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135编辑器电脑版:教育投入知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21:2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亡,系于教育”。至理名言不绝于耳,但人们难得有暇顾及,因为教育的费用问题已经塞满了人们的脑海:政府为越来越大的教育拨款需求而犯愁;学校为如何筹集更多的资金而费神;家长为难计其数的教育费用而忧心。
人们很想知道:教育投入了多少钱?本文通过对权威资料的深入分析研究,向世人展示中国教育鲜为人知的一面。
教育投入知多少
一、2002年全国教育投入9000亿元
根据2004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2004年6月进行调查的全国79300户居民家庭的教育支出调查资料,我们对全国所有大学、中专、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六个学级(不含成人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其他教育)的教育投入进行了详细计算,得出2002年全国正规教育总投入为9248亿元。
全国教育投入的总量分为三部分: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办学资金(包括社团、个人、企业办学等)、学生家庭教育支出,简称国家投入、社会投入、个人投入。
(一)个人投入占六成
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国家教育的主要投资者是政府,特别是初中等教育,居民负担的比例世界平均不到8%,而我国的现实却远非如此。2002年,在教育投入总量9248亿元中,国家投入3107亿元,占33.6%;社会投入346亿元,占3.7%;个人投入5795亿元,占62.7%。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学级中个人都是教育投入的主力军。
就总量而言,国家投入于小学的经费最多,共1120亿元,占36.0%。以下依次为:大学占23.6%,初中占22.6%,高中占12.5%,中专占4.0%,幼儿园占1.3%。
(二)教育投入5年翻番
为解决教育经费严重缺乏的问题,我国自1983年起改变了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开始向个人收费,但规定仍以财政拨款为主。始料不及的是,由于管理监控不力,收费名目和收费数额急剧膨胀,个人教育支出连年大增,并迅速由教育投入的“辅渠”变成“主渠”。教育投入总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与1997年的4522亿元相比,2002年的教育总投入翻了一番有余。
分三大投入看,2002年的国家投入是1997年的2.1倍,年递增16.1%。社会投入5年只增长4.4%,年递增0.9%。但其中的“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办学经费每年却增幅惊人,1997年为7亿元,2002年增至33亿元,5年增加3.9倍,年增幅高达37.3%。减少投入的主要是另两个部分:企业办学经费和校办产业提供的办学经费。个人投入仅增量就达3079亿元,年递增幅度为16.4%。
由于国家投入和全部投入基本同步,所以在总量中国家投入所占的份额始终保持着33%略多的水平。个人投入在1997年即超过总量的60%,这些年由于增速仍快于国家投入,更快于社会投入,所以份额仍在不断加大。
二、分学级投入量变化,折射教育投资方向
在目前国家教育经费尚不充足的情况下,国家投入理应侧重于义务教育,正常的状态应该是:首先保证义务教育的需要,尽量做到免费教育,减少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家投入比例。从近几年实际看,国家投入的政策正在朝这个方向转变,但经费的分配依然很不合理,大学的国家投入比例依然很高,义务教育的个人投入非但未减,反而越来越高。
(一)大学投入,国家与个人主宾易位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将高等教育总投入的75%视为财政拨款的标准,但学校的高收费早已打破了这一标准。在2000年之前,国家投入尚占多数,但自2001年开始,宾主易位,个人投入反客为主,达50.7%,2002年增至56.7%。
在各学级中,国家对大学的投入增加最快,2002年国家投入733亿元,比1997年增加485亿元,每年增加97亿元,年递增24.2%。但与个人投入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1999年随着并轨令的下达,公费上大学划上句号,学杂费陡涨65.2%。此后,随着收费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个人投入继续猛增,2000年个人投入增143亿元,2001年再增260亿元,2002年更增366亿元。5年间个人投入每两年翻一倍,5年增加5倍,年递增速度高达41.1%。国家和个人两大主力的巨大投入促成了大学投入总量每年30.6%的高增幅,升速居所有学级之首。

0

举报  |
2010-07-31 19:30
回复

诚者为王
43位粉丝
核心会员
7
2楼
然而,绝对量的高速增长掩盖着一个相反的事实:由于学生数量的增速快于国家和社会投入的增速,因此生均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已经连续几年悄然削减。1999年生均国家投入登上9743元的最高峰,随后3年便逐次减为9324元、8268元、7622元,平均每年削减7.9%。社会投入趋势亦然,平均减幅为9.6%。而个人投入却一如既往上涨,每年的生均值都要增加1000元以上,2002年生均为11272元,比国家投入高47.9%。这一趋势表明,今后上大学能够享受的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将越来越少,留下的缺额和保持总费用增加的增量都将主要由个人来承担。而逐步减少非义务教育的国家投入、增加个人投入正是国家政策应有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中专,一个渐被冷落的群体
受追求文凭的大气候影响,读中专已成无奈的选择,毕业后的就业也相当困难,故而备受学生和社会的冷落。中专学生数也于1999年开始萎缩,2002年已减至609万人,比最高的1998年减少70万人。与此同时,国家的支持力度也渐渐减小,每年的增加额只有区区几个亿。因此,中专成为小学以上各学级中投入总量最小、比重最低、增长最慢的学级。2002年生均国家投入只有2021元。对技工学校的投入更少,153万在校学生中,只有1/3的学生享受国家投入,其余均为个人和社会投资。社会投入更是以每年11.0%的速度递减。但学校对经费的需求毫无二致,在得不到国家和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唯有大幅度增加对学生的收费,2002年生均个人投入5984元,平均每年增长7.2%。
(三)高中投入,个人占七成
高中的教育投入增幅仅次于大学,但国家的投入要小得多,其经费来源更依赖于个人。
与大学扩大招生相呼应,高中在校学生数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快速增加。2002年我国共有高中学生2195万人(其中职业中学学生512万人),比1997年的1362万人增加了61.2%。国家投入不仅总量相应跟进,而且生均还有7.7%的增长。与此同时,学校的收费标准更以每年14.7%速度递增,2002年生均个人投入达4825元,占全部投入的70.1%,成为高中投入的主要来源。可以说,高中已成为个人教育投入的第二个重点。
(四)初中投入,早无“义务”之实
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所需费用主要由各级政府承担,特别是占总数3/4的人员经费和基建经费应全部由财政负担,公用经费也以财政为主,不足部分才向学生收取少量杂费予以补充。然而现实情况是:2002年初中生均国家投入1062元,尚不及个人投入2147元的一半,“义务”二字早已名存实亡。
(五)小学投入,国家正在加码
小学的情形稍好于初中,2002年生均国家投入921元,平均每年增长17.7%,生均个人投入1142元,虽然比国家投入多,但增速相对缓慢,年增幅仅9.3%,是所有学级中个人投入增速最慢的。因而在1999年以后出现了国家投入比重上升、个人投入比重下降的喜人现象。2002年个人投入占53.7%,比1998年下降7.2个百分点。要扭转国家与个人投入比重倒置的格局尚待时日。
(六)幼儿教育,个人投入唱主角
严格地讲,幼儿教育不应列入教育系列学级,国家不要求6岁以下儿童一定要入托,事实上多数农村幼儿并不入托,所有全国在园的幼儿只占全部适龄幼儿的51%。也正基于此,2002年国家投入只有41亿元。从覆盖面讲,国家只对20%的幼儿园进行投入,80%的在园幼儿享受不到,所以个人承担的费用始终占90%以上。但是,城镇家庭却将幼儿教育作为实质性的教育阶段,而且愿意花大投入。另一方面,幼儿园为了生存,只得在幼儿身上打主意,所以各项收费很是不菲。2002年生均个人投入达2310元。
三、育人19年,投入13万元
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标准学制为19年。按2002年各学级的实际水平计算,将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共需投入130551元,其中:国家投入45078元,占34.5%;社会投入5689元,占4.4%;个人投入79784元,占61.1%。

举报  |
2010-07-31 19:30
回复

诚者为王
43位粉丝
核心会员
7
3楼
在各学级中,花费最大的是大学阶段,4年共需79578元,占19年总投入的61.0%;其次是高中,占15.8%;小学因为时间最长,故而投入总量较大,6年共需12764元,占9.8%。
国家投入对大学的倾斜非常突出,在19年总共投入的45078元中,67.6%投在大学阶段。未能上大学的人只能享受余下的32.4%以下。社会投入与国家投入基本一致,但更倾向于高学级,其中大学占70.3%。
个人投入是教育投入的主力,19年个人共投入79784元,占投入总量的61.1%。各学级的花费为:大学4年花费45089元,占全部个人投入的56.5%;高中占18.1%;初中、小学、幼儿园相差不大,但因为小学是6年制,每年的投入最少,是家长最为轻松的阶段。
分城乡看,城镇19年个人共投入87061元,其中大学占51.8%;农村个人共投入75019元,其中大学占60.1%。
要强调的是,这里是按2002年的投入水平计算的,而每年的投入水平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着。处在不同学段的人,需要的投入不一样。学业接近尾声的学生,总投入量比上述数额小;学业开始不久的学生,总投入将远比上述数额大。按过去5年的平均增幅计算,每向后推一年,个人投入将增加14.6%
教育投入分量几何
一、国家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
2002年,国家投入于正规教育的总费用为3107亿元,投入于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的经费为243亿元,合计3350亿元,同年GDP为104791亿元,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3.2%。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即教育部)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到90年代中期或到2000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应达到发展中国家4%的水平。实际的执行结果是:1995年占2.1%,2000年占2.6%。2002年,教育投入应为4192亿元,实际投入距目标还有842亿元的差距,即只完成了目标的80%。根据近5年的平均增速15.9%增加投入,同时GDP以2003年和2004年的平均增幅9%左右的速度增长,要想达到4%的目标要到2006年,比预定时间晚了10年。
二、教育投入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呈下降之势
1997年以来,财政收入和支出增加非常迅速,平均每年增长16.9%和19.0%,但对教育的投入却未能等速增加,每年只增加15.9%,使得教育投入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减小之势。2002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7.7%和15.2%,比1997年下降了0.9和2.2个百分点。
三、个人负担日益沉重
1997年以后,经济的减速导致居民收入低落,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2元,5年平均增幅8.3%;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年增幅仅为3.4%。但是城乡人均教育支出却每年增长13.3%和15.3%。教育支出连续的高速增长,使其在收入和消费支出中的分量节节攀升。在城镇,2002年人均教育支出636元,占收入的比重为8.3%,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6%,比1997年分别增加1.7个和2.5个百分点。在农村,人均教育支出332元,占收入的比重为13.4%,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18.1%,分别比1997年增加5.5个和8.0个百分点。就绝对数而言,除食品外,没有任何消费项目的花费能出其右。世界上只有7.5%的国家个人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超过10%,中国即是其中之一。
请注意,这里的各项数据都是指平均水平,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来说,教育的负担大不相同。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收入水平越低,教育负担越重。目前,60%的家庭、70%的人口收入水平在平均线以下。就绝对值而言,低于平均线的家庭,人均教育支出比平均值低15%左右,但因为收入水平更低,所以教育支出的比重要高出平均值2个百分点左右;高收入家庭的人均教育支出比平均值高40%以上,但收入水平高出更多,所以教育支出的比重低于平均值2个百分点左右。依此而论,农村60%的家庭承担的教育支出占其消费支出的比重已达20%,与国家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5.2%相比,已经早有过之。
【转自人民网】

举报  |
2010-07-31 19:30
回复

诚者为王
43位粉丝
核心会员
7
4楼
“教育投入占GDP的4%”16年来成空谈 官员剖析原因2010年02月21日 09:39中国青年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5条“教育经费投入到底差不差钱?”这是近日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民办教育研究所等多家机构共同举办的“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系列研讨会上的主题。
来自财政部、教育部、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的教育、经济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对话。与会专家认为,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2020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至少应达到4.5%”,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综合多位研究者对于教育财政投入的研究结果认为,财政性教育占国民生产总值4.5%~5%的目标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而且这一数字在正在进行中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必须明确地体现出来。
教育投入占GDP的4%提出16年,仍未达标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迄今为止,“4%”的政策目标尚未实现。
据了解,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比2006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例问题的讨论和争论也一度进入激烈化的状态,尤其是最近几年,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4%的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特邀委员王晋堂,在2007年就写过一个提案,同时也在一个会上提出,希望北京市能够率先在全国实现教育投入占GDP4%。王晋堂提出三个理由:
第一,4%的投入是一个和国际接轨的数字,北京市作为首都完全应该不低于这个数。
第二,美国、日本、韩国、印度,GDP投入是4.7%~7.4%,如果中国低于美国、日本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要低于印度(7.1%),低于韩国,这就说不过去了。
第三,北京市在当时GDP的增长连续七年是两位数,提高教育投入所占比例也是有现实可能性的。
“但北京教育投入占GDP比例也一直没有达到目标,2006年是3.1%,2007年是3.8%,2008年是3.5%。”王晋堂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让每一个校长都在想着怎么弄钱,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教育发展。因此必须加大投入。
让王晋堂略感欣慰的是,目前北京朝阳区已经由政府买断区中小学校老师的结构工资,海淀区也将实行。
目标未达到,教育欠债多家庭负担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袁连生对教育经费投入有深入研究。他认为目前来看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偏低,经费不足:“比如农村教师的工资、农村教育的基本条件仍不高,甚至连广东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目前还有在几十年前建的危房里上课的现象。前两天看到报纸上登的,西部有学校几百个学生站在操场上吃中饭。这也就是说农村教育经费短缺还非常严重,不光是教师工资问题,还有相当多的学校达不到基本的办学要求,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情况。”
“我们的教育还有巨大的债务。”袁连生分析这个债务有几千亿,其中包括义务教育上千亿,高中阶段不止1000亿,高校有的数据是4000多亿。这么大债务就是表明投入不足。我们扩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高中招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负债来实现的,相应的政府投入没有跟上去。
除了债务是教育投入不足的一个表现形式外,还有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受教育人口的家庭教育负担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我们的总教育经费当中政府负担65%左右,但大多数国家,包括印度,总教育经费当中政府负担达75%以上,甚至接近80%。
袁连生总结:“目前我们投入的水平远远无法满足教育的基本需求。而且过多地依靠家庭的投入,使得家庭没有更多的能力去进行其他消费,甚至经济出现一定的压力。”
他认为,到2020年,如果我们经济到了人均GDP7000美元,高校毛入学率是40%左右,高中普及了,大概区间应该是4.5%~5%。
教育经费多元投入与加强监管同行
为什么4%的目标提了十几年没实现?这是许多人的疑惑。财政部教科文卫司的一位负责人对此做了简单的解释,认为这个问题大背景还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较低,因为我们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概只有不到25%,而西方国家这个比重很高,超过50%。另外,我国从乡镇一直到中央有五级政府,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
中国改革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袁绪程在论坛上观点明确:“教育投入必须多元化,对于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进行严格限定。”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室副主任王烽先生对此持相同观点。
“在北京有那么多农民工子女无公办校可上,在北京大学后面就有一个非常可怜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那些人受的是什么教育?上的是什么学?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呢?核心问题是,我们的基层政府是不是把公众利益作为政府的决策目标?”袁连生认为,除此之外还要研究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要激励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县级政府,让这三级政府把更大的功夫用在教育上。
在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了关于教育经费投入的若干政策建议:
第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投入为主。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形式应多鼓励社会和个人的投资和支持,在捐赠、基金、学杂费等方面更加反映市场和个人的需求。
第二,应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学校确定适度办学规模,形成规模经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资产和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
第三,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监管。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成为经费预算编制的主体,由人大代表和财政官员共同决定下达给教育部门的预算控制数,避免财政部门在控制数环节就挤压教育经费的比例;同时,应将教育预算草案向社会公开,向公众说明教育预算的依据,解释资金的分配方式和用途。
第四,建立以省为主的教育财政分担机制。中央政府的主要责任是通过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均衡省级政府的教育财政能力,并承担各级教育的学生资助经费和高水平大学经费的供给。

举报  |
2010-07-31 19:45
回复

诚者为王
43位粉丝
核心会员
7
5楼
印度跟中国有相称的“可比度”:历史几乎同样悠久,人口几乎同样众多。目前经济实力中国占世界第三(因统计方式有别一说占第二)位,而印度占第四位;另一方面,贫困人口数量印度占世界第一,中国占第二位。
看来21世纪实际上是中国跟印度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交往的世纪。
所以中印对比也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课题。有位印度朋友 CHEN   DARIA (真巧这个印度的姓氏翻译成中文也是陈)来北京研究中国生活状况;那么相应地我也应该研究一下印度的生活状况吧。
印度进行经济改革比中国晚起步10年,从20世纪90年代才达到较快的增长。目前印度经济实力比不上中国,城市建设更比中国落后。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啊。印度朋友谦虚地说要向中国学习!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向印度学些什么呢?

举报  |
2010-07-31 19:45
回复

诚者为王
43位粉丝
核心会员
7
6楼
印度的工资
我看到具体统计的数据表明:印度工人的工资确实要比中国高。
以全国平均算评估,在制造、建筑和服务业,以小时计算工资,中国劳工的小时工资只有印度劳工小时工资的60%至80%,由于印度在工资方面比中国高,他们开始到中国吸纳人才。据《广州日报》报道,目前中国软件人才的平均工资水平只相当于印度同类人员的40%,中国人力成本的低廉使得印度来华“挖角”成为必然。
例如,印度软件巨头、第二大软件出口商 Infosys科技公司,就计划在中国招聘6000名程序员,以满足该公司科技服务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令人羡慕的印度全民医保
印度虽然远不算是一个富国,但印度的宪法中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一名官员自豪地说:“印度虽然人口多,但每个人都看得起病,因为我们实行的是全民免费医疗。”在印度,不论是政府公务员,或是企事业单位职工,还是无业人员,不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人口,都可以在政府办的公立医院享受免费医疗。
印度政府推行的是社区医疗中心制度。国民得了小病,都到社区卫生中心看病,社区卫生中心将无法处置的病人才转送转送往设施较好、医护人员齐备的上一级医院。
印度政府 2006年度用于农村公共健康事业的总资金投入为1028亿卢比(约合24亿美元),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并不算多。但是印度政府把有限的投入,公平地配置到最需要医疗服务的地方。印度政府既扶持公立医院的稳定运转,又鼓励私立医院健康发展。印度的这种医疗保障制度,做到了既使富人能享受室外绿草如茵、室内环境优雅、各种先进医疗设备一应齐全的星级医疗服务,同时也是普通百姓能够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2006年,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成员国医疗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的排序中,中国位列191个成员国中的倒数第4位,而曾被认为“分配不公”的印度却排名第 43位,占到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在印度,从出生到死亡,所有医疗全部政府负担,公共医疗收益这一项对印度的GDP的贡献也为零。而中国的医疗产业的发达程度以及对中国GDP的贡献,在世界上却是排行第一位的!

举报  |
2010-07-31 19:46
回复

诚者为王
43位粉丝
核心会员
7
7楼
不行了,转的帖子内容不让发了,审核掉。

举报  |
2010-07-31 19:50
回复

诚者为王
43位粉丝
核心会员
7
8楼
教育经费的来源和用途
我国的一些高校热衷于创名牌、进各类排名次,甚而争“世界一流”,而把大量的资金用在校园设施建设、形象工程方面。相比之下,印度的大学要低调得多,实际得多。
中国的“教育产业化”收益,也就是学费,在世界上高居首位。
中国人从幼儿园到大学,每年贡献给教育界的收益据保守估计达1万亿元,是我们GDP的支柱之一。而在印度,学生从上幼儿园到上大学,几乎全部由政府补贴,其教育受益在 GDP 中所占份额为零。

举报  |
2010-07-31 19:51
回复

诚者为王
43位粉丝
核心会员
7
9楼
我国应该向印度学些什么?
在这三方面:人民的工资收入方面、公费医疗保障方面、教育经费的来源方面,我国确实应该向印度学习啊!
印度国家比我国穷多了,印度人口跟我国接近,各方面困难也很多,发展程度还不如我国呢。但是,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啊!一个还很贫穷的、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能够做到的,我们社会主义祖国也完全应该做得到。

举报  |
2010-07-31 19:51
回复

诚者为王
43位粉丝
核心会员
7
10楼
被审掉近一半。 可以说人家的好,不能说自己不好,这“摆渡”啊,呵呵,有意思。

举报  |
2010-07-31 19:53
回复

诚者为王
43位粉丝
核心会员
7
11楼
印度实现了真正的全免费的教育,并且大学收费极低
近年来,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占 GDP 比例却始终徘徊在 2% 至 3%,与印度的 6% 差距甚远。
印度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免费。印度政府的公立高等教育尽管也收取学费,但这种收费形同虚设。如印度知名学府尼赫鲁大学每学期的学费仅为200卢比(不到5美元),住宿费仅为60卢比,并且除此之外,学生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印度高校的经费来源大致和我国相同,包括政府投入、企业捐助等。印度高校也要支付教师工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及科研经费他们为何能保持如此低的收费?其答案是:同样的经费,不同的使用方式,显然会导致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