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6免费教程下载:为什么会认为上山下乡没有被否定 我们现在怎样研究知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3 14:59:26

我们现在怎样研究知青

在网上看到“50团知青论坛”有这样的帖子——

http://bbs.50tzq.net/showtopic.aspx?topicid=59990&forumpage=1&onlyauthor=1&posterid=1831#

最新出版的中共党史对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的论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 - 1978)于2011年1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册。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 - 1978)下册的第三编(“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66年5月- 1976年10月)的第二十二章(“斗、批、改”运动与7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的第818 -819页共三小节对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了论述。

在上册前部分收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照片共46幅,其中有一幅是1968年北京青年告别亲友赴陕北农村插队落户的照片。

在“和讯博客”上有网友把上述照片中的文字整理成文,便于阅读。引用于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大学不招生,工厂基本上不招工,商业和服务行业处于停滞状态,城市初、高中毕业生既不能升学,也无法分配工作。仅1968年,积压在校的1966、1967、1968届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达400多万人。如此众多的毕业生的分配成为刻不容缓的严重社会问题。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全国立即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这个运动被宣传为具有“反修防修”、“缩小三大差别”的重大政治意义。各地在很短的时间里,不顾具体条件把大批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生产建设兵团或农场。

知识青年到农村等地后,向农民学习各种生产知识,参加各种艰苦的农业劳动,传播文化知识,担任生产队干部以及小学教员、“赤脚医生”一类的初级技术工作。他们希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但由于生产劳动过重、分配收入低、文化生活贫乏、缺乏组织管理而遇到一系列困难。1970年大学、工厂开始招生、招工后,不少家长利用各种形式“走后门”使子女回城,某些主持其事的干部则依仗权力进行勒索。后来毛泽东了解到“全国此类事甚多”,并表示“容当统筹解决”。1973年6月至8月召开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交流、总结了几年来的情况,对知识青年下乡、管理、返城等政策做出若干调整。

上千万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经受了锻炼,接触了生产实践,增长了才干,为开发、振兴祖国的不发达地区作出了贡献。后来,他们中间也出现了一批国家建设人才。但是,在青春年华失去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生成的断层,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长远的危害。在此期间,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为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所支出的经费达300多亿元,千百万知识青年的家长和部分地区的农民也因此加重了负担。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得不到妥善安排,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这七百多字的三段话,没有对上山下乡给出“一锤定音”,而是吸收、容纳了正反两方面的评价。每段都包含了否定的内容。第一段里有两个重要的贬义词,一是“被宣传”,二是“不顾具体条件”。后两段里都有“但书”,在“但”之后的内容明显超过“但”之前的内容。也许,这样的表述大体上反映了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公约数”。

事实上,对历史的关注与研究从来不会满足于“公约数”。就在看到上述权威说法后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三月廿六日“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及“知青历史文化研的现状与展望座谈会”的视频。来自浙江的一位学者蓝蔚青有这样的一段发言。

摘自http://zhiqingwang.shzq.org/studyDes.aspx?id=3690。

知青历史是我们国家历史尤其是文革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能一言以概之,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否则很难得出科学的结论。当然研究的难度也比较大,我们浙江有一个学者写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四卷本,一直到他死,写文革的第三卷还是没法出版。我也帮他做了很多努力,包括与中宣部沟通,但是谁也不签这个字,这本书就出不来。好在现在中央党史的二卷已经出来了,就可以以这个为依据来审稿,我们浙江党史的二卷今年也马上能出来了。这二卷中央党史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历史,有些话比较敏感,宁愿不讲不提,也不讲假话。这样研究这段历史就有一个很好的依据,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搞知青历史文化研究就具备了条件,到了一个很好的时候。当然也确实需要把握好政治导向,要按照中央定的党史基调来进行研究,有些问题在近期内还是宜粗不宜细。但是我们首先要把史料积累起来,现在有些问题还要暂时回避一下,使将来研究有材料,而且这一代人也到了抢救史料的时候了,我们的同龄人我们的同事、战友已经有些人去世了,有些东西再不抢救,将来要找就找不到了,所以现在做这个工作还是很有价值的。

这位学者先是婉转地批评了把知青研究定位于“知青精神”的观点,进而从自己的经历引出了现今研究知青历史的方法,一方面宜粗不宜细,另一方面为将来积累史料。

会上研究会介绍的一些具体思路和做法,已经明显超越了“煽情”或“诉苦”的层次。在多元化包容的大环境下,“舆论一律”已经渐行渐远,上述见仁见智是很值得深思的。

                                                                        2011-04-15

相关图片请移步作者博客:http://wangzongren1952.blog.163.com/blog/static/995959012011315114530372/

 

 为什么会认为上山下乡没有被否定

(一)追根寻源

许久以来,一直在我心头疑惑不解的是,某些知青强烈反感对上山下乡的否定,他们除了振振有词的说法(典型的说法之一是:“过分的强调运动的政治性,实质就是否定知青,就是否定我们自己的历史和贡献,这是很愚蠢的”)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近日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找到了过硬的支撑依据——

1981年10月,国务院知识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起因、发展、失误、教训等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基本看法:第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50年代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是我们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试验。它不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第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指导思想偏了,工作上有严重失误,造成劳民伤财,人民不满,也损坏了上山下乡的声誉。年底,随着上山下乡问题的有效解决,国务院知青办的职责已经消失,为了加强城镇劳动就业的统筹管理,国务院知青办并入国家劳动总局,各省市自治区也仿照办理。至此,历时20多年的城镇知青上山下乡在无声无息中画上了句号。以后,各地政府本着实事求是、负责到底的精神,较圆满地解决了知青子女上学、已婚知青的安排、插队知青的工龄计算等其他遗留问题。

对于某些知青来说,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上山下乡不是文革产物”,于是就有了不能否定上山下乡的说法。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源于何处?语焉不详,出典不明,更没有见到文件全文。在网上几经查找,上述文字一字不差地出自《党史纵览》2004年12期《邓小平终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文,其末段正是上述文字。在凤凰网上可以读到该文的全文,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zhiqing/200901/0121_5419_979942.shtml,长达9000余字,作者是罗军生。其实,纵观该文,作者恰恰是对上山下乡持否定意见的。


(二)“定性”之说

在网上又查到,http://www.ndcnc.gov.cn/datalib/qikan/2005/2005_07/qikan.2005-06-24.6133128278,《数百万知青大返城始末》(作者:林蓉、章志红。来源:雨花·月刊·ISSN 1005-9059·—2004-7,第469期,P27-29)一文,3000多字,全文这样结尾——

国务院知青办定性知青运动1981年10月,国务院知识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这场运动的起因、发展、失误、教训等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基本看法:第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50年代,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是我们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试验,它不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第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指导思想偏了,工作上有严重失误,造成劳民伤财,人民不满,也损坏了上山下乡的声誉。

就《回顾与总结》那个文件的内容而言,与前述说法无异,但多了一个小标题(我加了下划线)。该文出现于2004-7。


(三)“高层传阅”

在网上继续搜索,有进一步的收获,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8c21130100g0xw.html《邯郸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事记(三)》中有这样的“备忘录之一”,全文如下——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彻底否定文革的同时,该决议没有对建国以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给予总结和评价。

1981年10月,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这场运动的起因、发展、失误、教训等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基本看法:

1、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五十年代,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是我们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实验。它不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

2、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本来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指导思想偏了,工作上有严重失误,造成劳民伤财,人民不满,也损坏了上山下乡的声誉。

由于国内有关高层领导、地方政府、基层知青机构,历史、经济、政治、人口等专家学者和知青本人及家长等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不同认识,因此该“基本看法”没有正式行文,只作为全国知青管理部门的一个看法,在内部高层传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最后一段(我加了下划线)。2009-11出现在新浪博客的《邯郸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事记(三)》,可以继续追踪到它的全文,得知其全名为《邯郸知青纪事——邯郸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事记》,分为(一)运动初澜(1955—1965)、(二)十年狂潮(1966—1976)、(三)最后的尾声(1977—1980)。而在网络搜索得知,据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061521216/ 邯郸晚报2009-06-15报道,“邯郸知青苑宝钢和唐健全耗时两年多,编成《邯郸知青纪事》。”如果此事确凿,那么上述该大事记“备忘录之一”中提出的《回顾与总结》仅限于“内部高层传阅”一说应该是有依据的。当然,从1981-10该文件完成起草,到2004年出现在媒体上,经过了漫长的二十余年,当初再怎么限于“内部高层传阅”,此时也已经流散到民间、社会、网络了,可是不见全文。

附注:

查阅十一届六中全会在1981-6-27通过的决议,的确没有提到上山下乡,只是提到过一次知识青年。

(23)……正是由于全党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四)又见“增容”在网上继续搜索浏览,又发现《回顾与总结》的内容增加了!

http://www.zqbwg.com/comment_detail.php?commentid=211981年10月国务院知识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在这份文件中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早在50年代,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是我们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试验。它不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指导思想偏了,工作上有严重失误,造成劳民伤财,人民不满,也损坏了上山下乡的声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能作为解决城镇知识青年就业的主要途径,但是这条渠道也不宜堵死。至于今后城镇青年去农村和边疆的具体形式与办法,应该根据历史的经验和形势的发展,把它搞活,讲究实效。

显而易见,对《回顾与总结》内容的介绍有所增加,我用下划线标出。这样的说法于2009-5出现在(昆明)“知青博物馆”网站。

至此可以发现,《回顾与总结》至少是从2004年开始流传、到2009年已经五年有余,因其全文始终没有公布,所以对它内容的引用长短不一,理解上更难免见仁见智。但是这种众说纷纭的现象倒是佐证了《回顾与总结》一文最初只在“内部高层传阅”的说法。


(五)意外收获

在我收集查询上述信息即将告一段落、提笔梳理之际,竟然又在无意之中看到了一个与《回顾与总结》极有可能相关的信息。我看到网上不少文章引用来自《党史博览》2004年第二期上许人俊的一篇文章《20世纪70年代末的知青返城浪潮》,在“党史博览”的网页上查实确有此人此文。在“中华网社区”上有人贴出了这篇长达13000余字的文章。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5688138/2711/80/61/3_1.html通读该文,可以了解70年代末在云南、新疆、黑龙江等地发生的知青回城潮,其中不乏涉及高层领导的言论与行动。我忽然发现,该文在结束时说到,1980年年中中央书记处决定从1980年暑假起应届毕业生不再上山下乡。紧接着写道——

不久,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遵照中央指示,就如何正确看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了认真总结和探讨,实事求是指出:

一、知青上山下乡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发展起来的,它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是五十年代,根据我国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政策措施,也是我党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重大试验,不能把它视为“文革”的产物。

二、知青上山下乡本来是就业问题,而“文革”期间却把它当作政治运动去搞,指导思想偏了,工作严重失误,造成劳民伤财,群众不满,也损害了上山下乡的声誉。

三、广大知青在建设农村、建设边疆的事业中所作出的贡献和受到的锻炼,应充分给予肯定,对他们那种志在四方,勇于承担国家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应继续给予鼓励和宣传。

四、知青上山下乡不能作为解决城镇知青就业的主要途径,但渠道也不宜堵死。今后,城镇青年去农村和边疆的具体形式和办法,应根据历史经验和形势的发展,把它搞活,讲求实效。

这里虽然没有出现《回顾与总结》等字眼,但是“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总结”等用语以及“一二三”等等,已经不陌生了!从时间上来说,它是在1980年年中以后不久,从文字语句上可以推断,这四条是1981-10《回顾与总结》的内容!只不过又多了一条而已!除了“三”是刚刚看到的以外,“一”、“二”、“四”都已经见过了,而且文字上几乎完全一致。

所以,这篇2004-2发表的长文很可能是最早透露《回顾与总结》一文内容的。


(六)一点想法

仔细品味那段文字,无论两条还是三条甚或四条,确实有点暧昧,怎么解释都可以,也许正因为如此,成为一些知青反对否定上山下乡的重要依据。

其实,从政府管理社会的角度而言,《回顾与总结》已经把上山下乡的做法予以否定了——作为五十年代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试验”,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所以有“上山下乡不能作为解决城镇知青就业的主要途径”的说法;文革期间把上山下乡“升格”为大规模的强制性政治运动,这种做法显然已经遭到唾弃与否定;而对这条“渠道也不宜堵死”又“应根据历史经验和形势的发展,把它搞活,讲求实效”的实际结果,正是不会采用文革前的办法,更不会采用文革时期的办法来解决就业问题,“上山下乡”这条渠道最终只会成为一个徒有虚名的空架子。上述早在1981年形成的那些观念,至今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政府并没有走回头路。“上山下乡”的“理论”与实践则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空想谬误而不可取。

在上山下乡寿终正寝三十年的时候,新的就业问题又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今的“大学生当村官”与当年的“中学生当农民”,相同之处是解决就业,但其思路与做法已经大相径庭,与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强制性的政治运动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偏偏要把二者关联起来?难道还要重蹈覆辙把解决就业困难再一次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硬要套上“新知青”“新上山下乡”的桂冠,有什么意义呢?倒是有可能把拨乱反正已经搞清楚的事情又搞浑了,增加出现折腾、产生反复的可能性与危险性。

至于一些知青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希冀肯定自己的青春、进而要求肯定上山下乡,则是另一回事了。当然也不乏有文革的遗老遗少借此话题为文革为极左歌功颂德、摇旗呐喊,这是值得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