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新华图片社:上海市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4:37:44
“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 这时,只见一位身着入时的女装,留着短发的美女一手背在身后,一手的食指中指夹着粉笔,随着讲话的节奏而指指点点,而在她粉笔指着的方向,是如痴如醉如沐春风的听众——复旦大学的学生们。
这位叫做陈果的老师大概在为本科学生上一门类似于思想教育的课程。我十分佩服她能将最不受人待见的一种课诠释得如此具有表演性质,很专业的表演,这让人不由自主想起了新东方的励志讲座,想起了百家讲坛和于丹老师,想起老电影中的女政委。而每当念及此,我心中总有一股暖流经过。因为,我终于通过屏幕得见了人们最近议论纷纷的这位美女老师。
毕竟不是亲眼见过,因此这位陈果老师是不是“美女”,还存有见仁见智的余地,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那便是她“老师”的身份。偏偏她还是复旦大学的教师,这没法不更引人关注。谁叫她(或她的学生)爱显摆,把讲课的视频贴到网上接受众人检阅呢?
因为乍听陈果老师的讲课,没听出个所以然来,我于是又接着往下听,希望寻觅到对自己有所启发的哪怕只言片语。很快,又有一句话传入耳朵:“孤独不是故作姿态,孤独是一种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独,孤独没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独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听及此,我已转念开始怀疑,以上文字来自克里希那穆提作品的摘抄。
但这些文字并非出自克里希那穆提,也不是出自于纪伯伦、鲁迅甚至蒋勋,而确定无疑是来自陈果老师布道式的宣讲。四五十分钟长度的课,其实就是这一点简单意思的同意反复、咀嚼再三,但终究没咀嚼出什么名堂来,听后也让人感到十分寡淡无味。过去某位领袖说过,“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其实更可憎的是,一个操学生腔的人,却有着一副资深教师范儿。
即如此,不少人依旧发出感叹:真倒霉。自己当年为何无缘遇到如此的好老师!这就让人十分纳闷:这位陈果老师的讲课不过尔尔,内容无非是一些做人的最基本道理,何故又会引起学生们如此大的反应?难道说,如今高校的大部分多老师讲课的水准还在她之下,真如韩愈说的“言虽多而不要在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而已经20岁出头的大学生对于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难道还停留在普及常识的阶段?
耶鲁大学的哲学系教授Shelly Kagan为本科学生开设名为“死亡”的公开课,坐在讲台上和一班年轻人大谈生命和死亡的本质,手舞足蹈,状如孩童。但他却花了五节课的时间和来自物理系、电子系、化工系、政治系的学生讲解柏拉图的《斐多篇》对灵魂本质的讨论,而不是在随处一间书店花上一点钱就可买到的心灵鸡汤。“写作一篇优秀的哲学论文是一门你能提高的技能”,Kagan教授的表演天赋或许和陈果有一比,但课程本身的技术含量,则属于高校和学前班的差距。
哪一类的教师会受人关注,这反映出的不是老师本人的水平高低,说大了还体现着我们高校教育的现状乃至整个文化环境。好比选中华小姐选出了芙蓉姐姐,丢的不是她本人的脸,而是中国人的脸。
这一点,易中天早有自知之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自况为学术的萝卜,因为如今人参实在稀缺,自己才被人强作人参乔装打扮,冒名顶替。陈果老师,如果往最好的方面评估,或许能算在学术的萝卜之列。但我们如此自觉自愿地“隆重推出”一位高校的萝卜,只能说明这个国家大学的知识土壤和人文积淀太贫瘠,年轻人太缺乏精神营养却又没更多选择。于是,只得将萝卜当人参,并期待着,豆腐干与花生同嚼,总会尝着点阿Q式的火腿滋味。




复旦女教师走红网络 模特姐姐优雅讲孤独寂寞
2010-07-07 15:02:54 东方网

朋友是奢侈品,拥有就很满足;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如果你把朋友当做了男女朋友的备用,那你就侮辱了友情和爱情……近日,复旦大学女教师陈果的上课视频走红网络。有网友惊呼,听陈老师讲孤独和寂寞,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有人羡慕“老师把课程讲得那么美,当她的学生一定很幸福”;有人还说“如果当初大学的第一课是陈果讲的,那我的人生也许会不一样”。
记者采访了解到,将陈果的上课视频传上网络,只是一个复旦学生的无意之举。而恰恰是这样的无意举动,让象牙塔之外的人分享到了名校教师的学识和风采。不少网友呼吁,未来国内高校能否如耶鲁、哈佛等世界名校一样,把名师课程视频放到网络上供公众下载,打造更多没有围墙的大学。
复旦女教师视频网上蹿红 网友称如一碗“心灵鸡汤”
昨天,当记者在百度上键入“复旦陈果”时,跳出的搜索结果有55800篇之多。其中,“陈果上课视频”、“陈果语录”、“陈果———精彩的一课”等字眼成为这些链接的关键词。记者点击后发现,多方转载的上课视频其实只有两个,分别为陈果上的两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网友们根据上课内容冠之为“孤独和寂寞”、“关于爱情”。在这两堂课中,讲台上,身材高挑、利落短发的陈果出口成章、气质优雅;讲台下,学生们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
那些课堂上即兴而发的言语,如今已被网友们整理成了“陈果语录”,和“陈果上课视频”一起,被广为转载。有网友惊呼这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也有网友感慨:“如果当初大学的第一课是陈果讲的,那我的人生也许会不一样”,有网友甚至奉她为“复旦于丹”。
一名大学毕业5年的网友表示,陈果老师的上课方式颠覆了自己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印象,“大学时,我觉得上这种课是一种煎熬,经常听得昏昏欲睡,但陈老师上得文采飞扬同时又言之有物,就像一碗‘心灵鸡汤’,让人内心温暖而丰富。”
复旦学生称其“模特姐姐”讲课不张扬但能品出大道理
上海女孩,80后,学哲学,身高1.72米,利落短发,背影看起来有些像老外,学生时代绰号“酋长”,复旦“北区三宝”之一,现为复旦社会科学基础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记者昨天在复旦校园采访发现,即使是在上课视频走红网络之前,陈果也是复旦校园内的一道独特风景。
因为读书期间兼职做过模特,复旦学生都亲切地称她“模特姐姐”。复旦大学大三学生小潘告诉记者,第一次上陈果老师的课就被她的教学方式所折服。“陈果老师上课的气氛很好,她从不说教,却留给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说“朋友”的一段,她说,‘朋友是奢侈品,拥有就很满足’,我觉得很有道理,听了也极有感触。”另外一些复旦的学生也表示,陈果老师给人感觉一点都不张扬,可是却能品出许多人生的“大道理”,她的一些感悟、观点令学生们很受用。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一名陈果的师姐说,在她眼中,上海姑娘陈果非常优秀,在复旦大学读了本科、硕士、博士,学业十分优秀,同时也是复旦校园中的风云人物:“大学联欢会上,她跳过热舞。由于身材姣好,她还做过兼职模特,有时平常走路也会走起大幅猫步,在学校里的回头率很高。”
不愿意成为被关注对象 教课前先去其他课堂旁听
记者采访了解到,上传上课视频,是陈果的一位学生的无意之举,因为喜欢陈果的上课风格,就想要和更多人一起分享。不过,陈果本人并不愿意成为被关注的对象。“视频上传之后,陈老师曾在课上专门跟我们提过,她不愿意出名。”一名上过陈果课的复旦学生告诉记者,当时陈老师的一席话让她印象深刻,“她说,爱一个人并不是帮她出名,而是要帮她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她想要的就是自由自在、平凡地在她热爱的三尺讲堂上工作下去”。
陈果走上讲台仅仅一年半时间。记者了解到,为了尽量把课上好,她事先都会看大量的哲学书,跑去复旦其他老师的课堂上当“旁听生”,从先贤、智者那里汲取养分,加以消化和理解,再转达给学生们。
昨天,记者几经辗转联系到陈果,在电话里,她的声音沉静却坚持,她说自己其实很平凡,无意宣传自己,也不想做“复旦于丹”。“我现在还在摸索阶段,在课堂上讲的也是一个29岁青年人一些有限的看法,里面包含我的困惑和不解”。陈果希望自己有个比较自由的空间,因为被关注甚至被表扬也是一种压力,“我有几斤几两自己知道,目前还远没有到破茧而出的美丽状态,我不希望成名,而且复旦比我讲得好的老师多得是”。


网友期待在家听更多“名校公开课”
一名学生的无意之举,让象牙塔之外的公众体会到了大学课堂的魅力。记者在网上发现,不少网友还在试图寻找陈果的其他课程视频。更有网友发帖呼吁,高校可以把更多有才华、有学识的高校教师课程的内容通过网络公开,让大学没有围墙,上网听课成为一种时尚。
国外也曾出现“网课红人”
“其实在欧美发达国家,课程上线成为向社会公开的学习资源并不是新鲜事。”赴美留学多年,并曾在两所美国大学执教的孙先生向记者介绍说,他在美国的时候,经常会上网观看许多大学网络公开的课程,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MITOpenCourse-Ware)曾经成为他自学一些数学、物理课程的主要方式。
国外的网络开放课程也产生过万人迷的“红人”。一位曾经罹患癌症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在讲课时,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学生,只要有梦想,人生才会不一样,引起了许多观看者的共鸣,该课程红透全美,在网络上的点击量超过百万次。
国内高校开放视频还需时日
记者从沪上一些高校了解到,高校每年都会评选一些精品课程,并拍摄制作视频,但主要是用作教师和学生中的校内交流。同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廖宗廷告诉记者,学校有专门的课程中心,每年也会上传一些老师视频或课件。不过有些课程登录观看需要身份认定,也有的会公开,这些都要以老师的意愿为前提。
复旦校方也表示,教师上课内容是否上网,要先征得教师本人的同意,特别是一些理工科的老师会在课上讲一些自己最新研究成果,这会涉及到知识产权。“其实很多课程还是比较专业,适合网友和公众看的,可能还是一些名师的讲座。”复旦相关部门负责人还透露,复旦目前已经搜集到四年每年100场讲座的视频,并得到讲座教师个人的授权,目前已经放在“复旦讲座网”上公开。但由于网站流量限制,目前校内的师生登录该网站比较容易,今后如果相关部门能够促进增大大学网站的流量,增快网速,开放程度会更大。
美女老师视频授课过半人愿试
此次“百人快调”显示,56%的受访者“愿意上这位美女老师的视频课程”。另有12%的人则表示“不愿意”。“可能是视频缺少互动,最好能见到本人。”王小姐说。
32%的人选择了“说不清”。受访者小李说,既然身为老师,还是要注意谈吐和仪表。
针对“你愿意尝试这种视频公开课,实现在家免费上全球名校”这一问题,59%的人“愿意”。刘先生说,这样不仅可以领略到名校老师的风采,又不受空间限制。
21%的受访者选择“不愿意”。“不能真正学到知识,没有上课的感觉。”张小姐说。
另有20%的人表示“说不清”。(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作者:林颖颖 陈杰)







“复旦于丹”走红网络 乏味“思修”课变身“心灵鸡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08:3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38分报道,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的老师陈果上课的视频经复旦大学的学生上传互联网,最近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上课上得好的不少,但是能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得有声有色的却是不多。陈果,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刚刚博士毕业没多久的年轻教师,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有人甚至羡慕地说:老师把课程讲得那么美,当她的学生一定很幸福。中国之声《新闻纵横》采访了几位听过陈果老师上课的复旦学生。
  学生:她会讲很多深层次的东西,会讲人生、讲爱情、讲朋友、讲孤独。会很感谢她,这些东西是自己平时没有时间思考的,触发自己的思考。她的课就算有翘课的学生,还是会课堂爆满,我们晚上课是6点半开始,我每次大概是6点—6点10分左右去的,但是前排的位置已经被占没了。
  学生:她每次上课下面都非常安静,特别宁静的感觉,我们在感受她孤独思考的同时,也在尽量提升自己层次。我觉得这种上课的交流非常好,有时候虽然不是言语的交流,但她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就会说到我们正在困惑的事情。
  一门听起来就让人困倦的思修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生争先听讲?陈果,这位毕业不到两年的80后老师,掌握着怎样的上课技巧和方式?为什么她会有如此多的人生感悟?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值班编辑陈亮,昨晚几经周转终于拨通了陈果的电话。
  记者:您表述当中提到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这个是跟您平时阅读有关还是跟人生经历有关,还是跟很用心的准备很有关系的呢?
  陈果:用心准备是必须的,因为学生实在不好糊弄的,他们很聪明的,他们的聪明超出我的估计。你要认真对待他们,你必须得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备课,我觉得低估别人其实是对自己人格上的贬低。
  另外,很多道理确实有人生经验当中的一部分,这种人生经验不单是我自己个人的,还有朋友们的,还有眼见耳闻的,还有看到别人的一些困惑以后想办法解释透的,因为生活需要一种解释,得让它合理。当然书本也是起到相当大作用的,因为我实在是挺喜欢看书的。
  之所以上课很喜欢的原因是因为对于我来说上课很多时候就是怎么开心怎么上,与其说我在帮学生梳理问题,不如说我是在帮自己梳理问题的同时拿我的问题去对应学生的问题,然后进行一下分享。
  记者:在很多人眼里看起来,一提到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感觉都很乏味,上课昏昏欲睡,在您看来这样一门课是怎么定位的?
  陈果:我觉得任何课都可以上好,这世界上没有糟糕的课。我们很多人对于这种课,先天抱有一种偏见,我觉得这种偏见造成了很多人对这种课先天就产生了一种乏味感。或者这个课的名字本身就有问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这种课一听就是很说教的,但是如果你把这个课换成人生境界的课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觉得一个好老师是在启发学生,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课本,有的时候文科类老师最重要是打开学生的另一双眼睛,让他们能够看到这种美,而不只是看到被大众追捧的美。
  记者:您走向讲台时间不长,在三尺讲台上游刃有余,您觉得是精心的准备?
  陈果:我觉得我不游刃有余,是装的游刃有余,我很紧张。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跟学生讲,上课像跟男朋友约会,手心会出汗,但是仍然装得很镇定。但是我觉得这种紧张挺好,因为说明在乎。
  另一方面我一直认为,当我18岁的时候,曾经有很多困惑,那个时候非常希望有28岁的人给我指导一下,所以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在他们18岁的时候,希望做一个28岁的人,把我走过的弯路或者我产生的人生困惑跟他们讲,让他们少走弯路,少一点困惑。
  因为学生的一个无意举动,陈果一下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网络上现在流传着陈果语录选摘,还称呼她为“复旦于丹”,甚至把她视频中的着装和《廊桥遗梦》中的女主角进行对比。面对媒体不着边际、放大镜式的追捧,陈果昨晚通过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回应:她不希望出名、被关注,只是希望自己有个比较自由的空间,把心思专心放在教学上。
  陈果:我其实就是想专心做好本职的事情,快乐的做点事情,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就可以了。



不到一年就受到学生欢迎

肖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也是近日走红网络的复旦大学女教师陈果的同事。而陈果到复旦社科部任教,肖巍是面试官之一。
谈起这位相处不到两年的新同事,肖巍用一个“潮”字来形容当时的惊讶,“她来面试的时候,我们对这个孩子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她穿着比较潮,形象、步伐都可以用‘另类’来比喻。”
不到一年就受到学生欢迎
让“潮女”应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这门大学公共课的教师,担任面试官的肖巍还犹豫过,“她的个人简历很光彩,从复旦文科基地班一路读到哲学系的博士,成绩相当优秀。但我们当时的确没有把握,这样潮的形象,是不是适合站在思想道德课的讲台上,同时,思修又是一门主旋律的公共课,有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选读,众口难调,复旦学生的挑剔也很厉害,上好这门公共课不容易。”
最后,面试官们还是决定“试一试”。“毕竟现在我们的大学生不比以前,我们挑选教师的眼光或许也应该变变了。”——就这样,陈果成了复旦社会科学基础部的一名老师。
事实证明,肖巍等面试官的选择是正确的:不到一年,陈果上的课就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甚至有学生特地跑到复旦社科部,表达对陈果的喜爱和欣赏。而期末学生给老师上课的考评,陈果的分数也比较高。“其实上公共政治课与其他课还不一样,要获得学生的认可,一般得有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陈果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学生的喜爱,至少说明她自身有这个资质,而且也非常用心和努力。”肖巍说。
平日比较内敛安静
“我看了她上课的视频,觉得还是出人意料。”肖巍说,这是自己对陈果的第二个印象,“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陈老师的‘台风’和办公室里、电梯中遇到的,还是有比较大的反差,因为在同事眼里,陈老师平日里还是比较内敛安静的。”
“没想到在课堂上她能这样自信,意气飞扬、出口成章,可见她为了把课上好,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她能把抽象的道理融化成生动的书面和形体语言,而且她触及的话题也比较大胆,甚至比较敏感,这或许是她让‘90后’学生们感到震动、解渴、过瘾的一个原因吧!”肖巍说。
“老实说,以前政治课老师在讲台上言不由衷的话还是比较多的,套话、空话也不少,但现在,我们面对的‘90后’,他们更想听到一些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声音,再正确的大道理如果没人听,那不是白搭?”肖巍表示,作为一所大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精神信念就是对自由的追求,“这一点在复旦可能表现得比较充分,在这样的风气以及潜意识熏陶下,复旦一代代的师生血液里都有这种精神传承,即便是被认为最‘正确’的公共政治课,师生都不会满足于照本宣科。” (记者 林颖颖 漫画 陈海妮)



“怀念当初,她上课方式我并不意外”
2010-07-08 07:32:00 来源: 新闻晨报(上海) 
晨报记者顾筝
“这个女孩我认识。”昨日看到晨报那位“优雅讲述孤独与寂寞”的复旦女教师的照片,我就认出她是陈果——小我一届的师妹,就读99文基班。
很多年前,在那幢古老的宿舍楼里,我们在阴暗的走道或是水房里相遇,然后彼此打个招呼。
在我印象中,陈果一直留着利落的短发,笑容很灿烂,走路风风火火。
很多人都羡慕文基班的学生不用参加高考,因为是提前通过复旦的招生考试而被录取的,不过是在经历了这样的面试之后:请问是简体字好还是繁体字好;请评价一下秦朝;请说说儒家思想的历史沿革;什么是百科全书派……
中文、历史、哲学系分别派了最好的老师来教授文基班的课程,“人不可能完全自由,文学应表现为在不自由中追求自由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美的;现实主义将理想看作是时间问题,而浪漫主义将理想看作是空间问题。”
“我需要的是你们的独立思考,教科书上的那些观点你们可以给我扔掉了。”除了列出一长串的书单之外,老师们还会给出这样的下马威。
“在我的课上,你们每人准备一个主题,每节课的讲台都可以属于你们。”这是上《西方哲学史》的老师布置的任务。
“任何一种存在都是与你相关的存在。比如,你闭上眼与睁开眼时所感知到的世界其实是不同的。”这是古代文学史的老师在说话。
这些话语掷地有声,言犹在耳。
……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如今学生们一一记录下了陈果的那些语录:朋友是奢侈品,拥有就很满足;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
我相信10多年前,陈果一定坐在课堂里,奋笔记录下各位老师的语录。
说实话,我很怀念当初的那个氛围。
所以,现在陈果以这样的方式讲课,我并不意外。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


陈果其实很低调:只想做普通老师
2010-07-08 07:32:00 来源: 新闻晨报(上海) 
晨报记者林颖颖
因为学生无意中把自己上课的视频传到网上,她在三尺讲堂上对于孤独、寂寞、爱情的看法和解析,被认为是“美丽和睿智”的结合,并被放大到象牙塔外一个更大的平台。但事实上,这个身材高挑、被复旦学生昵称为“模特姐姐”的复旦女老师陈果,真实想法是——我不愿意成为公众人物。
面对大众喧哗、面对被推到社会聚焦点、面对成名一触即发,陈果说,自己现在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更多的是自身存在的困惑。没有经历过太多磨砺,仅凭29岁的年龄,不足以对人生有清澈、深刻的体悟。
陈果的两段上课视频如今在网上广为转载,且被网友贴上“孤独和寂寞”与“关于爱情”的标题。而视频的内容就是她在复旦为本科生所上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两堂课的内容。“关于爱情”这段视频历时44分钟,以四个角度贯穿,包括爱与被爱、爱的对象和爱的能力、激情与爱情、性与爱。
看完这段视频后,有网友留言说,陈果以理智、睿智的情感分析和指导,让很多人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爱情、友情,“这是需要静心聆听的、在大学课堂难以听到的课程”。而另一位网友说:“当美丽、睿智和语言表达天赋结合起来,即便是一个很大众话题,不深刻也不独特,也会很吸引人,这就是一个好老师的魅力”。
前、昨两天,记者与陈果通了5次电话、19次短信息。期间,陈果一再坚持不愿接受采访。“我在课堂上讲的,是一个29岁青年人一些有限的看法,里面包含我的困惑和不解。我有几斤几两自己知道,目前还远没有到破茧而出的美丽状态,我不希望成名,因为被关注甚至被表扬也是一种压力。”
陈果说,自己不想成为“复旦于丹”,只是想做一名普通的老师。
在接受采访时,复旦大学大三学生小潘说,陈果老师拒绝采访自己并不感到意外,“因为陈老师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在课堂上以优美的语言,讲她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我们平等地沟通。而她自己就是一个真实、崇尚自由的人。”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







在我还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的时候

在我还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的时候,家里的长者就希望我进入大学之后能够修读艺术、哲学或宗教,因为这些学问不仅仅只是知识,更多是蕴含了生命。长辈们期待着我成长为一个懂得幸福,也会创造幸福的人,而幸福的本质意义不在于“活着”,而在于“生活”。外婆说:“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活本身更能教会人成长成熟。”外公说:“漂亮的女人到处都是,美丽的女人却寥寥无几,希望你能成长为拥有大智慧的美丽女人。”母亲说:“任何事情都有因有果,做事前想好因果,并愿意承担就可以了。”一位人生的挚友说:“豪华的大餐和街边的大饼油条都有此中的乐趣。”敬爱的复旦的我的导师说:“要爱人如己,听起来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做起来并不容易啊!”……
就在这一句句看似平常的话语中,我成长着;童年时捧着一盒奶油蛋糕就像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一生的幸福,现在却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成了“作一生的好人,有高尚的品德和高贵的尊严的好人”;原本认为“快乐”是多么吸引人的东西,可是现在却渐渐明白了:“乐”必然是“快”的,“心”却不一定是“开”的,所以“开心”成了我新的追求:过去以为对人的关怀是偶尔的问候,后来终于发现“关怀”源于恰当时刻的默默陪伴,或者是他人疲惫时的一杯清茶。这一切都是循序渐进的“偶获”,却成了我生命的定格。
最后证明长辈的期望都被实现了,我从小接受了一些艺术方面的培养,也从家人的身上学会了如何做人。进入大学读我本科的时候一直进行着文学、哲学和历史的研习,尤其喜欢美学和艺术哲学,当时就冥冥中感觉到自己会很热衷于一些有关玄想和冥思的东西,于是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前,我选择了西方哲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专门研读揭示一些玄奥真理的东西,自己也慢慢地学会放慢脚步看看周遭的风景。终于进入了博士的学习生涯,我选择了宗教哲学,因为经历了漫长的数十年的探究,我最终发现无论是艺术还是哲学,最后还是回归于宗教的维度,回归于一种超越性。因为个人对于玄奥事物的兴趣以及对于内在精神的好奇,所以博士的学习方向集中于基督教的经验结构。在复旦呆了很多很多年,去了香港进行基督教的研修,也去了北京探讨宗教之间的对话,下一站就是温哥华。
来到了温哥华,经历了那长长的夜,十多个小时的横跨太平洋的飞翔,我告别了我发自内心热爱和自豪的家园——上海,来体验“游子”的感受。一个月过去了,最初的新奇感、兴奋感淡却了,但更多的理性上的认识慢慢的浮现出来了。首先,我坦然的发现:我欣赏西方骨子里对生活的热爱和留心,对细微的生活细节的醉心享受和浪漫呈现,对他人的根本上的尊重。在面对美好自然时,我常常更感慨于片刻安宁的“发呆”,因为“发呆”就是无所思无所想无所惧无所忧,这是多么珍贵的瞬间,也算是传说中的“物我两忘”的境界的粗浅体验吧。其次,我深深地清楚了:我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西方人”。我的骨髓里甚至头发根里都埋下了中国的“种子”。虽然精致的西点,漂亮的洋装,友善的笑容,希腊式的或者欧洲风格的建筑令我赞叹,但是我还是喜欢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或者上海方言,还是喜欢泡饭榨菜臭豆腐干,还是怀念那种“天人合一”“低调而内敛”的风骨。最后,我也明白:要做好一个中国人,要做好一门学问,要自由而坦荡荡地享受生活,就要打开视野,更要打开心扉,要有海纳百川的肚量和实事求是的真精神。中国人要学的东西很多,可以发扬的好东西也很多。
我的内心满满地装着感恩。我喜欢温哥华的大自然的美丽,喜欢这里的人们可爱而纯真的笑容,喜欢Regent College 的Atrium里洒满阳光的温暖,喜欢许志伟老师的智者之风和大家气质,喜欢帮助我们顺利学习生活的老师们的认真和细心,喜欢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说得自己都好感动啊!
说一句“谢谢”,对温哥华的一切,因为在这里即将展开的半年生活将目睹我一段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也对我在这里结识的好朋友,我的知己,很幸运地获得了这样一份友谊,弥足珍贵。
要学习的东西好多好多,永远也学不彻底的,需要用一辈子倾心学习的就是——爱。



思修课之爱情篇
一、爱与情的混淆
1、多情
多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年青的标准,而年青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年青不等于童真。年青包含“率真”,但年青还有一种写法“年轻”。而年轻,就如字本身,给人感觉带有一种幼稚与愚蠢,一种不知天高地厚地轻狂。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别人把我们的幼稚当做率真。率真与幼稚是捆绑在一起的,能够整合好的人,到中年、老年的时候,会从愚蠢到明智,回归清澈质朴的本心,率真而不幼稚。
(比喻:九华山的泉水)
纯真不仅属于年青人,反倒是温静平和的美好是年青人所没有的。
这个社会过高地估计了年轻的美好属性,以为年老=不美好,于是有了“装嫩”
错把幼稚当做率真,错把愚蠢当质朴,使得社会有一种病态的扭曲,以至于“失真”
每个年龄都是美好的。一个能让各个年龄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的社会才是和谐美好的。

2、 情,是爱的谎言。
爱,与“一”相关的情,是 all or nothing的关系。
而情,往往是“多”的,只不过是“like”
与情相关的词:情愫、情窦……模糊的,感触层面的。而感觉来得快去得快,数量多必然导致质量的低,停留在肤浅层面。
但有些人的确是天生的多情种,以至于谈起每段恋情的时候都可以热泪盈眶,但那不是爱。这些人,与所谓的PLAYBOY 和playgirl仍然有区别。
所谓的playboy 和playgirl 玩的是技巧,是技巧就一定会有“欺骗”。
他们play的对象往往是自己不care的,如果是自己care的,估计也玩不起来,到时候谁玩谁还不一定。
他们不是多情,而恰恰是无情,无心。为什么要玩?一方面是打发寂寞与空虚,另一方面是要证明自己的魅力,也说明其内心是嫉妒缺少自信的,需要别人的痴情去证明自信。

3、自信是无需他信来证实的。
尼采:自成优秀者(自信),而愿有目共睹(他信)。
没有前者只有后者,那是虚荣,而有前者,却不因没有后者而遗憾的,是自信。
虚荣,是虚浮的荣耀,纸糊的皇冠。
美丽≠魅力。
魅力,是能够吸引自己心仪的人,喜欢的人,懂自己的人。
(不喜欢的人,吸引他干嘛呢?)

4、情最难久,多情者必至寡情。难久的不是爱,只不过是冲动。
我们以为的多情是:我爱甲又爱乙。
其实应该是:我既不爱甲,也不爱乙。
天生的多情种,每一段都倾心投入,必然扎根不深,没有确定性,便没有稳固性。
为什么多情?——不自知。因为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更不知道自己喜欢怎样的人。
多情的四处游走,不是处处有家,而是无处安家。看不清自己,便不知道将自己的情安放何处,所以才会一直搬家,以至于一个都不爱。
而“爱”不会让人想要搬家,爱,让人有一种同在感,让人强大。


二、性与爱的混淆(身体与灵魂之爱)
精神的合二为一是不可见的。而精神的合二为一借助了外在可见的载体而合二为一,那便是神圣而庄严的性。
没有灵魂倾入的性,是宣泄,与卖淫嫖娼无异。
性的美好在于它用最私密的语言实现爱,表达爱。它的终极意义不是肉体的合二为一,而是因为欣赏对方,渴望与其合二为一。
A片让人亢奋,但没有感动。(陈果说原来以为A是代表Animal,因为觉得和兽性联系起来还是很恰当的,后来才知道是Adult)
真正美好的性能让人泪眼朦胧,因为是爱驱动下的自我奉献,完完全全的自我托付,一种覆水难收的感叹。
一张没有灵气的美貌与一张绘制精美的假面具无异。
唯有灵魂之爱的融合,才可能达到神圣的肉体融合。


三、爱与被爱
(一)
1、现在的社会,总是有很多人,频繁地使用“我爱你”,如此地频繁,以至于说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其实只不过是“I LIKE YOU SO SO SO MUCH"
2、有多少人爱的时候会问自己:要如何去保护TA?更好地去爱TA?是否能更理解TA,给TA想要的?与TA共同承担命运?
而有多少人在爱的时候,其实问的是:如何使TA更爱我?离不开我?甚至是如何让更多的人爱我?
我们很多时候是在用爱打造牢笼,却忘记了,爱是要人因为爱更自由,更快乐,更独立。
3、我们总是爱计较谁付出更多,我们的自私、贪婪让自己在爱里变得不再可爱。
4、当你突破自我去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的时候,你在爱了;当你突破自己的时候,你在爱了。
5、我爱你,不是1+1=2,是一半加上一半的完整。当遇到什么事的时候,想到的不会是你怎么样,我怎么样,而是我们怎么样。
6、是爱,不是被爱,是付出,不是索取,让我们成长。
7、【相爱或者死亡。】
活着的时候,要有可爱之事为之投入,有可爱之人为之付出。
当你不再爱的时候,你便死亡。
8、我爱你,是想保护你,捍卫你,让你成为你想要成为的样子。宁愿要健康的平凡,也不要病态的优美。
我爱你,是因为你是你。

(二)迷失
在爱情里,有人会迷失自我,成为爱的奴隶,于是便失去了你之为你的魅力,这样,厌烦迟早会来。
爱的基础,是尊重和爱护。爱的前提,是对等和平视。
我爱你≠我是爱的奴隶
你爱我≠我是爱的主人

SO, 不要再轻易地去说“我爱你”。(给不起的承诺,是一种负担。)

四、谏言
1、爱是恒久忍耐。
(不仅是忍耐对方,包容对方的一切,更是高度地自我节制,对自己的欲望约束的忍耐)
2、要学会忠诚,学会包容,学会谦让,懂得温柔,懂得理解,懂得自制,学会勇敢。在对方不够坚强的时候,你必须坚强。


陈果语录选摘

1.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

2.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疗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3.人群的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脉,这仅仅是互为功利(确实有用,不过不会有真正的朋友);还有一种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这是廉价的交往。

4.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5.孤独不求外物,反求诸己。(也就是淡定,我理解为一种无上菩提的境界)。

6.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牢笼。因为寂寞的人无所适从,焦躁不安。他们的思想从而贫瘠而荒芜,产生自我厌弃感。

7.他比烟花更寂寞。烟花绽放于无形,消失于乌有,当中是有短暂的释放,伴随而来的是无边的寂寞。

8. 孤独不是故作姿态,孤独是一种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独,孤独没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独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装出来的叫浮躁,那是一种虚荣心,是为了招揽目光。

9.真正的朋友是二人世界。我们很安静,但是不冷清。多一个人就难免会有不能共同讨论的话题,这就是一种分心,从一种不设防变成了一种社交。三个人的世界太拥挤。

10.很多东西放到时间里去就能看清。要么越走越远,要么越走越近。

11.如果你把朋友当做了男女朋友的备用,那你就侮辱了友情和爱情。

12.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种孤独。但是这种孤独更美好,会比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自如。因为真正的朋友全然不设防。

13.朋友是奢侈品,奢侈的东西都是不实用的东西(黄金、美女)。这种东西拥有了就该满足,因为真正的朋友,除了友情,什么也不能给你。

14.朋友不是附庸,不会只有赞同、妥协。朋友在现实中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5.有些所谓的倾诉、出气筒,都是语言暴力。不该以“这是对朋友的信任”为借口。这是对友情的滥用。朋友不该承担这种宣泄。Soul mate,灵魂上的一体,他她不用承担我的琐事。

16.朋友应是无用的。(此处的“用”指利用)。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感到自由自在。执手相看无语,却心事了然。

17.真正的朋友之间不是常联系也没有关系,隔上两三年,电话那头的人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需要经常联系才能维护的所谓“友情”是不牢靠的,因为一旦不联系,他们会断。(我理解为:从来也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18.两个戴着面具的人就不用做朋友了。

19.人和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靠的太近,我们就会看见对方越多的缺点。两块石头投入水里,太近太近,水波就越会互相干扰。

20.人对最亲近的人最残忍,因为太接近,往往看不到对方点点滴滴的优点。(某天你生病了,父母把你的药煎好放到你的床边。当有一天他们对你说:到桌边来吃药!你是不是会觉得他们变“坏”了呢?)

21.当我看不见所有人的时候,我对他们产生了一种精神的凝望,这种凝望叫做思念。(有时候物理距离的增大,人的距离却变得如此之近)。

22.周围的人太多,于是我们对人群淡漠。我们很多人喜欢旅行,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希望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去自我放逐一下。我们为什么要避开别人?因为孤独者即有趣者。孤独是我自寻的消遣方式。

23.我不装QQ和MSN,因为我需要我自己的时间,很多东西没有必要和别人分享,我也不想有意无意地陷入某些对话中去。

24.人是有“贱”性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心得体会 如何学习“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如何翻译“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何谓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 何谓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 教育部的精品课程建设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考试大纲可有 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请告诉我 如何更好地学习公共科,如《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邓小平理论概论》等。不要说光背就好。谢! 麻烦提供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成语音课件给我咯... 怎么找船员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考试题呀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4月考的教材是00年4月的吗? 如何翻译“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涉外经济法、国际商法”。谢咯 地方大学法学专业是否应该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请问哪有下载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笔记和最新的模拟试题? 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的自考答案急求呢``````````````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2006年10月考试的模拟试卷 我与思想道德修养课 列举目前我国已颁布的建设法律与行政法规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怎么写 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资料 谈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收获与缺憾 上海市闵行区建设村吴翟路邮政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