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星河湾酒店简介:试论《七真天仙宝传》的宗教内涵 罗忆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8:14:52
试论《七真天仙宝传》的宗教内涵
罗忆南
作者简介:罗忆南(1982一),女,广西融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明清小说研究。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清代小说《七真祖师列仙传》、《七真因果传》、《金莲仙史》是由全真教的宣教文学——《七真天仙宝传》道情改编而成的,而这一说唱文学又与全真七子的圣传《金莲正宗记》、《七真年谱》和《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密切相关。清理这部分小说的源流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白话小说的生成模式、叙事特性和文化内涵.为小说史的撰写提供鲜活的个案。
关键词:明清小说;《七真天仙宝传》;全真教;宗教内涵
中图分类号:I2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08)02—0120—03
        在明清小说的创作史上,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由说唱文学改编成小说的,有的学者把这种小说称为书场小说。清理这部分小说的源流,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白话小说的生成模式、叙事特性和文化内涵,为小说史的撰写提供鲜活的个案。清代小说《七真祖师列仙传》、《七真因果传》、《金莲仙史》就是由全真教的宣教文学——《七真天仙宝传》道情改编而成的,而这一说唱文学又与全真七子的圣传《金莲正宗记》、《七真年谱》和《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密切相关。本文对《七真天仙宝传》反映的修仙条件、修炼过程及终极追求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厘清从说唱到小说这一创作现象贡献绵薄之力。
1.性、善、缘:全真教人道修行的首要条件
        性、善、缘即祖性、善行、仙缘是三个修仙的必备条件。祖性就是人道之人在人道之前被神仙选中度脱的资格,一般为神仙下凡投胎,未灭一灵真性。《七真天仙宝传》中所提的七真祖性大多为此,即“九六原人”之数。善行分为两种:其一为祖辈积德深厚,且子孙有缘;其二为自身乐善好施,感动神仙前来点化。仙缘是在前两个条件具备之后的师徒之缘,修何道,成何仙,即看此缘分造化了。
        祖性即为天生是否有慧根。能够得到仙家垂青,有资格被选中度化的凡人,必定都是根器深厚者。明清民间宗教说法:“至高神无生老母自开天辟地以来先后派仙佛下凡,度脱皇胎儿女回到自己身边,共享快乐,永脱轮回。前两次分别度回四亿皇胎儿女,最后一次要将尚未归根认母的九十二亿皇胎儿女全部渡回天庭。”【1 】因此,许多名气较大的高道或传说中的神仙,皆被列为九六原人之数。《七真祖师列仙传》在第二回三祖师钟离、纯阳、韩湘指点王重阳度人时在梦境中指出:“他三师叫弟子天机泄露,万朵莲为万灵九六圆收。午会中十四运三期普度,要度满原来子回西还无。”【2】397。回末诗中也说到“七真祖性注花中,朵朵毫光射碧空”【2 】398。由此,可以得知九六原人之数与祖性关系之密切。祖性,即是否具有九六原人之命数及宿缘。而书中提到“万朵莲为万灵九六圆收”,“莲”在道教视野中被视为“性”。七真不但是拥有着九六原人的命数,而且是为首的“七朵大莲”。可见其根基之深,祖性之厚,因此他们的成仙也就是必然的。
        善行是凡人被度脱必不可少的条件,道情中常常出现对于善行的颂扬,且多次在戒律信条中强调行善之必要,而且神仙在择人而度时,最先引起注意的也是善行卓著之人,只有累积善缘,受人称颂,才能得到仙家的青睐。王重阳之所以得到钟吕韩三仙的度脱,是因其父辈行善,感动玉帝,传下御旨,诏命八仙中的钟吕韩三仙下凡度人:“宋朝有个王维善,持斋念佛结善缘。家住陕西咸阳县,三十六岁得一男。长大成人更好善,五伦八德体行全。看见道士学经念,遇着和尚学参禅。钟离洞宾韩湘仙,三卿领旨休怠慢。去到凡间度人缘…… ”【2 】392。重阳祖师的父辈,已积下善缘功果,到重阳祖师“长大成人更好善,五伦八德体行全”,方才得到神仙的眷顾。
       七真的人道,同王重阳一样,具备了先天的祖 陛,还要具备后天的德行。七真中的每一个人,在人道之前几乎都有为人称颂的德行。他们或者乐善好施,或者忠信孝悌,总之,都有着令人敬佩的善行或孝心。例如,在描述马丹阳时,富甲一方,惠及乡里:“他名马玉员外爵,家中豪富田地多。配合夫人孙不二,夫妻好善济落薄。”【2】404。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善行都有着自己的实施方式,富则乐善好施,穷则孝悌忠信,尊八德,重圣贤。因此七真及七真所度化的每个人在即将被度化之前的行为,都与“善”字紧密相连。总之,善行是他们在祖性之外,有机会证道成仙的外在必要条件。
        仙缘是在祖性与善行之后的第三个重要条件。具备了以上两个条件,还要有遇仙之缘,即得遇名师。道、经、师是为道教外三宝,因而得到真仙名师的点化也是成仙的重要条件,它关系到仙位、品级,即仙家的“档次”。
        全真七子在修道的过程中,各自经历不同,其中丘处机及郝大通的求师访道经历比较曲折。丘处机幼年好道,出门访师许久,却未遇到机缘相契的师傅,也没有找到心仪的道派,《七真天仙宝传》中介绍丘处机求道所走的弯路,几乎将道教所有的修炼方法都陈述了一番:“到登州访明师拜求道讲,说的是炼南宫步斗踏罡。莱州府遇一师求把道讲,说的是采战功盗阴补阳。”【2】412。该回回末诗感叹道:“丘真觅道历尘寰,机发千门万户般。仙佛岂能容易得?访回本处领玄关。”点明得遇正途并非易事。通过丘处机的经历,既道出求师、遇师之不易,也暗示出对其他道派的态度和对各种目的访道人的讽刺。由丘处机的访道历程可以看出,仙缘的深浅关系到闻道的先后,更关系到得道的高下。
2.欲、戒、磨:全真教修炼的心路历程
        欲念、持戒、磨砺是全真教在修心炼性时必须经历的一段过程。欲念即凡人所具之七情六欲,在道教视野中,这些都是人的牵累,只有摆脱了欲念的羁绊才能真正做到明心见性。但这些与生俱来的欲望并不容易摆脱,必须通过修持和磨炼来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只有到达这个境界,才能进入修仙之道。由欲到戒再到磨,直至心如死水,形如槁木,无欲无求,心无一念,是全真道心性修炼的过程,也是一段非常艰难的过程。在修炼过程中“戒”是需要遵守的原则,而“磨”是对修炼者的考验。“戒”和“磨”只是修炼心性的过程,而最终的目标是要达到彻底的“空”。七情六欲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全真道的禁欲苦修就是要通过修持戒除这些本性,并通过魔考历练修行者摒除本性的意志。这样的过程在《七真天仙宝传》中常常提到,阐述因果轮回的观念告诫人们纵欲的可怕,持戒的回报,磨砺(魔考)的艰难(往往都要经历九九八十一番考验)。
        一旦人道修行就必须遵守戒律,而能够始终如一的持戒并非易事,因此全真道士往往要经历数次考验,经过重重磨炼来磨灭他们的欲念,通过重重考验测试他们持戒的意志。稍有差池,或教训惨痛,或前功尽弃。对持戒不专、欲念未净经历最惨痛的就是丘处机和刘处玄,二人的破戒正是人最为原始的欲念追求即所谓的“食、色,性也”。
        丘处机从拜师人道即经历重重困难,他的修行过程是全真七子中魔考最多的一个。王重阳曾提醒:“你本是有奇缘大道全领,紧防备八十一磨难考惩。看相貌媵蛇纹饿劫凶狠,先受苦后方甜紧识肝心…… ”[21416。马丹阳曾因丘处机一念思饮而与其割断蒲团分路而行,令丘处机愧悔异常,决心“从今饿死不动心”,开始了丘处机的七次饿劫。只因饥饿思念米儿、面汤之心惨遭七次险些饿死的经历,可以说持戒修行异常严苛。
        丘处机经历了饿劫,刘处玄则经历了色劫。刘处玄曾因一念之差而前功尽弃,被贬下界重新修炼。刘处玄经过勤谨的修炼,已经性命圆融,阳神出窍,元神飞升天庭:“元神上下任自便,色身利壳不管闲。晃朗透出威音面,元神直上九重天。”[2]470。 离成仙可谓只差一步之遥。然而,却因色心未净而被贬下界重修。因为色心未净而功亏一篑,刘处玄悔恨不已,下决心将色魔炼正。经过重阳祖师的指点,刘处玄到娼楼妓馆修炼,达到见美色而不为所动的境界,最终色心炼尽,得成正果。
        欲望难净,持戒艰难,让全真道士们即使成道之后,仍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考验。这些就是所谓的魔考,也是对性灵的磨砺。重阳祖师和全真七子都曾多次进行考验,或化成妙龄少女,或变为斯文书生来考验弟子们的欲念是否戒除,丹经是否牢记。这种方式是道情描述中师傅对弟子进行考察的常用手段,且这种考察往往是贯穿于修行过程始终的。
        此外,道情中还有另外一种试道心的方式,较为特殊。它以象征意象出现,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将道教修持中的词汇、意象以人物、情节等表现出来,在具体的环境设定中,考验修道者的性命功夫。这种方式体现了道情这种道教宣传文学的创作手法和特点。
3.丹、功、果:全真教修道的终极追求
        内丹、外功、果位是全真教道士循序渐进的追求目标。内丹的修成,即性命双修的成果。道教修炼即对“精、气、神”的修炼,内丹道就是以自身为鼎炉修炼此“三宝”。“神”即心性,通过持戒、磨炼达到澄澈了悟,还要伴有命功对“精、气”的修炼。外功钟吕道所特有的要求,即在内丹成熟之后,为修成天仙之道,人世度人,积满三千八百功果。果位则是在内丹、外功均已达到要求之后,于道教神话中特有一道玉帝或王母颁发的证位诏书,按照修道者的功夫排位论级后所定的在仙界品位。全真教承袭自钟吕内丹道,讲求性命双修及人世度人,在丹成功满之后才能正果朝元。这种不断追求的过程贯穿在全真七子及祖师王重阳的修行过程中。内丹的修炼以自身为鼎炉,以气血为丹药,结合阴阳五行等,通过气血在身体内部大周天、小周天的运动修炼命功,其最高境界即为阳神出窍。
        内丹修炼分为性功、命功两个部分。李道纯《中和集·性命论》:“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其名虽二,其理一也。” 可见,二者是相互统一并互为辅助的。性功修炼主要是对心性的修炼,源自禅宗,练就的是道家三宝中的“神”(即前文所述之弃欲、持戒)。命功修炼的则是“精、气”。道家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三宝,是形之所存,命之所寄,生之所托。三宝旺盛则生命力强,三宝亏损则百病丛生。再由修炼养生进至修炼元神,身躯由形化气,以致成仙,就是内丹的命功修炼。只有性功命功俱成,方可成丹。《钟吕传道集·论五行》:“元阳一气为本,气中生液,液中生气。肾为气之根,心为液之源。灵根深固,恍恍惚惚,气中自生真水;心源清净,杳杳冥冥,液中自生真火。火中识取真龙,水中识取真虎,龙虎相交而变为黄芽,合就黄芽而结成大药,乃曰金丹。金丹既就,乃曰神仙。”【4】664。        丹经授受是道教授徒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了层层考验,成为正式弟子,为师傅所认可的时候,才能传授。《七真天仙宝传》中王重阳及全真七子在经历人道之初的考验,被师傅认可后传授给他们的均是有关于内丹修炼的内容。外功的积累,也就是对普度众生的实践。普度众生的思想源自于大乘佛教,同时又暗合老子“修道于天下”的理想。钟吕吸收这种思想,设计了“五等仙”的架构。《钟吕传道集》:“仙有五等,法有三乘。”[4]唧三乘者,是小、中、大三乘。五等者,是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神仙的境界是命功修炼
的完成,天仙则是神仙之后,再积功累德而提升的晋级境界。
        丘处机掌教之后,秉承普度思想,坚持三教合一宗旨,开辟了内修心性,外修功行的证道之路,在外功积累方面,他更多地吸收了儒家的人世思想。丘处机以苦己利他为己任,以全真教教义影响统治者,宣扬爱民、诚敬、仁孝思想,把积德行善,拯救困苦作为外行,以个人保持清静,不动心作为内行。从此之后,外功的积累成为和内功修炼同等重要而且必要的修行内容。
        《七真天仙宝传》中由始至终都贯穿着这种度脱行为,文本中曾多次提到积满三千八百功才算圆满。因此,外功的积累是迈向神仙之路的第二步。在度化七真的过程中,王重阳不断地提醒弟子们要注意积累外功,因此七位弟子的聚合过程就是他们的外功积累过程。王重阳度化七真后,带领弟子出门广度世人,指引他们积累外功。第十三回和十四回回目即为“三车法轮邱刘谭南京摆渡”和“五宝连转马王郝北海撑船”,两回开篇所唱道情即说道:“七朵金莲尽度完,还有多少小遇缘,三千八百功未满,难回西方极乐天……普劝世人悟妙玄,逢恶化他为太善,遇善劝他学佛仙。”【2】429 。  '师傅师兄往江南,我呀我的老慈严。度众生,受尽苦辛。我呀我的老师尊,苦海里面去撑船。我呀我的大苍天…… ”【2 】432。
这些回目对度人这一行为进行了多次描写。为成天仙之道,全真教的各位弟子通过自身的实践弘扬了悲天悯人的普度思想,成就了自己的金丹大道。
        果位是道教神话中玉帝王母考察神仙的功德后据此排定的品级。内丹炼成,外功积满,其所缺的就只有一份书诏即可正果朝元了,也就是全真教徒所追求的由玉帝或王母所排定的天仙位分。七位真人通过勤谨的命功修炼达到五眼六通、性功圆明的境地,且外功也已积满三千八百功果,《七真天仙宝传》的最后一回开篇道情唱道:“……三千功,八百果,百千万亿都把三灾躲……性命双修,结就金丹果,只候书诏。脱壳朝金母,脱壳朝金母。”【2】488。  在艰苦的个人修炼以及度人积功之后,全真七子终于完成内丹修炼,外功积累升人天庭,得到丹诏。
        果位的高低往往与其各自的外功积累有关,并以此进行封诰。由此可以看出,在全真教修行过程中将外功积累、劝善度世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同内功修炼一样不可或缺,并且有着影响果位高低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光正.八仙故事系统考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310.
[2] 林世田.全真七子传记[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3] 李道纯.中和集·道藏:第4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503
[4] 钟离权.钟吕传道集·道藏:第4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王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