的教育的弊端:“草木因太潮湿疯长而郁闷,灯儿因油上得太满而窒塞;心灵的活动也胶滞于过多的智识与钻研,因为既受这许多繁杂的事物所占据和羁绊,它必定失掉自由行动的能力,而这些事物的重量也必定使它弯曲佝偻起来……我们只孜孜不倦地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与良心空虚。”所以,当教育铁肩担道义,以唤醒生灵为己任的时候,人才有可能成为独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而不是一味去书本里捡拾知识,衔在嘴里,再吐出来散布在空气中的高级傀儡。因此,当《一堂课能不能挽救一个学生的生命?》《美国作业难倒中国老爸》《历史题该怎么考》《生命中的满分和零分》等这样深刻而幽默,干净而美好的文字跃然纸上的时候,我们就像被唤醒的沉睡者,欣然迎接晨曦的来临。

 教育同样是一种给予,一种深切的,无以伦比的人间祝福。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美好的教育,使人们彼此奉献,心怀感恩,使人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与依恋,使原本恰如灯火一闪、花叶一季、红楼一梦的人生摇曳生姿,直至永恒。无论舒婷念念不忘的《那颗星子》,还是马德沉醉其中的《最美的眼神》,无论《那一夜,刻骨铭心》的纪念,还是悄然滑落的《晶莹的泪滴》……给予让教育如此美丽,每一个沐浴教育祝福的生灵都真实的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感受到仁慈与博爱的力量。

教育当成为一种情怀。这本小书的作者,不仅是一群视觉的捕手,更是一群心灵的捕手。他们秉笔直书,笑对人生,呼唤真诚,讴歌善良,可谓真语言,真性情,真生命。更可贵的是,很多作者都是普通的教育一线工作者,他们以行走人间的从容和大气,以清新明丽的文字记录下一个个真实而精彩的瞬间,令教育迸发出不可漠视的超凡魅力。他们像一群漂泊者,用孩童般澄澈的眼睛到处吸收美与光明。这样一种别致的表达方式和分享方式所照亮的教育,是对各种形式的教育霸权的消解——对理性霸权、科学霸权、知识霸权、话语霸权的消解,往往使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不时有一种悠然心会的美妙感觉。

可以说,这是一本好看的书。它让我们对教育重新敏锐起来,执意不错过值得经历的偶然瞬间,管它如火如荼,还是如泣如诉。这也许正是教育长久以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