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交通地图:张维为:中国模式是“最不坏”的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07:15:05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我是吴婧。中华民族在60年的发展当中,应该说是取得了令全球注目的成绩,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发展道路。那么为了促进道路和中国模式的理论概括,进一步解读中国模式背后的理念,分析中国模式的全球影响,今天在我们人民网视频演播室请到了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先生做客我们的理论论坛,和大家一起就中国模式背后的理念,以及对解决世界问题影响这样一个话题和大家一起在线交流,也恳请网友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我们今天讨论当中,首先我们一起欢迎一下张教授。你好。

  [张维为]:谢谢,主持人好,网友好!

  [主持人]:张教授,刚刚我在开头语也提到了,中华民族应该说60年当中,的确取得了令全球注目的一个成绩,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而且我们现在看到,关于中国模式,或者大家说的一种北京共识,这样一些议论,我们也在各大报纸或者是网络上也经常见到,能不能请您先跟我们谈谈,中国模式这个话题,近年来受到大家关注的原因究竟有哪些方面?

  [张维为]: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海外用的比较多,我们中国用中国道路等用的比较多。在海外,我想中国的崛起可以说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事实,对普通人来说,他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现中国的产品,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对于企业界来说,他突然发现他做生意的对手或者伙伴都是中国的企业,因为中国外贸现在世界第二位了。对于学界、对于政界来说,中国崛起这个方式,西方不太理解,也不太认可,也没有想到,所以有很大的好奇心。

  另外,我觉得现在世界有很多难题,这些难题传统的西方模式没有解决好,包括消除贫困问题,包括文明冲突问题等等,一些人就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和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有八大特质

  [主持人]:应该说中国模式流行于西方还是有它的独特的原因的,中国模式如果我们要提起一个概念的话,中国模式究竟怎么去讲?什么是中国模式?

  [张维为]:我自己是这样看的。中国模式主要指的是在过去改革开放30年中形成的比较独特的一种发展模式,当然这个模式的背后确实有改革开放前30年奠定的基础以及经验教训。另外,我叫做中国文化的底蕴,我自己觉得这个模式有些独特的地方。我就可以归纳成这么几点:

  第一、它有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比较强势、比较有效的政府,它能够制定一种比较长期的符合自己民族利益的长远战略和政策,而且有能力把它付诸于实践。

  第二、它有一个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一切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先试验,然后再逐步推广。

  第三、集中精力关注民生,特别是把老百姓最迫切的要求像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放在首位,这个从世界范围内就很了不起。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过去20年中,世界上70%的脱贫是在中国实现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这方面的贡献的话,整个世界的扶贫事业可以说是非常惨淡的。

  第四、在稳定、改革和发展三方面的关系上,处理的比较好,也就是说在坚持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改革和发展。因为中国这个国家历史上动荡太多,我自己做过一个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这么一个半世纪里面,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大致上中国最长的连续稳定时间没有超过9年,要么就是外国入侵,要么是内战,要么是农民起义,还有我们自己搞的一些意识形态的运动等等。这个国家没有时间和精力能够集中进行现代化建设,这个过程老是被打断,一直到邓小平,这个强势领导人,他认定了稳定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发展的前提,我们第一次有了连续30年的持续发展,中国的面貌就完全不一样了。我想再有个30年,中国应该是一个发达国家了。

  第五、渐进改革,拒绝休克疗法。大家知道,我们的制度实际上有不少的问题,它绝对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们模式就是以现在制度出发、从现在体制出发,利用这个体制来运作,同时不断改革自身的体制,而不是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全部推倒,结果他自己也失败了。而且从过去这个体制整个地服务于一种追求乌托邦转变成一个追求现代化,追求改善民生。

  第六、确立了比较正确的优先顺序,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不是求一步到位,而是个渐进的过程,是个有轻重缓急、逐步积累的过程。比方说我们改革大致的趋势,格局是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然后逐步地推动政治改革。

  第七,我们的经济模式,现在给它明确定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里面有市场经济的因素,它支配资源的效率很高;另外我们有社会主义因素,也就是说保证社会总体的公正。

  第八,我们有一个非常开放的态度,人家好的我们都学,我觉得中国现在实际上是世界上意识形态框框最少的国家之一,只要是好的东西我们都学,但是学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以我为主,不是盲目地学。所以,这个就很重要,对我们这个模式的形成非常非常重要。

  我自己有时候把中国模式描绘称为“最不坏的模式”就说这个模式就很多缺点,我们待会儿有机会会谈到。但是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来比,你和西方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的模式,你和西方国家在东欧、俄罗斯这些过渡经济国家推行的模式相比,我们的总体效果比他们的模式要好得多。

  比方说,非洲整整将近20多年是西方的结构调整方案主导的,非洲18个国家这个模式是彻底失败,不光经济没有搞好,而且社会的危机,艾滋病的频发等等,因为它大规模的取消政府的干预。俄罗斯也有不少朋友跟我讲,他们把休克疗法叫做第三次浩劫,第一次是12世纪蒙古人入侵,第二次是希特勒入侵,二次大战,第三次就是这个休克疗法。储蓄一夜之间一分钱都不值了。

  还有就是“华盛顿共识”里面强调的资本市场开放,不管你条件准备好了没有,你都资本市场开放,结果就有泰国的金融危机,亚洲的金融危机、俄罗斯、阿根廷的金融危机,现在美国自己也有,我叫做市场原教旨主义,以为市场可以自动解决所有的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有时候很多事情是要往回看的,你会有一种后怕,如果我们中国当初没有自己的主心骨,没有自己的一套发展的思路的话,摊上这些社会主义后果不堪设想。

  [主持人]:所以说这个中国模式有一种感觉,它和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的确是有很多的优质、特质在里面,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所以您把它称为“最不坏的模式”。从张教授您讲的特质来看,如果我们要去领取一个中国模式的关键词的话,您会给它加上哪几个关键词?

   [张维为]:这个是蛮难选择的,如果一定要选择,我可能会用强势政府,民生为大(把民生放在第一位),然后就是渐进改革。

  [主持人]:渐进改革。

  [张维为]:对。中国模式有文化的支撑,是文化的觉醒

  [主持人]:这也是您给挑选的中国模式的关键词。刚刚我也在听您在解释中国模式的概念当中,我们能听到符合中国特色这种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等等各种因素在互相作用,能不能跟我们讲一讲,这种各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包括它的地位是怎么样安排的?

  [张维为]:我自己是这样看的,我们这个模式是经济的,政治的,也是文化的,也就是说你可以从这三个角度中的任何一个角度单独来看这个模式。比方从政治角度,我们有比较强势的,比较有效的政府,不管他存在多少缺点,但总体上是这样一个模式。从经济角度来说,我们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很多具体的做法上,比方说我们的土地制度,我们是公有制,但是使用权和拥有全是分开的,结果这样我们倒是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市场,短短的十来年内我们建了第二大的超级公路的网络,仅次于美国,质量还比它好。

  最后,我们的独特改革方式,甚至国企改革大家很有争议,很多批评,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抓大放小,还是有它的智慧的,现在经济危机来你还抓住一些大的,否则的话,我前不久去过匈牙利,他就全放掉了,企业、银行,连出租车公司都卖给外国人了,所以危机一来,就遭受重创。

  它也是文化的,因为我始终觉得,实际上我们这个模式背后很多理念都是非常中国的。比方传统说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几千年大家都讲这个。恐怕所有文化当中,中国人是最讲究一种辩证观,一种整体观。你看我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当中,从邓小平开始一直到2050年的总体战略,使中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七八十年的战略,实际上没有一个国家这样做的,也不能这样做,做不到,但我们有这种文化。

  这就是我们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把很多问题逐步逐步解决,分轻重缓急,而不是像有些特别采用西方模式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那就很狼狈,就是必须马上出成果,一百年之内,实际上很多问题不是这么容易解决的。

  [主持人]:是不是有点急功近利的那种。

  [张维为]:对,所以,我觉得这个模式后面是中国自己文化的底蕴,是自己中国文化的一种觉醒,一种新的自觉,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竞争,最激烈的是发展标准的竞争

  [主持人]:您一直强调中国模式是跟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相关联的。我们在评判一种政治经济社会模式优劣的时候,究竟有没有一种普遍公认的客观标准,或者说这种标准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维为]:我是这样看的。总体上说,在经济社会标准方面,全世界的共识比较多,比方说GDP、国民收入、人均寿命、教育的普及率、文盲率等等。这些标准国际共识比较多,但GDP还有一些分歧,因为它基本上是用美元计算的,很多国家货币,包括人民币,一般认为被低估了,所以往往出来的东西不怎么准确。后来有人提出来用PPP,就是购买力平价,看能够买多少东西,但这个计算起来技术上也有些困难,究竟哪些产品应该放进去,产品的质量要不要算等等。但总体上经济社会标准上共识比较多。

  政治共识差距比较大。因为西方很多人总觉得,他那个制度代表了最好的制度,甚至美国政治学家福山讲的历史的终结,认为历史到西方这个制度就终结了,现在证明这个是非常幼稚的观点。你看小布什就是信了这个东西,然后就推动了大中东民主计划,结果现在我看他都不好意思提了,一败涂地。

  实际上我觉得人类探索不同的政治模式,政治制度,这个努力是还在进行之中,方兴未艾,西方制度有它自己的很多问题。我觉得这个过程,我们中国现在在加入,在自己探索,符合自己民情,符合自己国情的模式。我觉得如果一定要说在现代化方面,相对比较成功的模式,以我自己的判断,至少是从二次大战以后来看,我觉得整个世界只有亚洲“四小龙”的模式和中国模式,而这两者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我们的模式严格讲也是东亚模式的一种,但我们是在一个比它大几十倍的范围规模上进行的,而且我们还有一个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所以,我们这个模式对世界的影响大得多。

  [主持人]:所以说,没有一个所谓的客观标准,可能在经济上,它还是有一定的相同点,但是政治模式可能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发展。

  [张维为]:如果真正要有共同标准,需要世界各国一定来制定,不能一家人来制定,对不对。所以,我始终觉得,今天世界上无论在科技、经济、政治,竞争最激烈的就是标准的竞争,政治标准也是这样。所以,中国模式在世界上它是有一席之地的。

  中国模式符合中国国情,有四大成就

  [主持人]:张教授我们一直在说中国模式的特质,目前就以这种中国模式来讲,它所取得的成就有哪些,有没有一些可以影响到世界地位的一些成就?

  [张维为]:我觉得是很明显的,第一是中国本身的迅速崛起,我们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三,可能不久将来就变成世界第二,这还是根据人民币的官方汇率,不是根据购买力平价,我们的外贸已经超过德国,是世界第二,这个规模本身是个影响。

  第二,总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巨大的,因为我们是经历过中国30年前贫困的那个年代,30年前一个中国人有一块手表都是奢侈,今天仔细看看统计数字,中国老百姓的房屋自有率,有自己房产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平均的比例,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不管我们存在多少问题,这个成就本身是了不起的。

  第三,还有一点有必要探讨,实际上我们这个社会的生存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30年前我们还是一种相当封闭的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但经过30年,中国模式的形成和改革开放,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现代的、商业的两种社会,这个社会结构变化是长远的。你看我们中国一个半世纪里面,多少仁人志士大部分都是要奋斗改革上层建筑,要进行思想变化,要进行文化运动,改变人的心态等等等等。而实际上最根本的是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过去30年中形成的。

  第四点很重要,中国基本上形成自己的一个模式,这个模式是比较独特的,而且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我们实际上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已经增加了很多,可以说今天任何一个国际问题,没有中国的参与,没有中国软硬实力的参与都解决不了。几年前,他们八国集团开会,人家很关注,现在关注的人很少了,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西方的影响力大大减少了。

  [主持人]:要说中国模式,有没有形成的一个历史进程方面的原因?你看我们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果说我们要把中外近代历史结合起来看中国模式,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个历史进程方面的原因在里面?

  [张维为]:我也许可以讲一段很有意思的经历。1987年,当时匈牙利的工人党的领导人叫卡达尔到中国来访问,邓小平见他,当时东欧在戈尔巴乔夫的影响下,已经开始了它的剧变,已经出现种种迹象,变化的程度是蛮大的。邓小平当时见卡达尔的时候,邓小平提了三点建议:第一、不要照搬西方。第二、不要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不要放弃自己的优势。

  你现在回头看看他的三点建议,就是中国模式的起点,一种很好的描述。那么在这个三步的基础上,我们自己进行创新,一方面学人家所有的长处,一方面不忘记自己的优点,发扬自己的优点,逐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模式。

   因为讲到匈牙利,我20年前去过,去年我又去了一次,20年的变化,我是一个见证人,我跟朋友也聊这个,根据2008年的民调,或者民意测验,62%的匈牙利人认为,2008年的生活不如20年前,不如卡达尔时期,只有14%的人认为现在比那个时候好,这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你搞政治和经济的双休克疗法,没有做好,我跟匈牙利朋友探讨,我说你们当时在东欧国家中,实际上匈牙利是渐进改革走得最远的,它已经进行了很多改革,当时我们中国还派团去匈牙利考察,但结果他们放弃了,转向激进的变革,现在看来这个代价太大,所以反衬就是我们自己模式形成过程中,是有一些基本的指导思想的,一些基本指导思想规范着我们这个模式逐步形成。   

    中国模式实事求是、开放包容,有七大理念

  [主持人]:刚刚您也提到了中国模式现在在世界上的一个地位,也是与日俱增。其实任何一个大国,包括一个文明的崛起,其实都是有固定的思想作为基础的,中国有没有一些值得总结或者说可提供给作为其他国家发展借鉴的思想方法在里面?

  [张维为]:因为中国模式有一个特点,也是我们中国外交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我们中国人没有西方基督教的传教传统,他们到处推销自己的模式和这个传统有关系,他觉得他这个是最好,要么跟我一样,要么就是不够文明,要么就是野蛮。而中国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我的模式开放包容,如果我的模式好,你愿意向我学可以,你不愿意向我学,我也不怎么在乎。

  我自己对中国模式背后的理念做了一些总结,我觉得它是有国际意义的。今年2月份,我到巴黎参加了中国西方知识分子高峰会,我就总结了一下中国模式的理念,我说七个理念:

  第一、实事求是。这个理念是中国人非常务实,不大会被西方的花里胡哨的口号给“忽悠”,无论民主化也好,资本市场开放等等,我们自己有个主心骨,我们要看事实,你做的效果怎么样,如果小布什有这样的一种理念,他就不会犯这个低级错误,入侵伊拉克,民主改造中东,他做不到这一点。

  第二、和谐中道。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和谐文化,我老说就跟开门一样的,你可以推着开,也可以拉着开,西方人认为门只有一种开法,只能推着开,所以西方的特点是强调对立,强调不同利益的差异,强调个性,而我们的文化是强调共性,强调共生共融,强调和谐,不走极端,这不是没有原则的调和,实际上它是一种有原则的。

  第三、民生为大。这个理念在中国的效果很好,在整个发展中国家都非常受欢迎,就是要以民生为主,我跟欧洲的朋友说,我说在非洲你们老说中国和你们竞争,实际上我说是两种理念和模式,你们在那儿把所谓推动民主和人权放在第一位,中国人到那儿去实事求是,先问人家,你们需要什么帮助,你们最大的问题在哪里。然后我们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帮助,非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是农业,首先解决吃饭问题,是治疗疾病的问题。

     所以,这些东西,我说你把重点放在民生上,我就是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坦率地讲,你们这个模式,至少在非洲,竞争不过中国模式。

  第四、中国一种整体思维。整体思维的传统和理念,克服了很多西方理念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我们要标本兼治,比方说这个人,或者一个国家,他经济已经非常弱了,你现在要他做这个,做那个,要建立法制,要改善妇女权利,改善儿童权利,保护同性恋人的权利等等。实际上很难做到,必须抓他的本,发展他的经济,中国可以比较长远地做这样的安排,非洲国家不一定能做到,但是理念我们是提出来的。

  第五、政府是必要的善。这个是根据西方的一个概念,是说政府是必要的恶,就说政府本身是个不好的东西,但是没有它不行,所以西方整个政治建立在限制政府上面,但我们中国有不同的文化传承,我们是历史上最强大的,最繁荣的朝代,几乎都是比较强盛的朝代,我们有一个强势政府的传统。我们就根据我们的传统衍生出来,政府的作用比较大,这个政府的作用不是简单的政府管一切,而是有时候政府要退出一些领域,也要通过这样的努力,来自己革自己的命,这也需要一个比较强势的政府来这样做。

  第六、励精图治的良政。就是良好的政治治理,因为在西方过多的强调所谓民主与专制的对立,要么就民主,要么就专制,这是一个很幼稚的评判方法,根本解决不了当今世界的现实。所以,我说如果国家一定要分为两类的话,最好的分法就是实行良政的国家,实行恶政的国家,不管你什么政治形式,最后必须落实到良政,你落实不到良政的话就是恶政,或者是一种不太好的政治治理。

  第七、政绩合法性。不管我们这个模式还需要怎样进步的改善,作为一个原则,你一个政府官员也好,一个政府也好,它的合法性建立在必须提供产品,必须做好政府要做的事情。从我们国家来讲,为什么扶贫会做的比其他国家好,一个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我们把扶贫作为各级考核的一个标准,你各级官员的晋升,各级政府的表现跟这个都有关系。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到发展中国家去,它就是照西方的模式,只要票选上来,阿狗阿猫他都不管了,不行的,一定要有很好的表现,才能够有可能真正的改善民生。
邓小平为中国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完整的战略框架和思路

  [主持人]:这也是中国模式一些独特的思想方法,是您提炼出来的这几点。张教授,我们也知道您曾经做过邓小平的英文翻译,应该说跟邓小平接触很长时间,你对邓小平的理论有没有什么认识?

  [张维为]:这一说话就长了。

  [主持人]:您可以挑几个比较有意思的。

  [张维为]:我自己觉得邓小平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大政治家,时间隔的越长这种感触越深。首先,世界上现在很少有人能够进行这么跨长度的战略思考的人,我老说西方政治家总是第一个一百天,第二个一百天,而邓小平是思考一百年,而且我自己有一个感触,我当时给他做翻译的时候,他已经80多岁了,他谈的都是二十年以后怎样,三十年以后怎样,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好像自己很年轻,完全是一种非常年轻的心态,好像三四十岁一样的,规划着自己国家的未来,这一点蛮有感触的。

  第二,这个人有一种非常彻底的实事求是的精神,非常理性,非常清晰,对人性,对这个世界有一种非常深刻的洞察力,他了解普通老百姓的愿望,他了解民可以载舟,也可以浮舟,了解周围,也了解西方,他了解中国体制的长处和弱点,也了解西方体制的长处和弱点,他也了解第三世界。所以这样他可以作为优秀领导人,能够做出很多非常好的决策。

  我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就是他一直主张摸着石头过河,渐进试验,这种非常务实的态度,而不是相信什么抽象的理论,这个回头看,使中国避免了很多大的失误。比方说国家的解体,亚洲金融危机,甚至这次国际金融海啸。

  第三,我觉得印象蛮深的就是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或者对整个国家前途的态度。我老打一个比方,如果有半杯水的时候,他总是看到有水的半杯,有希望,好。所以,从中国的改革开放过去30年的情况看,有的时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种局面,比方说当时苏、东、坡,苏联解体,东欧纷纷改变政治制度的时候,他叫大家稳住,他说只要我们照自己既定目标一个个去实现,整个世界会刮目相看,结果果真如此。而且他说东欧,西方不要高兴的太早,麻烦还多着呢,现在果真是这样。

  [主持人]:很乐观。

  [张维为]:另外,还有一点印象非常深,他是一个军人,有一种大将风度,在战略上他是非常有长远眼光的,很有耐心,他可以运筹帷幄,这种轻重缓急的感觉非常强,但是在战术上,他是一个一旦看准了机会,他在寻找机会,一旦看准机会他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就是全力以赴,穷追猛打,直至提供。包括对深圳特区,对浦东开放都是这样做的。

     还有一点,从个人来讲,我觉得他是一个意志力、生命力非常强的人,经历过身经百战,对很多问题都非常豁达,他喜欢开“死亡”的玩笑,我第一次给他做翻译是1985年8月,它见一个非洲领导人,当时非洲领导人看到邓小平很健康,就说您一定能看到香港的回归,邓小平说“可能要和马克思商量商量”。大家都笑了,对方也笑了,然后邓小平又加了一句“可能还要谈判谈判”。

  [主持人]:他的这个理论,应该对中国模式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张维为]:他为中国模式的形成,尽管他自己很少用这个词,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战略框架和思路,这些都可以在他的理论中找到。包括我们前面讲的很多具体的方面,前面给卡达尔的三点建议,他讲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现在都是经典的一些名言。所以,我觉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了不起的人。

  [主持人]:邓小平对民主曾经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最大的民主其实就是调动积极性”,您对于他的这个言论是怎么理解的?

  [张维为]:这也是说明邓小平的一个战略思路。我前一段时间,人民网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我也讲过建立民主的问题,他的思路就说我们不一定完全从程序出发,我们可以从结果和内容出发,这样就给程序的产生、形成、发展创造巨大的空间,所以他的民主是  把这些目标落实在调动老百姓,调动大家积极性上,从这个角度我们来探索采用什么样的一种形式。所以,我觉得邓小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提供了很多思路,而且是战略性的思路,你引用这句话也是这么一种思路。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模式的完善和升华

  [主持人]:张教授,我们现在经常说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推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模式的巩固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您能不能把这个意义跟我们分析分析?

  [张维为]:我自己觉得,我们现在讲科学发展观,实际上主要是我自己的理解两个内容: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实际上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我前面讲中国模式强调民生为大,这本身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但是可能在我们落实民生为大的或者以人为本的过程当中,不少地方实际上没有完全正确的理解。比方,前面我们也提到过GDP的问题,光追求GDP这就是改善民生,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你要考虑到资源,考虑到环境,出现了不少偏差,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这样一种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纠正已经形成的一些偏差,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方面。

  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中国文化的东西,等于我们这个发展模式越来越从我们自己的文化资源中来提炼和发掘很多有益的东西,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个和谐文化,我们讲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内心的和谐,中国文化的三条最根本的实质。所以,我觉得我们提出和谐社会,建立和谐的世界,实际上回归到中国文化的传统,这个也是我们中国模式很精彩的地方,首先它丰富了我们模式的理论内涵。另外,当你回到自己文化底蕴的时候,并且开掘这个底蕴的时候,它的生命力,它的亲和力都是巨大的。

  [主持人]:您刚刚讲到科学发展观丰富了中国模式的内涵,那么,中国模式可能反过来对于深入地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个是不是互相的?

  [张维为]:我想我们关键是要有信心,我很看好这个模式,我大概也是最早提中国模式的学者之一。你通过中国模式这么一路走来,再加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际上它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研究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国模式也好,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比较有益的。 民主是普世价值,西方的民主是一种形式

  [主持人]:我们一直在说中国模式的先进之处,包括它的现实意义,其实我们还是要比较看一看西方的模式,作为近代最先走上富强道路的,并且一直处于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的政治模式具不具备一定的普世性,您觉得?

  [张维为]:我觉得是这样的。西方本身崛起的过程是数百年,这个过程本身充满了很多问题,包括战争,包括掠夺很多的东西。然后逐步形成了他的政治制度,所谓多党民主制度也好,一人一票也好等等。这个制度当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特别是法制建设,但是也有很多地方,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照搬的话,就会遇到巨大的困难,我老这样说,因为我走了一百多个国家,我找不到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而发展起来的,实现现代化的。

  就两个基本的指标,一个你要能够消除腐败,一个你要能够实现现代化,采用西方模式这样做到的发展中国家,没有,至少我没有找到,我一直跟我的学生,包括美国学生,欧洲学生,你可以找出一个例子,到现在为止我没有收到任何对这个观点的挑战。

  所以,我觉得西方的民主是一种形式,民主和西方的民主形式是两个概念,民主是普世价值,就是要政治要体现人民的意愿,这是普世的,但是西方的民主形式恐怕只是从西方的文化传统角度来说,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还有很多的问题,还有改进的地方。比方说美国的民主形式,就是过多的资本驱动,这一点奥巴马都承认。所以,西方的民主形式不是普世价值,也不具有普世性,我有时候甚至这样说,我也带点挖苦,我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只要条件不具备,或者不是一样的文化传统,几乎照搬是不可以的。我老说南斯拉夫就是这样解体的,苏联就是这样解体的,多少发展中国家因为迷信这样一个模式,结果就是民不聊生,国家处于混乱之中。

  [主持人]:就是任何国家还是要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张维为]:一定。

  [主持人]:我们再回到中国的模式,我们如何去传承中国传统的文化,以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这样一个民主政治,这里面应该有很多经验可循。

  [张维为]:我觉得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中,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中国文化,它在中国人的基因当中的,所以我总觉得所谓中国特色,是你没有办法避免的,你想不要有它都要有,肯定少部分中国人比美国人还美国人,但对大部分的民众来说,文化基因是沉淀在那里的,所以,不是一个简单改造,而是如何发扬它的优势来形成自己的发展优势。

  包括民主建设也是这样的,我老说这是很坦率的,很直观的东西,整个世界的华人都不热心打官司,都喜欢调解、私了,整个世界的华人,除非你超级的政治动员,否则都不非常热心投票,我也在琢磨什么原因,可能一个原因中国人的传统非常务实,如果你是个小范围的投票,他可能感兴趣,如果大的,他觉得一票一点用都没有,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所以,怎么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来形成自己的一种民主模式,所以我是主张先确定民主本身的目标和内容,然后不断地探讨,不要有任何框框。

  我自己老说台湾就犯了这个错误,它本来是一个儒家文化影响的华人社会,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一种磋商民主,协商民主,但它完全照搬了美国模式,所谓竞争民主,就是竞选领导人,竞选就拼选票,拼选票变成拼金钱,拼金钱变成拼形象,就这样来的,最后总体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我老记得中国大画家齐白石有一句名言,就说“仿我者死”,模仿我的是不行的,“学我者生”,你学习我的长处是有生机,我自己还要加一句“超我者达”,就是你要非常清楚人家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这样你去探索一种更加合理的理想制度比较好。

  [主持人]:张教授您也是为中国模式提出了一个方向或者说未来更好发展的一条道路,如果我们去展望一下中国模式未来的话,中国模式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起来?

  [张维为]:确实我们的制度模式是有不少问题的,现在我们讨论的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甚至腐败问题,某种原因跟我们的模式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说最不坏的模式,就说你还没有我做的好,但是我也有很多问题要逐步解决。因为我们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的作用大,政府作用过大也会造成不少问题,所以我们下一步怎么完善这个模式,怎么处理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怎么建立反腐的机制,但我觉得这些问题再多,都有办法解决,无论从人类历史来看,还是从中国发展史来看,都有办法解决,这个模式是非常有前途的,因为我们这个模式具有巨大的学习能力,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

  我老说西方模式现在是故步自封,很多方面,中国模式形成的这种震动,甚至对外国人都会感到,你看我们办奥运会的方法,我们搞残奥会的方法,我们以后办世博的方法,我们在非洲现在的存在,什么东西经过中国模式一处理就变成新的坐标,尽管这个坐标可能也有缺点,也有问题,但是西方还是受到了震撼,他知道还有这样一种玩法。

  中国模式引领世界潮流

  [主持人]:这也是中国模式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强之所在。张教授,刚刚说到世界上很多的模式,因为政治多极化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世界政治模式的多样化,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一下,现在世界范围内究竟有多少种政治模式,又有多少种发展的模式呢?

  [张维为]:1981年的时候,大作家金庸到北京见邓小平,然后邓小平就自问自答,问他世界上有多少种社会主义?邓小平自问自答了,说总有一百多种吧,然后他说没有定规嘛,中国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我想,世界上政治模式可以这么说,谁也说不清楚,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模式,你说出一个数目必定有人反驳你是不对的,你漏了某一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世界政治模式一定是多样化的,不是一种线性的,最后都发展到西方这个模式,我走的国家越多越觉得不可能,相反西方模式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我前面提到贫困问题,文明冲突的问题等等都解决不了。

  [主持人]:我们中国的政治模式对世界政治文明,现在这个贡献有多大?

  [张维为]:这个问题也是说来话长,我自己这么感觉,你看过去几十年,特别是二十年、三十年当中,有那么几种潮流:一种潮流我叫做宗教化的潮流,特别是伊斯兰教里面一些极端主义分子,推动宗教极端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这个在不少伊斯兰世界里影响都很大,从阿富汗、塔利班,到我们新疆最近出现的事情,实际上背后都反映了宗教化的趋势,因为它经常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所以确实受到很多国家,多数国家的抵制和反对,这是一个宗教化的潮流。

  第二个潮流叫做“半宗教化的潮流”,也就是西方,特别是美国,花了这么长时间,这么多精力,这么多资源,以传教士般的热情和精力去推动他那个民主化模式,所谓的第三拨民主化,但现在看来,在整个发展中国家,在整个东欧效果都不好。

  第三个潮流叫做“奔向现代化的潮流”,是中国引领的,大规模的,脚踏实地的消除贫困,从事现代化建设事业,这个潮流实际上也辐射到整个世界,从中国的产品,到中国的元素方方面面,它一定是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政治版图,这个影响会继续下去,而且深层次的影响。

  中国模式给解决世界难题带来了新思路新范式

  [主持人]:因为现在世界上这么多难题,我们中国模式给解决世界难题,会不会带来一些思路,或者说一些范式?

  [张维为]:整个世界现在面临很多的难题,关键是现在西方尝试它的模式解决不了,我可以举几个例子,一个就是消除贫困问题,世界上你看看统计数字,基本上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涉贫,或者非常贫困之中,西方模式几十年了,五六十年下来没有成效,贫困是变得更加严重,而不是更加减少,非洲人说你们欧洲对牛的补贴都超过了我们非洲人均收入,本来是照国际贸易的原则,非洲发展农业有比较优势,但是欧洲现在农业补贴很高。

  它的模式,有时候我跟欧洲人说,你们老批评中国在非洲的政策,我说中国政策很简单,比方有一条,叫做“双赢”,你也赢我也赢,你们难道就不能在非洲推行这么一个政策吗?一定要你一家赢,人家不能赢吗,你们有没有勇气去推行,公开地说我们的政策是双赢,这是中国模式对它的挑战,这对非洲有好处的。所以,我觉得在扶贫问题上,解决贫困问题上,中国的经验,中国一整套的做法,对于世界一半的人口,对解决他们的问题是很有启示的,这个比发达国家的模式要管用。

  另外,文明冲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冲突是有很长的历史渊源,两者的文化宗教都是排他的,惟我独尊的,所以这个冲突就很难避免。我记得去年丹麦一个画家画了一个漫画,挖苦伊斯兰教,挖苦真主的,伊斯兰教有些人说暗杀这个画家,丹麦所有平面媒体就重新出版这个漫画,表示支持这个画家。丹麦是我走过的国家最开明的,但是连丹麦在这个问题上也不能够大家各退一步,像中国文化这样来解释,一定要不是你对就是我错,不是你错就是我对,你死我活,所以我对西方模式要解决文明冲突一点都不乐观。

  倒是我们自己有这种合而不同的传统,我觉得中国可以提供更好的思路。甚至像环境、环保这些问题上,美国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1/10,消耗世界1/4的资源,但是你要美国人说为了世界环保降低你的生活水平,不可能,就像过去一人一票没法解决美国南部的奴隶制度,现在一人一票也解决不了美国的环保问题。倒是我们这个模式,尽管我们在环保方面做的还不好,还有很多问题,但是我们的模式特点是一旦意识到这个问题,你决定要改的时候,它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我最近在看西方的报纸,他们也很惊讶,突然间说在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方面,中国已经走到世界的前沿了。

  [主持人]:他们很震惊。

  [张维为]:所以我们这个模式有这个力量。

  [主持人]:所以说中国模式在对解决一些世界问题,或者说给其他一些国家榜样性作用还是很强大的。

  [张维为]:对。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有其必然性合理性

  [主持人]:张教授,我们都说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应该都是基于自己特定的国情,在您看来,中国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它的合理性存在于什么地方?

  [张维为]:我一直这个观点,特别像中国,这样一个五千年延绵不断的文明,实事求是说,我们过去对自己传统否定的太多了,你现在回头看看,特别是你走到世界之后,我们的传统很多真是好东西,我们一些最基本的理念,注重民生,讲究和谐,讲究国富民安,国泰民安等等,实际上这些中国模式,对于世界的发展都是很有正面的,积极的意义的。所以,我们应该从文化中发掘这些资源,就跟接地契一样,你接上了这个模式就可以持久,就可以产生很强的效果。

  [主持人]:应该说,今天我们通过一个小时听张教授给我们授课,是一堂非常生动,而且是理论深厚的一堂课,我们对中国模式的发展状况,包括中国模式所带来的世界成就都有了一番了解。中国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中国模式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模式,而且也被张教授称为了“最不坏”的模式,我们也相信,有这样的中国模式的存在,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包括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强大。也谢谢张教授今天百忙之中做客我们的演播室,和网友一起来解读中国模式的话题,谢谢您。

  [张维为]: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

  [主持人]:我们也谢谢各位收看我们本期的节目,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