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计算机视觉公司:《非洲风云》之02:尼罗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5:47:41
       英国的众多殖民地里面,到现在仍然有些地方纷争不断,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曾经被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很多年,在奥斯曼帝国崩解之后,这块土地成了英国的托管地。不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块土地上不断的恐怖袭击使得英国人非常头疼,而驻扎在这里的十万人的军队,也是战后基本上破产的英国政府无力维持的,英国国内结束对巴勒斯坦的托管的呼求声音也很高。1947年,英国终于把这个麻烦交给了联合国。虽然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普遍反对,联合国还是决定在这块土地上建立分别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国家。1948514日,以色列建国,一直就持续的巴勒斯坦战争就立刻转变成了阿以第一次战争。战争持续到1949年,以色列在周围国家的围堵中生存下来。
  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的大国之一,自然参加了阿以战争。战争中,涌现了一位战争英雄,名字叫做纳塞尔(Gamel Abdel Nasser。纳塞尔从小就积极参加政治运动,在中学期间就开始致力推动埃及的政治改革,很早就成为青年学生的政治领袖。不过纳塞尔很快就放弃了这些政治活动,目的是上军校,成为军官。1939年纳塞尔从军校毕业,到苏丹(这时候苏丹由埃及和英国共同管辖)服役,此时正好二战爆发。纳塞尔又不安分起来,与萨达特(Anwar Sadat)一起暗地接触意大利的军官,试图把英国人赶出埃及,不过计划根本没有执行。纳塞尔要求埃及改革的呼声还是吸引了不少青年军官,在纳塞尔周围,一个团体开始形成。阿以战争结束后,纳塞尔被调往开罗,方便了纳塞尔的活动。1949年,纳塞尔的团体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做自由军官运动。这个秘密组织是由纳塞尔自己控制的,成员之间互不认识,只有纳塞尔才知道究竟都有谁,成员也不多,大约不到一百个。以自由军官运动的名义,纳塞尔的团体开始散发传单,很多都由纳塞尔亲自执笔,宣传他们要把英国人赶出埃及,并要推翻腐败的法鲁克(Farouk)国王的统治。这时候的纳塞尔,不过三十出头。
  这个时候埃及的统治者是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比纳塞尔还要小两岁。1936年,16岁的法鲁克成为埃及的国王,成为埃及最后一个王朝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第十任国王。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是在19世纪初期由阿尔巴尼亚军官穆罕默德·阿里利用埃及的权力真空创立的。1922年,英国承认了埃及的独立,但是英国在埃及仍然有驻军,并对埃及的政治和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力。法鲁克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生活奢靡,这种奢侈的生活,与二次大战期间的艰难实在不协调,以至于开罗人送给他外号“开罗之贼”,不少人都在呼吁政治改革。埃及在第一次阿以战争失败,反对法鲁克的声音越来越高。不过对此,法鲁克并不在意。1952年七月,法鲁克接到密报,说军队里面有人要搞军事政变,组织军事政变的,就是神秘的自由军官运动。正在亚历山大度假的法鲁克任命了新的首相和战争部长,要他们去镇压政变。法鲁克的将军们定在722日晚上,在开罗的军队总部开会。   纳塞尔的自由军官运动的确是在准备政变。纳塞尔曾经尝试过刺杀军官。195219日,纳塞尔刺杀了军队的高官哈桑阿梅尔将军,不过按照纳塞尔的说法,他无法接受流血的政治改革,忍受不了妇女儿童的尖叫,哭泣,终于放弃了这个做法。纳塞尔整理了六条主张,包括推翻在埃及的殖民主义,推翻埃及的封建制度,结束资本控制的制度,建立有力的军队,建立社会平等,建立健康的内部生活。自由军官运动并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在宣传单中直接宣称,军队将要赢得国家的真正独立。纳塞尔拟定的政变时间,是19528月。   得知高级军官都会在722日开会的消息后,纳塞尔改变了想法: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一下子就可以控制几乎所有的军队高官。722日晚,纳塞尔开着自己的黑色奥斯汀汽车,穿上便装,走到各个军营,亲自给自己的亲信下达指令。政变进行得非常顺利,当一群全副武装的叛军出现在将军们的面前的时候,将军们仅仅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就投降了。到723日晨,自由军官运动已经控制了电台,电报局,警察局和政府的建筑,还派出了装甲部队控制了通往运河区的道路,防止英国人干涉。23日早7时,埃及人们忽然发现,换政府了。纳塞尔这个时候并没有自己出面,而是推出了五十四岁的将军纳吉布(Mohammed Neguib)成为自由军官运动的代言人。
  如何处理法鲁克也成了问题。很多人都想把这个生活奢靡的国王杀掉,不过纳塞尔和纳吉布选定了让法鲁克流放。纳塞尔认为,现在需要迅速的摆脱法鲁克,使其无法死灰复燃,如果走审判的程序,恐怕日久生变。726日,法鲁克在亚历山大的行宫就被军队包围,法鲁克一世发表了退位的声明,流亡欧洲,带走了六十六卡车的金银财宝。1952年的军事政变还是有很大的历史意义的。这次政变不仅仅结束了一百四十年的土耳其王朝的统治,更是两千四百多年来,第一次由埃及人成为自己的统治者。在此之前最后一个埃及本土的统治者,是第三十王朝的法老奈科坦布尼二世(Nectanebo II),时间,是西元前343年。
  自由军官运动把法鲁克的儿子推上了埃及王位,成为法雅德二世(Fuad II)。这个时候,自由军官运动究竟有谁,仍然是一个谜,除了纳吉布出面,其他人都隐藏在幕后。控制了政权的自由军官们开始废除所有的奥斯曼帝国的封建称号,开始进行温和的土地改革,从权贵手中收回了不少土地,这些都得到埃及人民的普遍支持。自由军官们宣称将要举行议会选举,自给起到一个监督政府的作用,并不打算自己来控制政府。不过六个月后,自由军官们改名成了革命军事委员会RCC,开始亲自控制政府,并不遗余力开始打击一切反对派。1953年六月,RCC废除了封建王朝,埃及就成立了共和国,纳吉布成为第一任总统。纳塞尔也终于走向了前台,他成立了以RCC为基础的政党解放运动,自己担任总书记。
  推翻封建王朝只是纳塞尔的一个目标,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赶走运河区和苏丹的英国人。1899年开始,苏丹是由英国和埃及共同管理的,实际上,埃及根本说不上话。埃及人一直在呼吁国家统一,恢复对苏丹的控制。在19世纪的大部分,苏丹都是在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控制之下的,甚至苏丹的首都,位于青白尼罗河交汇之处的喀土穆,最早就是埃及的军事据点。从经济上来讲,埃及的经济严重依赖尼罗河,控制尼罗河全流域,在战略上对于埃及非常重要。1951年,不顾英国人反对,法鲁克国王就宣布自己是苏丹的国王,这是法鲁克难得几件得到埃及人民拥护的决策之一。
  苏丹这个时候也开始了民族自治运动,使得英国人倾向于由苏丹人自己决定政治前途。掌握政权后,纳塞尔也倾向于由苏丹人自己选择,当然,纳塞尔坚信苏丹人与埃及人历史上的紧密联系,会使得苏丹人选择埃及:纳吉布的母亲,就是苏丹人。纳吉布认为结束英国人在苏丹的统治,需要埃及放弃对苏丹的治权。按照1899年的约定,苏丹是由英国通过埃及进行管理的。在理论上,埃及放弃治权,就会使得英国人在苏丹的统治非法。1954年,埃及政府与英国政府达成协议,苏丹将在195611日独立。英国人这一次不再要求土著人对于政府准备完备才允许独立了,苏丹的独立,和英国的中东政策是一体的。
  苏丹的麻烦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英国人对于苏丹的统治,是把苏丹分成了两个部分,有两个独立的殖民政府,一个处理相对先进的北方的事物,一个负责偏远落后的南方。英国人这么分而治之也有其道理,北苏丹与南苏丹的确相差很多。北苏丹气候干旱,炎热,很多地区都是沙漠,居住的,大部分是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占了整个国家四分之三的人口。南部却郁郁葱葱,土地肥沃,降雨量很高,居住的主要是黑人部落,讲多种语言,大部分信仰原始宗教,不过基督教在这里的传播势头也不错。南北苏丹之间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冲突。在十九世纪,北苏丹人把南苏丹当成了资源产地,大肆在这里掠夺象牙,奴隶,使得南苏丹人对于北苏丹人往往充满了仇恨,北苏丹人也一直看不起南苏丹人,直接把南苏丹人称作奴隶。
  英国人在1946年开始融合这两个部分,希望能够消除南北苏丹之间的隔阂,形成南北苏丹之间的合作。但是双方合作的基础非常薄弱。南苏丹人对于北苏丹人行事的复杂、丰富的政治经验非常恐惧,担心北苏丹人会完全控制南苏丹。南苏丹自己也没有准备好。一直到1953年,南苏丹人里面没有形成任何一个政党,也没有任何人试图联合各个部落,这样就根本没有政治势力能够代表南苏丹。当1953年,埃及与英国开始谈判苏丹独立事宜的时候,代表苏丹的都是北苏丹人。苏丹1956年的独立,得到了北苏丹人的欢呼,对于南苏丹人,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1955年,苏丹还没有独立,南北苏丹的内战就爆发,一直打到1972年。停火10年之后,1983年南北苏丹重开战端,又持续了二十几年,一直到2005年。实际上,加上1970年代开始的达尔弗尔问题,以及最近几年的苏丹东部游击队,苏丹在五十年以来竟然一直处在内战之中。苏丹的事情以后专门说。现在说说纳塞尔的另外一个愿望:让英国人从运河区撤军。
  这个愿望要比苏丹自治难。苏伊士运河全长192公里,在1869年建成,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打通了欧洲通往亚洲的通道,避免船只绕行整个非洲,战略意义重大。苏伊士运河建成后,苏伊士运河就由法埃双方控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来经营,1875年,埃及把股份卖给了英国。1888年,运河地区成为英国控制下的中立区,实际上,1882年埃及内战期间,英国就已经派兵进入了运河区。按照1936年盎格鲁埃及条约,英国仍然保持对运河区的控制。到1950年代,苏伊士运河每年为英国输送的油品就达到两千万吨,超过了英国燃油消耗的一半。
  英国在运河区拥有英军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这里是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咽喉要道,控制着波斯湾的原油运输,是连接在全球飘扬的米字旗的枢纽,更是大英帝国仍然辉煌的象征,无论政治意义,经济意义,还是军事意义都非同小可。英军在这里的经营也很不错,整个军事基地就分布在苏伊士运河边上,占了运河三分之二的长度,面积达到九千平方英里,驻扎着八万英军。但是对于埃及这样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古国,英军在自己领土的存在并拥有部分地区的治权,就意味着耻辱。运河区里面有三个城市,居住着一百万埃及人,都要接受英国的管辖。另外按照1936年的约定,英军在这里的驻军不应该超过一万人,现在英军的规模早就超出不少倍了。所以很多埃及人就把英军的存在视为民族耻辱,针对运河区的恐怖袭击也一直没有中断,英国军队和平民都成为了被攻击的目标,而无论是法鲁克的封建王朝,还是纳吉克的军人政府,都在暗地里支持对运河区的骚扰。这也使得英国人不得不重新评价这个基地存在的必要性。基地本来只需要三万人来进行运作,但是却需要另外五万军队来维持秩序,实在令人头疼,另一方面,埃及的反英浪潮,会对阿拉伯世界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英国的全球战略。
  权衡利弊之下,195410月,英国终于同意撤军。按照埃及与英国签署的协定,1956618日之前,英国将完成撤军,同时埃及同意英国在这个基地保留非军事的技术人员来维护基地,为路过的英军提供给养维护,为期七年。纳塞尔甚至还同意在发生全球规模的紧急事态的时候,允许英军回来。这又是埃及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意味着1882年以来,埃及领土上首次没有了外国驻军,更是在将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上,埃及人首次实现完全的独立。
  1954年底的时候,纳塞尔已经完全控制了埃及的军队,也已经把纳吉布完全架空,控制了政府,接连不断的好消息,使得纳塞尔的个人声望也越来越高。不过,纳塞尔对于反对者也毫不手软,到1955年,被纳塞尔扣押的政治犯已经超过三千人。仍然年轻的纳塞尔对于埃及有很高的期许,希望尽快实现埃及的工业化,现代化,把埃及建设成为地方强权。为了治理几乎年年泛滥的尼罗河,纳塞尔提出了建设阿斯旺大坝的计划,希望能够创造出上百万英亩的耕地,为埃及的农业提供稳定的水源,当然,还有发电。计划提出的时候,英、美都表示支持。
  不过在埃及,纳塞尔的反对者仍有不少。英军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撤军的协议,成为了一些人反对纳塞尔的借口,再加上埃及实际上丧失了对苏丹的主权,使得激进分子连纳塞尔也容纳不下。195410月,埃及国内开始有骚乱,甚至有对纳塞尔的刺杀。埃及国内的紧张局势,使得纳塞尔相信只有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头人,才能够维持埃及的独立,以及自己的政权。这样,纳塞尔就需要成为反抗英国人的带头人。英国在中东与伊拉克和约旦的关系还很紧密,在纳塞尔眼里,英国人有可能在中东东部形成一个以伊拉克约旦为中心的亲英的集团,这就成了纳塞尔成为阿拉伯世界领袖的障碍。作为非洲大陆和阿拉伯世界里面第一个彻底摆脱外国势力的领袖,纳塞尔实际上很自然地把自己视为阿拉伯联合运动的领袖,视自己非洲解放运动的带头人,很自然,纳塞尔就把整个大陆,整个阿拉伯地区的解放视为己任。开罗的广播电台中,有很多号召阿拉伯世界摆脱外国人的枷锁,反抗帝国主义的宣传。这些就与英国在中东的利益有了直接冲突。
  当英国提议埃及加入西方主导的抵制苏联在中东地区影响的防卫协议的时候,纳塞尔也很自然的拒绝了这个请求,反而提议由阿拉伯国家来维持中东地区,不同意有外国势力介入,并竭力破坏英国的这个协议。在外交方面,纳塞尔也开始推行不结盟的主张,试图摆脱东西方冷战的影响,保持中立。不过这些在英美看来,更像是反西方的行为,是亲苏的。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开始减少了对埃及的支援。埃及和英、美的关系开始变化。
  19553月,以色列突然向埃及驻扎在加沙地区的三个军营发动袭击,炸掉了指挥部。纳塞尔立刻就把这个事件看成是西方国家试图推翻自己政府的行动。而这个时候纳塞尔很清楚,自己缺乏装备和训练的军队是无法与英美支持的以色列抗衡的。于是,纳塞尔就开始寻找一切可以帮助自己的力量。向西方寻求援助被拒绝之后,社会主义阵营自然就是最方便的选择。1955年九月,捷克斯洛伐克与埃及签署了军火协议,包括坦克,火炮,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等重装备兵包括军事培训人员,保加利亚随后也向埃及出售了几艘军舰潜艇。这个协议立刻在西方引起了轰动,英国指责纳塞尔把苏联人请进了家门口。虽然纳塞尔声称刚刚摆脱了外国人的埃及不会倾向于任何一方,但是仍然消除不了西方的怀疑,英国首相索性把纳塞尔比成了墨索里尼。19563月,约旦国王哈桑忽然解除了约旦军队总司令,英国人约翰·格拉布(John Glubb)的职务,英国人怀疑这里面是纳塞尔在捣鬼。19565月,埃及与红色中国建交,激怒了美国国务卿,台湾的坚定支持者杜勒斯,在七月断然撤回了对阿斯旺大坝的金融支持,英国人也立刻凑了热闹。
  纳塞尔对此的反应再次震惊了世界。1956726日,纳塞尔在纪念法鲁克下台四周年的集会中宣布把1866年成立的负责苏伊士运河运行的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按照合同,这家公司拥有对苏伊士运河的九十九年运行权,可以合法运行到1968年。现在,纳塞尔宣布,这家公司国有化,这家公司的盈利,将被用于建设阿斯旺大坝,与此同时,埃及军方迅速控制了运河区。
  虽然纳塞尔同时宣布会对这家公司的外国股东进行补偿,但是英国已经不能再容忍纳塞尔的所作所为了。英国立刻要求军方准备武装夺取运河的计划,法国也不例外,同时公开谴责纳塞尔支持阿尔及利亚的民族主义运动,把纳塞尔描述成了希特勒。美国人这个时候却不支持英、法的激进立场,提出只有在运河航运受阻的时候才能使用武力。现在,埃及控制下的运河通行无阻,通行效率还提高了一些,似乎没有什么理由进行军事干涉。当然,美国人喜欢的是国际共同管理运河,纳塞尔虽然对此表示异议,但是还是开启了谈判。
  不过英、法可等不及了,拉上了以色列一起去军事行动。自从以色列建国之后,经过苏伊士运河的以色列船只,以及往返以色列的外国船只,经常被扣押,使得以色列几乎无法使用这条便利的水道,早就希望染指运河。现在英法要动手,以色列自然不甘落后。19561026日,以色列的军队穿过了加奈半岛,向苏伊士运河进军,沙龙在战争中显露头角。与此同时,英、法以此为借口,要求埃及和以色列都撤军,并指出要埃及撤出运河西面,并指出埃及没有能力维持运河的安全,需要重新回到英、法共管。纳塞尔拒绝后,英、法自己也动手了,从塞浦路斯和马耳他基地以及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轰炸了埃及的空军基地,摧毁了纳塞尔的空军,同时空降部队控制了运河区的萨意德港口,向开罗散发传单,呼吁埃及人民推翻纳塞尔。纳塞尔也毫不示弱,下令阻塞运河河道,沉了在运河内的全部四十七艘船,阻塞了运河的航运完全中断了欧洲的油品供应,导致了欧洲燃油供应灾难。
  但是这个时间美国人非常不喜欢。在欧洲,匈牙利革命正在热闹,美国人担心在埃及的行动很可能会导致华沙条约国家的集体行动,导致战争扩大化。于是,艾森豪威尔要求英、法和以色列停火,并在联合国推动议案要求各方撤军,苏联威胁要直接用导弹干涉,阿拉伯世界反应激烈,沙特阿拉伯宣布与英国断交,并提出燃油禁运。联合国通过了1001号决议,要建立联合国紧急部队,提出提案的加拿大人皮尔森竟然因此获得1957年诺贝尔和平奖,并成为了之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雏形。葡萄牙和冰岛建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开除英国和法国。美国人干涉的决心最大,甚至提出如果英国不撤军,有可能抛售美国储备的英镑,并出售美国持有的英国国债,也不为英、法补上沙特阿拉伯燃油禁运而导致的英法燃油缺口。在英联邦内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带头反对。这些国际反映超出了英国政府的意料,英国人坚持不住了,军队登陆之后不到48个小时,英国政府就宣布单方面停止军事行动,连法国和以色列都没有提前通知,大大惹恼了法国人。随后,英国首相辞职。195612月底,英、法军队撤出,由联合国和丹麦的军队接管,以色列也在19573月撤出了西奈半岛。就这样,军事上已经输得一塌糊涂的纳塞尔取得了政治上的最终胜利。
  这样,苏伊士危机使得纳塞尔的声望更加高涨,现在,纳塞尔已经被描述成了反抗西方反抗帝国主义的的现代萨拉丁,纳塞尔的画像,出现在埃及、中东、非洲的各个角落。苏伊士危机也同样使得纳塞尔可以清理埃及的经济,把外国势力赶出了埃及,受影响的英法企业多达几万家。纳塞尔政府办颁布的新的法律要求埃及的公司必须是埃及人所有,埃及人的股权要占到大多数,并且需要由埃及人进行管理。1958年,埃及与苏联签署协议,由苏联协助进行阿斯旺大坝的建设。这个时候,纳塞尔已经成了阿拉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
  对于英国人来讲,苏伊士危机彻底敲响了大英帝国的丧钟。现在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没有美国人的支持,英国人实在已经没有任何威慑力,其在阿拉伯的影响力、其维持非洲殖民地的愿望,自此以后都大打折扣,大英帝国的溃败,正式开始。
  不过法国人有另外的想法,仍然要为维护自己在非洲的领地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