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邀请短信模板:转变发展方式 打破钢铁产能扩张怪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10:44


2011-12-26  

    当前,我国钢铁产能在淘汰落后中不断扩张,与此同时,钢厂及经销商的销售利润却一直在下滑,而且产能过剩地区的投资却与日俱增,逐步进入微利时代的钢铁行业正慢慢陷入一个产能扩张的怪圈。

    钢铁产能实实在在地扩大了
    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侯志芸介绍说:“2011年钢铁产能在淘汰落后中扩大,月产量持续在5900万吨附近徘徊,居高不下。”据中钢协预计,今年全年粗钢产量将达6.8亿吨,同比增长约4400万吨,增幅达6.9%。

    侯志芸分析说:“从总体来看,2011年的各月度产量反映了钢铁行业真实的产能,虽然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以及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和限制下,但是钢铁产能却实实在在地扩大了,超出了当前下游行业需求,并继续释放,成为一段时间内影响钢价涨跌的主要因素。”

    “钢价上涨驱动产能释放,但产能的快速释放超过实体需求,又反过来压制钢价上涨。”侯志芸对钢价、需求与产能三者之间的连带关系进行了深一步的阐释。

    虽然钢市出现供过于求、钢价严重下挫的局面,但是产量仍然居高不下,而且投资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据了解,今年以来钢铁行业投资不仅再现明显增长之势,而且投资热点更是集中在钢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环渤海地区。据统计,今年国内新增高炉63座,炼铁产能合计8559万吨,其中华北的唐山地区新增高炉最多,今年新增的高炉就有十余座,明年计划新增的还有8座。

    从各地区钢铁项目投资情况来看,今年1~10月份,环渤海地区(河北、辽宁、山东、北京、天津完成投资额占全行业投资的27.2%;华北地区同期投资额占比亦达23.6%,接近四分之一。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张长富分析说,环渤海和华北这些产能过剩较严重的地区反倒成为钢铁投资的热点地区,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而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营资金趋紧,钢材价格持续下滑,钢铁全行业已经陷入全面亏损边缘。

    “今年1~10月,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钢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63亿元,同比增长18.9%,而去年同期的增速只有1.6%,同比加快了17.3%,这表明钢铁行业仍存在产能扩张现象。”张长富用一组数据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国内钢铁业产能扩张的怪圈。

    虽然产能扩张在钢铁行业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因为钢厂一直存在利润空间,因此,难以实现通过减产控制不和谐的产能扩张。侯志芸分析说,供需不平衡,导致价格频繁波动,产量压力依旧,因为厂商生产还有利润,所以减产空间是有限的。

    据一位钢铁企业内部人士介绍,在当前的钢材市场中,与更多生产板材的一些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相比,主要生产长材的民营钢铁企业利润空间要相对大一些。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往往不大,而只有扩建生产线,才可能进一步降低成本,赚到更多的钱。此外,与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受困于国家原则上不核准新的钢铁项目相比,居于地方的小钢铁企业更容易私上新项目,由于钢铁生产也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不免会有“放水”现象。

    打破怪圈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分析,当前整个钢铁行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已经逐步进入低增长环境下的微利时代。“现在供需并不十分紧张了,应该从舆论上进行监督,加强企业的转型升级,使那些'假’的没有市场,'真’的才能占有市场,有了市场,自然就不会进行扩张了。”

    “发展模式转变了,自然就不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了却还要增加投资的怪现象。”王大勇认为,转变发展方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选择。而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要靠高效率的发展去促进市场的运转,一旦盲目发展自然就会出现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王大勇举例说,二级螺纹钢早就说要淘汰,但是至今市场上还一直存在。所以说,关键要从市场上进行严格控制,要用科学发展方式进行引导,“从长远发展而言,就要考虑到模式的发展,从产品的品种、质量上加强监控。”王大勇解释说。

    信息研究中心专家团资深专家陈克新认为,产能过剩是相对而言的,当然,从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情况来看,也不排除会出现阶段性的产能扩张。

    陈克新进一步分析说,现在粗钢产量近7亿吨,这只是相对过剩,还达不到市场消费的峰值,之所以会有如此说法,是因为对消费的估计不足。陈克新认为低估的数字是8亿吨,峰值会在9亿吨。

    企业对市场更加敏感,对产能过剩地区扩大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企业认为现在是有市场的,“希望企业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市场,相关部门作出更加合理的规划,引导企业更加科学的发展,以防止出现盲目的扩张。”陈克新补充道。

    在市场深入发展的今天,依靠科学引导,转变发展方式,钢铁行业必将能够更加有序的发展,产能不断扩张的“怪圈”才有可能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