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设计方案:八路军一二九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3:57:24
 


八路军一二九师 晋冀鲁豫军区民国26年(1937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辖一二零、一一五、一二九3个师。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训处主任张浩,下辖三八五、三八六两个旅,9160人。10月到太行开辟抗日根据地。民国27年(1938年)1月,张浩调走,邓小平接任政委。


民国29年(1940年)3月,反顽战役胜利,涉县全境解放。6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在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副主任黄镇等率领下,从辽县桐峪镇迁到涉县常乐村。12月,司令部从常乐村迁到赤岸村,政治部从常乐村迁至王堡村。


民国34年(1945年)8月20日,为适应战局变化,根据党中央决定,在赤岸村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同时撤销一二九师番号,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下辖冀鲁豫、冀南、太行、太岳4个军区。


同年12月,应解放战争形势需要,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离开赤岸村,迁往武安。
八路军一二九师,从民国26年(1937年)东渡黄河出师抗日,以太行山为依托,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领导边区人民,在艰苦困难的环境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浴血奋战,粉碎其频繁的、灭绝人性的大扫荡,进行了无数次反封锁、反扫荡、反清剿斗争,以游击战、运动战和大反攻,歼灭日军42万余人。并由民国 26年(1937年)10月到太行时的1个师,9160多人,发展到民国34年(1945年)9月,成为1个军区,近30万人。


太行军区民国29年(1940年)6月7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一二九师决定成立太行军区,由一二九师兼,设6个军分区和1个新十一旅,军区司令部驻地常乐村,同年12月底,随一二九师司令部迁往赤岸村。
民国32年(1943年)10月9日,根据抗战形势需要,太行军区与一二九师分开,下设8个军分区,军区司令员李达,政委李雪峰。军区司令部驻地赤岸村。


民国34年(1945年)12月,因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离涉,太行军区组织机构及人事作了较大调整。军区下设6个军分区和供给、卫生两部。军区司令部驻地赤岸村。民国37年(1948年)4月,迁至西戌村。翌年8月19日,在西戌村奉命撤销。


太行第五军分区前身为一二九师先遣团,民国26年(1937年)底,在磁县贾壁一带活动。次年1月,日军进犯磁县,先遣团撤到涉县岭底、关防、黄金庄(今王金庄)一带,后又转移到石门、偏城等地。2月13日,先遣团部分归771团,其余组建为先遣支队,支队司令张贤约,政委张南生,政治处主任梅宏德。民国28年(1939年)夏,先遣支队迁到固新镇。次年8月1日,改为冀豫军分区,司令员王树声(兼)。


民国30年(1941年)9月,冀豫军分区更名为太行五军分区,驻地由固新镇迁往西达镇,军区司令员皮定钧,副司令员鲁瑞林,政委王维刚(兼),副政委杨树根。民国32年(1943年)改为司令员韦杰,副政委鲁瑞林,参谋长何正文,政治部主任李开湘。


民国34年(1945年)8月,太行五军分区离开西达迁往峰峰,尔后林县。民国38年(1949年)8月,奉命撤销。从成立到撤销和太行五地委一直为同室办公。


太行区武委会即晋冀豫武委会,前身为一二九师司令部动员武装科。民国30年(1941年)4月,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和太行军区决定以一二九师司令部动员武装科为基础设立晋冀豫区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筹委会,受司令部和地方党委领导,以地方党委为主,区党委民运部长彭涛兼主任,李志敏任军事部长,杨殿魁任政工部长,驻地由赤岸村迁往下温村。5月30日,晋冀豫区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筹委会,在下温村颁布《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工作纲领草案》。9月在偏城县宇庄村召开全区人民武装代表大会,杨殿魁代表筹委会向大会作了《晋冀豫区一年来群众武装工作报告》,并选举产生了太行区武装抗日委员会(简称太行区武委会),彭涛为主任,杨殿魁、李志敏分任政工、军事部长,驻地下温村。领导太行区人民大力发展地方武装。


民国32年(1943年)10月,彭涛调三地委任书记,太行区武委会主任由太行军区副政委黄镇兼任,驻地由下温村移驻王堡村。民国34年(1945年),杨殿魁任主任,郭万夫任副主任。同年5月,太行区武委会由王堡村移驻弹音村。民国36年(1947年)7月,杨殿魁随军南下,太行区武委会主任由宋冠英接任。
民国37年(1948年)春,太行区武委会随太行军区由弹音村迁往西戌村。次年8月19日,奉命撤销。


附:


一二九师暨晋冀鲁豫军区建制和主官

一二九师(1937年)


师 长:刘伯承 政训处主任:张浩


副师长:徐向前 政训处副主任:宋任穷


参谋长:倪志亮


供给处 处长:周玉成 副处长:徐林


主任:赖勤


卫生处 处长:钱信忠 主任:鲁加汉


教导团 团长:张贤约 政训处主任:袁鸿化


三八六旅 旅长:陈赓 副旅长:陈再道


参谋长:李聚堂


七七一团 团长:徐深吉 画团长:韩东山


政训处主任:黄振堂


七七二团 团长:叶成焕 副团长:王近山


政训处主任:谢富治


三八五旅 旅长:王宏坤 副旅长:王维舟


参谋长:耿飙


七六九团 团长:陈锡联 副团长:江乃贵


政训处主任:丁先国


七七O团 团长:张才千 副团长:胡奇才


政训处主任:肖元礼


一二九师(1938年)


师 长:刘伯承 政治委员:邓小平


副师长:徐向前 政治主任:宋任穷


参谋长:倪志亮


先遣纵队 司令员兼政委:李聚奎


筑先纵队 司令员:张维汉 主任:袁仲贤


东进纵队 司令员:陈再道 政委:刘志坚


青年抗日游击纵队 司令员:段海洲


政 委:徐深吉


供给部 部长:徐林


骑兵团 团长:夏云庭 政治主任:邓永耀


卫生部 部长:钱信忠


随营学校 校长:易良品 政委:袁鸿化


三八五旅 旅长:陈锡联 政委:谢富治


三八六旅 旅长:陈 赓 政委:王新亭


晋冀豫军区 兼司令员:倪志亮 政委:黄镇


一军分区 司令员:秦基伟 政委:赖际发


二军分区 司令员:桂干生 政委:张贻祥


三军分区 司令员:张贤约 政委:张南生


四军分区 司令员:张国传 政委:谢家庆


五军分区 司令员:赵基梅 政委:涂锡道


冀南军区 司令员:宋任穷 副司令员:王宏坤


参谋长:文建武 政治主任:王光华


一军分区 司令员:徐绍恩 政委:李 林


二军分区 司令员:周光策 政委:余品轩


三军分区 司令员:宋树林 政委:周发田


四军分区 司令员;余伦胜 政委:王心高


五军分区 司令员:葛桂斋


一二九师(1940年)


师 长:刘伯承 政治委员:邓小平


参谋长:李 达 政治主任:蔡树藩


政治副主任:黄 镇


决死一纵队 纵队长兼政委:薄一波


二一二旅 旅长:孙定国 政委:马 英

 


决死三纵队 纵队长:戎子和 政委:董天知


供给部 部长:徐 林 政委:资建候


卫生部 部长:钱信忠


新四旅 旅长:徐深吉 政委:吴富善


三八五旅 旅长:陈锡联 政委:谢富治


新一旅 旅长:韦 杰 政委:唐天际


新十旅 旅长:范子侠 政委:赖际发


随营学校


三八六旅兼太岳军区 司令员:陈 赓


政委:王新亭


参谋长:周希汉

 


一军分区 司令员:刘绍棠


二军分区 司令员:张汉丞 政委:史 健


三军分区 司令员:王清川 政委:孙雨亭


师兼太行军区 副司令员:王树声


一军分区 司令员:秦基伟 政委:高 杨


二军分区 司令员:张国传 政委:赖苦愚


三军分区 司令员:郭国言 政委:王一伦


四军分区 司令员:石志本 政委:王孝慈


五军分区 司令员:皮定钧 政委:鲁瑞林


六军分区 司令员:宗风州 政委:朱穆之


新十一旅 旅 长:尹先炳 政委:黄振堂


冀南军区 司令员:陈再道 政委:宋任穷
副司令员:王宏坤 政委:范朝利


政治主任:刘志坚


一军分区


二军分区 司令员:吴志忠 政委:王贵德


三军分区 司令员;赵海枫 政委:李定灼


四军分区 司令员:杨宏明


五军分区 司令员:赵义京 政委:杨树根


六军分区 司令员:邹国厚 政委:夏祖盛


新七旅 旅长:易良品 政委:文建武


新八旅 旅长:张维翰 政委:肖永智


新九旅 旅长:桂干生


供给部 部长:陈三纪


卫生部 部长:王肇元


一二九师(1943年)


师 长:刘伯承 政治委员:邓小平


参谋长:李 达 政治副主任:黄镇


陆军中学 校长:任白戈 政委:陈鹤桥


太岳军区 司令员:陈赓 政委:薄一波


参谋长:华占云


政治主任:王新亭


一军分区 司令员:李聚奎 政委:顾大川


二军分区 司令员:王近山 政委:刘 忠


三军分区 司令员:孙国定 政委:刘聚奎


四军分区 司令员:唐天际 政委:李哲人


供给部 部长:余缦云


卫生部 部长:彭之久

 

太行军区 司令员: 李 达政委:李雪峰


副政委兼主任:黄 镇


副主任:袁子钦


一军分区 司令员:秦基伟 政委:高 扬


二军分区 司令员:曾绍山 政委:赖际发


三军分区 司令员:陈锡联 政委:彭 涛


四军分区 司令员:黄亲友 政委:王孝慈


五军分区 司令员:韦 杰 政委:徐子荣


六军分区 司令员:宗风州 政委:谢富治


七军分区 司令员:皮定钧


八军分区 政 委:江 明


冀南军区 司令员:陈再道 政委:宋任穷


副司令员:王宏坤 参谋长:王蕴瑞


政治主任:刘志坚


一军分区 司令员:桂干生 政委:吴建初


二军分区 司令员:吴成忠 政委:李 忠


三军分区 司令员:张维翰 政委:肖永智


四军分区 司令员:范朝利 政委:王任重


五军分区 司令员:赵义京 政委:李尔重


六军分区 司令员:易良品 政委:文建武


供给部 部长:资建候 政委:赖勤


卫生部 部长:宋 杰


晋冀鲁豫军区(1945年)


司 令 员:刘伯承 政治委员:邓小平


副司令员:滕代远 副政治委员:薄一波


副司令员:王宏坤 副政委兼主任:张际春


参 谋 长:李 达 政治副主任:王新亭


军政大学 副校长:徐深吉


第十七师 师长:张复振 政委:刘威诚


后勤部 部长兼政委:周文龙 副部长:周玉成


太岳军区 司令员:王新亭 政委:王鹤峰


副司令员:孙定国 副正委:裴孟飞


参谋长:邓仕俊 政治主任:桂绍彬


副参谋长:余缦云


十八军分区 司令员:刘聚奎 政委:刘植岩


十九军分区 司令员:张祖谅 政委:刘尚志


二O军分区 司令员:王 庸 政委:柴泽民


二一军分区 司令员:郭庆祥 政委:薛 迅


独立旅 旅长:刘金轩 政委:李耀
供给部 部长兼政委:冯丕成


卫生部 部长:彭之久 政委:刘开先


太行军区 司令员:秦基伟 政委:李雪峰


副司令员:黄新友 副政委:黄镇


副司令员:赵辉楼


政治主任:袁子钦 参谋长:何正文


政治副主任:周光担


十二军分区 司令员:胡 震 政委:冷 楚


十三军分区 司令员:鲁瑞林 政委:刘建勋


十四军分区 司令员:韩卫民 政委:于一川


十五军分区 司令员:黄新友 政委:刘 毅


十六军分区 司令员:崔建功 政委:谷景生


十七军分区 司令员:陶国清 政委:陶鲁笳


供给部 部长:刘 清


卫生部 部长:桂绍宗 胡裕文


冀南军区 司令员:杜义德 政委:李菁玉


副司令员:王光华


副政委兼主任:刘志坚


副政委:马国瑞 参谋长:陈明义


副政治主任:胥光义


七军分区 司令员:云 白 政委:许梦侠


八军分区 司令员:李定灼 政委:赵一民


九军分区 司令员:张维翰 政委:李福祥


十军分区 司令员:王蕴瑞 政委:江 明


十一军分区 司令员:刘福胜 政委:陈登昆


独四旅 旅长:孙仁道 政委:杨树根


后勤部 部长兼政委:张松平


第二纵队 司令员:陈再道 政委:宋任穷


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范朝利


政治主任:钟汉华


第四旅 旅长:孔庆德 政委:刘胆辉


第五旅 旅长:雷绍康 政委:寇庆延


第六旅 旅长:王天祥 政委:刘华清


供给部 部长:陈三纪 政委:张宣步


卫生部 部长:宋杰 政委:梅洪德


第三纵队 司令员:陈锡联 政委:彭涛


副司令员:曾绍山 副政委:阎红彦


政治主任:卢仁灿

 


第七旅 旅长:赵兰田 政委:曾庆梅


第八旅 旅长:马忠全 政委:卢南樵


第九旅 旅长:郑国仲 政委:秦传厚


供给部 部长:卢洪海 政委:郑忆恺


卫生部 部长:游得顺 政委:聂寿轩


第四纵队 司令员:陈赓 政委:谢富治


副政委:杨奇清


第十旅 旅长:周希汉 政委:刘 忠


第十一旅 旅长:李成芳 政委:刘有光


第十三旅 旅长:陈 康 政委:廖冠贤


第二十二旅 旅长:贾定基 政委:车敏樵


供给部 部长:赵炳润 政委:杨辉图


卫生部 部长:欧阳奕 政委:李 旭


第六纵队 司令员:王宏坤 政委:段君毅


副司令员:王近山 参谋长:张廷发


副司令员:韦杰 政治主任:鲍先志


第十六旅 旅长:韦杰(兼) 政委:张国传


第十七旅 旅长:石志本 政委:何柱成


第十八旅 旅长:肖水银 政委:李震


供给部 部长:王尧显 政委:杨德江


卫生部 部长:詹小联 政委:李一才


第一纵队 司令员:杨得志 政委:苏振华


副司令员:曾思玉


政治主任:崔田民 参谋长:卢绍武


政治副主任:吴 实


第一旅 旅长:杨俊生 政委:邓存伦


第二旅 旅长:尹先炳 政委:戴润生


第三旅 旅长:李东潮 政委:陈云开


供给部 部长:马景赢 政委:惠世如


卫生部 部长:莆荣钦 政委:尹痴生


冀鲁豫军区 司令员:王秉璋 政委:张玺


副司令员:刘志远


副政委:赵建民 潘复生


参谋长:潘 彪 政治主任:王幼平
副参谋长:傅家选


一军分区 司令员:周桂生 政委:中云浦


二军分区 司令员:张刚剑 政委:郭 超


三军分区 司令员:郭影秋 政委:赤中士


四军分区 司令员:李静宜 政委:赵紫阳


五军分区 司令员:宋励华 江每山


政 委:刘 星


六军分区 司令员:金绍山 政委:袁 振


后勤部 政 委:谭善如


第七纵队 司令员:杨 勇 政委:张霖芝


副司令员:赵基梅 副政委:张国华


参谋长:昌炳桂 政治主任:王辉球


第十九旅 旅长:吴大明 政委:谢富林


第二十旅 旅长:匡 斌 政委:石新雨


第二十一旅 旅长:况玉纯 政委:刘振国


供给部 部长:董志常 政委:李零石


卫生部 部长:曾新泮


鲁西军区(1940.4) 司令员:杨 勇


政 委:肖 华


参谋长:何德全


政治主任:符竹庭


一军分区 司令员;王叔坤 政委:李冠元


二军分区 司令员:冯鼎平 政委:刘 星


三军分区 司令员:牛联文 政委:王乐军


四军分区 司令员:邢仁甫 政委:范阳春


运河支队 司令员:曾国华 政委:曾思玉


黄河支队 司令员:彭 雄 政委:张国华


卫生部


供给部 部长:吴机章


第二纵队兼冀鲁豫军区(1940.4)


纵队司令员:杨得志


纵队政委兼军区司令员:黄克诚


军区政委:崔田民


一军分区


二军分区


三军分区


新二旅 政委:吴信泉


新三旅 旅长:韩先楚 政委:谭甫仁


三四四旅 旅长:刘 震 政委:李雪三


民一旅 旅长:朱 程 政委:闻允志


南下支队 司令员:赵承金 政委:谭冠三


供给部 部长:傅家选 政委:张希才


卫生部 部长:吴子南 政委:张光华


第二纵队兼冀鲁豫军区(1941.7)


纵队司令员:杨得志 政委:苏振华


副司令员:陈 勇 参谋长:卢绍武


军区司令员:崔田民


政委:苏振华(兼) 政治主任:唐亮


一军分区 司令员:刘宪权 政委:李冠元


二军分区 司令员:周桂生 政委:刘 星


三军分区 司令员:刘 权 政委:王乐亭
四军分区 司令员:刘志远 政委;石新安


五军分区 司令员:朱 程 政委:王风梧


六军分区 司令员:裴志耕


七军分区 司令员:张耀汉 政委:张应魁


南下支队 司令员;赵承全 政委:谭冠三


教七旅 代旅长:余克勤 政委:赵基梅


教三旅 代旅长;王秉璋 政委;曾思玉


后勤部 部长:傅家选


冀鲁豫军区(1943.1) 司令员:杨得志


政委:黄敬 参谋长:阎揆要


副政委:苏振华 政治主任:崔田民


政治副主任:王辉球


一军分区 司令员:刘志远 政委:石新安


二军分区 司令员:曾思玉 政委:段君毅


三军分区 司令员:马本斋 政委:刘 星


四军分区 司令员:赵承金 政委:张国华


五军分区 司令员:昌炳桂 政委:赵基梅


六军分区 司令员:王秉璋 政委:唐 亮


水东军分区 司令员:余克勤 政委:唐克成


后勤部 部长:傅家选 政委:韩 明


冀鲁豫军区(1944.5) 司令员:宋任穷


政委:黄敬 副司令员:王宏坤


副政委兼主任:苏振华


副司令员:杨勇 政治副主任:朱光


参谋长:曹里怀 副参谋长:王蕴瑞


一军分区 司令员:刘志远 政委:邓存伦


二军分区 司令员兼政委:社义德


三军分区 司令员:高厚良 政委:王幼平


四军分区 司令员:雷绍康 政委:乔晓光


五军分区 司令员:牟海秀 政委:陈登昆


六军分区 司令员:周发田 政委:赵一民


七军分区 司令员:赵健民 政委:许梦侠


八军分区 司令员:曾思玉 政委:段君毅


九军分区 司令员:赵东寰 政委:张国华


十军分区 司令员:赵基梅 政委:刘 星


十一军分区 司令员:王秉璋 政委:潘复生


水东军分区 司令员:余克勤 政委:袁 振


水西军分区 司令员:汪家道 政委:李士才


后勤部 部长:傅家选 政委:韩 明

 

 

第二节 军事活动


反顽战役民国28年(1939年)下半年,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加紧反共磨擦。11月,调整晋冀反共力量,安排了互相配合的三路反共大军,趁日军扫荡根据地之机,袭击八路军部队,抢占根据地。12月,阎锡山发动了进攻山西新军的"十二月事变",在晋东南破坏了7个县抗日民主政权,杀害和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500多人。次年1月,蒋介石又下令逼迫八路军撤至白晋路以东,邯长路以北,八路军拒绝了蒋介石的"命令"。不久蒋介石又指挥盘踞在冀南、豫北的国民党九十七军朱怀冰、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钟麟等部,执行"限共"、"溶共"政策,专事磨擦,打击爱国力量,提出"打倒八路军,收复太行山"的口号,向太行区进犯,采取"见人就捉,见枪就下,见干部就杀,见地盘就夺"的反动手段,疯狂捕杀抗日军民,妄图吃掉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统帅机关。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疯狂进攻和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扫荡,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以国家民族为重,为顾全大局,不惜委曲求全,一再忍让。朱德、彭德怀曾亲赴冀南访问鹿钟麟,商谈团结抗战之事,并当面递交了八路军关于河北抗战的八项主张。对朱怀冰,朱德总司令曾多次致电,向他晓以大义。刘伯承师长于1月31日亲赴冀西对朱怀冰讲:"我们已经退避三舍了,实在无地可退,你们总得让我们抗日有地!八路军一个师抵抗了十万日军,十余万伪军,并非怕你,不过为了团结,不忍自相残杀,要是逼人太甚,我们是有人民作后盾的。"但朱怀冰视而不听,变本加厉地进行反共磨擦活动。


2月初,朱怀冰、鹿钟麟、孙殿英等部抢占了涉县、磁县、武安、林县地区,并与石友三、丁树本及山东沈鸿烈等部连成一片。蒋介石增调四十一军、七十一军向太南进犯,企图配合朱怀水、庞炳勋及石友三等部由南而北向太行、冀南大举进攻。朱怀冰部在武涉公路以南,漳河以北,层层筑堡挖沟,切断八路军交通补给,大肆摧残抗日组织。


当时,在涉县境内的邯长公路以南的石泊、玉林井、王金庄、张家庄、江家、何家、刘家直至关防、岭底、台华等全部是朱怀冰的九十七军,茨村以下整个东路地区的清漳河两岸村庄,直到林县古城、任村等地区全部是国民党新五军孙殿英的军队。他们与国民党政府县长张守魁及富户老财相勾结,强化保甲编制,拉夫、派粮、派款,到处搜刮民财,大肆摧残抗日组织,抓捕杀害抗日干部。


2月中旬,朱怀冰带了几十个骑兵,到武乡王家峪八路军总部寻畔,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和北方局书记杨尚昆等,同朱怀冰进行了面对面的谈判斗争。


朱怀冰回来之后,在涉县、武安、磁县、林县地区,伙同鹿钟麟部与退至漳河以南的石友三等部联合,以3个军的人马,配合日军向太行抗日根据地发起进攻。于2月18日,以两个团的兵力围攻驻磁县北贾壁、大湾村的先遣支队一大队及青年纵队三团。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八路军总部命令一二九师组织涉(县)武(安)磁(县)林(县)反顽战役,战役由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统一领导,由刘伯承师长和邓小平政委指挥,一二九师调集青年纵队、独立支队、先遣支队、独立游击支队、师部特务团及晋察冀挺进支队、冀中警备旅等部共13个团,乘国民党四十军、七十一军尚未到达之际,发起了自卫反击战役。


时,朱怀冰部新二十四军,驻涉县石泊镇以南张家庄、禅房至台华、关防、东达、西达地区;九十四师在武安择布峧、崔炉至涉县岭底、磁县石布槽、贾壁一带;师属补充团在武安庙庄、涉县前后牧牛池一带;军部及鹿钟麟的一部在磁县南北王庄、南北岔口、东西花园一带。鹿钟麟部在漳河以南、林县任村以东地区。孙殿英部主力位于林县及其西南地区,一部在涉县城东、西达、林旺、固新一带。庞炳勋部位于山西长治以南地区。各部在上述地区构筑碉堡,扼制高地,切断交通。


八路军反顽战役的主要目的是,集中主力歼灭朱怀冰部,监视和争取鹿钟麟、孙殿英等部。3月5日凌晨2时,磁、武、涉、林反顽战役同时开始,一二九师师部特务团由涉县城向东南方向展开围歼;青年纵队、先遣支队由武安冶陶向涉县牧牛池一带围攻并迅速扼守高地:警备旅由石泊向王金庄一带追击。朱怀冰补充团、冀察二纵队第四支队、二十四旅七团等先后覆灭。朱怀冰主力遭受打击后,退缩在磁县、涉县交界的南北岔口、贾壁及岭底一带。八路军从古台、甘泉、苏家、刘家和武安的固镇、崔炉等地向朱怀冰发起猛烈进攻,朱怀冰负伤,弃全部辎重及后方机关,率残部抢渡漳河南逃。战役至3月8日结束,激战4天,共歼灭国民党九十七军及其它游杂武装1万余人,缴获长短枪数千枝、轻重机枪120多挺、八二迫击炮24门;俘获朱怀冰部第九十四师参谋长蒋希文、鹿钟麟部参谋长王斌、兰衣社雷鸣远、琥安自卫军军长胡象乾、德国牧师即所谓"十字军"军长和国民党军官太太150多位,其中包括朱怀冰的一位太太。涉县的国民党县、区政府人员全部逃到了林县以南。从此,涉县全境解放,为一二九师、太行分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区党委等党政军领导机关进驻涉县打下了基础。


百团大战民国29年(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领导人,在下温村天主教堂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决定集中115个团、40万兵力,在华北5000里的战线上,对日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百团大战,并研究布置了整个大战的战略方针以及各部队在大战中的任务和具体作战计划。大战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约20天时间,为交通总破击,主要任务是破坏与截断华北日军全部交通,粉碎日军进攻重庆、昆明、西安的战略部署,根据总部命令,一二九师在师部原驻地涉县常乐村,下达破击战术指示,动员太行区人民群众、武装群众、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作战。8月20日晚8时整,一二九师在正太线与成千上万的群众一起,向各个日军据点发起猛攻。到25日,已陆续攻克了上湖、燕子沟、坡头、狼峪、张净等地,西段铁路除寿阳等少数据点外,已基本为八路军控制。与此同时,晋察冀部队在聂荣臻指挥下,先后攻克了井陉煤矿及娘子关等重要椐点,控制了东段铁路。战役完成了预定作战任务,把210公里的正太路破坏了三分之二以上,所有车站、桥梁、兵房、碉堡、隧道、矿井等全被破坏,沿线据点大部被攻占,日军第四混成旅团遭到空前惨败。一二九师在太行区的部队,在第一阶段中进行大小战斗181次,毙、伤日军2258人,并同广大群众一起破铁路235华里,破公路551华里。仅冀中参加破路的群众就有7万余人,解放了1.3万名被日军抓去强迫修路、护路的民工。


第二阶段(9月10日至10月底)约50多天。主要任务是扩大战果,继续破坏交通,重点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的日军据点。由晋东南榆辽战役、晋察冀涞录战役、晋西北同蒲战役、冀南德石路和邯济路破击战役等组成。在第二阶段中,一二九师及太行军民共进行战斗152次,毙、伤日军官兵2464名,破铁路155华里,破公里338华里,炸毁碉堡20座,解放了2000多名修路群众。太行区参战群众达5万多人。


第三阶段(11月6日至12月5日)约一个月时间,在八路军强大攻势下,日军暂时放弃对昆明、重庆等地进攻,回兵华北转向对根据地扫荡。在太行军民的坚决反击下,于12月25日,日军全面撤回白晋线。在第三阶段中,一二九师及太行区军民,共进行战斗196次,毙伤日伪军2785名。


在整个百团大战中,一二九师及太行区军民共作战529次,毙、伤日军官兵7507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其它物资。


上党战役民国34年(1945年)8月25日,刘伯承、邓小平从延安整风学习飞回太行,在黎城和荣机场降落后,星夜赶回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驻地赤岸村,当时,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阴谋,命令阎锡山集中十九军的六十八师、暂编三十七师、六十一军的六十九师及第二、第六纵队等2万余人,由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领,于9月初,从临汾、浮山、翼城等地出发,向上党地区进攻,打响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反共内战第一炮。


为坚决打破国民党内战阴谋,支持毛泽东主席等人在重庆的谈判,晋冀鲁豫军区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进行上党战役。刘伯承、邓小平等向中央报告:"阎军16000人侵入上党,非集结重兵予以消灭不可。已令太行、太岳主力及冀南的8000人共约28000人,坚决消灭该敌。


战前,刘伯承、邓小平在司令部驻地赤岸,认真研究此次战役的特点,起草了《上党战役中的几个战术问题》的指示,发往各部队。并详细地写出了《城市战斗的战术指导》和《野战(运动战)的战术指导》,批示各级指挥员应结合任务、敌情、地形、实行战斗指挥。


9月7日,刘伯承师长和邓小平政委在赤岸村发出上党战役第一号作战基本命令,随即率指挥部离开赤岸村赴上党前线。10日凌晨2时,上党战役打响,至10月12日结束,历时1个多月,先后经过夺城打援、围城打援和追歼逃敌三个阶段,阎军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于10月12日被擒。上党战役共歼灭阎军13个师,3.5万人,给毛泽东等人在重庆谈判以很大支持,迫使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主张并于民国34年(1945年)10月10日鉴定了《国民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平汉战役就在上党战役还未结束之时,蒋介石集团的国民党军第一战区胡宗南、第十一战区孙连仲等8个军,连同孙殿英、庞炳勋等残部,总计20万之众,由豫北、郑州、洛阳一带,沿平汉、道清两线,大举进攻冀南、太行结合部地带。


民国34年(1945年)10月13日,国民党军侵占获嘉县城。14日,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三十军、四十军、新八军等3个军由副司令长官马法五、高树勋率领,自新乡沿平汉路北犯。同日,国民党第一战区胡宗南部十六军经太谷榆次沿正太路东犯,第三军沿同蒲路继续北犯。15日,孙殿英随国民党三十军、四十军、新八军等一同北犯,侵占汤阴县城。


与此同时,刘伯承、邓小平返回司令部赤岸村。针对蒋介石的企图,刘伯承指出:三条铁路干线--津浦、平汉、同蒲都连接东北,三条铁路不通,会使东北孤立,这三条铁路干线,晋冀鲁豫军区占两条半,因此晋冀鲁豫军区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党中央、毛泽东指示刘伯承和邓小平立即着手组织以邯郸为主战场的平汉战役。


为运筹粉碎蒋军沿平汉路进犯的作战部署,刘伯承从上党前线回到赤岸村后,就迁出司令部,单独住在赤岸村当时的武委会主任张义库家里。张家共五间房,东边两间借给了刘伯承作卧室和工作室。邓小平政委每天都来和他共同商议军机大事,共同签发有关命令和指示。刘伯承在张家共住9天,计划决定后,仍搬回司令部大院。


10月10日,刘伯承、邓小平在赤岸村发出《关于平汉路作战部署给一、二纵队首长的指示》,要求部队在冀鲁豫、冀南不可处处顾虑,分散兵力,造成到处无力的被动局面,而应放松次要方向,抽出主力使用于平汉线有决定意义的方向。并明确规定:"我军要在漳河以北,邯郸以南地区歼灭北犯之敌主力。但是,这一地区以及附近的临洺关、紫山及临漳、成安和肥乡三城,尚在敌人手中。八路军应以坚强的部队控制漳河以南的汤阴及其两侧,监视、迟滞敌人北进,主力迅速占领尚在敌人手中的上述城镇,引诱敌人进入预先在滏阳河河套设下的口袋阵。"


10月16日,刘伯承在赤岸村下达平汉战役作战的基本命令: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第二、第三纵队和地方武装6万余人,以一部兵力引诱国民党军队深入,主力隐蔽于邯郸以南平汉路两侧待机出击。20日,刘、邓率前方指挥部离开赤岸村进入峰峰矿区,实施对平汉战役的前线指挥。战役从10月23日开始,经过阻击、合围、总攻和追歼四个阶段,历时10天,到11月2日胜利结束。此役,除争取高树勋万余人起义外,共俘获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四十军副军长刘世荣及师长以下2.3万人,缴获美制各种火炮310门,美制各种机枪1719挺,步枪9248支,还有美式反坦克炮、火箭筒等武器及大量弹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占领邯郸、打通平汉路的计划。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