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客户粘合度: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盆景”式还原曹雪芹之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5 07:13:18
?尔等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不过,曹家的显赫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驾崩之后,雍正以“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有违朕恩,甚属可恶”为由,将曹革职抄家。“但是据我们的考证,曹获罪表面上是经济原因,实际是政治牺牲品,是雍正巩固帝位的需要。”严中告诉记者。从此,曹雪芹和曹家其他人一道,迁回北京。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江宁行宫,长年锁闭,不得擅入,大多数时候门庭冷落。周汝昌先生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由于之前)康熙帝命令一切从简,不另建行宫,及至乾隆帝再到南京时,当然不能违背祖训,仍驻跸织造署。讨好的地方大吏就把织造官衙迁移到了另外一处地方,把原来的织造署整个改为大行宫;乾隆爷不敢过分,只是在原来的建筑上略微增添一点装饰而已。”《红楼梦》中也隐隐提到了改为行宫后的江宁织造府:“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曹家连任江宁织造58年,而从曹玺到达南京、曹北归为界,曹家在江宁织造府中生活了65年之久。周先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新证》中披露了乾隆大行宫的平面木刻图,“这是海内外首次看到曹雪芹家世及几代人在南京生活的那一处真实的地方。图分两半,东半是很多院子组成的衙署;西半的最北边是一处小园林,就是所谓的西池。曹家子弟读书休息都没有离开这‘后一带’花园住处。”江宁织造府的几处重要建筑江宁织造府的图像史料极少,人们只得从一些文字记载中推测织造府的结构。严中先生提醒记者,萱瑞堂和楝亭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萱瑞堂是江宁织造府内院之正堂。康熙于三十八年四月初十南巡至南京,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当时,曹寅的母亲孙氏,也就是康熙的保母,正值68岁。康熙见庭中萱草,古人以萱草比喻母爱,于是亲书“萱瑞堂”三字以赐,并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由于康熙亲题的“萱瑞堂”三字又为大臣们所歌颂,“萱瑞堂”遂成为江宁织造署中最重要的建筑。康熙为什么对一个保母如此敬重?原来,根据当时的皇家规矩,皇子出生以后并不由生母喂养,而是交与“八母”抚养,八母指四名乳母和四名保母(一说各八母,共为16母),乳母只管喂奶,婴儿的其他 一切生活教养,直到成童,都由保母担当。康熙的头等保母就是孙氏。根据严中先生的考证,萱瑞堂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对应的故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当黛玉联到“色键茂金萱”时,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犯不着替他们颂圣去。”“为什么‘金萱’二字是‘省了多少力’,是‘现成的韵’?又与‘颂圣’有什么关系!这显然与康熙为孙氏御书‘萱瑞堂’有关。”严中告诉记者。楝亭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处重要建筑。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就“移来燕子矶边树(黄楝)”,手植于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并在其侧造亭,取名为“楝亭”,作为他闲暇时的休息之所和传授知识的课堂。曹寅后来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名号,并将他的著作以“楝亭”作为标题,还请人以“楝亭”为名作画题诗写赋。康熙三十四年秋,曹寅与张纯修、施世纶在楝亭夜话,并由张纯修绘《楝亭夜话图》记录了这次夜话的情景,流传至今。另外,江宁织造署中的西堂,是曹寅与文友们饮酒赋诗、观月、赏菊的地方,曹寅因此自号“西堂扫花行者”。《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薛蟠、宝玉、冯紫英等会饮,宝玉当令官,约法三章,说:“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脂砚斋在此批云:“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西池,是江宁织造署中的一泓池水;射堂,又称箭亭,是曹家子弟习武的地方。这些景观在曹寅的诗作中都有体现。乾隆三十一年由两江总督高晋开始编撰的《南巡盛典》中的“江宁行宫图”图注写道:“??窗楹栋宇,丹不施,树石一区,以供临憩。西偏即旧池重浚,周以长廊,通以略;俯槛临流,有合于鱼跃鸢飞之境。”可见,假山、树木、池塘、长廊、独木桥等,都是织造府中不可或缺的景观。乾隆十六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行宫后,气势更加恢宏,清末张汝南写《江南好辞》第一首赞曰:“江南好,第一是行宫。辇路草长含晚碧,御衙花嫩发春红,驻跸忆乾隆。”

 

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盆景”式还原曹雪芹之家

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盆景”式还原曹雪芹之家耗资7亿的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计划今年对公众开放。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尚未开放的博物馆。历史上的江宁织造府是曹雪芹的出生之地,曾四次接待康熙皇帝,后改为乾隆南下江南的行宫。它是《红楼梦》中宁荣二府的原型。总设计师吴良镛院士称,他并非想复原织造府,而是想在钢筋水泥森林里打造一幅江南画卷,让都市人在“闹市中感受画境,从而体会建筑的人文内涵”。文 周一妍 图 唐晓毅南京长江路第九中学对面,是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是一栋灰黑色建筑,除了墙面大面积的钛合金金属线作装饰,光滑闪亮的幕墙并无特别之处;入口是一座中式园林的木门,封闭于现代玻璃钢柱之内,门内还有圆洞,四周雕刻着细腻典雅的花纹。记者侧身,朝这个直径约两米的洞内张望:车水马龙的街景转换成官宦人家的私家园林:幕墙不见了,出现了白墙黛瓦,回廊立柱,让人瞬间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本月,记者踏进园林,发现里面四处是亭台楼阁、门栏窗隔、水磨裙墙、白石台矶和羊肠小径等。不同于古典的江南园林,博物馆的四周立面是现代化高墙。“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浪漫与现实冲撞,这正是吴良镛院士的创意所在,即‘核桃模式’,”织造府博物馆馆长徐湖平解释说,园林的四周立面为“壳”,外壳与内核的关系,是“新”与“旧”的对话,露出来的是现代的,使得整体建筑与四周的南京市艺术中心、苏州美术馆等现代建筑相得益彰,而“建筑的内涵则是历史片断的植入。”徐馆长向记者阐释了织造府的新内涵。“你发现没有,‘壳’上面吴老先生也做了文章?”徐湖平询问记者。清朝的江宁织造府以生产云锦出名,康熙、乾隆都曾拿织造府生产的云锦做龙袍。“西北两立面我们装上了金属丝,晚上打上灯光,就会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云锦饰面,取意为‘云锦’装裱‘江宁织造府’这幅山水画。”“盆景”式样的江南园林2005 年起,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在原来织造府西花园的旧址上破土动工,占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截至2009年2 月,博物馆大体完工。记者在里面闲庭信步走上一圈,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若走马观花地看,至少需要半小时。现在的博物馆即保留了原江宁织造府西至碑亭巷、北至长江街的一角,面积仅为过去的14 大小。历史上,织造府曾风光地存在了262年,规模宏大,东至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南至吉祥街即今太平南路北端,北至督院前街即今长江街。这里曾四次接待过康熙皇帝,后改为乾隆皇帝的行宫。因此,南京人又将其叫做“大行宫”。著名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良镛院士提供的他珍藏多年的《乾隆行宫图》上也可见,除门庭、轿厅、客厅、茶厅外,织造府还有众眷属住房、前后花园都建筑于此。此外,江宁织造府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曹雪芹的诞生地,“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红学专家严中说。地方狭小,为尽可能多地还原织造府当年风貌,吴良镛提出采用“盆景模式”,缩小单个建筑的面积,这样一来,原江宁织造府的著名景点,如康熙奶娘居住的“萱瑞堂”、曹雪芹祖父曹寅与文人雅士舞文弄墨的“楝亭”,西花园最美丽的人造景观“西池”等都能一个不漏地出现在织造府博物馆。博物馆地上为江南园林,此图为层层的过廊“吴老从明末散文《核舟记》中得到启发,把园林部分想象成胡桃雕刻,点缀以‘盆景’山水,就可以在很小的空间里营造丰富的文化内涵。”清华大学历史建筑研究所所长王贵祥说。他本人负责织造府工程图纸设计,曾陪同吴良镛每月来南京考察一次,对吴老的设计理念十分了解。而博物馆的整体风格是取中国山水画中深远、高远、平远之意境,将北高南低的建筑群尽可能用园林手法加以覆盖:地上的是“西池”,再次是三米高的“宣瑞堂”和三层楼高的假山瀑布,最高处为距离地面24米的“楝亭”,从南望北建筑叠叠高起,如同一幅宋代江南山水画。“园林的布局则试图与原来的江宁织造府取得一定的内部联系。”王贵祥还表示,史料记载中的江宁织造府分为东西二部,东部是衙署部分,西部则是西花园。于是,他在东边设计以戏台为重心的三个庭院,隐喻当年织造府的重重院落,而西部则是以“西池”为代表的秀美花园。《红楼梦》里,贾府成员都爱看戏。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记者观察到,木质顶部雕有螭吻(龙九子之一,为房子的保护神),个个张大嘴巴,虎视眈眈地看着来客。亭子下方是巨大的、离地约两米高的戏台。演员进出的门被设计成圆形,门打开,外圆内方,就像一枚古铜钱。戏台四周的柱子旁,调皮的狮子们一个个踩着球,正在嬉戏。这些吉祥顽皮的动物,把150多年前的热闹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江苏园林普通的戏台相比,织造府里的戏台更像是一个精致的模型,同样,以“萱瑞堂”为首的亭台楼阁也比苏州园林中的小了约12,宛若一座座“都市”盆景。爬升了24 米的楝亭园林爬山廊的尽头,假山簇拥下,是博物馆的最高处——一座端庄的八角亭。亭子正中是金色的大圆顶,富丽堂皇,圆顶上一只全铜的凤凰仰望天空,既有气魄,又独具南京特色。徐湖平告诉记者,这座亭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楝亭”,这是曹雪芹祖父曹寅担任江宁织造后,大兴土木修建的以文会友之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建造的“楝亭”,并作为自己的名号楝亭的设计者是东南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古典建筑大师朱光亚。作为吴良镛亲点的“古建”负责人,朱光亚负责设计“宣瑞堂”、“楝亭”等历史人文景观的再建。“吴老先生建议说,重建的江宁织造府园林不是单纯的‘复建’或‘仿建’,克隆出来的建筑即便再美轮美奂,也是失去历史价值的假古董,而新建的楝亭则属于百分百的原创。”67岁的朱光亚教授向记者讲述了园林至高点——楝亭的再创作历程。江宁织造府在太平天国时期被毁于一旦,由于历史资料记载不全,织造府的大部分景点只有参考曹雪芹的《红楼梦》,唯独楝亭却是一个例外。康熙三十四年(1695)秋,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时,庐江郡守张纯修来访,曹寅又邀请当时的江宁知府施世纶,三人秉烛夜话于楝亭。张纯修即兴作《楝亭夜话图》,楝亭的面貌被清晰记录下来。画中的楝亭四四方方,几根圆柱支撑着铺满茅草的亭顶,用目前世人的审美眼光看,甚为简陋。如果与现在织造府博物馆中楝亭相比,真是判若两物。朱光亚回忆说,吴良镛院士的初稿设计仍选择把楝亭安排在地上,在宣瑞堂旁边。有一天,吴老向当年中央大学(现更名为“东南大学”)建筑系的同学张良皋提及自己的设计理念,对曹雪芹研究很深的张良皋听后,立即建议说:“纵观历史,楝亭于织造府意义非凡,可否把它移至高位,成为织造府的点睛之笔。”吴先生欣然接受了老同学的建议。楝亭的位置一变,朱光亚的设计也要跟着变。“虽然有些懂古建的人,可能会从楝亭中看到苏州天平山玉碑亭的影子,但事实上,我们则对后者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动,楝亭的上下层屋角分开,置于高处,更显动感。”朱光亚告诉记者,楝亭的造型是通过计算机建模后,加上周围环境,变成三维图像,站在不同角度反复推敲而成的。从设计到诞生,吴良镛前后修改了30多稿才满意,和园内其他建筑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原创”。地上石头,地下博物如今改造后的江宁织造府并不是纯正的传统园林。 因为它有博物馆,其地下共有两层,负一楼近11000平方米,有曹雪芹馆、红楼梦文学馆、云锦馆、太虚幻馆等场馆,还特别设计有江宁织造府及南巡馆;负二层更“神秘”,设计了六七个藏品库,谁也不知道藏有哪些宝贝。古代的江南织造府图现代的展馆藏在地下,使得苏式园林的古色古香不受打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发明”。吴良镛表示:“如果说地面上的建筑群象征‘空间’中的构成,在地下一层即博物馆主体展陈部分立意在‘时间’上做文章,以展示‘逝去的时间’。”“搞建筑的人应该明白,地下一层的费用相当于地面3 层。由于织造府为地下两层,地下深度达到16米,势必增加大量的建筑成本。”馆长徐湖平向记者解释织造府工程耗资7 亿人民币的缘由 ,“织造府博物馆的预算是3.5亿,但后来建筑费超标,花了4 亿,其他为买地1.8 亿,内部装修6000 万,再加上购买展品和布展,总费用

 

耗资7亿的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计划今年对公众开放。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尚未开放的博物馆。历史上的江宁织造府是曹雪芹的出生之地,曾四次接待康熙皇帝,后改为乾隆南下江南的行宫。它是《红楼梦》中宁荣二府的原型。总设计师吴良镛院士称,他并非想复原织造府,而是想在钢筋水泥森林里打造一幅江南画卷,让都市人在“闹市中感受画境,从而体会建筑的人文内涵”。

 

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盆景”式还原曹雪芹之家耗资7亿的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计划今年对公众开放。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尚未开放的博物馆。历史上的江宁织造府是曹雪芹的出生之地,曾四次接待康熙皇帝,后改为乾隆南下江南的行宫。它是《红楼梦》中宁荣二府的原型。总设计师吴良镛院士称,他并非想复原织造府,而是想在钢筋水泥森林里打造一幅江南画卷,让都市人在“闹市中感受画境,从而体会建筑的人文内涵”。文 周一妍 图 唐晓毅南京长江路第九中学对面,是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是一栋灰黑色建筑,除了墙面大面积的钛合金金属线作装饰,光滑闪亮的幕墙并无特别之处;入口是一座中式园林的木门,封闭于现代玻璃钢柱之内,门内还有圆洞,四周雕刻着细腻典雅的花纹。记者侧身,朝这个直径约两米的洞内张望:车水马龙的街景转换成官宦人家的私家园林:幕墙不见了,出现了白墙黛瓦,回廊立柱,让人瞬间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本月,记者踏进园林,发现里面四处是亭台楼阁、门栏窗隔、水磨裙墙、白石台矶和羊肠小径等。不同于古典的江南园林,博物馆的四周立面是现代化高墙。“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浪漫与现实冲撞,这正是吴良镛院士的创意所在,即‘核桃模式’,”织造府博物馆馆长徐湖平解释说,园林的四周立面为“壳”,外壳与内核的关系,是“新”与“旧”的对话,露出来的是现代的,使得整体建筑与四周的南京市艺术中心、苏州美术馆等现代建筑相得益彰,而“建筑的内涵则是历史片断的植入。”徐馆长向记者阐释了织造府的新内涵。“你发现没有,‘壳’上面吴老先生也做了文章?”徐湖平询问记者。清朝的江宁织造府以生产云锦出名,康熙、乾隆都曾拿织造府生产的云锦做龙袍。“西北两立面我们装上了金属丝,晚上打上灯光,就会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云锦饰面,取意为‘云锦’装裱‘江宁织造府’这幅山水画。”“盆景”式样的江南园林2005 年起,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在原来织造府西花园的旧址上破土动工,占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截至2009年2 月,博物馆大体完工。记者在里面闲庭信步走上一圈,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若走马观花地看,至少需要半小时。现在的博物馆即保留了原江宁织造府西至碑亭巷、北至长江街的一角,面积仅为过去的14 大小。历史上,织造府曾风光地存在了262年,规模宏大,东至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南至吉祥街即今太平南路北端,北至督院前街即今长江街。这里曾四次接待过康熙皇帝,后改为乾隆皇帝的行宫。因此,南京人又将其叫做“大行宫”。著名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良镛院士提供的他珍藏多年的《乾隆行宫图》上也可见,除门庭、轿厅、客厅、茶厅外,织造府还有众眷属住房、前后花园都建筑于此。此外,江宁织造府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曹雪芹的诞生地,“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红学专家严中说。地方狭小,为尽可能多地还原织造府当年风貌,吴良镛提出采用“盆景模式”,缩小单个建筑的面积,这样一来,原江宁织造府的著名景点,如康熙奶娘居住的“萱瑞堂”、曹雪芹祖父曹寅与文人雅士舞文弄墨的“楝亭”,西花园最美丽的人造景观“西池”等都能一个不漏地出现在织造府博物馆。博物馆地上为江南园林,此图为层层的过廊“吴老从明末散文《核舟记》中得到启发,把园林部分想象成胡桃雕刻,点缀以‘盆景’山水,就可以在很小的空间里营造丰富的文化内涵。”清华大学历史建筑研究所所长王贵祥说。他本人负责织造府工程图纸设计,曾陪同吴良镛每月来南京考察一次,对吴老的设计理念十分了解。而博物馆的整体风格是取中国山水画中深远、高远、平远之意境,将北高南低的建筑群尽可能用园林手法加以覆盖:地上的是“西池”,再次是三米高的“宣瑞堂”和三层楼高的假山瀑布,最高处为距离地面24米的“楝亭”,从南望北建筑叠叠高起,如同一幅宋代江南山水画。“园林的布局则试图与原来的江宁织造府取得一定的内部联系。”王贵祥还表示,史料记载中的江宁织造府分为东西二部,东部是衙署部分,西部则是西花园。于是,他在东边设计以戏台为重心的三个庭院,隐喻当年织造府的重重院落,而西部则是以“西池”为代表的秀美花园。《红楼梦》里,贾府成员都爱看戏。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记者观察到,木质顶部雕有螭吻(龙九子之一,为房子的保护神),个个张大嘴巴,虎视眈眈地看着来客。亭子下方是巨大的、离地约两米高的戏台。演员进出的门被设计成圆形,门打开,外圆内方,就像一枚古铜钱。戏台四周的柱子旁,调皮的狮子们一个个踩着球,正在嬉戏。这些吉祥顽皮的动物,把150多年前的热闹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江苏园林普通的戏台相比,织造府里的戏台更像是一个精致的模型,同样,以“萱瑞堂”为首的亭台楼阁也比苏州园林中的小了约12,宛若一座座“都市”盆景。爬升了24 米的楝亭园林爬山廊的尽头,假山簇拥下,是博物馆的最高处——一座端庄的八角亭。亭子正中是金色的大圆顶,富丽堂皇,圆顶上一只全铜的凤凰仰望天空,既有气魄,又独具南京特色。徐湖平告诉记者,这座亭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楝亭”,这是曹雪芹祖父曹寅担任江宁织造后,大兴土木修建的以文会友之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建造的“楝亭”,并作为自己的名号楝亭的设计者是东南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古典建筑大师朱光亚。作为吴良镛亲点的“古建”负责人,朱光亚负责设计“宣瑞堂”、“楝亭”等历史人文景观的再建。“吴老先生建议说,重建的江宁织造府园林不是单纯的‘复建’或‘仿建’,克隆出来的建筑即便再美轮美奂,也是失去历史价值的假古董,而新建的楝亭则属于百分百的原创。”67岁的朱光亚教授向记者讲述了园林至高点——楝亭的再创作历程。江宁织造府在太平天国时期被毁于一旦,由于历史资料记载不全,织造府的大部分景点只有参考曹雪芹的《红楼梦》,唯独楝亭却是一个例外。康熙三十四年(1695)秋,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时,庐江郡守张纯修来访,曹寅又邀请当时的江宁知府施世纶,三人秉烛夜话于楝亭。张纯修即兴作《楝亭夜话图》,楝亭的面貌被清晰记录下来。画中的楝亭四四方方,几根圆柱支撑着铺满茅草的亭顶,用目前世人的审美眼光看,甚为简陋。如果与现在织造府博物馆中楝亭相比,真是判若两物。朱光亚回忆说,吴良镛院士的初稿设计仍选择把楝亭安排在地上,在宣瑞堂旁边。有一天,吴老向当年中央大学(现更名为“东南大学”)建筑系的同学张良皋提及自己的设计理念,对曹雪芹研究很深的张良皋听后,立即建议说:“纵观历史,楝亭于织造府意义非凡,可否把它移至高位,成为织造府的点睛之笔。”吴先生欣然接受了老同学的建议。楝亭的位置一变,朱光亚的设计也要跟着变。“虽然有些懂古建的人,可能会从楝亭中看到苏州天平山玉碑亭的影子,但事实上,我们则对后者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动,楝亭的上下层屋角分开,置于高处,更显动感。”朱光亚告诉记者,楝亭的造型是通过计算机建模后,加上周围环境,变成三维图像,站在不同角度反复推敲而成的。从设计到诞生,吴良镛前后修改了30多稿才满意,和园内其他建筑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原创”。地上石头,地下博物如今改造后的江宁织造府并不是纯正的传统园林。 因为它有博物馆,其地下共有两层,负一楼近11000平方米,有曹雪芹馆、红楼梦文学馆、云锦馆、太虚幻馆等场馆,还特别设计有江宁织造府及南巡馆;负二层更“神秘”,设计了六七个藏品库,谁也不知道藏有哪些宝贝。古代的江南织造府图现代的展馆藏在地下,使得苏式园林的古色古香不受打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发明”。吴良镛表示:“如果说地面上的建筑群象征‘空间’中的构成,在地下一层即博物馆主体展陈部分立意在‘时间’上做文章,以展示‘逝去的时间’。”“搞建筑的人应该明白,地下一层的费用相当于地面3 层。由于织造府为地下两层,地下深度达到16米,势必增加大量的建筑成本。”馆长徐湖平向记者解释织造府工程耗资7 亿人民币的缘由 ,“织造府博物馆的预算是3.5亿,但后来建筑费超标,花了4 亿,其他为买地1.8 亿,内部装修6000 万,再加上购买展品和布展,总费用

 

文/ 周一妍 图/ 唐晓毅

 

 

南京长江路第九中学对面,是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是一栋灰黑色建筑,除了墙面大面积的钛合金金属线作装饰,光滑闪亮的幕墙并无特别之处;入口是一座中式园林的木门,封闭于现代玻璃钢柱之内,门内还有圆洞,四周雕刻着细腻典雅的花纹。记者侧身,朝这个直径约两米的洞内张望:车水马龙的街景转换成官宦人家的私家园林:幕墙不见了,出现了白墙黛瓦,回廊立柱,让人瞬间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


本月,记者踏进园林,发现里面四处是亭台楼阁、门栏窗隔、水磨裙墙、白石台矶和羊肠小径等。不同于古典的江南园林,博物馆的四周立面是现代化高墙。“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浪漫与现实冲撞,这正是吴良镛院士的创意所在,即‘核桃模式’,”织造府博物馆馆长徐湖平解释说,园林的四周立面为“壳”,外壳与内核的关系,是“新”与“旧”的对话,露出来的是现代的,使得整体建筑与四周的南京市艺术中心、苏州美术馆等现代建筑相得益彰,而“建筑的内涵则是历史片断的植入。”徐馆长向记者阐释了织造府的新内涵。


“你发现没有,‘壳’上面吴老先生也做了文章?”徐湖平询问记者。清朝的江宁织造府以生产云锦出名,康熙、乾隆都曾拿织造府生产的云锦做龙袍。“西北两立面我们装上了金属丝,晚上打上灯光,就会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云锦饰面,取意为‘云锦’装裱‘江宁织造府’这幅山水画。”

 

 

“盆景”式样的江南园林

 

 

2005 年起,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在原来织造府西花园的旧址上破土动工,占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截至2009年2 月,博物馆大体完工。记者在里面闲庭信步走上一圈,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若走马观花地看,至少需要半小时。

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盆景”式还原曹雪芹之家耗资7亿的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计划今年对公众开放。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尚未开放的博物馆。历史上的江宁织造府是曹雪芹的出生之地,曾四次接待康熙皇帝,后改为乾隆南下江南的行宫。它是《红楼梦》中宁荣二府的原型。总设计师吴良镛院士称,他并非想复原织造府,而是想在钢筋水泥森林里打造一幅江南画卷,让都市人在“闹市中感受画境,从而体会建筑的人文内涵”。文 周一妍 图 唐晓毅南京长江路第九中学对面,是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是一栋灰黑色建筑,除了墙面大面积的钛合金金属线作装饰,光滑闪亮的幕墙并无特别之处;入口是一座中式园林的木门,封闭于现代玻璃钢柱之内,门内还有圆洞,四周雕刻着细腻典雅的花纹。记者侧身,朝这个直径约两米的洞内张望:车水马龙的街景转换成官宦人家的私家园林:幕墙不见了,出现了白墙黛瓦,回廊立柱,让人瞬间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本月,记者踏进园林,发现里面四处是亭台楼阁、门栏窗隔、水磨裙墙、白石台矶和羊肠小径等。不同于古典的江南园林,博物馆的四周立面是现代化高墙。“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浪漫与现实冲撞,这正是吴良镛院士的创意所在,即‘核桃模式’,”织造府博物馆馆长徐湖平解释说,园林的四周立面为“壳”,外壳与内核的关系,是“新”与“旧”的对话,露出来的是现代的,使得整体建筑与四周的南京市艺术中心、苏州美术馆等现代建筑相得益彰,而“建筑的内涵则是历史片断的植入。”徐馆长向记者阐释了织造府的新内涵。“你发现没有,‘壳’上面吴老先生也做了文章?”徐湖平询问记者。清朝的江宁织造府以生产云锦出名,康熙、乾隆都曾拿织造府生产的云锦做龙袍。“西北两立面我们装上了金属丝,晚上打上灯光,就会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云锦饰面,取意为‘云锦’装裱‘江宁织造府’这幅山水画。”“盆景”式样的江南园林2005 年起,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在原来织造府西花园的旧址上破土动工,占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截至2009年2 月,博物馆大体完工。记者在里面闲庭信步走上一圈,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若走马观花地看,至少需要半小时。现在的博物馆即保留了原江宁织造府西至碑亭巷、北至长江街的一角,面积仅为过去的14 大小。历史上,织造府曾风光地存在了262年,规模宏大,东至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南至吉祥街即今太平南路北端,北至督院前街即今长江街。这里曾四次接待过康熙皇帝,后改为乾隆皇帝的行宫。因此,南京人又将其叫做“大行宫”。著名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良镛院士提供的他珍藏多年的《乾隆行宫图》上也可见,除门庭、轿厅、客厅、茶厅外,织造府还有众眷属住房、前后花园都建筑于此。此外,江宁织造府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曹雪芹的诞生地,“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红学专家严中说。地方狭小,为尽可能多地还原织造府当年风貌,吴良镛提出采用“盆景模式”,缩小单个建筑的面积,这样一来,原江宁织造府的著名景点,如康熙奶娘居住的“萱瑞堂”、曹雪芹祖父曹寅与文人雅士舞文弄墨的“楝亭”,西花园最美丽的人造景观“西池”等都能一个不漏地出现在织造府博物馆。博物馆地上为江南园林,此图为层层的过廊“吴老从明末散文《核舟记》中得到启发,把园林部分想象成胡桃雕刻,点缀以‘盆景’山水,就可以在很小的空间里营造丰富的文化内涵。”清华大学历史建筑研究所所长王贵祥说。他本人负责织造府工程图纸设计,曾陪同吴良镛每月来南京考察一次,对吴老的设计理念十分了解。而博物馆的整体风格是取中国山水画中深远、高远、平远之意境,将北高南低的建筑群尽可能用园林手法加以覆盖:地上的是“西池”,再次是三米高的“宣瑞堂”和三层楼高的假山瀑布,最高处为距离地面24米的“楝亭”,从南望北建筑叠叠高起,如同一幅宋代江南山水画。“园林的布局则试图与原来的江宁织造府取得一定的内部联系。”王贵祥还表示,史料记载中的江宁织造府分为东西二部,东部是衙署部分,西部则是西花园。于是,他在东边设计以戏台为重心的三个庭院,隐喻当年织造府的重重院落,而西部则是以“西池”为代表的秀美花园。《红楼梦》里,贾府成员都爱看戏。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记者观察到,木质顶部雕有螭吻(龙九子之一,为房子的保护神),个个张大嘴巴,虎视眈眈地看着来客。亭子下方是巨大的、离地约两米高的戏台。演员进出的门被设计成圆形,门打开,外圆内方,就像一枚古铜钱。戏台四周的柱子旁,调皮的狮子们一个个踩着球,正在嬉戏。这些吉祥顽皮的动物,把150多年前的热闹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江苏园林普通的戏台相比,织造府里的戏台更像是一个精致的模型,同样,以“萱瑞堂”为首的亭台楼阁也比苏州园林中的小了约12,宛若一座座“都市”盆景。爬升了24 米的楝亭园林爬山廊的尽头,假山簇拥下,是博物馆的最高处——一座端庄的八角亭。亭子正中是金色的大圆顶,富丽堂皇,圆顶上一只全铜的凤凰仰望天空,既有气魄,又独具南京特色。徐湖平告诉记者,这座亭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楝亭”,这是曹雪芹祖父曹寅担任江宁织造后,大兴土木修建的以文会友之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建造的“楝亭”,并作为自己的名号楝亭的设计者是东南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古典建筑大师朱光亚。作为吴良镛亲点的“古建”负责人,朱光亚负责设计“宣瑞堂”、“楝亭”等历史人文景观的再建。“吴老先生建议说,重建的江宁织造府园林不是单纯的‘复建’或‘仿建’,克隆出来的建筑即便再美轮美奂,也是失去历史价值的假古董,而新建的楝亭则属于百分百的原创。”67岁的朱光亚教授向记者讲述了园林至高点——楝亭的再创作历程。江宁织造府在太平天国时期被毁于一旦,由于历史资料记载不全,织造府的大部分景点只有参考曹雪芹的《红楼梦》,唯独楝亭却是一个例外。康熙三十四年(1695)秋,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时,庐江郡守张纯修来访,曹寅又邀请当时的江宁知府施世纶,三人秉烛夜话于楝亭。张纯修即兴作《楝亭夜话图》,楝亭的面貌被清晰记录下来。画中的楝亭四四方方,几根圆柱支撑着铺满茅草的亭顶,用目前世人的审美眼光看,甚为简陋。如果与现在织造府博物馆中楝亭相比,真是判若两物。朱光亚回忆说,吴良镛院士的初稿设计仍选择把楝亭安排在地上,在宣瑞堂旁边。有一天,吴老向当年中央大学(现更名为“东南大学”)建筑系的同学张良皋提及自己的设计理念,对曹雪芹研究很深的张良皋听后,立即建议说:“纵观历史,楝亭于织造府意义非凡,可否把它移至高位,成为织造府的点睛之笔。”吴先生欣然接受了老同学的建议。楝亭的位置一变,朱光亚的设计也要跟着变。“虽然有些懂古建的人,可能会从楝亭中看到苏州天平山玉碑亭的影子,但事实上,我们则对后者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动,楝亭的上下层屋角分开,置于高处,更显动感。”朱光亚告诉记者,楝亭的造型是通过计算机建模后,加上周围环境,变成三维图像,站在不同角度反复推敲而成的。从设计到诞生,吴良镛前后修改了30多稿才满意,和园内其他建筑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原创”。地上石头,地下博物如今改造后的江宁织造府并不是纯正的传统园林。 因为它有博物馆,其地下共有两层,负一楼近11000平方米,有曹雪芹馆、红楼梦文学馆、云锦馆、太虚幻馆等场馆,还特别设计有江宁织造府及南巡馆;负二层更“神秘”,设计了六七个藏品库,谁也不知道藏有哪些宝贝。古代的江南织造府图现代的展馆藏在地下,使得苏式园林的古色古香不受打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发明”。吴良镛表示:“如果说地面上的建筑群象征‘空间’中的构成,在地下一层即博物馆主体展陈部分立意在‘时间’上做文章,以展示‘逝去的时间’。”“搞建筑的人应该明白,地下一层的费用相当于地面3 层。由于织造府为地下两层,地下深度达到16米,势必增加大量的建筑成本。”馆长徐湖平向记者解释织造府工程耗资7 亿人民币的缘由 ,“织造府博物馆的预算是3.5亿,但后来建筑费超标,花了4 亿,其他为买地1.8 亿,内部装修6000 万,再加上购买展品和布展,总费用


现在的博物馆即保留了原江宁织造府西至碑亭巷、北至长江街的一角,面积仅为过去的1/4 大小。历史上,织造府曾风光地存在了262年,规模宏大,东至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南至吉祥街即今太平南路北端,北至督院前街即今长江街。这里曾四次接待过康熙皇帝,后改为乾隆皇帝的行宫。因此,南京人又将其叫做“大行宫”。著名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良镛院士提供的他珍藏多年的《乾隆行宫图》上也可见,除门庭、轿厅、客厅、茶厅外,织造府还有众眷属住房、前后花园都建筑于此。此外,江宁织造府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曹雪芹的诞生地,“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红学专家严中说。


地方狭小,为尽可能多地还原织造府当年风貌,吴良镛提出采用“盆景模式”,缩小单个建筑的面积,这样一来,原江宁织造府的著名景点,如康熙奶娘居住的“萱瑞堂”、曹雪芹祖父曹寅与文人雅士舞文弄墨的“楝亭”,西花园最美丽的人造景观“西池”等都能一个不漏地出现在织造府博物馆。


?尔等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不过,曹家的显赫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驾崩之后,雍正以“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有违朕恩,甚属可恶”为由,将曹革职抄家。“但是据我们的考证,曹获罪表面上是经济原因,实际是政治牺牲品,是雍正巩固帝位的需要。”严中告诉记者。从此,曹雪芹和曹家其他人一道,迁回北京。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江宁行宫,长年锁闭,不得擅入,大多数时候门庭冷落。周汝昌先生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由于之前)康熙帝命令一切从简,不另建行宫,及至乾隆帝再到南京时,当然不能违背祖训,仍驻跸织造署。讨好的地方大吏就把织造官衙迁移到了另外一处地方,把原来的织造署整个改为大行宫;乾隆爷不敢过分,只是在原来的建筑上略微增添一点装饰而已。”《红楼梦》中也隐隐提到了改为行宫后的江宁织造府:“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曹家连任江宁织造58年,而从曹玺到达南京、曹北归为界,曹家在江宁织造府中生活了65年之久。周先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新证》中披露了乾隆大行宫的平面木刻图,“这是海内外首次看到曹雪芹家世及几代人在南京生活的那一处真实的地方。图分两半,东半是很多院子组成的衙署;西半的最北边是一处小园林,就是所谓的西池。曹家子弟读书休息都没有离开这‘后一带’花园住处。”江宁织造府的几处重要建筑江宁织造府的图像史料极少,人们只得从一些文字记载中推测织造府的结构。严中先生提醒记者,萱瑞堂和楝亭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萱瑞堂是江宁织造府内院之正堂。康熙于三十八年四月初十南巡至南京,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当时,曹寅的母亲孙氏,也就是康熙的保母,正值68岁。康熙见庭中萱草,古人以萱草比喻母爱,于是亲书“萱瑞堂”三字以赐,并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由于康熙亲题的“萱瑞堂”三字又为大臣们所歌颂,“萱瑞堂”遂成为江宁织造署中最重要的建筑。康熙为什么对一个保母如此敬重?原来,根据当时的皇家规矩,皇子出生以后并不由生母喂养,而是交与“八母”抚养,八母指四名乳母和四名保母(一说各八母,共为16母),乳母只管喂奶,婴儿的其他 一切生活教养,直到成童,都由保母担当。康熙的头等保母就是孙氏。根据严中先生的考证,萱瑞堂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对应的故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当黛玉联到“色键茂金萱”时,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犯不着替他们颂圣去。”“为什么‘金萱’二字是‘省了多少力’,是‘现成的韵’?又与‘颂圣’有什么关系!这显然与康熙为孙氏御书‘萱瑞堂’有关。”严中告诉记者。楝亭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处重要建筑。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就“移来燕子矶边树(黄楝)”,手植于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并在其侧造亭,取名为“楝亭”,作为他闲暇时的休息之所和传授知识的课堂。曹寅后来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名号,并将他的著作以“楝亭”作为标题,还请人以“楝亭”为名作画题诗写赋。康熙三十四年秋,曹寅与张纯修、施世纶在楝亭夜话,并由张纯修绘《楝亭夜话图》记录了这次夜话的情景,流传至今。另外,江宁织造署中的西堂,是曹寅与文友们饮酒赋诗、观月、赏菊的地方,曹寅因此自号“西堂扫花行者”。《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薛蟠、宝玉、冯紫英等会饮,宝玉当令官,约法三章,说:“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脂砚斋在此批云:“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西池,是江宁织造署中的一泓池水;射堂,又称箭亭,是曹家子弟习武的地方。这些景观在曹寅的诗作中都有体现。乾隆三十一年由两江总督高晋开始编撰的《南巡盛典》中的“江宁行宫图”图注写道:“??窗楹栋宇,丹不施,树石一区,以供临憩。西偏即旧池重浚,周以长廊,通以略;俯槛临流,有合于鱼跃鸢飞之境。”可见,假山、树木、池塘、长廊、独木桥等,都是织造府中不可或缺的景观。乾隆十六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行宫后,气势更加恢宏,清末张汝南写《江南好辞》第一首赞曰:“江南好,第一是行宫。辇路草长含晚碧,御衙花嫩发春红,驻跸忆乾隆。”

博物馆地上为江南园林,此图为层层的过廊

 

“吴老从明末散文《核舟记》中得到启发,把园林部分想象成胡桃雕刻,点缀以‘盆景’山水,就可以在很小的空间里营造丰富的文化内涵。”清华大学历史建筑研究所所长王贵祥说。他本人负责织造府工程图纸设计,曾陪同吴良镛每月来南京考察一次,对吴老的设计理念十分了解。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而博物馆的整体风格是取中国山水画中深远、高远、平远之意境,将北高南低的建筑群尽可能用园林手法加以覆盖:地上的是“西池”,再次是三米高的“宣瑞堂”和三层楼高的假山瀑布,最高处为距离地面24米的“楝亭”,从南望北建筑叠叠高起,如同一幅宋代江南山水画。


“园林的布局则试图与原来的江宁织造府取得一定的内部联系。”王贵祥还表示,史料记载中的江宁织造府分为东西二部,东部是衙署部分,西部则是西花园。于是,他在东边设计以戏台为重心的三个庭院,隐喻当年织造府的重重院落,而西部则是以“西池”为代表的秀美花园。

?尔等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不过,曹家的显赫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驾崩之后,雍正以“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有违朕恩,甚属可恶”为由,将曹革职抄家。“但是据我们的考证,曹获罪表面上是经济原因,实际是政治牺牲品,是雍正巩固帝位的需要。”严中告诉记者。从此,曹雪芹和曹家其他人一道,迁回北京。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江宁行宫,长年锁闭,不得擅入,大多数时候门庭冷落。周汝昌先生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由于之前)康熙帝命令一切从简,不另建行宫,及至乾隆帝再到南京时,当然不能违背祖训,仍驻跸织造署。讨好的地方大吏就把织造官衙迁移到了另外一处地方,把原来的织造署整个改为大行宫;乾隆爷不敢过分,只是在原来的建筑上略微增添一点装饰而已。”《红楼梦》中也隐隐提到了改为行宫后的江宁织造府:“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曹家连任江宁织造58年,而从曹玺到达南京、曹北归为界,曹家在江宁织造府中生活了65年之久。周先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新证》中披露了乾隆大行宫的平面木刻图,“这是海内外首次看到曹雪芹家世及几代人在南京生活的那一处真实的地方。图分两半,东半是很多院子组成的衙署;西半的最北边是一处小园林,就是所谓的西池。曹家子弟读书休息都没有离开这‘后一带’花园住处。”江宁织造府的几处重要建筑江宁织造府的图像史料极少,人们只得从一些文字记载中推测织造府的结构。严中先生提醒记者,萱瑞堂和楝亭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萱瑞堂是江宁织造府内院之正堂。康熙于三十八年四月初十南巡至南京,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当时,曹寅的母亲孙氏,也就是康熙的保母,正值68岁。康熙见庭中萱草,古人以萱草比喻母爱,于是亲书“萱瑞堂”三字以赐,并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由于康熙亲题的“萱瑞堂”三字又为大臣们所歌颂,“萱瑞堂”遂成为江宁织造署中最重要的建筑。康熙为什么对一个保母如此敬重?原来,根据当时的皇家规矩,皇子出生以后并不由生母喂养,而是交与“八母”抚养,八母指四名乳母和四名保母(一说各八母,共为16母),乳母只管喂奶,婴儿的其他 一切生活教养,直到成童,都由保母担当。康熙的头等保母就是孙氏。根据严中先生的考证,萱瑞堂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对应的故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当黛玉联到“色键茂金萱”时,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犯不着替他们颂圣去。”“为什么‘金萱’二字是‘省了多少力’,是‘现成的韵’?又与‘颂圣’有什么关系!这显然与康熙为孙氏御书‘萱瑞堂’有关。”严中告诉记者。楝亭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处重要建筑。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就“移来燕子矶边树(黄楝)”,手植于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并在其侧造亭,取名为“楝亭”,作为他闲暇时的休息之所和传授知识的课堂。曹寅后来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名号,并将他的著作以“楝亭”作为标题,还请人以“楝亭”为名作画题诗写赋。康熙三十四年秋,曹寅与张纯修、施世纶在楝亭夜话,并由张纯修绘《楝亭夜话图》记录了这次夜话的情景,流传至今。另外,江宁织造署中的西堂,是曹寅与文友们饮酒赋诗、观月、赏菊的地方,曹寅因此自号“西堂扫花行者”。《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薛蟠、宝玉、冯紫英等会饮,宝玉当令官,约法三章,说:“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脂砚斋在此批云:“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西池,是江宁织造署中的一泓池水;射堂,又称箭亭,是曹家子弟习武的地方。这些景观在曹寅的诗作中都有体现。乾隆三十一年由两江总督高晋开始编撰的《南巡盛典》中的“江宁行宫图”图注写道:“??窗楹栋宇,丹不施,树石一区,以供临憩。西偏即旧池重浚,周以长廊,通以略;俯槛临流,有合于鱼跃鸢飞之境。”可见,假山、树木、池塘、长廊、独木桥等,都是织造府中不可或缺的景观。乾隆十六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行宫后,气势更加恢宏,清末张汝南写《江南好辞》第一首赞曰:“江南好,第一是行宫。辇路草长含晚碧,御衙花嫩发春红,驻跸忆乾隆。”


《红楼梦》里,贾府成员都爱看戏。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记者观察到,木质顶部雕有螭吻(龙九子之一,为房子的保护神),个个张大嘴巴,虎视眈眈地看着来客。亭子下方是巨大的、离地约两米高的戏台。演员进出的门被设计成圆形,门打开,外圆内方,就像一枚古铜钱。戏台四周的柱子旁,调皮的狮子们一个个踩着球,正在嬉戏。这些吉祥顽皮的动物,把150多年前的热闹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江苏园林普通的戏台相比,织造府里的戏台更像是一个精致的模型,同样,以“萱瑞堂”为首的亭台楼阁也比苏州园林中的小了约1/2,宛若一座座“都市”盆景。

 

 

爬升了24 米的楝亭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园林爬山廊的尽头,假山簇拥下,是博物馆的最高处——一座端庄的八角亭。亭子正中是金色的大圆顶,富丽堂皇,圆顶上一只全铜的凤凰仰望天空,既有气魄,又独具南京特色。徐湖平告诉记者,这座亭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楝亭”,这是曹雪芹祖父曹寅担任江宁织造后,大兴土木修建的以文会友之地。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建造的“楝亭”,并作为自己的名号


楝亭的设计者是东南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古典建筑大师朱光亚。作为吴良镛亲点的“古建”负责人,朱光亚负责设计“宣瑞堂”、“楝亭”等历史人文景观的再建。“吴老先生建议说,重建的江宁织造府园林不是单纯的‘复建’或‘仿建’,克隆出来的建筑即便再美轮美奂,也是失去历史价值的假古董,而新建的楝亭则属于百分百的原创。”67岁的朱光亚教授向记者讲述了园林至高点——楝亭的再创作历程。


江宁织造府在太平天国时期被毁于一旦,由于历史资料记载不全,织造府的大部分景点只有参考曹雪芹的《红楼梦》,唯独楝亭却是一个例外。康熙三十四年(1695)秋,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时,庐江郡守张纯修来访,曹寅又邀请当时的江宁知府施世纶,三人秉烛夜话于楝亭。张纯修即兴作《楝亭夜话图》,楝亭的面貌被清晰记录下来。画中的楝亭四四方方,几根圆柱支撑着铺满茅草的亭顶,用目前世人的审美眼光看,甚为简陋。如果与现在织造府博物馆中楝亭相比,真是判若两物。


朱光亚回忆说,吴良镛院士的初稿设计仍选择把楝亭安排在地上,在宣瑞堂旁边。有一天,吴老向当年中央大学(现更名为“东南大学”)建筑系的同学张良皋提及自己的设计理念,对曹雪芹研究很深的张良皋听后,立即建议说:“纵观历史,楝亭于织造府意义非凡,可否把它移至高位,成为织造府的点睛之笔。”吴先生欣然接受了老同学的建议。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楝亭的位置一变,朱光亚的设计也要跟着变。“虽然有些懂古建的人,可能会从楝亭中看到苏州天平山玉碑亭的影子,但事实上,我们则对后者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动,楝亭的上下层屋角分开,置于高处,更显动感。”朱光亚告诉记者,楝亭的造型是通过计算机建模后,加上周围环境,变成三维图像,站在不同角度反复推敲而成的。从设计到诞生,吴良镛前后修改了30多稿才满意,和园内其他建筑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原创”。

 

 

地上石头,地下博物

 

 

如今改造后的江宁织造府并不是纯正的传统园林。 因为它有博物馆,其地下共有两层,负一楼近11000平方米,有曹雪芹馆、红楼梦文学馆、云锦馆、太虚幻馆等场馆,还特别设计有江宁织造府及南巡馆;负二层更“神秘”,设计了六七个藏品库,谁也不知道藏有哪些宝贝。

 

?尔等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不过,曹家的显赫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驾崩之后,雍正以“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有违朕恩,甚属可恶”为由,将曹革职抄家。“但是据我们的考证,曹获罪表面上是经济原因,实际是政治牺牲品,是雍正巩固帝位的需要。”严中告诉记者。从此,曹雪芹和曹家其他人一道,迁回北京。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江宁行宫,长年锁闭,不得擅入,大多数时候门庭冷落。周汝昌先生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由于之前)康熙帝命令一切从简,不另建行宫,及至乾隆帝再到南京时,当然不能违背祖训,仍驻跸织造署。讨好的地方大吏就把织造官衙迁移到了另外一处地方,把原来的织造署整个改为大行宫;乾隆爷不敢过分,只是在原来的建筑上略微增添一点装饰而已。”《红楼梦》中也隐隐提到了改为行宫后的江宁织造府:“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曹家连任江宁织造58年,而从曹玺到达南京、曹北归为界,曹家在江宁织造府中生活了65年之久。周先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新证》中披露了乾隆大行宫的平面木刻图,“这是海内外首次看到曹雪芹家世及几代人在南京生活的那一处真实的地方。图分两半,东半是很多院子组成的衙署;西半的最北边是一处小园林,就是所谓的西池。曹家子弟读书休息都没有离开这‘后一带’花园住处。”江宁织造府的几处重要建筑江宁织造府的图像史料极少,人们只得从一些文字记载中推测织造府的结构。严中先生提醒记者,萱瑞堂和楝亭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萱瑞堂是江宁织造府内院之正堂。康熙于三十八年四月初十南巡至南京,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当时,曹寅的母亲孙氏,也就是康熙的保母,正值68岁。康熙见庭中萱草,古人以萱草比喻母爱,于是亲书“萱瑞堂”三字以赐,并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由于康熙亲题的“萱瑞堂”三字又为大臣们所歌颂,“萱瑞堂”遂成为江宁织造署中最重要的建筑。康熙为什么对一个保母如此敬重?原来,根据当时的皇家规矩,皇子出生以后并不由生母喂养,而是交与“八母”抚养,八母指四名乳母和四名保母(一说各八母,共为16母),乳母只管喂奶,婴儿的其他 一切生活教养,直到成童,都由保母担当。康熙的头等保母就是孙氏。根据严中先生的考证,萱瑞堂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对应的故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当黛玉联到“色键茂金萱”时,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犯不着替他们颂圣去。”“为什么‘金萱’二字是‘省了多少力’,是‘现成的韵’?又与‘颂圣’有什么关系!这显然与康熙为孙氏御书‘萱瑞堂’有关。”严中告诉记者。楝亭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处重要建筑。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就“移来燕子矶边树(黄楝)”,手植于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并在其侧造亭,取名为“楝亭”,作为他闲暇时的休息之所和传授知识的课堂。曹寅后来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名号,并将他的著作以“楝亭”作为标题,还请人以“楝亭”为名作画题诗写赋。康熙三十四年秋,曹寅与张纯修、施世纶在楝亭夜话,并由张纯修绘《楝亭夜话图》记录了这次夜话的情景,流传至今。另外,江宁织造署中的西堂,是曹寅与文友们饮酒赋诗、观月、赏菊的地方,曹寅因此自号“西堂扫花行者”。《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薛蟠、宝玉、冯紫英等会饮,宝玉当令官,约法三章,说:“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脂砚斋在此批云:“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西池,是江宁织造署中的一泓池水;射堂,又称箭亭,是曹家子弟习武的地方。这些景观在曹寅的诗作中都有体现。乾隆三十一年由两江总督高晋开始编撰的《南巡盛典》中的“江宁行宫图”图注写道:“??窗楹栋宇,丹不施,树石一区,以供临憩。西偏即旧池重浚,周以长廊,通以略;俯槛临流,有合于鱼跃鸢飞之境。”可见,假山、树木、池塘、长廊、独木桥等,都是织造府中不可或缺的景观。乾隆十六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行宫后,气势更加恢宏,清末张汝南写《江南好辞》第一首赞曰:“江南好,第一是行宫。辇路草长含晚碧,御衙花嫩发春红,驻跸忆乾隆。”

古代的江南织造府图


现代的展馆藏在地下,使得苏式园林的古色古香不受打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发明”。吴良镛表示:“如果说地面上的建筑群象征‘空间’中的构成,在地下一层即博物馆主体展陈部分立意在‘时间’上做文章,以展示‘逝去的时间’。”

?尔等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不过,曹家的显赫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驾崩之后,雍正以“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有违朕恩,甚属可恶”为由,将曹革职抄家。“但是据我们的考证,曹获罪表面上是经济原因,实际是政治牺牲品,是雍正巩固帝位的需要。”严中告诉记者。从此,曹雪芹和曹家其他人一道,迁回北京。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江宁行宫,长年锁闭,不得擅入,大多数时候门庭冷落。周汝昌先生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由于之前)康熙帝命令一切从简,不另建行宫,及至乾隆帝再到南京时,当然不能违背祖训,仍驻跸织造署。讨好的地方大吏就把织造官衙迁移到了另外一处地方,把原来的织造署整个改为大行宫;乾隆爷不敢过分,只是在原来的建筑上略微增添一点装饰而已。”《红楼梦》中也隐隐提到了改为行宫后的江宁织造府:“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曹家连任江宁织造58年,而从曹玺到达南京、曹北归为界,曹家在江宁织造府中生活了65年之久。周先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新证》中披露了乾隆大行宫的平面木刻图,“这是海内外首次看到曹雪芹家世及几代人在南京生活的那一处真实的地方。图分两半,东半是很多院子组成的衙署;西半的最北边是一处小园林,就是所谓的西池。曹家子弟读书休息都没有离开这‘后一带’花园住处。”江宁织造府的几处重要建筑江宁织造府的图像史料极少,人们只得从一些文字记载中推测织造府的结构。严中先生提醒记者,萱瑞堂和楝亭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萱瑞堂是江宁织造府内院之正堂。康熙于三十八年四月初十南巡至南京,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当时,曹寅的母亲孙氏,也就是康熙的保母,正值68岁。康熙见庭中萱草,古人以萱草比喻母爱,于是亲书“萱瑞堂”三字以赐,并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由于康熙亲题的“萱瑞堂”三字又为大臣们所歌颂,“萱瑞堂”遂成为江宁织造署中最重要的建筑。康熙为什么对一个保母如此敬重?原来,根据当时的皇家规矩,皇子出生以后并不由生母喂养,而是交与“八母”抚养,八母指四名乳母和四名保母(一说各八母,共为16母),乳母只管喂奶,婴儿的其他 一切生活教养,直到成童,都由保母担当。康熙的头等保母就是孙氏。根据严中先生的考证,萱瑞堂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对应的故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当黛玉联到“色键茂金萱”时,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犯不着替他们颂圣去。”“为什么‘金萱’二字是‘省了多少力’,是‘现成的韵’?又与‘颂圣’有什么关系!这显然与康熙为孙氏御书‘萱瑞堂’有关。”严中告诉记者。楝亭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处重要建筑。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就“移来燕子矶边树(黄楝)”,手植于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并在其侧造亭,取名为“楝亭”,作为他闲暇时的休息之所和传授知识的课堂。曹寅后来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名号,并将他的著作以“楝亭”作为标题,还请人以“楝亭”为名作画题诗写赋。康熙三十四年秋,曹寅与张纯修、施世纶在楝亭夜话,并由张纯修绘《楝亭夜话图》记录了这次夜话的情景,流传至今。另外,江宁织造署中的西堂,是曹寅与文友们饮酒赋诗、观月、赏菊的地方,曹寅因此自号“西堂扫花行者”。《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薛蟠、宝玉、冯紫英等会饮,宝玉当令官,约法三章,说:“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脂砚斋在此批云:“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西池,是江宁织造署中的一泓池水;射堂,又称箭亭,是曹家子弟习武的地方。这些景观在曹寅的诗作中都有体现。乾隆三十一年由两江总督高晋开始编撰的《南巡盛典》中的“江宁行宫图”图注写道:“??窗楹栋宇,丹不施,树石一区,以供临憩。西偏即旧池重浚,周以长廊,通以略;俯槛临流,有合于鱼跃鸢飞之境。”可见,假山、树木、池塘、长廊、独木桥等,都是织造府中不可或缺的景观。乾隆十六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行宫后,气势更加恢宏,清末张汝南写《江南好辞》第一首赞曰:“江南好,第一是行宫。辇路草长含晚碧,御衙花嫩发春红,驻跸忆乾隆。”
“搞建筑的人应该明白,地下一层的费用相当于地面3 层。由于织造府为地下两层,地下深度达到16米,势必增加大量的建筑成本。”馆长徐湖平向记者解释织造府工程耗资7 亿人民币的缘由 ,“织造府博物馆的预算是3.5亿,但后来建筑费超标,花了4 亿,其他为买地1.8 亿,内部装修6000 万,再加上购买展品和布展,总费用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


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


“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


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

 

 

?尔等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不过,曹家的显赫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驾崩之后,雍正以“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有违朕恩,甚属可恶”为由,将曹革职抄家。“但是据我们的考证,曹获罪表面上是经济原因,实际是政治牺牲品,是雍正巩固帝位的需要。”严中告诉记者。从此,曹雪芹和曹家其他人一道,迁回北京。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江宁行宫,长年锁闭,不得擅入,大多数时候门庭冷落。周汝昌先生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由于之前)康熙帝命令一切从简,不另建行宫,及至乾隆帝再到南京时,当然不能违背祖训,仍驻跸织造署。讨好的地方大吏就把织造官衙迁移到了另外一处地方,把原来的织造署整个改为大行宫;乾隆爷不敢过分,只是在原来的建筑上略微增添一点装饰而已。”《红楼梦》中也隐隐提到了改为行宫后的江宁织造府:“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曹家连任江宁织造58年,而从曹玺到达南京、曹北归为界,曹家在江宁织造府中生活了65年之久。周先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新证》中披露了乾隆大行宫的平面木刻图,“这是海内外首次看到曹雪芹家世及几代人在南京生活的那一处真实的地方。图分两半,东半是很多院子组成的衙署;西半的最北边是一处小园林,就是所谓的西池。曹家子弟读书休息都没有离开这‘后一带’花园住处。”江宁织造府的几处重要建筑江宁织造府的图像史料极少,人们只得从一些文字记载中推测织造府的结构。严中先生提醒记者,萱瑞堂和楝亭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萱瑞堂是江宁织造府内院之正堂。康熙于三十八年四月初十南巡至南京,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当时,曹寅的母亲孙氏,也就是康熙的保母,正值68岁。康熙见庭中萱草,古人以萱草比喻母爱,于是亲书“萱瑞堂”三字以赐,并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由于康熙亲题的“萱瑞堂”三字又为大臣们所歌颂,“萱瑞堂”遂成为江宁织造署中最重要的建筑。康熙为什么对一个保母如此敬重?原来,根据当时的皇家规矩,皇子出生以后并不由生母喂养,而是交与“八母”抚养,八母指四名乳母和四名保母(一说各八母,共为16母),乳母只管喂奶,婴儿的其他 一切生活教养,直到成童,都由保母担当。康熙的头等保母就是孙氏。根据严中先生的考证,萱瑞堂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对应的故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当黛玉联到“色键茂金萱”时,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犯不着替他们颂圣去。”“为什么‘金萱’二字是‘省了多少力’,是‘现成的韵’?又与‘颂圣’有什么关系!这显然与康熙为孙氏御书‘萱瑞堂’有关。”严中告诉记者。楝亭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处重要建筑。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就“移来燕子矶边树(黄楝)”,手植于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并在其侧造亭,取名为“楝亭”,作为他闲暇时的休息之所和传授知识的课堂。曹寅后来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名号,并将他的著作以“楝亭”作为标题,还请人以“楝亭”为名作画题诗写赋。康熙三十四年秋,曹寅与张纯修、施世纶在楝亭夜话,并由张纯修绘《楝亭夜话图》记录了这次夜话的情景,流传至今。另外,江宁织造署中的西堂,是曹寅与文友们饮酒赋诗、观月、赏菊的地方,曹寅因此自号“西堂扫花行者”。《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薛蟠、宝玉、冯紫英等会饮,宝玉当令官,约法三章,说:“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脂砚斋在此批云:“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西池,是江宁织造署中的一泓池水;射堂,又称箭亭,是曹家子弟习武的地方。这些景观在曹寅的诗作中都有体现。乾隆三十一年由两江总督高晋开始编撰的《南巡盛典》中的“江宁行宫图”图注写道:“??窗楹栋宇,丹不施,树石一区,以供临憩。西偏即旧池重浚,周以长廊,通以略;俯槛临流,有合于鱼跃鸢飞之境。”可见,假山、树木、池塘、长廊、独木桥等,都是织造府中不可或缺的景观。乾隆十六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行宫后,气势更加恢宏,清末张汝南写《江南好辞》第一首赞曰:“江南好,第一是行宫。辇路草长含晚碧,御衙花嫩发春红,驻跸忆乾隆。”

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

 

 

“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


“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

?尔等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不过,曹家的显赫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驾崩之后,雍正以“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有违朕恩,甚属可恶”为由,将曹革职抄家。“但是据我们的考证,曹获罪表面上是经济原因,实际是政治牺牲品,是雍正巩固帝位的需要。”严中告诉记者。从此,曹雪芹和曹家其他人一道,迁回北京。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江宁行宫,长年锁闭,不得擅入,大多数时候门庭冷落。周汝昌先生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由于之前)康熙帝命令一切从简,不另建行宫,及至乾隆帝再到南京时,当然不能违背祖训,仍驻跸织造署。讨好的地方大吏就把织造官衙迁移到了另外一处地方,把原来的织造署整个改为大行宫;乾隆爷不敢过分,只是在原来的建筑上略微增添一点装饰而已。”《红楼梦》中也隐隐提到了改为行宫后的江宁织造府:“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曹家连任江宁织造58年,而从曹玺到达南京、曹北归为界,曹家在江宁织造府中生活了65年之久。周先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新证》中披露了乾隆大行宫的平面木刻图,“这是海内外首次看到曹雪芹家世及几代人在南京生活的那一处真实的地方。图分两半,东半是很多院子组成的衙署;西半的最北边是一处小园林,就是所谓的西池。曹家子弟读书休息都没有离开这‘后一带’花园住处。”江宁织造府的几处重要建筑江宁织造府的图像史料极少,人们只得从一些文字记载中推测织造府的结构。严中先生提醒记者,萱瑞堂和楝亭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萱瑞堂是江宁织造府内院之正堂。康熙于三十八年四月初十南巡至南京,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当时,曹寅的母亲孙氏,也就是康熙的保母,正值68岁。康熙见庭中萱草,古人以萱草比喻母爱,于是亲书“萱瑞堂”三字以赐,并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由于康熙亲题的“萱瑞堂”三字又为大臣们所歌颂,“萱瑞堂”遂成为江宁织造署中最重要的建筑。康熙为什么对一个保母如此敬重?原来,根据当时的皇家规矩,皇子出生以后并不由生母喂养,而是交与“八母”抚养,八母指四名乳母和四名保母(一说各八母,共为16母),乳母只管喂奶,婴儿的其他 一切生活教养,直到成童,都由保母担当。康熙的头等保母就是孙氏。根据严中先生的考证,萱瑞堂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对应的故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当黛玉联到“色键茂金萱”时,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犯不着替他们颂圣去。”“为什么‘金萱’二字是‘省了多少力’,是‘现成的韵’?又与‘颂圣’有什么关系!这显然与康熙为孙氏御书‘萱瑞堂’有关。”严中告诉记者。楝亭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处重要建筑。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就“移来燕子矶边树(黄楝)”,手植于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并在其侧造亭,取名为“楝亭”,作为他闲暇时的休息之所和传授知识的课堂。曹寅后来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名号,并将他的著作以“楝亭”作为标题,还请人以“楝亭”为名作画题诗写赋。康熙三十四年秋,曹寅与张纯修、施世纶在楝亭夜话,并由张纯修绘《楝亭夜话图》记录了这次夜话的情景,流传至今。另外,江宁织造署中的西堂,是曹寅与文友们饮酒赋诗、观月、赏菊的地方,曹寅因此自号“西堂扫花行者”。《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薛蟠、宝玉、冯紫英等会饮,宝玉当令官,约法三章,说:“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脂砚斋在此批云:“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西池,是江宁织造署中的一泓池水;射堂,又称箭亭,是曹家子弟习武的地方。这些景观在曹寅的诗作中都有体现。乾隆三十一年由两江总督高晋开始编撰的《南巡盛典》中的“江宁行宫图”图注写道:“??窗楹栋宇,丹不施,树石一区,以供临憩。西偏即旧池重浚,周以长廊,通以略;俯槛临流,有合于鱼跃鸢飞之境。”可见,假山、树木、池塘、长廊、独木桥等,都是织造府中不可或缺的景观。乾隆十六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行宫后,气势更加恢宏,清末张汝南写《江南好辞》第一首赞曰:“江南好,第一是行宫。辇路草长含晚碧,御衙花嫩发春红,驻跸忆乾隆。”


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


“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


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


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

 

 

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

 

 

文/ 庄清湄

?尔等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不过,曹家的显赫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驾崩之后,雍正以“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有违朕恩,甚属可恶”为由,将曹革职抄家。“但是据我们的考证,曹获罪表面上是经济原因,实际是政治牺牲品,是雍正巩固帝位的需要。”严中告诉记者。从此,曹雪芹和曹家其他人一道,迁回北京。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江宁行宫,长年锁闭,不得擅入,大多数时候门庭冷落。周汝昌先生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由于之前)康熙帝命令一切从简,不另建行宫,及至乾隆帝再到南京时,当然不能违背祖训,仍驻跸织造署。讨好的地方大吏就把织造官衙迁移到了另外一处地方,把原来的织造署整个改为大行宫;乾隆爷不敢过分,只是在原来的建筑上略微增添一点装饰而已。”《红楼梦》中也隐隐提到了改为行宫后的江宁织造府:“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曹家连任江宁织造58年,而从曹玺到达南京、曹北归为界,曹家在江宁织造府中生活了65年之久。周先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新证》中披露了乾隆大行宫的平面木刻图,“这是海内外首次看到曹雪芹家世及几代人在南京生活的那一处真实的地方。图分两半,东半是很多院子组成的衙署;西半的最北边是一处小园林,就是所谓的西池。曹家子弟读书休息都没有离开这‘后一带’花园住处。”江宁织造府的几处重要建筑江宁织造府的图像史料极少,人们只得从一些文字记载中推测织造府的结构。严中先生提醒记者,萱瑞堂和楝亭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萱瑞堂是江宁织造府内院之正堂。康熙于三十八年四月初十南巡至南京,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当时,曹寅的母亲孙氏,也就是康熙的保母,正值68岁。康熙见庭中萱草,古人以萱草比喻母爱,于是亲书“萱瑞堂”三字以赐,并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由于康熙亲题的“萱瑞堂”三字又为大臣们所歌颂,“萱瑞堂”遂成为江宁织造署中最重要的建筑。康熙为什么对一个保母如此敬重?原来,根据当时的皇家规矩,皇子出生以后并不由生母喂养,而是交与“八母”抚养,八母指四名乳母和四名保母(一说各八母,共为16母),乳母只管喂奶,婴儿的其他 一切生活教养,直到成童,都由保母担当。康熙的头等保母就是孙氏。根据严中先生的考证,萱瑞堂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对应的故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当黛玉联到“色键茂金萱”时,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犯不着替他们颂圣去。”“为什么‘金萱’二字是‘省了多少力’,是‘现成的韵’?又与‘颂圣’有什么关系!这显然与康熙为孙氏御书‘萱瑞堂’有关。”严中告诉记者。楝亭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处重要建筑。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就“移来燕子矶边树(黄楝)”,手植于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并在其侧造亭,取名为“楝亭”,作为他闲暇时的休息之所和传授知识的课堂。曹寅后来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名号,并将他的著作以“楝亭”作为标题,还请人以“楝亭”为名作画题诗写赋。康熙三十四年秋,曹寅与张纯修、施世纶在楝亭夜话,并由张纯修绘《楝亭夜话图》记录了这次夜话的情景,流传至今。另外,江宁织造署中的西堂,是曹寅与文友们饮酒赋诗、观月、赏菊的地方,曹寅因此自号“西堂扫花行者”。《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薛蟠、宝玉、冯紫英等会饮,宝玉当令官,约法三章,说:“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脂砚斋在此批云:“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西池,是江宁织造署中的一泓池水;射堂,又称箭亭,是曹家子弟习武的地方。这些景观在曹寅的诗作中都有体现。乾隆三十一年由两江总督高晋开始编撰的《南巡盛典》中的“江宁行宫图”图注写道:“??窗楹栋宇,丹不施,树石一区,以供临憩。西偏即旧池重浚,周以长廊,通以略;俯槛临流,有合于鱼跃鸢飞之境。”可见,假山、树木、池塘、长廊、独木桥等,都是织造府中不可或缺的景观。乾隆十六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行宫后,气势更加恢宏,清末张汝南写《江南好辞》第一首赞曰:“江南好,第一是行宫。辇路草长含晚碧,御衙花嫩发春红,驻跸忆乾隆。”

 

 

“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

 

 

?尔等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不过,曹家的显赫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驾崩之后,雍正以“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有违朕恩,甚属可恶”为由,将曹革职抄家。“但是据我们的考证,曹获罪表面上是经济原因,实际是政治牺牲品,是雍正巩固帝位的需要。”严中告诉记者。从此,曹雪芹和曹家其他人一道,迁回北京。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江宁行宫,长年锁闭,不得擅入,大多数时候门庭冷落。周汝昌先生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由于之前)康熙帝命令一切从简,不另建行宫,及至乾隆帝再到南京时,当然不能违背祖训,仍驻跸织造署。讨好的地方大吏就把织造官衙迁移到了另外一处地方,把原来的织造署整个改为大行宫;乾隆爷不敢过分,只是在原来的建筑上略微增添一点装饰而已。”《红楼梦》中也隐隐提到了改为行宫后的江宁织造府:“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曹家连任江宁织造58年,而从曹玺到达南京、曹北归为界,曹家在江宁织造府中生活了65年之久。周先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新证》中披露了乾隆大行宫的平面木刻图,“这是海内外首次看到曹雪芹家世及几代人在南京生活的那一处真实的地方。图分两半,东半是很多院子组成的衙署;西半的最北边是一处小园林,就是所谓的西池。曹家子弟读书休息都没有离开这‘后一带’花园住处。”江宁织造府的几处重要建筑江宁织造府的图像史料极少,人们只得从一些文字记载中推测织造府的结构。严中先生提醒记者,萱瑞堂和楝亭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萱瑞堂是江宁织造府内院之正堂。康熙于三十八年四月初十南巡至南京,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当时,曹寅的母亲孙氏,也就是康熙的保母,正值68岁。康熙见庭中萱草,古人以萱草比喻母爱,于是亲书“萱瑞堂”三字以赐,并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由于康熙亲题的“萱瑞堂”三字又为大臣们所歌颂,“萱瑞堂”遂成为江宁织造署中最重要的建筑。康熙为什么对一个保母如此敬重?原来,根据当时的皇家规矩,皇子出生以后并不由生母喂养,而是交与“八母”抚养,八母指四名乳母和四名保母(一说各八母,共为16母),乳母只管喂奶,婴儿的其他 一切生活教养,直到成童,都由保母担当。康熙的头等保母就是孙氏。根据严中先生的考证,萱瑞堂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对应的故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当黛玉联到“色键茂金萱”时,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犯不着替他们颂圣去。”“为什么‘金萱’二字是‘省了多少力’,是‘现成的韵’?又与‘颂圣’有什么关系!这显然与康熙为孙氏御书‘萱瑞堂’有关。”严中告诉记者。楝亭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处重要建筑。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就“移来燕子矶边树(黄楝)”,手植于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并在其侧造亭,取名为“楝亭”,作为他闲暇时的休息之所和传授知识的课堂。曹寅后来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名号,并将他的著作以“楝亭”作为标题,还请人以“楝亭”为名作画题诗写赋。康熙三十四年秋,曹寅与张纯修、施世纶在楝亭夜话,并由张纯修绘《楝亭夜话图》记录了这次夜话的情景,流传至今。另外,江宁织造署中的西堂,是曹寅与文友们饮酒赋诗、观月、赏菊的地方,曹寅因此自号“西堂扫花行者”。《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薛蟠、宝玉、冯紫英等会饮,宝玉当令官,约法三章,说:“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脂砚斋在此批云:“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西池,是江宁织造署中的一泓池水;射堂,又称箭亭,是曹家子弟习武的地方。这些景观在曹寅的诗作中都有体现。乾隆三十一年由两江总督高晋开始编撰的《南巡盛典》中的“江宁行宫图”图注写道:“??窗楹栋宇,丹不施,树石一区,以供临憩。西偏即旧池重浚,周以长廊,通以略;俯槛临流,有合于鱼跃鸢飞之境。”可见,假山、树木、池塘、长廊、独木桥等,都是织造府中不可或缺的景观。乾隆十六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行宫后,气势更加恢宏,清末张汝南写《江南好辞》第一首赞曰:“江南好,第一是行宫。辇路草长含晚碧,御衙花嫩发春红,驻跸忆乾隆。”

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

 

 

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


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博物馆馆长徐湖平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


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

 

?尔等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不过,曹家的显赫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驾崩之后,雍正以“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有违朕恩,甚属可恶”为由,将曹革职抄家。“但是据我们的考证,曹获罪表面上是经济原因,实际是政治牺牲品,是雍正巩固帝位的需要。”严中告诉记者。从此,曹雪芹和曹家其他人一道,迁回北京。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江宁行宫,长年锁闭,不得擅入,大多数时候门庭冷落。周汝昌先生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由于之前)康熙帝命令一切从简,不另建行宫,及至乾隆帝再到南京时,当然不能违背祖训,仍驻跸织造署。讨好的地方大吏就把织造官衙迁移到了另外一处地方,把原来的织造署整个改为大行宫;乾隆爷不敢过分,只是在原来的建筑上略微增添一点装饰而已。”《红楼梦》中也隐隐提到了改为行宫后的江宁织造府:“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曹家连任江宁织造58年,而从曹玺到达南京、曹北归为界,曹家在江宁织造府中生活了65年之久。周先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新证》中披露了乾隆大行宫的平面木刻图,“这是海内外首次看到曹雪芹家世及几代人在南京生活的那一处真实的地方。图分两半,东半是很多院子组成的衙署;西半的最北边是一处小园林,就是所谓的西池。曹家子弟读书休息都没有离开这‘后一带’花园住处。”江宁织造府的几处重要建筑江宁织造府的图像史料极少,人们只得从一些文字记载中推测织造府的结构。严中先生提醒记者,萱瑞堂和楝亭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萱瑞堂是江宁织造府内院之正堂。康熙于三十八年四月初十南巡至南京,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当时,曹寅的母亲孙氏,也就是康熙的保母,正值68岁。康熙见庭中萱草,古人以萱草比喻母爱,于是亲书“萱瑞堂”三字以赐,并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由于康熙亲题的“萱瑞堂”三字又为大臣们所歌颂,“萱瑞堂”遂成为江宁织造署中最重要的建筑。康熙为什么对一个保母如此敬重?原来,根据当时的皇家规矩,皇子出生以后并不由生母喂养,而是交与“八母”抚养,八母指四名乳母和四名保母(一说各八母,共为16母),乳母只管喂奶,婴儿的其他 一切生活教养,直到成童,都由保母担当。康熙的头等保母就是孙氏。根据严中先生的考证,萱瑞堂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对应的故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当黛玉联到“色键茂金萱”时,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犯不着替他们颂圣去。”“为什么‘金萱’二字是‘省了多少力’,是‘现成的韵’?又与‘颂圣’有什么关系!这显然与康熙为孙氏御书‘萱瑞堂’有关。”严中告诉记者。楝亭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处重要建筑。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就“移来燕子矶边树(黄楝)”,手植于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并在其侧造亭,取名为“楝亭”,作为他闲暇时的休息之所和传授知识的课堂。曹寅后来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名号,并将他的著作以“楝亭”作为标题,还请人以“楝亭”为名作画题诗写赋。康熙三十四年秋,曹寅与张纯修、施世纶在楝亭夜话,并由张纯修绘《楝亭夜话图》记录了这次夜话的情景,流传至今。另外,江宁织造署中的西堂,是曹寅与文友们饮酒赋诗、观月、赏菊的地方,曹寅因此自号“西堂扫花行者”。《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薛蟠、宝玉、冯紫英等会饮,宝玉当令官,约法三章,说:“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脂砚斋在此批云:“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西池,是江宁织造署中的一泓池水;射堂,又称箭亭,是曹家子弟习武的地方。这些景观在曹寅的诗作中都有体现。乾隆三十一年由两江总督高晋开始编撰的《南巡盛典》中的“江宁行宫图”图注写道:“??窗楹栋宇,丹不施,树石一区,以供临憩。西偏即旧池重浚,周以长廊,通以略;俯槛临流,有合于鱼跃鸢飞之境。”可见,假山、树木、池塘、长廊、独木桥等,都是织造府中不可或缺的景观。乾隆十六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行宫后,气势更加恢宏,清末张汝南写《江南好辞》第一首赞曰:“江南好,第一是行宫。辇路草长含晚碧,御衙花嫩发春红,驻跸忆乾隆。”

 

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尔等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作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


不过,曹家的显赫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驾崩之后,雍正以“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有违朕恩,甚属可恶”为由,将曹革职抄家。“但是据我们的考证,曹获罪表面上是经济原因,实际是政治牺牲品,是雍正巩固帝位的需要。”严中告诉记者。从此,曹雪芹和曹家其他人一道,迁回北京。


乾隆十六年(1751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江宁行宫,长年锁闭,不得擅入,大多数时候门庭冷落。周汝昌先生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由于之前)康熙帝命令一切从简,不另建行宫,及至乾隆帝再到南京时,当然不能违背祖训,仍驻跸织造署。讨好的地方大吏就把织造官衙迁移到了另外一处地方,把原来的织造署整个改为大行宫;乾隆爷不敢过分,只是在原来的建筑上略微增添一点装饰而已。”


《红楼梦》中也隐隐提到了改为行宫后的江宁织造府:“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外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曹家连任江宁织造58年,而从曹玺到达南京、曹北归为界,曹家在江宁织造府中生活了65年之久。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周先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新证》中披露了乾隆大行宫的平面木刻图,“这是海内外首次看到曹雪芹家世及几代人在南京生活的那一处真实的地方。图分两半,东半是很多院子组成的衙署;西半的最北边是一处小园林,就是所谓的西池。曹家子弟读书休息都没有离开这‘后一带’花园住处。”

 

 

在7 亿元左右。”记者在网上查了一下近年国内新博物馆的建设成本,苏州博物馆为4.2 亿,首都博物馆新馆为7.8 亿。在吴良镛设计团队中,负责织造府园艺规划的是南京园林局顾问总工李蕾和清华大学教授朱弈帆。 在南京市园林局担任了20年总工程师的李蕾告诉记者,由于织造府园林底下几乎空心,在1.8 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进行园林设计,可谓工作以来遇到最艰难的挑战。“由于地下空心,打造西池时,不能像一般水池采用向下挖的形式,只能用石头堆出一个大脸庞状,两边用假山再包裹起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石头使用量的增大,由于地面荷载有限,园林使用的石头只能是质地很轻的人造石,而非太湖石等真石头。”李蕾略带遗憾地表示,尽管他们请来塑石专家打造与太湖石质感和色泽打造石头,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吴老希望的以假乱真的效果。此外,古都南京又名“石头城”,而《红楼梦》另名也为《石头记》,所以吴良镛认为,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这组建筑的立体构成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在‘石头’上做文章。李蕾告诉记者,为弥补使用假石头的遗憾,最终吴良镛设计团队集思广益,想到打出“红楼”牌,制造两块夺人眼球“镇店之石”,一块是在织造府南入口处设计一石笋,寓意《红楼梦》开篇之‘青埂峰’;另一块是在戏台旁边的黛玉葬花区摆放一块会‘流泪’的雨花泪石。”一名院士老乡的“收山”之作“吴院士,您还会讲南京话吗?”“我现在讲话还是有南京口音的,只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2008 年5 月,吴良镛曾在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回答道。今年87 岁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是地道的南京人。少年时代他曾住在中华门一带,15 岁离开家乡。其后,他负责的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工程和新四合院住宅体系规划设计曾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去年有记者问起南京有没有吴先生的作品时,他微笑着说,“我以前盖过几个小房子。”原来,在1945年的时候,吴先生曾经负责中央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军区总院的修缮工作。2005年,当南京市玄武区政府找到他进行织造府设计时,他丝毫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博物馆成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收山之作和归老之作。“为给家乡人贡献出一件艺术精品,他在两年内到南京不下10次。去年5月来南京后,由于操劳过度,回北京后一直生病住院至今。”馆长徐湖平回忆说,对于自己的收山之作,吴老先后改动设计150多处,为了寻找优质的楝树与楝亭匹配,他还亲自到雨花台寻找楝树。在生病住院以后,他还不忘关心织造府的设计进展,甚至还派助手送来的亲笔改动的第五稿。“第五稿内,吴先生又在博物馆南入口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把江宁织造府与地铁实现地下直接贯通,这样从地铁出来就可直达地下一层的博物馆。”新年过后,记者试图联系吴良镛本人采访,屡次被他的助手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徐湖平告诉记者,其实吴先生不愿在此时出来面对媒体,主要是因为目前博物馆的设计还没有达到吴老心中的“完美”。在三年的设计过程中,吴良镛接受媒体的采访次数屈指可数,在第4设计稿完成后,他面对媒体说:“尽管已经是第4 稿,我觉得可以对媒体说一说了,但我现在仍然战战兢兢。”“由于博物馆是民企投资,投资方希望增加建筑的商业性,让建筑具备‘造血’功能,如饭店、商场等,以体现商业功能,而吴先生则希望从纯艺术的角度呈现一件艺术精品,吴老本身也一直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中博弈。”徐湖平说,“吴先生一再关照我,开园之事急不得。‘五一’来不及等‘十一’,‘十一’赶不上等元旦??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为了再现曹家胜景,戏台成为吴良镛精心雕琢的地方。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曹雪芹一家祖孙三代四人曾在江宁织造府住过58年,而曹家子弟读书休息主要在织造府的西边。在这里,曹家人不仅仅四次接待过康熙,还曾接待过《长生殿》作者洪昇、纳兰性德、张纯修等新贵名流。曹雪芹虽在13岁时离开织造府,却正是将这里的人与物作为了《红楼梦》的原型。文 庄清湄“没有江宁织造府,就没有曹雪芹,也就不会有《红楼梦》 。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根。”在接受《外滩画报》记者采访时,红学家严中先生告诉记者。江宁织造曹家是曹雪芹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和严中先生合著的《江宁织造与曹家》一书中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伴随康熙朝六十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墨瀚之族’的织造世家,决不可能产生出我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又称大行宫。在这里,大行宫无人不晓。不仅因为大行宫处于南京的中心地带,而且因为康熙年间大行宫是文坛大师曹雪芹一家的住宅,康熙南巡时就住在这里;乾隆年间正式作为行宫,同治年间改名为“大行宫”。江宁织造府博物馆的主设计师吴良镛先生,小时候就生活在大行宫旁的利济巷,听着父辈们讲述大行宫的历史长大。江宁织造府和曹家的鼎盛时期据史料记载, 江宁织造署设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是专门制造御用和官用缎匹的官办织局。曹雪芹于雍正二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十多岁时曹家被抄,曹雪芹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并开始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在南京的十多年,曹雪芹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曹雪芹生平流传下来的资料甚少,更何况是他在南京的幼年生活,唯有《红楼梦》卷首有人替曹雪芹记下的“作者自云”:“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给后人留下一点他南京生活的痕迹。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迁往北京后曾于乾隆二十五年重游南京,曹雪芹的好友八旗诗人郭敏在《芹圃曹君别来已一载馀矣。偶过明君琳养石轩,隔院闻高谈声,疑是曹君,急就相访,惊喜意外,因呼酒话旧事,感成长句》中写到“秦淮旧梦人犹在”,另外,在《赠芹圃》中还有“秦淮风月忆繁华”一句。周先生认为,诗中的“秦淮”,毫无疑问就是指南京。尽管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难考,但曹家在南京生活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多。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到他的祖父曹寅,再到他的伯父曹、父亲曹,承袭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的58 年中,康熙帝六次南巡江南,有五次驻跸江宁织造府,其中四次都是由曹寅接驾的。博物馆馆长徐湖平《红楼梦》第十六回赵嬷嬷和王熙凤的一段对话,被人看成是曹寅四次接驾的真实写照。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说:“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织造表面上是内务府差事,但因为他们是奉皇帝之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活动,因此,“其地位实出督抚之上,十分显赫”。严中告诉记者:“政治上,江宁织造是侦察吏事民情的情报机构;在经济上把持着‘织造’、‘巡盐’、‘铜斤’、‘制车’、‘建筑’等多项任务;在文化上,扮演着笼络江南知识分子的重任;同时还负有宗教、外事等方面的使命。”清初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的时候,正是我国织锦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清朝,南京地区的丝织业有着长期而优秀的传统,当时仅南京市区就拥有织机3万多台,男女工人5 万左右,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达20 多万人,年产值达白银1200万两。当时,江宁织造府的丝绸产品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从小生活在织锦环境中的曹雪芹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在《红楼梦》中,也不乏以南京云锦为服饰或者实用物的,如王熙凤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袄,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坎,史湘云穿的水红妆缎狐肷褶子等等。江宁织造曹家的衰落曹家的丰衣足食和康熙的特别关照不无关系,针对曹寅为迎驾所做的巨额投入,康熙不断告诫:“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不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玉良言,后日悔之何急

江宁织造府的几处重要建筑

 

 

江宁织造府的图像史料极少,人们只得从一些文字记载中推测织造府的结构。严中先生提醒记者,萱瑞堂和楝亭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


萱瑞堂是江宁织造府内院之正堂。康熙于三十八年四月初十南巡至南京,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当时,曹寅的母亲孙氏,也就是康熙的保母,正值68岁。康熙见庭中萱草,古人以萱草比喻母爱,于是亲书“萱瑞堂”三字以赐,并称孙氏为“此吾家老人也”。由于康熙亲题的“萱瑞堂”三字又为大臣们所歌颂,“萱瑞堂”遂成为江宁织造署中最重要的建筑。


康熙为什么对一个保母如此敬重?原来,根据当时的皇家规矩,皇子出生以后并不由生母喂养,而是交与“八母”抚养,八母指四名乳母和四名保母(一说各八母,共为16母),乳母只管喂奶,婴儿的其他 一切生活教养,直到成童,都由保母担当。康熙的头等保母就是孙氏。


根据严中先生的考证,萱瑞堂在《红楼梦》中也能找到对应的故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当黛玉联到“色键茂金萱”时,湘云笑道:“‘金萱’二字便宜了你,省了多少力,这样现成的韵,被你得了─只是犯不着替他们颂圣去。”“为什么‘金萱’二字是‘省了多少力’,是‘现成的韵’?又与‘颂圣’有什么关系!这显然与康熙为孙氏御书‘萱瑞堂’有关。”严中告诉记者。


楝亭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处重要建筑。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担任江宁织造后不久,就“移来燕子矶边树(黄楝)”,手植于江宁织造署的庭院之中,并在其侧造亭,取名为“楝亭”,作为他闲暇时的休息之所和传授知识的课堂。曹寅后来把“楝亭”作为自己的名号,并将他的著作以“楝亭”作为标题,还请人以“楝亭”为名作画题诗写赋。康熙三十四年秋,曹寅与张纯修、施世纶在楝亭夜话,并由张纯修绘《楝亭夜话图》记录了这次夜话的情景,流传至今。


另外,江宁织造署中的西堂,是曹寅与文友们饮酒赋诗、观月、赏菊的地方,曹寅因此自号“西堂扫花行者”。《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薛蟠、宝玉、冯紫英等会饮,宝玉当令官,约法三章,说:“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逐出席外,与人斟酒”,脂砚斋在此批云:“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也。”西池,是江宁织造署中的一泓池水;射堂,又称箭亭,是曹家子弟习武的地方。这些景观在曹寅的诗作中都有体现。


乾隆三十一年由两江总督高晋开始编撰的《南巡盛典》中的“江宁行宫图”图注写道:“??窗楹栋宇,丹不施,树石一区,以供临憩。西偏即旧池重浚,周以长廊,通以略;俯槛临流,有合于鱼跃鸢飞之境。”可见,假山、树木、池塘、长廊、独木桥等,都是织造府中不可或缺的景观。乾隆十六年,江宁织造府正式改建为行宫后,气势更加恢宏,清末张汝南写《江南好辞》第一首赞曰:“江南好,第一是行宫。辇路草长含晚碧,御衙花嫩发春红,驻跸忆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