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搜索词查询在哪里:行者老师讲脉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1:16:49

行者老师讲座:20080416脉法解一
今天把中医的脉法简单的理顺一下。脉法的起源、变化整体来讲一讲,这样大家在临证的时候心里有个底。
我们搭脉,根据动向分为来、去、上、下、至、止几个部分。就是脉在上面的时候浮现来是什么样子,而沉下去时是什么样子,止时是什么样,来时又是什么样。而我们今天是根据黄元御的脏腑虚实来诊断。我们搭脉,一个是脉动,一个是尺肤,脉法的位置有时候,除了脉动,部分有高有陷。
什么是独取寸口,就是以寸口之脉,侯一身五脏六腑气之虚实,这就叫寸口之脉法。为什么要取寸口呢?古人说,寸口者,气之大会要。营气是周营全身,一日一夜交汇的地方。脉气交汇,五脏六腑之气全交汇于寸口。寸口脉有几个特点,第一个脉是怎么来的,首先是要靠阳明胃气的鼓荡,脉气才能行于周身,阳明胃气,一身原气之本,是为根气,少阴肾气亏虚的话,脉象会浮散微弱,所以搭脉时讲究胃神根
第一点讲寸口脉的部位,是根据关部来定的,腕后高骨,定关,桡骨径突,对应的是关部,高骨前,中医讲关,气机在这是阴生阳入,是关隘之口。我们古人,根据天地之气成象,来定出不同的气象,不同的脉度。
关前一寸,一寸里面取九分,寸口脉阳气出九分,关前是阳出九分,九分里面以六分定为寸,关后阴入一指,阴气伏藏,由关部到尺泽穴。一尺里面取一寸,一寸里面关后三分,是为关,余下来的七分定为尺部脉,这就是寸和尺的分部。关于具体部位的长短来历,平常的动脉循经是手太阴肺经,但是也有很多人脉向行的不是手太阴肺经。一般是至关部以后,脉向内循,内安于手厥阴心包经,这是内斜脉。还有从关部外出并于手阳明大肠经,这是两种脉向的变化。按着道家来解释,一般人的脉向出关了以后向内走,心气偏抑郁,脉象偏于往外的,偏于阳的一面,就有点浮动,浮躁,阴的一面就有点抑郁。所以内弦脉的人经常有心烦抑郁的症状,无明烦恼。斜飞脉的人,上焦阳气不降,还有一种叫反关脉,是脉行直接从指部并于手阳明大肠经,这种人天生就是阳气不易敛降,阳明经气不容易敛降,这是生理的一种状况。会出现这种阳明经气不易敛降,就要靠后天的自己调摄,靠天时、地理几方面来佐助可以达到平和。
下面讲脉法的部位。两寸部是上焦之分,我主张是不要强分脏腑。内经里有句话就是,上附上,下附下,就是上对应着上,下对应着下,咽喉对应着寸部朝上入鱼际,尺部朝下对应着双膝足踝,所以我们根据脉象定的上中下这种三部,而强分脏腑有点不太合理,因为如果定出来强分脏腑,象后代的脉经里也写着,左寸心小肠,心膻中,又有外内的问题。首先我的理解,脉象的靠内侧靠外侧,尺内以候腑,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内以候腹。腹中的疾患往往显示在两尺部脉,左侧候之以左,右侧候之于右,它是有左右的的隶属差别,左腿有毛病就是显示在左尺部脉,它不会映射到右尺部脉,相应的脏腑肌瘤都是以左应左以右应右。我们现在根据黄元御的脉法来看,左上两寸部脉,候于上焦之气,关部脉候于中焦之气,尺部脉候下焦之气。然后根据两手六部脉升降现象来判断元气升降的这种大象。左手按照黄元御先生解释,是由阴出阳,主精血,从精血中阳气升达,然后是水中升木,木中生火,来从这里考虑的。左路阳升阴长,右路阳杀阴藏,在阳气敛藏上有克制的这种作用。第一种,心火要敛藏,火克于金,肺气才能降,金克于木,胆气才能够下达,木克土阳明气才能下降。所以临床上很多疾病,阳明少阳之气是要相互克制的,然后是土克水,水气才能敛藏。所以左路阳升和右路阴藏,它是走的生克不同的角度。
种种脉象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派生出来的?我们把四季脉象掌握好以后,就可以握阳升阴长的这个象。内经有六脉,就是大、小、缓、急、滑、涩,从这六脉来判断邪气的消长不同的现象。进而寒伤有十脉,就是伤寒通过十种脉象,也就是对脉气的强弱、脏腑的虚实来判断的。基础还是对四季脉的把握,进而对伤寒的十脉来判断阴阳的虚实。后代衍生出来的二十四脉、二十八脉,这些都要以四季脉为基础。难经里讲的脉象,也是根据四季脉象来的,它这里把五脉的藏象,又分别为五藏六腑,各自生克,显示出来,根据脉象判断脏腑虚实。
今天讲的仲景的脉法和黄元御先生的理解。
现在讲四时的脉体,大家要不断的用思维去揣摸它。春之脉,如若昭昭,如寻长端末稍,是怎么样为弦脉,其脉如弦。通过文字的描述,不断的去体会。春脉是阴中一点阳气,阳气于生动,由震化而生,这时阳气已经萌动,阴气尚末动。夏季,阳气慢慢形成疏缓涣散,慢慢浮散这样现象,就出来洪脉,阳气也是由内而外产生一种冲,这时一般脉象用离卦来解释夏季这种现象。大家记住,用卦象来现解脉象,也是一种表示的方法,但如果不熟的谈,这样理解有时会产生更多的名词,造成更多的障碍。秋季是一阳由内而生,一阴自外而生。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就是说秋天还是浮脉,已经有一点要收的意思了。这点要收的意思不是从里面来,是从外面来的。所以大家看兑卦,外阴爻而内阳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冬天是一坎卦,坎的卦象是一阳居于二阴,有人解释是坎中满,一阳居于二阴之中,我认为这个解释就不对。就这个坎卦的卦象来说,坎卦的内卦应该是阴,是一阴爻,最外面也是一阴爻,如果不用三爻画卦法,而用六卦画卦法,最会看的非常仔细,坎卦代表的是阴阳错杂的一种现象,他表现出来的外在暂时是阴爻,离卦也是一样,离坎两卦是一个互卦,它两是随时可以变化的。
在临床上很多症状要注意,病人出现寒水之象,一转换就变成离火之象,所以离坎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相互转化的,很多少阴病,产生上焦,两卦互相流动,互相变化,互相为用,所以人的心肾之气是相互沟通,心肾相交,相互济济。由心君之气然后下敛变成肾水。黄元御先生说过:“方见上热,便知下寒之甚”,三阴病,病人平常就是虚寒的体质,方见上热,刚见到上面有火,就知道下寒之甚,坎水寒甚了,上面才会有火热。因为水火不相济济了,离越热,坎越寒。还有张逸安、张志聪,他就提过,有一分浮热则用一分附子,临床上很多虚症病人,上焦火越大,下焦用附子量越大,如果附子量没跟上去,症状不会很快解除。有微火的话,就用一点附子,这时就用补中益气了,甘温除热了,要是大热、暴热,都是阳不敛降。
下面讲真脏脉。历来内经里对真脏脉有解释,黄元御先生也有解释,但解释的有一些不是让人一目了然的。大家想想真脏脉是什么?真脏脉现,五脏六腑之气皆因胃气而至于手太阴,就是必须靠胃气的鼓动,五脏六腑之气而至手太阴脉,就是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黄元御先生解释说,邪气盛,精气衰,真脏之气独现,按理说邪气盛,精气衰,应该显示的是邪气的脉象,邪气脉象就是一股不正之气,一股非位之气,导致的这种脉象,即然是非位之气导致的这种脉象,为什么必然是真脏脉现?而且五脏六腑之气必因于胃气而至于手太阴。真脏脉现是什么含义呢?是一脏脏气败亡所显示的脉象叫真脏脉,即然是一脏脏气亏竭,为什么会显示真脏脉,因为这一个脏气已经亏败,这个脏气必然不能随脉象到达手太阴,这个脏气郁阻住了,手太阴显示是其它四脏的脉象,就象四季之气一样,现每一季之气,并不是哪一季气旺,而是哪一部脉气亏或哪一部脉气亡这种现象,四季之气有生有长有收有合,而无藏时,就是脉气整个都浮在外了,所谓脉气不得藏,这时真脏脉现就如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真肺脉至,大而虚,这是不得敛啊,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真心脉是什么,心气是开散的,脏腑之气不能开散了以后,真脏脉现后,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接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这是脏腑之气不得升达了,已经无力升达了,全都是郁结于下,所以真脏脉讲的是一脏的脉气亏虚,相反会显示这一脉气非常盛,这是脏腑之气亏,其它四脏之气自然这一气流转了以后,隔绝与此,根据这种状况显示出来的脉象来理解真脏脉,大家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
真脏脉现者,皆死于不治。这也不是这么说的。真脏脉现对于什么病人,到什么程度,这都是有讲究的。真脏脉现皆死,有几年死,这都不一定,内经和伤寒里有很多死症,现在也经常有。黄元御先生解释这个真脏脉,主要是从胃气败竭这个角度来解释的,我解释真脏脉,主要是从一气不至,有五脏六腑之气,有一气不至,一气败竭,从这个角度来解释。但是从黄元御先生的理论,五脏六腑之气皆属于中气之往来,所以一脏真脏脉现,也就等于中焦胃气的败竭,只不过败竭的方式不一样,部位不一样,会产生脉象不一样。
下面把不同等的脉象按黄元御先生的思路来理顺一下。浮沉大小,五脏之脉,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胃居沉浮之间。阳浮而阴沉,其性然也。然阳主降而阴主升,阳体虽浮而内含降意,则浮中带沉,阴体虽沉而内含升意,则沉中带浮。沉而微浮,则阴不下走,浮而微沉,则阳不上浮。若使寸脉但浮而不沉,则阳气上逆而不交于阴,尺脉但沉而不浮,则阴气下陷而不交于阳,水火分离,下寒上热,诸病生矣。过去古人,很多人不讲究部位,黄元御先生的脉法是非常讲究部位的,不讲究部位是怎么回事吗?不讲究部位是在浮沉之间论部位,讲究部位是在浮沉以外,在佐以六部,举个简单的例子,左寸浮大,只这一点是什么意思,左寸本来就是木火升发的位置,而浮大也是木火外达之象,所以左寸浮大,代表心火内实,心火至盛的现象,然后根据左寸浮大,再看关部,关部如果有浮大之象,就是心肝火盛,木火之象。再看右寸沉大这种脉象,临床上不常见,但是我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就是叫大家按照黄元御先生这个思绪,把脉象理顺。
左寸是木火升达,现在左寸没有浮反而沉,这是木火升达不足,在六部脉象看是这样的。但是一部来说它沉而大,沉而有力,沉实,按照一部脉象心火本身脉象来说,这是心气内郁,根据这种脉象,木郁就要达之。一见脉象沉,是金木收敛有余的脉象,它敛在里面了,还要看它是化阴化阳,是有余还是不足,是沉而弱,可能就从阴化,从水化,就是说木火升达不足,是沉郁在下,显示出不足之象,都是寒象。如果是沉郁而实呢,就是以郁为主,需要以舒达为主,如果是沉实的话,就要舒解心气,以辛凉、辛散为主。苍朴这些开达郁结,而不应该是以辛热为主,六部有六部之象,黄元御先生在脉法里把六部之象解释的非常透彻。
土之所以升降失职者,木刑之也。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土弱则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胆木化气于相火,胆木右降,则相火下蛰而不上炎,胆木逆升,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克,清气郁蒸,而生上热,于是右寸之脉亦大。肝木主升,肝木不升,生气抑遏而生下热,于是左尺之脉亦大。右寸之大者,肺金之上逆也,左尺之大者,肝木之下陷也。
这是讲六部的升降方向。相反,在临床上只用这个是不够的,还要看一部之升降,比如左关这一部脉象,它来,脉搏跳动,跟呼吸一样,它一来一往,一发一收,这脉象就搏动,就好象木火升达,脉象一去象金水收敛,脉象来的时候有点郁滞,来的时候时间比较长一点,这时就要考虑木气有郁滞了,来的时候有力;收的时候,时间特别短,又没有什么痕迹,这时就要考虑,金水敛降不足,但脉象要查就查主要有问题的,来的时候脉形比较壅滞,脉行涩,走的时候脉象比较轻利的话,往往是升发上的问题。在一部的脉象,考虑升降,是金水收敛问题后,这一部脉象来去有了,然后看它是上、下,是偏于浮还是偏于沉,考虑到脉象是升有余还是降有余,就象我们考虑脉象寸大还是尺大?来去可以判断两关的现象,还有至、止,至、止是六部脉象比较不能代替的,因为有的脉象很快的跳一下,休息一会,然后再跳一下,止的时间是很长的,就是整个脉气滞涩、郁阻的时间比较长。还有的脉,象滑脉,不停的流,往来流离不停息,脉道流利,人的六气充盛浮在外面,收不足,所以上、下、来、去、至、止,大家在搭脉时仔细体查一下。黄元御先生把脉法解释的非常透彻,讲的是真正的脉理,从古到今讲脉理的人不多,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太懂,懂的人又讲不明白。
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提一下。关于二十四脉,下来我会专门给大家讲,关于六部浮沉讲的什么意思,六部的滑涩有相对应什么机理,分门别类的给大家讲讲。
问:毛折乃死,是什么意思?
答:毛折就是说皮肤汗毛,人的内伤疾病是从内而外的,即然发展到了皮毛了,在内经上,毛折,是说皮脆,皮肤非常干燥,毛发折断,这时疾病发到了极点。古人讲,练习导引、内功,易筋断骨,讲内练,洗髓伐毛,即内在的骨髓和外在的皮肤是相对应的,真正功夫练的好会练到皮毛上,这是功夫达到很高层次上的现象。洗髓伐毛,第一步是易筋锻骨,从筋骨入手,然后是洗髓,然后才是伐毛,色不折,毛折乃死。
问:男女左右,大小不同,道理在哪里?
答: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男的是阴中一点阳气,所以要升达;所以左路升达之气就偏于旺盛一起。女的是阳中有一点真阴,所以,以降为用,右脉偏大一点,偏有力一点,这是对女子有利的。但是在临床上遇见左右不一样的,参考刚才说的就行了。
问:讲讲六阴脉。
答:六阴脉我知道的也不多。六阴的脉象是六脉沉数,这种脉象在临床上,有不少女性患者是六阴脉,六阴脉象可以不是病态,对于有六阴脉脉象的妇女来说,是一种符合生理的状况。有些妇女性情比较含藏的,脉象比较柔弱,这是先天的秉赋,按古人讲也是一种贵象。但是看六阴脉一定看六部脉,根据六部脉仔细评判,不能妄下结论,就说是六阴脉。
问:脉细代表什么含义?
答:脉细主要是针对脉形来说的。根据脉形可以得出脉形细弱,这在临床上,细脉首先是脉道不充盈,往往是血不足的表现。在临床上很多人把细脉和濡脉放在一块,因为阴份不足,容易浮起来,所以脉濡细。但是一部脉象,大家可以根据四季脉法,洪脉是扩大,玄脉是升达,毛脉是收敛,迟脉是敛藏之象。这几种脉象都可以夹杂细脉,如果参杂细脉的话,这个脉本身不足盈,这时根据细脉的不同间杂的滑涩之象,来判断是郁滞导致还是由气血不足来导致的。根据兼夹脉象,内经说的查独,察看六部脉,必须要查独,哪一部脉有独特的,与其它脉不一样,这部脉基本上就是病脉。内经里查独、查兼,查陷下,内经对于脉法的三查。兼就是兼脉,兼杂什么脉象,比如弦细,兼,就是兼并的兼。陷下是部位。
问:牙痛有何妙方?
答:曾经有个方子,就是熟地30—60,细辛5-10,煎煮后漱口,很多病人马上可以止痛。但这只是一个治标的方法。具体内服药还要靠辨证。
还有点时间,给大家讲一下,前几次讲课有人反复问口咸、口苦怎么治。口苦是为木火,口咸是金水之气不得敛藏。中土化生五味后,木火生达,金水敛藏,木火生达的时候,木火之气欲生达而不得生达,容易产生酸苦之味。木气欲升而不得升,是酸;火气欲达不能达,欲开散不得开,上焦有火,金气欲敛不能敛,则口辣,辛;水气欲藏不能藏,口咸。这是因为五脏四气因为不及而产生的太过,这时根据它的虚实或助之,或平之,象木气不及产生口酸,很多人一见口酸以后,两种治法就出来了。一种是清热,清热之后也可以治口酸,但不是好的治疗方法。还有一种是升达肝木,木气不升,则导致口酸,口酸往往是因为脾湿,中焦脾胃寒湿,木气不得升达,这时口酸。木气不得升达很容易化火,所以中焦湿而且带热,中焦湿热的病人反而口酸,这时要注意不能一味的清热。在利湿燥湿的同时,适当要荣升肝木。好多病人口辣,这是金气不得敛降。首先要看胃气降不降,也许是胃气不得敛降引起的。所以不能只清肺,要看中焦,还要化湿。相对应的口咸,口咸是肾水不得敛藏,不得只利水还得镇水,象真武汤。在临床上,有些口咸的病人我用真五汤,总之口咸的病人是要温阳利水的。口中产生的五味,总归是由土湿。
问:吐酸水的病机?
答:吐酸水往往是胆胃之气上逆产生的。胆胃之气上逆后,就要降胆胃,首先看是否要舒肝,很多人用柴胡温胆汤,治疗食管炎,胃十二指肠反流、合降胆胃之气。第一中土要燥湿,第二降胆胃之气。黄元御先生在舒肝的时候,必用桂枝,这是他的表法,大家不能一窝蜂都这么用。本来胆胃之气就降不下来,中枢就舒展不利,再用桂枝一顶,彻底就下不来了。这时就该用点柴胡、苏叶,用这一类的药,即能够降胃气,又能舒达胃气。再者,本来就经血亏虚时,又郁阻,又需要升肝木时,可以用点防风、白勺,这都是变法,不能说一上来就用桂枝,有时会产生一些弊病。当然桂枝是个大法,是个好药,在个别情况下我们知道怎么用。第一,临床一见吐酸水就用瓦楞子,乌贼骨,这些可用可无,都是些小药,治标不行,但用也行。大法对了以后,用了它们效果可能会更快些,大法不对,用它们一分都不会管用。
问:有个朋友找医生号脉时告诉他是心肌肥大,请问这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的?
答:这是临床经验了。根据临床经验判断的。当然心肌肥大这是猜测出来,中医不是这样断定的。什么情况下是心肌肥大呢?心衰的病人,高血压的病人,还有扩张性心肌病的病人,但这些病人有时脉象可能不一样。所以不能说就一点判断什么样的脉象是心肌肥大。
吐酸水和口酸还不是一回事。在临床上胃中灼热吐酸水的病人,可以根据从阴化从阳化来看,仲景的半夏泻心汤,对于治疗这些病人很大一部会都有疗效。
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虚,大则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格者不及天地之气。关格者不得小便,格则土逆。这一点浮大,是有程度的。不是说一般的,一般的心火炽盛病人临床上是很多的,而且是外感病人,寸口脉浮大,外感一过,身体内的阳气浮动发热,寸口脉浮大的病人……
灵枢脉度17讲的,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容,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容,故曰格。阴阳俱盛不能相容故曰关格。这两处关格讲的是一个意思。但这两处是阴气太盛,为什么阴气太盛?并不是阴气太盛,是一气欲升不得升被阻于下了,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容,阳气不能被容,阴气不能容润了,这是阳气不能由阴出阳了,故曰关,关在里面。阳气太盛,阴气不能容,阳不能归根,不能敛了,故曰格,阳气都被格在外面了。阴阳俱盛不能相容故曰关格,这个关格讲的是寸口脉的尺寸大到一定程度了才能是关格,但是在脉经上讲的,脉要大到几倍几倍,这不好说,当然经常搭脉的时候,手底下会有这个度,用几倍几倍有时不确切。因为手底下是意会知,不能量化,现代医学最大弊病是量化,所以脉经上认为是不可取的,它表达方式不对,但意思是对的,必须大到什么程度。
半夏泻心汤是少阳方,由于太阴中土寒湿,导致胆胃之气上逆,所以有温太阴降阳明少阳是半夏泻心汤的意思。因为造成肝气不得升达的原因是中土有寒湿,所以,干姜人参足以舒肝,干姜本身是辛的,辛开苦泄,干姜为辛,所以舒肝不一定柴胡,也不一定桂枝,干姜一味足以。大家要体会药物的之间的性味,产生升降这种作用,这样开方子慢慢逐渐细腻下来,对于古人过去很多医案,就会理解的深刻一些,其实过去很多古人的医案有不对的,但他看的病是对的,但他自己理解的理论是不对的,我们能从中理解到真正的机理就行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

行者老师讲座:20080423 脉法解二
简单给大家提个问题,在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好多病人,两寸脉沉弱这样人比较多。然后问大家:两寸脉沉弱,主什么?就说左寸沉与右寸沉又主什么?
大家就我提出的两个问题,发表一下意见
我给大家说切脉,不是靠临床得来的,切脉是靠领会的。得于心而应于手,如果你心中不得的话,这个时候就是你手就是换个机械手,分辨率再高也没有用,所以必须在理上领会了以后才能够下手,领会,真正有所明了,有个问题我就是说两寸脉沉弱这种病人,大概是怎么造成的?左寸沉弱与右寸沉弱,他们分别讲的什么,有什么差别?
讲的是两寸脉,大家还没有,也就是说跟着黄元御先生掌握脉法的思路来走,灵素说了一句心里之气不足,两寸脉沉弱,其实是心肺不足,是阳不足,是阴不得出阳,阳衰了阴气必盛,所以这个病人处于阳虚体质,两寸脉沉弱,第一点就是左寸沉不开达,能升而不能开。
肾阳不足呀,肾阳这个词用的不太好,现在大家就是说很多教材就是说脾阴脾阳、肝阴肝阳、心阴心阳这都搞烂了,如果再谈肾阴肾阳的话,因为这个肾吧,牵扯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它参与后天的升降,另一个它又主宰先天元气的盈缩,所以你谈肾阴肾阳的时候不够准,还容易搞混。你要说元阳不足、不能上达,这个不一定,它只能代表就是说一身元阳到了肝脉以后,然后木不能成实,就是说水能生木,木不能化火,这一点导致左寸脉这种沉弱,如何化火,我们要治这样的病人的话,应该从这点考虑,不能用滋水荣木。两者的治法还是不一样的,因为如果谈到肾阳不足的时候很可能要考虑到收敛这样的阴气,如果考虑到上焦阳阳气不足,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温健脾肺问题。
右寸脉沉弱,它多指气不足,气机开散不能收敛,这时候我们就要注意整体的脉都沉弱是以心肺脉为主呢还是就心肺两部脉独沉弱,这还是关键。
这铁牛讲的上星期把一条脉:左尺浮大而迟很明显,其余各部稍浮大,左尺脉浮大而实。这个刚才我都讲了这个是阳乘阴位。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你就往上升呀,是不是,水生木呀。木气不达这时候。右尺脉浮大而实,这时候你看看大中有没有兼散象,如果有大舒缓的话,这是化火了,这时候需要清热;如果是浮大而坚实的话,这时候邪气还没有扩散,还没有化火,这时候你就需要略加开破之药,舒达;一定要舒肝,这管道上边不疏通,都憋在底下了,这时候你想怎么办?你是不是要把上面的木气尽量的往上舒达一下,所以说呢六味地黄不可行。
六味地黄丸是一什么?它弱还可以,典型的右尺肾水脉不足了,滋水涵木,收一下。木气这么实,不属于正虚而属于邪实这种状态。看脉还是这样:虚则正气虚,虚则精气夺,实则邪气盛。脉气浮大,这时候肯定邪气盛以邪实为主,现在考虑邪气是怎么实的。邪气是怎么来的。人的一身,从那来邪气的呢?就是非位则邪,该升达气的升不上去,憋在下面这就叫邪气,该降的气降不下来,顶在这就叫邪气,并没有说从那来的外受之邪,没有这个,即使有外受之邪也是天人六气相互感应而得的。
浮数而实是滑吗?
因为这个左尺脉滑,有时候牵扯到血分,是不是?这得看是男是女了。如果不滑的话,光是浮数而实,考虑看看是不是下焦有这种淋痢,淋痢之象,痢疾呀或是淋证呀。有腰痛呀,这肯定是肝气淤滞导致的。可以考虑用肾着汤加减进行治疗。肯定是中焦脾肾下陷,肝脾之气下陷,这时肾着汤没有疏肝肝的药,可以看看血分有没有亏耗的状况,如果没有亏耗可以加桂枝,桂枝、川芎都可以用,往上升达,加辛温之品。
下面继续给大家讲,“浮沉之中,有虚实焉。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是阳虚于表而实于里也,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是阳虚于里而实于表也。浮大昼加,沉细夜加,浮大昼死,沉细夜死。诊者当于浮沉之中参以虚实也。” 大家理解这个“浮大昼加,沉细夜加”这个也不一定,为什么呢,大家知道这个脉象浮大呢有个度的问题,因为浮大往往是不收。夜了则收则安,而白天则加重,但是往往有病人因为下元阴气,阴气乘于下,阴气格阳乘于阳所导致的脉象浮大,上两寸浮大,夜加越多,相反沉细昼加也多,所以我们要搞清楚阴阳升降。黄元御学说精彻的地方就是说把元阳讲的非常了彻,可以说仲景以后能解厥阴篇的只有黄元御先生,厥阴篇在黄元御先生来讲就是非常小儿科的事情,而历代黄元御以前的伤寒医家都没有搞清厥阴篇。在这地方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学习黄元御先生的厥阴篇就要理解阴阳之气是怎么升降的,元阳是怎么盈缩的这个关键,郑寿全先生呢知道了盈缩这一点种子,真元、大象理解的好。怎么盈,怎么缩,怎么升,怎么降,关于中间的细节比较马虎,尤其在右路如何敛藏潜降上说的少,没有说清楚。导致后世火神派弊病百出。浮沉我今天就讲到这里。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一提。
就是说呀我们分别脉的浮沉了以后,然后立法制方上,又要考虑这个病是在气分上还是在血分上,这还是有差别的,这直接考虑到用药的这种取向。所以在每一部脉,在浮沉之间偏入阴还是入阳,是血分还是气分之间不同的差别,所以我们搭脉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个间夹脉,比如浮涩,浮而弦、浮而滑、浮而弱;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现象来看出一气之升降,
问:“右关尺浮,右寸沉;左三部皆沉弱。”可以讲一下这脉象,这脉象是什么意思呢?
答:其实很简单,就是说先右寸脉沉,就是上面天气不足呀,肺金之气本不足。右关尺浮,首先讲第一点,就是右尺脉本沉,相火之气需要闭藏,浊阴之气需要敛藏。三焦相火之气需要敛藏,右尺脉浮了就是相火不宁,不能敛藏,右关脉有跟着浮的话,这是胃气不降。为什么说胃气不说胆气呢?因为胆胃之气都降,因为胆气有时候不降的话他要参和于左关,左关确实有浮于之象,沉呀,浮呀,浮大呀或者是沉弦,这时候就要考虑是胆中相火不降。关于这个人,我们立法就应该考虑根据病人平常偏胖偏瘦,简单的从阳化阴化的角度考虑,虽然有浮沉,但是没有给有力还是无力,是大还是小是个关键,大可为邪气盛。
这个病人经常有眼底出血的话,是阴气乘阳了,首先看左三部脉,如果是沉弱的话,不是沉细的话,这个病人我建议。。。。。
你如果用荆防加归芍丹地治的话,这就有问题了,这个病人左三部脉肯定有沉细,有阴分不足的现象。或者是左三部脉有点浮而弱,有阴分不足的现象。如果让我开的话直接用沙半理中汤加附子,而不用这些阴药。
必加桂芍?
因为简单的还是正气虚,你说扶弱,正气虚并没有所谓的邪气。如果邪气实的情况可能还需要点利水的,如果加桂芍了,这时就要考虑,因为左路主升的,左路确实要升,如果没有浮越之象的话,你单纯去升左路的话,反而导致右路不能降。
问:左三部脉几乎切不到,
答:什么叫几乎切不到?还是就切不到?如果是左三部脉真切不到的话,是不是摸错了位置?如果不是摸错位置看是不是反关脉,这些都可以排除的话,还是能摸到的,就是说左三部脉确实非常弱的话,左主阳呀,这个就是说病人的阳气衰弱应该是非常明显了,左三部脉由阴出阳,由阴化阳。阴气不能出于阳,这个时候病人你必须参合右三部脉统一来看,是不是阴气郁在里面,还乘逆在上面了,还是本身就。。。。。
问:右尺脉浮不是相火不能安藏吗?用沙半理中应该不加附子吧。
答:加的,为什么呢?因为附子这味药,就是说内经上讲的就是辛味药,辛以润之,辛怎么润之?附子就是大辛大温,具有开破封藏的效果,这时候呢如果象你讲左尺脉沉弱的话,阴中不得出阳,左边阴中不得出阳,下焦阴气肯定不化,下焦阴气不化右边阳气想收也收敛不下来,所以这时候要加附子。如果这病人尺部脉摸着浮而细,尺脉浮而细的话,这时候而且尺肤摸着有点陷下的话,证明他这个肾中精气元气不足,这时候尽量不用附子去破散,因为附子需要本钱的,身体的精气足得话可以用附子,不足的话用附子破散了,他会不得其用。
问:左大顺男,右大顺女
答:这是我们古脉书上提出的。男子的脉象左脉偏盛,左脉盛于右脉为常。女子的脉呢,就是说左为阳右为阴,左大顺男,右大顺女这是常象
问:脉阴阳是指什么
答:脉阴阳,浮沉也可以讲阴阳;尺寸也可以讲阴阳。在伤寒论里面脉的阴阳绝对不是脉的左右,脉阳浮而阴弱,一般来讲是寸脉为浮,尺脉为弱,或者浮取的话是浮脉,沉取的话是脉非常柔弱
问:脉细向来说是营分不足或是精气不足的,总体上说是阴分不足这个结论对吗?
答;脉细,总体上说营血不足,为什么这么说呢,怎么来理解。首先脉是分脉气和脉形,为什么呢?周学海先生曾经讲过,脉分形数位势,脉看的是势看的是脉形,形为体,势为阳为用,他潜在的方向性。所以形为阴而势为阳,我们一般讲脉细而有力,可以浮,可以沉;可以实可以弱。所以脉细他讲究的势,是附载六气的这个形起码是弱,不足,这时候说是阴分。
问:现在把的脉象大多是弦而细
答:弦脉到是很多的,春脉应弦。细脉到不见得。
问:开始是两关脉紧,吃了附子理中汤,现在是浮数
答:如果两关脉都浮数的话,考虑是不是长期吃附子理中,阴分不足了,这就是说治疗关脉浮数,要是右关脉浮的话  是不是考虑降点胃气,阳明胃气不能潜降下来,过多服用温阳药的话,精气不能够收藏,会导致越来越亏乏。本来两关脉弦,我考虑两关脉可能是弦,不会是紧的,紧脉转索,紧脉和弦脉还是有差别的。紧脉如转索,他是绷着的,有劲。这个力道是不一般的。
但是两关脉弦的病人到是很多了,两关脉弦,就是中土这大虚了,弦居关位  后天不足。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考虑从甘温平入手,不要太燥,因为中土呀,脾统血,藏精之所在,如果太温燥的话也不好。
弦脉首辩阴阳,是不是,弦而大,弦而滑,弦而浮,跟弦而沉,弦而滞涩,就在滞涩之间分析清楚,他到底是从阳化来还是从阴化来,来断定你药的取向。如果他没有从阳化,这个弦为木象,他既然没有从阳化,他肯定从阴化,从阴化就是寒水之象,水不能生木。所以你就要温化,他既然已经阳化,木化火了,就是火有余的话,你就要收敛,你就要苦泄,所以说两种脉象下用药是有差别的。
不要随意吃附子理中汤的,如果脉弦紧的话是肝木不得升达,你吃附子理中汤有时是隔靴搔痒。如果是阴分的话,脉弦紧的话是邪气凝滞在阴分,你用附子理中还不如用点桂归芍,一下子入阴分了,就能化开。
问:晚上1—3点要吐完痰才能睡觉
答:晚上1-3点是丑时,丑时属土,具体是不是丑时呢,要分一下,看是不是你住在那个地方,和北京时间是不是对应,有时差的问题。
我只给大家分析分析脉象的说法,脉象也不是简单的问题,你们搭的这脉象具体的问题,还有许多说的不够详细的,我只能讲一讲。具体呢用什么方剂,这就没有什么用。
问:左三脉细而弦,右寸细、关、尺摸不到
答:右路主收藏呀,既然右关尺都摸不到,收藏有点过,是不是,既然收藏有点过,就是寒象,对吧。而左三脉主升达,升达了有弦细而不足,细而略弦。左边脉也不足,所以要暖下元,这个脉是典型的脾虚寒盛的脉象。
因为这个不是讲方药的问题,必须把理论讲明白,一气之升降。把这个升降把握好了以后,用药是其次的。象我们很多人用药大家都有自己习惯,要是和药对应起来的话,这样以后在治疗上会受到限制,如果理论清晰,用药不会受限制。
1—3点属丑时,丑时属土。在十二地支中有四个属土的。丑时是第一个,他属于人体土气,是燥湿之中气,而丑呢也就是说由阴出阳的输转,这个时候病人出现打喷嚏,然后吐痰考虑还是中焦脾胃有寒气,脾经有寒气,凝滞不化。打完喷嚏,然后吐完痰以后,寒湿开达了以后,阳气才能够入于阴中,才能够睡觉,关于这个病人我们还要考虑用药的时候还要加一些驱除痰饮的,化痰饮的时候还不能伤及阴分,因为这个病人本来就是两尺脉弦紧的话,弦紧居风位,就是弱,本来中土就弱,中土弱的话肝脉就急,这时候需要治肝的话就要荣肝,不能用太辛燥的,太辛燥的会伐肝。助肝用伐肝体。
问:左脉细,右脉大
答:左脉细,右脉大,我在临床上搭脉,大部分脉象就是说寸关尺三部脉象,都还是有差别的。左脉细,右脉大可以说是大象,如果统论的话也可以,本来就是说病人左三部偏于细,右三部都偏于大,也可以。左三部就是由阴出阳,既然细呢就考虑左三部经血不足。右三部脉大,就是主气分,气分易于收敛,相对于这三部脉,这个病人看来还是有点血虚气盛的现象。
问:如何学脉法
答:学脉首先要分清主次,我们学的是寸口脉法。第一为什么独取寸口,第二寸口脉是如何产生的?这个脉是怎样至于手太阴的?然后这脉气,脉形是靠什么脏腑之气协调而产生的?然后你就明白了:这个脉象是尺部脉、寸部脉整个脉象是怎么反映的,而不必要去纠缠于内经的尺内两旁择则季肋也,就是说我们开始就象孔子说的‘多闻阙疑’,也就是我们一定要抓住主线,搞清楚主要的问题,至于‘尺内两旁则季肋也’先放在一边,我也不理解。或许那一天我们机缘巧合,突然理解当时古人说的什么意思了。如果非得纠缠,非得搞出一个尺脉哪个部位,我觉得只会有害。
我们搞清楚脉有浮沉阴阳这种概念了以后,我们再来谈,因为在五脏六腑以前先是阴阳。内经也告诉我们:独守阴阳,无与众谋,先从阴阳气血处做文章,然后去理解,进而再去理解候肾候腹呀,在这个指导下去理解,大方向就不会错。不然你单独挑出来搞左内左外,尺内尺外,这都是明朝以后搞徇古的,搞考古的,他们都没有资格谈学问,所以说现在  国内好多科学家他们没有资格谈学问,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搞考证不搞亲身体验,他们不搞实证。所以我们要从阴阳入手,从五行处,来形象理解。先把根本握住了以后,然后再谈其他的。
问:日本汉医书如何
答:我也不知道是谁写的,不过我觉得不值得一看。从古到今,日本人都没有什么懂医学的人,包括那个丹波三父子,没有一点实证。至于说现下日本对中医的研究方向,那更不值得一提了,本来中医就产生在我们的中土这片大陆上,日本不具备中土这个根基,没有办法去学习。或许有他们灵光一现的地方,但是大方向把握不对了以后难免出现很多问题。
学习脉学就要从四时脉体开始入手,就是从五脏的,看看本位脏的脉象如何,理解四时五行本象,因为这脉,脉象属阴属地就是类比五行,我们从五行的角度来理解,来考虑这脉气的一升一降,从这里考虑元气的盈缩,然后由四时的脉体升降去理解诸多脉象的变化,每一脏又有太过和不及,每一气也有他的不足太过。所以我们根据正气的出入变化,然后再理解参合与邪气的留舍,就可以解释出来很多脉象而产生的症状。
问:如何学习脉法,从那里入手
答:没有入手处,就是你想学就有入手处,你拿出比别人多十倍的精力,来研究这个,你就能入门。如果你想拿一点点精力来学习的话,怎么都入不了门,天才都入不了门。
问:四时脉象,那个是生理脉,病理脉?
答:那有这么问的?四时脉象就是四时脉象,那有生理脉,病理脉?四时脉象就是告诉你天地日月形成的四大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这四种气象。你告诉我金木水火土是生理还是病理?不能这么理解。我们了解四时脉象,就是了解人一元真气,告诉你人身体一口阳气,他有五种变化方式,他又是一种变化方式,只不过是一种变化方式的五种不同的位置现象,所以我们要研究这五种,并不是说有病,什么叫病?  与时不和,与势不和,中间出现不能和,则出现的 就是病。如果是脉气相和,有很多人的脉象出现各自的不同,因为阴阳二十五人,每个人的禀赋都是各异的。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节课主要给大家讲迟弱脉。
问:脉原于足阳明胃,起于足少阴肾,止于手少阴心是怎么回事?
答:就这么一说,心主血脉吧,是不是?胃为大海,五脏六腑之气呀,是不是,胃为大海,我们后天之气就要靠胃气的蒸腾宣发。谷不入,半日则气少,一日则气衰。是靠阳明胃气的谷道,然后才产生的脉气,所以脉源于足阳明胃,根于足少阴肾,足少阴肾是根基,是元气所指,是一个起点,肾经是闭藏之气,元气闭藏了以后,藏而后能开,是这样的。好就是这些,原于什么。。。。。。你看过以后就是相当于看过,  古人讲究看书是怎么看?我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禅宗的案例:禅宗最讲究智慧的,能够悟入禅宗,就会有十足的智慧去处理人事间还有诸多学问之中,象我们古代的书画、建筑还有各种的器械、制造,如果能有一分禅意在里面,这都是极品,是稀世之品。
所以说不拘于物。象我们平常学习的时候,象有个故事讲,有一个老禅师,看见他一个徒弟,每天还在读经,上去就打了他几板。怎么读经怎么还打他?说呀:哎哟你读经呀,牛皮纸都被你看穿了。你们现在看书也是这样,看什么字抓什么字,足少阴肾没有抓住,起于足少阴肾,来了,是不是,然后是左脉主什么什么,右脉主什么什么,学一条理论,就横亘在心中,本来是一片太虚,让你们弄的这一片白纸上被你们画的七横八道。这以后还怎么装新东西呀,怎么灵活变化?怎么预示变化之妙存乎一心,没有办法了。
所以说老禅师讲,我看书只是睁着眼睛,你们也应该达到,别老是怎么怎么。  背内经背的,有些东西就这样,多闻厥疑,多行慎言。
就是说先作为论坛上讲一例案例,案例很多, 因为论坛上就没有脉,根据病人的一身的六气的变化,这些症状的推断,这就是另外的问题了,跟脉诊不一样。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大家回去以后看看内经,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所以呢,阴阳五行是脉的根本,我们不要撂下根本,再谈二十几脉象呀,什么乱七八糟的。复呀议呀,对不对。你先什么是阴脉,什么是阳脉。什么是寸,什么是尺,高下阴阳反复的类比,脑子里唯阴阳是举,唯阴阳是看。脑子里就这点,把整个脑子里都洗干净了,洗空了,这时再来装东西,学东西那就最好了。
问:学脉从何处入手最为有利?
答:没有什么有利的,就是利学。佛学,佛家讲究学习什么是最重要的?良师益友,就是说释加摩伲教你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愿,佛家的学习呀,佛法的学习是愿。我们学医的也是一样,也是学愿。你要学好医,你也要每天想着学好医,你要挖空心思,怎么样去琢磨,怎么样去思维,怎么样去全身心的体会,二六时,而且是白天晚上都在琢磨,这就行了。你要是想哪个老师适合我,哪个老师的路子最好,哪个老师的怎么怎么样,这种得失计较之心,这个是在做生意。你既然是在做生意,这学问一辈子都不会上去。学医学好了,也不会伤身了,以得失之心来判断。所以说学医也是一个难事情。学脉象,一个人你有多大的愿,肯花多大的本钱,肯花多大的力量来学医,你就会得到多少成就。这是丝毫不会欺瞒的。好了,今天就讲到这。

行者老师讲座:20080507脉法解三
上节课,我们讲的是浮沉,浮沉在脉法里面从位数形势来分,可以说主要讲的是脉位,就说位于表还是位于里,浮沉之间的脉位,位数,接下来我就要讲讲这个数,脉搏的迟数,脉率的问题,可见呢这个迟数,何为迟数,脉搏为什么会产生迟数的差别,是不是,这个脉搏为什么会迟,为什么会数,它是由哪些脏气构成,它是由何气主之,这个是关键的,只有了解这个,这个搞明白了以后,然后再要谈迟数的时候,心里就不会一片茫然。
首先脉迟,《内经》和内难都这样说,迟则在脏,数则在腑,有这种说法,就说迟脉呢,是因为气机升达不足,偏于阴位,所以敛藏有余,导致这种脉动稽迟这种现象,而数脉呢,受位在腑,是偏于阳份,阳化有余,而阴化不足,这就是脉数,但是我今天给大家讲,我们主要是测得从桡动脉来观察一身的,独取寸口,寸口之脉呢这个脉动主血脉,这血脉之搏动呢光顾两点,一点是血,一点是气,这脉候脉气,候那个什么,候营血.
在这里呢营血不充,他会体现脉体就会细涩,气机不能达,它就会显迟或者弱,这是两种不同的脉,就我们一般临床上讲的,就是某个病人迟脉,就说经常会遇到在看古医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就是左寸脉数,或者是尺脉滑数,大家都知道就说按照一般的常识来说吧,就说六部脉是一数皆数,一迟皆迟,它应该是六部脉的脉率是相等是一样的,至于说六部脉的脉率不一样,这种现象非常少见,我们今天先不谈这个.
就说古人为什么会单独择取出来一部脉,说数说迟呢?这是因为,按照《内经》的观点来说,察脉的时候要察独,察独了以后,有一部脉异于其它五部脉象,病位就在这一部,然后整个脉象又是数脉,所以在这一部脉,然后滑数、弦数,然后来阐述它的变化,但这一部脉数,证明其它部脉也数,所以关于这一点来说,我们还是要清楚,是不是,六部脉迟数一般……
再给大家先从迟脉来讲起,就说脉为血脉,他是由靠营血搏发而推动产生的,这营血搏发呢,就是起于三阴,由阴出阳,脉搏稽迟呢?就是阴不能化为阳,则会产生迟脉,所以病在三阴。数脉呢?所以说就说迟脉多寒,因为三阴有余的话,则会显示出来迟脉,迟脉多寒,但是也有迟脉不化寒的例子。有气机郁结在下焦,阳明证的时候,大承气汤证也可以有脉迟,这是腑气郁闭,导致那个三阴之气不得开达,这个时候还得要急下。
数脉,数则在腑,你看不是说得,数脉不一定是热,反正迟脉不一定是寒,但是迟脉为寒那是占大多数,数脉不一定热,数脉为热了,并不多见,并不是非常这么肯定的,在我们临床之中,有一点三阳之气不降的这点,上焦有虚火,下焦纯寒的这种现象,这种病人有时候就是经常会见到数脉,这在中医称为虚数,虚劳的病人都表现为数脉,虚劳的病人中气不能环转,然后呢心肺之阳气,足三阳经从头就说难以化阴,这个时候呢,按我们这个黄元御的思想来讲,就说阳不得入阴,迟脉呢,阴不得化阳,这阳不得入阴,这是两者的就说关于迟数,它表现的简单的一个概念吧。
阳不能入于阴,大家想想,这就会出现就说三阳气浮在上,就会出现燥渴烦热诸多表现,少阳相火上逆的话就会导致心经的一些症状就是悸动,阳明证就是烦渴,太阳证就会有恶寒,因为太阳不降的话,表气不能合,这个卫气不能卫外而为固,所以这个恶寒、汗出等等症状,大家关于这个浮数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提一下,有什么问题。没有人问的话,那我就综合上节课和这节课讲的,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向大家阐述一下。
上节课有人问,迟数脉有正常的个体差异吗?内经讲,就是我们人分阴阳二十五人,每人人人的禀气各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五类,这五类之中又有五类,所以就分阴阳二十五人,而在这阴阳二十五之中呢,就说大家由于禀气的不同,所以呢,这个气化,就说从阳化阴化的角度就不同,从阳化阴化不同的话,脉率自然就有差别,这是内经上讲。
问:为什么弦数脉主热也主寒呢?
答:这我不知道你从哪看的,就说首先讲的就是要讲的这个弦脉,但那个在我们中医就说弦脉,弦数之脉它首先就说看是哪一部,还是六部位都为弦数,弦为木象,木气欲达不得达,是为阴脉,数脉,数脉就是上焦了,上焦三阳气不降,然后是阳不能化阴的一种现象,所以呢在这里面,就说许多病人的话,就说上为热下为寒,按照我们中医的讲法来说,很多病人是一种水沉火浮的现象,什么叫水沉火浮呢,就说水火要既济,肾水要济于上,肾水不能济于上,水沉于下下寒,心火不能交于下,则火浮于上,水沉火浮。
所以很多病人的话,你看很多脉象总是有寒的一面还有热的一面,不能一概而论,你这是单从一种脉象来说,主什么证主什么证,主一大堆证,这点意义不是太大。
问:那迟数脉只能根据一个人的前后情况来对比,横向对比意义不大。
这是完全错误的,什么叫横向对比意义,每个人他虽然有那个什么各自有禀赋不同,但是都能得其常,这才是正常人,如果他的脉迟数了异于正常,超过了那个限度,就叫非常,这个时候就是有病理的现象,所以我们一看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首先呢接触到这个人的望诊,通过简单的望诊以后,就能根据面象,根据动作简单的把他从五行归类,他的性格就放在这,就是长象,就能用五行归类简单地归类出来,这个时候他的脉象,相对的比如他胖是不是,胖人多脉沉是不是,比如胖人的话体型宠大一些,阴气比较胜一些,胖人的脉一般有时候迟一些,比如瘦人,瘦人从火化比较多一些,瘦人脉多浮数一些,从阳也。所以呢,每个人在看一个人的长象,有人是圆脸尖脸是不是,然后有的是面色焦黄,有的是面色那个什么,面色恍白,这根据每个人的面象然后判断他的脉象,所以内经讲了,能合色脉,根据他自己的这个体型,再根据脉象相合,来看出他的有余不足,就古人讲的,内经讲的,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不管他是迟脉数脉你不能就说,一讲迟脉数脉,现在很多就说教课书就僵化掉了,唉吆,数脉,数则主热,其实临床上很多数脉没有热脉,不主热,在临床上心血管那么多病人心动过速,各种心率失调的病人,他都没有热,他都没有那个什么发热之象,而反而有很多人有寒化之象,这个时候呢你就根据三阳不能入阴来考虑,如果单纯少阳火季动的话,是不是,他不一定表现为这种怕热啊、发热啊这种现象,他内在有,内在有相火上逆这种现象,但这种病人春夏往往还有寒,这个时候呢我们就根据临床具体定了,具体对待。我刚才说给大家提个问题就是,还是上节课我讲得这个老套路,我给大家简单讲一讲.
病人左关脉浮与右关脉浮,它分别代表什么?大家有人回答吗?没有回答,等一下我就点名了,我给大家说一下,就说每个脉象都是一个立体的,什么叫立体的,你看,这个左关部脉是吧,它是从尺部脉升发上去的,到达寸部,这是一维吧,是吧。第二维,它既然脉浮吧,它是从沉部是不是,从暗然后是沉部然后是升发上来,它现在升发太过吧,它现在关部脉浮,不是沉,所以说呢,这是两度,大家从这两个角度,非常好说是左关为脾虚,这点有……(学生说:左不升右不降,)左不升右不降这是大套路,两关脉浮的话,左不升右不降,这是肯定的,就说我现在要讲的,就说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大家要从元气的这个盈缩这个角度,一元真气这个盈缩这个角度,还是盈有余呢,还是收不足呢,是不是,还是收有余而盈不足呢。
从这方面来考虑,是阴化还是从阳化,从这方面考虑。然后不同的方面考虑它,这样子就能够,比如肝胆脾胃慢慢就能定位,脏腑的虚实,第一点,我现在讲的是浮脉,浮脉,什么叫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并不是大脉,大家知道,大脉跟浮脉不一样,如果两关部脉大,那肯定是左不升右不降这个,但是现在那个什么现在光是一个浮脉,是不是,没有明显的大脉作为基础,光是浮,是不是。
黄元御先生也讲了,有余之间有不足,不足之间有有余,左关部有余的话,左关部其实不足,因为那是升不上去,升不上去郁在那,因为他就说不足的一面,右边降不下去,又降下一面,降不下去了,就说如果有实邪的话,邪气盛的话,我们就祛邪,如果不是邪气盛的话,(学生:右为胆胃不降,左为肝脾不升,这是以前是我的原话,)这也可以这么说,但是这么讲还是不太那个确切。
我今天已经给你说得这个要从阴化阳化这个角度来理解它。(学生:左为脾胃有寒,右为肝有寒,)这个就有问题了,还有呢?大家讲一下。谁还没说,素灵你来讲一下两关部脉有余这种情况,可遇你来讲一下,不能这么迷迷糊糊地跟大家一块在这听课,自己还要主动思维一下,左为肝风,右为胃家实,胃家实吧,它不光是。
首先是左脉,大家知道,左是什么,左是由阴出阳,是不是,它既然这个脉象已经出阳了,变成浮了,大家应该考虑一考虑,反正左为由阴出阳,以阳为顺是吧,以浮为顺,这个时候肝脉能浮起来,而不夹杂其它的这种柔弱气,这就证明它有有余的一面,这时候呢,由于肝气由于各种情况,肝气郁滞,是不是,各种情况的话,肝脉已升为过这种现象,就说浮动有点过了,肝有余肝的升发过了,这个时候,我们临床上多考虑,就说有些肝肾不足还有点血虚的病人,会出现肝浮,左关脉浮,然后左关脉浮呢,浮而有点郁滞升不上去,这个时候呢,我们一般就说荣生肝木,既要升达肝木,又要养阴血,所以一般呢,一般临床上应用来说,桂归芍之类的,就看化火之象明显吗,如果化火之象明显……
今天我重点要讲的是右,右关部脉浮,右关部脉为由阳入阴,是不是,这由阳入阴呢,肯定以就是说以沉为顺,这个脉搏要收敛下来为顺,肺脉之浮,浮短而涩,肺脉已经有收涩之意了,脾脉是什么,脾脉要缓脉,脾为缓脉,它已经没有搏发之象了,已经有那个什么缓达收束之象了,这个时候呢,没有出现就说这个时候,脉还没有出沉,而偏于浮了,这个时候,右关,就是说这是不吉之象。
在我们临床上我们知道,就说脏腑啊,浮则就说浮则属阳,沉则为阴,是不是,它现在偏于浮脉一面呢,它阴不足,阴则在脏,就说这个脾土亏虚,这个病人脾土亏虚而胃气不降,所以说呢,从左关脉浮,看出整个木气升发偏于有余,而得出来右关脉浮,整个土气,中土啊,中土,整个土气偏于不足,土气偏于不足,导致什么,必然是土不能制水,这个时候,就说右关脉浮,这土衰,土衰之境,下面就会发展到中土虚衰这种情形,但是这个浮脉一定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这点一定要记住,不要说到时候拿一个洪脉大脉直接都谈成浮脉,这跟浮脉还是有差别。
左关部有余的话,有余就要化火,右关部浮了话,土气不足,不足则所不胜侮之,所以就会有,这个时候呢,上边可能有虚火飘在上,这时候的病人呢,会有什么现象,大家知道,阳明胃气通降不足的话,反而上焦会有热象,有时候反而是能吃,想吃吃的挺多,阳明胃气在这,脾土消磨不足,吃凉的吃多了马上拉,阳气往下降的时候,也分从阳化阴化,从阴化了以后,这个时候它就说,咳点咸痰呀,是不是,中焦就开始不能吃凉东西了,从阳化的时候,它就是中土湿热,有时候还能吃东西,就说老想吃点凉的,很多病人出现老想吃凉的,这个右边土气已经不足了,这个阳明胃气不得潜降。
从那个内经角度来讲就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堕,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这意思就是什么,它阳气衰于上,并不是寒化,它阳气衰于上,你看,表现的面色焦黄,黄脸婆,女的出现。就说这阳气胜了,她想吃、能吃、发脾气,然后是那个什么,有时候食欲还比较亢盛,是不是,脸上出现燥热呀、斑呀这些什么的,都是火象,其实她这是阳气不足了,阳明脉衰于上。
阳明与太阴相互滋养,大家要补阳明的时候,怎么补,我再问这一点,就是说既然阳明气衰了,阳气要补,要补这个阳明之气,怎么补,临床上是怎么入土,女子五七阳明脉衰于上,从难经上讲就说,虚则补其母,土气衰了怎么办,火能生土,温中上之阳,火能生土,可以用黄芪理中之类的,不要总想的,哎哟这个阳气不收了,我们要收下来,是不是,阳气不收了,是因为元气不足了,滞于半途,就说走了一半他走不动了,是因为一元真气不足了,阳气不足了,滞在中间了,这个时候呢,你就要去大力推动它,得用生芪,是不是。
你像肺气,肺为水之上源,肺为华盖,肺气不能敛降怎么办,因为补肺气肺气才能敛降,不要说用点儿什么桔梗、半夏、杏仁、陈皮、川贝、枇杷叶之类的没用,这些小药,这些小药都是调一调,真正就说脏腑气机亏乏的时候,还要从一元真气入手。
所以说在临床上,有人说女子七七阳明脉衰于上,这时候用药,这时候还要补脾肺,但在补脾肺之气的同时,还有出现,有一个问题就说,这我们这个现代人那个七情妄动,导致脏不能藏精,这个时候呢导致这个五志相火更容易浮动,所以一般人在临床上,他用以治疗这个三十过以后的这个面黄呀,经常用知柏地丸啊、六味地黄丸啊,也取得一些效果,但这都不对,大家都知道这不对,这只是对现代人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不是滋阴降火得逞了,这是本来是相火不位,这个时候,它进行去敛心神了,它叫一身从阴化了,从阴化了以后,这上焦浮动的相火容易收敛下来,但是一身的阳气反而,就说元阳受损了。
所以我们在治疗这种病的时候,就要注意到,在用温中补气药的同时,还要用些牡蛎啊、花粉啊、麦冬啊、五味,来敛降一下上焦浮动的这个相火,这时候斡旋中气,所以说这里面,就是黄芪这味药,黄芪这味药,是主降的,柴胡这味是主降的,这是内经的两个,柴胡主降,柴胡怎么降,降少阳啊,黄芪主降,黄芪是降什么的,就因为就是说升极要复降,就是黄芪,大家把这点搞清楚了以后,就说从营血入手的是不是,营血是敛凝而后发的,左路营血升达,右路呢,右路要使那个水气要敛降,阳气要敛降。
这个时候呢,阳气只有充了肺气只有足了以后开宣,由这点可以知道,临床上有很多就说比如说遗尿的病人,下边肾气不收,肾气不收,何以收之呢,精能收之,精收而水藏,是吧,精敛而水藏,精不得收了,看看有些人气不足了,元气不足了,这个时候还要大量用炙黄芪,从这点收,这在临床上这种案例很多,黄芪然后佐以其它的这个敛降温固补肾的药。
何以今天我们讲的迟数的脉象,那我就先从这点讲起,左脉弦迟,左脉或者一部脉,左脉弦迟,因为就说光能从迟数来看呢,必须兼加脉,它不可能说光是一部脉浮沉迟数,这是不一样的,就说到哪一部浮沉迟数的时候,必然是两种,是两种以上的脉象来表述的,比如左脉弦迟,尤其左关部脉弦迟,这是什么现象,大家就是说,通过对脉象的一部一部脉象的分析,来阐释它这个,我们搭脉搭的是什么,不是搭完脉就知道病人哪个腿上长个瘤子,或者是哪个脚趾头受过伤,不是搞这些虚玄的东西,而是通过脉象知道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知道升降而有余不足,把这些搞清楚了,这个我们切脉就算主要目的达到了。
至于其他的临床各种病啊,什么外感内伤这在可以那个积累临床的经验,加以体会,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先讲一下本人,如何,如何左脉弦迟,左脉弦迟说明什么,没人回答,前面我们讲了就说脉的位数形势,是不是,弦呢,……是不是,然后呢,迟数讲了,位没有讲,位没有讲就说没有浮也没有讲沉,没有讲这个,基本上还在路子上,我给大家讲的是左脉弦迟啊,是不是,左脉弦迟由于左关弦迟比较明显一些,左脉弦迟是什么,左路是营血要升达,左脉弦迟整个表示的是一种木气郁结的现象,在尺部弦迟呢,水寒木郁,什么叫弦脉呢,如按琴弦,大家摸摸那个琴弦,不管金属丝还是什么丝,是不是,它虽然有一种波动的感觉,但是那种升意还是不足呢。
所以一般的弦脉,不管是如按琴弦,还是如循刀刃,都是升意不足了,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弦脉本身就是,就说弦脉主木象,木气要结在这中焦土气不升达,土木无侮,阳气才能升达,在中医里边……这时候呢,这个时候木气不足,木气郁而不升,所以在各部脉会产生这种弦脉。
所以中医里面,弦脉又叫六残贼脉,在六种脉象里面这是六残贼脉之首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胃气不足,这个木气郁遏产生风,刚才讲到弦迟,迟是什么,就是阴不化阳。左部三脉弦迟,尺部脉弦迟就是寒气郁结于下,关部脉弦迟是什么,如果关部脉弦迟比较明显的话,左关来主肝,就说肝藏血,这个时候,这个关部脉弦迟的话,我们考虑的第一个阳不化阴,营血不足的话,不得以升达,这个时候呢,我们来治疗这个疾病要温化的话,还必须就说温升,左路升发不足是这样的。
但是说左路升发不足,你要看这个关部脉,关部脉呢,一般左关部脉弦迟,弦而有胃气,有没有?有没有火,还是弦而少胃气,是弦涩还是弦滑,主气还是主血,以后我会讲到,内经讲了这个左关部脉,
再讲右关部脉,刚才这个同学说:迟脉是阴不化阳。
这只是我讲课之中讲的,大家如果单独拿出来讲这个问题的话,沉脉,是不是,也是阴不化阳,迟脉也是阴不化阳,浮脉阳不入阴,数脉也是阳不入阴,但这个浮脉与迟脉的两种阴不化阳,有什么区别呢,不是你断章取义,就说我从你打这个字来看出来,需要有些解释,要不然这样,我刚才这样说出来,会容易留一些问题,大家先想一想,我再回来谈就是说,关脉,两关啊,其实都是中土之象,由于左升右降,所以分两关,左关脉左关脉弦的话,弦涩主升意不足啊,这个时候呢,右关脉弦呢,右关脉弦呢,这个时候,胃气敛降有问题,这敛降有问题。
刚才不是说,右关脉敛降不足不是浮吗?是不是,这个弦脉呢,既然出现弦脉呢这是证明脾土之虚,刚才有人打出来是脾虚木乘,就说脾土之虚,脾土虚了以后,怎么回事,就说肝木之气欲舒达不得舒达导致的,导致了脾土就说中焦土气欲合而不能合,敛降不能敛降,土气不能镇水,中医土是干啥,土气能把水镇于下,这个时候呢,由于木气不得升发了以后,大家知道五脏之性是什么,五脏之性是,五脏有余,克其所胜,侮其所不胜,首先呢要克其所胜,就木要克土,土气就不能那个什么,土就不能敌水了,土气就不能敦埠了,这个时候,怎么办,是怎么个现象呢,这是脉弦迟,这是略显浮象。
如果是弦迟而沉呢,大家在临床上遇见过弦迟而沉,右关部脉弦迟而沉,一个是弦迟而浮,一个是弦迟而沉,胃寒有饮,这点是什么,这点是水土之气入阴了化阴了,过剩,这个时候就会变成饮,单弦为饮,双弦为痛,就说脉象里面两手脉弦,一般多主痛症,单手脉弦,多主饮证,有这点就说临床上这点的看法,但是呢大家也不要执著单弦为饮,这也不一定,不见得,主要还是要看这个六部升降的大象。
首先呢,右关部脉弦,就是土气有亏啊,肝木克其土,不管浮沉,不管是从阴化、从阳化,这个时候呢,就说后天之本已亏,这时候我们在用药的时候,就不能用过于刚燥的东西,不管他是有饮,还是胃脉浮,就是三阳有点不降,过于刚燥的东西吧,只适合叫病人,本来已亏损的这种脏精之气啊,五脏藏精啊,五脏精气要收敛,这时候你药物过于干燥了,咱们服用中药是什么,都是草木,草木之气是什么?草木之气透达芳香,金石之气也一样,这个药味入水了以后,这个水吸取的是气分多一些,知道不,气分都是主于宣达而浮动的,这个时候呢,对于脏精的收藏,所以很多,大家如果就说在临床上经常听见有的人老人说,不能吃药,药吃多了会把人吃软,这是道理的,就从这个角度走了,不管你用什么药,有时候用对证了,吃一段时间,也会病人感觉到乏力,这是元气不支的现象,这时候需要停一段时间药。
而对于我们这种中土已经亏虚的病人怎么办呢,中土亏虚的病人,就说脏腑虚损了,内经里有以甘味药调之,不可以有至剂,什么意思,就说药味呢不要大,药量不要大,药味呢偏于甘淡一些,然后呢,这个药煮得时间长一些,药煮得时间长了一些,它的那种各种药的偏性就减去,会居于中土。
关部脉我讲了,下面就是尺部脉了,一般来说,就说我们临床上形容关尺部的时候,都有沉弦的描述,在于形容两寸部脉的时候,就是说浮大现象比较多一些,因为就说寸部属阳,它易于有阳,本位就是浮,而就是说两尺部脉呢,关尺部脉呢居于阴位,阴气不得化阳,可以给大家慢慢讲一个就是说,这里面伤寒论里面,病人脉数, 数为热, 当引谷消食, 而反吐者, 以其发汗, 令阳气微, 膈气虚, 脉乃数也,数为客热, 不能消谷, 胃中虚冷故也,是故数也有阳明之脉虚也,胃可有热。大家可以看看,这点讲的就说,三阳之气在上,不得以下潜,有有余和不足两面,有余的话阳明气盛,不足的话,阳明气衰,阳明气衰的时候,照样是阳明气无力下达,上焦也会有燥热,但这时候燥热是因为因衰而燥热。
阳明胃气本来喜燥而湿,由于本气不足,所以化湿象为重,中土既然从于湿化的话,当然胃中虚冷不能消谷,我们说这些话,大家体会一下,对于六脉法,大家都可以这么考虑,相反心肺部之脉象也可以有虚实之变,所以在临床上我们就是这个病人从阴化,阳化,一定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一定要把从阴化、从阳化,把主流抓住,比如像那个什么,很多病人,平常中土寒湿,然后呢,从阴化较重,结果呢,得了糖尿病以后,是不是,消渴之证,肝郁少阳火上逆化成风火了,由于少阳与阳明已逆,,三阳益在上,邪气有余,导致中土从于燥化,这种现象经常有,对于这种病人,就不把握住那个治病必求其本了,治病必求其本是病以反本当成标治。
所以在很多,大家看很多古人留下的方子治疗消渴的,上消都是白虎人参啊,是不是,调胃承气啊等等,但是都是权法,大家知道中下有寒湿就行了,所以说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很多糖尿病这种疾病呢,大家上焦可以清,中下要温,只有这样,这个病人呢,就说精神状态会好,而且血糖也会下降,有很多那个什么,同学学了火神派以后,象我以前最开始,一看这病人,木化不足,木郁不能生火,是不是,怎么办啊,用桂枝汤法吧,这个时候往往病人吃完了以后血糖慢慢会高,桂枝理中四逆这个,为什么呢,从阴化阳,阳化有余了,阳化有余这边那个什么,这边阳气入阴又不足,又不能敛降,所以导致的这个就说精能化气,气不能归精,周游于全身这个那些什么,血气浮散不能收,不能聚敛,血糖也不能够转化掉,所以脏精要化气,是不是,所以后代很多医家就说,六腑以通降为和,所以临床上我们知道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行,大家临床上有什么问题可以再问。
问:作为客热,不能消谷,这里面这个客热这个热是指脉数还是指阳虚发热?
答:这个脉数是脉数,阳虚发热是阳虚发热,这个客热呢,这个热是什么,这个热并不是说明因为阳明气盛啊导致的热,它就是三阳之气,非位之热三阳之气不能潜降而导致的虚热,郁而在上,阳虚发热,是阳虚发热吧,你能给我解释一下阳虚发热,讲一下什么阳虚发热,什么阳虚发热呢,阳虚发热是哪个阳虚,我们一身之气元阳之气,有发有收,是不是,有发,怎么发呢,三阴经,足三阴经由足走胸,这是发。足三阳经由头走足,这是收。一身的元气就是按照这个收发的规律,盈缩的这个规律来进行的,这个时候阳虚发热是什么,是气在三阳,三阳气虚,而不能敛降,这时候产生发热,叫不足之热,这叫阳虚发热。相对于阳虚发热还有一个阴虚发热。
问:我想问一下,那个伤寒论122条说的,有条文说的这个,数为客热,客在这代表假的意思,不是外来之热的意思,是不是假热的意思是吗?
答:不是假热,数为客热,讲的是有客就有主的意思,它本身不是阳明气旺,而是阳明之气,本来要潜降,不能潜降下去,三阳之气就说,不能潜降,导致相火上逆,什么叫相火,三阳的阳气不能潜降统称为相火。
问:那这种火是吧它除了比方脉数之外呢,还有没有像其它的比如像口干啊什么的,这些其它的一些热象,体温高啊,或者病人自我感觉发热,有没有其它的说这些脉数,还有其它的热象吗?就这个阳气不能潜降的这种发热。
答:过去我们这个古人一般说热的话,就说一般大部分都指的是这种体热,就身体感觉发热,
问:自我感觉发热是吧,自觉症状。
答:对,是自觉症状,
问:它会不会出现那种口渴啊,舌红啊这些,
答:可以,
问:就说这个刚才您不是说了,由于三阳经,是吧!不能潜降,郁于上,好像是这个意思吧,它这热是不是主要表现在上部啊?
答:是啊!火能炎上吗?
问:也会出现那种面红啊或者什么的,好像类似那种戴阳似的。
答:这点你只有自己考虑考虑。
问:好的,谢谢。
答:没关系,刚才我讲了就说,这人身就说有两股火,一名君、一名相,是不是,君火灵冥不昧啊,什么叫君火,什么叫相火,君火、相火其实是一股火,它只是两种现象而已,就像我们国家一样,有君王、是不是,有领导人,是不是,有六部的大臣,是吧,百官各思其职,这百官各思其职叫什么,这都就叫相火,但是呢他们得听领导人的,一旦不听领导人的,他就叫相火上逆。
只要有领导人在上面坐镇的,然后呢百官各行其令,相火各思其职,这个所有功能都是相火之用,是不是,只要有那个什么,只要三阳气不降,产生出来上焦心肺这种逆气、客热,都可以称为相火,他这是一个统称,因为就是说脏腑藏精,精气不藏了,相火扰动,因为我们平常人得病的时候,他是有几点呢,就是说一个外感六淫,在外感六淫的基础上呢,就说我们内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七情内伐,然后饮食、劳逸、房事种种,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就我们现代人最关键的是七情内伐,所以七情内伐动的就是相火,五欲七情,相火不安导致的,然后呢,相火不安了以后,三阳气不能够合降,然后才容易产生这种外感。
问:讲讲井荥输经合吧,这是关于这个经络上的,
答:当然有时间我来讲一讲。
问:糖尿病的气不可化精,原因是否就是阳气不降,从哪些症状可寻呢?
答:这点你自己领会一下。我也就不过多讲了,因为气不能归精应该是这样,是不是,气不能归精的话,临床上就说很多病人,需要靠配合打坐、静养啊,让排除了一种烦劳的状况下,是达不到,光靠药物很难合腑气、三阳气、少阳火你都可以往下降,但是你要是脏精离位的话,这非常药物之所能,情动不中,精摇固内,是不是,这一点呢,只要七情内动的话,脏精已经失藏,脏精失藏了,你怎么叫它回去呢,脏精失藏,脏精失藏,这已经为浊精,浊精在气,这些淤阻,只能够时间久了,还会造成其它问题,所以现在很多,我看一些大夫讲的了就说治疗前列腺炎注重通气,从这些讲,对于临床上的病人。
问:讲讲针刺入门。
答:针刺入门啊,这个我讲一下针灸入门,针灸怎么入门呢,这个很不好讲,还是送几个字吧,持针有道,虚静为宝,持针有道,坚者为宝,这是我们内经上讲的,我们在遍学了这些针灸图谱啊、针灸穴位,临床上的这个针灸处方以后,这是怎么扎针、怎么样得气、怎么样知道迎随,这是非常关键的,我大概讲的。
问:今天有个朋友问我,就说这个脉法谈一谈。
答:我当时就讲,这个脉法要讲到入门,其实还需要有段功夫,因为什么呢,大家切脉的时候,这个脉搏是一盈一缩,恰像元气之盈缩,脉搏的这个搏动,是不是,搏起然后是落下,这期间呢有一来一回,你能够在脉搏的这一起一落这之间,来体察这种阴升阳落的这种现象,这个时候呢,可以说脉学初步,当然这一点体会就难一些,大家,我先给大家讲几句,讲到一定程度,大家也在临床上有所体会的时候,我跟大家可以互相来讨论讨论,关于针刺呢,针刺要讲究迎随,就说什么,我们一针下去,讲究是气至则有效,但这个有效气至了以后怎么办呢,是不是,气至则有效可以有效了,但是有什么效呢。
有时候可能是虚虚实实,所以就要知道,针底下的虚实补泻迎随,你该补还是该泻,怎么去迎随,这个的话,这个针,持针有道,虚静为宝,只有在虚静的情况下,自己慢慢体会了,我就给大家简单的提一下,因为这个东西不是说,不是说能讲出来,你没有临床体会,没有长时间的这种静坐的入门功夫的话,很难有把握的,当然了,在这个把握这两点来说,我现在做得也不是很好,只不过是给大家说有这么回事,大家知道了以后,可以慢慢去体会,我一说了有迎随,你好好看看内经,灵枢的第一篇,可以看看九针十二原、小针解。
问:察脉虚实上下来去至止,这六个字我在第一堂课就给大家讲了这个问题,这是个大问题,就说能把上下来去至止,这个心中摆明的话,就证明你对脉象的这个体会已经比较细致了,周学海先生讲的位数形势,谈脉的这种位数形势,从四个方面来描述脉象的这种差别,简单的说我们古人就讲得简单了一些,就说来有余而去不足,或者来急去缓,来缓去急。
从来去先来分,这是内经上讲的,来急去缓为之病在外,来缓去急为之病在内,这是古人这么讲的,就说来急去缓呢,外有余而内不足,来缓去急,外不足,而内有余,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就是说,以前讲的就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是不是,天为阳,三阳,然后是地为阴,三阴,天地分判了以后,是不是,然后形成天地三所,阳气归于上,由阴出阳,阴气而潜于下,这所以就是说,本乎上者亲上,本乎下者亲下,所以有云出天气,雨出地气这种说法,天之阴呢是不为雨降于地,地之阳呢为云是不,云气升于天,这就是天地之气的互相往来。
而对我们期间的一部脉象来说呢,同样是这个现象是等同的,脉之来呢,脉之来是地之云上升于天,脉之去呢天之云沉降于地,在这个时候呢,地之云气之所以能够升之天者,天阳相亲,就说是本乎上者亲上,是因为阳气在上,所以呢,阳气愈盛,然后云气愈能升于天,阴气愈盛呢,雨气则能降于地,这阴天啊,潮湿啊,这雨气湿气降于地,然后呢,阳气上来以后,云气才能腾于天,至于这点,我们来理解,就说什么叫来急去缓,就说脉势,脉搏来势急而有余的话,这个时候是病在外,因为阳有余,然后去缓的话是阴不足,所以说是外有余而内不足。
我通过解释这段就说古人的原文你来理解这个来去的含意,上下我就不用说了,上下是浮沉之位,至于至止呢,就在脉力之间,“如烟”你对这个来去我刚讲的,体会怎么样,差不多吧。
问:我就想问,就说这个他这里边呢不是说了来者至骨肉至皮肤其气升也是吧,咱们在临床上就诊脉的时候,来是怎么就说就是这个脉搏,由下至上,这个过程要来呢,怎么分来和去啊,他说的到是挺容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感觉特别难把握。
答:你就没有功底我给你说,怎么样把脉我给你说,你脉搏不要下不要感觉似有似无那个脉在跳动,你要静下心来,就像古人纪昌学射一样,你静下心来感觉这个脉搏冲刺的全身心,就是一盈一缩,就是一张一合,你什么时候有这种体会了,你再体会这几句话,你就觉得非常简单了,你如果手底下老是那个搞不清什么东西在那跳动,就没法谈。
所以说搭脉要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这个是功夫是需要体会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你一上来就搞明白,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样扎针也一样,扎针你要能体会针底下这个脉气,有如波涛有如那个什么,有如橐瀹一般,就说来去,你有这种体会了以后,那个时候我们再谈如何迎随,如何补泻,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没有那大家都雾里看花,是不是。
问:讲讲消渴的病机吧,
答:今天这个不是专门的课我就不叫了,你要想看消渴的病,可以看黄元御先生的消渴根源,解释的非常透彻,比我讲得要好,可以说大家要切脉的话,就要下功夫,当时呢,我再讲一下,我在学校,大二大三的时候,学校开始讲诊法脉法,当时我是怎么学的呢,我也不知道,就说这个脉好像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手底下搭不清楚,当时就每天琢磨,每天琢磨的不是脉,琢磨的手里头的感觉,就说你这个手三指头怎么能够有敏锐的感觉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才是就说,搭到这个病人脉搏的时候跟病人脉法相应,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学了这理论,那个什么,七表八里九道,然后诸多二十七脉象恒亘胸中,不知道手底下是什么意思,就说你跟脉法没有相应,你静静地体会这个致虚极守静笃,体会这个脉搏的跳动,静静地,不是你在摸他,是你在听脉,我就过去古人说的一点,这个哪上边讲的,听脉,只有你的心来听这脉搏的跳动,变化,它是有声音的,是不是,这我不是在给你们故弄玄虚,是叫你们就说学脉法,学出来点样子,不要像现在那个什么,时下里的中医大夫一样。
慢慢地以后,进行虚静了以后,然后在听脉,听得时间久了以后,这个脉象就会放大,大家如果看纪昌学射那个小故事的时候,大家就会知道纪昌啊开始学射,他的老师非卫(音同)教他,当然这是一个小故事,并不是真实的,但是他举了例子,你看东西,能把虱子看到象车轮那么大,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就说,可以来学射箭了。
他这讲的是有道理的,不是把那个什么,那个虱子看跟车轮那么大,而是把虱子看得特别清晰,把这脉象把握的特别准,大家知道你在那个什么,搭脉的时候,慢慢的,你全身心投入的脉搏的跳动之中以后,你就会忘掉身体的存在,慢慢的忘掉自己身心存在,慢慢的守在这个脉象之中以后,自然现象就会扩大了,你就会忘掉周围的这个环境,变天地为此脉搏之动,这个境界是有的,这个我当初那个搭脉的时候也是有感觉的,就说你能到达这种状况,唉,你入门了,就说你这个时候搭脉,怎样体会,都会比别人体会的深刻,体会的真切,这个时候你再拿来古人的书来看,来讨论脉象,这就可以搞象了,然后至于脉象主什么。
我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今天就下一步讲的,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如果没有第一步的功夫的话,就说临床上你得摸索,你心情好的时候,你能搭出来点东西,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一点东西都搭不出来,所以持脉有道,虚静为宝,古人讲的这点还是从基本功做起吧,行,我今天就给大家讲这些。

行者老师讲座:20080514脉法解四
今天给大家讲脉法,滑涩。以前我们讲过,就是说脉法里有六残贼脉,弦紧浮滑沉涩。弦紧浮滑沉涩皆是气血之偏。就是人身体得了六气之偏。而弦脉居于六残贼脉之首。所以呢,慢性病有七成以上的病人都为弦脉,或者兼挟有弦脉。我们今天讲的呢是滑涩之脉象。也是属于六残贼脉之内。滑脉,大家都知道,就是说,我们平常呢,看电视或者是听一些,一搭滑脉,妇女一搭滑脉,首先要考虑到是否是孕脉。这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滑脉。另外一个涩脉呢,其实在临床上并不太多,需要我们有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以后,才能够对涩脉有一定的了解。什么涩脉如青刀刮竹如雨沾沙。这都是我们古人对涩脉进行取类比象的描述。
我们先谈滑脉。滑脉是什么?滑脉按内经上最原始的解释,血多气少为滑。气多而血少则现涩。这是这两种脉象的不同之处。这里呢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就好象象管道里,一个橡胶管,一个有弹性的橡胶管道里,它里面当它水多了以后,但推动力又不是太足,这时候它的波动是比较缓和的。并没有那么太钢强。但由于水量比较充沛,脉体比较稍微扩大一点,圆润一些。所以这时候的脉象呢就叫滑脉。相反,什么叫涩脉呢?就好象橡皮管道里面水少了,但推动的力量又非常足。这个时候就会显示出来什么现象呢?它有些气泡。这个时候呢,整个脉道,收束些,也就是小一些。脉体是小一些。由于脉气,就是里面动力足吧,所以掺杂一些气泡,它没有流利的感觉。这时候就是涩的现象。大家可以在临床上根据我说的去进行一些体会。古人讲,涩脉如雨沾沙,就象雨滴过来以后,沾的沙子一样,这是感觉。如青刀刮竹,青刀刮竹也是感觉。都是根据感觉,你去刮也可认,但跟青刀刮竹的涩不是一回事情。就是说是一种感觉,是一种象。
咱们民间中医网上有一个李光宇脉学,大家想看可以看看。但是我觉得他那个不是脉学。他那个已经不搞象了。已经都搞形而下的东西。都要把它类比出来都要量化。就差量化了。分为什么弦什么弦。医学的东西,你可以搞量化,入门,但你一学到最后,都是形而上的东西,肯定都是象上的东西。它是一个多维的多方面的东西。你不能把它串到一条线上来对比。就象大家都是方方面面的人才。你不可能划到一根线上,分个谁高谁下。谁97分,谁98分,谁多少分,用这个来衡量,没有意义。昨天有时间凑巧看到了李光宇脉学,所以跟大家谈一谈,大家也可以仔细看一看。发表一下自已的看法。
中医的脉学,就是气血为一,由一气分化而来的不同种的现象。这不同种的现象就归于一点,这才能达到就是说,知其道者,一言而蔽之,不知其道,流散无穷。世间万象吧,你观察是越来越繁复,各有不同。但是,智者察其同,愚者察其异,一定要掌握所有现象的共通之处,它的根本之处。持简以御繁。简易之道,我们老祖宗,易经中体会的,认识万事万物的原则。
滑脉,血盛而气虚,为阴脉。阴中有阳。所以呢,我们讲,滑脉分沉滑与浮滑。沉滑是阴中阳升,浮滑是阴中阳(长)。我把这个逐段念一下:滑涩者,阴阳之体也。滑则血盛而气虚,涩则血虚而气盛。这讲的是两方面不同的现象。血气也是不同现象的描述。就是一元真气化现的不同状态。肝藏血而肺藏气,故肝脉滑而肺脉涩。肝脉是升达为用,以滑为体,阴为体阳为用。涩脉呢,肺气是阳为体而阴为用。所以呢,肺气降而肝气要条达、升达。肺性收敛,肝性升发。收敛则涩,升发则滑。金自上敛,木自下发。是以肺脉浮涩而肝脉沉滑。敛则气聚,发则气散,是以肺脉涩短而肝脉滑长。长是什么,长是(自过其部),就是三部的话,三部(条条),它主要讲的是寸尺部有余就叫长脉。寸尺部不足就叫短脉。临床中,长短脉是时常见的。长则气滞,短则气衰,在临床上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敛则气聚,发则气散。是以肺脉涩短而肝脉滑长。气者,阳也,而含阴,血者,阴也,而抱阳,故滑为阳而涩为阴。脉法: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以金水之性收藏,木火之性生长,收则浮涩而生则沉滑,长则浮滑而藏则沉涩。滑者,生长之意,涩者,收藏之象,而俱非平气。脉法:脉有弦、紧、浮、滑、沉、涩,名曰残贼。以其气血之偏,涩则气盛而血病,滑则血盛而气伤也。大家知道,滑涩是气血多少和偏盛的现象,不一定是血病也并不一定是气伤。寸应滑而尺应涩,肺脉之涩者,尺之始基,肝脉之滑者,寸之初气。尺应涩而变滑,则精遗而不藏,寸应滑而变涩,则气痞而不通。寸过于滑,则肺金不敛而痰嗽生,尺过于涩,则肝木不升而淋痢作,是以滑涩之脉,均为病气也。
大家看最后这段,黄元御先生讲的是寸不过滑,尺不过涩。这段大家要好好的体会一下。在临床上是有验证的。黄元御先生的脉法可以说是非常精湛的。
首先呢,黄元御先生明明白白的把滑涩脉讲出来了。我呢跟以前一样,随便提几个问题,大家讨论讨论,然后加深一下理解。
肝脉升发,故肝脉滑。升达所以沉滑。收敛位于上所以浮涩。现在,如果肝脉涩而肺脉滑是个什么现象呢?肝脉为什么涩呢,肝脉涩又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可以通过这个话栏打一打。为什么会肝脉涩呢?肝脉涩其实比较常见。很多病人肝脉弦涩。临床上肝脉涩的病人多,非常多。因为呢,经常遇见以前有过肝病的,或者长期情志抑郁的病人肝脉涩的多。还有肺脉滑的病人也多。
我先讲肝脉涩。肝脉涩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为什么会肝脉涩?
大家知道,肝脉涩呢,涩为气多而血少。本来肝脉应该滑,木气应该荣达,应该是血多而气少。血虚不一定出现涩脉。因为血虚呢,血虚脉会细,浮细。可能会精伤,不一定会肝脉涩。涩是什么现象的,按内经的说法就是“气多而血少”。气多而血少是什么,血是什么,血指营血,不是指荣卫之气,都讲的是脉动。一种是升发是营气,一种收敛是卫气。荣卫交流,流动的。伤寒论中,所谓营之于卫皆阳也,都是脉动的这一股阳气。现在出现就是说脉涩不流利。肝主藏血本身是,水中生木脉道不流利,就是说肝气有阻涩,多是血虚还有淤滞,导致肝脉容易有涩脉。这时候就要分:有时候涩而有力,有时候涩而无力。涩而无力可能就是精气两亏,涩而有力有时候考虑还是血虚有淤滞。一般有淤的话,血一般都虚。旧血淤滞新血难生啊。所以如果我们活血化淤的话,用药不能太温燥,用药太过燥烈了以后,本身就可能耗血动风。以前对火神派了解比较多的人大家可以注意一些。
这里面黄元御先生还讲了,“尺应滑而变涩,则精遗而不藏,寸应滑而变涩,则气痞而不通,这讲得是左寸。寸过于滑,则肺金不敛而痰嗽生。肺脉之浮,浮涩而短。再一个尺过于涩,尺过于涩这是什么,有余,涩而有力。肝木不升而淋痢作,肝木相火郁现于下。这肯定是中焦湿阻了,尺涩而精不足,我们看任何一个脉象,首先是查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看浮涩还是沉涩,是有余之涩还是不足之涩。
尺应涩而变滑,这个应什么意思,是应该的应还是本来就应该滑。我们知道尺分两尺。两尺是不一样的,右尺脉,可以应命门的象,而左尺脉应肾水之象,是要沉,脉如盈,它是要沉而滑。有这种滑象。所以呢,左尺跟右尺不一样,左寸和右寸也不一样。临床之中就是说肝脉涩,涩而郁于下的话,则不升,就有泌尿系统感染、痢疾啊这些种种不同的变化。但是呢,这两种也变化也是不同,为什么会泌尿系感染啊,泌尿系感染多在于血份,所以我们要利水,要养血荣肝,从这个角度走。如果出现大便不畅,大便没有浓血,没有血便的话,是什么?肝气郁于下,导致阳明经气不收,克伐的是大肠经的气,所以就导致大便不畅。那么阳明经气欲收,肝木欲盗泄,这边欲收涩,所以导致大便不畅。这个时候呢,如果郁热抟结血分的话,就会出现拉痢疾,淋痢。这就是一种湿热的现象。黄元御先生治疗淋痢的治法跟古代的治法不太一样。一般呢,水路,病发多以小便为主,融肝木所以利水。病在大便,产生这种浓血便,这时候要考虑有没有浓血,如果没有浓血,光是淤滞的话,肯定走气路,可以通下,可以在荣升肝木的基础上可以通腑。如果是浓血便的话,这时候要考虑,活血以及泄下疗法。所以说呢,肝脉应滑而反涩的,肝木不能荣升了,木气就必然下陷,必然下陷就会产生一些现象,比如尺脉弦涩,尤其是左尺脉弦涩。这往往是水不涵木。浮为水不涵木,沉则水寒木枯,一种是从阳化,一种是阴化。
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下,如果现在肺脉不浮涩,浮滑而大,这种现象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大家可以想想,肺脉为什么浮滑呢?肺脉浮滑,可以大也可以不大,这在临床上这种脉象非常多。就是说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就是说肺脉过于浮滑了以后,应现的是咽喉、五官等的病变。而右,阳明主降,在临床上右寸脉浮滑而大偏于内邪的时候,这时候合病往往是慢性咽炎,如果是过于滑大,能预见到,这时候可能是甲状腺有疾病,然后是甲状腺囊肿啊之类的 。如果左寸脉偏于浮大,问题就比右寸脉浮大复杂一些。因为左寸脉浮大是什么?左主为阳升。现在左寸脉浮大呢,就表示开散的时候有淤滞,滞的时候,治疗的时候就不应该光用降,要注意开达,开达了以后才能降。所以说我们先疏散,先发表了以后才能够收敛。
所以在脉决里讲,左手脉一浮大了,往往是有表邪,导致人身体气机受束了,太阳经气不能开。所以我们对左寸大右寸大进行这样的描述,当然在临床上,很多病人心火过盛,肝脉浮滑,寸脉浮大,心火大为先,这时候,一个是要治疗心火。
寸脉过于滑,则肺金不敛而痰嗽生。右寸脉大的话,往往是因为饮食,伤食、伤寒,寒食上犯导致的,所以右寸脉滑。右寸脉过涩呢这就是病,黄元御先生讲,寸脉应滑而变涩,本来是滑呀,气盛,稍带涩象这时候变成了气痞而不通。一定要会读原文,如果你不会解读原文的话,过去古人讲,学富深思,这是对人比较高的评价,就是说这人擅于深入思考。你象尺应涩而变滑,是什么涩啊,尺脉是沉涩,变滑,变什么滑呢?浮滑。尺应涩而变滑,则精遗而不藏,相火不收。这里面讲浮沉之间还是有隐藏之意。寸应滑而变涩,寸脉本应浮。右脉主肺气,主阳卫,阳卫不足了以后,气不足了以后,经常会遇到两寸脉弱这种病人,沉涩而弱,这是气痞而不通。但这时候你要看,弱中涩,有涩的话为气多而血少。为什么会气多,因为气痞而不通,气淤滞了才会有余。所以,我们看问题的时候,黄先生教给我们说,哪块有余,有余是因为不足而来的,哪块不足,不足是因为有余而来,有余往往是不足。这是需要我们反复体会的。
在临床上很多人,搭完脉后,说是有肝炎,肺炎,胆囊炎,或者高血压冠心病之流等等,可以根据临床经验去判断,但这个不是从脉直接得来的。是根据一些临床经验慢慢推来的。这是完全可能的。在临床上仔细思索后自已也会探讨。这不奇怪。
问:在临床上平人脉多吗?
答:什么叫平人脉我先告诉大家,平人之脉首先要应于时,而且呢应于四时以后,五脏六部之间的脉,有胃气,有根气,有神气。或也可弱一些,六部之脉无反象,然后可以论五脏六腑先天禀赋的有余和不足,这就叫平人。真正的平人,临床上我基本上没见过。
可遇问:四岁小孩长期鼻塞不通,睡觉时发出很响的呼噜、便溏,扁桃体肿大,()深,痒,舌胎白腻。
四岁小孩,应该给出两手脉,即使不给两手脉象,也要看指纹。现在小孩啊,三岁就可以看脉。不用单看指纹。
小儿脉一般是滑数的,我们看小儿脉主要是看有没有滑象,小儿脉就象春天一样,春脉就是肝脉,肝脉应滑象,小儿脉本身就滑的。然后是小儿的脉率本来就快,数。小孩脉主要摸他两个手的脉,两手哪个过于浮过于沉,有没有细涩,如果没有这几点,这样先可以不用管它。然后呢,小孩三部脉不太清,不太明,只能根据大象,两部脉的大象。用一拇指然后统关部。
小孩长期鼻塞不通,心肺有疾而鼻为不利、不通,因为肺不降,长期鼻塞为肺气不能潜降,肺气不能潜降又分一个虚和实,什么叫实呢,实则邪气盛,阳明小阳之气上攻,导致郁于上,相火郁于上,为实。什么为虚呢?正气虚,不足,精气夺则虚。睡觉时发出很响的呼噜,这是肺胃这一道有淤滞不通。有鼻涕,肺有积液为涕,气化不利。便溏为下泄导致的。扁桃体生理性肿大,痒的人呢,肺主皮毛,少阳相火气上泛于肺,所以发生痒。所以这个病人的现象呢,太阴肯定是寒湿的,太阴既然有寒湿,理中肯定要用。理中如果化裁一下,单用白术干姜就行了。中焦有滞的话用白术,上焦肺气臃滞有痰湿明显的话用人参。参术两味药可用可不用,但是茯苓干姜。扁桃体生理性肿大,咽部肿大一般也是少阳火象。所以这个病人,治这个小孩,鼻塞不通,首先要降少阳,降少阳,降阳明。大便溏,它就是湿,厥阴之上中见少阳,下则为厥阴,上则为少阳,厥阴一定要温升,这时候就要看,这时候化火的多少,然后是湿,如果有燥,如果燥扰的现象,荣升肝木的时候我们只用点归芍就行了,而不用归桂,然后再加上清降相火的药。
肺金要清,时常不清则化燥。中医有个方子,叫霍胆丸,纯粹是从肺部清达相火,为什么叫霍胆丸呢,少阳胆气相火之气上逆,霍胆丸治疗相火上逆的鼻炎还可以,但也只是权法。
寸滑阳实,胸中塞满吐逆,关滑气满食即吐。尺滑蓄血,蓄血是什么意思,代表血气有点臃滞明,是因为肝气不足,不升而郁于下,所认导致的暂时血气有余,尺滑蓄血,并不是血淤。血一旦由蓄转淤的时候,这时候就会由滑转涩了。
问:这个病人渴而多饮,多尿,擅饥多食。
答:阳明病有多尿,为什么阳明病尿频多尿?在伤寒论上有这条,阳明病在临床上有尿崩症,有用白虎汤、白虎人参汤治愈的案例,是常见的。为什么会多尿,大有都知道,阳明之气本降,主收敛,阳明之气不能收敛了以后,导致小便也不能敛,肾水之气也不藏,所以呢多尿、尿频。金气不能收吧。胎白腻,光凭这点来看,中土从于湿化,舌胎上有芒刺,左脉沉细,右关脉寸尺沉细。右关呢,主脾土,一般呢,脾土之脉以缓为主,涩完了是缓,缓完了要收,就是说脾土之脉以收以沉为顺。现在脾土之脉是浮了,浮了以后,就是土气不足,胃强而脾弱。右关脉弦大,如果右关脉能搭出弦脉的话,这就是有肝木克伐之象,所以呢是右边少阳、阳明之火都不降。所以说,内经有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就是这个现象。二阳之病,少阳、阳明逆于上了以后,阳气消烁,产生了这种多饮多尿,这个病人要怎么治呢,首先要治标,治标要怎么治呢,左脉沉细,左脉应该沉滑,沉滑为升,浮滑为长,既然不能沉滑,代表血份不足,左脉沉细,脉道血份不足。这个时候,要荣升肝木,要滋水涵木,怎么样滋水涵木,就是要养阴,养肾阴。在临床上呢,养肾阴用什么?脾阴的山药,熟地、玉竹等等这类药。降上焦阳明呢,天花粉,玄参,敛降浮游之火,然后是肝脾可以疏达。舌胎白腻,苍术化中焦之湿,干姜茯苓都要用。上焦呢,石膏,多渴多饮的话,石膏一定要用。石膏花粉,多饮多渴甚至生地都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一下。给大家就是说,用药的过程中,中土一定要运化,中土寒湿了,茯苓干姜就要用。下面水不涵木,有阴份不足,就要用滋阴药。上焦阳明之气不降,这个病舌胎上有芒刺,关键是少阳阳明不得敛。所以必须要清降少阳阳明,上焦黄芩都要用。清敛上焦,麦冬、五味,养肺胃之阴,清降阳明,中焦茯苓干姜还要用,要燥湿,如果不燥湿的话,这些养阴药化都化不掉。一心这个问题呢,上焦要清敛。为何左肝脉没有弦象?什么叫弦啊,弦是欲升而不得升,则会出现郁象。而这个病人,左关脉只有细脉来说,他的阳气已经虚衰了。如果阳气没有虚衰,就是说,阳气郁发,又会出现玄象,或者大象。象黄元御先生讲的就是说由左关脉浮而见肝气有余,肝气为什么有余呢?因为肝脾之阳不足,升达不上去,导致阴虚而郁。象你这个病人,他连郁的资本都没有了。而这个病主要导致的是少阳阳明之气不得敛降为主,不收为主,而不是不升。所以治这个病的时候,主要以清敛、荣、温化中下为主。而不能说是考虑升的问题。当然你把右边敛下来以后,左肝有时候可能会弦,所以敛潜的力量都没有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代表这个病人的病因没有在左关木郁塞,有的病人,他一直左关病弦涩,有力,或者无力,或者浮,或者沉,都有弦涩的现象,这代表他受病之源,起之于左边,肝部脉。你这个病人的受病之源,在于右路金水不得敛降,这个是他受病之因。夜尿四五次,一般多为后半夜,为什么呢?子时一阳生,到了丑时、寅时阳气就要升达了。现在这个阳气一萌动了以后,由于肾水不能收藏,马上盗泄于下,所以后半夜尿多,往往是下焦肾气不得以收藏。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助肾气封藏。当然对于这个病人来说呢,他是精气不足不得以收藏,所以要考虑滋养脏腑精气,需要滋阴。但对于有些病人来说,是由于阳气不足不得收藏,这是下焦虚寒,阳不能化阴而导致的不能收藏,就象黄元御先生讲的,三焦不归,然后导致的下焦不归。实则癃闭,虚则遗溺,下焦阳气不足了以后,导致了晚上遗溺啊,小便控制不住或小便多啊。这种的阳气虚而不固的这种遗溺呢,多在前半夜后半夜,没有明显的规律,前半夜也多,而且经常有尿失禁的现象。
问:抵当汤和桃核承气汤有什么区别。
答:这两种方子是伤寒论里的,还是有差别的,一个是心如狂,一个是血热已经凝聚了下焦了。心如狂,心发狂这是两种概念。抵当汤有表症,桃核承气没有。在临床上来说,抵当汤是郁热已结于内,桃核承气汤是郁热未结,这是两者的区别。抵当汤的病人,下焦必有宿疾,然后结于外感,病程非常长。这两种的病程不一样。抵当汤为什么有表症呢,可能是伤寒论认为有宿疾而导致的有表症的现象,宿疾为阴而引起的。而桃核承气本身就是由于外寒了以后,平常由于病人生活不当啊,热结入膀胱了,导致少腹集结。这个时候,里气并没有结聚。看这个问题,有个侧重问题。就跟我们人发病一样,有时候,它是因为长期在里面有郁气,它到一定的时候,郁气发出去了,这个时候治疗感冒,要顺其发展,要开达营卫之气。第二种是外感邪气,不正之气,戾气的话,一外感了以后,邪气盛,郁阻脉络,马上出现有余之相。这时候就需要清解。所以要根据表里不同,侧重点就不一样。如果是里面的,长久的本身就於滞了,从热化的时候,象温病,一路都要清热,这是因为冬不藏精了,里面阳本来就浮动,这时候一路都要清热。如果里病为次,然后是外受之病为先的呢,我们就应该以解外为主。所以每个人发病有主有次。每个人发病必然是三方面因素都结合的,有里有表再有生活规律不当,正气虚弱,三方面因素凑到一块然后犯的。这三方面的因素都找出了以后,分一下主次,我们就知道用药之先后,走近道。
问:清肺金的药如何运用。
答:肺金就是肺气不降,肺气为什么不降,是因为虚逆了还是实逆了,是因为胃气逆了导致的肺金不降,还是少阳火胆气逆了导致的肺金不降。所以原因不同,我们用药也就不同。以致于下元水犯高原,寒水射肺也可以肺金不降,那时候可以用附子生姜,降肺。所以根据不同种的原因,不同清肺金。不能象现在科学一样,什么症,肝脾不调,用什么药。什么肺肾阴虚,用什么汤头,这不行。这把中医都僵化掉了。所认我们古人讲就是说,方有执,守法不如守方,守症不如守方。至于痰淤、火淤,还有各种淤滞,要通过病例具体看,不能说单纯的。一盘来说,要清降肺金,证明肺里面有火了,要清肺金的话,肺胃是一路的,要降肺先降胃,清清胆胃胆胃清了,肺气清,胃气降了肺气也容易降。而且肺气呢有时候也要看看,肺气是不开不降,左寸脉你看大不大,左关脉如果有浮象,有表症,肺气不开,你还得开降,宣一宣肺,里面要用辛散的药。
问:麦冬、玄参怎么选用。
我就不给你讲了,这是本草里的药,好好学一下本草就知道了。这两味药的药性明显不一样。麦冬呢你一看,玄参,玄参黑色的,入肾,可以敛少阳经浮火,麦冬入中焦胃,治疗伤食,中焦亏虚这种病的。
问:右寸脉上鱼。
答:以前给大家讲过,有富有溢,脉都溢上来了,阴气乘阳,已经把阳气往上逼了,肺胃不得潜降。中土左升右降。现在左不能升右不能降,右不得降呢,右路是一套腑气,腑气是浊邪,不得通降,就没有胃口了。胃不能受纳、便秘这一套,失眠,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不得和降,往下浮动。这个一看,阴不得合降,首先砂半理中汤,附子理中汤,肯定是阴症,中下阴症,上面还有阳症,头疼,要看上面的阳症化现的怎么样了。化现的是燥呢还是从阴化湿呢,平常口干口苦有没有,需不需要清阳明少阳呢,不需要的话,直接温下元就行,当然长期便秘,看看需不需要用点生白术啊,是不是肠道不能润通,是不是用点当归。相反还要看看左脉,左脉如果关脉大的话,是不是用点桂芍,相机而用。对于便秘时间长的,六腑以通为用,主要用大黄,有积滞在那,先要推陈致新,肠道有淤,肠道为多气多血之腑,往往带点血淤气结,大黄这味药本身就是活血的,可以用点生军、酒军都行。几剂药通下去,完了以后把方子再转回来,这个案列就讲这么多。
右路三阳潜降,由天而入地,左路三阴由地而升天,右路三阳必须潜降,首先是太阳,太阳一开,然后阳明少阳,通降要敛降。知道这几点就行了,关键是中元,中州的问题,脾升则胃降,脾不升则胃不降。所以中土,枢机一定要转动,然后是下元的元阳之气能得化。人身是一元真气盈缩的体现。所以我建议学黄元御的人一定要看郑寿全先生的书,领会郑寿全的书,然后再轮廓黄元御先生的书,这两者融会贯通。如果两者不能融会贯通,对这两人的学问都不可能学好。我们只有把两者都融会贯通后,才能够理解他们两位大家,更贴切于他的原义。
好,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下节课继续给大家讲脉法。下节课给大家讲弦脉,然后把弦紧长短附带讲一下。

行者老师讲座:20080618脉法解五
弦脉是脉象中比较重要的一部脉,在我以前所强调的四时脉法中,四时五行脉法中,弦脉为春生之脉。它在我们临床治疗中是经常遇见的。仲景有所谓七残贼脉,七种脉象,是病脉,而弦脉为首。为什么呢?我们讲的四时五行脉法中,以五种脉象来类比五脏六腑所生。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长夏)缓,这五种脉象。这四时的五种脉象仔细体会呢,反应了一个人体的阴阳盈缩的大象。根据这五种脉象人们这种现象,然后根据这五种现象,然后就可以类比出二十五脉。这也是难经脉法类比出来根据脉法来判断出:
弦属木,是春生之象,什么是弦脉呢?如按琴弦,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感觉呢?如循刀刃,初春之脉象,弦而有胃气,如揭长竿末梢,在我们临床之中,六部脉象,现在已经过了春天了,到了夏季,这个时候呢,脉象呢,弦象已经比较少见了,在初夏的时候还有点弦,所以说呢,弦在春季主肝木之象,肝木主一身生长之气,只要六部脉象出现了弦脉,我们的脉象呢,是以一股生生不已的生气为根本的,脉要有胃气,胃气呢,是和缓之象,在这之上呢,阳气有生发有收藏,生发之象呢就是弦脉。就是我们讲的脉有弦意,这个弦意呢,往往是生气受到郁遏,生气收到郁遏,脉见弦象,肝木之气欲升不得升的时候,就显示出来肝木之气过旺,肝木过旺,自然克伐脾土,乙木贼土,乙木克土的话,胃气受到克伐,人得胃气则生,胃气少则病,胃气亡则亡。
所以对于我们脉法来讲,六残贼脉之首就是弦脉。弦多胃少为肝病,弦多无胃为真脏脉,关于弦脉脉象的把握,弦脉脉形为什么会出现弦脉,为什么会显示出来如按琴弦,如循刀刃,这种感觉呢?大家知道,在我们的八卦之中,肝木之象属于东方震卦,属于一阳起震,就是说,一阳居于群阴之下,这时候是什么现象?外面群阴束缚,里面一阳起震,这个时候呢,在临床之中就是,类比一下,阳气意欲升达而不得升达,阴气束于外,而阳气郁于内,这种情况在于就是说,外感病的脉可以浮弦,外感风寒,郁而化热,在表证脉中多见,表寒脉。还有就是沉弦,沉弦往往是里寒,由于寒邪沉锢于内,束缚阳气。人体禀的就是一团生生不已的阳气,阳气滞涩在哪一点,我们周身一团皮毛血肉骨,全是阴质,它需要运化,哪一个地方阴质不得运化郁结在一定的时候呢,阳气郁了以后,它就会局部显示出有余,有余之象就会化热,化热之后就会显示出滑数,所以弦为初步的阳气郁之象。相反我们说尺部脉沉弦,就属于下寒。关部脉,在金匮要略中讲的就是,双弦为寒为痛,单弦,就是一部脉弦,一部脉弦,由于腑气,全身水液运化,三焦讲水液运化,受到了阻遏,一部脉弦,往往会显示出右关脉弦。一部脉弦,它也有寒有饮的不同的区别。它要是弦,往往是由寒饮之邪停滞在内,往往是单弦。单弦的时候可能是既有寒也有饮,不光是只有饮。饮为阴邪,在临床上经常遇见得事情。往往是由于中土虚弱,木气克伐,这种病往往,在临床当中,右寸部脉有浮弦为饮者多见,右关部脉,而在其他部脉,左边肝部,右路阳气归藏,水道()。
黄元御先生将弦牢两脉并称,关于弦牢两脉,牢脉呢,是实大而坚,是弦脉兼有实大之象。这两脉其实有共通之处,类似之处,所以黄元御先生将两脉并称。弦而有力阳气内郁,弦脉有各种变化,有浮弦,有沉弦。
关于弦脉我就简单讲一下,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一下。就以前讲的有什么要交流的。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提一下。所谓的脉象呢,我对脉象的理解都是建立在这种四时五行脉法的体会的基础上,然后去理解其他脉象。在四时五行的四五种脉象之中,体会的是一元真气盈缩。这种脉象呢,由内而外去升达,然后由外而内去敛凝。营气是营于内而发于外,卫气是卫于外而收于内。所以呢,营气为阴中之阳,(卫气为阳中之阴?),营发而卫敛,在外感病中,所以太阳主统营卫,由营卫二气变化,所以(主???)
肝藏血,肝血的疏达就想春生木一样,由内而外,由阴出阳,这种现象。是什么现象呢?既然是由内而外,它必然是冲脉呢,阴质必须要足。滑实,滑实是从哪里来呢?从水象来的,本来是沉而滑实是肾水之象,如果出现濡细涩。如果阐述肝木之象就是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就阐述了肝木
需要搞了一段时间之后,哦,原来是五行知识,他们对医学思维早就变异了,变成了一种对方、对药、对证,揣摩对比,而对()
今天搬过来给大家讲一下,大家既然要学黄元御先生这套学问,由我来讲的话,必须由象,体会到了以后,我讲完了以后,才能跟我有沟通,要不然的话,我在这里,你们只有取类比象,领会到这个以后,才知道这个都是废话,真正要理解到这个象的概念,领会这种象,然后大家交流起来,才知道言外之象是什么东西,怎么样去沟通,。所以说,过去《内经》上讲的怎么样来学习,第一,,取类比象你会类通了,第二个,再从你会的取类比象,有法有方。
但是怎么样类比出来四时五行脉法呢?根据每个人的心态这种状态啊,有的人比较沉静一些,观察事物比较细一些,女性吧,对物质的感性认识比男性要强一些,所以在脉法啊这些方面容易入门。但是由于心智比较浮动,不容易凝敛,所以他虽然入门了,对于这种种形象呢有感应,有体会,但是又不容易凝定下来,仔细把这种象建立起来。把这种感觉整个凝敛,有观有止。
现在呢,我就是给大家讲一下,扯得远了,再回到这个弦脉上,大家讲一些理解,然后提一下问题。有什么大家在对话框里把体会打一下,然后大家交流一下。
问,弦脉和虚脉可以兼见吗?
虚脉是什么现象?虚脉与实脉,虚实,大家就是说,对脉象理解可以对比,有时可以理解更清楚。过去古人讲,虚脉迎指霍霍然,这是我也忘了,哪一个脉诀上写的,虚脉迎指霍霍然,整个脉形并不是太小。虚脉迎指霍霍然,什么霍霍然,与实脉,实大牢坚,感觉脉形一个是举按的时候脉的力量都非常弱,实脉呢,脉的力量都比较强。所以说呢,实脉与弦脉有兼夹,有实脉就隐现弦象。虚脉现于弦脉的时候往往有革脉的现象,大家知道,芤革,亡精失血的现象。革脉与芤脉呢不同点是,革脉呢,好像象皮革一样,里面是中空,外面还有皮革的弦紧之象。所以说呢,芤脉为亡血,革脉呢,亡精失血以后又有外寒之象。阴气束缚在外,就是革脉。
在临床上,我们谈一个病人,什么脉象,什么病,怎么治,情况是什么?一般看古书中的脉象,往往介绍脉弦,脉怎么怎么样,光是脉虚,一部脉法,这个我觉得是不可取的,首先反应了一点,就是说他们对脉法的研究并不是太仔细。历数临床上的各种病人,左右脉象不一的这种病人居绝大多数。就是两手脉象不一样,左浮右沉,左大右小,这个经常出现。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就是男女之间脉象不同的差距。如果说混谈脉象怎么样,既不分左右,也不分尺寸的话,这在临床上意义就比较小。就我们伤寒论中来讲,寸脉怎么样,关脉怎么样,这个是怎么讲,这个是就伤寒来讲大象,讲一个内外尺寸的变化。对于杂病来说,又分单弦双弦,所以说杂病必须分左右。如果是大的伤寒的疾病,我们可以说统论关尺,统论寸关尺就行了。你看一玄冰心里讲的,弦脉应该指的是一部脉的脉象,并不是指的三部脉都弦。在临床上,多数为一部脉弦,六脉皆弦者少,寒痛之象。不是形寒肢冷,就是痛症,这种病人少见一些。往往一部脉弦,或者两部脉弦。
芤脉是什么?芤脉在于古人就像邹学亭?讲的就是芤脉续慈葱,象葱管一样,外在虽然有一层,里面迎指空豁,这个和虚脉还不一样,虚脉有点弱脉的意思。
有人问,弦脉与紧脉临床意义有什么不同?
不要说紧脉,先看脉形上有什么不同。这个弦脉呢,是阳气束于阴中,有弦紧之象,所以这两者,弦脉和紧脉有相似之处,在于我们临床的脉象之中,讲的弦脉和紧脉有什么区别呢?紧脉是弦脉加上弹人手指,紧脉就是说摸着它,脉搏的张力比较大,左右如绳转索,就好象麻绳,琴弦拉紧了以后,大家知道什么感觉?一按的时候有一定的张力的。但是你把麻绳或琴弦拧紧了以后,它不但脉搏跳动上下,他整个的这个,由自身发展,弹性往周围的张力是不一样的,这种称为紧脉,左右弹人手指,古人讲的。
它这种是怎么造成的呢?它往往是因为外寒,由于外寒束缚,导致于寒痛,并不光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阴气居内,阳气不足,这种现象,阳气束于内这种现象,而是有外寒感袭,往往导致紧象。紧脉在临床上,尺部脉出现紧脉呢,往往是病人腰背受寒,在于下部,下部腰背受寒。关部脉呢?左关部,弦脉,弦脉遇有浮,弦紧脉,这个往往是说病人外感风寒,肩背部多一些,然后是关脉出现。这个寸脉出现呢?弦紧之象,往往是头疼。就是说从这两点讲,弦脉和紧脉是非常有类似之处的,紧脉它是寒水之象,欲疏达的阳气郁遏住了,弦脉呢,它讲的是内在的厥阴风木之气,厥阴木气它要升达,欲升达不能升达,外面有寒象束缚,有阴气束缚的话,它主要体现内在阳气的升发。
弦脉的大象讲的以邪为主,以邪气为主,紧脉是寒气寒凝在外啊。
问弦脉在各部出现有何具体临床辨证意义?
这个就是说弦脉首先是浮弦还是沉弦,浮紧还是沉紧?这一点要搞清楚,沉弦之脉呢,大家关于弦紧之脉呢,一定要记住,一个有弹人手指,张力很大,外寒束逼的力量比较大,一个是弦脉,弦挺于指下,这两者是其实是有不同的区别的。
尺部脉浮弦,对于一般人来说,尺部脉应该沉,尺部为阴,主寒藏。有的脉法书上讲,女子尺部脉应该浮,寸步脉应该沉,男子寸部脉应浮,尺部脉应沉。这讲的是男女阴阳之别,这点不能单看,单看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句话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说,首先我们人类以寸为阳,以尺为阴,寸脉就是浮,尺脉就是沉。在这个大象的基础上,女子呢,她的尺脉可以充实一些,可以稍微显的不那么沉,而寸脉呢,可以显得不那么浮,浮大。所以这是女子,所以说是有前提的。不能单独拿出来理解,说女子寸脉就沉,尺脉就浮,这是阴阳倒置,这是一种病相。
阳不得出阴了以后,大家看左尺部是肾水之地,左关部,肝木生发之地,左肝木不能升发了以后,陷于下,所以左尺部浮大,都郁在这儿了,肝木不得升,郁于下了,这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时候就会出现二便问题,首先呢?左尺脉大的话,第一个考虑大便是不是有不通,按照过去景岳的解释就是,左尺脉是肾水之地,水归水位,手阳明大肠经主燥气,金水相生,其气互相感应,所以呢,左尺脉浮而不收呢,它有时候会显示出大便不畅啊,下焦郁气在下,这种现象。它进一步呢,由于下焦郁气在下,由于左路阳气升达不利的话,它又可以影响到小便的问题。所以说两尺脉浮的话,它就会引起二便的问题,但是左尺脉浮的话,偏于大便的问题,右尺脉浮的话,偏于小便的问题。右尺脉浮的话,前列腺的问题比较多。这是临床的经验,没有必要去深抠他,把它划定,哪个属于什么,哪个属于什么,这没有意义,而且绝对是一个错误的方向。
首先讲左尺脉浮而弦,木气升达不足,郁陷于下,显示浮相,这是局部的因不足而致的有余之象,因升达不足而致的左尺有余之象。更兼弦象,弦象是什么?弦象是木象,木气不得升达而陷于水中,在水中显示出弦象了,这就显示出水不涵木了,这个下焦已经动风象了,这个时候体现出下焦水枯木燥。
再来看沉弦,沉弦又分两种,沉弦的话,弦象不明显,首先是沉为主,弦为辅,这个时候呢,寒滞在下,就是说,下焦水寒木郁。肾水寒亘在下,木气欲升达不得升达,郁在下面,水寒木郁。还有一种以弦为主,下焦脉象有弦,略带急象,弦象比较明显,略带沉象。这个时候往往显示出什么,水寒木枯。木气不得生长之后,显示出风木之象,但是因为阴寒之象还比较重,阳气不足,所以显示水寒木枯,以弦象为主是以风木为主,以沉象为主是以寒象为主,阳虚为主,水不涵木,它并没有显示出风象,这两者不同的现象。浮为从阳,沉为从阴,木气不得升达,一个从阳化浮象,一个从阴化沉象,两种不同的化象。从阴化吧,他就会三阴厥阴寒象比较明显,从阳化吧,它上焦胆经相火的化现就比较明显。左关部,同样存在一个弦脉。
左关部,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关部现于弦象的话,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知道木能生于水而不能长于土,就要健脾,要培植中土。你看植是讲的木气,土气足了木气才能够升达。黄芪是生于少阳之药,也是升达木气的。干姜是辛温的也可以升达木气,象党参,甘草,炙甘草这都是入脾经的。脾经是甲己合化为土,所以说木气的生长要靠中土脾阳的升动。
以前论坛上有位大家的话, 千古滋阴尽是误,须知中土要扶持。这个意思是什么,一见脉象弦啊沉啊,马上入手滋阴的话,肝血不足要滋阴,肝木不得涵藏又要滋阴,这首先见肝治病,须先实脾,中土不得运化,中土化源不足导致的精血不足,上来就滋阴的话,首先就会导致中土愈败。虽然肝木风盗之象暂时得到缓解,中土愈败的话,终导致疾病迁延日久。大家可以看吴鞠通的医案,吴鞠通的医案很多时候都是反面教材。病人治上一年,然后慢慢的加重,好呢,也是暂时的出现好转,不断的出现凶险的症状,他也好像能够预料知道,但是能够感觉到阳气逐渐在消亡,中土不断慢慢在衰败。
两寸部脉,弦象不多见,临床中寸部脉的弦象呢,右寸部脉倒还见过几次。右寸部脉的弦象呢,往往是饮邪于上焦了。往往是浮中有弦,外感上焦,有风痰。就是说,既可以当饮象,也可以是痰象。如果上焦有风痰,有饮邪,动饮邪了,它会有右寸脉的弦象。
至于右关部,按古人的说法,弦居关部,它本身就是一个中土衰败的现象。弦而少胃,中土气亏,这种病往往是慢性的长期的劳损慢慢导致的。遇到这个脉象,不言而喻病人的病至少在几年以上。长期以来脾胃消伐受损,而且与他小时候饮食不能调控,小时候由于吃肉啊,饮食不节啊,造成脾胃的损伤。
右尺脉的弦象也分为浮弦和沉弦,右尺为命门之所,三阳之气,就是说我们知道,足三阴,三阴之气升达,三阳之气就要敛降。少阳阳明太阳就要敛降,敛降到哪里呢,敛降到右尺,命门。阳气就要归敛于命门,归敛住了,就叫三焦火秘,秘于下,水清而火旺。三焦之火不秘,右尺脉浮的话,实则窿闭,虚则遗溺。这个脉象浮的话,虚象呢,就会导致大小便不禁,实象呢,浮而有力呢,就会导致下焦的这个,窿闭,就是说小便尿不出来,或者是泌尿系统感染之类的,这种种疾病现象。这里再加一个弦脉,浮而弦,这是什么现象?下焦还水亏。藏阴不足,水亏,风木之象已经从左尺动到右尺脉了,这个时候浮弦之象,这个就是不藏。这个时候治疗呢,要滋阴降火。千古滋阴尽是误,须知中土要扶持,这句话呢,你要反复理解就是,并不是滋阴都是误了,中土要扶持的基础上,滋阴就不是误。所以呢,临床上你要用六味地黄丸的时候,你要看中土是不是寒,中焦寒了,你把茯苓干姜加上了,然后,再用六味地黄丸,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中气不足了,加上人参干姜,你再用六味地黄丸,这就不一样了。下元,生地山茱萸都可以用,但是你要看中土,中土如果能够运化,胃如分经之炉,药入于胃以后,更从其使,寒热温凉各从其性。这是在于中土还能够运化,脾阳能升,胃阴能够潜降,胃气能降。这样的话,用养阴药,能把浮阳涵藏住,用温阳药,能把寒邪破散开。
再一个就是右尺脉沉,右尺脉沉而弦,命门之地收藏太过,少阴寒水之气闭藏太过,元阳不足。四逆汤是什么方子啊,四逆汤并不是少阴方,它是太阴方。大家仔细看伤寒论太阴篇的时候,大家会知道,四逆汤是太阴病的主方,它其中有一段就是,病人腹满而痛,然后下利的病人,它并没有给宜理中辈,最后给的是,宜四逆辈。这个我们从临床上,从火神派出来的病人也知道,火能生土,很多太阴病不能从阳化,往往是因为炉中之火不旺,温火所以生土,所以临床上我们用的时候都是附子理中汤。仲景于附子理中汤没有太多的论述,他论述往往就是四逆汤,四逆汤和理中汤。大家该把握的就是该用四逆的时候就必用四逆,而且就是说,平常要扶持中土的时候,茯苓该加的时候一定要加。因为什么?温病学派讲究的就是,温阳在于利小便,阳气闭藏在内不得通,有寒气闭阻的时候,阳气不得流通,是因为阴气凝滞,需要靠水道的通利。但是如果是脉象沉弱的话,特别弱,阳气已经亏殆了,这个时候就不能加茯苓,加茯苓会更加助于阳气的走失。想到这点的话,就想到现代医学戕害人类的一个,现代西医各大糖尿病专家都讲,糖尿病病人喝水没关系,吃饭一定要吃得少,他就不知道糖尿病三消之后必集于肾,肾消。糖尿病发展最后都是入肾的,喝水都了以后,阳气走泄更利,肾阳亏殆的速度更快。他们就是说,掩耳盗铃,暂时的看到只要血糖不升高,荞麦面能吃,牛肉也不忌,苦瓜还能够降血糖,导致病人迅速的在三五年之内阳气就亏殆,这点就是愚昧杀人啊,这点我们也没有办法,很多病人念念不忘,执迷不悟还跟随他们,这就是他们的众生,有时候我们也没有办法。从这点就告诉我们,肾气主张开化,你要利水助于阳气通行,但是阳气过于通行的话,就会导致阳气走失得更快。所以在温养肾气当中,有时要慎用利水药。利水药就是茯苓,过去讲的(奋利)?
过去我们古人过去很多名家都讲,中土气机真正衰败的时候,茯苓是不要加的。茯苓、薏仁、泽泻这些利水药,一丝一毫都不能加。中土本来就陷在下面了,再加上这些要就起不来了。第一,肾柔不能过于刚燥,第二,不能奋利,第三,苦寒药,就是说以甘淡平和为主,再稍佐以甘温之药,然后渐渐把中土培和起来,渐渐培养脾肾的元气。所以说,为什么很多伤精的病人不好治呢?伤精的病人本身他这个脾肾之气就有点郁陷,就有点陷在下,这个时候呢,用药过于刚燥呢,开始见效,后来就不见效了,用药偏于阴寒的话,这病人就更起不来。所以说他这个治病的话,就是说,药味应该以平和为主,药煮的时间要长一些。平常我们煮药都是半个小时,什么什么汤,汤者荡也,涤荡五脏六腑的寒热邪气。过去古人讲,煎,我们的药要入味的话,伤精的病人本来就是五脏的精气不再收藏,每天脑子里胡思乱想,声色犬马,五脏精气离位,阴之五宫,本在五脏,这个阴气呢,涵藏呢,他是靠的五味,五味的充养,所以说呢,我们熬药的时候要熬的长一些。金元四大家过去在这方面有很多研究,比如什么煎,你要煮上够一个小时,入味,药气就淡了,入的是味,养五脏之阴。
一片冰心讲,能不能讲弦滑呢?弦滑本为木气之象,左脉弦滑呢,代表气血升达,这就是条达之象。右脉弦滑呢,这就要考虑考虑,右关部脉,一般都不见弦象,春季可以略带弦象,右关部脉也不能见滑象,右关部脉是收敛之象。右关部脉沾滑象是脾土的阳气亏虚。往往是寸关兼于滑象的话,属于寒湿,这讲的是右寸关。左尺脉弦滑的话,可能是肝木郁在下了,木郁化热。
利水不是助阳气,利水可以通阳,它可以助阳气的流通。
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
每节课我给大家讲脉法的时候,都没有专门列出课题,专门讨论脉象的这个,大家是需要在课下,对于各种脉象相关的书籍去学习一下,去涉猎一下。我主要随机的给大家能够想到的给大家引申,给大家讲一下。所以说,每节课都是对脉法的一个总述,谈谈我个人的心得。大家每个人的理解呢,要看大家在临床上对自己的领会。深浅要靠自己平常不断的积累,然后才有感触。
问,能不能讲讲小儿盗汗的病机?
小儿盗汗的病机是什么?小儿盗汗的病机,第一点,小孩是稚阳之体,他类比人身之中就好比是少阳,小孩盗汗呢,你想想,这少阳不得升达的时候,他会逆于上,导致肺气不能敛降,就会出现盗汗。这盗汗的时间呢,往往是后半夜,大家想想,这后半夜往往也是少阳升达的时候。既然知道了这点之后,我们就知道,这个小孩的少阳升达肯定不利,往往导致盗汗。在临床上,我们玉屏风颗粒是不是,这个用于敛虚汗的方子,他的力道差一点,因为他没有就是说升达阳气的,我们可以适当加一些风药,桂枝啊,荆芥啊,配合上。然后再从右路,因为肺气不降嘛,肝木主升达,肺金主敛降。凡是诸般亡血、亡汗,皆是不敛啊。金水不能敛藏,敛藏金水,关键枢机在于胃气不降。所以说呢,先降胃气,再予敛肺,敛藏金气。先把郁遏的木气给他一个出路,你看小孩是不是体寒?中土寒?中土寒了以后,脾土不能助木气的疏达,就往往导致盗汗。这把机理讲一下,就明白了,方药随之变化。这个听懂了吗?当然了这个小孩啊,更年期的病人也盗汗,和小孩就不一样。更年期的病人,人到了老年以后,五脏的精血慢慢衰,亏竭了,这个时候老年人有时候盗汗啊,往往要用归啊,要用芍啊,要用熟地啊,然后再用点健脾温阳的药,因为他是精血亏虚了。小孩则不然,小孩先天生下来就一股稚阳之气,基于他这个脏腑的精气还是相对充实的,这个时候往往是由于湿着了,中土寒了,外面受寒了,无非是这两种。外感六淫,把木气升达郁遏住了,内伤饮食,寒滞把木气升达又郁遏住了,就这两点,所以说,治疗用药有不同之点。你不能上来对小孩也是当归熟地的用,这就左了.
问,四逆散可以用吗?
四逆散在某种情况下也是可以用的,小孩的阳气郁遏住了以后,四逆散有时候正合其意,这就需要我们观察小孩的病机所在了。但是四逆散的使用吧,要看小孩素体的形神不是太怯弱的,素体怯弱的,四逆散一用,阳气打回去了,阳气陷在底下了,这个也会暂时出点效果,但是小孩会出现其他的变证。晚上不出汗了,但是晚上可能出现闹腾,惊厥。所以在诊室里有很多小孩,夜眠不安,晚上睡觉老倒腾,蹬被子什么的,这都是属于到了晚上木气不得和升,厥阴之气不得安藏,有一部分病人就用桂枝二陈,效果也还可以,有的病人是外感没有好透,有的病人小孩用的是理中汤,用完之后晚上也不折腾了,所以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四逆散讲的就是这个阳气郁遏在内的一个方子,与他类似的,阳气郁遏再深一步,热愈深,厥亦深,用的是承气汤。这个厥阴之气不得升达以后,化现少阳之火,少阳之火也郁遏在内,这种病人的话,一般神情会烦躁一些,阳气有余从神情和动静可以看出来。阳虚的病人,他表情比较淡漠一些,比较安宁一些,阳盛,阳气郁遏的病人比较烦躁一些,然后是说怕烦躁,怕喧闹,睡觉也是不安宁,不会向壁而睡。古人说,实证的病人他不向壁,虚证的病人喜欢面壁,缩在一块。四逆汤具体的方义,我们讲到伤寒论,厥阴这一章的时候,会具体讲,现在就不讲了吧。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吧,等到下周三,再把脉法结尾部分,其余的几个脉象给大家阐释一下,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行者老师讲座:20080625脉法解六
黄帝内经,分的是六脉,大小缓急滑涩,这六部脉怎么看昵?就是说一般我们,我上回讲了,一个人的生理脉象呢?,可以从四时五行的脉象来理解它,来观察它,来观察正气的升降,升降浮沉出入是不是,一身元气的周流,而除过正气呢,还有邪气,什么叫邪气呢?就是不当位的正气,正气流止不位,所谓就是相火不位,没有呆在它该呆的地方,就非其位之邪,这部分邪气呢?根据邪气的大小,然后是进退,缓急,也会出现不同的脉象,所谓在内经里是说,大则病进,一般的疾病的脉象呢,脉象越大,代表着正邪相争,正邪搏击的这个势头越大,,所以呢,大则病进,小呢?小则气亏,对于一般的久病的人来说,脉形越小,代表元气虚弱,所以说,小则气弱。
至于缓急的脉象,缓呢,就是一般来说,我们平常搭脉的时候,根据现在的医学,大家都有表,都可以数出脉率的快与慢,但是缓急呢?它讲的是脉势,它跟那个脉率呢,有类似之处,还有稍稍的不同,就象有的人,脉率虽然比较快,比如一百次,但是呢它的脉象看不出急来,于是,虽快而缓,这种是有的,大家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了。
就象以前在学校中,观察不同的人打太极拳,高手打太极拳就是这样,尽管打的再快,也让人有种舒缓的感觉,不急不燥,所以呢?对于滑涩的分析,不能简单的从至数上来看,要体会它的脉象,体会脉势,缓有缓淡之象,就是舒缓,舒缓舒达之象。但是过于缓呢,就有一个潰散之象,这个缓呢,本为脾家之脉象,过于缓,缓之太过,就是土崩,水胜土崩之象,水啊,水是柔缓,然后是土不能制水,土气焕散。急呢,就是急束收紧的的感觉,脉象急促,所以说,脉象不光是急数,而且有时候带弦紧,往往带有弦紧之象,这双方面都可以兼夹的,一般就是有这种急促的脉象,所以呢?脉象急促,它一方面显示数脉,是脉流薄疾,就是阴不胜其阳,脉流薄疾并乃狂,这是内经里的一段话。
滑涩,这个在以前讲过,滑脉有舒缓之意,涩脉有收束之意。两个呢,一个血胜,一个为血多气少,一个为气多血少,血多气少呢,血为阴,是不是啊,然后是气为阳,血多气少呢,阴胜而阳弱,在这点上呢,滑脉属于阴脉,但是由于滑脉呢,滑脉大多数就是说,顺脉象讲关尺脉滑是顺象,因为木是需要升发,来缘于阴,从阴出阳,上三焦呢,从寸关之脉,是肺卫之脉象,都代表涩脉,因为是由阳而入阴,至于说病脉之象呢?上焦本来应涩而反滑的,这是代表浊阴上逆,肺卫之浊阴上逆的,有时候,应涩反滑,所以说,在这两点上,内经的大小缓急滑涩,来评价正邪虚实进退之象。在难经,难经上的脉法应用,就是我以前说的,四时五行脉象,伤寒伦中用的是伤寒十脉,伤寒十脉是什么脉象呢?我也大概跟大家也讲过,现在呢?大家如果有什么对于脉象不明白的,我可以单独抽出来给大家再讲一讲,其它的脉象,大家可按照黄元御先生这里书上讲的进行理解就可以了,有什么问题提一下,等一会儿给大家讲其它部分。
◆问:请讲讲脉症不符的情况,是如何分析?
■答:其实脉症没有不符的情况,只不过是由于标本的现象,有时候反应不一而已。我们对一个病势,不能简单的有余不足,从简单的现象来表达,有阴极似阳,阳极似阴,是不是啊,有各种不同的脉象来表现。所以在临症上,我们分析这个脉象与病症的这个不同点来说,就是按照六气升降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一元真气的盈缩的渠道,这样来看的话,根本不存在脉症不符,与如何取舍的关系。如果说脉症不符,那是你心中早就有定见了,你觉得,嗯,这数脉就主热,为什么这个数脉是虚寒呢?这是你心中早定见了,这种定见是十分害人的,中医讲,只观其象,由简单朴素的象中,来体会原本的意思。你们都说迟脉主寒,数脉主热,这样就框死了,如果就这样的话,用一个简单机械的电脑来代替医生就行了,何必我们去变化之妙,存乎一心的在这辩证呢?
这不是热极,就是说脉见浮,就是说病人为什么会热极。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就是说民国名医冉雪峰,民国时候有两大名医,南冉北张,南部冉雪峰,北部张锡纯,就是说冉雪峰当时的名气在张锡纯之上,冉雪峰说什么,说他学医九年达到了一个医学境界,他认为是刚刚入门,而这个医学境界呢?我们现在可以拿来大家来评判评判,我们也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才算学医了,才算入门了,在这之前,没入门之前的种种观念,种种什么都是不可靠的。就是学医九年,知病是从何而来的,当知从何而去,就是这句话,任何一个病,你要知道它是怎么而来的,它为什么会热呢?这热是怎么来的,当从何而去,这个热该怎么解,就是六经气化,它是怎么逆起来的,它又应该怎么调顺,你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时候,你不会因脉象的浮沉,这个浮沉迟数,然后产生疑惑,然后就会觅根见底,热极脉见浮,这个热极脉见浮,其实这在临床上是比较少见的,什么叫热极呢?就是说,我们人体一元真气流行吧。一般就是说气有余便是火,为什么气有余呢?是因为郁住了气才有余,并不是真正的气有余,气是越足越好,十二正经气足可以归于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气足了以后,可以自然的炼气还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它这是不断的一层层炼化,如果是,真是气有余,气满而不思饮,真正气足了而不想吃饭,神满而不思眠,就是说,气足到一定时候不想吃饭、不思淫欲,然后是没有任何睡眠这种困倦的感觉。
所以说,我们一般的学者,在疾病上的病人吧,他出现了热极,他出现了热象,气有余,都是产生了郁滞,这时候郁滞之象呢?它是脉浮,脉为浮劳,浮取比较沉迟,这时候热气不得出,有的病人,脏俯内亏的话,内逼脏腑,有时见浮,古人可能这类病人稍微多一些,现在呢?少,因为什么呢?因为古人营养,每天吃的粮食,草根树皮呀什么的,然后平常饮食条件也差,他的脏腑精气呢?有时候他的内腑形质是偏不足,他的火热之气容易内攻,但现在不一样,现在人一般的营养物质比较好一些,阴精比较丰盛,大多数一病的话,病一重的话,都从阴化,从阳化的第一个少,第二个是暂时现象。
所以说,我们现在就是说看脉象,浮,浮脉为什么浮,首先提到一个浮脉,大家想,从六部来说,要判断寸关尺,哪个部位,从一部脉象来说,浮是什么脉,浮为心肺之象,心肺之故。就是按照景岳来说吧,病六脉脉浮的话,病多现浮脉的话,这为气不能归精,多现沉的话,精不能化气,这二点,就是说现在他浮脉了,气不能归精了,这从内伤的角度来说的,如果是从外感的角度来说,是营卫之气感应于外,淤阻于外了,营气郁闭,然后是卫气不得合,营气不得开,这会产生营卫之气,营卫不和,淤阻于外,这时候呢产生浮脉。
然后就是内伤之脉,气不得化精,所以六脉都可以浮而弱,再一个就是说,六部脉中一部脉浮,这就需要辨脏腑了。所以说我们看脉象,先统关,六部脉象,然后再分部讲,每一部每一部是什么脉象,每部脉象不一样,查独,病位就在那一部脉象,整个六部脉象大象是什么样,他的体质,他的整个状况是什么样。
大家再看有什么问题,临床之中遇见的这个,关于脉学学习中的一些疑惑,尽管可以提一下。就是说,阻挡你脉学入门的关键的东西是什么,你可以提一下,因为这个脉法要入门嘛,就必需靠自已勤思,然后是多练,多练了以后,掌握了很多很多种想法,很多种感觉以后,得不到头绪,不知道怎么疏理,这时候就有疑问,这时候来叫经常搭脉的人,来帮你解答一下,你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然就不知道如何入手。
我当初学脉的时候,就是没人教呀,然后就是自已不断的看书,看书看多了以后,慢慢的就疏理开了个头绪,从五行脉法中开始理解,这是我从自已得出来的结论吧,当然了,最后看见了黄元御先生的书以后,极其通透,这个当然就是说,你这个脉法,由象而入,一定要去理解这个六脉之脉形脉象,从象上入,然后再取类比象,把那个象归纳起来,然后用阴阳五行来类比它,怎么取类比象,就微妙在脉不可不查,查之有纪,从五行生,持之有生,是不是,持之有生,从阴阳起,就是必需从阴阳五行来。
◆问:脉浮中沉取,浮取的力量是如何?
■答:浮取的力量是着于肌肤,就是说皮肤的表面。
◆问:请问老师,身体很虚弱的人,脉反洪大有力是怎么回事?
■答:这个看什么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衰年忌浮洪呀,老年人脉洪是不好的现象,这是阳气不收啊,虽然看起来很精神,很健旺,这恐怕就是说不久就会出现变故,中年人呀,中年人脉洪大也不好,这个中年脉洪大,往往显示一种劳象。这为什么呀,他是常年劳心劳力,劳累过度,然后呢第一个是讲究一个脾精,就是中气内亏,脾精不足的话,这个中阳涣散,才会有这个洪大有力,有时候这个脉象,这个时候呀,反而应该用补中益气汤,如果是下元肾气虚的话,可以考虑用附子理中汤。
这个是中年人呀,脉象洪大。青年人脉象洪大,这有时候就看,青年人脉洪大,有时候不一定是坏事,但是他要是素体虚弱的话,就是说,他的体质与脉象反而相反,这时候我跟大家说一点,凡是就是说你感觉病人的神志呀,形体动静与脉象有相反之处,你这个脉象必需,就象我们仲景说的,洞悉所虚,你必需要五十营,五十下你要搭到,有很多形体虚弱,脉象洪大的病人,刚搭起来,你觉得洪大,十动以后,马上脉象就慢慢后力不济,以至脉象慢慢就沉弱而微,这种现象是非常多的,所以搭脉,一般的搭脉,最好是要搭上三、二分钟,除非是平常对于这个疾病非常熟悉,一看病人脸色脉象,不用细说症状,只要大概,一摸手就能知道,理路非常清晰的话,再加上病人比较多的话,你可以搭得少一些,所以说,有的病人这个脉搭起来比较沉弱,久按了以后,反而更加有力,这种病人呢,不是湿重,就是气郁。
◆问:请谈谈兼脉。
■答:这个兼脉本来就不好谈,就是说,作为一部脉的话,他会表现出来,比如:浮脉、浮弦、浮洪、浮大各种脉象,这就是所谓的兼夹脉,他会因某一种脉象为主,某一种脉象为突出,这我们称之为主脉,然后呢,兼夹其他的脉象,称为兼脉,在谈到主脉和兼夹脉的时候,这里难经里面讲到有个深刻的问题,兼夹脉象,相互克伐的时候,这种疾病一般多逆,主脉和兼夹脉相生的话,就会容易好一些。相反,这个就是说,这个主脉和兼脉必需合一事实,首先,你这个病是怎么得的,合于本身的疾病,然后再合于当时得病的这个季节,然后得出来的,是有主有次,再谈生克的问题。
记得在学校的时候,有个老中医吧,据说是什么四代御医之后,他讲的是搭脉必需搭出六种脉象,才算过关,当然,这纯粹是不懂脉学大法,然后是,就脉学这细微之处,然后是太过执著,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脉象不可能典型的只有一部脉,就根椐他的浮沉,就根椐他的滑涩,根椐他的大小,根椐他的强弱,根椐他的软硬,根椐他的清浊,就一部脉就可以列出很多的脉象,但是,你要那么多的名目有什么用呢?你关键是要得到什么,你关键是要得到脏腑的阴阳虚实气血的有余不足,是不是,脏气之间的升敛,然后是通降,中间的顺逆,关键在于了解这个,不在于了解这么多的脉象。
老年人,临床上,就是三部脉,浮而弦,好象一根竹竿浮在水面,这是怎么分析呢?
这老年人在临床上脉象很常见,这为什么,现在的老年人,很多老年人,由于平常的饮食呀,就是说肥腻的过多,所以呢,到老年了以后,这个营气内郁之象比较明显,营血要外达呀,由于吃的营养物质很多,这个营血里载的这些有余的阴精之气比较多,所以阳气就容易受到束遏,阳气容易受到束遏之后呢?就会木郁就会生风,就会阳气不得敛降,一方不得升,一方不得敛,这个西医上讲呢,就是说老年人哪,动脉硬化了,然后脉博比较硬,当然了,这跟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是有关系的,长期的,一发现冠心病高血压,一发现这种病,就使用降压药,有非常大的关系,使用了这种药以后,动脉硬化会加速,但这西医是绝对不会承认的,因为人体,本来就处在一个诸多气,诸多力的一个平衡状态,现在呢,有郁气不得发的时候,就会产生血压高呀各种现象,但是,他用药物控制,各方面他是属于内分泌激素调节呀,各种阻滞,导致这个郁气不能够从正常的渠道表现出来,体内就会出现张力,这种张力越大,制衡的力量越大,这种血脉硬化的时间就越长,这种血管硬化的这种现象就会快,加重,当然了,如果长期处在高血压的状况下,血管硬化也会非常快,所以这就是一个矛盾,你吃药也是这样,只是血压降了,低下来了,你不吃药,你这个血管硬化的速度也一样快,但就是表面上你一些症状没有了,长期处在高血压情况下,血管硬化速度。
这个是六脉沉微弱,有卵巢囊肿怎么解?
就说这个卵巢囊肿呀,它是一个假性包块,按理论上来说呢,在中医里也算个有形的东西了,它虽然算是个有形的东西,就是说你不能说它是瘕呀,是吧,应该算是徵,也不算是聚,它应该算是徵积,有形的东西,但是呢?它外表是有层皮肉包裹,内在是一些水液,按中医来说,把它归水饮啊,相对来多一些,所以呢,既然归为饮邪,他的脉象就不单单是沉微弱了,根椐它的部位,有时候可能就是说,有很多卵巢囊肿呀,脉象,沉微弦的弦象,这弦象,临床上判断水饮机制,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所以呢,我在临床理解是卵巢囊肿是饮邪机制,下焦水液代谢饮邪机制,这时候治疗呢,一般来说,通阳利水,适当加一些就是说温通、破瘀的角度来,因为这个水饮之邪呢,左路,它往往是血积,血液积滞的话,它往往产生湿性的,肿瘤呀,湿性的这些包块。右路的话,三焦水液气化,膀胱津液气化,往往有水液代谢,水液代谢有的产生郁滞的话,往往产生水饮,这两种现象在治疗上是不一样,我们根椐他的这种不同的部位,还有脉象,外在产生的兼夹症状,来判断他是六经气化的有余不足。
刚才讲老年人的这个脉象是浮弦而大,这种都是有点虚阳在外的现象,其实不好,很多老年人都红光满面的,其实都不是长寿之象,过去就是说黄帝内经上讲,男子五八阳明气衰于上(内经云:“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校者注),这个阳明气衰于上啊,面部慢慢就会焦枯,头发斑白,这个都是阳气不降,阳气不降哪,上面看满面红光有精神,腰腿渐渐浮动了,上盛下虚,腰腿无力了,老人跌一跤不得了,跌一跤就不容易爬起来,所以就是说上盛下虚,这个时候呢,老年治病一般就要讲究,如何把这虚阳敛降下来,如何将三阳之气就是说归根,这点比较重要,如何不使肝木生风、盗泄于上下,这很重要,首先这个脉浮弦,弦脉就有风象。
这我们在临床上仔细琢磨,就是说不但要温阳,还要养血,还要养精血,养精血怎么养呢,还是以前所讲的,就是从养生入手,到了老了以后,不说恬淡虚无,也要安心静养。有些老年人出现浮澡,欲望还就比较亢盛,这种只能证明先天体质还可以,如果这样耗散下去,也就是五到十年,就会出现衰竭之象。
◆问:高血压怎么治疗?
■答:在高血压之中啊,简单的高血压是个症,西医的高血压是个症状,就是说他这个症状跟中医的症状还不能类比起来,高血压其实是涵盖面非常大,我们现在既然谈高血压这个词,就用他这个词,高压高还是低压高,高压和低压之间就是说不正常吧,他两者治疗的方向还是不一样的,人体的元气是一盈一收,在盈满之时,它出现的过于盈满,是吧,就会出现高压高,在他收的时候,又不能完全的收藏,就会体现低压高,所以呢,一般的低压高的病人,远远不得收藏,高压高的人,就是木火的郁气,升达之力太旺,这时候呢,木火肯定是受郁搓了,高压高的病人,一般是首先得要舒郁、解郁。然后,就是说重镇,三阳要重镇,要敛治有余之象,所以在治疗之中,首先还要看中土,中土枢机得转了后,一方面解郁,第二方面,低压高的话,就要考虑是下寒,有时候下寒的病人就是这样的,三阴经阴气不得开化,上了三阳经也自然不得敛降,所以在临床上有很多火神派的同学,单用四逆汤、白通汤治好很多低血压的病人,还有当归四逆汤,这在临床上你要辨证对了,认准的话,敢用这方子,剂量到位,立竿见影。
高压很高,低压很低,这个西医叫脉压差比较大,这种病的话,我在临床上还没有总结过,当然,这主要具体看他这个脉象,我们来讨论一下。
◆问:椎间盘膨出,怎么治疗?
■答:椎间盘膨出,这个也不好办,椎间盘膨出吧,这个按汤药来治疗的话,就是要通阳,不但要通阳,还要荣养精血,还要酸敛的收筋骨,这个病呢?在我们古代呢,主要是骨科比较多,这个骨科用手法复位来治疗他的话,效果非常好,一般的手法复位以后,再吃中药,进行稳固,然后从脏腑调除根,如果光是用中药调节的话,有时候效果不理想,因为这个病人吧,他有时候跟他的劳作啊,平常这个坐姿,平常这个运动方式,或者生活劳动的方式不一样的话,他导致他受力不均匀,产生的这个椎间盘脱出,这个你在平常中,你这个动作你要是不改变的话,就会持续加重,你要是在治疗的当初的一刹那,又不能够就是叫他复位的话,光凭中药或者是外用的膏药,效果是差一些,建议还是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北京好象有几家,中医手法复位,中医手法复位吧,其实会的人还是很少,但是就是说民间还是有人的,以前我在西安北京都碰见过好几个吧,手法复位这种治疗椎间盘脱出的就是二三分钟,就能达到基本痊愈,病人就是说不会有任何症状,不建议手术复位。
就说正脊,这个正脊还不一样,正脊吧,你是不是脊柱纠正啊,脊柱纠正这一套,对于椎间盘这个复位他们还不擅长,美国他们有脊柱纠正手法,当然这套手法也是我们早先中国传过去的,然后他们加以改变,变化,产生而出的现在流行在美国呀,美州那个脊柱纠正,他们这套脊柱纠正啊,对于治疗颈椎病呀,腰夸疼痛呀,这些方面都是很厉害的,而且还很系统,虽然没有高深的,对于人体这个骨骼感觉没有高深的认识,但是他能够结合科学的CT,X光片进行正骨,也是非常好,当然我们现在中国不多了,很少,你要到西方可能有一些,他们跟我们中医很多高明的医生比起来差别还是比较大。大家有类似疾病的,可以到这位先生这里可以治疗一下,椎间盘脱出是可以治痊愈的,这个要通过就是说一般手法治疗,如果单纯用中药和外用膏药,这个也有治好的,但这个就是说疗效不太确定,有治好的,也有一些治不好的,没效的,是不是。
大家关于脉象上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再提出来讨论一下。
◆问:脉病人不病的的问题。
■答:这个问题其实问的好。首先我们讲的是,有病人过来了,或者有朋友亲属过来了,一伸手就说,你看我有没有病,你怎么样判断一个人有病还是没病,他是病在哪啦,他现在发没发出来,是不是呀,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这样,首先看脉,是胃神根,三者具足,然后,有这三者具足的话,就不是大病。然后呢,再看其他的,就是说,有没有虚实逆气,首先,左大顺男,右大顺女,这在脉法上也是有讲究的,如果说,男子的话,右手脉偏大的话,是劳象,气机有点浮劳,不得收藏,这个时候呢?他不是常象,这是病态了。相反,女子的话,右部脉大,她往往是脉滑,血家有郁滞。气血如有郁滞,脉才能滑大,所以说,这不病的脉象呢?往往要把握脉有胃神根,胃有股冲和之气,就是脉有胃气。神呢?这个神气呢,怎么说呢,这个神气不好给大家解释,就简单的理解方法,就是有力,有力谓之神,其实这个有力的解释比较粗糙,但是呢,你初步没办法,简单的这么理解,然后,搭脉搭多了以后,自然而然你就会,这个有力呢,这是李东垣,就在于什么各脉家解释不清楚,这个胃神根,这个脉有神气,他作为一个就是说总结性的案议,先用脉者有力为有神,先用这个来代替。
然后讲脉病人不病,这个脉病人不病这个原话,是脉经里面提出来的,脉经里面原话好象是我记得是这样讲,脉病人不病虽病无外,脉病人不病无病而终,就说这人突然暴病,突然死亡,脉病人不病,噢,是难经里提出来的,刚才说错了,是难经里提出来的,难经最早提出来的,脉经里,当然在它后面附录中也提到过,开始是难经先提出来的。
脉学没有什么好书,就是勤学多练,把古今所有的那个谈论脉学的书,你巴在一块,也就是那么一二十本,都拿出来瞧瞧,以黄元御脉法解为总纲来学学,你要想,就光学一门什么什么,就是学一本书马上就好的,这古今里没有,就象我们吃馒头一样,吃烧饼一样,吃到第七个吃饱了,你不能说哪本书是第七个烧饼,那个我给你找不到,可能你觉得你读到第七本你突然开朗了,你说这第七本就好,以前我也有这么个看法,其实不见得,你前几本书受累挫折,你那些就是说,理路上,思维上不断的思索,不断的磨砺,那是给你打下了很好的基石。
没有什么弯路,我送大家一句就是,佛法上讲就是,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你们学脉,是抱着一颗什么样的出发心来学脉。孔子就讲究,你抱着什么出发心学习,你就会到哪个地点你就会停止,孔子在相人,就是说在通过怎么样了解人,怎么样看透一个人的话,看人到每件事,看他的目的,看他的起源、起因、原因,就能知道,他就是说他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他的起因目的,就是说,看他这件事到达什么程度,到达什么位置,他就会停止。
相反,学习脉学也一样,出发心不对的话,就会得少为足,稍微学一点东西,然后就满足了,然后在脉学上就停止了,然后就去追求其它方面的东西。第一等的学者,学习脉法,他就什么都不为,他就为了研究脉法的道理,就为了彻底彻明这个脉学的诊断理路,他就为了把这个整个的脉学呢,与自已理解的这个天人道理归和在一块,这是第一流的学者。至于第二等的学者呢,他会为了某个目的来学医,这是第二等的学者,当然我们古今的在第二等学者里以孙思邈为最的,就是说斯人苦读一切,含辛茹苦是不是呀,这得花大心思,然后才学医,然后学脉。
所以说,我们古人讲就是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呢,就在于个人禀赋呀,就是说,先天的对这个脉学有缘分了,缘分足的话,他就不会得少为足,就会喜欢沉浸在这种氛围之中,去研究他,去感觉他,去不断的完善它,去不断的慢慢的琢磨、熟悉。
难经上讲的就是,脉病人不可能不病。就象一颗树一样,外表虽然很好,里面心慢慢的枯干腐烂掉了,你说会出现什么情况,突然哪天树倒塌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是就脉经提出来的脉病人不病的这个本意,这个好象还不是二十一难吧,有这个脉病人不病的这句原话,我记得可能跟这个二十一难还稍有点不一样。
行,今天就讲到这里。其实关于脉学的讲述,这是永远没有结束的,因为什么呢,黄元御四圣心源中,对于所有病的解释,是不是呀,都是建立在四象枢转,整个六气运行中,而六气的化现呢,我们临床之中怎么样认识他呢?关于脉象,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在病人的问诊之中,在问诊多有偏差,病人反应病情呢,也根据病人的各种情况有不实,有不确之处,我们都是需要根据脉象来取舍,就来整理,在紧跟着我跟大家慢慢讲,就开始讲个病,讲这个劳伤,中风,这些疾病的这些治疗,在这些治疗其中呢,怎么样用药,每一个病呢,就是说,每一个药的取舍,往往根据就在脉象上都有体现。所以说呢,这个脉象,关于脉象的解释,大家回去还要好好的再看、学习,我们日后讲起来的话,就方便很多。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后天八卦(20080305 )
壁水云间整理
我们平常讲的先天与后天,这个有几种概念,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概念呢,就是说,先天是尽其天性,
而后天呢是人为的进行加以改造,然后变化称之为后天。先天就是尽其天性,象我们天生下来是不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己的天生的一些这种性格,然后是尽其天性进行事物的爱好呀取舍呀没有受到这
种外界或者固定的这种影响,然后去随意的发展,这是先天。
什么叫后天呢?后天就是为了适应外界的这种环境的需要,你自己去刻意地改变,刻意地去进行个人
各方面的造作,这是后天;当然这也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取得某方面的这种塑造,然后成就以及人之
改造;还有一种是为了满足某方面的也是一种想法欲望什么的,也一样,所以呢,顺着个人欲望的话
这也是后天,然后是(贴不出来),就像一个小树苗一样,我们栽下去了以后,是不是呀,它然后长
大长出来了,然后是顺着外因条件有阳光有雨露的不同,所以它,所以长得有··顺着它的方向或者发
生种种变化,但是呢,你要叫它长出你希望的这种条件以后发展,你就要把不希望的那个侧枝呀都砍掉,
叫它朝往你希望的方向长,这是叫后天了,造作。
先天呢,叫生,就尽它的这种生长的本性,这好比象河图一样,河图叫大衍之数,就是55位数,然后
你看,内圈是这个天一生水,天三生木,地二生火,地四生金,就是内圈是生。而外圈是成数,是不
是,生成数,中间的那段中宫,是由于是中土,中土以司万物是后天所有的来源。
所以说呢,先天就进行先天生化,后天就讲究克制,就是说,你必须把自己不想要的这一方面的能量
给按着抑制住堵住,然后叫整个的能量朝着需要发展的地方去,然后进行去流动,这样呢才能产生出
自己想要的结果,就像小树苗长一样,你把侧枝砍掉,是不是呀,然后,它的这些营养呀就会朝着你
要的方向去发展去生长,长江水流也一样,你需要去堵它,然后是改造河道。然后是叫它朝着希望的
方向去灌溉良田呀,或者是沟通两地的交通呀,这就叫制化。
生化和制化的不同,所以当初洛河出书,这个神龟,神龟献书,这个神龟背上的这个图文,然后就是
帮助大禹来进行治理天下治理河道,但是天下整个河流泛滥。这就是我刚才讲的生化和制化,
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向,就是说完全是两个方向进行,就是说,这种思路去,由于在人的生活的环境之
中,一个是生一个是克,有生必有克,克中才能有生,因为生才需要有克。
我们先讲就是说,这个先天八卦,大家看这个图,先天八卦讲的是乾坤定位然后是水火交涉,山泽通
气,风雷鼓荡,这是不同种的这个天地之气相互对冲,这个数你一定要背下来,就是乾一兑二离三震
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个是根据这个图的话,把这个数的排列,把这个数要背下来,这个数在今后
如果学深一步的时候,这个数是非常有用的,我们讲,人,未生之前是什么状态的,未有人,只有天
地,天地鸿蒙,然后是一气兹生,这个时候一气化生了以后则分阴阳,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积阳为
天,就是乾卦,积阴为地就是坤卦;这时阴阳已经分判出来了。
天地之间呀,天地之气相互交流就产生了六气,你看,乾坤,乾坤之内就是其他的六个卦象,这六个
卦象就叫六气,它们也叫六子,就是乾坤相当于父母,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坎为中男,然后
是艮,艮为少男,这是天地之气就是说天地相数,它是这样的,就是说,积阳为天,天气中的这个阳
气吧,阴阳相合,就是说,这个阳气是逐渐上升的,所以第一点嘛阴阳相索,一索得的是什么?震,
就是一阳之气。一个基本道理我给大家说一下,就是说后代很多医家老讲的是这个,坎中有一点
真阳,离中有一点真阴,其实不是后代的就是说一些温阳学派象医贯、赵献可之流的人,他们对这个
卦象的这个理解,我觉得还是有很大问题,你说,坎中是没有一点真阳的,这个坎中一点真阳呢是在于
水火交媾中间,它的一个过程的描述,但是不是现在人常说的这种。
你看,内外都是阴爻,中间一个阳爻,这个叫坎中一点真阳,这个不是这样的,因为对于坎卦来说,
它的内爻是阴爻,我们看的这个是片面图形,如果画一个二维的话,画一个圆的话,坎的最中央是阴
气,它最外周也是阴气,在阴气之中还有一些阳气,所以说坎中藏的是一点至阴,离中藏的才是一点
真阳,这个大家仔细看;有一本书叫《钟吕传道集》,《全真秘要》里面有这本书,就是当年汉钟离传
给吕洞宾关于这个先天这个道术、阴阳变化以及万物兹生以及修道从基础到后来成丹的一个基础入门
知识吧,大家看看那个。现在就讲一索这个是长男,第二个是中男,三索就是少男,大家看到没有,
这个天地之气就是三,就是坤,坤卦,坤卦由于天地相索生出三男,这个三男都在坤卦。在这个卦象
之中,有一种说法叫做阳卦多阴,阴卦多阳,你看这个三爻之中,阳爻多的话它是阴卦,阴爻多的话
它是阳卦,为什么呢,少则为贵,是不是,因为就像我们一个单位一样,一个部门一样,就是说总是
领导是少数,少数来统治多数,这就是少则为贵,然后上面是长女,长女居西南,是巽卦;然后是离卦,
中女,少女是兑卦,这就是乾坤相索生出的三男三女,三男三女对应的就是我们讲的天地之间的六气。
天地之间的六气变化,这就是我们人所生活的范围之内,天地给我们创造的这个环境。然后呢,在三
阴三阳之中又分为三升三降,怎么升呢,在下就要升,坎、震,就是说,阳卦要亲于阳,本乎上者要
亲于上,本乎下者要亲于下,就是说阳卦它要向着阳,它要升,阴卦要向着阴,所以它要降,所以产
生出艮卦要升,震卦要升,坎卦要升,三男要升,三女要降,这三男要升首先第一点就是震卦,震卦
中医里面相当于木,象征了厥阴肝气,(大家把这个记下来)厥阴肝木之气,坎卦呢?它主要在脏腑
里面对应的是少阴肾气,艮卦对应的是太阳膀胱之气。
然后讲三阴经,兑卦呢,兑卦对应的是太阴肺气,巽对应的是风木之气,对应了胆气,离对应的是心
火,它这里的这个六气呀,讲的是脏腑的对应,如果拿着这个六气和三阴三阳互相对应的话,还有差
别,这就需要进行后天变化,后天变化了以后这六气才能够跟那个内经讲的那个六气相互对应上,我
们的这个黄帝内经讲的这个六气也分主气和客气,它的循行次序还不太一样的,乾坤之间呀它讲的有
几火嘛,第一点是心火,离为心火,震呢,震为相火,还有一点是艮,艮卦道家里讲的是,它这里讲
的是膀胱,膀胱讲的是民火,就是君、相、民;这是它对人体的修炼之中各种脏腑的变化的一个形容。
然后是胆肺之气,胆肺之气要降,然后坎中的一点真水要上升,这是我们讲的先天八卦它的这个数跟
升降关系,基本就是这样。(大家再仔细看一看,有什么问题可以提一下,然后讲一下这个后天八卦)。
刚才有人问什么时候用的这个先天八卦,
这个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呢,都是讲究一个对事物的理解,这个先天是怎么回事,这个后天是怎么回
事,这个理论通了以后再怎么用,而不是说有个东西有个盘有个表大家来回什么东西都按图索骥、照
搬照用然后对应,跟加减算术的公式计算器一样,不要脑子有这个想法。
中国的文化简直是变化之妙存乎于心,可以随意变化的,如果有一点僵化的话那就不叫高明,所以说
我们过去古代很多圣人很多大学问家,他对徒弟不肯说什么成方成法,说出来成方成法的运用的话可
能把徒弟害了,因为这些徒弟不容易深思。所以呢,一个注重德性比较憨厚思维比较迟钝,但是对修
养领悟比较高的人吧,他教出来的徒弟往往比较厉害,一个就是说,这种才华盖世对很多天地人方面
都是勤精研深的这种人,因为他把什么东西都讲了,什么东西都说透了,这个徒弟就没有自己真正研
究出来的时候,对事物的真正理解还是隔了一层。
现在给大家讲一下后天八卦,后天八卦,首先数记下了,还是一样;再回到刚才的先天八卦,就是说,
象我们古人讲的,先天就是天地定位,先天都是讲究方位的,后天都讲究变化,这个先天的这个方位
呢,看天地之间的这个大象、垂象;大家记住这个以后,就是说,可以对事物本源的变化进行一个去
分析,然后是,有了这个变化了以后,就用后天八卦来,后天是什么,后天是水火立极,水火立极讲
的是什么,讲的就是天地既生了以后,然后,分排天地中,产生这个中就是人,什么叫人呢,其实我
们这个人,也不存在的,我们自以为天地之间,天地之气相互交感而产生我们这个个体,认为我们这
个个体实在已经存在了,然后以我们当下的立脚处为根本,再去分辨万事万物,这就产生人的这个本
位。
而人是怎么样产生呢,一个是用思维、感情、脑力各方面都是靠水火不断地去交涉引起的产生的种种
变化,后天就是水火立极。水火就是衍生锻造万物。你看这个后天八卦画这个,北方,坎,就象征着
我们中国的北方,是一片寒冷,北寒嘛;南,南为离,离卦,那就象征南方比较温暖,潮湿;这个后
天八卦他是根据我们大陆、中国的这个(方位)体系建立起来的,你要是拿到澳洲或者拿到美国,这
个后天八卦就不是,这个后天八卦就需要转一下需要变化一下,以及欧洲都有些不一样了;坤,地是
坤,就代表着我们中国的西南部,西南部它是整个是比较潮湿,兑代表是西北部,是山泽之气,这是
代表我们整个西方,这个西北部特别干燥,巽为风雷之气,东南方向。大家看这个数,坎数一兮坤数
二,这个数是过去古人根据后天八卦列出来的数,文王这个数大家先不要问为什么,先把整个这个
图里面的这个数先背下来,以后就慢慢体会到用处,坎数一兮坤数二,给大家背一个那个口诀吧,这
是过去很多人学这个的时候,对,就是这个,已经给大家贴出来了。
我们人体的气机的变化也主要的是法用的是这个后天八卦,上为心火,下为寒水;左路是肝木升达,
右路是肺金敛降,大家来看一看,然后,由于这一点坎水,水中阳气升作,然后是兑卦,兑卦在类别
脏腑的时候大多是类别膀胱,膀胱经,然后是震卦,是肝木之气升达,然后是巽卦,风木上扬然后是
化火,火生了以后然后是化土,这个是坤卦,然后土生金,金气敛降,这个是乾卦,乾卦为何在这出
呀,乾也是属于肺金,它代表的是阳明之气,阳明之气敛降,最后是寒水。很多人拿这个后天八卦经
常来类比一年的十二月份,气候的变化以及时间的变化,就是说,我们看这个后天八卦,来应用,第
一个,就现在摆的这个简单的后天八卦,它代表了两个含义,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方位,因为具体的卦,
每个卦的方向吧,它在一个时间段内,它都代表一个时间顺序的发生发展,然后这个具体的方位变化,
我们对后天八卦已经理解了以后,可以简单去运用它这种代表时间这种空间的方位的信息。
刚才师承好跟大家说的十二消息卦,这个十二消息卦又叫十二辟支,它那个是方圆图,对应的是一年,
一年里头的变化,这个你也可以贴出来。当年伏羲画卦的时候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有两种排列,一
种是方图一种是圆图,方图呢,讲究的是方位,根据每一个卦位的方向的分布可以判断事情发展的这
种方位方向;圆图呢,也是六十四卦,可以分变出十二消息卦、十二辟支也可以分成这种按六十四卦
排列,每一卦都有它具体这种所表达的时间空间的变化。
这个后天八卦大家仔细看一下,因为这个图呀,在我们人体的脏腑气机变化之中是经常用到的,这个
图所表达的就是一个用周易易经就是六爻卦象进行算卦的时候它代表了时间的变化,每一卦卦象产生
动摇了以后就会时间方位就发生变化,还有一个六十四卦那个方图所反映的方位的变化。
我们现在再来看这个后天八卦吧,就是说北方坎水代表的是我们的肾,这个南方离火代表是心火,东
方震代表厥阴风木之气,这个西方兑代表是太阴肺金之气,下面这个西北方这个乾卦呢,在一般脏腑
中来说代表的是大肠之气燥金之气,也就是肠胃之气,肠胃这个阳明燥气这个下潜这种现象,坤卦,
这个代表太阴脾,艮卦,其实,这个代表的是太阳膀胱之气,阳气在最外一层,大家再回来看这个震
卦,震卦又叫一阳起震,它的阳气为最内一爻,就是说这个事物阳气从内部刚开始萌发一点萌芽,这
是震;然后是由震卦到巽卦,这两个卦又是一个过去说一个按六爻卦来说有一种说法叫交互卦,震卦
一变为巽卦,这两卦是互相变现的,所以说,风雷互现,在中医里面叫肝木呀,风木之象,木气一郁
热以后马上化风;这个巽卦在脏腑里面怎么类比呢,有人类比成胆,我觉得还不尽然,它类比的是什
么,是厥阴心包经,厥阴心包经的这种风木相火之气,木火之气。
大家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问一下,简单做一下解答,大家没什么问的我再继续给大家继续讲,就是说
我们学习这个先天八卦跟后天八卦,只是拿来以后去理解它,并不是说它是一个千篇不变的这种定律,
也不是说它是一个准绳什么的,而是理解古人是怎么样来认识天地之间还有我们人类脏腑之间的关系
的,它是怎么表述的,它既然这样表述出来就有它的用途,就它的原因,就它这种表达的这种关系,
但是呢,它这么既然一用了以后就有它的方式和环境,已经就僵化掉了,我们必须找到了合适的这种
方法,找到了合适的这种场景来运用它们的时候才能够正解,而不是说不分任何的一个场景就是僵化
的来理解,把它的数它的象来进行套用,这个就会产生很多种误差。
你象,对于我们理解一个事物的时候,你可以拿先天八卦也可以拿后天八卦,你也可以用河图和洛书
来进行不同的理解,以致于,就是说五行有五行的解法,三阴三阳有三阴三阳的解法,医学跟道家就
是说各种解法还有着些许的不同,在这种不同之中呢,他们又有共通之处,共通之处是什么?都是对
事物的这种,事物的现象进行一种类比一种阐释,所以这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不同就是在它们阐述的
角度不一样,反映出来的应用的这种变化的这种信息就是图像也不一样,卦象也是不一样的,本象是
一样的。
所以我就给大家讲,先天八卦天地定位,它讲的是我们对整个天地生人变化这个来源进行理解,我们
把它进行理解揣摩了以后,把它再运用出来。后天八卦也一样,后天八卦是人已经既生了以后,这个
天地之气的变化,也就是我们人体之间的这种营卫交流,脏腑之气的升降。
我们人既生了以后,因为各种不同的这种现象,然后,由各种这个气机收藏然后化生为脏腑,这就是
五脏的形成,五脏各藏精气,然后是六腑的产生,然后才是皮毛血肉骨才不断的产生。由于五气的内
在这种凝聚,然后外在的肌肤血肉才逐渐产生的。所以呢,总是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发展过程,有形
了以后,有形的气血再产生之间的交流与变化,所以说呢,这就要清楚一个问题,人类的脏腑是怎么
化生的,这在《四圣心源》的<精华滋生>、<脏腑化生>里面都简单讲到,大家回去可以把《四圣心源》
<天人解>的部分看看。
今天我给大家说过要讲一下先后天八卦以及六气这种之间的关系,现在呢,就是说,关于六气,我现
在简单给大家讲一下厥阴风木的这一气的变化,也就是这个东方震雷它所产生的在我们人体所产生的
生理现象,厥阴风木之气,内经里讲的是东方生风,风生木,所以说风木之气来源于东方,这种风木
之气在于天地人各有应象,天为风,然后是在人则应象的是肝脏,在地就是木气,它所代表的是一股
升达之气,我们人呢,是足厥阴,足厥阴呢是风木,还有手厥阴,手厥阴是相火,也从化于风木之气。
在历代医家对于我们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的解说里面,几乎所有人都缺了一块,就是厥阴风木这一
块,对于厥阴病的来龙去脉理解得不够深刻,而黄元御先生呢,独对厥阴病厥阴风木之气理解得十分
透彻,由这一点厥阴风木之气来贯穿整个六气之变化,这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种解说,由于这
点对厥阴风木的这点理解呢在于很多大病危症重症上就可以独辟蹊径,就是说,对于诸多纷杂的问题
一目了然,象古人说的湿热臃结的病人比较难治,又得化湿,湿为阴邪,可是化湿又助热,种种说法,
又不能光温,温了以后,本来是热气郁结,更会化为风燥,会产生伤阴。
为什么在黄元御先生的书里面在诸多用方之中桂枝用得比较多,很多方子里面都有桂枝,这个桂枝呢,
不一定要用,但是这个桂枝呢,是黄元御先生垂法就是说表法的一个表象,这时候厥阴风木之气已经
不升了,你可用桂也可不用桂,可用桂的时候是要助长这个厥阴风木之气的温升,不用桂的时候是什
么,是厥阴风木之气已经燥烈了,这个时候适当少量用桂枝三五克,或者用点柴胡,走血分的话你可
以用点川芎来表达这个舒达之意,所以说呢,黄元御先生的方子可以套用,但是,如果不知道变化的
话,就会经常没有效果,很多人就经常对我讲就是说,黄元御先生的书也看懂了,用的方子没有效果,
没有效果就是对黄元御先生的这个表法还没有揣摩透,这个方子都是死方子,黄元御先生的方子也不
是什么验方,不像仲景,仲景的很多方子都是古方,古方传下来的时候它的效果运用都非常广泛的,
然后仲景再把它经过筛选摘取然后再排列出来。
所以说黄元御先生的这些方子只是根据这个表法随机排列的,它很多方子都可以互相印证相互贯穿的,
大家一看方子倒是很多,其实很多方子就是一个方子,只不过是加减变化而生出来的。东方,厥阴风
木之气,木生于水,成于土,然后是生火,木生火;这个土气相克,木和土是相生相克的,正因为有
土气的克制所以才能够成,所以木是成于土气的,而在临床之中的话,凡是诸般虚损或者是久劳的病
人的话,七八成的病人都具备了弦脉,弦脉是什么,弦脉就是人体这个阳气升达不力,不能够和升,
产生了阳气的淤滞,淤滞久了以后,就会产生这种弦脉;弦脉有两种,一种是浮而弦,还有点臃滞之
象,这时候直接可以用桂枝,用桂枝汤进行加味,或者用桂枝汤加上理中汤,从中土开始疏导;如果
这时候脉象是弦细而少胃气,这个时候呢大家可以直接从中土运化,直接从建中土培养中土然后酌以
培土疏木来进行治疗。
再进一步呢,就是说,木之不升因为下焦水之不温,所以用附子理中汤然后酌以少量的桂芍,在临床
当中呢很多人就是说,关于木气不得升达一用桂枝量就太大,黄元御先生的书上就是说桂枝量不能用
太大,木气不升的时候本来就生意不达,这个时候你要去升它,就得适当的一点一点的去用它,不能
说他本来就迈不出步子你一下叫他跑叫他跨出很大的步子,这个木气一下就会起来风燥,所以呢,对
于很多木气淤滞不得舒达的时候,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还会舍弃桂枝,先去滋水涵木,先去用一些归芍
胶地这一些营养肝木的这一些药;就像一根小树苗一样,小树苗为什么长不起来,没水,所以要浇水,
土壤不够你也得找点好土,然后才是阳光,所以说呢,在于这三方面都和合了以后,这个厥阴风木之
气才能和升。
这点掌握了以后,百分之七八十的病人可以说你都有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厥阴风木之气从足走胸,足
厥阴从足走胸,手厥阴从胸走手,所以说呢,这个厥阴风木之气呢,足厥阴升而手厥阴降,足厥阴升
于足手厥阴降于手,提到厥阴之气了以后,我们首先提的就是足厥阴肝木,这为什么?这在我以前讲
课之中也讲过,就是说相对于足厥阴来说,手厥阴的经气要弱,经脉循行要短,所以呢,气弱从于气
强,所以说,就是说从化,伤寒论讲六经变化的时候只谈足经不谈手经也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不是不
谈手经,在后面这个变症坏症之中,还有手经这种经气的变现。
对于厥阴风木这一气的深刻理解,对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这一类慢性病是非常关键的,首先我给大
家讲一下糖尿病,糖尿病是什么,“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这个谷入于胃吧,凝精于肝,第一步,然
后是脾气散精。这个谷气是什么,水谷精气呀,它经过胃这种腐熟磨化了以后,这个精气先散于肝,
通过肝气的舒达以后然后脾气散精,这在现在这个西医讲的这个生理变化之中也可以得到印证的,这
意思就是什么,这个脾胃呀,这个磨化吸收;对于水谷之精,然后进行布散的时候是靠这个肝气的升
达来产生的,而这个糖尿病,就是因为我们吃了这个饮食水谷这个精气吸收了以后,不能够布散,藏
在血管里,一吃完饭了以后血糖会非常高,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血糖下不来,就产生了现在说的
糖尿病。
这个糖尿病应该不叫糖尿病,西医的糖尿病应该叫血糖病,很多糖尿病人尿糖不高,只是血糖高,糖
尿病人就是血糖高,而且在饭后多少小时以内这个血糖不能够回落不能够回复到正常,这个就是吃饭
了以后肝气不能够舒达,饮食的精微之气抑郁在营血之中布散不开,就是从简单一点血糖高进行取类
比象,就类比到我刚才说的这个,类比到这个然后怎么治呢?
这个营血里面淤滞住了,大家知道,这营血里面,营为什么,营为阳气呀,营气里面这个血呀,营血
藏于肝木呀,血藏于肝呀,这肝木之气就是宁折不弯的一个特性,一有淤滞的话它马上要爆发,所以
呢,这个营气淤滞了以后,马上就会产生这个风火燥热之气,所以呢,历代医家来治疗这个糖尿病治
法之中,首先一法就是第一凉血清热,这叫对治。
但是呢,大家都知道,营血的淤滞是因为肝木不足以升达,并不是因为热气一直淤滞在这个营腑里面,
这顿饭你清完了以后,下顿饭你吃完了以后营血还继续要郁热,所以呢,在治疗这个糖尿病之中,疏
木是非常重要的,既然要疏木,木气为什么不升,就要培土,培土所以疏木,怎么样培土,参芪并用;
怎么样疏木,柴桂芍;土木不升呢原因是寒,所以呢很多病人要温阳。
而且呢,我们现在很多病人就是糖尿病的来源是什么,长期生活饮食不规律,劳累了以后,元气匮乏,
元气匮乏了以后,下焦元阳不足,不足以温化,而后天呢又因为饮食过多肥甘厚味,吃的饮食东西营
养东西太高,你看我们吃什么,吃这些肉食呀这些高营养的,它都是阴精呀,需要消耗这个元阳之气
去炼化它,如果你元阳东西炼化不足了,就会产生什么?高脂血症,是不是,高胆固醇,血液里面这
种淤浊的东西太多,化不掉,脂肪肝等等一系列,也就产生了,还有更有甚者,就是说,还有得前列
腺炎,前列腺炎也是前列腺的淤滞增生呀,怎么样的,这也是下焦阴气,所以说呢,既然是这样,在
我们治本的同时,暖水燥土疏木的同时,你要想想,血管里面这个淤浊,你要清掉这肝经的淤浊你要
排掉,前列腺中的这种淤滞你也要破掉,也要看清楚这个病的这个表象,相应地加上一些引经药物。
这在临床当中要通过病人的脉象,通过对病人的种种症状的变化问诊去了解;
所以说呢,糖尿病呢,跟过去古代所说的“消渴”有所不一样,但是呢,简单用“上消”、“中消”、
“下消”来解释糖尿病有它非常不合理的地方;解释糖尿病的一点呢,就是用厥阴风木之气不得升达
来解释它,你看这里面解释已经非常清楚了,所谓的厥阴风木之气再上就会形成上焦的风火相煽这种
燥气,火能克金,克的是什么金呀,是太阴肺金之气,太阴肺金之气本降,克它,它就不能降,所以
呢,肺气就不敛,肺气不敛出现什么呀,肺金之气是阳明燥气呀,燥气不敛就会出现口干干渴,如果
要多饮呢,必然是有阳明胃气(热),很多糖尿病病人,渴而不欲饮,渴而少饮,大家都知道,有肺
燥但是胃没有燥,所以在用药的时候你要清肺你不能清胃,清肺的药和清胃的药要截然分开。
你既要温脾胃的话,下焦你就得用干姜,你要清肺的话,你上焦天花粉,哪怕石膏,知母都可以用,
但是你下面脾胃既然是寒的,你干姜也必须得用,所以就要寒热并用,还有就是因为木郁了以后,你
要考虑到它的阳明燥金之气不降是因为少阳不降引起了阳明不降,还是因为阳明之气已经囤结住了,
是阳明之气不降为主呀,所以要分清标本,有的病人是因为阳明不降用柴芩芍疏解少阳以后,少阳之
气一降,阳明之气自降;
很多问题的这种表象,就是内经所说的必先其所因而伏其所主;这个治病就是这样的尤其是慢性病,
它的每个症状你都要知道它是怎么来的,然后去怎么治;先治哪个症状后治哪个症状,然后才能达到
这个厥阴风木的这种和升,这是最根本的目的,关于这一点我就延伸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
一下。
问题:“厥阴肝火是走足少阳胆经还是走手厥阴心包经?”
答:首先呢,这个问题反映了很普遍的一个问题,我给大家讲一下,首先这个火字不要乱用,因为在
黄帝内经里面讲过,对于我们人生活在这个地球的这个环境之中,地球是什么,大气举之,然后呢,
风寒谷荡,火气游行于四周,就是说什么,这个火是无处不在的,六气有余皆可化火,我们人身体生
生不已的一口元气呢,然后周游六(须)然后变化不(拘),在全身周游的话,只要凝滞在哪一点哪
一点就化火,为什么呢,举个通俗的例子,它就像一股能量就像一股阳气,只要淤滞了,局部淤滞局
部就会产生能量的这种淤滞,局部就会产生化火的这种淤滞现象,所以说呢,足厥阴肝经没有火,因
为它是阴经,它不会有火,它是有什么火呢,足厥阴肝经淤滞了以后,产生什么火,产生的三阳之气
不降,这个我也得给大家讲清楚,由于肝经不升的话首先影响的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就好像
是打水的一个辘轳一样,就好像一个循环的一个圈,你这边不升,你那边足少阳,少阳之气,胆经之
气想降也降不下来。
所以呢,足厥阴肝经不升,在上的话就容易引起少阳胆经之气不降,所以就口干口苦呀,是不是呀,
这少阳相火就出来了,耳鸣、头眩、目痛,是不是,少阳相火就起来了,相火就是胆火,是不是,再
者呢,由于足厥阴肝经不升,引起了手阳明大肠经也不升,在下就会有些痔疮,便秘,痔疮出血等等
的现象,阳明燥气。
在这,肛门在中医叫什么,叫魄门,魄属肺,肺气不降,然后呢;这是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呢,手厥
阴就不一样了,手厥阴是从足厥阴肝经,从化;但是呢,它要是厥阴肝木之气不升的话,手厥阴心包
经可以自现,手厥阴心包经是相火,它自现的话也会显示出来,就是说,由于足厥阴肝木不升的话,
上焦会心烦,躁扰,这就是厥阴心包经这种现象。
问题:旱半夏与水半夏、清半夏、法半夏有什么不同?
答:旱半夏跟水半夏它两个是质地的不同,清半夏跟法半夏是炮制不同,旱半夏是道地的,是好的,
水半夏呢,是次一点的;清半夏法半夏是讲炮制不同,一般的话,临床上,清夏吧,一般讲是化痰的,
法半夏是理中的,姜半夏是止呕的,不同的作用就不一样。
问题:能不能具体结合医理发挥一下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
答:我开始刚才给大家讲的都是这个,先天八卦为体就是讲究的是这个云出天气雨出地气,天地之气
互相往来的话,产生的话就是天地而生六子,就产生六气,说六气的变化,这是先天八卦,六气排列,
各有其位。后天八卦就是说,人既生了以后,后天水火用事,以七情为用,就产生后天八卦的这种脏
腑经气的这种互相的生克。
行,这节课就讲到这里。
问题:后天八卦里面乾坤和坎离的关系怎么理解?
答:后天八卦的这个乾坤又叫天门地户,它还是讲的天地的变化,乾呢,中医里面很多人把它类比肺
经或者大肠,讲的是肺气为最高,用肺金来理解。坤卦呢,坤为脾胃,脾土,中央戊己土化生万物。
坎离呢,是讲水火的这个根源,我们人身体的气机变化都可以用水火的一来一往,水火的变化来产生
来理解脏腑的生成,气血的化生,可以用这个来理解。
下一节课主要重点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我们人是怎么样生成的,精血是怎么样化生的,脏腑是怎么样生
成的,大家可以把黄帝内经相关的篇节跟章次看一看。
下面对答:
问:老师你好,我想问你一下关于这个相火,我有几个不太明白的地方,首先第一个,这个相火,在
生理状态下好像解释成少火,在病理状态下解释成壮火,关于这个相火在病理状态下,它应该是类比
于虚火呢还是实火,是不是一定是虚火,就是关于相火的虚实的问题,
答:这个问题的话,就证明你对医学的这个道理还有点迷糊,内经说,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一
谈到实,有其实必有其虚,这是内经里讲的,就是说,方虚方实,邪气盛,为什么邪气盛,肯定精气
有亏的地方,它才会邪气盛,是不是,所以说谈到实的问题的话马上就要联想到虚的问题,看到虚的
问题马上又有实的问题,所以说呢,可以抛开虚实,简单看这个六气的太过与不足。
因为六气在全身循行的话,从厥阴肝木之气来看,厥阴肝木不升的话,你可以说它虚,因为它升不足,
你也可以说它是实,因为它淤滞有余,所以说这个有余和不足,虚跟实都是相互的,你从不同的角度
来说你可以随便叫它,你理解了以后你就可以随便用虚实,你不理解的话,你觉得虚实你必须得找出
来一个,到底是虚还是实,能听懂吗?
(问:还是不太明白,您刚才说的那个有虚必有实,您提到邪气盛了肯定有虚,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但实际上来说它有一个主次的关系,你比喻说这个病人本身就是正气比较内足的,但是他感受的
风寒邪气比较重了,同样也会产生外感病,有些吧,譬如体弱多病久病的病人呀,他感受一个比较轻
微的着凉他也同样会产生外感,这就有一个虚实哪个主次的问题····)
答:我们今天讲的是六气跟相火的变化,这个外感六淫呀,淫就是太过,外在的六气有太过,但是太
过呢,又有它的不同的程度,你讲的是这个,但是这个太过的程度不同呢,我们另外谈了,我们今天
讲的这个虚实,你就不要讲外气,先讲本气,···打断···
(问:咱们换个例子吧,就拿这个肝来说吧,比喻说咱们说肝火旺,就拿脏腑辨证里说的肝火吧,就
是肝火上炎这种,您说这个肝火属不属相火,就平常我们说的这个肝火,可以认为相火旺,肝会化
火····)
答:你很多概念你都没搞懂,就是说,肝火这个词可以用,不懂的人用怎么用都不对,为什么?因为
肝经就没火,我刚才不是讲了吗,厥阴肝木不升达的时候会产生化火,这个火从哪来的?(插:少阳
来的)这个你要搞清楚,这个不一定是少阳来的,全身六气有余都可以化火,它有时候,因为厥阴肝
木不得升达,阳明就会产生阳明之热,也有少阳之热,甚至会产生太阳之热,就是说它会,这个热自
三阳寒自三阴,这就是六气它的变化的不同,因为这个六气,这个三阴之气不得升达,肝木之气不得
升达,它淤滞在中焦了,它没有彻底的郁陷下去,这个郁吧只要一陷,它下面肯定是寒的,三阴呀它
的阴气不化了,三阴经阴气不化它肯定是寒象。
在下它肯定有寒,在上吧它肯定有热,但是呢,只要是厥阴肝木之气不得升达的话,它总归是个阴象,
化火归化火,化火是现在所住的现象,就是说,(插:从哪来的?听不太懂,可能和自己的学的知识比
较窄····)你简单讲一下吧,什么叫君火呢,君火大家都感觉不到,君火就是人体后天水火立极
的这个主宰,就是说,灵瞑不寐的这点神识就叫君火,我们君火呢就是要保持我们脑子要清静,是不
是呀,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就是说你要清静的话,三阳之气就能降,你的五志欲望就不会泛滥,
相火是什么意思吧,就是君嘛,君就好像是皇帝一样,皇帝是不需要有多英明的,皇帝只需要不要有
所偏好,全面去看待问题,听取八方的意见,体会各个能臣的用处,然后去知材善用,这是皇帝,皇
帝是没有特殊才能的。
然后是相火,相火是什么,我们人体的相火就是一股元气,这股元气的作用它可以扶肝它可以暖肾水
它可以通调水道它可以变化万千,它可以滋生气血,这就是相火,我们身体活着用的就是这一口相火,
就是靠相火来进行全身的这种,以及生理的变化都是靠相火。
(问:相火可以理解成是元气所化生的吗?)对,是呀。(问:那为什么李东桓又说相火是元气之贼呢?
这个相火是指的壮火吗?)他的相火呀,只能是这个,相火呀要不安份了,相火要上逆,相火上逆叫
什么,你就像皇帝忽然权力不足了,底下太监大臣们或者是地方一些官僚拥兵自重,(皇帝)他说不动
他了,他不能兢兢业业地执行自己的任务了,这就叫元气之贼,这个时候呢,元气就会走泄,元气是
不断的周流不息的,这个时候相火它所行就是逆了,元气就会泄漏,这个时候讲的是什么,这个相火
还是肝,我们讲的这个肝气需要和升,肝木之气要升达,万物才能滋生,是不是,这个时候相火呢,
肝木之气不升达郁滞了,就会破,其他的正常的运行就会受到它的干扰,干扰了以后就元气泄漏;
再就是肺气不降,肺气不降就会产生盗汗呀上焦的一些流鼻血呀,在下焦就会产生亡精失血呀,中焦
就会呕吐呀这个脾胃不足,九窍失聪这些,这些都因为肝木之气不得和升,所以过去我们古人讲的就
是说,肝即相火,讲的是从这点道理讲的,我今天给你讲的相火的意思是我理解的,但是我认为我理
解的这个是正义,这也是从原本中医的释义的角度来解释也就是这个道理,···(插:能明白点了,
比刚才感觉是明白点了,但是您看书上有的相火可以通俗地理解成人体的阳气的作用似的,它可能指
的是生理上的那个相火的吧,但是您看五脏皆有相火呢,你看心脏存不存在相火呢?)五脏就不存在
了,什么叫五脏,脏者藏也,它藏的是精气,它把元气藏起来了,你看,什么叫肾脏,就是一股闭藏
之气叫肾脏,没肾脏呀,它叫藏呀,什么意思呀,就说元气走到它这个位置元气开始藏了,故名曰“肾、
肾藏”;就跟我们一样我们到了北方了,一看,哎,到了哪啦,到北京了,没北京,只是我们到了这
块地方了,我们叫它成为北京,叫它北方,然后我们又走,哎,到了南方了,我们往东走到了东方了,
这是一个方位,这是一个名词,我们到肝了,哎,肝脏,肝藏血肝藏魂,都是讲的藏,所有的名字用
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说它这里是一股升达之气的来源,把这名象都破开···(插:现在关于这个相
火好多说法都不太一致,好多书上···)那我说的这个相火你理解了吧?(我明白您所说的相火是
什么意思,但是···)行了,那就够了,那你就仔细体会体会我说的这个相火的这个意思,等你真
正明白的时候,你也就不会考虑那么多了,你哪个都不明白你哪个都拿来比较,这是知识分子考古学
家做的事,跟做学问一点关系没有,做学问就是拿心去体会,它为什么这么讲,到底是什么意思,真
实的体会到了以后··(插··)你再来说(插:那平时说的什么肝气相火什么三焦和心包都说是···)关于
三焦和心包我下面讲脏腑生成的时候慢慢就会讲到,关于你脑子里什么是三焦什么是肝,你还没有真
正的体会得切实,你搞清楚了以后再来搞明白这些东西,你现在谈这些东西我觉得还早,你就搞清楚
相火,相火就是人的元气,相火就是元气之别识,就是它一个别名,是不是。
什么叫相火乃元气之贼呢,你看相火什么时候当贼,相火上逆,相火外泄,是不是,这都是有名词,
就是说,你就说宰相,宰相一定是好人呀,宰相不干好事了,你说是不是,他肯定是元气之贼了··(插:
谢谢啊,我听了您讲这课对这理解可能就更深刻一些)就是说什么东西都要贯穿,把整个名象都贯穿,
脑子里没有一点一毫的这个名象,什么名象到你脑子里都是没有概念,过去我们老师讲的那样,我们
学中医举个简单例子就是我们见一把锁,不会开锁的人见一把锁,哎,锁住了,这是个难题这是个东
西这是个障碍,但真正对于行遍天下的神偷来说,这个锁在他脑子里面是不存在的,他就觉得很简单,
只要一碰上它就开了,所以他脑子里没有障碍,所以我们学中医也就象那个神偷一样,见到了先天后
天八卦,见到了乾坤离坎,见到了心肝脾肺肾,脑子里没有障碍,我们一看到这个词脑子里是空空的,
这就可以了,这就可以觉得,哎,我中医学通了,你一见到它你就,哎呀,我有个新奇的理解,这个
怎么怎么回事,那你自己就把自己害了,听懂了吧,好,今天就到这,讲到这里啦。下节课讲“四圣
心源”<天人解>。再见!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医道渊源(20080227 )
橡树整理
以前呢,给大家讲过神农本草经的一些基本的药物。从那里就说我看到大家对医学的六气气化这种根
本的变化不太了解,所以跟大家统一认识,然后对六经气化讲了一部分。
这节课呢我想就那个中医最基本的这个传统的医道从根本上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讲解,这样对大家以
后对很多内经里的问题有着一个更深入的看法。
以前给大家讲了六经气化的一个过程,推荐大家看的是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有关六气解,看完
六气解的时候就说我觉得大家其中一部分人可能有一种看法吧,提出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本书
与黄元御先生的理论有类似之处。确实是有类似之处,但两个深层次理解的角度有不一样的地方。我
们今天要讲的就是说黄元御先生所对医学的理解所领会出来的这种状态,他到底是不是这种传统医道
的真髓,他到底是不是全部的这种传承。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所有文化起自于所谓的开天辟地,
天地鸿蒙的时候,伏羲画卦,这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开端。然后是衍生出来了先天八卦以至于连山归藏
诸多易数的演变。
而作为正统的传统文化来说,是伏羲画卦文王是说卦然后是孔子系辞。在这个人文文化传承的顺序中
因为这个易经对人天道理的理解然后产生出来不同的用,儒家主要是传承人文文化这方面的,道家主
要是通过这种象数方面的而不主要是理这方面的,所以产生出很多流派。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还是来源于易,因为咱们中国这个所谓这个易啊它是包罗天地的,是整个天地
人,是整个天地人与宇宙的变化的奥秘都囊括其间了。所以他不是局限的,所以他可以从这里面囊括
整个人类以至整个世界文化的变化。而中国文化在这里就独得了他的神髓,我们今天就是根据至于说
伏羲是如何画卦的至于先后天八卦如何的产生这点也不好说,因为已经没有办法考证了。我们只能根
据说我们后人从前辈这里然后是流传下来的这些资料是如何研究如何去领悟的。
现在贴出来了这个河图和洛书,过去古人说河出图、洛出书,伏羲时候有龙马出于孟河,所以有河出
图这个传说,又有大禹治水时候有神龟出洛水所以有洛出书的说法。这两个图呢就是包括着整个医学
还有整个道家的整个学说变化的一个开端吧,都是从这里演化出来的。他包含着就是说一种对天地人
的一种认识。
先给大家讲一下河图,河图大家看了中国古人呢就是说他研究数的时候,开端的时候以阴阳,这个河
图呢最上面这副是河图,上面没标出来,下为一六,上为二七,孔子也曾经说过,天一地二,天三地
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十地九。这就是讲的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互相匹配,产生这种天地变
化。然后以十数就是从一到十这十数来以配天地之间的这种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十进制吧。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为北方水,大家看这个卦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卦有实心的有空心的卦,空
心的代表阳,实心的代表阴,阴阳相互匹配。中间的这个土,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那是十个黑点,
天为阳地为阴。整个这个卦吧就说他是教你们怎么看呢?他是分为内外两层。但是内外两层又各有变
化,首先谈阳,天一生水,这一个白点代表什么?代表阳水,就是说阳五行,五行里面又分阴阳,有
阴五行与阳五行,代表阳五行之间的水。水生木,就是三点,就是内卦了。然后是水生木,三个白点
代表阳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土位居中,然后是九个白点,土生金,这是阳五行的这个整个
的图。与它斜方向的还有阴五行,阴五行也一样,也是这种生化的这种方式。再来看,六个黑点代表
水,水生木,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水生木木生火,两个黑点然后,火生土,十个。所以呢,这个河图
是个阴五行,阴五行和阳五行相互错综产生了一个变化。有人说他是属于先天还是属于后天,不是属
于先天也不是属于后天,它是属于先后天之气相互错综产生了这一种对于人生既生于天地之间的变化
的一种用图象的一种阐释,不是属于单纯的先后天的这种简单的问题。
所以说呢,这种河图它讲的是生生不已之道,就是说大家看他是这种顺旋就是说这种右旋的话全部是
五行顺生,在这一点上它讲的是人生这种生理气机的一种变化,七情不断的这种变化。而黄元御先生
呢,就是以河图作为一个阐释人身体营卫气血变化的脏腑生成的一个根本的一个现象,作为一个借鉴
产生的黄元御的这种学说,大家可以借鉴河图的这种阴阳内外的关系来进一步理解黄元御学术。
可以随机提些问题,阴五行阳五行相互重叠产生的这种阴阳顺生的这种五行顺行的这种现象。它是自
然界自然发生的一种现象。好比自然无处不在,就是说自然而然无为之道,道家是这样理解的。最中
间还有一点就好比太极的一气,一气呢作为四个点正好是五行的四相属土,土位居中。这一点恰好是
黄元御学说的最直观的表现,天地之间阳生阴成。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一之水跟地六之水这两者之
间还是有差别的。
北方主水,主藏精,为肾之所居,阳五行这一点代表元精元气的发源之地,藏精之所。而这个阴五行
这一点阴水它又代表着浊精,这两点是有区别的。同样这五脏是五神脏,五脏生成这个道理,五脏生
成然后有阴阳气血的变化。
大家看左手边,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这个内在的三个白点代表阳魂而外在的这八个黑点代表游魂,这
种魂气浮散的这种状态,但是魂皆是阴,皆是阳气生发的一种现象,所以说内在阴阳又各有它不同的
表象。就好像底下这个元精与浊精,上面这两点是阳火跟阴火,因为在五行里面,在五脏藏神里面,
心藏神,这两种阳火跟阴火,相对应来说有元神与识神的这种差别。
中土代表脾胃,中土藏意呢有两种,如果五脏藏神神气安藏固守的话代表这种真意,如果这个中土藏
意不固的人那他对各种心神意识的控制就比较差,所以说他两者在表示上有差别,我自己的简单理解
给大家讲述一下。大家如果对这方面有了解的话可以提出问题大家互相探讨一下,要不然我自己讲解
的话,自己讲解一下比较生涩。关于这个问题吗本来就是个人的一种理解感受,慢慢感受以后理解以
后慢慢应用到临床对宇宙自然的认识。
至于就是说河图这幅图它的阴五行阳五行这个排列的顺序内外,这个方法完全可以代替黄元御先生所
排列这个四象枢土的五行脏腑生成的这个变化。把这个河图学说掺杂过去会大大丰富黄元御先生的医
理道理,还可以佐助临床解决许多问题,这是这个河图全面的。
这个师承好说奇数代表了正旋转或顺时旋转。
这个话我不知道是怎么来的或者有什么讲究,这个我不大清楚。因为在这个河图里面讲的都是说五行
顺生,不论是阴五行还是阳五行,代表着这种阴阳交错五行顺生的这种道理,它也不是代表奇数啊偶
数啊这么简单,觉得它是代表阴阳的一种表象。大家简单看一下然后我给大家,因为这个河图洛书它
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发源一个开端,很多关于天地人的道理在这其中得到。
现在给大家谈了河图再谈一下洛书,河图是生化之道,洛书是制化之道,一个代表生化一个代表制约。
大家看刚才的五行全是五行顺生。这个洛书就不一样了,洛书也是北方四周分别就是说四周分裂,代
表八卦的一种方位。而中土代表中央土。关于它这一点呢跟河图又不一样,河图是阴阳五行总共是十
位,而这里面只有九宫。所以这种九宫变化呢就讲的是。而洛书呢,中间五天圆地方。河图它应该画
成圆形而洛书呢画成方形。这两种就各代表了就是说河图代表生化之道,属阳;洛书代表制化之道属
阴。所以两图一方一圆,所行的方向也一左行一右行。
中土五,土克水,克下一点阳水,下一点阳。从这一点开始以后。行制化之道,阴水。水克西方然后
阴火克阳金。阴金克阳木,阴木然后再克中土阳。以阴克阳,阴静阳动,以动治静,洛书它表达的这
种含义。天地之间呢行生化,生化是什么呢?生化之道是木火之道。什么叫制化呢?制化就是金水敛
藏之道。金水敛藏之道古人又说是金火之功。为什么呢?只有金火能熔冶万物,
所以说呢,河图这个代表变化它的金火之位是相互变化的。本来火来熔金,金来敛火,这个是变,所
以说呢在我们就是说所学的过程中什么应用这个东西比较多呢?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疾病吧,一种是发
生发展的脏腑生化的一种道理,一个是河图。一个是疾病要好转要逆于天时或者要逆于这个疾病发展
的话,要治病的道理的话,有时也要用洛书。继承的话你要是克制才能够把浮散的元气慢慢收敛起来。
这是洛书的制化之道,对于整个人身来说,有生化有制化,才能成其道。象道家所谓说的修道的返还
之术什么九转机讲的就是洛书的这种智慧,就是不断的练己然后是返还制化。
第一点起源于中央之土,土克水。然后是用意念守己,守己是那个己就是中央戊己土那个己,把意念
敛藏住了以后,然后通过土克水水气不浮动了以后,五行的这个克化道理然后逐渐地安藏,然后达到这
种合于生化的道理。为什么?因为敛藏,心火敛藏水木才能生发,也就是说气机收藏了以后这种元火
才能够逐渐升生,这在我们治病过程中的话,往下,寒凉苦寒派的应用能够达到这种水木的生发,这也
是最近一段时间慢慢的学习然后逐渐地领悟到这点吧。
我们中医学说为什么历来有温阳学说有苦寒派。他们两者所走的道路是各有其方的。各有其方各自有
各自的道理。有的病人呢通过温阳化气以后能够达到治疗的效果,而这类病人如果换过来他通过收敛
金火这种治疗方法以后也可以达到最后元气的滋生,这一点在临床上大家仔细看的话也会发现。就是
说很多病人恶寒、怕冷虚症病人,通过降气含藏清热苦泻的方法逐渐地达到四肢慢慢的温暖。然后是
阳气的慢慢恢复。这种道理是有的,这种病例也是有的。
所以说这种病例暗藏着洛书的这种制化之道。但是这个河图洛书讲的都是大道理,临床应用还要结合
过去临床的验案以及验方的应用逐渐地理会理解。要不然光知道大道理的话临床应用还达不到应有的
效果,所以说大家经常看病就知道。很多病人就是象以前明明知道是虚寒症最后用温阳化气的方法治
疗很长久以后病人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又发现一种现象脏腑的精气逐渐匮乏,以前的许多症状
得到改善,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再用了,再用的话会阳气浮散,生反而克。为什么,生化太过。不能收
藏的话这个形质都受到影响。
所以古人看病的话也就是说,这个生化的道理是揭示天地之间人文万物万物发展的一个动向,而制化
的道理它代表着就是说人定胜天。人类我们通过后天返先天这种不断的锻炼达到这种修道的这种目的。
而在治疗过程中呢合理应用这种生化和制化的道理然后它可以达到一种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个关于洛
书关于这里面大多数讲的是道家的返还之术。这种呢,过去道家的很多书中,都有阐述,我在这里说
了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下,我可以给你们引申一下,如果单叫我讲的话可能游离于这种医学。
大家再仔细把这个河图洛书看看,认为有什么不懂的或提出问题,把这点知识进行一下圆融就是进行
一下理解。因为河图洛书呢是一个很基本的东西,大家对这两个图有了基本的认识了以后,在以后不
断的学习中才能够利用它,要不然的话这个门入不了。河图的这个内容呢有人问过融入黄元御的医理
很好,河图内容本来就是黄元御医理的一个阐发吧,黄元御先生的这个医理呢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五行
顺生,就是由先天到后天,自然顺生的这种阴阳顺生的这种道理,它主要的是要阐述一种脏腑生化的。
而洛书里面讲的是一种制化的道理。参杂进去我们就是说修道啊一些治病的用药啊的一些道理。他两
种阐发的道理还是有区别的。河图它是一种生化之道,河图的生化在于五行顺生,是法于自然界的这
种道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而这一点水呢,右行的话这就是制化之道这就是洛书,左行的话这就是河
图就是顺生这就是河图,这就是生化之道。
现在先看这种生化之道。以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先天河图的生化,而五行四象全
靠中土来运转。这个图呢它列的是上下东西南北中这五方的这五个方位,而这五个方位列于五行呢它
们又呈生生不息的排列。不论是这个阴五行还是阳五行。它们排列的顺序都是顺生的。
阴五行阳五行然后是各有阴阳的话即为五十五点,五五之数即为大衍之数。过去古人又讲大衍之数讲
的是这个河图,是说天地万物这个滋生演化的意思是大衍之数。
一与六,刘金河问:一与六有什么内在的观念。这个不要看它表面的数是不是。我们古人讲的是什么?
我们古人就是说这一到十我们古人把它类比于阴阳。然后在在这阴阳之中呢就说这一六象征着壬癸之
水。大家不要看一六如果类比成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样在里面这样理解。一六象征着壬癸之水。
二七呢丙丁之火。三八呢是东方甲乙之木。河图讲的是天人之间的这种生化之道。洛书是制化之道。
两个都是讲天人的。只不过是一偏于阳一偏于阴。
给大家简单讲一下吧。什么叫生化之道,这个我们人既生于世是靠什么呢?是靠先天的一点元火,哪
一点元火?肾中一点元火是不是,是天一生水,天一是人身体元精元气之根本。这个天一生水呢,就
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样是一气流行,在我们治病之间的道理是怎么讲呢?我们治病之间
的道理我们生化之气不足的话可以用四逆汤,可以用大剂量的附子助先天元气的这种元火开达,而这
个附子这一点阳气热它是一点元精可以直接深入肾水之中,这是阳五行,还有阴五行。
阴五行是什么?阴五行从中焦我们吃的饮食,饮食生化了以后还是靠着先天的元火的推动,饮食生化
这种浊精,浊精了以后然后发散靠的木气发散,然后化为奉养心神营血,然后是滋养全身,然后是化
气,化气然后通条水道,通条水道以后变成二便然后是排泄。这种阴阳生化之道脏腑生成的道理皆在
于先天河图的这种变化。
附中问:这个河图和洛书,麻黄开太阳是河图,双黄连没这个意思。因为河图和洛书它讲的是非常大
的一个道理,麻黄开太阳它是助它也是助的是生化,这个双黄连对于有的感冒的病例来说它也是一个
佐治。就是说河图洛书的道理不能这么说,可以这么讲吧,关于丹溪,丹溪应用了知柏地黄丸,虎钳
丸等等方法,用苦寒坚阴这里面还有洛书一点制化的道理。这个洛书制化制的是什么?给大家讲一下,
就说我们人既生以后,就是说这种七情过用,五欲纷杂,人这个欲望啊时时刻刻都是比较纷杂的,这
个五神脏呢五神精神魂魄意它啊应该敛藏在五脏里头。五脏不能藏了以后它这个五神就会浮荡,神气
浮荡了以后就是你在助它开发的时候,它本来脏气藏精就不足,到时候过度助它的生化以后藏精反而
匮竭,这个时候呢先用的是什么?先用的收五脏之神,要五脏之精气要升达呢先得收敛五脏之气,敛
降五脏之气开泻六腑之气通达了以后,腑气能够通达了以后,三阳之气才能够然后和降和这个敛藏,
然后这个五脏之精就容易敛藏。
为什么说它许多有病的人他心情烦躁,想安静安静不下来。这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通过这种制化的道
理然后进行就是说金火异位,将金火之气敛藏。金气本来是个刑罚的克伐的将金气也那个什么他这个
古人将什么苦泻,金欲折之。图画通说中的河图正好是我们这里的洛书,图画通说肯定印错了我们不
用管它。这个一到十啊它本身没有固定的含义,它只是代表了这个表象,这个古人呢用一到十的数字
来表示这个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一个阶段。
先天河图呢有人说是法天,就是说按照天道的运行,是天圆,后天的这个洛书呢形的是地然后是地方,
这么讲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黄元御书中强调的少阴负趺阳为顺,刚才我又讲了制化的道理,制化这
个道理是从全局来讲的,不是说从某一点来讲的。黄元御先生讲的这个少阴负趺阳为顺讲的是生化之
道,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然后展开讨论讨论。有什么问题呢可以对于这个河图和洛书呢大家要先
要把它这个图记下来,图要记下来然后呢图形的方位也要记下来,对于这个方位尤其是河图吧阴五行
阳五行它内外之间呢最好能够在脑子里一目了然,然后再去理解它。在那个什么把它怎么样理解?把
它不要看成是一堆数在那儿,而是把它看成一股气流动的这样才行,你如果河图摆在你面前是一堆小
黑白点,是几个一二三四五六七这几个数字这就没用了。它表示气机生化的不同状态是不是,由凝结
到散,由散到凝,然后是这种黑白点表示阴阳变化的这种现象,以及有了这种象的感觉以后,到时候
内行人可以随便画一个八卦,随便画一个图象,你就是能够感觉到它内外的是顺呢?是逆呢?是和还
是不和,就会感觉出来它的含义,要不然的话对于中医这个象这个卦象之说呢,始终没有感应的话始
终难以深入。看的书再多也没用,制化之道首先是中央戊己土,它讲究的就是一个清心寡欲,对人的
五脏五神的一个收藏。然后在医学治疗上我们大家简单用的这个治疗上来说,可以法象于六腑,因为
我们现在这个人吧,他吃东西吃的油腻肥甘的厚味比较重,这时候呢,尽管木火升达不足,这时候呢
你还要用苦寒通泻的方法先通六腑,这就是制化之道。三阳气如果能够合降的话然后水木之气通了以
后这个五脏之神就容易安宁。
刘金河说这个问题,李阳波曾经说过农历一月份这个冰河解冻,这个六月份雨水增多,他讲的是这个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说是这个道理。如果具体到某个地方来说是有一定的说法的,但是你要是僵化地把
这个一跟六理解到十二月份肯定是不恰当的,你说的这是李阳波说的,还是刘力红,这是他讲课时随
便带出来的,这个不好说。
古人讲的是七损八益现在来解释这个,过去大家经常看医书的话可能会看到一个词七损八益,为什么
讲七损八益呢?因为少阳代表着七损呢代表阳易折,八代表的就是阴气,阴气易盛那,所以讲七损八
益。你不能把七损八益简单的归到七八月份,他这个七啊八啊一二这里面每一个数它就是代表着五行
一气运化不同的状态,从河图上来看,所谓阳五行的变化内中一点壬水然后生化成为三甲木,这个阳
气再升达,浮散在外,变为丙火就是七,所谓七损八益呢就是说这个丙火很容易浮散乘庚金,这个阳
气容易浮躁,这个阳气就已经外耗了。
这个八益呢就是说这个阴气很容易浓盛,一浓盛了以后然后内在的阳气很容易消耗。据古人说呢这个
七损八益呢这个七呢是少阳之数,这个八呢是讲的一种阴沉之气,就是说一个少阳,一个是太阴,太
阴之气欲浓盛。
又回到关于制化之道是如何学习呢,制化苦寒之道,苦寒对于苦寒之药的应用金元四大家象丹溪啊,
河间这些对苦寒用药都用得比较多。但是呢,他们对制化之道的理解是不是合适还有商榷的地方。只
是我们对制化之道这个药的应用呢可以借鉴他们,然后呢主要还是对洛书的理解。这个洛书呢主要讲
的是这个后天如何返先天,先天生化了以后脏腑的精气逐渐亏耗,气化啊,形质啊,脏腑慢慢的就是
浓盛,而脏腑真正的精气和元气在匮乏之中。这个时候呢讲的是制化之道就是返后为先天,这时候洛
书里面是这样讲的。就是说怎么样使先天的元精元气得到充沛充实,制化啊药物应用的话达到了一个
很高明的阶段才能够说是制化,一般的人这个。
这个无言说的是少阴等于七,少阳等于六,太阴等于八,太阳等于九。这个古人吧古人在这里面确实
也这样说过也这样类比过,七损八益这个河图洛书里面这种生化的道理这个古人又是曾经这么讲过。
它是怎么讲的呢,内圈吧大家看这个古河图吧,内一圈他一二三四是不是五可以这样讲。它内一圈它
是什么?内一圈是阳五行的生化,到达这个由内到外的。这个外一圈呢是这个阴五行由外至内,大家
如果把这个阴阳五行合起来看的话,北方癸水的话刚开始的话壬癸水,天一生水,说的话是外,外则
为六爻,内则为一,一点就是说外阴内阳。这个时候呢阴气逐渐升腾,这个阳气在内一点阳气在内,
然后阳气逐渐升达由内而外,然后是在阳气逐渐地到达鼎盛,这个时候脏腑之气逐渐升达逐渐生化,
阳气由内而外阴气由外而内。
这个麦垛机给大家讲的是丈夫八岁肾气实二八生气盛。这个我不知道谁解释的,这一点肯定是穿凿。
关于七损八益古人讲述的非常多,从那个周易参同契历代道家吕洞冰还有丘处机先生对这方面都是对
这方面多多少少都有过讲解,七损八益讲的是少阳跟太阴,一个是阳易消阴易长的过程,说得是炼丹
时候的火候问题。尤其以参同契开始,如果能从象上理解这个数的问题的话,大家都知道这个七损八
益其实根本不存在争议,正是一些搞学术的外行人吃饱没事干他们实在是了解不了这其中的内涵了,
只有作一些文字游戏。
洛书可以用八卦来分析,本来就是九宫,有很多人就用八卦来分析洛书。大家知道在我们古时候吧讲
究这个卦象啊不是象现在,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都是既定的两个身体先后天变化的一种定向的阐述,
而对于我们个人的人体的话,他这个卦象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每一种病理状态或生理变化状态都可
以用后天八卦进行不断的演变来表述我们身体的变化。古人就说尽量象在过去看一些书里面过去的这
种帝王啊王孙公子进行学习,就是说变化的时候,往往叫他画卦,他画的卦代表着他对周围事情的天
地之间人物的理解。我们现在学的看的这个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是宋代陈抟然后是有了太极图说然
后把这个演变,每一种状况有每一种状况的卦象。
我们就是说这个学医学习这个先后天八卦以后就是说它怎么变化,什么病情到底是什么卦,一个人什
么样的体质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你都能画出特定的卦象来分析它,八卦错综的这种来分析它的大局,
然后具体的卦象来分析它现在的变化,这才能够就是说运用。先后天把那个后天八卦形画出来,然后
根据后天八卦进行一下。
龟背上呢是洛书,河出图洛出书,河图是龙马,龙马有图神龟有书。这两点呢讲述了伏羲时候,而这
个后天洛书呢是后人有人这么讲,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大禹治水讲究的是运用洛书的制化的道理来进
行治水。
这个伤寒论里面方子的药味跟每味的用量是不是跟河图洛书的数字有关系。
这个吧要问有没有关系肯定有关系,但这个关系呢绝对不是说我们可以简单粗糙理解的这种关系,如
果是我们这么简单粗糙的理解的这么个关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早就僵化掉了,不能僵化地理解为三
克就是木或者五克就是中土,然后那五十克呢,那三十克呢那三克跟五十克之间又是哪个属木?
这里画的是伏羲先天八卦图和文王后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是乾坤定位大家看是不是。后天八卦图是
水火立极,为什么?后天八卦讲的是我们人的这个本身的用意,上为心火下为肾水,心火之间与肾水
之间相互交往然后五脏之气相互激荡产生了种种变化。东方震是肝,西方兑代表肺,天门地户是不是。
天门讲究是肺精之气,地户代表是坤,后天八卦正好是天地之气在人身脏腑之气一周有的这种变化。
看这个后天八卦图,然后再根据河图洛书图形看看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咱们再讨论讨论。
两图不一样,说的是后天八卦与洛书制化之道这个图,一个是定卦,一个是变数。后天八卦讲的是一
种变化,先天八卦是定向,是天地的定向。大家可以把洛书表示的卦象先看一看,看看洛书与后天八
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然后再去理解所谓洛书制化之道跟后天八卦之间的这种差别。
在这个洛书里面,五行逆传,然后是以阴治阳这种制化之道。它发生变化,然后在先天后天八卦这里
面它们产生了就是说金火异位,然后是水木也出现了这种错杂的这种关系,然后才导致了这种制化之
道,这种金火异位以至于在过去叫做金木变(这里录音听不清),这是在修道当中非常讲究的。
大家如果对这个感兴趣的话会多看修道这一方面的书,就会对这方面有更深的理解,然后再一联系到
治病或养生这一方面就会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今天呢我只给大家大概讲一下这个河图洛书,这个图
也画出来了,回去把这个两个图记着,然后先后天八卦这两个图记着,下一堂课我给大家讲三阴三阳
以及先后天八卦,它就在具体的就是说,先不讲医学,先后天八卦就在于具体的说在于我们看待事情
以后具体的应用,在为人处事以及过去古人讲的就是说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在一般办事做事时的时候
它的具体的方位的应用。大家下去复习一下,下一堂课再讲。下堂课还讲河图洛书跟先后天八卦,讲
一下先后天八卦,至于六经具体的部分我会抽时间跟大家讲一下。
今天就到这里

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中医概念(20080130 )
无动于中整理
最近讲课,感觉大家对基本的问题没有搞清楚,从今天起,我将按自己的方式,把基础理论按主线的
形式,分次讲解。名不正则言不顺,需要把中医的名词从头到尾串一下。
我们祖国的中医是源远流长的。但中医的实质是什么,他是怎样缘起的,怎样流传下来的。这是自古
到今一脉相承传下来的。但是呢,现在很多人把中医当成一门简单的治病手段。这是对中医真正思想
内涵的一种肤浅认识。中医不光是一门治病的技术,他是对人天之学的整个的领会,然后在贯穿到治
病之中,小到治病、修身,大到治国、平天下、了解整个宇宙的奥秘。所以说中医的实质是非常深奥
的。一部《黄帝内经》,所讲的人天之学绝不亚于佛经上所探究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学习这门学科
的时候,一定要有一种高远的志向,一定要有探求人天奥秘的志向和欲望。只有有了这种欲望、这种
想法以后,学出来的东西才能详细一些、味道更纯一些。要不然的话,只能学到一些草头方子而已,
骗了别人,骗了自己,对个人修身养性没有益处,对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没有丝毫的改变。
我们中国的文化,起源于三皇五帝(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
为"五帝")。
神农氏与《神农本草经》。神农氏,即炎帝,对药性的理解,把自然界的药物分门别类,对药物进行
了解以后,药物禀性中和的,确可大用的收录进来,要不然,世界间的植物何止百千,为何别的不选,
单选这几种呢。别的草药也是有用的,也可能有奇效,但它的性味不是很中正,不可大用。就像一个
国家一样,办理事情时要用人,社会上百千万人,每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真正能为人民服务的,能
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也就那么一小批。这些人必须是有他自己的特点,又有禀性中和的一面。所以他
的这个药性是非常中和的醇和的。而不像有些药,药性比较乖戾,偏性太大,与其他要配合之后比较
难以发挥效益。所以神农对人天之学、对于药性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写出了《神农本草经》。
伏羲氏与先天八卦。画一而分天地,这个一是卦的开始,当然这是一个比象了。最早的状态是无极状
态,万物未生之前是无极状态,无极而太极,太极而分阴阳。无极与太极有什么区别?太极是1,无
极是0,这是两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对于人来说,平时处于平静状态,总是有百千念头、纷杂无序,
想静也静不下来,处于平静状态时,也会有念头的,纷然无序的话,对每一种念头都不去执着,久而
久之之后就会进入一种空明的状态。这时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有物体来现的话,马上清晰的表现出来,
念头过了之后就消失了,其实这就是无极状态,镜子空明的状态就是无极。什么是太极?太极就是镜
子照万物时,万物影像到里面。大家注意我这两个比喻,不管你照没照万物没有没影像在里面,你都
是一面镜子,镜子里面是没有东西的,它照万物也是照的一种虚影,万物在一面真实镜子中体现出来
了,这叫太极状态。太极什么时候生阴阳?动而生阴阳。这个动是什么?是镜子本身动了,镜子本身
动而生阴阳。这个镜子对反映的事物产生了幻觉,产生了错觉。这个时候就生阴阳了。为什么?就是
镜子照见万物了,一看,唉,这是外物,有外就有内,有外物就有镜子,这就分为两种了,一个是本
体,一个是外物。这叫动即生阴阳,有外有内,阴阳之象产生了。
其次是三才。因为你观察内外时,你还有立一个本位,这个本位就是中,阴阳中,这个中就是天地人
的人,这就分化成三才。你如果一直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不立于你的本位的话,阴阳的变动产
生四象八卦,但是这个本位也是很重要的,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很多其他文化中没有的。他就是以
人立为本位,合于四象,则称五行。因为不管阴阳还是四象,都是依靠本位来辨别的。所以光是阴阳,
光是四象,用药有限制。
刚才简单把阴阳、四象、三才、五行讲过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再提出来。
所谓四象者,四种现象也,何谓四象:升降沉浮四种现象。
所谓五行,就是五种运行状态。行者,行也。表现物质的存在形式。就像黄帝内经上讲的那样,天地
鸿蒙,是谓无极。一气开之,是谓太极。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划分阴阳了。
然后是阴阳升降,人在其中。因为人要去研究天地,不是站在天的角度,也不是站在地的角度,而是
站在人的本位的角度,自己就是万物的中心,天地的中心,宇宙的中心,这是本位,由此而研究万物,
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明白了这点以后,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就像天文学说一样,
西方有人搞地心说,有人搞日心说,现在又搞银河系,然后又是无边无际,不知道哪里是中心。其实
我国古人早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天有天心,就说观天象,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与之相应的地方,北
极星,天罡北斗七星,他不断运转,产生了一个圈,这个圈的中点与人在这一点,立于一个轴,就是
天心,这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因为那个点对于在我国大地上观天象来说,两点是永远不会变的,所
以我国天象始终是以这套来研究的,不论是黄道、赤道。
懂得了这个以后,大家想想什么叫阴阳呢?阴阳是对待而生的。他必须是互生的,有阴必有阳,有阳
必有阴。这样,你在谈到阳时,必须考虑到,这个阳是对阴而言的,这个阴就在阳中,所谓的阴阳只
是反映这个事物本身的状态,你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个事物的时候,你可以觉得他是阴,也可以觉得他
是阳,但是呢,这个事物还是这个事物,本身是不变的。所以,又一阵子,我给大家说,你要是明白
了,阴即是阳,阳即是阴的时候,你的医学理论可能就更进一步了。你理解了,就知道,阴即是阳,
阳即是阴,这句话不为错,你要是觉得这句话匪夷所思,那你对阴阳的实质没有了解。
由伏羲画卦而产生的八卦,由八卦文王演绎卦辞,孔子系辞,由此产生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五千年文
化基础,基本上都是从易经里演绎出来的。而易经的学问就是对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进行一个总括
性的研究。这是所有文化的一个核心,所以呢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五脏是怎么产生的,六腑是怎
样产生的,两精相搏谓之神。这个时候呢,精神一凝聚了之后,然后根据这些不断的变化,阴气不断
的凝聚,阳气不断的升动,五脏六腑次第生成了。在这里呢,五脏六腑也是阴阳气机动静的变化而产
生出的不同的现象,所以呢,对于五脏六腑,你要有比较透彻的认识。
人没有出生前就是这样。出生之后,又有变化。出生之后,人就有后天之本,人就可以吃东西了。与
先天不一样了。后天是以脾胃,有意识了。意识与先天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脾为意。后天这点意识
一开了以后,他就会有强烈的分别概念,就说你的、我的,这种取舍差别。所以情志慢慢开了之后就
会使五脏的精气有盈有亏,人就会得病。
四象指的是升降浮沉还是升降出入?
是指的升降浮沉四种现象。但是,你说升降出入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的。
宇宙之间一气往来,天地之气往来而生寒暑,寒暑判而生四象,四季交替变化。我一开始就跟大家讲,
人是立人本位来研究天地的,现有阴阳二气,天为阳,地为阴,人为中,这是三才。阴阳之中又分阴
阳。所以,地气上升而为云,天气下降而为雨。所以云雨之气交相往来,产生了天地之间的变化,产
生了风雷雨电各种自然现象,八卦因此产生,根据八卦用的不同,产生了先天与后天的差别。
但是呢,我们讲疾病治疗过程中又分两种:人是秉地气而生的,然后受了天气的影响,所以人的形体
是与大地相应的,神气是与天气相应的。所以这就产生了五脏六腑之间的差别,天气是天行健健行不
息,所以比类六腑腑气的运行,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就类比的大地,大地含藏。所以五脏象地,六腑
象天。五脏六腑根据天地之间的变化各有相应,这点是要分开的,至于像以前的《黄帝内经》里说的
“四象属土”,简单的把五行套进去,这点在具体治病的时候是有些差别的。
天气的变化为何要分为六呢,而地气的变化为何要分为五呢?
天之六气是如何来的呢?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之气交相往来,古人叫做乾坤三索,就是说产生
了八卦,积阳为天就是阳气的不断上升,积阴为地即是阴气的不断敛降。所以,乾坤三索,首先是天
气,积阳为天,第一索的是震卦,二索的是离卦,三索的是艮卦,然后是地气,积阴为地,不断吸收
天气,这时天气也下降,所以呢,阳气潜藏于阴中。初爻为阴的话,这就是兑卦,这样呢,然后是巽
卦。
这就是先天八卦的图
就是说乾坤三索,一个代表阳升,一个代表阴降。上为天是乾卦,下为地是坤卦。乾坤为父母,生有
三阴三阳六子,气在中间就代表三阴三阳六气,就好像在天地之间,因为人时时刻刻受到天气的影响,
所以,天行六气,这六气是在天地之间包容着我们人,时时刻刻产生风寒暑湿燥火变化着的六气对人
们的影响。所以说这六气分别为不同的卦象来表现出来。但他不是乾也不是坤。
我现在讲这个脏腑生成用的是先天八卦。等讲到气机变化时要用到后天八卦。这是不一样的。先天是
天地定位,后天是水火立极。这点讲的是六气运行不息在于人与天地时时刻刻相感应,人体感应的是
六腑的生成。
下面讲五藏。五藏为阴,藏精气而不泻。
大家看这个图,我们讲这个乾坤三索,三阴三阳这种变化,乾坤是天地,六气周流于中,六气与人的
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人就是感应六气而生。六气对人来说,外而应经络之气,内而应六腑之气。
下面讲五藏。五藏为阴,藏精气而不泻。五藏类比的是五行。五行是怎么来的呢?五行定的是个方位,
东南西北之气各有收藏之象,所以根据他的收藏之象不同,类比出来五行。五行与六气运行方式的概
念应该完全是不一样的,用古人的话来说,五行学说与六气、与阴阳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医者用来记,
这个五运六气各有不同,天地之气相互,节气相合,所以后代六篇大论,讲的运气学说。
讲一下气和五行的关系?
中国文化是个气文化,任何物质都讲究一个气化。天地万物一气化之。六气讲的是气,五行也讲的是
气,只是气的不同状态。五行主要讲气的运行方位,更接近于阴的一面,精气收藏。而六气讲的是他
动的一面,阳的一面。所以两者有所区别。就像伤寒论一样,伤寒论是以六气、六经来阐述的,等到
讲到杂病的时候,主要讲五脏的变化,五脏的变化与六经是不一样的。五藏的变化上应有天气,精气
的蓄养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这之间的变化又有一个气血津液生成的度。所以只能在六经变化的基础上,
谈五行的脏腑精气的变化。
请讲讲太极与河图洛书的关系?
河图洛书本身两个用卦象的方式、用数的方式对人天事物理解的一种表达。河图洛书表达的有先后天
的差别,用是不一样的。这个与太极没什么关系。河图洛书牵扯的问题比较复杂,牵扯到一个数的问
题,不光是个象,对于象的变化研究到极致就要牵扯到数了,因为象的变化有一个时间,有一个具体
的度。河图洛书就是把数的排比,用数的方式进行精确的计算。
无极到太极的转变可以说说吗?
只有无极才能而太极,这个不好说,只能简单说一下。你没有达到无极的境界,也就理解不了太极的
境界。你处在无极状态下时,你发现,哎,你处在无极境界,这就是太极了。无极状态下,是没有我
的,太极里有个我,我一立,万物皆现。这个无极与太极啊,只有通过修正以后,自己去领悟。别无
他法。因为,我们脑子里思维纷纭,妄念纷纭,都是拿比量境界相互对比来产生的,没有一点现量境
界,现量境界是我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我不进行前后的对比,不进行攀缘,这是非常难的,一般人做
不到。
尿酸怎样取类比象?
这个很难。什么叫尿酸。取类比象是一门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你熟练掌握之后,中医就无师自
通。不会取类比象,即使有老师,讲再多的东西也是死东西。怎样取类比象,用什么取类,用什么比
象。用阴阳五行来取类比象,用阴阳清浊,用易经、八卦来取类比象。
首先,什么叫尿酸,他是一种排泄的一种废物。西医认为,吃到油脂类,胆固醇类,人身要分解并排
出的东西叫尿酸,他在人体内是有一定数量的,超出一定指标即是尿酸过多,血尿酸过高,证明浊阴
排不出去,这与血糖是不一样的,血糖是从谷物里来的,他是从油脂里来的,来源不同。至于尿酸味
道怎样,怎样取类,我觉得血糖以中焦类比的比较多一些。中焦类与脾。尿酸吧类似于水木之气,所
以呢,尿酸高呢,一个是有肝郁,一个是水寒。血是营血,是在血脉里运行不息的。就像李时珍脉学
里写的一样,气如橐嶪,血似波浪。就像中国文化里讲的那样,一个人有没有血性。血是阳性的。营
气也是肝中的阳气升达。所以呢血里的阴浊之气一盛的话,必然造成厥阴的相火郁结,导致木不能生
火,一方面会产生热,另一方面会导致水不能升达,产生水寒或水郁。
暖水疏木的方法用了之后,病人无不适,也无反应尿酸依然高?
这个看你怎么用了。用的量到不到,都是问题,大法类比是这样,但是暖水疏木这种方法用完之后,
这个尿酸在血里边,胆固醇、脂肪也在血里边,胆固醇、血脂与尿酸还不一样,尿酸是需要排泄的废
物,而胆固醇、血脂是有待分解的东西。一种是分解完了,一种是需要阳气进一步蒸化的,所以这两
种在用药时还是有差别的,对于高血脂什么的,你可以暖水疏木温阳为先,对于尿酸过高,还是要用
一些开泻的药,木郁达之,水郁决之,泻血,开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开鬼门,一种是洁净腑,还
有一种是通大便。可以试试。但是暖水疏木是一个基本的办法,在暖水疏木基础上可以用发汗药,也
可以用利小便,也可以用去祛宛陈痤,泻中焦的办法。
有人说“病在三阳用六气,病在三阴用五行”
现在人的实病少,如果是实气致病,光是外感六气的话,都非常好治。用伤寒方拿过来很快就治好了,
效果非常好,但是现在人为何就不行了呢。外在呢有伤了风寒,由于七情内扰,精气已经匮竭,再加
上饮食不当,六腑雍滞,所以六腑腑气需要通泻,脏腑的精气需要收藏,而外在的六经之气需要调和,
所以产生了比较复杂的现象。
病在三阳用六气,病在三阴用五行。不是这样讲的,三阴三阳同归六经,都属于表,都要用六气来解
释。
病在内则用五行,因为天地之间的五运六气本来就是相合的,用六经治病的时候也要时时刻刻考虑四
季的变化,脏腑精气的不断生成。象我们常常讲的“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化不可代即是讲脏腑精
气的化生。伤寒论里讲的六经与内经里讲的六经是一个东西。但他有时相对于天来讲,有时相对于人
来讲,又不太一样。在天讲六气,在人讲六经,六经是六气循经的道路。
对于六气的理解各派各不相同,让人无所适从?
黄元御关于六经的解释,关于伤寒的认识,可以说是一般的医家不能比拟的,所以我们宗黄元御所说
的,进行去体会,这是非常好的。历来对六经六气的理解,很多人都写过专门的书,但是呢,可以说,
连门口都没找到。象刘渡舟写的关于伤寒六经的认识,对六气根本就没有理解。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伤寒六经啊,俞嘉言的书可以看看,俞嘉言的书与黄元御的书有类似的地方,这个人还是很有悟
性的,在很多地方还是自己想出来的,所以有时候欠于圆融。有时候想多了反而容易想偏。这是与黄
元御不一样的地方。黄元御是学周易出身的,把六经搞得非常通透。但是通透了,也有缺陷,就是说
六经六气这种象的研究,是要应用于人的,只有应用于人之后,慢慢才能养生。这方面黄元御还是有
些欠缺的。所以,大家对黄元御在理象上的研究之后,大家再结合道家养生,再来看这个问题。就像
我们服的这些汤药,都是草木之品。草木之品怎么生发,怎么行散,金石之性又燥烈,总是有动无静。
而人的五脏精气要收藏必须需要靠敛志凝神,五神安和之后收敛起来的。所以长期使用六经之法治病
的话,病人的精气有一段时间会亏乏。这也是很多人吃了一段时间中药之后会感觉身体比较软。这也
是我国古人开始吃汤药,然后吃丸药,然后再停药一段时间。
左升右降,左为阳右为阴。据脉象上讲,升中有降,降中有升。要是简单理解左手脉升,右手脉降的
话也不行。所谓阴,是体阴而用阳,所谓阳,是用阳而体阴。大家要注意了啊,阴阳是互相为依托的。
你从不同角度来看,他就不一样。体阳而用阴,体阴而用阳,或者倒过来看。以体来说,他是阳,以
用来说,他是阴。所以左右手的脉象在于体会他真实的变化,左手阳升阴长,右手阳杀阴藏。
刚才讲了一个概念叫体用。举个例子吧,体是本体,用是功能。体用是两方面互相结合的,就像阴阳
一样,一动一静,一放一收,反应了不同的变化的状态。就像肝脏一样,肝脏藏血而生动,一阳起震,
体阴而用阳。体阴是血藏在肝,是阴气含藏了,用阳是少阳之气升达。所以这叫体阴而用阳。上焦这
个心肺是体阳而用阴,大家自己体会一下。
记得我上大学时,第一次看书上讲体用,我也不理解,但是最后,慢慢就理解了,但是给大家讲时又
不好讲。简单地讲就是象弹簧一样,你把弹簧压紧了之后,他就收缩了,这时他就是体阴,处在一种
收缩的状态。用阳,就是时时刻刻里面有种力量要爆发出来。这叫体阴而用阳。把弹簧拉开之后,变
得大了,时时刻刻有一种力,要收缩回去。这就是用阴,体阳而用阴。用处、功能在阴。象肺脏一样,
肺朝百脉,肺为一身之主,一身的大气轮转,而后是,气机宣散到肺以后,开达到一个顶点以后需要
收缩,这叫体阳而用阴。肝脏呢,肾水精血收藏以后,荣养到肝木了,肝木升达,这是体阴而用阳。
今天主要提到两点,一是六气,提到六气就涉及到一个传化的问题,六经之间的传化。这个问题下节
课讲。第二个问题,一个天行六气,一个地布五行。天行六气就是六经的传化,以及标本中见,还有
一个地布五行,五行类五脏,五行之间涉及到一个生克的问题。一个六经传化,一个五行生克,是下
节课要讲的内容。
体阴用阳何者为主导?
这要看你怎么看了,阴阳之中何者为主,体为阴而用为阳,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过一般来说还
是还是以阳气为主导。
体讲的是现实的状态,用是他的功能、发散出的功能。可以讲体为阴用为阳,也可以讲体为阳用为阴,
再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解释,也不能说以谁为主导,就像一个家庭一样,有妻子,有丈夫,战争年
代,以丈夫为主,平和年代,老婆说了算。说以谁为主导都是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有主有从,这是
在不同情况下动态判断出来的,不是说在静止状态下判断出来的。
气化在用药中如何分辨君臣佐使?
这个也是讲究主从的问题,君药是主,臣药为从,至于佐使药则是从之又从。所谓气化,脏腑的运行
和经气的变化,为一气所化,来阐述一气变化的不同状态,内经里反复阐述一气的变化,气血津液为
一气所化。黄帝不止一次在提这个问题。简单举个例子。麻黄汤,对应的是个什么症?是太阳寒水之气
不化,这个病邪有两层,一层是肌腠,一层是表皮,病在皮毛,表实症,皮毛腠理里的寒气、卫气,
按黄元御的说法是卫闭营郁,卫气是闭束的,因而导致营气郁遏。这个时候,卫气的闭束,外在的寒
气为主,内在营郁是从,所以麻黄是君药,桂枝是臣药,营气郁了需要桂枝舒达,营气郁了以后导致
少阳火上现,或者由于营郁导致肺气的上逆,然后是类似胃气的上逆,这时就会导致麻杏石甘汤症,
会用桂枝、杏仁、甘草。甘草是调和中焦的,为什么要用甘草?要发汗,中焦作汗,来源于中焦,甘
草还是非常重要。就是这四味药,在一气气化的过程中,他们分别承受了不同的角色,营气郁久了会
化热,发高烧,但这时候还在经里,没有传里,一旦传里了之后,热气归于阳明,麻杏石甘汤症,这
是在经在腑,外面是太阳经,里面是阳明腑,阳明腑热。
君药是解决主要矛盾的药,但是分析方子时有方子的君臣佐使,分析用的时候,又有用的君臣佐使。
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用药前,首先要把人体经气的气化了解清楚,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这几味药下去,拨转的是气化,拨
对了,随之而应,拨不对了,扣之不发,所以呢,什么药都立足中土来旋转的话,首先就是有定见了,
这个不一定符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因为每一个病人得病的原因都不一样,有人从情志得,有人从饮食
得的,有人是劳役得的,也有其他杂病,所以呢,大的方向搞清楚了之后,就知道怎样处方用药了,
知道原因以及所造成的现象,然后根据何气为盛,何气为衰,如果再能考虑到内经所说的“年气所加”,
“病之所起”,再考虑到当时的运气,四气的情况,当时的变化,那就更好了。所以关键在理解什么
叫气化。气化就是气的变化,气的状态在不断地往返变化之中,你在不断地观察气的变化状态。变化
失去正常的次第之后,有所滞塞之后,就会产生伤寒论所说的逆,把这个逆象调顺了就是我们要做的。
所以什么病都要立足中土来调的话,要看中土亏不亏。中土不亏的话,什么药都可以用,中土亏了要
先调中土,然后用其他的药。这是一个次第。
理论上的东西,不是从临床实践上来的,而是从发自内心对事物真正理解,你的一举一动,对世间各
种想法,对生活,对接人待物,一点一滴中理解出来的。从临床理解来的太片面。只有跟自己的生活,
跟自己的言谈举止打成一片,这个才叫真实的东西,刚才讲的中土,是一法,中土虚陷、阳气抬不起
来有很多种原因。阳不足他抬不起,阴不足他也抬不起来。什么是阴不足?脾经不能收摄啊,很多伤
精患者是很难治疗的,他的神气是浮荡的,精气不能收敛,你把六气适当调整了以后,他脏腑的精气
还是涣散的状态,所以他就没有好的机会,所以临床用药上,除了温脾胃,还要收敛他的精气,所以
这时用药就比较麻烦,要把病人看得非常清楚,今天吃什么药,明天吃什么药,根据她的精神状态进
行调整,他也能配合你,时间长了就能把他的脏腑的精气敛藏回来。如果单纯按照黄元御书上的暖水
燥土不但不管用,用多了反而精气更加亏耗。在这样的例子很多。至于胃气不降,这个疾病啊,治病
必求于本,本于阴阳,这个阴阳有外在的六气的变化,受外在风寒,六气失调产生的变化,内在是脏
腑的虚实,脏腑的虚实从脉象上就能看出来,腑气郁阻了要通腑,脏器有亏竭的话,就要敛凝脏精,
收藏其神志。这时有些滋阴药也必须用。所以关键还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脑里如果有
定法、定方的话,就容易出错。
外感六淫,不是六淫作乱,而是本身自乱?
感是感应,没说六淫进入人体。
天行六气。天行寒气盛的话,就是一股收束之气,人体感应这种收束之气之后,人体的收束之气也盛
了,就是相互感应,天行火热之气,人体内在的火热之气也盛了,相互感应。
有没有外邪?
这个世界间没有病毒、细菌这些东西,都是相互感应变化而生的。
这个问题需要反复看黄元御先生的书,如果看三四遍你就明白了,那就很不一般了,如果没有象黄元
御这样才智的话,看两三遍是根本无法理解的。一般的人至少要看十遍,看到烂熟,再应用于临床,
用完临床回来再看,以至于能把他所有的方子都能打散在组合起来,以至于一个方子能间杂他几个方
子,这个时候,才能说对他的学说入门了。他的学说看似简单,其实很多东西(不简单)。他领悟的
东西,一说出来,大家就知道。知道跟真正明白,跟真正临床领悟到是不一样的。就像你说的桂枝汤,
麻黄汤是营郁卫闭,桂枝汤是营闭卫郁,桂枝汤是外感中风,风邪涣散,人体卫气是收束的,营气是
开达的。风气感的是营气,营气要开达,营气要开达的话,一定要有汗了,营气要开达,卫气就不能
收敛了,所以就导致卫气欲敛而不得敛,瑟瑟恶寒,淅淅汗出这种症状就出来了。外在风气感应的是
厥阴风木之气,是营气,这种营血之气,一下盛了,这就是桂枝汤的病形,就说他用白芍泻营分的郁
热,用桂枝舒达营分的郁结,用姜枣草开化中焦,跟麻黄汤是两个路子的。
把营卫升降搞清楚,太阳病就搞清楚了,六经病也就搞清楚了。要反复念,反复理解,用不了多久。
风邪进入人体?
什么叫祛风?厥阴风木,以条达为顺,郁住了就不条达了,所以,羌活独活是去舒达、开达风的淤滞。
人体内的风,药物能祛得了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养血、行血、活血,营气条畅之后,风气
自然消了。
为什么风为百病之长,人活一口气,这口风气,这口阳气要布行全身,健运不息,这是靠风气来生长
的,风气叫生长之气,就是人的生长之气,这口生长之气蓄积长了就叫邪风。得其正了就叫和风,所
以,这口生长之气一旦遭到郁遏之后就会产生各种邪风的现象,所以风为百病之长,内外风气相互感
习。天地之间,四季之间,唯独风气最多,春风夏风,秋风冬风,各不一样。所以,对于五行的理解
要慢慢深入,不要指望一下子找到一个确切的结论,一下子就搞得特别踏实,那是不行的。直到最后
特别空阔,一无所有才对。把这些理论名象全部破开。
关于五运六气的回答。
五运六气是天地之气的计数,人只感应六气。外在的经络感应六气,身体脏腑感应的是地气,这个要
看所在的地方,呆在北方,北方收藏之气,地气就不一样,但是,你感北方的六气。感应五行是根据
你所处的地方、风水的变化而不一样,这叫地理,这个与五运六气有不一样的地方。五运六气讲的是
一种计算方法,天气变化的一种方式,统一还是来计算六气的。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平时记下来,上课时一一解答,最好自己先找相关书籍先看一下,仔细琢磨琢
磨,问得仓促的话,就没什么必要了。
好了,再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