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图片修复软件:让历史牢记“插青”这空前绝后的名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29:10

让历史牢记“插青”这空前绝后的名字

           ——“上山下乡运动”四十周年感慨

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从那时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有组织、大规模地展开,至今将近四十年了。每年的12月21日,对于知青来讲,是自己的节日,是最崇高的节日,是心中的“知青节”。

四十年过去了,这其中许许多多的日子我们都已淡忘。但是,那些“插青”的岁月我们却难以忘却。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活的变化,常常会愈来愈明晰的记忆起来——我们想,即便是那段日子中,品尝了最多苦难和孤寂的人,也不会忘记。那不是幸福,也不是富足,更不是成功顺遂与辉煌。那是一段我们所学“教义”中,都难以解说的放歌。

四十年前,一场全国性的“上山下乡”浪潮【注】,把我们抛到社会的最低层:农村。一夜之间变成了自耕自食的“人民公社社员”。整天与地老天荒相守,与鸡呜狗吠为伍。我们中的每个人,都度着漫长寂寞和劳苦。与我们朝夕相伴的是:稻田、坡地、水库水渠、鸡舍猪圈、工棚油灯、酷夏烈日、寒冬北风、被雨水淋得发黑的草帽、被汗水浸出盐渍的衣衫、烟熏火燎的灶旁、洗衣洗菜的村前水溪。还有劳累、困倦、饥饿,包括穷乡僻壤也不可避免的政治斗争…

当然,也还有相互间温暖的关照、豪爽的招待;也有油灯下的苦读、田塍上的放歌、收获中的欢乐;还有在那些苦难与艰辛中萌生出的来惆怅及温馨的初恋……

这一切的一切,便凝成了我们那一段特殊的青春岁月,凝成了我们永远不可磨灭的一段生命史……

2005年11月26日和12月8曰,我和朋友从县城乘公交车,分别一起重回当年插队的老地方——松山庞桥村和东平良荔石湖坡。让我们看到和回忆起三十多年前后,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的艰苦岁月。仿佛又再现当年我们战天斗地的动人情景,回忆起当年与农民兄弟姐妹的鱼水之情。这些真挚的感情,甚至还延续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

这场“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潮流,后来尽管人们有各种各样评说。但是,对我们却是终生难忘,它不仅使到我们经受了各种艰难痛苦的磨练,也为以后我们的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那些没有经历这些艰苦磨练者,千金也难买到的锻炼好时机。因此,我们更要百倍地珍爱它。

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地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我们曾为共和国创造过财富,我们曾和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最低层和最贫穷的农村的农民一起,走过那艰难的岁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岁月蹉跎,光阴似箭。在那上山下乡的岁月里,那大多酸甜苦辣,坎坷磨砺,都深深地埋在了我们的心坎里。这种记忆是任何风刀霜剑都难以使之淡化和磨灭的。

的确,我们在上山下乡的生涯中,虽然失去的很多。但我们并没有全部失去.因为我们所得到的就是在艰难困苦中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我们得到的就是在农村艰苦的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那份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友情。

如今,我们都巳步入老年。但昔日那自强不息,风雨同舟的精神依旧。令人倍受欣喜的是,我们都曾经是学校中的骨干,是培养祖国花朵辛勤劳动的园丁,看到他们今天不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深为自已的付出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为了让历史和子孙后代永远记住“插青”这个不朽的名字,让我们用下面一首散文诗《“插青”——是佩带在我们这代人胸前的一枚共同的徽章……》以纪念这场空前绝后的上山下乡运动吧!

 

插青”

       —— 是佩带在我们这代人胸前的一枚共同的徽章

我们奔赴广阔天地的场面,
    还历历在目,
    青春热血在胸膛里升腾的情景,
    仍记忆犹新。

我们日复日、年复年,
    泥水里滚,
    汗水里泡,
    一干近十年。

作为社会历史上的一朵浪花,
    “上山下乡”已成过去,
    并即将被遗忘……

但我们这些亲历者,
    对自已的不寻常的历史,
    却铭心刻骨,
    因为我们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献给了她。

我们并不是什么牺牲品,
    也不是碌碌无为的庸人,
    而是犹如将军回首以往的戎马生涯一样,
    常回味那不寻常的“蹉跎岁月”而倍感自豪……
                         
    在农村,我们经受磨炼,
    在农村,我们经历风雨,
    在农村,我们播种友情,
    在农村,我们收获情怀……

回顾四十年来的历程,
    当年就已“而立”,
    如今,
    我们都已接近“古稀”的年纪。
                         
    人类就是在与灾难的抗争中前进,
    人生就是在与困难的拼搏中延续,
    我们就是这样一起走过,
    但前进的步脚决不会因为坎坷而停息。
    其实,人生本来就是平平常常,
    平凡中却创造着奇迹和辉煌。
                        
    今天,
    我们已经迈进了老年,
    孩子们也到了我们当年上山下乡的年岁,
    只是比我们那时更高大、更健壮、更漂亮。

他(她)们永远也不会再回到我们当初那种岁月和情境去了,
    他(她)们是电视时代的产儿,
    他(她)们是伴随着一批批我们少年时从未想过,
    也从未见过的高科技产品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他们也是听着各类情感放任的港台歌曲,
    看着各种光怪陆离的动画片,
    或情节委婉的连续剧,
    而茁壮成长的一代。

我们当年的时髦物,
    已被现代的时髦名牌新产品种,
    淹没得古旧又俗气。
    唉,两代人的生活,
    竟会如此不同,
    我们真难以想象……
                        
    四十年过去了,
    我们生活也起了翻天复地的大变化——
    我们这些当年豪情满怀、身板尚未结实的小伙子,
    当年留着两条辫子的姑娘,
    脸上已悄然爬上了细密的皱纹,
    一头浓发也开始花白和稀疏……
                             
    我们富裕了,
    有的依然很困窘;
    我们算顺遂,
    有的却坎坎坷坷;
    我们算健康,
    有的已疾病缠身……

但是不管有多大变化,
    我们都找到一种最终的连结——
    那就是我们那么一致,
    又那么刻骨铭心的经历。

“插青”——
    是佩带在我们这代人胸前的一枚共同的徽章……
    我们还会老下去,
    我们也将终会告别这个世界。
    但我们以特殊的生命岁月凝成的青春塑像,
    最终一定会屹立在这世界的东方……
                          
    “上山下乡运动”早已成为历史,
    我们投身其中写下的是问心无愧的一笔。
    也许岁月的河流,
    将会冲去我们许多记忆,
    但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片土地……

                            写于2008年12月21日,修改于2010年10月17日

【注】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之后,知识青年上山是必须走的道路,各大中城市便大张旗鼓的动员和敲锣打鼓的欢送。从此,他们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据有关资料统计,到1978年,全国有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 623万多人。为了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国家和企事业单位共花去100亿元人民币。

我县在上世纪的一九六五年开始,便陆陆续续安置部分知青“上山下乡”。当年所设“知青点”,有宁潭莫林,东平富新等。到1969年以后,便同全国一样,把大批城镇的人口,都按“政策”安置下去.有的回原藉,有的便组织他们集体到下面的公社、大队去.也就是设“知青点”.他们大多是三五个人组成一个“知青小组”,分配到一些田多人少的生产队与社员一起“同工同酬”,开始国家还供应一定量的粮油和补助金、并拨款做房屋.一年后,国家再也不负责粮油供应.真正是“自食其力”,靠“工分”吃饭.也就是,真正做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

当年毛主席为什么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一个目的,据说还有“缓解城镇的就业压力,借机解散红卫兵组织”的目的。这三个目的中,借机“解散红卫兵组织,”是彻底达到了;“缓解城镇的就业压力”,也暂时达到了,但毕竟后来还有知青回城二次就业的问题;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部分知青身上实现了,也有部分是失败了.但不论如何,这场运动都改写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命运。

将近四十年过去了,“插青”成为那一代人涵义沉重的代表符号和历史记忆。反思那段历史,也许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人的流动,包括人才的流动,应该是自然规律的使然,亦或是在遵循这种规律基础上的因势利导。应该是人的流动,包括人才的流动,与那里的实际和群众自然结合起来,进而扎根发芽,才能开花结果。如果不是自然结合,而是组织的意志,人为的“撮合”,最终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知识青年自愿到农村去,到边疆去锻炼.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事.但文革中的“上山下乡”却带有一种“强迫性”。现在总的看来,大规模的“上山下乡”的确是耽误了一代人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难怪八十年代便是人才奇缺,影响十分深远.但是,在客观上看,也的确使到一些青年得到了锻炼,养成了能吃苦耐劳的人格和意志。现在,在各条战线上,特别是四十五岁至六十岁的这一块群体中,很多还是当年的“插青”呢.他们中不少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像“十七大”选上中央的高层领导中,为数不少.其中如: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李克强便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