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布局和响应式布局: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精选简答题及答案(一)—特岗教师考试—考试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8:39:15

2012年特岗教师考试精选简答题及答案(一)

1、德育的意义有哪些?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2、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3、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1)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的性质;
(2)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深度和广度;
(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性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内容针对性和有效性。

4、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5、简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2)联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7、简述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第二,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学生;
第三,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8、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必须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还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内因),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9、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10、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11、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12、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13、在德育过程中怎样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14、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15、德育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共青团活动;
(5)班主任工作。

16、什么是说服法,运用说服法的要求有哪些?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有: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17、什么是榜样法,运用榜样法的要求有哪些?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要求有:
1.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18、锻炼法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要求是:
(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坚持。

19、陶冶法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要求是:
(1)创设良好的情境;
(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20、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21、道德两难问题的意义如何?
1.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
3.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抉择能力;
4.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22、设计道德两难情境的要求是什么?
1.设计的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或者是可信的;
2.设计的情境必须包含两条道德规范,而且只包含两条道德规范;
3.涉及的两条道德规范在设计的情境中必须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

23、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1)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2)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3)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4)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5)提出环境、行为的交互作用论。

24、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5、班级的规章制度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
(2)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
(3)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26、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27、怎样才能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28、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2.一定的组织结构,这是一个班集体所不可缺少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这是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29、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3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31、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第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第二,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
第三,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一、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第二、协调和指挥班级团队活动;
第三、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

32、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
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
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33、教师应如何备课?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34、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3)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
(4)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
(5)写出课时计划(教案)。

35、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36、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级体的教学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7、分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1)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
(3)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积极性降低。

38、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型。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
(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
(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39、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的品质各有哪些?
  喜欢的前五种品质是:
(1)热爱、同情、尊重学生;
(2)知识广博、肯教人;
(3)耐心温和、容易接近;
(4)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
(5)教学方法好。
  不喜欢的前五种品质是:
(1)经常骂人、讨厌学生;
(2)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
(3)上课拖延时间、下课不理学生;
(4)偏爱、不公正
(5)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40、教师的教育能力对教师的语言表达提出了哪些要求?
(1)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
(2)要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3)要求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
(4)不仅要善于独白,还要掌握对话艺术;
(5)在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谈话做出迅速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反应;
(6)在对话中,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