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卖东西赚钱:历史百家争鸣 2011-11-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8:54:25
历史百家争鸣 2011-11-25 历史百家争鸣

山西乔家大院先祖发迹后为何要娶寡妇为妻?

本文来源:《内蒙古日报》2011年9月5日第02版,作者:佚名,原题:《尊严与情义, 晋商成功的DNA》 从乔贵发娶寡妇说起 9月3日,在进行了盛大的启程仪式之后,“重走西口路,再铸新辉煌”全国知名媒体采访团到达祁县,参观乔家大院与渠家大院。随着近年荧屏“晋商热”的传播,大院的建筑形态与特点已经为人熟知。但当身临其境时,记者们依旧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隔着几百年,在大院中,依旧可以切切实实感觉到晋商当年的富有。建筑是财富的艺术,没有财力支撑,无法盖起如此恢弘而精美的大院。 乔家大院的第一块基石,由其第一代主人乔贵发奠定。1736年,清乾隆元年,不满十几岁的乔贵发踏上走西口之路,在包头... 全文↓

山西乔家大院先祖发迹后为何要娶寡妇为妻?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25 10:19:41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365.html' ); 阅读原文

本文来源:《内蒙古日报》2011年9月5日第02版,作者:佚名,原题:《尊严与情义,
晋商成功的DNA》

从乔贵发娶寡妇说起

9月3日,在进行了盛大的启程仪式之后,“重走西口路,再铸新辉煌”全国知名媒体采访团到达祁县,参观乔家大院与渠家大院。随着近年荧屏“晋商热”的传播,大院的建筑形态与特点已经为人熟知。但当身临其境时,记者们依旧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隔着几百年,在大院中,依旧可以切切实实感觉到晋商当年的富有。建筑是财富的艺术,没有财力支撑,无法盖起如此恢弘而精美的大院。

乔家大院的第一块基石,由其第一代主人乔贵发奠定。1736年,清乾隆元年,不满十几岁的乔贵发踏上走西口之路,在包头西脑包,这个当时还是荒无人烟的小村落,靠拉骆驼、卖草料、种蔬菜、磨豆腐创业起家,奋斗近20年后衣锦还乡。回乡后年已40的乔贵发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娶了个带着两个男孩的寡妇做自己的结发妻子,并为她盖了房子。那房子至今矗立在乔家堡村的东北角,并不张扬气派,但坚实牢固,墙壁厚实。乔贵发的这一举动,折射了他什么样的内心情感逻辑,又与乔家乃至晋商称雄五百年有怎样的关系?随团专家高春平为我们讲述了其中的秘密。

据山西省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高春平研究员介绍,乔贵发最初走西口并不是单纯的因为贫穷。据他介绍,乔贵发幼年失怙,父母双亡,寄养在东观镇舅舅家。势利的舅母冷眼虐待,对他十分苛刻,缺吃少穿的乔贵发从小饱尝了世态的炎凉。十几岁之后,他为着自立回到本村乔家堡,靠给周围村民打短工换口饭吃。一次乔贵发的一位远方堂兄结婚,在举办认亲仪式时,主家嫌弃没有社会地位的乔贵发,不太愿意让他坐酒席参加仪式,而周围的邻里熟人也起哄嘲笑他至今仍光棍一条,这深深的刺伤了乔贵发的心,那之后他便一怒之下走了口外。

乔贵发走西口时十七八岁,年少气盛。十几年过去后,他衣锦还乡,已经是发了大财的“复盛公”老板,再也没有人敢看不起他。而这位大老板回乡后,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娶了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寡妇!以乔贵发当时的财力,堪比今日的钻石王老五,他几乎可以在当地挑选任何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做老婆,但他却不顾街坊议论娶了个寡妇。原来,在乔贵发还一贫如洗,堂亲婚宴上受到许多人嘲笑时,当年这位小媳妇却说:“不要门缝缝里小瞧人、看不起人,说不定乔贵发以后会挣大钱、有大出息呢!”这句当时可能是不经意的话却在乔贵发的心目中留下永久的痕迹,给乔贵发带来深深触动,所以当他创业致富,有了社会地位之后,便毫不犹豫地与这位给过他一句温暖人心的寡妇分享财富,对她的孩子视如己出,临终时也分给他们家产。

财富是尊严与情义的衍生品

乔贵发走西口、娶寡妇的两个细节是他最重要的道德价值和内心情感底蕴的体现:贫时不丧失尊严,富时不丢掉情义。这也是整个晋商群体成功的核心因素。梳理走西口路上成功的山西商人的经历,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共性:走出去的原动力是追求尊严,走得好的恒动力是能以义制利。他们的故事告诉世人,梦想与伦理其实是商业行为里最大的资本,可以释放出强大而持久的效应。重走西口路,便在于重新挖掘这种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里,多个行业被曝出种种潜规则,究其原因便在于责任感的缺失与价值感的偏离。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讲演中语重心长地指出:“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共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类似《财富》和《福布斯》这样的商业杂志也在企业排名评比时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足见社会责任之于企业的重要性。重读晋商故事,重新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其注入“道德的血液”,是我们重走西口路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十七八岁的乔贵发为什么一怒之下闯西口?在异乡成为大老板后的他衣锦还乡又为何要娶个带着两个男孩的寡妇?这一举动折射了晋商什么样的道德价值和内心情感底蕴?与晋商的核心管理制度又有什么关系……从乔贵发娶寡妇说起,来管窥晋商称雄五百年的核心人格魅力。

extendActions("0","20111","390000000213222100371671610200","",{title : "山西乔家大院先祖发迹后为何要娶寡妇为妻?", summary : "本文来源:《内蒙古日报》2011年9月5日第02版,作者:佚名,原题:《尊严与情义,\x0a 晋商成功的DNA》\x0a 从乔贵发娶寡妇说起\x0a 9月3日,在进行了盛大的启程仪式之后,“重走西口路,再铸新辉煌”全国知名媒体采访团到达祁县,参观乔家大院与渠家大院。随着近年荧屏“晋商热”的传播,大院的建筑形态与特点已经为人熟知。但当身临其境时,记者们依旧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隔着几百年,在大院中,依旧可以切切实实感觉到晋商当年的富有。建筑是财富的艺术,没有财力支撑,无法盖起如此恢弘而精美的大院。\x0a 乔家大院的第一块基石,由其第一代主人乔贵发奠定。1736年,清乾隆元年,不满十几岁的乔贵发踏上走西口之路,在包头...",orgUrl : "http://www.hxory.net/1365.html"}); 分享到微博评论 (5) 收藏 (71) 取消收藏 (71) 您已收藏成功! 现在去看看? 笔记:    修改 添加笔记  确 定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收起笔记 添加评论  发 表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查看更多评论 loading....收起评论

    溥仪解放后家庭生活秘辛:因何事对老婆跪地求饶 文章摘自《最后的皇族》 作者:张龙翔 秦泉明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我去溥任先生家。寒暄过后,溥任先生的夫人张茂莹托我一件事,要我帮她把时令鲜果送往载涛遗孀王乃文处。我与王乃... 全文↓

    溥仪解放后家庭生活秘辛:因何事对老婆跪地求饶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25 10:18:03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363.html' ); 阅读原文

    文章摘自《最后的皇族》 作者:张龙翔 秦泉明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我去溥任先生家。寒暄过后,溥任先生的夫人张茂莹托我一件事,要我帮她把时令鲜果送往载涛遗孀王乃文处。我与王乃文长辈虽不熟稔却也相识,她是载涛先生的三太太,按我儿时管载涛叫七爷爷推论,该称她七奶奶。可人家本身是三太太,称七奶奶会有歧义,大为不妥,所以,家中长辈让我叫她金奶奶。

    去溥任先生家原本是想讨教一些事情,因为日前偶见一本1985年出版的香港杂志,上面刊登着李淑贤的“大作”。对那“大作”颇多疑问,欲在溥任先生家解惑。然而,不知如何发问。踌躇间,一听张茂莹先生差遣,豁然开朗,何不趁此良机向金奶奶讨教?

    刚一落座,我便硬直发问:“金奶奶,您熟悉李淑贤吗?”

    金奶奶回答:“那是我侄媳妇,曾多有走动,当然熟悉。”随后又反问我:“你怎么想起问她来了?”

    我亮出那本香港杂志,告诉金奶奶:“这上边登着她的大作,大标题是‘我和溥仪’,副标题是‘从友谊到爱情’。”金奶奶闻之一愣:“从友谊到爱情?这是她说的?真不知道寒碜!”

    斟上茶后,金奶奶说她眼神不济,让我把那文章念给她听。

    于是我就开念,当念到文章中述说有两位封建贵族小姐在她之前紧追、纠缠溥仪,还描述出她们的梳妆打扮时,金奶奶让我打住,再念一遍。“一个满头珠翠,身着绣花旗袍;一个头顶珠宝,打扮得花枝招展。”我遵嘱又念一遍。

    金奶奶由此打开了话匣子:“这不是满嘴跑瞎话吗?解放十年了,除了戏台上有这景儿,谁家姑娘有这打扮?那时候的姑娘再好美也顶多烫个头,半截子头发,这珠翠珠宝的可怎么戴呀?糟蹋人也没这么糟蹋的吧!”

    品味金奶奶的评论,心中暗叹:可不是嘛,那时候的年轻女性甭管烫发、梳辫子还是“半截子头发”,无非戴个发带、发夹,李淑贤所说的“满头珠翠、头顶珠宝”根本不可能。还有那绣花旗袍,除了戏台上见过,日常生活中从未有见……李淑贤确实是“满嘴跑瞎话”。香港的编辑也够蠢的,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不怕砸了杂志的牌子?也许是对内地的情况全然不知,来文照登?

    随后金奶奶告诉我,那俩闺女她都熟悉,头一个是婉容的姨妹,因为溥仪到人家家里做客,溥仪和那闺女聊得挺好,所以有人撮合,后来溥仪说要找也找苦出身的,这件事就打住了,人家闺女根本没纠缠过溥仪。况且溥仪有什么可纠缠的?那时的溥仪在香山植物园上班,月薪60元,一边劳动一边还得写思想汇报,值得纠缠吗?

    金奶奶接着说,过了一段时间,溥仪调到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工作,载老瞧他饭不会做、衣裳不会洗,日子过得不像个日子,可怜他,想把他们的干闺女介绍给溥仪。载老跟溥仪一提,溥仪就说要找苦出身的,要不然就不找。这事到这儿就画句号了,哪有什么“紧追”和“纠缠”?

    没等我说话,金奶奶又道出了她干闺女的一段往事,“文革”抄家那会儿,俞平伯家的保姆被红卫兵轰走,俞平伯夫妇年老多病没人管,是她冒着风险去照料两位老人。金奶奶说,这人品岂是李淑贤能及的?

    由介绍干闺女的为人又说起李淑贤,金奶奶说:“李淑贤是溥仪在政协的同事周振强和人民出版社一位姓沙的编辑介绍给溥仪的。溥仪和李淑贤初次见面是1962年春节,几个月后的4月21日就登记了,4月30日举行的婚礼。婚礼那天,载老和我都去了。”

    金奶奶评价:溥仪和李淑贤的恋爱不单“快”,而且两人全没说实话。说到这儿,金奶奶用了一句戏词:“两人心思怀中揣。”

    原来,溥仪瞒了自己不能生儿育女的毛病,而李淑贤则把自己的身世打了折扣。

    李淑贤跟溥仪说她8岁丧母,14岁丧父,在她17岁上继母将她卖给一个阔佬儿当妾。她不堪继母虐待,从江南跑到北京投奔表姐。李淑贤的这番表述让溥仪动了心,其实是溥仪受了骗。因为政协机关调查的结果跟她的自述不一样。

    李淑贤曾在上海当舞女,还跟多人姘居。1949年后正式出阁嫁了人,在与溥仪交往之前刚刚离婚。但是,当政协机关的调查出炉时,溥仪已和李淑贤领取了结婚证。相识不足几个月就迫不及待地登记,为什么没等调查结果……只有溥仪能说清楚。

    金奶奶还说,在溥仪得知李淑贤和自己交往之前刚刚离婚的消息时,也曾大为光火,还信誓旦旦地要去兴师问罪,后来不知怎的就悄没声儿认栽了。金奶奶感慨:“这恐怕就是溥仪的命,原本想捂住自己的毛病,却让李淑贤骗了个底儿掉。”

    金奶奶感慨完之后问我:“动菜刀的事你听说了吗?”我摇了摇头。

    金奶奶便又讲述起来。溥仪和李淑贤成家没多久,有一回李淑贤在厨房切菜,让溥仪摆饭桌,溥仪不慎摔破了几个碗,李淑贤便攥着菜刀训斥溥仪:“你想干什么,不过就离婚!”吓得溥仪跪地求饶,这事才算过去。溥仪也是,像这样的家丑就别外扬了,可他却拿这事当故事讲。旁人听过一乐,沈醉却记在心里了,后来沈醉在一篇文章中讲了此事。

    李淑贤不干了,她跑到沈醉家兴师问罪,沈醉告诉她说那是据闻而写,不是他自己编的。沈醉不愿和她纠缠,所以告诉李淑贤“不信去问溥杰”。要是知趣的话,打沈醉家出来就别再折腾了。可李淑贤又转到溥杰家问罪。李淑贤一边哭一边号地指责溥杰败坏她的名誉,破坏她和溥仪的幸福。

    溥杰本想息事宁人岔开话头儿给她个台阶,就跟她说:“别信沈醉的,他是军统。”不料,李淑贤不识高低,调门儿越升越高,不单指责溥杰,更“控诉”起整个爱新觉罗家族来。什么封建余孽啦,歧视劳动人民啦,合起伙来造她的谣啦……越说越不着调儿。平时从不动气的溥杰沉下脸来一拍桌子:“就是我说的,你爱怎么着怎么着!”没想到,溥杰这一拍桌子,李淑贤就像断了电的喇叭没声了,愣了一会儿神,灰溜溜地转身走了。

    extendActions("1","20111","390000000213222100371671610200","",{title : "溥仪解放后家庭生活秘辛:因何事对老婆跪地求饶", summary : "文章摘自《最后的皇族》 作者:张龙翔 秦泉明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x0a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我去溥任先生家。寒暄过后,溥任先生的夫人张茂莹托我一件事,要我帮她把时令鲜果送往载涛遗孀王乃文处。我与王乃...",orgUrl : "http://www.hxory.net/1363.html"}); 分享到微博评论 (1) 收藏 (20) 取消收藏 (20) 您已收藏成功! 现在去看看? 笔记:    修改 添加笔记  确 定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收起笔记 添加评论  发 表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查看更多评论 loading....收起评论

      隆裕为何不得光绪宠爱:大龄剩女 年长珍妃八岁 本文摘自《囚徒天子光绪皇帝》 作者:喻大华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慈禧太后为十七岁的光绪皇帝举行了“亲政大典”,宣布撤帘归政,然后以训政的形式操纵国家政权。此时,还有一件不能再拖的... 全文↓

      隆裕为何不得光绪宠爱:大龄剩女 年长珍妃八岁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25 10:17:02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361.html' ); 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囚徒天子光绪皇帝》 作者:喻大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慈禧太后为十七岁的光绪皇帝举行了“亲政大典”,宣布撤帘归政,然后以训政的形式操纵国家政权。此时,还有一件不能再拖的大事儿,那就是光绪皇帝的婚姻。

      慈禧决策,轰动朝野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十分重视人口的繁衍,怎样才能增殖人口呢?办法之一就是早婚。当时,十六岁就算成年人了,在此前后,男孩子要娶妻成家,皇帝是万民的表率,当然不能例外。所以,顺治、康熙皇帝都是十四五岁就迎娶了皇后,而此时的光绪皇帝已经到了十七岁的“大龄”,却还是个“单身青年”,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当时,中国的年轻人都没有婚姻自主权,一律由父母做主,这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家也是如此。当时光绪帝未婚,责任显然在他的养母慈禧太后。其实,慈禧之所以不给光绪帝张罗婚姻大事,说到底还是权力的贪欲。众所周知,结婚是年轻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光绪帝一旦举行大婚典礼,迎娶皇后,就不再是个孩子了,慈禧连训政的理由也没有了。为了使自己的权力不受损害,慈禧宁肯牺牲光绪帝的幸福,以致造成了光绪皇帝十七岁未婚的结果。

      转眼到了光绪十四年,光绪帝十八岁了,他的婚姻大事实在不能再拖了。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人们心中暗骂慈禧自私自利,不近人情。谁想到这年的六月十九日,慈禧突然宣布了两个决定:其一,将于明年正月举行光绪帝的大婚典礼;其二,光绪结婚后自己不再训政。为此,慈禧命令钦天监挑个好日子。群臣十分惊讶,不知慈禧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想跟慈禧客气客气,劝她继续训政,又怕得罪了已经成年的光绪皇帝。正在疑虑间,光绪下发谕旨,表示尊重皇太后的决定,并希望皇太后从此“稍资休息”,不要像以前那样忙得废寝忘食。既然光绪已经表态,群臣就更不好说什么了。

      可能有人会问,在慈禧确定光绪帝婚期的时候,尚未给皇帝选皇后,那么光绪跟哪个女孩子结婚呢?其实,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挂心,皇帝想跟谁结婚就跟谁结婚,不用征询女方及其家长的意见。当然,实事求是地说,不是光绪想跟谁结婚,而是慈禧让他跟谁结婚的问题。那么,慈禧是什么意思呢?

      择立侄女,牺牲光绪

      慈禧早就胸有成竹,但按皇家传统,程序还是要走。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一面布置婚礼的各项程序,规划预算,一面以极大的热情着手选秀。有条件入选的女孩子被分批领进宫中,慈禧率领亲信女眷,集思广益,认真地品头论足。几经淘汰,到光绪十四年初冬,只剩下了五个女孩子,未来的皇后将在这五人中产生。

      中国人把婚姻视为终身大事,确实,将哪个女孩子立为皇后,不仅关系着皇室的血脉繁衍,也影响着皇室的和谐和睦。为了保证自己影响力的长盛不衰,慈禧一定要选一个中意的儿媳妇。当年同治皇帝选皇后的时候,慈禧还不能一手遮天,结果亲生儿子跟慈安太后一条心,把不合自己心意的阿鲁特氏立为皇后,现在不同过去,慈禧大权在握,信心满满。

      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最后拍板的时刻到来了。在体和殿,慈禧太后稳坐宝座,光绪帝第一次被叫来参与,很不自在地站在慈禧的身旁。后面站着慈禧的养女荣寿公主以及福晋命妇等人,气氛严肃,鸦雀无声。室外雨雪交加,寒风凛冽,说是为皇帝选皇后,但没有一点儿喜庆的气氛。

      在慈禧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柄白玉如意、两个绣花荷包,得到玉如意的女孩子就是未来的皇后,两个荷包则送给未来的嫔妃。可见,在这最后一轮的选拔中,五个女孩子中将有一人成为皇后,两人成为嫔妃,其余二人淘汰出局。根据《花随人圣庵摭忆》记载,慈禧指着玉如意,对光绪帝说:这五个女孩子个个百里挑一,但毕竟是你自己的终身大事,一会儿皇帝看谁中意,把玉如意递给她就是了。

      光绪帝一半儿是客气,一半儿也确实是六神无主,赶紧回答:“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慈禧做出开明的样子,一定要光绪帝自己挑选,光绪帝没有再客气,应承下来了。

      五个衣着朴素、不染铅华的女孩子应召而至,依次行礼,自报履历,然后低头站在那里,任凭众多目光反复审视。光绪帝定睛一瞧,十分惊讶,原来,排在候选者第一位的就是慈禧的亲侄女!难道光绪帝认识慈禧的侄女?其实,何止认识,光绪帝的生母是慈禧的亲妹妹,

      所以,慈禧的侄女跟光绪帝是表亲关系,比光绪帝大三岁,是嫡亲的大表姐,小时候经常进宫,跟光绪帝做过游戏,算是童年的玩伴之一。光绪帝做梦都想不到表姐会成为皇后的候选人,而且,自己现在是“大龄未婚青年”,表姐其实就是个“剩女”,二十一岁还没有找婆家。她身高不矮但有些驼背,脸型不短却时常哭丧着脸,没有一点儿讨人喜欢的地方,跟其余四位佳丽相比,最好的形容就是把“鹤立鸡群”这句成语颠倒过来。

      光绪帝胸中顿时升腾起一股无名的怒火,他明白了,大表姐“过五关斩六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走到今天,就是慈禧事先安排好的,看来终身大事已成定局,却口口声声让自己挑选,真是虚伪到了顶点!光绪帝天生犟脾气,一方面不满慈禧的安排,另一方面实在是看不上表姐,他拿起玉如意,绕过表姐,审视起其他四位佳丽。只见风韵气质各不相同,他顿时感觉眼花缭乱,不知该把玉如意递给谁了。

      光绪帝踌躇了一会儿,拿着玉如意来到一个容貌秀美的女孩子跟前。这个女孩子是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眼看自己的侄女即将落选,慈禧顾不上刚刚做出的承诺,厉声喊道:“皇帝!”光绪帝一回头,看到慈禧严厉的目光和示意的眼神,一阵心潮涌动。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他知道拗不过慈禧,只好步履沉重地走到表姐跟前,递过玉如意,然后掉头返回。表姐叩头谢恩,光绪帝理都没理。

      场面十分尴尬,桌子上还放着两个绣花荷包,那是给未来的嫔妃准备的,可光绪帝却不选了,他撅着嘴站在一边儿,眼睛看着天花板。慈禧索性包办到底,她让荣寿公主将荷包递给排在队尾的两个女孩子,结束了选秀,然后下发谕旨,向天下宣布:

      兹选得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庄贤淑,着立为皇后……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五岁女他他喇氏,着封为瑾嫔。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三岁女他他喇氏,着封为珍嫔。

      这道谕旨真是“别致”,它交代了瑾嫔和珍嫔的年纪–十五岁和十三岁,偏偏回避了皇后的年纪。显然,这是不想让天下人知道皇帝娶了一个“大龄女青年”。按当时的标准,女子二十一岁是个应该隐讳的年龄了。古往今来,女性对年龄都比较敏感,其实,真正敏感的是那些已经不是女孩子,却依然要“冒充”女孩子的人。

      对慈禧的这一选择,该怎样评价呢?

      实事求是地说,慈禧做得过分了。在清朝的历史上,对皇后的选择大多并不是出于皇帝个人感情的取舍,为了国家的利益,皇帝往往要做出牺牲。比如,清朝皇后中蒙古女子不少,因此跟蒙古各部落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保证了国家北部边疆的稳定。然而,此次光绪帝虽然做出了牺牲,但并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是为了慈禧太后及其家族的私利。

      慈禧太后出身于破落的官僚家庭,祖辈都在官场上度过,但都没有担任过显赫的官职。比较而言,父亲做过四品道员,算是最大的官儿了。早在慈禧年幼的时候,爷爷因户部银库的亏空案被投进刑部大牢,因此几乎倾家荡产。咸丰二年她被皇帝选为贵人的时候,也是她的家族处于最低谷的时候。

      谁能想到,十年后时来运转,咸丰帝驾崩,儿子继承皇位,慈禧母以子贵,升为太后,并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执掌国家政权。按说破落的娘家必将重振门楣,但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关键是她那两个兄弟较着劲儿地一个比一个不争气,抽大烟、玩鸽子、斗蛐蛐,靠着姐姐吃软饭。一见到这两个败家子,慈禧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轻则不理不睬,重则一顿臭骂。

      当然,骂归骂,还不能撒手不管。哥哥死在光绪初年,遗属生活困难,慈禧每月给哥哥家里大人四两白银、小孩二两白银的生活费,维持勉强糊口的生活状态。比较而言,弟弟桂祥境况稍好些,挂名副都统的闲差,有职无权,虽然也不争气,但一口气儿生了一串儿闺女。慈禧把这些侄女陆续指婚给王公做福晋,弟弟因此跟皇族攀亲,虽说是吃软饭,但毕竟是靠女儿、女婿养活,比直接靠姐姐接济硬气些。这回慈禧把他的女儿选为皇后,桂祥因此成了不折不扣的皇亲国戚,从此脱胎换骨、扬眉吐气了,慈禧也跟着脸上有光。

      其实,慈禧将侄女选为皇后,固然是为了照顾娘家,但自己的利益才是根本的出发点。随着光绪帝大婚,慈禧将移交政权,儿子大了不由娘,娶了媳妇之后更容易跟她这位养母分心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她选择侄女做皇后,目的是为了在退休后继续操纵皇帝。可见在光绪帝选皇后这件事儿上,慈禧私心很重。最出格的是,既然光绪帝已经屈服,将玉如意递给了慈禧的侄女,慈禧也应考虑一下光绪帝的感受,将他相中的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选为嫔妃,可慈禧怕这个貌美如花的女孩子对其貌不扬的侄女构成威胁,居然把她淘汰出局。可见,慈禧除了个人私利以外,一点儿也不考虑光绪帝的幸福,不能不说做得过分了。

      焦头烂额,深宫大火

      慈禧如愿以偿,光绪却憋了一肚子气。将心比心,慈禧也想做些补偿,所以,她决定把婚礼办得隆重些。

      古往今来,婚礼无疑是最劳民伤财的事儿了,皇帝的婚礼更是这样。慈禧召集了内务府、户部、礼部官员反复磋商。以前顺治、康熙、同治三位君主迎娶过皇后,有例可循,在程序方面问题不大;在支出方面,则需要五百五十万两白银,此时全年国库收入八千万两白银,可见这笔支出的庞大。国家财政尽力拨款,不够的部分由各省摊派,勉强凑齐了款项。

      光绪帝对婚礼的筹备一概不过问,冷眼旁观着闹哄哄的繁文缛节。十一月初二日,举行纳采礼。所谓“纳采”实际上就是订婚,在民间,经过议婚,男女双方就婚姻达成一致后,男方家要向女方家送礼。皇帝大婚,不存在皇后家同意不同意的问题,所以,纳采纯属形式。这天中午,光绪帝例行公事地派大学士率人前去送礼,一共送去了四匹白马、十副甲胄、一百匹缎、二百匹布、一个金茶筒、两个银盆,还有几桌酒席。桂祥率全家男性成员在门口跪迎,三跪九叩,收下礼品,然后享用了皇家送去的酒席。

      两天后,举行大征礼。跟纳采礼不同,大征礼是向女方家下聘礼,或者说送彩礼。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给未来的皇后的,用七十四座龙亭分载,礼物大多是名贵的衣料首饰等;另一部分是给皇后父母的,由五十四座采亭分载,有黄金二百两、白银一万两,还有各种金银器皿、布匹绸缎、马匹、甲胄、朝服等等,十分实惠。送礼的队伍浩浩荡荡出东华门,直到东城朝阳门内方家园胡同的桂公府,沿途百姓夹道围观,喜气洋洋。现在桂祥被封为“承恩公”,所以他的宅邸被叫作“桂公府”。以前,皇室贵族没人把桂祥放在眼里,只是看他姐姐的面子,才对他稍加敷衍,但今非昔比,桂祥荣升为皇帝的老丈人,所以贺客盈门。他满面春风,跟一拨又一拨贺喜的人寒暄道谢,忙得不亦乐乎。

      别看桂祥表面上春风得意,其实心中叫苦不迭。十月初五日那天上午,闺女被选作皇后,下午坐着八抬大轿,吹吹打打地回了家,他的府第立即就被“军管”了,进出人员都要受到严密的盘查。而闺女住的西院已经被戒严,里面由太监、宫女侍候,门口站着威风凛凛的乾清门侍卫,所有男性成员一概不得进门,连他这位皇后的爸爸也不例外。皇后的妈妈虽然可以进入,但见到闺女也要磕头请安。

      读者可能困惑,虽说男女有别,但皇帝总不能连自己的老丈人也不放心吧?其实,难怪不让桂祥迈进西院一步,因为里面不仅住着未来的皇后,选中做嫔妃的长叙的两个小闺女也暂住其中,等着一起被娶进紫禁城。在跟皇帝“洞房花烛夜”之前的几个月里,要保证“白璧无瑕”,为此,皇家的侍卫在桂公府西院的大门口画上了“警戒线”,男性成员一律不得跨越。今天的人们可能难以理解,姑爷娶小老婆,送到岳父家寄存,又怕岳父“近水楼台先得月”,派一群如狼似虎的侍卫前来看管,这算怎么回事儿?别忘了,那是万恶的旧社会。

      当然,这些不便是暂时的,几个月之后举行大婚典礼,皇后、嫔妃进宫,桂公府的“戒严状态”自然就解除了。而且,跟皇家攀亲,子孙前程似锦,眼前又得了大笔彩礼,已经脱贫致富,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其实,真让桂祥愁眉苦脸的恰恰是经济问题。谁家嫁闺女能不陪送?婆家送来的彩礼摆满了几个屋子,这嫁妆也不能太少。本来,清朝皇帝迎娶皇后,老丈人出的陪嫁由姑爷买单,也就是由国库报销,但娘家毕竟不能一毛不拔,至少得给姑爷送几件礼物吧。桂祥愁的是,即使只“拔一毛”,他也得破产。

      在清朝的“国丈”中,桂祥差不多是最穷的一个,祖上既没留什么遗产,自己也没担任过有职有权的肥差,平时吃“副都统”的俸禄,再加上女婿们的接济,勉强维持一大家子的温饱而已。以前皇室跟蒙古王公结亲,各部落视为无上的荣誉,纷纷送礼,一掷千金,桂祥当然无法跟人家相比。这回家里出了皇后,虽说也收了一些礼物、礼金,但数额并不大,再加上皇家下的聘礼,估计全得赔到嫁妆上。刚刚脱贫致富,眼瞅着又要脱富返贫,桂祥心情并不愉快。

      且不论桂祥如何着急上火,就在大婚典礼纷纷扰扰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的时候,一件令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为之胆寒色变的事情发生了。

      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距大婚典礼还有四十多天的一个深夜,慈禧太后在睡梦中被叫醒,太监报告:太和门失火了,宫外有数千人前来救火,请示是否开门放人。慈禧一时乱了方寸,不过听到太监宫女大呼小叫,看着窗外火光冲天,慈禧很快回过神儿来,做出了开门放人的决定。

      太和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之一。在清朝的时候,紫禁城的正门从南边数分别是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进了太和门就是太和殿了。有资格走正门的人有三类:皇帝、皇后、状元。晚清的皇帝很少出宫,若非重大场合,即使出宫也未必走正门,皇后迎娶进门的时候经过一次,百年之后抬出去再经过一次,状元三年一科,所以,这些门平时不开。其他人只能走紫禁城的东门东华门、西门西华门,或者北门神武门。

      太和门虽然一般不开,但太和门东西各有一个小门,东边的叫昭德门,西边的叫贞度门。尤其是贞度门,平时有些人进进出出,为此,设有值班看守人员。然而事情就坏在这些人身上了,据事后查明,在贞度门值班的是两位年老的护军,熬到半夜,哈欠连连,按制度规定,值班人员不许熄灯,所以他俩把灯笼挂在柱子上就去睡觉了。结果,蜡烛烤燃了柱子,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无法扑救了。

      由于慈禧下令打开了宫门,王公大臣率领七千多官军得以进宫救火,然而,众人依然束手无策。现场北风呼啸,烈焰冲天,大火已经蔓延到了太和门。这座宫门是楠木结构,面阔九间,进深三间,高度相当于四五层楼,现在成了一座“火焰山”,根本无法接近。而且救火者最大的难题是没有水源,虽然太和门前有一条叫“内金水河”的景观河,但砸开一尺厚的冰层,水深只有几寸,根本无法利用。无奈,大家决定拆毁附近的建筑,隔断火路。但这些明朝留下来的建筑物坚固无比,尽管刀锯齐下,却岿然不动。最后召来木匠,在大梁上拴上绳子,几百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喊着号子,忙活了两个小时,才把房梁拉倒,还付出了几十人负伤的代价。

      这场大火烧了两天才熄灭,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太和门以及附属的贞度门、昭德门和东西朝房化为灰烬,损失惨重。慈禧惊魂未定,光绪帝惶惶不可终日。一则宫殿失火有损皇家的颜面;二则这是个不吉利的预兆,按迷信的说法,可能是上天对统治者的警告。慈禧近年大兴土木,在光绪帝已经成年的情况下依然揽权不放,朝野舆论颇多不满,若有人借这场大火说三道四,慈禧将十分被动;更严重的是光绪帝的大婚典礼迫在眉睫,而太和门又是皇后进宫的必经之地,现在却成了一片废墟,真是个火烧眉毛的难题。

      慈禧决定变被动为主动,她将此次事故定性为“护军失职”,点灯睡觉的两名年老护军被判了“斩监候”–秋后处决,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等被降级罚俸。同时她大张旗鼓地表彰救火有功人员,指挥救火的官员获得嘉奖,出力的兵丁每人得到二两银子的奖金。根据《清德宗实录》记载,慈禧为争取主动,也做了一点儿反省,宣布停建了颐和园的某些建筑。这样一来,这场火灾就算掩盖过去了。

      太和门势必重建,原来的太和门是楠木结构,这种大型楠木在国内已经很难找到。若从东南亚进口也很费周折,即使采用北方常见的松木、柏木,从准备材料、设计招标到建筑施工,没有几年的时间也不可能建成。而距皇帝大婚仅有四十多天的时间,鬼斧神工也束手无策,怎么办?

      结婚亲政,有名无实

      有人给慈禧太后出了个主意:皇帝的大婚典礼如期举行,赶紧清理火场,然后再找能工巧匠,搭建一座临时性的彩棚应付一下。慈禧太后同意了。

      于是,紧急征召北京的裱糊匠前来当差。天寒地冻,正是他们工作的淡季,很多人前来应聘,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忘我地工作,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搭起了一座华丽的彩棚。虽然跟雄伟壮观的太和殿一点儿也不协调,但花团锦簇,也透出一丝喜气,慈禧看后喜出望外。大婚典礼环环相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大婚典礼拉开了序幕,皇后妆奁开始进宫。所谓妆奁就是嫁妆。当年同治大婚,皇后家的妆奁是“六百抬”,分六天运进皇宫。光绪岳父桂祥的家底儿有限,除了皇家买单的部分以外,自己添的钱不多,所以,妆奁仅有“二百抬”,分两天运进宫去。这些妆奁有衣服鞋帽、钟表首饰、家具摆设、生活用品等等。送给姑爷的礼物是两柄轻飘飘的金如意,装在漂亮的盒子里,由四个身穿花衣的壮汉抬着。内务府和步军统领衙门派人沿途照料,维持秩序。

      正月二十七日,光绪帝身穿红色的龙袍,前来慈宁宫给慈禧太后行礼,报告婚礼即将开始。光绪面无表情,例行公事地行礼之后,就前往太和殿,布置娶亲事宜,派使节前往桂公府册封皇后。此前,两位“姊妹花”瑾嫔和珍嫔已经进宫,她们将在皇后进宫的时候跪迎。

      跟民间娶亲不同,一则皇家按照古代的规矩,在天黑的时候举行婚礼;二则皇帝是不会上门迎娶的,他在乾清宫等着。接近午夜,迎亲的队伍出宫前往桂公府,差不多是第二天凌晨的时候,皇后乘坐十六人抬的大轿,从大清门进入了紫禁城,在乾清门下轿,跨过火盆、马鞍,被搀扶到坤宁宫,跟光绪帝行合卺礼。大婚礼成,光绪又到慈禧住处请安,然后还处理了几件国家大事,中午陪慈禧看戏,忙活到晚上,才来到坤宁宫,跟皇后共度洞房花烛夜。按民间的规矩,还有一道程序–闹洞房,但皇帝的洞房无人敢闹,所以宫中悄无声息。据皇族后人传说,光绪帝在洞房中痛哭流涕。按说他对表姐并无反感,他反感的是让表姐做自己的终身伴侣。可见,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的选择,不仅毁了光绪帝的幸福,也造成了侄女守活寡的悲惨结局。

      二月初四日,在天安门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光绪帝颁发诏书,宣布亲裁大政。他终于走出了需要太后扶持的幼稚时代。按说光绪帝应该像列祖列宗那样执掌国政,成为大权在握、乾纲独断的一国之君。然而,他心中明白,慈禧的训政虽然结束,但她依然操纵着国家政权,因为在此之前慈禧做出决定:今后“各衙门引见人员,皇上阅看后拟请仍照现章,于召见臣等时请旨遵行”。也就是说,在任命官员的时候,皇帝接见后,仍须向太后请旨,太后批准后才算数。可见,慈禧依然把持着高级官员的任命权,而且,这跟以前的“垂帘听政”和“训政”不同,根本没有期限,只要慈禧活一天,光绪就一直是个傀儡。

      光绪帝不甘心永为傀儡,加上婚姻不如意,爱情不自主,所以,沮丧到了极点。按例,大婚典礼之后皇帝要出面宴请皇后娘家的全体成员,以示谢意,届时朝廷重臣、王公贵族都要出席作陪,场面也很隆重。但光绪拒绝出席,理由是“身体不适”。如此不给皇后娘家面子,引得京城传言纷纷,最后由皇后出面,主持宴会。桂祥逆来顺受,一顿饭草草吃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慈禧对此稍感不快,但总的来说还是喜大于忧。虽然已向皇帝归政,但各方面都按自己的意思安排,实际权力并没有太大的损失;而且几十年来自己应付了一场又一场危机,还培养出了一位皇帝,真是功德无量,也算有功于社稷,对得起列祖列宗了。然而,正当慈禧暗自高兴之际,一个突发事件惹得她勃然大怒,多少年来,她时刻提防的事儿终于发生了。光绪帝也因此陷入尴尬的境地,不知该如何表态了。

      extendActions("2","20111","390000000213222100371671610200","",{title : "隆裕为何不得光绪宠爱:大龄剩女 年长珍妃八岁", summary : "本文摘自《囚徒天子光绪皇帝》 作者:喻大华出版社:商务印书馆\x0a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慈禧太后为十七岁的光绪皇帝举行了“亲政大典”,宣布撤帘归政,然后以训政的形式操纵国家政权。此时,还有一件不能再拖的...",orgUrl : "http://www.hxory.net/1361.html"}); 分享到微博评论 收藏 (12) 取消收藏 (12) 您已收藏成功! 现在去看看? 笔记:    修改 添加笔记  确 定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收起笔记 添加评论  发 表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查看更多评论 loading....收起评论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 文章摘自《人民日报》2011年10月08日 作者:任仲平 原题为《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 (一)近年来,诸多重大历史节点周年纪念接踵而至: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 全文↓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25 10:14:42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359.html' ); 阅读原文

        文章摘自《人民日报》2011年10月08日 作者:任仲平 原题为《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

        (一)近年来,诸多重大历史节点周年纪念接踵而至: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

        这些影响深远的历史大事件,由近及远,一波接着一波,画就百年中国远山近岑最壮阔的几笔。而这波澜起伏百年历史的起点,始于辛亥年秋日武昌城的清脆枪响。

        历史悠长的中国,从没有哪一个百年,像这一个百年般惊心动魄、脱胎换骨、翻天覆地。武昌城头的枪声,一举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开启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漫漫征程。从那一刻起的百年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流经一个世纪的历史深河浩浩荡荡,几代人殚精竭虑,曾被甩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之外的中华民族,大踏步迎来民族复兴的曙光。

        尽管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未见彻底,尽管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未被改变,但一切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二)人类社会任何一场伟大变革都不会孤立于其历史阶段,辛亥革命从发生到结束不足百日,承载的是中国煌煌3000年的历史脉动。

        辛亥革命爆发两个月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亚特兰大宪报》就曾预言,如果这场革命成功,以共和代替帝制,“中国的进步,无可限量”。百年后,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带领13亿中国人民,以世界舞台的“中国奇迹”印证了这一不可限量的伟大进步。

        今天,当皇帝的龙袍化作舞台上的戏服,鸦片的青烟消散在历史的风中,行进在辛亥一代开启的现代中国征程上,我们更需深思——

        隔着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段辉煌历史,该如何打量辛亥革命这“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征途中,这场打响亚洲民主第一枪的伟大革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一不同于以往王朝更迭的社会巨变之下,蕴藏着怎样的时代逻辑、提供了怎样的历史得失,又凝聚着怎样的思想遗产?

        (三)历史总是擅长用偶然展开它壮阔的剧情。

        一百年前的此刻,不少人难以置信,不可一世的至高皇权,竟然轰塌于武昌新军工兵营里仓促引发的枪炮,正如千百年来养尊处优的中华帝国无论如何都不曾想到,它的现代启蒙竟是在内忧外患、亡国灭种的境遇下被动开始。

        任何偶然的背后,都有隐藏着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循着这样的逻辑,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难以置信”和“不曾想到”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邓小平曾经这样说起民族痛史。1900年,列强军队在中国的皇宫里举行阅兵,北京居民门口遍悬占领军国旗。1902年初春,西逃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到京城时,正阳门城楼已在战乱中彻底焚毁。为避免清王朝统治者过分伤心,京城的能工巧匠搭起一个虚幻的城楼布景。

        这个虚幻的布景,正是晚清政府和封建制度的真实写照。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东亚大陆繁衍生息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开始面临西方入侵这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直接导致了两大历史后果,一是在坚船利炮的威胁和凌辱下,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二是在“睁眼看世界”的震惊与觉醒中,传统中国开始发生“新文明裂变”,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历史进程越来越深刻地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

        “衰象古国古,长蛇强邻强”,一个千年古国如何在近代工业文明标定的发展框架内自立、自强?外部的威胁,内部的危机,使得中国的社会历史再也不能延续“改朝换代”的二十四史逻辑,而是前所未有地面临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

        “耕者有其田”的太平天国运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师法俄日的戊戌变法,晚清最后十年的新政,在辛亥革命前的近百年里,中国在磕磕绊绊之中已经艰难地启动了这一新的历史进程。然而,努力的结果,却是甲午战争的折戟沉沙,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攻陷北京,日俄战争的“局外中立”,日益猖獗的“瓜分狂潮”。

        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的君王,注定无法彻底自革其命。在“万世一系,永永尊戴”的私念下,清王朝的所谓政治转型,跳不出维护皇权统治和挽救君主制度的框框。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选择革命,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帝制,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逻辑把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推上了历史舞台。改变中国命运的政治革命潮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奔涌而来。

        (四)“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兴替,只是给这历史的铁律,增添了又一个佐证而已。

        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艰难时世,辛亥年那个普通的秋日,距中国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嬴政登基已经2130余年,距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已经51年,距被迫改革的清王朝实行新政近十年,距林觉民留下《与妻书》、与众多革命党人在广州黄花岗“为天下人谋永福”而慷慨赴死不到半年。

        我们因此不能不将这场震惊世界的革命,放到更大的历史视野中考量。只有将辛亥革命置于中国社会近三千年的发展演进中,才能理解它的意义;只有将辛亥革命置于20世纪以来这一百年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中,才能读懂它的追求;只有将辛亥革命置于未来一百年的现代化求索中,才能更加明晰它的价值。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历史学家蒋廷黻1938年在《中国近代史》中的这一世纪之问,一语道破此前此后二百年间中华民族的使命与追求。什么样的道路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什么样的道路能带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什么样的道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引领中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辛亥革命,正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黑暗驶向光明的曲折航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渡口”。这场伟大革命,为老大帝国如何“变”才能救亡图存,探索了方向和道路;为中华民族怎样“变”才能跟上世界,积累了经验与教训,开启了改造中国社会、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百年现代化进程。

        (五)列宁视辛亥革命为“亚洲的觉醒”。在鲁迅的笔下,中国的觉醒者们是这样一种战斗姿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辛亥革命中,中华民族最早的一批觉醒者们,以其生命、青春与热血,肩住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难酬蹈海亦英雄”的陈天华,“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陆皓东,“以如花之年,勇于赴战”的方声洞……黄花岗之役,“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武昌举义,英雄们临刑时“神色益壮”,当众演说,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革命军牺牲的战士大多是20岁出头;武装起义屡败屡战,“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舍财”,华侨成为“革命之母”,在“恢复中华”的旗帜之下,形成了全球华人“革命救亡”的强大磁场……

        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如此慨叹辛亥革命:“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在亡国灭种的忧愤中,辛亥英烈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悲壮呐喊,以其“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高尚品德,“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坚强意志,追求真理、不断进取的赤子之心,放眼世界、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以及“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为后来者树立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丰碑,为民族复兴大业注入巨大精神力量。

        这是民族民主革命至为关键的一环,精神的觉醒,思想的启蒙,主人翁意识的张扬。革命,革命!“皇帝可以倒去”、“民主可以建立”,这是被称为“世界风暴新源泉”的辛亥革命的现代特质。醒来,醒来!现代化需要民众自主意识的觉醒。辛亥一代人以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昭示世人:国为天下之国,故此中华之兴亡,匹夫有其责;人为自由之人,故此中国之强弱,人皆有担当。

        (六)辛亥革命激起人们无限的期待,它将中华民族的思想从封建专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里程。

        龙椅被撤走了,称帝、复辟的倒行逆施为世人所唾弃;“洋人的朝廷”被推翻了,殖民者再难找到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社会结构重新建立,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革命者以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的政治理想,对中国社会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改造。

        在过去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封建专制是中国政治无计可逃的唯一选项,“天朝上国”是中国统治者们最为笃定的自我认知。戴皇冠的人或姓李或姓朱,而皇冠永远高悬于华夏众生之上;坐金銮殿的天子或汉或满,而皇权始终是“超级坚固的东方堡垒”。黑格尔曾经指出: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把戴了几千年的皇冠打落在地,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从立宪转向革命的张謇敏锐地觉察出这场革命与中国历史上一切“革命”的本质区别:“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之姓之变革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更迥然不同。”

        对于这个“迥然不同”,毛泽东以极其通俗的语言,道破了它所带来的历史后果——“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袁世凯的“洪宪帝国”迷梦在83天里迅速幻灭,张勋的复辟闹剧折腾了12天即告破产,历史的决断,人民的选择,让一个时代强音振聋发聩:“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七)作为二十世纪历史性的三大变化之一,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一起,永远彪炳于中国社会进步的史册。

        由当时中国尚无成熟的社会条件和新旧社会势力力量对比所决定,辛亥革命是一场未尽彻底的变革。但“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辛亥革命让“朕即国家”的时代成为历史,标志着中国由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闭关锁国、王权体系十分牢固的传统社会,转向以民主共和制度为主体的现代社会轨道。它从制度层面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探索了一条通路,斩断了中国社会任何后退的可能。

        辛亥革命启开了封建主义之蒙,带来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使思想解放的大潮奔腾东流。民主精神的苏醒,平等意识的生长,令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为前进而准备着。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一时之间,“自由尽是新风尚”。

        辛亥革命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了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社会条件,一个顺应时代潮流、能够领导中国政治变革的新的政治力量应运而生了。

        (八)革命者期待着民族的新生,然而这个民族最广大的人民却在未曾改变的国运中备尝苦难。

        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兵连祸结,百姓饱受欺凌,颠沛流离。这是辛亥一代的未竟使命:如何彻底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如何彻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如何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他们从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启示,在对辛亥革命精神的继承中实现超越和升华。

        为什么民主共和在中国社会落地生根如此之难?为什么孙中山奋斗一生,临终仍感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务须努力”?因为制度革命可以一举摧毁旧的结构,人的建设和发展却是水滴石穿的漫长过程。

        “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革命之后,宋教仁曾发此浩叹。划时代的革命为何并未带来“一个新时代的黎明”?因为它未能深入发动和依靠蕴藏在最广大民众中的革命力量,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庶民的革命,让亿万民众构成国家的基本土壤,才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走向。

        认识到这一点,接受辛亥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之路,创建了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中国共产党,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陈独秀、李大钊高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将辛亥革命的思想启蒙推向更深层次。年轻的毛泽东投身农民运动,致力于“唤起工农千百万”,进而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为什么在新生的民国,封建王朝的权杖依然在冥冥之中统治着社会?曾经期望的平等、自由、博爱,民族、民权、民生的现代国家为什么仍然遥不可及?因为崇高的理想固然令人向往,却必须找到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道路。

        学者费正清曾有此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外国学者这样分析它的失败:共和政体是外国的、空洞的仿制品,于中国的历史传统、社会土壤中毫无根基。

        认识到这一点,中国共产党选择能有效集结最广大社会力量、保障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开辟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在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基础上,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九)从“黄鹤楼头兮忽树革命旗”算起,一百年过去,古老中国有如浴火重生。

        对中国来说,二十世纪是决定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一百年。其始终贯穿的鲜明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通往这一目标的现实路径,是让曾被甩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之外的中华民族,融入人类发展进步的浩荡潮流。如果说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是把古老中国带往现代化之途的第一个转身,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就是将这艘巨轮推达前所未有境界的最壮阔的历史行进。

        从辛亥的枪声,到五四的怒吼,从上海石库门和南湖游船上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使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这是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所日夜向往: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于城乡,火车轮船往返于原野江海,全国各地皆一派大生产景象。当年,澳大利亚人威廉·端纳面对孙中山拿出的画满铁路线的中国地图摇头慨叹:“这个如同游戏拼图一样的东西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然而,百年后的今天,大江南北,海峡两岸,这一切已经成为现实;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关于三峡大坝、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的宏伟设想,已经化为今日中国现代化图景中的标志性工程。

        这是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所未曾想象: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经济发展持续多年高增长,城市化率超过47%,世界各国研究经济发展的“中国周期”,国际社会关注现代化的“中国模式”,西方观察家慨叹,“中国的崛起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封闭愚昧到文明开放,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备受欺凌到重返世界舞台……一个四分五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化国家转变,奏响了中华大地最激昂的雄浑乐章。

        这是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所孜孜以求:一个国家,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倡行民主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从三民主义,到“德先生”、“赛先生”;从“拼将热血筑长城”,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浩荡前行的百年中国逐渐凝聚起这样的共识: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深化、永无止境的历史进程,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尽管未来的征程依然漫长,但共产党人以更大决心全面推进变革,已经成为今日中国再创辉煌、全面进步的必然抉择。

        抚今追昔,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十)2011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孙中山,毛泽东,两位世纪伟人遥相对望。

        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世纪并不遥远。

        1911—2011,刚刚过去的这一百年,以辛亥革命为起点,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迎来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演绎了民族复兴史上自强不息的传奇。百年风雨历程,如同历史教科书,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2011—2111,即将到来的这一百年,发展的蓝图已经展开——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处于又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折中的中国,曾经有“独一无二的过去”,也将拥有“独一无二的未来”。百年精神传承,必将崛起一个繁荣发展、和平统一、民主自由、共同富裕、高度文明的现代中国。这个中国,将为民族赢得更多福祉;这个中国,将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中华正在复兴,同志仍需努力!

        extendActions("3","20111","390000000213222100371671610200","",{title :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 summary : "文章摘自《人民日报》2011年10月08日 作者:任仲平 原题为《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x0a (一)近年来,诸多重大历史节点周年纪念接踵而至: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orgUrl : "http://www.hxory.net/1359.html"}); 分享到微博评论 (3) 收藏 (51) 取消收藏 (51) 您已收藏成功! 现在去看看? 笔记:    修改 添加笔记  确 定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收起笔记 添加评论  发 表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查看更多评论 loading....收起评论

          朝鲜战争中除志愿军外还牺牲了多少中国人? 文章摘自《热血1950》 作者:何楚舞 出版:大众文艺出版社 1950年10月19,也就是六十年前的今天,中国志愿军出兵朝鲜。 朝鲜战争为什么爆发?苏联是始作俑者。苏联支持朝鲜发动战争,目的仅仅是... 全文↓

          朝鲜战争中除志愿军外还牺牲了多少中国人?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25 10:12:59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357.html' ); 阅读原文

          文章摘自《热血1950》 作者:何楚舞 出版:大众文艺出版社

          1950年10月19,也就是六十年前的今天,中国志愿军出兵朝鲜。

          朝鲜战争为什么爆发?苏联是始作俑者。苏联支持朝鲜发动战争,目的仅仅是控制朝鲜半岛吗?

          1945年,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形成对峙,开始了长达45年的冷战。朝鲜战争是二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是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中的交战各方都在冒着硝烟的枪口前放了一块遮羞布,唯恐战争扩大,形成第三次世界大战。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以志愿军名义出兵,美国政府一再驳回麦克阿瑟把战火烧到中国的要求,苏联飞行员即便在空中作战时仍穿着志愿军的军装。

          朝鲜战争是没有赢家的战争,但损失最小的无疑是苏联。

          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鲜人民军和韩国军队在38线附近发生了近两千次的交火冲突,但始终没有演变成战争,后来金日成在1950年6月25日指挥朝鲜人民军冲过38线,挑起了朝鲜战争。金日成为什么敢于挑起战争,无疑是因为苏联政府的支持。1950年的朝鲜半岛格局和今天一样,朝鲜占据38线以北,韩国占据38线以南,当时苏军已撤离了朝鲜,韩国仍驻扎着大量美军,冷战期间的苏联决不会容忍美国在眼皮子底下放了这么一颗大炸弹。

          金日成向苏联的领袖斯大林征求进攻韩国的意见,斯大林同意了,原因很简单,第一,斯大林要让朝鲜半岛全部变成红色,消灭眼皮子底下的大炸弹,第二,苏联需要一个出海口,不冻港。

          先来回顾旅顺港的历史。1883年(光绪九年),清政府建港口、船坞,1890年全部竣工使用。清政府在1894年甲午战争中战败,旅顺港为被日本占领侵占,很快沙俄联合德、法等国干涉,接下来的七年,旅顺港被沙俄强行“租借”。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沙俄战败,这一次日本侵占旅顺港长达四十年,直到1945日本无条件投降,旅顺港才回到祖国的怀抱。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替代1945年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中苏联放弃了在中国的所有特权,其中包括将中国长春铁路(即常说的中长路)的一切权利和财产无偿地移交给中国政府,及苏联军队从旅顺口撤退等。条约规定1955年5月31日之前,旅顺港为中苏两国共同使用,1955年5月31日苏军全部撤离回国。也就是说,1955年5月31日之后,苏联丧失了在太平洋的出海口。

          归还旅顺港之后,苏联面临的情况是,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只能驻扎在海参崴,海参崴是个半冻港,冬季会结冰。从战略上来讲,如果太平洋舰队出海作战,必须经过对马海峡,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海峡,海峡一侧是日本,一侧是韩国,危险悉数极高。斯大林同意了金日成发动战争的要求,按照金日成制定的闪电战策略,朝鲜人民军在美军来不及干预前便会占领朝鲜全境,那会苏联便可以拥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出海口,从军事和政治上来讲,这对苏联的诱惑太大了。

          苏联对出海口和不冻港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加入朝鲜战争,击溃朝鲜人民军,金日成向苏联求救,请示斯大林,是否应该让中国出兵时,斯大林仍不置可否,一旦中国出兵,苏联对朝鲜的控制的就成为泡影,出海口也就无从谈起。那个时候,斯大林甚至想让金日成去中国沈阳建立流亡政府。

          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出兵朝鲜,10月25日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崛起,苏联在朝鲜建立出海口的意图彻底破灭。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军朝鲜,10月25日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时至今日,六十年过去了,抗美援朝中志愿军伤亡数字一直是备受各方关注的焦点。

          在美国,朝鲜战争被称作“被遗忘的战争”,在我国,从抗美援朝纪念馆到各级相关部门,始终没有完整的抗美援朝烈士统计数字和名单。

          经过十年努力,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在2006年公布最新的,精确到了“个位”的抗美援朝烈士统计数字,共有十八万三千一百零八名志愿军战士牺牲,其中包括绝大部分牺牲的志愿军战士和极少的民工、医护人员、交通运输人员、战地记者和文化工作者等人员。统计数字是根据四川、安徽、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湖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民政部门的最新的核对数字。这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名单上的烈士不仅有所在的部队编号、所属连队,还有战士的名字、籍贯等等,由于时隔几十年,工作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至今,志愿军烈士名字的对照仍在进行。

          这个数字恐怕是抗美援朝结束后,对于阵亡战士最详细的统计,但对于牺牲在朝鲜战争中的中国人,它还远远不够。

          在朝鲜和韩国都有比较详细的,关于平民伤亡的数字,而中国,听说过东北民工团的人恐怕寥寥无几。

          1950年10月26日,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的委员与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的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代表在北京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将两个组织合并,组成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抗美援朝运动。事实上,这个委员会主要的责任是:(一)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展“三视”教育等活动(二)动员参军参战支前(三)组织慰问“最可爱人的”(四)开展订立爱国公约和增产节约活动(五)组织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

          《支援抗美援朝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由于全国政协(包括24个省市政协)会编)有这样一段话“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期间,全国先后参加志愿军参战达290多万人,仅东北地区就动员了近40万人参军,70余万人组成大车队、担架队,还有汽车司机、铁路员工、医务人员等四万五千人,担负战场勤务。”东北民工团是“支前”的主要力量,他们组成了大车队、担架队,运送战略物资,粮食补给,转移伤员。

          抗美援朝前期,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控制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对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进行了狂轰滥炸,东北民工团遭受了重大损失。

          美国空军的轰炸方式这样的,首先用机枪扫射,接着用炸弹轰炸,最后投掷燃烧弹和凝固汽油弹,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第一次看见飞机的支前队员,在美军飞机扫射时往往会非常惊恐,到处乱跑,美军正是利用机枪扫射把人从隐蔽点撵出来,再用炸弹轰炸,最后投掷凝固汽油弹。美军的第二种轰炸方式是针对村落,遇到有房子的村落,美军先用炸弹,把人从房子里撵出来,之后用机枪扫射,用凝固汽油弹。

          凝固汽油弹在爆炸时产生上千度高温,可以把石头烧成粉末,很多村、乡组成的支前队伍遭到轰炸后,无一生还。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统计,志愿军参战人数为290万,牺牲人数为18万。抗美援朝前期,东北民工团没有防空炮火掩护,牺牲比例恐怕和志愿军不相上下,那么70万的东北民工团究竟牺牲了多少?

          开赴朝鲜,支援抗美援朝的平民不仅仅是东北民工团,在统计志愿军牺牲人数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平民,那些有部队编制的战士死亡往往无法查清姓名,谁还记得那些支前的平民的名字?

          extendActions("4","20111","390000000213222100371671610200","",{title : "朝鲜战争中除志愿军外还牺牲了多少中国人?", summary : "文章摘自《热血1950》 作者:何楚舞 出版:大众文艺出版社\x0a 1950年10月19,也就是六十年前的今天,中国志愿军出兵朝鲜。\x0a 朝鲜战争为什么爆发?苏联是始作俑者。苏联支持朝鲜发动战争,目的仅仅是...",orgUrl : "http://www.hxory.net/1357.html"}); 分享到微博评论 (2) 收藏 (31) 取消收藏 (31) 您已收藏成功! 现在去看看? 笔记:    修改 添加笔记  确 定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收起笔记 添加评论  发 表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查看更多评论 loading....收起评论

            《资治通鉴》有记载:杨贵妃真为安禄山洗过澡吗 文章摘自《章回小说(下半月)》2009年05期 作者:越楚 原题为《杨贵妃为安禄山洗澡之谜》 据史载,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十五万大军长驱直入,下潼... 全文↓

            《资治通鉴》有记载:杨贵妃真为安禄山洗过澡吗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25 10:11:44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355.html' ); 阅读原文

            文章摘自《章回小说(下半月)》2009年05期 作者:越楚 原题为《杨贵妃为安禄山洗澡之谜》

            据史载,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十五万大军长驱直入,下潼关逼长安。唐玄宗携杨贵妃及朝中大员出逃蜀中,行至马嵬驿,禁军将士哗变,诛杀杨国忠,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之后,唐朝用了整整八年时间才平定这场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无疑与杨玉环有关联,至少可以说是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借口图谋不轨。《新唐书·则天武皇后杨贵妃传》有载:“禄山反,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大意是说安禄山造反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而且公开指出杨贵妃及几个姐姐的罪恶。翻阅新旧《唐书》,实难找出杨玉环与安禄山有暧昧关系的任何记载或暗示,倒是《新唐书》中说玄宗宠信安禄山,命他与杨家诸姨结为兄弟,而安禄山“母事妃”,每次朝见天子,杨家人必定设宴招待。这里的“杨家人”应该不包括杨玉环,她可是“皇家之人”。那么,杨玉环与安禄山的艳闻又从何而来?

            无论是《开元天宝遗事》、《杨太真外传》、《禄山事迹》等野史稗记,还是《唐史演义》、《梧桐雨》等小说杂剧,我们都能看到对“杨安恋”的大肆渲染,有的说得活灵活现,着实让人难辨真假。其中有“贵妃三日洗禄儿”的趣闻,说杨玉环为干儿子安禄山三天洗身。“洗三”是古代的一个习俗,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日,便举行沐浴仪式,召集亲友为婴儿祝吉,也称“三朝洗儿”,意在“洗污免难、祈祥图吉”。杨玉环在禁宫中为比她大二十几岁的安禄山洗澡,听来似乎的确让人感觉啼笑皆非。

            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里写到,安禄山进入宫廷后因与杨贵妃有暖昧关系,被杨国忠察觉而奏明玄宗,安禄山被逐出宫外,改封渔阳节度使,去镇守边关。安禄山离开后,杨贵妃日夜思念,心生烦恼。安禄山起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唐史演义》中描写说,“禄山与贵妃鬼混一年有余,甚至将贵妃胸乳抓伤。贵妃因恐玄宗瞧破,遂作出一个诃子来,笼罩胸前。”这“诃子”是唐代贵妇中流行的一种无带内衣,也相传是杨玉环为掩饰所伤之乳而发明的。

            最要命的还不在于此,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竟然也记载有“贵妃洗禄儿”事,说杨玉环用锦绣做成的大襁褓裹住安禄山,让宫女用彩轿抬起。唐玄宗还亲自去观看“洗儿”并予赏赐。又说“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司马光似乎也倾向于杨玉环与安禄山确有私情,但又说玄宗“却不怀疑”。

            那么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秽闻是纯属坊间传闻,还是真有其事呢?窃以为,私情之说当属传闻,从诸方面都难圆其说。

            首先是正史上毫无记载,就连暗示也没留下一点。关于杨贵妃的“秽事”,以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的“洗儿”之事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购衣服……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司马温公学识渊博,治“史”严谨,可为了给帝王编一本好的教材很有可能弃正史不顾,把污水往杨玉环身上泼。其实许多人对此都看不惯,清代的《历代御批通鉴辑鉴》里曾明确地指出:“通鉴(事)考此皆出《禄山事迹》及《天宝遗事》诸稗史,恐非实录,今不取。”清代著名学者袁枚更直接地为贵妃鸣不平:“杨妃洗儿事,新旧《唐书》皆不载,而温公通鉴乃采《天宝遗事》以入之。岂不知此种小说,乃村巷俚言,乃据以污唐家宫闱耶?”真实的情况或源于《旧唐书》中的记载:“(杨妃)有姐三人,皆有才貌……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安禄山事迹也有所据,李肇《唐国史补》云:“安禄山恩宠寝深,上前应对,杂以谐谑,而贵妃常在座。诏令杨氏三夫人约为兄弟,由是禄山心动。及闻马嵬之死,数日叹惋……”这里需要解释的是玄宗为何要“诏令杨氏三夫人约为兄弟”,这是因为唐时“胡风”盛行,也是上古姊妹共夫风俗的遗存。杨氏三夫人全都结过婚,又不是皇帝的妻妾妃嫔,怎能随便“承幸”?那么三夫人只有按“突厥风俗”,以贵妃姐妹的名义“约为兄弟”,这样才可“并承恩泽”,名正言顺地和玄宗发生性关系了。

            然而,这种社会风气只是对皇权或者男性的纵容,对于女性并非如此,贵为皇帝的宠妃,更不可能也绝不允许随意出入宫掖。安禄山“心动”,只是羡慕唐天子的艳福罢了。而后来安禄山认小他二十多岁的杨贵妃为干娘,只是讨好唐玄宗的无耻手段罢了。再看看患有严重肥胖症的安禄山本人,“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禄山肚大,每着衣带,三四人助之……”退一万步讲,便是有偷情的可能,他这样之人,又凭什么来打动尊贵美丽的杨贵妃呢?

            安禄山一大腹胡耳,无潘安貌,乏陈思才,独以大诈似愚之伎俩,欺惑玄宗,玄宗耽情声色,聪明已蔽,应为所迷,而杨贵妃亦从而爱幸之,何也?盖妒妇必淫,淫妇必妒,以年垂耆老之玄宗,忽据一玉貌花容之子妇,即令爱宠逾恒,能保其能相安乎?饥则思攫,宁必择人?洗儿赐钱,丑遗千载,而玄宗尚习不加察,日处宫中,为淫乐事;外政尽决于李林甫,林甫死而杨国忠又入继之。一人乱天下不足,更加一人,李杨乱于外,梅杨讧于内,梅李去而杨氏盛,虽荣必落,杨氏杨氏,亦何必争宠耶?梅妃较贞,不脱争春习态,吾尚为之深惜云。

            ——蔡东藩《唐史演义》对“杨贵妃安禄山事”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