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aso优化推广公司:从 “15岁当干部”的女书记被免看到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42:28
千年飞山 发表在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76-1.html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腾讯微博
从 “15岁当干部”的女书记被免看到啥?
记者从山西吕梁市有关部门获悉:临县县委22日已免去“15岁当干部”的曹莉乡党委书记职务。(12月23日人民网)
日前,一则公布在山西临县政府网站上的简历,让其辖下的安家庄乡党委书记曹莉(女)成为网民围观的对象。简历显示,曹莉15岁即参加工作,获大学本科学历,网友质疑简历作假。这一情况,引起了山西省、吕梁省市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临县县委迅速组织对曹莉的档案进行认真审查。经审查核实,1993年12月,时任临县副县长的曹兴旺在其女曹莉上高一时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为其办理了招工手续;直至1996年7月曹莉从临县一中毕业后才开始上班。鉴于上述核查事实,临县县委于12月22日召开县委常委会,决定免去曹莉临县安家庄乡党委书记职务,并提名免去其乡人大主席职务。
民间有句俗语: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当官也一样,是你的,你就青云直上;不是你的,靠耍手段得来,最终也会鸡飞蛋打。曹莉也不例外。然而尽管曹莉被免职了,可留给人们的非议也不少,留给整个社会的思考非常多,从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看到了官场流行“吃空饷”。不上班但是可以领取工资叫“吃空饷”,比如一些官宦子弟在某单位有职位,但是从来没去上过班,工资照领。据了解曹莉生于1978年,1993年12月,时任临县副县长的父亲曹兴旺在她上高一时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给她办了招工手续,直到1996年7月毕业后她才开始上班。这三年,曹莉还是学生却成为了编内干部,是明显的“吃空饷”。这种怪现象是一种恶疾,似乎成为了流行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官场。早在 2001年8月20日,在中组部、人事部、中央编办举行的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电视电话会议上,从所通报的宁夏、甘肃、安徽3省、自治区三起严重违反人事纪律的案件来看,就让人们惊出了一身冷汗:5岁的娃娃赫然出现在国家干部花名册上、死了20年的人依然在领取工资、卖大饼的个体经营人员摇身一变吃上了“皇粮”。同时,2007年有媒体披露,内蒙古集宁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副局长池某,其正在读初中三年纪的女儿不到14岁,却已经在集宁区城管局执法大队有了三年的工龄,并且在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领取工资。更为雷人的是,还有1岁不到就上了班的“神童”。据 2010年8月20日《长江商报》报道,华北油田任丘矿区集资建房人员排序近日公示,名单显示多名职工孩童时期就参加工作了。记者从“华北油田任丘矿区申请集资建房人员排序公示”上看到,排名第239号的李××,出生日期是 1975年8月29日,参加工作时间是 1976年1月1日。如此之多的荒唐闹剧,在招来人们唾弃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官场某些官员的腐败透顶。
看到了干部盛行“年轻化”。领导干部年轻化、高学历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如果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有关原则和政策,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这是事业所急需的,也是人民所欢迎的。问题是在官场上“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许多人生怕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于是在年龄、文凭等方面做起了手脚,使得许多干部“越活越年轻”了。他们这样做,说白了,一方面是为了升官。干部年轻化,年轻就成为升官的巨大优势,一些官员在年龄上造假,无非为自己升官制造“商机”;另一方面是为了保官。官员退居二线,年龄是道红线,为保住手中权力,在台上享受权力带来的一切,只好改小年龄,把自己变成“童工”。纵观中国官场,像曹莉这样“15岁当干部”的不在少数。几年前山东某市工商系统,就曾曝出多名“娃娃干部”,多数都不满15岁。曹莉绝不是“年轻有位”的第一个,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2010年,石家庄骗官书记王亚丽案发,王亚丽不仅12岁参军,而且12岁成为一家大型军医院的药剂师。还有媒体陆续报道的,原临汾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沈庆华“13岁参军,15岁入党”、陕西蓝田某官员“10岁读完大专15岁水利局上班”、陕西“志丹副县长3岁半上小学”等。更为奇特的是,陕西武功县商贸局纪委副书记张凌燕,初中文化程度,以前是在县城农贸市场卖干鲜菜的商贩,现在却是该县商务局的纪委书记,而她出生年龄也由1968年8月改成了1978年8月,成了“14岁生子,16岁生女”的纪委书记。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浪强”!
看到了部门奉行“马后炮”。感谢网络提供的便利,使得我们可以围观到不同级别官员奇特的简历。通过媒体的介入,闹得沸沸扬扬的“山西吕梁临县15岁女孩当干部”一事,官方不得不引起了重视,曹莉也终于“官位不保”了。另据报道,临县县委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严肃追究相关涉案人员责任。我们期待收回的不仅仅只是曹莉的“官位”,更希望在这件事上违规操作的有关人员也要受到严厉的惩处。因为从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来看,曹莉其实是“被就业”,她也挺“冤枉”的,她父亲虽然当时有权势,但是如果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员如果能够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应该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怪事。在看到可喜一面的同时,我们却深深忧虑起来,曹莉虽然被免职了,但这却不是有关部门主动调查落实的,而是舆论的力量。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违规现象的处理,相关部门总是充当“马后炮”。只要盘点一下已经曝出的“简历门”,就可以看到事件的发展轨迹几乎是如出一辙的“三部曲”:先是网友提出质疑——接着是有关部门介入调查——最终是造假行为得到证实,当事人受到追究。这样的现实,恰恰反映了制度上的巨大漏洞。网友都能发现的简历造假,有关部门岂能不知?比如被称为“官场上三聚氰胺”的王亚丽,原为1969年出生,可经过两次修改后,却成了1978年生人,整整小了9岁。试想一下,那些审核王亚丽档案、考核王亚丽升迁的有关人员,难不成都是瞎子?很显然,一些部门存在严重的不作为,明知简历有假,却视如不见、充耳不闻。因此针对官员频陷“简历门”的现象,我们亟需从制度上狠抓落实,不但要严格官员选拔任用的程序,积极进行任前公示,更要严肃对待每一起被发现的简历造假,严肃追究责任,对监管不力的有关人员同样要给予严惩。只有通过从源头上杀一儆百,才能避免出现更多的“15岁干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