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r18手游:天安门的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20:40
 近600年历史的天安门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1420年建成。最初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叫做“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天顺元年(1457年),牌楼毁于雷火,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名字也改成“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1952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1970年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   明清时期,天安门到大清门(明朝成大明门、中华民国称中华门)之间的千步廊形成占地几万平米的T字型宫廷广场,其东、西两次还各设一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国家主要统治机构六部及各院即设在此。这里是帝国统治机构的中枢。   明清的皇帝们一般都在天安门颁布重要诏令,称为“金凤颁诏”。此外皇帝大婚、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审要犯(“秋审”)、殿试公布“三甲”(“金殿传胪”)等重大仪式也都在此举行。       天安门最后一次举行“颁诏”,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颁布宣统皇帝退位的诏书。天安门是唯我独尊的帝王权力的象征,纵使专横跋扈擅政弄权的慈禧太后,也终身不敢涉足天安门一步。慈禧与她的儿媳妇——同治皇后阿鲁特氏不和,于是大施淫威,干涉儿子房帏之事。阿鲁特氏忍无可忍,曾说到自己是自大清门入天安门抬进来的正宫皇后,以讽刺慈禧只是咸丰皇帝的嫔妃。慈禧气得咬牙切齿,在同治皇帝驾崩后不久,便逼死阿鲁特氏。明代甚至连皇帝的生母能否从天安门通过都引起争议。明世宗朱厚骢乃兴献王之子,作皇帝本来没他的份儿,因武宗无子嗣,他以武宗堂弟的身份即位,改年号为嘉靖,可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皇位砸他脑袋上了。后来,他的生母要去太庙祭祖,在经行哪个门进出的问题上,官员们又就此引起一场争论。因为朱厚骢继承了皇位,按礼仪算是过继给孝宗一房,应尊孝宗皇后为皇太后,其生母是没有资格经过天安门的。最初大臣们议定由东安门进入,后来在嘉靖皇帝的坚持下,改由大清门入天安门去太庙。     然而在这幅照片中,天安门不复有威严肃杀的气氛。城台的外墙剥落残破,城头上杂草丛生,城楼弹痕累累,直到1952年维修时,还在木梁上取出三颗未炸的炮弹。仅供皇帝行走的御道上,马车、毛驴零星往来。金水河的王公桥头和华表下,停靠着三三两两的人力车,甚至还搭起了临时凉棚。而此时,皇帝和太后却如丧家之犬流落在当年大唐的都城——西安。     拍摄这幅照片的十年之后,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它的幽灵依然阴魂不散,飘荡在中华大地,天安门唯一一次通过灵柩的事情就发生在清朝灭亡后。本来天安门是进喜不进丧的地方,即便是皇帝的灵柩也不能由天安门出殡。窃国大盗袁世凯,只作了83天皇帝的,而且还未敢正式举行登基大典。生前不能堂堂正正地龙袍加身,袁世凯终身遗憾,于是在死后身着龙袍躺在棺材里通过天安门,连死也要过一把皇帝瘾。     然而几个跳梁小丑终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脚步,帝制废除后,宫廷广场两侧紧闭的大门洞开,长安街变成畅通的东西要道。此后,炳彪中国史册的“五四运动”、开国大典、“四五运动”等重大事件,都在此舞台上威武雄壮地上演。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成为共和国国徽的中心图案,天安门成了伟大祖国的象征。昔日等级森严、衙署林立的皇家禁地成为自由开放、广阔壮丽的人民广场。 
 
  -
1970年天安门秘密重建内幕-天安门一直受到世人瞩目。可谁想到,今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天安门城楼,在三十多年前曾秘密重建过,这段历史至今鲜为人知。 --邢台地震后天安门城楼变形 -  据史书记载,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故命名承天门。明朝天顺年即1457年7月,承天门遭火灾,城楼焚毁。1465年明宪宗派工部尚书自圭重修承天门,由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基本上有了现在天安门的规模。1644年,承天门又毁于兵火。第二年再次重修承天门,六年后竣工,从此正式改名为天安门。 -  具有550多年历史的天安门城楼,由于兵火战乱,长期失修,建筑结构已严重坏损变形,主体已严重下沉。***建政后虽经多次维修加固,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1969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6到7.5级强烈地震,使天安门城楼损坏变形更甚。1969年底国务院决定: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天安门城楼。 --部队编制组成了施工队伍-据俞珉在《北京纪事》里记载,执行重建这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时正处在内忧(文化大革命)外患(中苏关系紧张)形势下,意义显得格外重大。不仅北京市市民不知道,就是近在咫尺的中山公园、文化宫的工作人员也不知被苇席围起的天安门那里在干什么。天安门城楼结构复杂,工艺难度大,当时有人曾经提出请外国人承包,而且他们提出重建时间要五年、三年或两年。周恩来说,我们不能崇洋媚外,并指定由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现北京建工集团五建公司),时间短还要保证质量。 -重建天安门城楼经周恩来亲自批准后,***中央和国务院组成了由总参、北京卫戍区、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天安门城楼重建领导小组”。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选派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精兵强将,他们按部队编制,组成了木工连、瓦工连、彩油连、架子工连和混合连五个施工队,当时的八级木工姚来泉就是木工连的组长。-毛泽东批示“原样不动” -  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高32米。要将这个庞然大物整个罩起来,为它做“世纪手术”,难度可想而知。如果用钢管搭架,需一个月。工期紧任务重,架子工人突破以往方法,用数根杉篙绑在一起,层层连接,用苇席搭起天棚,将城楼围得严严实实,留出送料的循环马道。仅用了八天搭好天棚,其跨度之大,在当时资料上绝无仅有,堪称世界之最。 -  拆城楼前首先要进行测量,五建公司选派了既懂经纬仪又机灵的木工组长姚来泉配合测量局的同志工作。当时姚来泉还不到四十岁,干了二十多年的木工,和测量局的工作人员将城楼所有的斗、拱、声、柱及端门等一一测量。姚来泉说,那时连家人都不知我在哪儿干活,测量的数据不准和任何人说,这是政治任务。后来将测量的数据报告给毛泽东,毛泽东批示:原样不动,尺寸不变。-撬开琉璃脊瓦发现一宝盒 -  天安门城楼除底座是砖混结构外,整个城楼为木结构,拆之前断掉全部电源。姚来泉带着两个人登着杉篙绑起的梯子,爬到天安门最高的脊瓦处。他让两个工人分别从东西两侧往中间数脊瓦数,而他则站在大约中间位置,当两人各数到43块时,自己脚下刚好还剩5块。 -  指挥部领导、专家、警方及警卫人员上了楼顶,有人指着中间黄色的琉璃瓦对姚来泉说,把它砸开。琉璃脊瓦厚60厘米、宽80厘米,两个人根本抬不动,姚来泉用撬棍连撬带砸,瓦碎,露出一30厘米见方的木盒,尽管很旧,但上面清晰地雕着一对精美的二龙戏珠图案,姚来泉用手叩叩木盒的面说,这是金丝楠木的。然后用撬棍轻轻一戳,木盒酥了。里面装有一块金元宝!再摸摸!是块拇指大的红宝石!又摸,是一粒粒像红铅笔头似的东西,手指一捻,变成朱红色粉状物,若离若聚,专家们闻闻说,是朱砂。此外还有五彩粮:黄豆、高粱、黑豆、谷子和玉米,当然有的已分辨不清了。 -  当时六十多岁的中国古建专家郭老拿着粉末状的朱砂说,这是百年真朱砂!据说金丝楠木盒里的所有东西都是避邪或吉祥物,后来全部上交国库。新盖的城楼在原放“宝盒”的地方仍由姚来泉放了一块汉白玉石,这块汉白玉石高17厘米、宽12厘米、厚3厘米,上面竖着刻有:1970年1-3月重建。 -所有城楼柱子全部用进口木材 -  天安门城楼有60多根柱子,最粗的直径1.2米,最小的也有0.6米,每根12米长,重7吨以上。当时曾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找到了质地较好甚至更大的原木,但因运输问题而改从加蓬和北婆罗洲进口。这种木材,质坚、颜色为红或黄,遇火不着,只冒烟。干了多年木工的姚来泉说,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木材。按照国务院“建筑材料全部更新”的要求,木构件由北京光华木材厂加工。新做的全部木柱和木梁均用整体木材,所有木构件都作了防腐、防虫、防火的化学处理。--西山墙中拆出了七枚炮弹 -  在拆除西山墙时,一名工人取出一颗直径9.5厘米,高约45厘米的完整炮弹,指挥部立即指示公安部门连同周围的土全部取走研究。后来在拆除中又先后起出6颗规格相同的炮弹,这7颗炮弹始终是个谜。鉴于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环境,此消息绝不可外传。现在这7枚炮弹存于何处,无从知晓。 -周恩来: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  天安门城楼究竟由多少块木料组成,谁也说不清。被拆下的土料堆满天安门的后面和端门大院,拆下的斗、拱、声相互咬合,上下垒叠,环环紧扣,严丝合缝。不管多大的木结构找不出一颗钉子,只有网板上有些钉子。这么复杂的工艺是怎么做的呢? -  八级木工姚来泉都直挠头。他们用塔吊先将城楼西南一个整角吊起,拉到中山公园水榭北侧,每拆一根,在旁边按原样码好,可拆完了,就是码不出原样。后来把拆下的每一根木料都顺序编号,画草图、拍照片,并写清内、外、上、下、左、右,把拆下的东西反反复复按原样码了几遍,直到弄明白为止。因为城楼完全对称,所以一面明白,就全明白了。拆下的木构件由北京建筑设计院画图,北京光华木材厂按图纸进行加工。 -  新做的全部木柱和木梁均用整体木材,所有木构件都作了防腐、防虫、防火的化学处理。但安装时发现一根木柱中有一直径约两厘米的窟窿,如果换材料,几百人就得停工。经请示周恩来,批准顺此洞再打一5厘米的孔,并将柱子打通,灌满防腐剂,圆满地解决了问题。正脊两端的螭吻,原为龙。有人认为龙是“四旧”,要改成向阳花。周恩来坚持说,可以搞龙嘛!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原主体部分不要改。但在某些人坚持下,棚顶的金龙合玺图案,改成了西番莲图案(1984年维修时,又恢复了原貌)。 -贴金箔用去6公斤黄金 -  木工活毕,油漆彩画上,所有描龙画凤都经过严格的1麻5灰13道工序。菱花格扇过去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这次反复研究,试制成了菱花格扇加工机,提高工效150倍。最后是贴金箔,重修的城楼共用去6公斤黄金,金箔全部为进口。油工们小心地用竹夹一张张夹起,敷在未干的油漆上,再用细毛笔一点点捋平…… -  基于当时的政治气候,工程完毕,指挥部又成立了9人组成的检查小组,用探雷器按所有图纸顺序检测。探雷器非常敏感,有一次当测到一个斗拱时,探雷器突然鸣叫,图纸显示此处并无任何钉铁钉的记录。最后斗拱被拆开,取出了一只木工扁铲。是别有用心还是疏忽大意?在场的人谁都说不清。当时是否为此成立专案组,是否查出了责任人,都不太清楚。后来探雷器测到东楼梯时又不断鸣叫,平整的水泥地面有什么问题呢?马上砸!结果什么也没发现。后来化验那些水泥碎渣,原因是此石料含铁量比较高。 -112天秘密重建竣工 -  重建天安门城楼工程,自196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到1970年3月7日竣工,整个工期112天。这项工程仅琉璃瓦就制作了近100种规格,10万余件。在底座墙镶了一层砖,外墙打了50厘米水泥。重修的天安门城楼比原来“长高”了87厘米,这是因为天安门多年下沉,根据史料记载,可以说天安门恢复了原始的高度。 -  重建的天安门城楼,完全保留了它原有的外形、尺寸和结构布局,并按9级抗震能力设防。东西卷棚和城台加高、女儿墙减薄、标语板更换、安装电梯,增设了供电照明、上下水、热力暖气、电话、电视广播、新闻摄影等现代化设施。据统计,有中央和全国21个省市的216个部门参与,施工高峰用工达2700多人,整个现场施工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举世罕见。 -  之后,悬挂毛泽东彩色画像,将天安门底座两侧的“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标语牌改为玻璃钢材料,外包铁角。“天棚”拆除后,展露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各历史时期的天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