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服装打板培训:刘勇 张弛:不读而还是经典的 - 文史百家言 - 求是论坛 - Powered by Di...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0:26:00
刘勇 张弛:不读而还是经典的
 我们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套用了以下这样一句话,当年废名在他的《谈新诗》中,表达了他对诗歌某种最高境界的看法,许多人都认为好诗并不是写出来的,诸如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刹那间的顿悟等等,而在废名看来,一首绝好的诗,不但不是写出来的,甚至是可以不用写出来的,用他的话说:就是“不写而还是诗的。”不写而还是诗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似乎很玄,似乎又是可以有一些理解的,至少可以这样理解,一首诗,一首来自诗人心底的诗,来自诗人独特思考的诗,即使不写出来,它也存在。它存在于诗人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的一切理解和认识当中。  为什么不读而还是经典呢? 首先,经典与“他人”无关。时下我们过度强调读者如何去阐释和解读经典,罗兰·巴尔特说“作者死了”,接受美学似乎取代了之前的“本质主义”成为新的时髦理论,于是甚至导致了许多质疑经典地位和价值的声音。而过于强调读者和接受过程的重要,很有可能忽视作为本体的经典本身,其实一部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实质是在经典诞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的。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人类历史当中,真正能够成为经典的作品是极少的,大部分随着岁月长河的流转而消逝,只有那些经过了时光的陈酿和考验依然闪耀不朽光辉的才能成就真正的经典。经典是作者自身思想的结晶,其中包含了作者自身的体验、思维的智慧、表达的艺术,在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是高度个性化的,很少有几个伟大的作家是想着要教育和启发他人而写出伟大作品的,这应该是经典的首要价值和特点,因此,经典不在乎印行了多少,出版了多少,不在乎有没有人读,有多少人读,经典也不在乎别人把它放在床头还是厕所,经典的意义归根到底在经典本身。古语有云:“诗三篇,大抵贤圣奋发愤而未作也”,“诗穷而后工”,无数的文学经典的生成过程,实际上是许多作者个人的辛酸血泪、坎坷人生所铸就的,是对于人生、世界的最深层次的思考和体悟。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不可逾越的高峰,《红楼梦》就是最好的例证:也是“字字读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然而“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感悟到曹雪芹笔下“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浸透着的苍茫和悲凉,没有这种人生体验,是很难接近作品所欲表达的人生感悟和艺术境界,甚至可能产生误读。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部《红楼梦》,绝对不仅仅是才子佳人、宫闱秘事所能够涵括的,而鲁迅先生的解读或许更加接近曹雪芹的思想境界:“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多处写到人的死亡,冷峻的笔锋后面实际上是他对于世间苦难的洞悉和对于人世的悲悯,这一点上,从小康人家堕入困顿的鲁迅和曹雪芹是很相近的,所以鲁迅评价《红楼梦》的这些话时常被作为这部作品的精妙解读而被引用。人常言人生不同阶段读《红楼》会有不同的感触,初涉世事、单纯天真的少男少女会为里面缠绵悱恻的故事落泪却未必能体味太深,锦衣玉食、生活无忧的人们更是很难进入和理解那样的境界的。至于道学家们、卫道士们看到“淫”,这样的误读、歪读在许多文学经典阅读中时常见到,如此所谓“读”经典,不读也罢。放在哪里,人们怎么去读它,其实都没有多大意义的。经典是应该追寻的而不是利用的,人应该向经典靠近,而不是让经典向人趋同,人们歪读、误读甚至不读,都丝毫无伤经典的地位和价值。  其二,经典又存活于“他人”心中。这与第一个问题并不矛盾,因为经典不是束之高阁供人仰望、膜拜的神龛,它必然是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当中,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否则经典无法留存,也就失去了经典的意义,人们喜欢用这样戏谑的语言来概括经典:“经典是那些谁都认为伟大、崇高、而谁都不愿去读的东西。”其实这句话很清楚地表明;糟糕的是那些如此看待经典的人,而不是经典本身。其实许多经典的作家真不在意别人怎么说自己的作品,而是异常珍爱自己的精神成果。九叶诗人辛笛曾说过:“宁愿自己的诗只有一个人读一千遍,也不愿一千个人只读一遍。”这句话是耐人寻味的。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甚至提出自己的作品仅仅是写给能够毕生研究他小说的人的。不管怎么样,他们表达的是相近的意思,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时下文化快餐一样被人消费了一遍就随手可以丢掉忘却的东西。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与跨越时空距离那个能与自己交流、沟通的人的渠道和媒介。历史有不能假设的,但人们有时会猜想,倘若卡夫卡的朋友马克斯·勃罗德遵守他的遗嘱烧掉了卡夫卡的书稿,那么人类历史上将损失怎样一个伟大作家,后世永远无法去津津乐道于他的作品,更遑论成为经典。倘若上帝再吝啬一些,不赐予梵高生命最后的六年时光,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向日葵》,人类的色彩也将因此暗淡些许。经典是需要存在于他人心中的,一个人播撒的种子,总是希望在荒芜的大地上发芽。梵高在他的一幅《盛开的桃花》画中,题写了这样的诗句:“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从这样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梵高是多么渴望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得到人们的了解。中国古代曹丕在著名的《典论·论文》中就提出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自己的个体生命能够随着艺术作品在历史长河的传承中得到延续,透过经典我们可以神交古人,超越时间空间的局限,我们常常谈论卡夫卡、梵高的小说、绘画,仿佛他们并未离去,如在目前,我们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同亲临其境,感同身受。经典就是在千千万万个这样的阅读、体悟、感动的过程中被世人传诵,锻造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经典。  其三,经典是活生生的。我们阅读经典,不是为了炫耀于人,成为自己的资本。我们掌握了关于经典的知识,把经典挂在嘴边,却还并不足以引以为傲。经典固然伟大,但创造经典的过程更加耐人寻味。阅读经典的目的,一是获得知识,二是学习那些大师特有的品质。后一点比前一点更重要。因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知识并让知识能为我所用,不能从经典当中汲取营养,真正打动自己、启发自己、丰富和提升自己,就不免让人有买椟还珠的慨叹了。  此外还值得探讨的是,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不是每个人心目中的哈姆雷特都接近莎翁向我们展示的那个经典形象,或者说,虽然我们都知道《王子复仇记》,我们都知道哈姆雷特,但是如果同样的故事模式让一千个读者来重新讲述,那么这一千个读者笔下所呈现的哈姆雷特形象不是所有的都能成为永远鲜活的经典。读者也许能清楚地转述故事情节,能够写出漂亮的文字,但是经典不只是文笔、语言的问题,更不只是故事的情节和叙事,哈姆雷特不仅仅是莎翁用文字和情节塑造的,更是莎翁用心灵塑造的。经典显然不只存在于绚美华丽的词语和严丝合缝的行文架构,和废名谈论诗一样,所有的文学艺术经典都是优先存在于符号之先,是经典的创造者们人生体验和生命感触,然后通过符号比如文字、音律、线条表现出来。现在科技发达,出现了所谓电脑做的诗歌,机械代替手工绘画等技术,但是无论电脑做出来的诗歌格律如何完美无缺、对仗工整;无论机械纺织出来的图画如何准确、精致,都难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为何?电子计算机编程和科学机械技术再精确和发达,却怎么也代替不了一个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一个没有什么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的人,是永远不会明白曹雪芹,为何字中能透出血来?一个人的一生好比盖楼,经典阅读不是装潢在外作为装饰的金碧辉煌,那毕竟只是表面,经不起岁月的风化,把经典作为消费时代的快餐希望得到视觉感官上的快感,或者当做市场经济浪潮下的商品以期获得实用的价值,这种想法只会徒劳无功、南辕北辙。寄望经典能够给自己的考级或者升迁带来某些实际利益的人必将迁怒于经典,因为他们注定一无所获。当下消解、解构经典的呼声甚嚣尘上,原因大抵在于此吧。经典不是死的器械或工具,经典阅读是一个人一生牢固的地基,也是一种习惯,吟游大地养成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于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并且提供坚实的基础。  最后还想说一句,经典不怕批评,不怕争议,不怕有人不喜欢,因为一部真正称得上经典的著作,从来都是一部分人喜欢得不得了,而另一部分人却痛恨得要命,这或许正是经典的魅力所在。
【本文来自】:求是论坛(http://bbs.qstheory.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qstheory.cn/bbs/thread-229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