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往国内汇钱:反腐败新show,口黑口黑(加了新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23:26:55
反腐败新show,口黑口黑(加了新图)
文章提交者:勒追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http://news.sohu.com/2004/06/17/87/news220568768.shtml
广州聘请干部子女当监督员 监督父母腐败(组图)

借村长的图片用用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6月16日 23:30首播

  主持人阿丘:

  先看一下这个,小眼睛盯大眼睛,不知道您是不是能想到,这其实是一项活动的名字。


  所以,我就说给活动起名其实也很关键,要不是因为这个名字好玩,可能我的眼睛就不会在这上面多作停留,就因为这一停留,我看到了这么一段话:

  “小眼睛盯大眼睛”的活动旨在通过孩子们天真的眼睛对父母的行为进行监督,用他们无邪的天性来感化父母防止家长贪污腐败行为的出现。

  您听明白了吗,原来这是一项和反腐倡廉有关的、需要孩子来参加的活动。

  来看看它的启动仪式:

  解说:


  4月27日,广州市芳村区,“小眼睛盯大眼睛”系列活动在这里启动,该活动由芳村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纪委共同主办。

  启动仪式上,12名中小学生接到了廉政监督员的聘书。

  主持人阿丘:

  如果不是这些聘书,我还以为这是个颁奖大会呢。

  不过,说到底和颁奖也差不多,因为被聘也得要符合条件才行。刚才那12个小眼睛,他们的爸爸或者妈妈都是在芳村区任职的科级以上的干部,这可是成为小眼睛的先决条件。

  采访:

  两名高一女生:

  记者:你们当学生督察员是老师指定的吗?

  D:这个活动是我们班自荐还有同学们选举出来的。

  记者:那你们自己推荐自己了吗?

  D:我是被选出来的。

  记者:那你呢?

  E:我也是。

  记者:那你被同学选举出来,你愿意当督察员吗?

  E:选举出来当然愿意。

  记者:为什么呢?

  E:大家都一致赞成是你,当然在大家的眼中,你肯定有一定的公信力,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主持人阿丘:

  两位女生落落大方,都是学校里的学生干部。

  在这次的12名监督员里,有3个是高中生,3个是初中生,6个是小学生,再来认识一下更年轻的监督员吧。

  采访:

  三年级小学生:

  记者:你喜欢当这个监督员吗?

  C:喜欢。

  记者:为什么?

  C:因为可以监督爸爸妈妈。

  记者:你当监督员你爸爸妈妈开心吗?

  B:我没问过他们意见。

  记者:你回去跟他们说你当监督员了吗?

  B:说了。

  记者:他们什么反应?

  B:他们啊?他们可能有点儿取笑我,我太相信我。

  记者:为什么呢?

  B:他们可能认为我太小了吧。

  记者:你这么小,你觉得你真的能对他们起到监督吗?他们会听你的话吗?

  A:我觉得会。

  记者:为什么?

  A:因为我生在那些,应该算是比较幸福的家庭了吧,爸爸妈妈肯定当我是掌上明珠,他疼我自然就会听我的话了,如果我说的也道理我觉得他们应该会听我的话。

  主持人阿丘:

   别看年龄小,说话倒是一语中的。因为爸爸妈妈当我是掌上明珠,他们疼我自然就听我的话,这话和芳村区纪委书记说的一段话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纪委书记:

  因为一般作为父母亲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比较正面的,那么如果小孩儿他知道了这些廉洁,法律法规的意识的话,那么父母他对这方面的,对自己的行为,特别是那些不够廉洁的行为,他一般在孩子面前都会比较注意。那么这个比较注意其实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小孩的影响力,小孩的监督在发挥作用,就跟我们其他的监督措施,你比如说在家庭当中,像我们经常有廉内助的教育监督作用。那么在机关,在单位,还有党内的监督作用,在社会上还有党外的各种各样的监督措施,如果我们把这些监督措施跟小眼睛盯大眼睛活动,这个监督的措施都结合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整体效应,对整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推动作用就会更大了。

  主持人阿丘:

  这大概可以说是小眼睛盯大眼睛的工作原理了吧。不过这个原理,可是引来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这是刊登在《南方都市报》上的一篇评论,“小眼瞪大眼”令人寒心。作者写道:要孩子們因為自己的父母在政府部門任職,所以應該加以提防監督,其實是暗示他們父母從事的職業具有“原罪”

   还有一篇,刊登在《瞭望东方周刊》:小眼睛盯不住眼睛,

  文章写道:让孩子从小“练就”一双盯梢的双眼,且一开始所盯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这种“盯梢”难道不会亵渎人类最纯洁的亲情?还说,让孩子盯梢父母,本身就暴露了监督体制的软肋。
  这有一幅漫画:孩子手持尖刀,父亲手握公章,还要下面这个人,汗流浃背,很吃力的样子。

  现代社会就是这样,你这里搞个“小眼睛盯大眼睛”活动。殊不知,旁边可是有很多眼睛在盯着你。

  方村区教育局长:

  报纸上有些报道比较偏重,可能侧重看到这个监督,盯这个字上。实际上我们整个方案里面还是以宣传教育为主,我们一系列活动像是板报,班会,讲座,就向学生宣传反腐倡廉的一些知识,倒不是说叫小孩子勉为其难去盯,没有这个意思。

  主持人阿丘:

  看来,怪只怪这个“盯”字,太打眼,放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太刺激。

  刚刚局长强调,小眼睛盯大眼睛实际上是个以宣传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我们也就寻着这个思路,找到了两位专家,一个是陆玉林老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的主任。在这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陆玉林:

  觉得事情很可笑,很弱智,而且很荒唐,他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他没有认清楚到底谁来承担这个责任,谁来承担这个反腐倡廉这个责任。 首先是干部,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是干部自身这个责任,然后党的监督机关我们的新闻媒体,我们的成年,群众,是这样一个社会整体责任,但是包括一整到机制作里面,说孩子在承担这责任,孩子没有任何义务来承担这个责任。

  主持人阿丘:

  再来听听,我们找到的另一个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宋振韶老师的说法:

  宋老师:

  因为我想我的调整一下,这个电视说说,跟我平常说是不太一样,我要面对很多人,这个话不能随便乱说,所以我一定要把我想的非常清楚的跟大家交代一下,我觉得这件事情从发展心理学看,他首先违背了最基本的儿童发展规律,其实最吗人们的愿望特别好是美好的出发点,但是他的结果可能是往往是事与愿违的,因为什么,小孩子他的本身价值判断,他的心里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主持人阿丘:

   两位专家一个侃侃而谈,一个出言谨慎,想要维护的都是孩子的利益。

  既然如此,不妨先来看看孩子的态度,咱们再做判断。

  采访:

  记者:你愿意当监督员吗?

  A:愿意。

  记者:为什么呢?

  A:要是我爸爸妈妈贪污的话,可以帮助我提高,这个活动可以帮助我理解多一点那些法律知识,帮助我爸爸、妈妈不要走上那条贪污之路。

  记者:你知道什么叫贪污吗?

  A:知道。

  记者:你说什么叫贪污?

  A:贪污就是把那些例如挪用公款,还有接受别人送的礼,就是那些官员之间送礼来往。

  记者:你觉得公车私用,这些属于贪污行为吗?

  A:我觉得不属于。

  记者:那属于什么呢?

  A:比较正常。


  主持人阿丘:

   真难为人家孩子,公车私用肯定是不正常的,它未必是贪污,但肯定属于腐败行为。

  平常大家都习惯把贪污、腐败连在一起说,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贪污只是腐败的一种。这个问题,我不想在这纠缠,因为这里面涉及行为主体,违法,违纪等诸多问题,说起来挺复杂。

  据活动的主办者介绍,他们将聘请了来自法院、司法局、区政府法制局的专家向受聘的“小眼睛”传授勤政廉政及法制方面的知识,还要教一些行使监督权力的具体方法。

  可是连大人都未必搞清楚的问题,你让小学生去面对,这是不是有点难为孩子?

  采访:

  记者:你自从当了监督员之后,都是怎么样来履行这个职责的?

  A:要是我看到爸爸、妈妈,有人送礼给爸爸妈妈我会问清楚这个来源,要是真的是那些官员送的话,我会尽量的提醒他们,叫他们不要接受这些礼物。

  记者:你做过这些事吗?

  A:暂时还没有发现。

  记者:那你有没有刻意地盯你们的父母?

  A:也不会太刻意,有时候也会。

  记者:那你还会做其它的事情吗?

  A:如果是他们不听我的劝告的话,我会找老师帮忙。

  记者:找老师怎么帮忙?

  A:让老师跟家长谈,因为老师也是大人,大人跟大人谈比较好。

  老师:

  D:我想如果他真的来找我的话,就是他对我的信任,我想可能我会跟他去问一下那个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一种很严重的一种贪污的行为。如果真的觉得他很严重的话,我就再跟领导一起去商量一下。因为我的个人的监督能力还是比较小的,制度方面,法律方面才能够真正的去监督,我觉得是这样子。

  主持人阿丘:

   孩子找老师,老师找领导,领导去找谁?是去找家长,还是去找纪检部门,还是先向孩子去核实细节,难呢。

  不过我觉得最为难的问题,也是我最担心的问题是:一旦,如果孩子真的发现了点什么,他要不要、会不会孩子去举报自己的父母。我的这种担心来自于宋老师说的一段话:

  宋老师:

  我们每个人可以回想我们童年的时候,当我们成人社会,当大人给我们分派一个任务的时候,尤其是分派一件适当、合我们兴趣合我们的心里,承受能力和判断能力相适应的时候,我们是非常乐于接受这样个任务的,我想当我们的孩子走上主席台,当我们郑重把一份证书交到他手里的时候,他们一一定会怀着无限的责任感来接纳这件任务的,来接受这件任务,而且他们会非常认真,履行这个任务,而恰恰是他们这种积极投入,赋予责任这种心态,我想这件事情对他伤害的更大。

  主持人阿丘:

   想方设法表现自己、逞能,渴望承认,渴望荣誉,渴望进入成年人的世界,这种心理我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

  我也曾经想过,要是我小的时候,拿到那个聘书,会怎么做?

  采访:

  两位女生:

  记者:假如有一天你的父母真的接受了别人送的礼物,你会怎么样?你会提醒他吗?会检举吗?

  D:检举,我想我还是一个孩子,我也希望我的家庭美满,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也会有别的人去举报他,也轮不到我,那我当然要提醒他了。

  记者:万一只有你自己知道,外人根本不知道?

  D: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想会的,我想会有人知道的。

  记者:假如是你,会不会检举?

  E:我啊?也就像她那样讲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然后有人送,自己能收到那肯定是有人送的,有时候肯定别人也知道的,这些事我会提醒,但是说是检举的话,这些好像作为我们还算是孩子,没有想过这么大程度的检举。

  记者:你不怕别人说你不检举的话,那你就没有尽到学生督察员的责任?

  E:不会吧,应该不会。

  记者:假如真的发生了,你会不会觉得很矛盾,一方面是亲情,一方面是你的社会责任感?

  E:我觉得确实会有一点矛盾,但是理智还是会战胜矛盾的。

  记者:那你的意思就是说你的社会责任感会战胜亲情。

  E:对。

  解说:这次我们也见到了方颖洁的父亲,他是广州市芳村区党校的办公室主任。

  方的父亲:

  B:我觉得这个提法很好的,而且好像很适合这个小眼睛,大眼睛,很亲切,这个提法不像是说文字上很生硬,我监督你,你监督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记者:如果是一个有些不太廉洁行为的父母,现在的孩子面临这种选择的时候,他会选择亲情吗?还是选择他所负担的那种社会责任感?

  B:现在我觉得这个很难说,就看这个小孩儿受的教育,小孩儿所处的社会环境,小孩的个人素质。

  记者:这个问题我问过您的女儿,您想知道您女儿怎么回答的吗?

  B:我想知道,知道最好啊。

  记者:您猜一下他是怎么回答的?

  B:他想他的老爸不会吧。

  记者:他首先说我爸不会,但是他说的是社会责任感会战胜他的亲情?

  B:她这样做是正确的选择。他这样做是对的,我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应该是她有这种想法的。最起码有正义感。

  主持人阿丘:

  根据我手中的这些材料,从5月到9月,是小眼睛盯大眼睛活动的具体实施阶段,各学校将会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宣传勤政廉政的知识,召开主题班会,父母和子女互写廉政信,父母和中学生一起到法庭旁听柄刀剑去听取职务违纪违法分子的现身说法,等等。

  那之后,教育局还将对活动中创造出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并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学校和学生进行表彰。

  不知道所谓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标准什么样的,不知道什么样的孩子会成为先进或者优秀的小眼睛监督员?

  很多时侯,坐在屋子里制定出的完备计划,真正实施的时侯,往往会遇到问题。

    陆玉林:我们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的个性,尊重他的选择

  而且要尊重他的特点,孩子有孩子的特点,孩子跟成年人是不一样的。

  宋振韶:他非常像一个闹剧一样,没有任何的作用,而且大家兴师动众在一起,开会,发聘书,耗费这么大的人力财力什么,那不是认为 造成浪费吗,所以即使他没有造成伤害,即使他许多造成不良的后果,最终还是一个失败的活动。

  主持人阿丘:

  其实,我也知道,今天说到的很多疑虑都是停留在想象中,实际上,这些都没有发生,不过,在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谨慎再谨慎,因为孩子的教育是我们给他的,这种教育一旦出错,会在未来显现,而到了那个时侯,我们却又无法纠正。

  所以应该谨慎、谨慎、再谨慎,尽可能规避所有的错误。

  最后,因为这次接受我们采访的孩子好几个都表示自己将来想成为公职人员。听听他们的看法。

  高一女生李杨:经济比较稳定吧,而且可以为国家直接地服务,所以我非常想。

  记者:你呢?

  高一女生方颖洁:我也想啊,不然X科也不会选政治了。


  四年级男生:可以帮别人处理一些事务,但事实上当不当官也是一样,因为反正大家都是为人民服务。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3:30首播,次日4:40,16:30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