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id视觉官网:齐民要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04:00:02
   齐民要术·序       《史记》曰:“齐民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                                                 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
     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
禹制土田,万国作乂;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管子》曰:“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仓廪
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
子?”传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古语曰:“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盖言勤力可以不贫,谨身可以避祸。故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国以富
强;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侯。
      《淮南子》曰:“圣人不耻身之贱也,愧道之不行也;不忧命之长短,
而忧百姓之穷。是故禹为治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汤由苦旱,以身祷于桑
林之祭。……神农憔悴,尧瘦癯,舜黎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
劳百姓亦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而事治求
赡者,未之闻也。”“故田者不强,囷仓不盈;将相不强,功烈不成。”
      《仲长子》曰:“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青春至焉,
时雨降焉,始之耕田,终之簠、簋,惰者釜之,勤者钟之。矧夫不为,而尚
乎食也哉?”《谯子》曰:“朝发而夕异宿,勤则菜盈倾筐。且苟无羽毛,
不织不衣;不能茹草饮水,不耕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
     晁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
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
至身,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
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夫珠、玉、金、银,饥不
可食,寒不可衣。……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
贵五谷而贱金玉。”刘陶曰:“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
陈思王曰:“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食。千金、尺玉
至贵,而不若一食、短褐之恶者,物时有所急也。”诚哉言乎!
     神农、仓颉,圣人者也;其于事也,有所不能矣。故赵过始为牛耕,实
胜耒耜之利;蔡伦立意造纸,岂方缣、牍之烦?且耿寿昌之常平仓,桑弘羊
之均输法,益国利民,不朽之术也。谚曰:“智如禹、汤,不如尝更。”是
以樊迟请学稼,孔子答曰:“吾不如老农。”然则圣贤之智,犹有所未达,
而况于凡庸者乎?
     猗顿,鲁穷士,闻陶朱公富,问术焉。告之曰:“欲速富,畜五 。”
乃畜牛羊,子息万计。九真、庐江,不知牛耕,每致困乏。任延、王景,乃
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岁岁开广,百姓充给。燉煌不晓作耧犁,及种,人
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
又燉煌俗,妇女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禁改之,所省复不赀。
茨充为桂阳令,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枲头贮衣。民惰窳,
少粗履,足多剖裂血出,盛冬皆然火燎炙。充教民益种桑、柘,养蚕,织履,
复令种紵麻。数年之间,大赖其利,衣履温暖。今江南知桑蚕织履,皆充之
教也。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卧其中,见吏
----------------------- 页面 2-----------------------则衣草而出,崔寔为作纺绩、织纴之具以教,民得以免寒苦。安在不教乎?
     黄霸为颍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及务
耕桑,节用,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
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龚遂为渤
海,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
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春夏不得不趣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吏民皆富实。召信臣
为南阳,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农耕,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
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
民得其利,蓄积有余。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郡中莫不耕稼力田。
吏民亲爱信臣,号曰“召父”。僮种为不其令,率民养一猪,雌鸡四头,以
供祭祀,死买棺木。颜斐为京兆,乃令整阡陌,树桑果;又课以闲月取材,
使得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投贵时卖,以买牛。始者,民
以为烦,一二年间,家有丁车、大牛,整顿丰足。王丹家累千金,好施与,
周人之急。每岁时农收后,察其强力收多者,辄历载酒肴,从而劳之,便于
田头树下,饮食劝勉之,因留其余肴而去;其惰孏者,独不见劳,各自耻不
能致丹,其后无不力田者,聚落以致殷富。杜畿为河东,课民畜  牛、草
马,下逮鸡、豚,皆有章程,家家丰实。此等岂好为烦扰而轻费损哉?盖以
庸人之性,率之则自力,纵之则惰窳耳。
     故《仲长子》曰:“丛林之下,为仓庾之坻;鱼鳖之堀,为耕稼之场者,
此君长所用心也。是以太公封而斥卤播嘉谷,郑、白成而关中无饥年。盖食
鱼鳖而薮泽之形可见,观草木而肥 之势可知。”又曰:“稼穑不修,桑果
不茂,畜产不肥,鞭之可也;杝落不完,垣墙不牢,扫除不净,笞之可也。”
此督课之方也。且天子亲耕,皇后亲蚕,况夫田父而怀窳惰乎?
     李衡于武陵龙阳泛州上作宅,种甘橘千树。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
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吴末,甘橘成,岁得绢
数千匹。恒称太史公所谓“江陵千树橘,与千户侯等”者也。樊重欲作器物,
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
种植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之谓也。
      《书》曰:“稼穑之艰难。”《孝经》曰:“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谨
身节用,以养父母。”《论语》曰:“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汉文帝曰:
 “朕为天下守财矣,安敢妄用哉!”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然
则家犹国,国犹家,是以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其义一也。
     夫财货之生,既艰难矣,用之又无节;凡人之性,好懒惰矣,率之又不
笃;加以政令失所,水旱为灾,一谷不登,胔腐相继:古今同患,所不能止
也,嗟乎!且饥者有过甚之愿,渴者有兼量之情。既饱而后轻食,既暖而后
轻衣。或由年谷丰穰,而忽于蓄积;或由布帛优赡,而轻于施与:穷窘之来,
所由有渐。故 《管子》曰:“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七十二里,而用有
余,天非独为汤雨菽、粟也。”盖言用之以节。
      《仲长子》曰:“鲍鱼之肆,不自以气为臭;四夷之人,不自以食为异:
生习使之然也。居积习之中,见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斯何异蓼中
之虫,而不知蓝之甘乎?
     今采捃轻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
----------------------- 页面 3-----------------------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束为十卷。卷首皆
有目录,于文虽烦,寻览差易。其有五谷、果、蓏非中国所殖者,存其名目
而已;种莳之法,盖无闻焉。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
浮伪,盖不足存。
     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
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
                              齐民要术·杂说      夫治生之道,不仕则农,若昧于田畴,则多匮乏。只如稼穑之力,虽未
逮于老农;规画之间,窃自同于“后稷”。所为之术,修列后行。
     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假如一具牛,总营得小
亩三顷——据齐地大亩,一顷三十五亩也。每年一易,必莫频种。其杂田地,
即是来年谷资。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悦以使人,人忘其劳。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
秣饲牛畜,事须肥健;抚恤其人,常遣欢悦。
     观其地势,干湿得所,禾秋收了,先耕荞麦地,次耕余地。务遣深细,
不得趁多。看干湿,随时盖磨著切。见世人耕了,仰著土块,并待孟春盖,
若冬乏水雪,连夏亢阳,徒道秋耕不堪下种。无问耕得多少,皆须旋盖磨如
法。
     如一具牛,两个月秋耕,计得小亩三顷。经冬加料喂。至十二月内,即
须排比农具使足。一入正月初,未开阳气上,即更盖所耕得一遍。
     凡田地中有良有薄者,即须加粪粪之。
     其踏粪法:凡人家秋收治田后,场上所有穰、谷积等,并须收贮一处。
每日布牛脚下,三寸厚;每平旦收聚堆积之;还依前布之,经宿即堆聚。计
经冬一具牛,踏成三十车粪。至十二月、正月之间,即载粪粪地。计小亩亩
别用五车,计粪得六亩。匀摊,耕,盖著,未须转起。
     自地亢后,但所耕地,随饷盖之;待一段总转了,即横盖一遍。计正月、
二月两个月,又转一遍。
     然后看地宜纳粟:先种黑地、微带下地,即种糙种;然后种高壤白地。
其白地,候寒食后榆荚盛时纳种。以次种大豆、油麻等田。
     然后转所粪得地,耕五、六遍。每耕一遍,盖两遍,最后盖三遍。还纵
横盖之。候昏房、心中,下黍种无问。
     谷,小亩一升下子,则稀穊得所。
     候黍、粟苗未与垅齐,即锄一遍。黍经五日,更报锄第二遍。候未蚕老
毕,报锄第三遍。如无力,即止;如有余力,秀后更锄第四遍。油麻、大豆,
并锄两遍止,亦不厌早锄。谷,第一遍便科定,每科只留两茎,更不得留多。
每科相去一尺。两垅头空,务欲深细。第一遍锄,未可全深;第二遍,唯深
是求;第三遍,较浅于第二遍;第四遍较浅。
     凡荞麦,五月耕;经二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立秋前后,
皆十日内种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著子。下两重子黑,上头一重子白,
皆是白汁,满似如浓,即须收刈之。但对梢相答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
如此乃为得所。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下黑子,尽总落矣。
----------------------- 页面 4-----------------------     其所粪种黍地,亦刈黍了,即耕两遍,熟盖,下糠麦。至春,锄三遍止。
     凡种小麦地,以五月内耕一遍,看干湿转之,耕三遍为度。亦秋社后即
种。至春,能锄得两遍最好。
     凡种麻地,须耕五、六遍,倍盖之。以夏至前十日下子。亦锄两遍。仍
须用心细意抽拔全稠闹细弱不堪留者,即去却。
     一切但依此法,除虫灾外,小小旱,不至全损。何者?缘盖磨数多故也,
又锄耨以时。谚曰:“锄头三寸泽”,此之谓也。尧汤旱涝之年,则不敢保。
虽然,此乃常式。古人云:“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
     如去城郭近,务须多种瓜、菜、茄子等,且得供家,有余出卖。只如十
亩之地,灼然良沃者,选得五亩,二亩半种葱,二亩半种诸杂菜;似校平者
种瓜、萝卜。其菜每至春二月内,选良沃地二亩熟,种葵、莴苣。作畦,栽
蔓菁,收子。至五月、六月,拔诸菜先熟者,并须盛裹,亦收子讫。应空闲
地种蔓菁、莴苣、萝卜等,看稀稠锄其科。至七月六日、十四日,如有车牛,
尽割卖之;如自无车牛,输与人。即取地种秋菜。
     葱,四月种。萝卜及葵,六月种。蔓菁,七月种。芥,八月种。瓜,二
月种;如拟种爪四亩,留四月种,并锄十遍。蔓菁、芥子,并锄两遍。葵、
萝卜,锄三遍。葱,但培锄四遍。白豆、小豆,一时种,齐熟,且免摘角。
但能依此方法,即万不失一。
----------------------- 页面 5-----------------------                                   卷一                                    耕田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
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世本》曰:“倕作耒耜。”“倕,神农之臣也。”
      《吕氏春秋》曰:“耜博六寸。”
      《尔雅》曰:“斪 谓之定。”犍为舍人曰:“斪 ,锄也,名定。”
      《纂文》曰:“养苗之道,锄不如耨,耨不如铲。铲柄长二尺,刃广二
寸,以铲地除草。”
     许慎 《说文》曰:“耒,手耕曲木也。”“耜,耒端木也。”“耜,斫
也,齐谓之镃基。一曰,斤柄性自曲者也。”“田,陈也,树谷曰田,象四
口,十,阡陌之制也。”“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
     刘     《释名》曰:“田,填也,五谷填满其中。”“犁,利也,利则
发土绝草根。”“耨,似锄,妪耨禾也。”“ ,诛也,主以诛锄物根株也。”
     凡开荒山泽田,皆七月芟艾之,草干即放火,至春而开。〔根朽省功。〕
其林木大者  杀之,叶死不扇,便任耕种。三岁后,根枯茎朽,以火烧之。  〔入地尽矣。〕耕荒毕,以铁齿 楱再遍杷之,漫掷黍穄,劳亦再遍。明 年,乃中为谷田。
     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
 〔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湿耕坚垎,数年不佳。谚曰:“湿耕泽
锄,不如归去。”言无益而有损。湿耕者,白背速  楱之,亦无伤;否则 大恶也。〕春耕寻手劳, 〔古曰“耰”,今曰“劳”。《说文》曰:“耰,
摩田器。”今人亦名劳曰“摩”,鄙语曰:“耕田摩劳”也。〕秋耕待白背
劳。〔春既多风,若不寻劳,地必虚燥。秋田 实,湿劳令地硬。谚曰:“耕
而不劳,不如作暴。”盖言泽难遇,喜天时故也。桓宽《盐铁论》曰:“茂
木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劳欲再。 〔犁廉耕细,牛复不疲;再
劳地熟,旱亦保泽也。〕秋耕掩青者为上。 〔比至冬月,青草复生者,其美
与小豆同也。〕初耕欲深,转地欲浅。 〔耕不深,地不熟;转不浅,动生土
也。〕菅茅之地,宜纵牛羊践之,〔践则根浮。〕七月耕之则死。〔非七月,
复生矣。〕
     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  种,七
月、八月犁掩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
     凡秋收之后,牛力弱,未及即秋耕者,谷、黍、穄、粱、秫茇之下,即
移羸速锋之,地恒润泽而不坚硬。乃至冬初,常得耕劳,不患枯旱。若牛力
少者,但九月、十月一劳之,至春樀种亦得。
      《礼记·月令》曰:“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郑
玄注曰:“谓上辛日,郊祭天。《春秋传》曰:'春郊祀后稷,以祈农事。
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上帝,太微之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
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元辰,盖郊后吉辰也。……
----------------------- 页面 6-----------------------帝籍,为天神借民力所治之田也。”……〕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天地同和,草木萌动。〔“此阳气蒸达,可耕之候也。农书曰:'土长冒橛,
陈根可拔,耕者急发’也。”〕……命田司〔“司谓'田畯’,主农之官。”……〕
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导民。……田事既饬,
先定准直,农乃不惑。……
      “仲春之月,……耕者少舍,乃修阖扇。〔“舍,犹止也。蛰虫启户,
耕事少间,而治门户。用木曰阖,用竹苇曰扇。”〕……无作大事,以妨农
事。……
      “孟夏之月,……劳农劝民,无或失时。“重力劳来之。”……命农勉
作,无休于都。〔“急趣农也。……《王居明堂礼》曰:'无宿于国’也。”……〕
      “季秋之月,……蛰虫咸俯在内,皆暵其户。 〔“暵,谓涂闭之,此避
杀气也。”〕
      “孟冬之月,……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藏而成冬。……
劳农以休息之。 〔“'党正’:'属民饮酒,正齿位’是也。”……〕
      “仲冬之月,……土事无作,慎无发盖,无发屋室,……地气且泄,是
谓发天地之房,诸蛰则死,民必疾疫。 〔“大阴用事,尤重闭藏。”按今世
有十月、十一月耕者,非直逆天道,害蛰虫,地亦无膏润,收必薄也。……〕
      “季冬之月,……命田官告人出五种;〔“命田官告民出五种,大寒过,
农事将起也。”〕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耜者,耒之金,耜
广五寸。田器,镃錤之属。”〕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
数将几终, 〔“言日月星辰运行至此月,皆币于故基。次,舍也;纪,犹合
也。”〕岁且更始,专而农民,毋有所使。” 〔而,犹汝也;言专一汝农民
之心,令人预有志于耕稼之事;不可徭役,徭役之则志散,失其业也。”……”〕
      《孟子》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赵岐注曰:“言仕之为
急,若农夫不耕不可。”〕
     魏文侯曰:“民春以力耕,夏以强耘,秋以收敛。”
      《杂阴阳书》曰:“亥为天仓,耕之始。”
      《吕氏春秋》曰:“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
始耕。” 〔高诱注曰:“昌,昌蒲,水草也。”〕
      《淮南子》曰:“耕之为事也劳,织之为事也扰。扰劳之事,而民不舍
者,知其可以衣食也。人之情,不能无衣食。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
物之若耕织,始初甚劳。终必利也众。”又曰:“不能耕而欲黍梁,不能织
而喜缝裳,无其事而求其功,难矣。”
      《汜胜之书》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
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
得时功。
      “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
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所谓强土而弱之也。
      “春候地气始通:椓橛木长尺二寸,埋尺,见其二寸;立春后,土块散,
上没橛,陈根可拔。此时二十日以后,和气去,即土刚。以时耕,一而当四;
和气去耕,四不当一。
      “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耕辄蔺之。草生,有雨
泽,耕重蔺之。土甚轻者,以牛羊践之。如此则土强。此谓弱土而强之也。
----------------------- 页面 7-----------------------      “春气未通,则土历适不保泽,终岁不宜稼,非粪不解。慎无旱耕。须
草生,至可耕时,有雨即耕,土相亲,苗独生,草秽烂,皆成良田。此一耕
而当五也。不如此而旱耕,块硬,苗、秽同孔出,不可锄治,反为败田。秋
无雨而耕,绝土气,土坚垎,名曰 '腊田’。及盛冬耕,泄阴气,土枯燥,
名曰 '脯田’。脯田与腊田,皆伤田。二岁不起稼,则一岁休之。
      “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时。五月
耕,一当三。六月耕,一当再。若七月耕,五不当一。
      “冬雨雪止,辄以蔺之,掩地雪,勿使从风飞去;后雪复蔺之;则立春
保泽,冻虫死,来年宜稼。
      “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地气上腾,土长冒橛,陈根可拔,急菑
强土黑垆之田。二月,阴冻毕泽,可菑美田缓土及河渚小处。三月,杏华盛,
可菑少白轻土之田。五月、六月,可菑麦田。”
     崔寔《政论》曰:“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
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今
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
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按三
犁共一牛,若今三脚耧矣,未知耕法如何?今自济州以西,犹用长辕犁、两
脚耧。长辕耕平地尚可,于山涧之间则不任作,且回转至难,费力,未若齐
人蔚犁之柔便也。两脚耧,种垅穊,亦不如一脚耧之得中也。〕
                                   收种      杨泉 《物理论》曰:“梁者,黍、稷之总名;稻者,溉种之总名;菽者,
众豆之总名。三谷各二十种,为六十;蔬、果之实,助谷各二十,凡为百种。
故《诗》曰:'播厥百谷’也。”
     凡五谷种子,浥郁则不生,生者亦寻死。种杂者,禾则早晚不均,舂复
减而难熟,粜卖以杂糅见疵,炊爨失生熟之节。所以特宜存意,不可徒然。
     粟、黍、穄、粱、秫,常岁岁别收,选好穗纯色者,劁刈高悬之。至春
治取,别种,以拟明年种子。 〔耧耩掩种,一斗可种一亩。量家田所须种子
多少而种之。〕其别种种子,常须加锄。 〔锄多则无秕也。〕先治而别埋,
 〔先治,场净不杂;窖埋,又胜器盛。〕还以所治蘘草蔽窖。〔不尔,必有
为杂之患。〕将种前二十许日,开出水淘, 〔浮秕去则无莠。〕即晒令燥,
种之。依 《周官》相地所宜而粪种之。
      《汜胜之书》曰:“牵马令就谷堆食数口,以马践过为种,无虸蚄,厌
虸蚄虫也。”
      《周官》曰:“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郑玄注
曰:“土化之法,化之使美,若汜胜之术也。以物地,占其形色。为之种,
黄白宜以种禾之属。”〕凡粪种:骍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渴泽用
鹿,咸潟用貆,勃壤用狐,埴垆用豕,强 用蕡,轻 用犬。 〔此“草人”
职。郑玄注曰:“凡所以粪种者,皆谓煮取汁也。赤缇,縓色也;渴泽,故
水处也;潟,卤也;貆,貆也;勃壤,粉解者;埴垆,黏疏者;强 ,强坚
者;轻 ,轻脆者。故书 '骍’为'挈’,'坟’作'蚠’,杜子春'挈’
读为 '骍’,谓地色赤而土刚强也。郑司农云:'用牛,以牛骨汁渍其种也,
----------------------- 页面 8-----------------------谓之粪种。坟壤,多蚠鼠也。壤,白色。蕡,麻也”玄谓坟壤,润解。”〕
      《淮南子》曰:“从冬至日数至来年正月朔日,五十日者,民食足;不
满五十日者,日减一斗;有余日,日益一斗。”
      《汜胜之书》曰:“种伤湿郁热则生虫也。
      “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斩,束立场中之高燥处,曝使极燥。
无令有白鱼,有辄扬治之。取干艾杂藏之,麦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
器。顺时种之,则收常倍。
      “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
      “欲知岁所宜,以布囊盛粟等诸物种,平量之,埋阴地。冬至后五十日,
发取量之,息最多者,岁所宜也。”
      《崔寔》曰:“平量五谷各一升,小罂盛,埋垣北墙阴下,……。”余
法同上。
      《师旷占术》曰:“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禾善。五木者,五谷之先;
欲知五谷,但视五木。择其木盛者,来年多种之,万不失一也。”
     种谷稗附出,稗为粟类故。
                                  种谷:      谷,稷也,名粟。谷者,五谷之总名,非指谓粟也。然今人专以稷为谷,
望俗名之耳。
      《尔雅》曰:“粢,稷也。”
      《说文》曰:“粟,嘉谷实也。”
     郭义恭《广志》曰:“有赤粟、白茎,有黑格雀粟,有张公斑,有含黄
仓,有青稷,有雪白粟,亦名白茎。又有白蓝下、竹头茎青、白逮麦、擢石
精、虑狗蹯之名种云。”
     郭璞注《尔雅》曰:“今江东呼稷为粢。”孙炎曰:“稷:粟也。”
     按今世粟名,多以人姓字为名目,亦有观形立名,亦有会义为称,聊复
载之云耳:
     朱谷、高居黄、刘猪獬、道愍黄、聒谷黄、雀懊黄、续命黄、百日粮,
有起妇黄、辱稻粮、奴子黄、         支谷、焦金黄、 履苍——一名麦争场:
此十四种,早熟,耐旱,熟早免虫。聒谷黄、辱稻粮二种,味美。
     今堕车、下马看、百群羊、悬蛇赤尾、罢虎黄、雀民泰、马曳缰、刘猪
赤、李浴黄、阿摩粮、东海黄、石  岁、青茎青、黑好黄、陌南禾、隈堤黄、 宋冀痴、指张黄、兔脚青、惠日黄、写风赤、一 黄、山鹾、顿 黄:此 二十四种,穗皆有毛,耐风,免雀暴。一 黄一种,易舂。      宝珠黄、俗得白、张邻黄、白鹾谷、钩千黄、张蚁白、耿虎黄、都奴赤、
茄芦黄、薰猪赤、魏爽黄、白茎青、笔根黄、调母粱、磊碨黄、刘沙白、僧
延黄、赤粱谷、灵忽黄、獭尾青、续德黄、秆容青、孙延黄、猪矢青、烟熏
黄、乐婢青、平寿黄、鹿橛白、鹾折筐、黄  穇、阿居黄、赤巴粱、鹿蹄 黄、饿狗苍、可怜黄、米谷、鹿橛青、阿逻逻:此三十八种,中  大谷。 白鹾谷、调母粱二种,味美。秆容青、阿居黄、猪矢青三种,味恶。黄  穇、
乐婢青二种,易舂。
----------------------- 页面 9-----------------------     竹叶青、石抑閦、——竹叶青,一名胡谷。——水黑谷、忽泥青、冲天
棒、雉子青、鸱脚谷、雁头青、揽堆黄、青子规:此十种晚熟,耐水;有虫
灾则尽矣。
     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
恶,粒实有息耗。 〔早熟者苗短而收多,晚熟者苗长而收少。强苗者短,黄
谷之属是也;弱苗者长,青、白、黑是也。收少者美而耗,收多者恶而息也。〕
地势有良薄, 〔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良地非独宜晚,早亦无害;薄地
宜早,晚必不成实也。〕山、泽有异宜。 〔山田种强苗,以避风霜;泽田种
弱苗,以求华实也。〕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
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
     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常
见瓜底,不减绿豆,本既不论,聊复记之。〕
     良地一亩,用子五升,薄地三升。〔此为 谷,晚田加种也。〕
     谷田必须岁易。 〔 子则莠多而收薄矣。〕
     二月、三月种者为 禾,四月、五月种者为穉禾。二月上旬及麻菩、杨
生种者为上时,三月上旬及清明节、桃始花为中时,四月上旬及枣叶生、桑
花落为下时。岁道宜晚者,五月、六月初亦得。
     凡春种欲深,宜曳重挞。夏种欲浅,直置自生。 〔春气冷,生迟,不曳
挞则根虚,虽生辄死。夏气热而生速,曳挞遇雨必坚垎。其春泽多者,或亦
不须挞;必欲挞者,宜须待白背,湿挞令地坚硬故也。〕
     凡种谷,雨后为佳。遇小雨,宜接湿种;遇大雨,待秽生。 〔小雨不接
湿,无以生禾苗;大雨不待白背,湿辗则令苗瘦。秽若盛者,先锄一遍,然
后纳种乃佳也。〕春若遇旱,秋耕之地,得仰垅待雨。〔春耕者,不中也。〕
夏若仰垅,非直荡汰不生,兼与草秽俱出。
     凡田欲早晚相杂。 〔防岁道有所宜。〕有闰之岁,节气近后,宜晚田。
然大率欲早,早田倍多于晚。〔早田净而易治,晚者芜秽难治。其收任多少,
从岁所宜,非关早晚。然早谷皮薄,米实而多;晚谷皮厚,米少而虚也。〕
     苗生如马耳则镞锄。 〔谚曰:“欲得谷,马耳镞。”〕稀豁之处,锄而
补之。〔用功盖不足言,利益动能百倍。〕凡五谷,唯小锄为良。〔小锄者,
非直省功,谷亦倍胜。大锄者,草根繁茂,用功多而收益少。〕良田率一尺
留一科。 〔刘章《耕田歌》曰:“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类者,锄而去
之。”谚云:“回车倒马,掷衣不下,皆十石而收。”言大稀大穊之收,皆
均平也。〕
     薄地寻垅蹑之。 〔不耕故。〕
     苗出垅则深锄。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 〔锄者非止除
草,乃地熟而实多,糠薄,米息。锄得十遍,便得“八米”也。〕
     春锄起地,夏为除草,故春锄不用触湿。六月以后,虽湿亦无嫌。 〔春
苗既浇,阴未覆地,湿锄则地坚。夏苗阴厚,地不见日,故虽湿亦无害矣。
 《管子》曰:“为国者,使农寒耕而热芸。”芸,除草也。〕
     苗既出垅,每一经雨,白背时,辄以铁齿  楱纵横杷而劳之。 〔杷法:
令人坐上,数以手断去草;草塞齿,则伤苗。如此令地熟软,易锄省力。中
锋止。〕
     苗高一尺,锋之。〔三遍者皆佳。〕耩者,非不壅本苗深,杀草,益实,
-----------------------  0-----------------------然令地坚硬,乏泽难耕。锄得五遍以上,不烦耩。 〔必欲耩者,刈谷之后,
即锋茇下令突起,则润泽易耕。〕
     凡种,欲牛迟缓行,种人令促步以足蹑垅底。 〔牛迟则子匀,足蹑则苗
茂。足迹相接者,亦可不烦挞也。〕
     熟,速刈。干,速积。 〔刈早则镰伤,刈晚则穗折,遇风则收减。湿积
则藁烂,积晚则损耗,连雨则生耳。〕
     凡五谷,大判上旬种者全收,中旬中收,下旬下收。
      《杂阴阳书》曰:“禾'生’于枣或杨。九十日秀,秀后六十日。禾'生’
于寅, '壮’于丁、午,'长’于丙,'老’于戊,'死’于申,恶于壬、
癸,忌于乙、丑。
      “凡种五谷,以'生’、'长’、'壮’日种者多实,'老’、'恶’、
 '死’日种者收薄,以忌日种者败伤。又用'成’、'收’、'满’、'平’、
 '定’日为佳。”
      《汜胜之书》曰:“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秫忌寅、
未,小麦忌戌,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
则多伤败。此非虚语也。其自然者,烧黍穰则害瓠。” 〔《史记》曰:“阴
阳之家,拘而多忌。”止可知其梗概,不可委曲从之。谚曰:“以时及泽,
为上策”也。〕
      《礼记·月令》曰:“孟秋之月,……修宫室,坏垣墙。……
      “仲秋之月,……可以筑城郭,……穿窦窖,修囷仓。〔郑玄曰:“为
民当入,物当藏也。……堕曰窦,方曰窖。”按谚曰:“家贫无所有,秋墙
三五堵。”盖言秋墙坚实,土功之时,一劳永逸,亦贫家之宝也。〕乃命有
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 〔“始为御冬之备。”……〕
      “冬秋之月,……农事备收。〔“备,犹尽也。”……〕
      “孟冬之月,……谨盖藏,……循行积聚,无有不敛。〔“谓刍、禾、
薪、蒸之属也。”〕……
      “仲冬之月,……农有不收藏积聚者,……取之不诘。〔“此收敛尤急
之时,有人取者不罪,所以警其主也。”〕……”
      《尚书考灵曜》曰:“春,鸟星昏中,以种稷。〔“鸟,朱鸟鹑火也。”〕
秋,虚星昏中,以收敛。 〔“虚,玄枵也。”〕”
      《庄子》长梧封人曰:“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
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 〔郭象曰:“卤莽、灭裂,轻脱末略,不
尽其分。”〕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飧。”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赵岐注曰:“使民得务农,
不违夺其农时,则五谷饶穰,不可胜食也。”〕”“谚曰:'虽有智惠,不
如乘势;虽有镃錤上,不如待时。’ 〔赵岐曰:“乘势居富贵之势。镃錤,
田器,耒耜之属。待时,谓农之三时。”〕”又曰:“五谷,种之美者也;
苟为不熟,不如稊稗。夫仁,亦在熟而已矣。 〔赵岐曰:“熟,成也。五谷
虽美,种之不成,不如稊稗之草,其实可食。为仁不成,亦犹是。”〕”
      《淮南子》曰:“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水
势虽东流,人必事而通之,使得循谷而行也。”〕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
故五谷遂长。 〔高诱曰:“加功,谓'是藨是蓘’芸耕之也。遂,成也。”〕
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不能使水西流;后稷辟土垦草,以为百
-----------------------  1-----------------------姓力农,然而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 〔“春生、夏
长、秋收、冬藏,四时不可易也。”……〕
      “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国者君之本。是故人君上因天时,下尽地
利,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
田畴,滋殖桑、麻。肥、 、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
树以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蓏,秋畜蔬、食,〔“菜食曰蔬,谷食曰食。”〕
冬伐薪、蒸,〔“火曰薪,水曰蒸。”以为民资。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
 〔“转,弃也。”〕……
      “故先王之制,四海云至,而修封疆;〔“四海云至,二月也。”〕虾
蟆鸣,燕降,而通路除道矣; 〔“燕降,三月。”〕阴降百泉,则修桥梁。
 〔“阴降百泉,十月。”〕昏,张中,则务树谷;〔“三月昏,张星中于南
方。张,南方朱鸟之宿。”〕大火中,即种黍、菽;〔“大火昏中,六月。”〕
虚中,即种宿麦; 〔“虚昏中,九月。”〕昴星中,则收敛蓄积,伐薪木。
 〔“昴星,西方白虎之宿。季秋之月,收敛蓄积。”〕……所以应时修备,
富国利民。”
      “霜降而树谷,冰泮而求获,谷得食则难矣。”
     又曰:“为治之本,务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
勿夺时; 〔“言不夺民之农要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
在于节欲; 〔“节,止;欲,贪。”〕节欲之本,在于反性。 〔“反其所受
于天之正性也。”〕未有能摇其本而靖其末,浊其源而清其流者也。”
      “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璧而重寸阴,时难得而易
失也。故禹之趋时也,履遗而不纳,冠挂而不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
也。”
      《吕氏春秋》曰:“苗,其弱也欲孤,〔“弱,小也。苗始生小时,欲
得孤特,疏数适,则茂好也。”〕其长也欲相与俱,〔“言相依植,不偃仆。”〕
其熟也欲相扶。 〔“相扶持,不伤折。”〕是故三以为族,乃多粟。〔“族,
聚也。”〕”“吾苗有行,故速长;弱不相害,故速大。横行必得,从行必
术,正其行,通其风。 〔“行,行列也。”〕”
      《盐铁论》曰:“惜草茅者耗禾稼,惠盗贼者伤良人。”
      《汜胜之书》曰:“种禾无期,因地为时。三月榆荚时雨,高地强土可
种禾。
      “薄田不能粪者,以原蚕矢杂禾种种之,则禾不虫。
      “又取马骨锉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渍附子五枚。
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蚕矢、羊矢各等分,挠,〔搅也。〕令洞洞如稠粥。
先种二十日时,以溲种如麦饭状。常天旱燥时溲之,立干;薄布数挠,令易
干。明日复溲。天阴雨则勿溲。六七溲而止。辄曝,谨藏,勿令复湿。至可
种时,以余汁溲而种之,则禾稼不蝗虫。无马骨,亦可用雪汁。雪汁者,五
谷之精也,使稼耐旱。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于地中。治种如此,则收常
倍。”
      《汜胜之书》“区种法”曰:“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
负水浇稼。
      “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
皆可为区田。
      “区田不耕旁地,庶尽地力。
-----------------------  2-----------------------      “凡区种,不先治地,便荒地为之。
      “以亩为率,令一亩之地,长十八丈,广四丈八尺;当横分八十八丈作
十五町;町间分为十四道,以通人行,道广一尺五寸;町皆广一丈五寸,长
四丈八尺。尺直横凿町作沟,沟广一尺,深亦一尺。积壤于沟间,相去亦一
尺。尝悉以一尺地积壤,不相受,令弘作二尺地以积壤。
      “种禾、黍于沟间,夹沟为两行,去沟两边各二寸半,中央相去五寸,
旁行相去亦五寸。一沟容四十四株。一亩合万五千七百五十株。种禾、黍,
令上有一寸土,不可令过一寸,亦不可令减一寸。
      “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行容五十二株。一亩凡九万三千五百
五十株。麦上土,令厚二寸。
      “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行容九株。一亩凡六千四百八十株。
 〔禾一斗,有五万一千余粒。黍亦少此少许。大豆一斗,一万五千余粒也。〕
      “区种荏,令相去三尺。
      “胡麻,相去一尺。
      “区种,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
      “上农夫区,方深各六寸,间相去九寸。一亩三千七百区。一日作千区。
区种粟二十粒;美粪一升,合土和之。亩用种二升。秋收,区别三升粟,亩
收百斛。丁男长女治十亩。十亩收千石。岁食三十六石,支二十六年。
      “中农夫区,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二尺。一亩千二十七区。用种一升。
收粟五十一石。一日作三百区。
      “下农夫区,方九寸,深六寸,相去三尺。一亩五百六十七区。用种半
升。收二十八石。一日作二百区。 〔谚曰:“顷不比亩善。”谓多恶不如少
善也。西兖州刺史刘仁之,老成懿德,谓余言曰:“昔在洛阳,于宅田以七
十步之地,试为区田,收粟三十六石。”然则一亩之收,有过百石矣。少地
之家,所宜遵用之。〕
      “区中草生,茇之。区间草,以铲铲之,若以锄锄。苗长不能耘之者,
以刨镰比地刈其草矣。”
     汜胜之曰:“验美田至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一十石。'尹择’取
减法, '神农’复加之。
      “骨汁、粪汁溲种:锉马骨、牛、羊、猪、麋、鹿骨一斗,以雪汁三斗,
煮之三沸。取汁以渍附子,率汁一斗,附子五枚。渍之五日,去附子。捣麋、
鹿、羊矢等分,置汁中熟挠和之。候晏温,又溲曝,状如 '后稷法’,皆溲
汁于乃止。若无骨,煮缲蛹汁和溲。如此则以区种之,大旱浇之,其收至亩
百石以上,十倍于 '后稷’。此言马、蚕,皆虫之先也,及附子,令稼不蝗
虫,骨汁及缲蛹汁皆肥,使稼耐旱,终岁不失于获。
      “获不可不速,常以急疾为务。芒张叶黄,捷获之无疑。”
      “获禾之法,熟过半断之。”
      《孝经援神契》曰:“黄白土宜禾。”
      《说文》曰:“禾,嘉谷也。以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之中和,故谓
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
     崔寔曰:“二月、三月,可种 禾。美田欲稠,薄田欲稀。”
      《汜胜之书》曰:“ 禾,夏至后八十、九十日,常夜半候之,天有霜
若白露下,以平明时,令两人持长索相对,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
日出乃止。如此,禾稼五谷不伤矣。”
-----------------------  3-----------------------      《寔胜之书》曰:“稗,既堪水旱,种无不熟之时,又特滋茂盛,易生
芜秽。良田亩得二、三十斛。宜种之,备凶年。
      “稗中有米,熟时捣取米,炊食之,不减粱米。又可酿作酒。〔酒势美
酽,尤逾黍、秫。魏武使典农种之,顷收二千斛,斛得米三四斗。大俭可磨
食之。若值丰年,可以饭牛、马、猪、羊。〕
      “虫食桃者粟贵。”
     杨泉 《物理论》曰:“种作曰稼,稼犹种也;收敛曰穑,穑犹收也:古
今之言云尔。稼,农之本;穑,农之末。本轻而末重,前缓而后急。稼欲熟,
收欲速。此良农之务也。”
      《汉书·食货志》曰:“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师古曰:'岁
月有宜,及水旱之利也。五种即五谷,谓黍、稷、麻、麦、豆也。’”〕
      “田中不得有树,用妨五谷。〔五谷之田,不宜树果。谚曰:“桃李不
言,下自成蹊。”非直妨耕种,损禾苗,抑亦堕夫之所休息,竖子之所嬉游。
故齐桓公问于管子曰:“饥寒,室屋漏而不冶,垣墙坏而不筑,为之奈何?”
管子对曰:“沐涂树之枝。”公令谓左右伯:“沐涂树之枝。”期年,民被
布帛,治屋,筑垣墙。公问:“此何故?”管子对曰:“齐,夷莱之国也。
一树而百乘息其下,以其不捎也。众鸟居其上,丁壮者胡丸操弹居其下,终
日不归。父老柎枝而论,终日不去。今吾沐涂树之枝,日方中,无尺荫,行
者疾走,父老归而治产,丁壮归而有业。”〕
      “力耕数耘,收获如寇盗之至。〔“师古曰:'力谓勤作之也。如寇盗
之至,谓促遽之甚,恐为风雨所损’。”〕
      “还庐树桑,〔“师古曰:'还,绕也。’〕”菜茹有畦,〔《尔雅》
曰:“菜谓之蔌。”“不熟曰馑。”“蔬,菜总名也。”“凡草、菜可食,
通名曰蔬。”“案生曰菜,熟曰茹,犹生曰草,死曰芦。〕瓜、瓠、果、蓏,
 “应邵曰:'木实曰果,草实曰蓏。”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
臣瓒案: '木上曰果,地上曰蓏’”《说文》曰:“在木曰果,在草曰蓏。
许慎注 《淮南子》曰:在树曰果,在地曰蓏。郑玄注《周官》曰:“果、桃、
李属;蓏、瓠属。”郭璞注《尔雅》曰:“果,木子也。”高诱注《吕氏春
秋》曰:“有实曰果,无实曰蓏。”宋沈约注《春秋元命苞》曰:“木实曰
果;蓏,瓜瓠之属。”王广注《易传》曰:“果、蓏者,物之实。”〕殖于
疆易。 〔“张晏曰:'至此易主,故曰易。’师古曰:'《诗·小雅·信南
山》云:中田有庐,疆易有瓜。即谓此也。’〕”
      “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女修蚕织,则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
食肉。……
      “人者必持薪樵。轻重相分,班白不提挈。”〔师古曰:'班白者,谓
发杂色也。不提挈者,所以优老人也。’〕”
      “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服虔
曰: '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凡四十五日也。’〕”必相从者,
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 〔“师古曰:'省费燎火,省燎、火之费
也。燎,所以为明;火,所以为温也。’〕”……
      “董仲舒曰:'《春秋》他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
人于五谷,最重麦、禾也。’……
      “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 三圳,〔“师古曰:“圳,垄也,
字或作畎。’”〕岁代处,故曰代田。 〔“师古曰:'代,易也。’”〕古
-----------------------  4-----------------------法也。
      “后稷始圳田:以二耜为,〔“师古曰:'并两耜而耕。’”〕广尺深
尺曰圳,长终 ,一 三圳,一夫三百圳,而播种于圳中。〔“师古曰:'播,
布也。种,谓谷子也。’”〕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 〔“师古曰:'耨,
锄也。’”〕因隤其土,以附苗根。〔“师古曰:'隤,谓下之也。音颓。’”〕
故其《诗》曰:'或芸或 ,黍稷儗儗。’ 〔“师古曰:'《小雅·甫田》 之诗。儗儗,盛貌。芸,音云。  ,音子。 ,音拟。’”芸,除草也。
耔,附根也。言苗稍壮,每耨辄附根。比盛暑,陇尽而根深,能风与旱,〔“师
古曰: '能,读曰耐也。’”〕故儗儗而盛也。
      “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故畮五顷。
 〔“邓展曰'九夫为井,三夫为屋,夫百畮,于古为十二顷。古百步为畮,
汉时二百四十步为畮,古千二百畮,则得今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
一岁之收,常过缦田畮一斛以上,〔“师古曰:'缦田,谓不为圳者也。’”〕
善者倍之。 〔“师古曰: '善为圳者,又过缦田二斛已上也。’”〕
      “过使教田太常、三辅。”〔“苏林曰:'太常,主诸陵,有民,故亦
课田种。’”〕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长、三老、
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 〔“苏林曰:'为法意状
也。’”〕
      “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师古曰:'趋,读曰趣。趣,及也。泽,
雨之润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 〔“师古曰:'挽,引也。音
晚。’”〕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 〔“师古曰:'庸,功也,言
换功共作也。义亦与庸赁同。’”〕率多人者,田日三十畮,少者十三畮。
以故田多垦辟。
      “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壖地,〔“师古曰:'离宫,别处之宫,非天
子所常居也。壖,余也。宫壖地,谓外垣之内,内垣之外也。诸缘河壖地,
庙垣壖地,其义皆同。守离宫卒,闲而无事,因令于壖地为田也。’”〕课
得谷,皆多其旁田畮一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辅公田。 〔“李奇曰:'令,使
也。命者,教也。令离宫卒,教其家,田公田也。’韦昭曰: '命,谓爵命
者。命家,谓受爵命一爵为公士以上,令得田公田,优之也。’”〕又教边
郡及居延城。 〔“韦昭曰:'居延,张掖县也,时有田卒也。’”〕是后边
城、河东、弘农、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
-----------------------  5-----------------------                                   卷二                                    黍穄       《尔雅》曰:“ ,黑黍。秠,一稃二米。”郭璞注曰:“秠亦黑黍,
但中米异耳。”
     孔子曰:“黍可以为酒。”
      《广志》云:“有牛黍,有稻尾黍、秀成赤黍,有马革大黑黍,有 黍,
有温屯黄黍,有白黍,有 芒、燕鸽之名。穄,有赤、白、黑、青、黄燕鸽,
凡五种。”
     按今俗有鸳鸯黍、白蛮黍、半夏黍;有驴皮穄。
     崔寔曰:“糜,黍之秫熟者,一名穄也。”
     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
     地必欲熟。 〔再转乃佳。若春夏耕者,下种后,再劳为良。〕
     一亩,用子四升。
     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夏种黍、穄,
与植谷同时;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 〔谚曰:“椹厘厘,种黍时。”〕
燥湿候黄场。种讫不曳挞。常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冻树日种之,万不失
一。 〔冻树者,凝霜封着木条也。假令月三日冻树,还以月三日种黍;他皆
倣此。十月冻树宜早黍,十一月冻树宜中黍,十二月冻树宜晚黍。若从十月
至正月皆冻树者,早晚黍悉宜也。〕
     苗生垅平,即宜杷劳。锄三遍乃止。锋而不耩。〔苗晚耩,即多折也。〕
     刈穄欲早,刈黍欲晚。 〔穄晚多零落,黍早米不成。谚曰:“穄青喉,
黍折头。”〕皆即湿践。 〔久积则浥郁,燥践多兜牟。〕穄,践讫即蒸而裛
之。〔不蒸者难舂,米碎,至春又土臭;蒸则易舂,米坚,香气经夏不歇也。〕
黍,宜晒之令燥。 〔湿聚则郁。〕
     凡黍,黏者收薄。穄,味美者,亦收薄,难舂。
      《杂阴阳书》曰:“黍'生’于榆。六十日秀,秀后四十日成。黍'生’
于巳, '壮’于酉,'长’于戌,'老’于亥,'死于’丑,恶于丙、午,
忌于丑、寅、卯。穄,忌于未、寅。”
      《孝经援神契》云:“黑坟宜黍、麦。”
      《尚书考灵曜》云:“夏,火星昏中,可以种黍、菽。〔“火,东方苍
龙之宿,四月昏,中在南方。菽,大豆也。”〕
      《汜胜之书》曰:“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
强土可种黍。〔谚曰:“前十鸱张,后十羌襄,欲得黍,近我傍。”“我傍”,
谓近夏至也,盖可以种晚黍也。〕一亩,三升。
      “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伤无实。
      “黍心初生,畏天露。令两人对持长索,搜去其露,日出乃止。
      “凡种黍,覆土锄治,皆如禾法,欲疏于禾。”〔按疏黍虽科,而米黄,
又多减及空;今穊,虽不科而米白,且均熟不减,更胜疏者。汜氏云:“欲
疏于禾”,其义未闻。〕
     崔氏曰:“四月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禾,谓之上时。
      “夏至先后各二日,可种黍。”
-----------------------  6-----------------------      “虫食李者黍贵也。”                                    大豆       《尔雅》曰:“戎叔谓之荏菽。”孙炎注曰:“戎叔,大菽也。”
     张揖《广雅》曰:“大豆,菽也。小豆,答也。豍豆、豌豆,留豆也。
胡豆,        也。”
      《广志》曰:“重小豆,一岁三熟,椠甘。白豆,粗大可食。刺豆,亦
可食。豍豆,苗似小豆,紫花,可为面,生朱提、建宁。大豆:有黄落豆;
有御豆,其豆角长;有杨豆,叶可食。胡豆,有青、有黄者。”
      《本草经》云:“张骞使外国,得胡豆。”
     今世大豆,有白、黑二种,及长梢、牛践之名。小豆有绿、赤、白三种。
黄高丽豆、黑高丽豆、燕豆、豍豆,大豆类也。豌豆、江豆、 豆,小豆类
也。
     春大豆,次植谷之后。二月中旬为上时。 〔一亩用子八升。〕三月上旬
为中时, 〔用子一斗。〕四月上旬为下时。〔用子一斗二升。〕岁宜晚者,
五、六月亦得;然稍晚稍加种子。
     地不求熟。 〔秋锋之地,即 种。地过熟者,苗茂而实少。〕
     收刈欲晚。 〔此不零落,刈早损实。〕
     必须耧下。 〔种欲深故。豆性强,苗深则及泽。〕锋、耩各一。锄不过
再。
     叶落尽,然后刈。 〔叶不尽,则难治。〕刈讫则速耕。〔大豆性炒,秋
不耕则无泽也。〕
     种茭者,用麦底。一亩用子三升。先漫散讫,犁细浅 而劳之。〔旱则
萁坚叶落,稀则苗茎不高,深则土厚不生。〕若泽多者,先深耕讫,逆垡掷
豆,然后劳之。〔泽少则否,为其浥郁不生。〕九月中,候近地叶有黄落者,
速刈之。 〔叶少不黄必浥郁。刈不速,逢风则叶落尽,遇雨则烂不成。〕
      《杂阴阳书》曰:“大豆'生’于槐。九十日秀,秀后七十日熟。豆'生’
于申, '壮’于子,'长’于壬,'老’于丑,'死’于寅。恶于甲、乙,
忌于卯、午、丙、丁。”
      《孝经援神契》曰:“赤土宜菽也。”
      《汜胜之书》曰:“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谨计家口数,
种大豆,率人五亩,此田之本也。
      “三月榆荚时,有雨,高田可种大豆。土和无块,亩五升;土不和,则
益之。种大豆,夏至后二十日,尚可种。戴甲而生,不用深耕。
      “大豆须均而稀。
      “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
      “获豆之法,荚黑而茎苍,辄收无疑;其实将落,反失之。故曰:'豆
熟于场。’于场获豆,即青荚在上,黑荚在下。”
     汜胜之区种大豆法:“坎方深各六寸,相去二尺,一亩得千二百八十坎。
其坎成,取美粪一升,合坎中土搅和,以内坎中。临种沃之,坎三升水。坎
内豆三粒;覆上土,勿厚,以掌抑之,令种与土相亲。一亩用种二升,用粪
十二石八斗。
-----------------------  7-----------------------      “豆生五六叶,锄之。旱者溉之,坎三升水。
      “丁夫一人,可治五亩。至秋收,一亩中十六石。
      “种之上,土才令蔽豆耳。”
     崔寔曰:“正月可种豍豆。二月可种大豆。”又曰:“三月,昏,参夕,
杏花盛,桑椹赤,可种大豆,谓之上时。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美
田欲稀,薄田欲稠。”
                                   种麻       《尔雅》曰:“黂,枲实。枲,麻。别二名”“茡,麻母。”孙炎注曰:
 “黂,麻子。”“茡,苴麻盛子者。”
     崔寔曰:“牡麻,无实,好肌理,一名为枲也。”
     凡种麻,用白麻子。 〔白麻子为雄麻。颜色虽白,啮破枯燥无膏润者,
秕子也,亦不中种。市籴者,口含少时,颜色如旧者佳;如变黑者,裛。崔
寔曰:“牡麻子,青白,无实,两头锐而轻浮。”〕
     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故墟亦良,有点叶夭折之患,不任作布也。〕
地薄者粪之。 〔粪宜熟。无熟粪者,用小豆底亦佳。崔寔曰:“正月粪畴。
畴,麻田也。”〕
     耕不厌熟。 〔纵横七遍以上,则麻无叶也。〕田欲岁易。〔抛子种则节
高。〕
     良田一亩,用子三升;薄田二升。〔穊则细而不长,稀则粗而皮恶。〕
     夏至前十日为上时,至日为中时,至后十日为下时。 〔“麦黄种麻,麻
黄种麦”,亦良候也。谚曰:“夏至后,不没狗。”或答曰:“但雨多,没
橐驼。”又谚曰:“五月及泽,父子不相借。”言及泽急,说非辞也。夏至
后者,非唯浅短,皮亦轻薄。此亦趋时不可失也。父子之间,尚不相假借,
而况他人者也?〕
     泽多者、先渍麻子令芽生, 〔取雨水浸之,生芽疾;用井水则生迟。浸
法:著水中,如炊两石米顷,漉出。著席上,布令厚三四寸,数搅之,令均
得地气。一宿则芽出。水若滂沛,十日亦不生。〕待地白背,耧耩,漫掷子,
空曳劳。 〔截雨脚即种者,地湿,麻生瘦;待白背者,麻生肥。〕泽少者,
暂浸即出,不得待芽生,耧头中下之。 〔不劳曳挞。〕
     麻生数日中,常驱雀。 〔叶青乃止。〕布叶而锄。〔频烦再遍止。高而
锄者,便伤麻。〕
     勃如灰便收。 〔刈,拔,各随乡法。未勃者收,皮不成;放勃不收而即
骊。〕 欲小,榑欲薄,〔为其易干。〕一宿辄翻之。〔得霜露则皮黄也。〕
     获欲净。 〔有叶者喜烂。〕沤欲清水,生熟合宜。〔浊水则麻黑,水少
则麻脆。生则难剥,大烂则不任。暖泉不冰冻,冬日沤者,最为柔韧也。〕
      《卫诗》曰:“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毛诗》注曰:“艺,树
也。衡猎之,从猎之,种之然后得麻。”〕
      《汜胜之书》曰:“种枲太早,则刚坚、厚皮、多节;晚则皮不坚。宁
失于早,不失于晚。获麻之法,穗勃勃如灰,拔之。夏至后二十日沤枲,枲
和如丝。”
     崔寔曰:“夏至先后各五日,可种牡麻。”〔“牡麻,有花无实。”〕
-----------------------  8-----------------------                               大小麦  瞿麦附       《广雅》曰:“大麦, 也;小麦, 也。”
      《广志》曰:“虏水麦,其实大麦形,有缝。 麦,似大麦,出凉州。
旋麦,三月种,八月熟,出西方。赤小麦,赤而肥,出郑县。语曰: '湖猪
肉,郑稀熟。’山提小麦,至黏弱;以贡御。有半夏小麦,有秃芒大麦,有
黑  麦。”       《陶隐居本草》云:“大麦为五谷长,即今倮麦也,一名 麦,似 麦,唯无皮耳。  麦,此是今马食者。然则大、  二麦,种别名异,而世
人以为一物,谬矣。”
     按世有落麦者,秃芒是也。又有春种  麦也。
     大、小麦,皆须五月、六月暵地。〔不暵地而种者,其收倍薄。崔寔曰:
 “五月、六月菑麦田也。”〕
     种大、小麦,先 ,逐犁 种者佳。 〔再倍省种子而科大。逐犁掷之 亦得,然不如作  耐旱。〕其山田及刚强之地,则耧下之。 〔其种子宜加
五省于下田。〕凡耧种者,非直土浅易生,然于锋、锄亦便。
        麦,非良地则不须种。 〔薄地徒劳,种而必不收。凡种 麦、高、
下田皆得用,但必须良熟耳。高田借拟禾、豆,自可专用下田也。〕八月中
戊社前种者为上时,〔掷者,亩用子二升半。〕下戊前为中时,〔用子三升。〕
八月末九月初为下时。 〔用子三升半或四升。〕
     小麦宜下田。 〔歌曰:“高田种小麦,稴穇不成穗。男儿在他乡,那得
不憔悴。”〕八月上戊社前为上时, 〔掷者,用子一升半也。〕中戊前为中
时, 〔用子二升。〕下戊前为下时。〔用子二升半。〕
     正月、二月,劳而锄之。三月、四月,锋而更锄。 〔锄麦倍收,皮薄面
多;而锋、劳、锄各得再遍为良也。〕
     令立秋前治讫。 〔立秋后则虫生。〕蒿、艾箪盛之,良。〔以蒿、艾蔽
窖埋之,亦佳。窖麦法,必须日曝令干,及热埋之。〕多种久居供食者,宜
作劁麦:倒刈,薄布,顺风放火;火既著,即以扫帚扑灭,仍打之。 〔如此
者,经夏虫不生;然唯中作麦饭及面用耳。〕
      《礼记·月令》曰:“仲秋之月,……乃劝人种麦,无或失时;其有失
时,行罪无疑。” 〔郑玄注曰:“麦者,接绝续乏之谷,尤宜重之。”〕
      《孟子》曰:“今夫 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
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所养,人事
之不齐。”
      《杂阴阳书》曰:“大麦'生’于杏。二百日秀,秀后五十日成。麦 '生’
于亥, '壮’于卯,'长’于辰,'老’于巳,'死’于午,恶于戊,忌于
子、丑。小麦 '生’于桃。二百一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忌与大麦同。虫
食杏者麦贵。”
     种瞿麦法:以伏为时。 〔一名“地面”。良地一亩,用子五升,薄田三
四升。〕亩收十石。浑蒸,曝干,舂去皮,米全不碎。炊作飧,其滑。细磨,
下绢簁,作饼,亦滑美。然为性多秽,一种此物,数年不绝;耘锄之功,更
-----------------------  9-----------------------益劬劳。
      《尚书大传》曰:“秋,昏,虚星中,可以种麦。”〔“虚,北方玄武
之宿;八月昏中,见于南方。”〕
      《说文》曰:“麦,芒谷。秋种厚埋,故谓之'麦’。麦,金王而生,
火王而死。”
      《汜胜之书》曰:“凡田有六道,麦为首种。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
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
      “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浆并蚕屎;夜半渍,向晨速
投之,令与白露俱下。酢浆令麦耐旱,蚕屎令麦忍寒。
      “麦生黄色,伤于太稠。稠者锄而稀之。
      “秋锄以棘柴耧之,以壅麦根。故谚曰:'子欲富,黄金覆。’'黄金
履’者,谓秋锄麦、曳柴壅麦根也。至春冻解,棘柴曳之,突绝其干叶。须
麦生,复锄之。到榆荚时,注雨止,候土白背复锄。如此则收必倍。
      “冬雨雪止,以物辄蔺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
则麦耐旱、多实。
      “春冻解,耕和土,种旋麦。麦生根茂盛,莽锄如宿麦。”
     汜胜之区种麦:“区大小如上农夫区。禾收,区种。凡种一亩,用子二
升。覆土厚二寸,以足践之,令种土相亲。麦生根成,锄区间秋草。缘以棘
柴律土壅麦根。秋旱,则以桑落时浇之。秋雨泽适,勿浇之,春冻解,棘柴
律之,突绝去其枯叶。区间草生,锄之。大男、大女治十亩。至五月收,区
一亩,得百石以上,十亩得千石以上。
      “小麦忌戌,大麦忌子,'除’日不中种。”
     崔寔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
日,种美田。唯 ,早晚无常。正月,可种春麦、豍豆,尽二月止。”
     青稞麦。 〔特打时稍难,唯映日用碌碡碾。〕右每十亩,用种八斗。与
大麦同时熟。好收四十石;石八九斗面。堪作饭及饼饦,甚美。磨,总尽无
麸。 〔锄一遍佳,不锄亦得。〕
                                    水稻       《尔雅》曰:“稌余,稻也。”郭璞注曰:“沛国今呼稻为稌。”
      《广志》云:“有虎掌稻、紫芒稻、赤芒稻、白米稻。南方有蝉鸣稻,
七月熟。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获;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青芋
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汉稻,七月熟:此三稻,大而且长,米半寸,出益
州。粳有乌粳、黑、青函、白夏之名。”
      《说文》曰:“ ,稻紫茎不黏者。”“粳,稻属。”
      《风土记》曰:“稻之紫茎, 稻之青穗,米皆青白也。”
      《字林》曰:“秜,稻今年死,来年自生曰'秜’。”
     按今世有黄瓮稻、黄陆稻、青稗稻、豫章青稻、尾紫稻、青杖稻、飞蜻
稻、赤甲稻、乌陵稻、大香稻、小香稻、白地稻;菰灰稻,一年再熟。有秫
稻。秫稻米,一名糯米,俗云“乱米”,非也。有九 秫、雉目秫、大黄秫、
棠秫、马牙秫、长江秫、惠成秫、黄般秫、方满秫、虎皮秫、荟柰秫,皆米
也。
----------------------- 页面 20-----------------------     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选地欲近上流。〔地无良薄,水清则稻美也。〕
     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
     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十遍。〔遍数唯多为良。〕地既熟,净淘种子;
 〔浮者不去,秋则生稗。〕渍经三宿,漉出;内草篅中裛之。复经三宿,芽
生,长二分。一亩三升掷。三日之中,令人驱鸟。
     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镰侵水芟之,草悉脓死。稻苗渐长,复须
薅。 〔拔草曰薅。〕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量时水旱而溉之。将熟,又
去水。
     霜降获之。 〔早刈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
     北土高原,本无陂泽。随逐隈曲而田者,二月,冰解地干,烧而耕之,
仍即下水;十日,块既散液,持本斫平之。纳种如前法。既生七八寸,拔而
栽之。 〔既非岁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须栽而薅之。〕溉灌,收刈,
一如前法。
     畦 大小无定,须量地宜,取水均而已。
     藏稻必须用箪。 〔此既水谷,窖埋得地气则烂败也。〕若欲久居者,亦
如“劁麦法”。
     舂稻必须冬时积日燥曝,一夜置霜露中,即舂。 〔若冬舂不干,即米青
赤脉起。不经霸,不燥曝,则米碎矣。〕
     秫稻法,一切同。
      《杂阴阳书》曰:“稻'生’于柳或杨。八十日秀,秀后七十日成。戊、
己、四季日为良。忌寅、卯、辰。恶甲、乙。”
      《周官》曰:“稻人,掌稼下地。〔“以水泽之地种谷也。谓之稼者,
有似嫁女相生。”〕以潴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
以浍写水,以涉扬其芟,作田。” 〔“郑司农说'潴’、'防’:以《春秋
传》曰: '町原防,规偃潴’。'以列舍水’:'列者,非一道以去水也。’
 '以涉扬其芟’:'以其水写,故得行其田中,举其芟钩也。’杜子春读'荡’
为 '和荡’,谓'以沟行水也。’玄谓偃潴者,畜流水之陂也。防,潴旁堤
也。遂,田首受水小沟也。列,田之畦 也。浍,田尾去水大沟。作,犹治
也。开遂舍水于列中,因涉之,扬去前年所芟之草,而治田种稻。”〕
      “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珍,病也,绝也。郑司农说'芟
夷’:以《春秋传》曰:'芟夷、蕰崇之。今时谓禾下麦为'夷下麦’,言
芟刈其禾,于下种麦也。’玄谓将以泽地为稼者,必于夏六月之时,大雨时
行,以水病绝草之后生者,至秋水涸,芟之,明年乃稼。”〕泽草所生,谓
之芒种。” 〔“郑司农云:'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
也。”〕
      《礼记·月令》云:“季夏……大雨时行,乃烧、薙、行水,利以杀草,
如以热汤。 〔郑玄注曰:“薙,谓迫地杀草。此谓欲稼莱地,先薙其草,草
干,烧之,至此月,大雨流潦,畜于其中,则草不复生,地美可稼也。 '薙
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
若欲其化也,则以水火变之。’”〕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强。” 〔注曰:
 “土润,溽暑,膏泽易行也。粪、美,互文。土强,强 之地。”〕
      《孝经·援神契》曰:“汗、泉宜稻。”
      《淮南子》曰:蓠,先稻熟,而农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获。”高诱
曰:“蓠,水稗。”
----------------------- 页面 21-----------------------      《汜胜之书》曰:“种稻,春冻解,耕反其土。种稻,区不欲大,大则
水深浅不适。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稻地美,用种亩四升。始种稻欲温,
温者缺其塍,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大热,令水道错。”
     崔寔曰:“三月,可种粳稻。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五月,可别稻
及蓝,尽夏至后二十日止。”
                                  胡麻、
      《汉书》,张骞外国得胡麻。今俗人呼为“乌麻”者,非也。
      《广雅》曰:“狗虱、胜茄,胡麻也。”
      《本草经》曰:“胡麻,一名巨胜,一名鸿藏。”
     按今世有白胡麻、八棱胡麻。白者油多,人可以为饭,惟治脱之烦也。
     胡麻宜白地种。二、三月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
 〔月半前种者,实多而成;月半后种者,少子而多秕也。〕
     种欲截雨脚。 〔若不缘湿,融而不生。〕一亩用子二升。漫种者,先以
耧耩,然后散子,空曳劳。〔劳上加人,则土厚不生。〕耧耩者,炒沙令燥,
中半和之。 〔不和沙,下不均。垅种若荒,得用锋、耩。〕
     锄不过三遍。
     刈束欲小。〔束大则难燥;打,手复不胜。〕以五六束为一丛,斜倚之。
 〔不尔,则风吹倒,损收也。〕候口开,乘车诣田斗薮;〔倒竖,以小杖微
打之。〕还丛之。三日一打。四五遍乃尽耳。 〔若乘湿横积,蒸热速干,虽
曰郁浥,无风吹亏损之虑。浥者,不中为种子,然于油无损也。〕
     崔寔曰:“二月、三月、四月、五月,时雨降,可种之。”
                                种瓜茄子附       《广雅》曰:“土芝,瓜也;其子谓之 。瓜有龙肝、虎掌、羊骹、免
头、       、狸头、白  、秋无馀、缣瓜,瓜属也。”
     张孟阳《瓜赋》曰:“羊骹、累错、 子、庐江。”
      《广志》曰:“瓜之所出,在辽东、庐江、燉煌之种为美。有乌瓜、缣
瓜、狸头瓜、蜜筩瓜、女臂瓜、羊髓瓜。瓜州大瓜,大如斛,出凉州。 须、
旧阳城御瓜。有青登瓜,大如三升魁。有桂枝瓜,长二尺馀。蜀地温良,瓜
至冬熟。有春白瓜,细小小瓣,宜藏,正月种,三月成;有秋泉瓜,秋种,
十月熟,形如羊角,色黄黑。”
      《史记》曰:“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家贫,种瓜于长
安城东。瓜美,故世谓之 '东陵瓜’、从召平始。”
      《汉书·地理志》曰:“燉煌,古瓜州,地有美瓜。”
     王逸《瓜赋》曰:“落疏之文。”
      《永嘉记》曰:“永嘉美瓜,八月熟。至十一月,肉青瓤赤,香甜清快,
众瓜之胜。”
      《广州记》曰:“瓜,冬熟,号为'金钗瓜’。”
      《说文》曰:“缣,小瓜,瓞也。”
     陆机《瓜赋》曰:“栝楼、定桃、黄扁 、白抟,金钗、蜜筒,小青、
大斑,玄骭、素腕,狸首、虎蹯。东陵出于秦谷,桂髓起于巫山”也。
----------------------- 页面 22-----------------------     收瓜子法:常岁岁先取“本母子”瓜,截去两头,止取中央子。〔“本
母子”者,瓜生数叶,便结子;子复早熟。用中辈瓜子者,蔓长二三尺,然
后结子。用后辈子者,蔓长足,然后结子;子亦晚熟。种早子,熟速而瓜小;
种晚子,熟迟而瓜大。去两头者,近蒂子,瓜曲而细;近头子,瓜短而歪。
凡瓜,落疏、青黑者为美;黄、白及斑,虽大而恶。若种苦瓜子,虽烂熟气
香,其味犹苦也。〕
     又收瓜子法:食瓜时,美者收取,即以细糠拌之,日曝向燥,挼而簸之,
净而且速也。
     良田,小豆底佳;黍底次之。刈讫即耕。频烦转之。
     二月上旬种者为上时,三月上旬为中时,四月上旬为下时。五月、六月
上旬,可种藏瓜。
     凡种法,先以水净淘瓜子,以盐和之。 〔盐和则不笼死。〕先卧锄耧却
燥土, 〔不耧者,坑虽深大,常杂燥土,故瓜不生。〕然后掊坑,大如斗口。
纳瓜子四枚、大豆三个于堆旁向阳中。 〔谚曰:“种瓜黄台头。”〕瓜生数
叶,掐去豆。 〔瓜性弱,苗不独生,故须大豆为之起土。瓜生不去豆,则豆
反扇瓜,不得滋茂。但豆断汁出,更成良润;勿拔之,拔之则土虚燥也。〕
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 〔五谷、蔬果、果蓏之属,皆如此也。〕
     五六月种晚瓜。
     治瓜笼法:旦起,露未解,以杖举瓜蔓,散灰于根下,后一两日,复以
土培其根,则迥无虫矣。
     又种瓜法: 〔依法种之,十亩胜一顷。〕于良美地中,先种晚禾。〔晚
禾令地腻。〕熟,劁刈取穗,欲令茇长。秋耕之。耕法:弭缚犁耳,起规逆
耕。耳弭则禾茇头出而不没矣。至春,起复顺耕,亦弭缚犁耳翻之,还令草
头出。耕讫,劳之,令甚平。
     种植谷时种之。种法:使行阵整直,两行微相近,两行外相远,中间通
步道,道外还两行相近。如是作次第,经四小道,通一车道,凡一顷地中,
须开十字大巷,通两乘车,来去运辇。其瓜,都聚在十字巷中。
     瓜生,比至初花,必须三四遍熟锄,勿令有草生。草生,胁瓜无子。锄
法:皆起禾茇,令直竖。其瓜蔓本底,皆令土下四厢高,微雨时,得停水。
瓜引蔓,皆沿茇上。茇多则瓜多,茇少则瓜少。茇多则蔓广,蔓广则歧多,
歧多则饶子。其瓜会是歧头而生;无歧而花者,皆是浪花,终无瓜矣。故令
蔓生在茇上,瓜悬在下。
     摘瓜法:在步道上引手而取,勿听浪人踏瓜蔓,及翻覆之。〔踏则茎破,
翻则成细,皆令瓜不茂而蔓早死。〕若无茇而种瓜者,地虽美好,正是长苗
直引,无多盘歧,故瓜少子。若无茇处,竖干柴亦得。 〔凡干柴草,不妨滋
茂。〕凡瓜所以早烂者,皆由脚蹑及摘时不慎,翻动其蔓故也。若以理慎护,
及至霜下叶干,子乃尽矣。〔但依此法,则不必别种早、晚及中三辈之瓜。〕
     区种瓜法:六月雨后种绿豆,八月中犁掩杀之;十月又一转,即十月中
种瓜。率两步为一区,坑大如盆口,深五寸。以土壅其畔,如菜畦形,坑底
必令平正,以足踏之,令其保泽。以瓜子、大豆各十枚,遍布坑中。〔瓜子、
大豆,两物为双,藉其起土故也。以粪五升覆之。 〔亦令均平。〕又以土一
斗,薄散粪上,复以足微蹑之。冬月大雪时,速并力推雪于坑上为大堆。至
春草生,爪亦生,茎叶肥茂,异于常者。且常有润泽,旱亦无害。五月瓜便
熟。 〔其掐豆、锄瓜之法与常同。若瓜子尽生则太穊,宜掐去之,一区四根
----------------------- 页面 23-----------------------即足矣。〕
     又法:冬天以瓜子数枚,内热牛粪中,冻即拾聚,置之阴地。 〔量地多
少,以足为限。〕正月地释即耕,逐墑布之。率方一步,下一斗粪,耕土覆
之。肥茂早熟,虽不及区种,亦胜凡瓜远矣。〔凡生粪粪地无势;多于熟粪,
令地小荒矣。〕
     有蚁者,以牛羊骨带髓者,置瓜科左右,待蚁附,将弃之。弃二三,则
无蚁矣。
      《汜胜之书》种瓜:“一亩为二十四科。区方圆三尺,深五寸。一科用
一石粪。粪与土合和,令相半。以三斗瓦瓮埋著科中央,令瓮口上与地平。
盛水瓮中,令满。种瓜,瓮四面各一子。以瓦盖瓮口。水或减,辄增,常令
水满。种常以冬至后九十日、百日,得戊辰日种之。又种薤十根,令周回瓮,
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亩四
五升,其藿可卖。此法宜平地。瓜收亩万钱。”
     崔寔曰:“种瓜宜用戊辰日。三月三日可种瓜。十二月腊时祀炙萐,树
瓜田上角,去”瓜虫谓之 。”
      《龙鱼河图》曰:“瓜有两鼻者杀人。”
     种越瓜、胡瓜法:四月中种之。 〔胡瓜宜竖柴木,令引蔓缘之。〕收越
瓜,欲饱霜。 〔霜不饱则烂。〕收胡瓜,候色黄则摘。 〔若待色赤,则皮存
而肉消也。〕并如凡瓜,于香酱中藏之亦佳。
     种冬瓜法: 〔《广志》曰:“冬瓜,蔬 。”《神仙本草》谓之“地芝”
也。〕傍墙阴地作区,圆二尺,深五寸。以熟粪及土相和。正月晦日种。〔二
月、三月亦得。〕既生,以柴木倚墙,令其缘上。旱则浇之。八月,断其梢,
减其实,一本但留五六枚。 〔多留则不成也。〕十月,霜足收之。〔早收则
烂。〕削去皮子,于芥子酱中,或美豆酱中藏之,佳。
     冬瓜、越瓜、瓠子,十月区种,如区种瓜法。冬则推雪着区上为堆。润
泽肥好,乃胜春种。
     种茄子法:茄子,九月熟时摘取,擘破,水淘子,取沈者,速曝干裹置。
至二月畦种。 〔治畦下水,一如葵法。性宜水,常须润泽。〕着四五叶,雨
时,合泥移栽之。 〔若旱无雨,浇水令彻泽,夜栽之。白日以席盖,勿令见
日。〕
     十日种者,如区种瓜法,推雪著区中,则不须栽。
     其春种,不作畦,直如种凡瓜法者,亦得,唯须晓夜数浇耳。
     大小如弹丸,中生食,味如小豆角。
                                   种芋       《说文》曰:“芋,大叶实根骇人者,故谓之'芋’。”“齐人呼芋为
 '莒’。”
      《广雅》曰:“渠,芋;其茎谓之 。”“藉姑,水芋也,亦曰乌芋。”
      《广志》曰:“蜀汉既繁芋,民以为资。凡十四等:有君子芋,大如斗,
魁如杵 ,有车毂芋,有锯子芋,有旁巨芋,有青边芋:此四芋多子。有谈
善芋,魁大如瓶,少子;叶如散盖,绀色;紫茎,长丈馀;易熟,味长,芋
之最善者也;茎可作羹臛,肥涩,得饮乃下。有蔓芋,缘枝生,大者次二三
升。有鸡子芋,色黄。有百果芋,魁大,子繁多,亩收百斛;种以百亩,以
----------------------- 页面 24-----------------------养彘。有早芋,七月熟。有九面芋,大而不美。有象空芋,大而弱,使人易
饥。有青芋,有素芋,子皆不可食,茎可为菹。凡此诸芋,皆可干腊。又可
藏至夏食之。又百子芋,出叶俞县。有魁芋,无旁子,生永昌县。有大芋,
二升,出范阳、新郑。”
      《风土记》曰:“博士芋,蔓生,根如鹅、鸭卵。”
      《汜胜之书》曰:“种芋,区方深皆三尺。取豆萁内区中,足践之,厚
尺五寸。取区上湿土与粪和之,内区中萁上,令厚尺二寸,以水浇之,足践
令保泽。取五芋子置四角及中央,足践之。旱,数浇之。萁烂。芋生子,皆
长三尺。一区收三石。
      “又种芋法:宜择肥缓土近水处,和柔,粪之。二月注雨,可种芋。率
二尺下一本。芋生根欲深,  其旁以缓其土。旱则浇之。有草锄之,不厌
数多。治芋如此,其收常倍。”
      《列仙传》曰:“酒客为梁,使丞烝民益种芋:'三年当大饥。’卒如
其言,梁民不死。” 〔按芋可以求饥馑,度凶年。今中国多不以此为意,后
至有耳目所不闻见者。及水、旱、风、虫、霜、雹之灾,便能饿死满道,白
骨交横。知而不种,坐致泯灭,悲夫!人君者,安可不督课之哉?〕
     崔寔曰:“正月,可菹芋。”
      《家政法》曰:“二月可种芋也。”
----------------------- 页面 25-----------------------                                   卷三                                    种葵       《广雅》曰:“ ,丘葵也。”
      《广志》曰:“胡葵,其花紫赤。”
      《博物志》曰:“人食落葵,为狗所啮,作疮则不差,或至死。”
     按今世葵有紫茎、白茎二种,种别复有大小之殊。又有鸭脚葵也。
     临种时,必燥曝葵子。 〔葵子虽经岁不浥,然湿种者,疥而不肥也。〕
     地不厌良,故墟弥善,薄即粪之,不宜妄种。
     春必畦种、水浇。 〔春多风、旱,非畦不得。且畦者地省而菜多,一畦
供一口。〕畦长两步,广一步。 〔大则水难均,又不用人足入。〕深掘,以
熟粪对半和土覆其上,令厚一寸,铁齿杷耧之,令熟,足踏使坚平;下水,
令彻泽。水尽,下葵子,又以熟粪和土覆其上,令厚一寸馀。葵生三叶,然
后浇之。 〔浇用晨夕,日中便止。〕每一掐,辄杷耧地令起,下水加粪。三
掐更种,一岁之中,凡得三辈。 〔凡畦种之物,治畦皆如种葵法,不复条列
烦文。〕
     早种者,必秋耕。十月末,地将冻,散子劳之, 〔一亩三升。正月末散
子亦得。〕人足践踏之乃佳。 〔践者菜肥。〕地释即生。锄不厌数。
     五月初,更种之。 〔春者既老,秋叶未生,故种此相接。〕
     六月一日种白茎秋葵。 〔白茎者宜干;紫茎者,干即黑而涩。〕秋葵堪
食,仍留五月种者取子。 〔春葵子熟不均,故须留中辈。〕于此时,附地剪
却春葵,令根上枿生者,柔软至好,仍供常食,美于秋菜。 〔留之,亦中为
榜簇。〕
     掐秋菜,必留五六叶。〔不掐则茎孤;留叶则科大。〕凡掐,必待露解。
 〔谚曰:“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八月半剪去,〔留其歧。歧多者
则去地一二寸,独茎者亦可去地四五寸。〕枿生肥嫩,比至收时,高与人膝
等,茎叶皆美,科虽不高,菜实倍多。 〔其不剪早生者,虽高数尺,柯叶坚
硬,全不中食;所可用者,唯有菜心。附叶黄涩,至恶,煮亦不美。看虽似
多,其实倍少。〕
     收待霜降。 〔伤早黄烂,伤晚黑涩。〕榜簇皆须阴中。〔见日亦涩。〕
其碎者,割讫,即地中寻手纠之。 〔待萎而纠者必烂。〕
     又冬种葵法: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九月收菜后即耕,
至十月半,令得三遍。每耕即劳,以铁齿杷耧去陈根,使地极熟,令如麻地。
于中逐长穿井十口。 〔井必相当,斜角则妨地。地形狭长者,井必作一行;
地形正方者,作两三行亦不嫌也。〕井别作桔槔、辘轳。 〔井深用辘轳,井
浅用桔槔。〕柳鑵,令受一石。 〔鑵小,用则功费。〕
     十月末,地将冻,漫散子,唯穊为佳。〔亩用子六升。〕散讫,即再劳。
有雪,勿令从风飞去, 〔劳雪令地保泽,叶又不虫。〕每雪,辄一劳之。若
竟冬无雪,腊月中汲井水普浇,悉令彻泽。 〔有雪则不荒。〕正月地释,驱
羊踏破地皮。 〔不踏即枯涸,皮破即膏润。〕春暖草生,葵亦俱生。
     三月初,叶大如钱,逐穊处拔大者卖之。 〔十手拔,乃禁取。儿女子七
岁以上,皆得充事也。〕一升葵,还得一升米。日日常拔,看稀稠得所乃止。
有草拔却,不得用锄。一亩得葵三载,合收米九十车。车准二十斛。为米一
----------------------- 页面 26-----------------------千八百石。
     自四月八日以后,日日剪卖。其剪处,寻以手拌斫 地令起,水浇,
粪覆之。〔四月亢旱,不浇则不长;有雨即不须。四月以前,虽旱亦不须浇,
地实保泽,雪势未尽故也。〕比及剪遍,初者还复,周而复始,日日无穷。
至八月社日止,留作秋菜。九月,指地卖,两亩得绢一匹。
     收讫,即急耕,依去年法,胜作十顷谷田。只须一乘车牛专供此园。〔耕、
劳、辇粪、卖菜,终岁不闲。〕
     若粪不可得者,五、六月中穊种绿豆,至七月、八月犁掩杀之,如以粪
粪田,则良美与粪不殊,又省功力。 〔其井间之田,犁不及者,可作畦,以
种诸菜。〕
     崔寔曰:“正月,可种瓜、瓠、葵、芥、薤、大小葱、苏。苜蓿及杂蒜,
亦可种。——此二物皆不如秋。六月,六日可种葵,中伏后可种冬葵。九月,
作葵菹,干葵。”
      《家政法》曰:“正月种葵。”
                                 种蒜泽蒜附出       《说文》曰:“蒜,荤菜也。”
      《广志》曰:“蒜有胡蒜、小蒜。黄蒜,长苗无科,出哀牢。”
     王逸曰:“张骞周流绝域,始得大蒜、葡萄、苜蓿。”
      《博物志》曰:“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
     延笃曰:“张骞大宛之蒜。”
     潘尼曰:“西域之蒜。”
     朝歌大蒜甚辛。一名葫,南人尚有“齐葫”之言。又有胡蒜、泽蒜也。
     蒜宜良软地。 〔白软地,蒜甜美而科大;黑软次之;刚强之地,辛辣而
瘦小也。〕三遍熟耕。九月初种。
     种法:黄场时,以耧耩,逐垅手下之。五寸一株。〔谚曰:“左右通锄,
一万余株。”〕空曳劳。二月半锄之,令满三遍。 〔勿以无草则不锄,不锄
则科小。〕
     条拳而轧之。 〔不轧则独科。〕
     叶黄,锋出,则辫,于屋下风凉之处桁之。 〔早出者,皮赤科坚,可以
远行;晚则皮皴而喜碎。〕
     冬寒,取谷 布地,一行蒜,一行 。 〔不尔则冻死。〕
     收条中子种者,一年为独瓣;种二年者,则成大蒜,科皆如拳,又逾于
凡蒜矣。 〔瓦子垅底,置独瓣蒜于瓦上,以土覆之,蒜科横阔而大,形容殊
别,亦足以为异。今并州无大蒜,朝歌取种,一岁之后,还成百子蒜矣,其
瓣粗细,正与条中子同。芜菁根,其大如碗口,虽种他州子,一年亦变大。
蒜瓣变小,芜菁根变大,二事相反,其理难推。又八月中方得熟,九月中始
刈得花子。至于五谷蔬果,与余州早晚不殊,亦一异也。并州豌豆,度井陉
以东,山东谷子,入壶关、上党,苗而无实。皆余目所亲见,非信传疑:盖
土地之异者也。〕
     种泽蒜法:预耕地,熟时采取子,漫散劳之。泽蒜可以香食,吴人调鼎,
率多用此,根叶解菹,更胜葱、韭。此物繁息,一种永生。蔓延滋漫,年年
----------------------- 页面 27-----------------------稍广。间区  取,随手还合。但种数亩,用之无穷。种者地熟,美于野生。
     崔寔曰:“布谷鸣,收小蒜。六月、七月,可种小蒜。八月,可种大蒜。”
                                   种葱       《尔雅》曰:“茖,山葱。”注曰:“茖葱,细茎大叶。”       《广雅》曰:“藿、薵、 ,葱也;其蓊谓之薹。”
      《广志》曰:“葱有冬春二葱。有胡葱、木葱、山葱。”
      《晋令》曰:“有紫葱。”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勿令浥郁。〔此葱性熟,多喜浥郁;浥郁则不生。〕
     其拟种之地,必须春种绿豆,五月掩杀之。比至七月,耕数遍。
     一亩用子四五升。〔良田五升,薄地四升。〕炒谷拌和之,〔葱子性涩,
不以谷和,下不均调;不炒谷,则草秽生。〕两耧重耩,窍瓠下之,以批契
继腰曳之。
     七月纳种,至四月始锄。锄遍乃剪。剪与地平。 〔高留则无叶,深剪则
伤根。〕剪欲旦起,避热时。良地三剪,薄地再剪,八月止。〔不剪则不茂,
剪过则根跳。若八月不止,则葱无袍而损白。〕
     十二月尽,扫去枯叶枯袍。 〔不去枯叶,春叶则不茂。〕二月、三月出
之。 〔良地二月出,薄地三月出。〕收子者,别留之。
     葱中亦种胡荽,寻手供食,乃至孟冬为菹,亦无妨。
     崔寔曰:“三月,别小葱。六月,别大葱。七月,可种大、小葱。〔“夏
葱曰小,冬葱曰大。”〕”
                                   种韭       《广志》曰:“白弱韭,长一尺,出蜀汉。”
     王彪之《关中赋》曰:“蒲、韭冬藏”也。
     收韭子,如葱子法。 〔若市上买韭子,宜试之:以铜铛盛水,于火上微
煮韭子,须臾芽生者好;芽不生者,是浥郁矣。〕
     治畦,下水,粪覆,悉与葵同。然畦欲极深。 〔韭,一剪一加粪,又根
性上跳,故须深也。〕
     二月、七月种。种法:以升盏合地为处,布子于围内。 〔韭性内生,不
向外长,围种令科成。〕
     薅令常净。〔韭性多秽,数拔为良。〕高数寸剪之。〔初种,岁止一剪。〕
至正月,扫去畦中陈叶。冻解,以铁杷耧起,下水,加熟粪。韭高三寸便剪
之。剪如葱法。一岁之中,不过五剪。〔每剪,杷耧、下水、加粪,悉如初。〕
收子者,一剪即留之。
     若旱种者,但无畦与水耳,杷、粪悉同。一种永生。 〔谚曰:“韭者懒
人菜。”以其不须岁种也。《声类》曰:“韭者,久长也;一种永生。”〕
     崔寔曰:“正月上辛日,扫除韭畦中枯叶。七月,藏韭菁。”〔“菁,
韭花也。”〕
                           种蜀芥、芸薹、芥子 ----------------------- 页面 28-----------------------      《吴氏本草》云:“芥蒩,一名水苏,一名劳抯。”
     蜀芥、芸薹取叶者,皆七月半种。地欲粪熟。蜀芥一亩,用子一升;芸
薹一亩,用子四升。种法与芜菁同。既生,亦不锄之。十月收芜菁讫时,收
蜀芥。 〔中为咸淡二菹,亦任为干菜。〕芸薹,足霜乃收。〔不足霜即涩。〕
     种芥子及蜀芥、芸薹收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泽时种。 〔三物性不耐寒,
经冬则死,故须春种。〕旱则畦种水浇。五月熟而收子。 〔芸薹冬天草覆,
亦得取子,又得生茹供食。〕
     崔寔曰:“六月,大暑中伏后,可收芥子。七月、八月,可种芥。”
                                  种兰香      兰香者,罗勒也;中国为石勒讳,故改,今人因以名焉。且兰香之目,
美于罗勒之名,故即而用之。
     韦弘 《赋·叙》曰:“罗勒者,生昆仑之丘,出西蛮之俗。”
     按今世大叶而肥者,名朝兰香也。
     三月中,候枣叶始生,乃种兰香。 〔早种者,徒费子耳,天寒不生。〕
治畦下水,一同葵法。及水散子讫。水尽,簁熟粪,仅得盖子便止。 〔厚则
不生,弱苗故也。〕昼日箔盖,夜即去之。〔昼日不用见日,夜须受露气。〕
生即去箔。常令足水。六月连雨,拔栽之。 〔掐心著泥中,亦活。〕
     作菹及干者,九月收。 〔晚即干恶。〕作干者,大晴时,薄地刈取,布
地曝之。干乃挼取末,瓮中盛。须则取用。 〔拔根悬者,浥烂,又有雀粪、
尘土之患也。〕
     取子者,十月收。 〔自馀杂香菜不列者,种法悉与此同。〕
      《博物志》曰:“烧马蹄、羊角成灰,春散著湿地,罗勒乃生。”
                                   种姜       《字林》曰:“姜,御湿之菜。”“茈 ,生姜也。”      潘尼曰:“南夷之姜。”
     姜宜白沙地,少与粪和。熟耕如麻地,不厌熟,纵横七遍尤善。
     三月种之。先重耧耩,寻垅下姜,一尺一科,令上土厚三寸。数锄之。
六月作苇屋覆之。 〔不耐寒热故也。〕九月掘出,置屋中。〔中国多寒,宜
作窖,以谷 合埋之。〕
     中国土不宜姜,仅可存活,势不滋息。种者,聊拟药物小小耳。
     崔寔曰:“三月,清明节后十日,封生姜。至四月立夏后,蚕大食,牙
生,可种之。九月,藏茈姜、蘘荷。其岁若温,皆待十月。” 〔“生姜,谓
之茈姜。”〕
      《博物志》曰:“妊娠不可食姜,令子盈指。”
                                  种苜蓿       《汉书·西域传》曰:“罽宾有苜蓿。”“大宛马,武帝时得其马。汉 ----------------------- 页面 29-----------------------使采苜蓿种归,天子益种离宫别馆旁。
     陆机《与弟书》曰:“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苜蓿归。”
      《西京杂记》曰:“乐游苑自生玫瑰树,下多苜蓿。苜蓿,一名'怀风’,
时人或谓'光风’;光风在其间,常肃然自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
风’。茂陵人谓之 '连枝草’。”
     地宜良熟。七月种之。畦种水浇,一如韭法。 〔亦一剪一上粪,铁杷耧
土令起,然后下水。〕
     旱种者,重耧耩地,使垅深阔,窍瓠下子,批契曳之。
     每至正月,烧去枯叶。地液辄耕垅,以铁齿  楱  楱之,更以鲁斫
其科土,则滋茂矣。 〔不尔瘦矣。〕
     一年三刈。留子者,一刈则止。
     春初既中生啖,为羹甚香。长宜饲马,马尤嗜。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
逸。都邑负郭,所宜种之。
     崔寔曰:“七月,八月,可种苜蓿。”
----------------------- 页面 30-----------------------                                  卷 四                                    园 篱      凡作园篱法,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凡耕,作三垅,中间相去各二尺。
     秋上酸枣熟时,收,于垅中穊种之。至明年秋,生高三尺许,问 去恶
者,相去一尺留一根,必须稀穊均调,行伍条直相当。至明年春,劙去横枝,
劙必留距。 〔若不留距,侵皮痕大,逢寒即死。〕劙讫,即编为巴篱,随宜
夹缚,务使舒缓。 〔急则不复得长故也。〕又至明年春,更劙其末,又复编
之,高七尺便足。 〔欲高作者,亦任人意。〕非直奸人斩笑而返,狐狼亦自
息望而回。行人见者,莫不嗟叹,不觉白日西移,遂忘前途尚远,盘桓瞻瞩,
久而不能去。枳棘之篱,“折柳樊圃”,斯其义也。
     其种柳作之者,一尺一树,初即斜插,插时即编。其种榆荚者,一同酸
枣。如其栽榆,与柳斜植,高共人等,然后编之。数年成长,共相蹙迫,交
柯错叶,特似房笼。既图龙蛇之形,复写鸟兽之状,缘势嵚崎,其貌非一。
若值巧人,随便采用,则无事不成,尤宜作机。其盘纾茀郁,奇文互起,萦
布锦绣,万变不穷。
                                   栽树      凡栽一切树木,欲记其阴阳,不令转易。 〔阴阳易位则难生。小栽者,
不烦记也。〕
     大树髡之, 〔不髡,风摇则死。〕小则不髡。
     先为深坑,内树讫,以水沃之,著土令如薄泥,东西南北摇之良久,〔摇
则泥入根间,无不活者;不摇,根虚多死。其小树,则不烦尔。〕然后下土
坚筑。〔近上三寸不筑,取其柔润也。〕时时溉灌,常令润泽。〔每浇水尽,
即以燥土覆之,覆则保泽,不然则干涸。〕埋之欲深,勿令挠动。凡栽树讫,
皆不用手捉,及六畜抵突。 〔《战国策》曰:“夫柳,纵横颠倒树之皆生。
使千人树之,一人摇之,则无生柳矣。”〕
     凡栽树,正月为上时,〔谚曰:“正月可栽大树。”言得时则易生也。〕
二月为中时,三月为下时。然枣——鸡口,槐——兔目,桑——蛤蟆眼,榆
——负瘤散,自馀杂木——鼠耳、虻翅,各其时。 〔此等名目,皆是叶生形
容之所象似,以此时栽种者,叶皆即生。早栽者,叶晚出。虽然,大率宁早
为佳,不可晚也。〕
     树,大率种数既多,不可一一备举,凡不见者,栽莳之法,皆求之此条。
      《淮南子》曰:“夫移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高诱曰:
 “失,犹易。”〕
      《文子》曰:“冬冰可折,夏木可结,时难得而易失。木方盛。终日采
之而复生;秋风下霜,一夕而零。” 〔非时者,功难立。〕
     崔寔曰:“正月自逆暨晦,可移诸树:竹、漆、桐、梓、松、柏、杂木。
唯有果实者,乃望而止; 〔“望谓十五日。”〕过十五日,则果少实。”
      《食经》曰:“种名果法:三月上旬,斫取好直枝,如大母指,长五尺,
内著芋魁中种之。无芋,大芜菁根亦可用。胜种核,核三四年乃如此大耳。
可得行种。”
----------------------- 页面 31-----------------------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
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崔寔曰:“正月尽二月,可劙树枝。二月尽三月,可掩树枝。〔“埋树
枝土中,令生,二岁已上,可移种矣。”〕”
                                 种枣诸法附出       《尔雅》曰:“壶枣;边,要枣; ,白枣;樲,酸枣;杨彻,齐枣;
遵,羊枣;洗,大枣;煮,填枣;蹶泄,苦枣;皙,无实枣;还味,棯枣。”
郭璞注曰:“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 '壶’;壶,犹瓠也。要,细腰,今
谓之 '鹿庐枣’。 ,即今枣子白熟。棯,树小实酢。《孟子》曰:'养其
枣。’遵,实小而员,紫黑色,俗呼 '羊矢枣’。《孟子》曰:'曾皙嗜羊
枣。’洗,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子如鸡卵。蹶泄,子味苦。晰,不著子
者。还味,短味也。杨彻、煮填,未详。”
      《广志》曰:“河东安邑枣;东郡谷城紫枣,长二寸;西王母枣,大如
李核,三月熟;河内汲郡枣,一名墟枣;东海蒸枣;洛阳夏白枣;安平信都
大枣;梁国夫人枣。大白枣,名曰 '蹙咨’,小核多肌;三星枣;骈白枣;
灌枣。又有狗牙、鸡心、牛头、羊矢、猕猴、细腰之名。又有氐枣、木枣、
崎廉枣,桂枣,夕枣也。”
      《邺中记》:“石虎苑中有西王母枣,冬夏有叶,九月生花,十二月乃
熟,三子一尺。又有羊角枣,亦三子一尺。
      《抱朴子》曰:“尧山有历枣。”
      《吴氏本草》曰:“大枣,一名良枣。”
      《西京杂记》曰:“弱枝枣、玉门枣、西王母枣、棠枣、青花枣、赤心
枣。”
     潘岳 《间居赋》有“周文弱枝之枣。丹枣。”
     按青州有乐氏枣,丰肌细核,多膏肥美,为天下第一。父老相传云:“乐
毅破齐时,从燕赍来所种也。”齐郡西安、广饶二县所有名枣即是也。今世
有陵枣、幪弄枣也。
     常选好味者,留栽之。候枣叶始生而移之。〔枣性硬,故生晚:栽早者,
坚垎生迟也。〕三步一树,行欲相当。 〔地不耕也。〕欲令牛马履践令净。
 〔枣性坚强,不宜苗稼,是以不耕;荒秽则虫生,所以须净;地坚饶实,故
宜践也。〕
     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不椎则花而无实;
斫则子萎而落也。〕候大蚕入簇,以杖击其枝间,振去狂花。〔不打,花繁,
不实不成。〕
     全赤即收。收法:日日撼而落之为上。 〔半赤而收者,肉未充满,于则
色黄而皮皱;将赤味亦不佳;全赤久不收,则皮硬,复有乌鸟之患。〕
     晒枣法:先治地令净。〔有草荚,令枣臭。〕布椽于箔下,置枣于箔上,
以朳聚而复散之,一日中二十度乃佳。夜仍不聚。 〔得霜露气,干速,成。
阴雨之时,乃聚而苫盖之。〕五六日后,别择取红软者,上高厨而曝之。〔厨
上者已干,虽厚一尺亦不坏。〕择去胮烂者。胮者永不干,留之徒令污枣。
其未干者,晒曝如法。
----------------------- 页面 32-----------------------     其阜劳之地,不任耕稼者,历落种枣则任矣。 〔枣性炒故。〕
     凡五果及桑,正月一日鸡鸣时,把火遍照其下,则无虫灾。
     食经曰:“作干枣法:新菰蒋,露于庭,以枣著上,厚三寸,复以新蒋
覆之。凡三日三夜,撤覆露之,毕日曝,取干,内屋中。率一石,以酒一升,
漱著器中,密泥之。经数年不败也。”
     枣油法:郑玄曰:“枣油,捣枣实,和,以涂缯上,燥而形似油也。”
乃成之。
     枣脯法:切枣曝之,干如脯也。
      《杂五行书》曰:“舍南种枣九株,辟县官,宜蚕桑。服枣核中人二七
枚,辟疾病。能常服枣核中人及其刺,百邪不复干矣。”
     种 棗法:阴地种之,阳中则少实。足霜,色殷,然后乃收之,早收者
涩,不任食之也。《说文》云:“梬,枣也,似柿而小。”
     作酸枣  法:“多收红软者,箔上日曝令干。大釜中煮之,水仅自淹。
一沸即漉出,盆研之。生布绞取浓汁,涂盘上或盆中。盛暑,日曝使干,渐
以手摩挲,散为末。以方寸七,投一碗水中,酸甜味足,即成好浆。远行用
和火  ,饥渴俱当也。                                    种李       《尔雅》曰:“休,无实李。痤,接虑李。驳,赤李。”
      《广志》曰:“赤李。麦李,细小有沟道。有黄建李,青皮李,马肝李,
赤陵李。有糕李,肥黏似糕。有柰李,离核,李似柰。有劈李,熟必劈裂。
有经李,一名老李,其树数年即枯。有杏李,味小醋,似杏。有黄扁李。有
夏李;冬李,十一月熟。有春季李,冬花春熟。”
      《荆州土地记》曰:“房陵、南郡有名李。”
      《风土记》曰:“南郡细李,四月先熟。”
     西晋傅玄《赋》曰:“河、沂黄建,房陵缥青。”
      《西京杂记》曰:“有朱李,黄李,紫李,绿李,青李,绮李,青房李,
车下李,颜回李,出鲁,合枝李,羌李,燕李。”
     今世有木李,实绝大而美。又有中植李,在麦后谷前而熟者。
     李欲栽。〔李性坚,实晚,五岁始子,是以藉栽。栽者三岁便结子也。〕
     李性耐久,树得三十年;老虽枝枯,子亦不细。
     嫁李法:正月一日,或十五日,以砖石著李树歧中,令实繁。
     又法:腊月中,以杖微打歧间,正月晦日复打之,亦足子也。
     又法:以煮寒食醴酪火 著树枝间,亦良。树多者,故多束枝,以取火
焉。
     李树桃树下,并欲锄去草秽,而不用耕垦。 〔耕则肥而无实。树下犁拨
亦死之。〕
     桃、李,大率方两步一根。 〔大穊连阴,则子细而味亦不佳。〕
      《管子》曰:“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
      《韩诗外传》云:“简王曰:'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春种蒺藜,夏不得采其实,秋得刺焉。’”
      《家政法》曰:“二月徙梅李也。”
----------------------- 页面 33-----------------------     作白李法:用夏李。色黄便摘取,于盐中挼之。盐入汁出,然后合盐晒
令萎,手捻之令褊。复晒,更捻,极褊乃止。曝使干。饮酒时,以汤洗之,
漉著蜜中,可下酒矣。
                                   种 栗       《广志》曰:“栗,关中大栗,如鸡子大。”
     蔡伯喈曰:“有胡栗。”
      《魏志》云:“有东夷韩国出大栗,状如梨。”
      《三秦记》曰:“汉武旁果园有大栗,十五颗一升。”
     王逸曰:“朔滨之栗。”
      《西京杂记》曰:“榛栗,瑰栗,峄阳栗,峄阳都尉曹龙所献,其大如
拳。”
     栗,种而不栽。 〔栽者虽生,寻死矣。〕
     栗初熟出壳,即于屋里埋著湿土中。〔埋必须深,勿令冻彻。若路远者,
以韦囊盛之。停二日以上,及见风日者,则不复生矣。〕至春二月,悉芽生,
出而种之。
     既生,数年不用掌这。 〔凡新栽之树,皆不用掌近,栗性尤甚也。〕三
年内,每到十月,常须草裹,至二月乃解。 〔不裹则冻死。〕
      《大戴礼·夏小正》曰:“八月,栗零而后取之,故不言剥之。”
      《食经》藏干栗法:“取穰灰,淋取汁渍栗。出,日中晒,令栗肉焦燥,
可不畏虫,得至后年春夏。”
     藏生栗法:著器中,晒细沙可燥,以盆覆之。至后年二月,皆生芽而不
虫者也。
     榛 栽种与栗同。
                                   种 柿       《说文》曰:“柿,赤实果也。”
      《广志》曰:“小者如小杏。”又曰:“ 枣,味如柿。晋阳 ,肌
细而厚,以供御。”
     王逸曰:“苑中牛柿。”
     李尤曰:“鸿柿若瓜。”
     张衡曰:“山柿。”
     左思曰:“胡畔之柿。”
     潘岳曰:“梁候乌椑之柿。”
     柿,有小者,栽之;无者,取枝于 枣根上插之,如插梨法。
     柿有树干者,亦有火焙令干者。
      《食经》藏柿法:“柿熟时取之,以灰汁澡再三度,干令汁绝,著器中,
经十日可食。”
                                  种木瓜       《尔雅》曰:“楙,木瓜。”郭璞注曰:“实如小瓜,酢可食。” ----------------------- 页面 34-----------------------      《广志》曰:“木瓜子可藏。枝可为数号,一尺百二十节。”
      《卫诗》曰:“投我以木瓜。”毛公曰:“楙也。”《诗义疏》曰:“楙,
叶似柰叶,实如小  瓜,上黄,似著粉,香。欲啖者,截著热灰中,令萎
蔫,净洗,以苦酒、豉汁、蜜度之,可案酒食。密封藏百日,乃食之,甚益
人。”
     木瓜,种子及栽皆得,压枝亦生。栽种与桃李同。
      《食经》藏木瓜法:“先切去皮,煮令熟,著水中,车轮切,百瓜用三
升盐,蜜一斗渍之。昼曝,夜内汁中,取令干,以余汁密藏之。亦用浓杬汁
也。”
                                    种椒       《尔雅》曰:“檓,大椒。”
      《广志》曰:“胡椒出西域。”
      《范子计然》曰:“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
     按今青州有蜀椒种,本商人居椒为业,见椒中黑实,乃遂生意种之。凡
种数千枚,止有一根生。数岁之后,便结子,实芬芳,香、形、色与蜀椒不
殊,气势微弱耳。遂分布栽移,略遍州境也。
     熟时收取黑子。 〔俗名“椒目”。不用人手数近捉之,则不生也。〕四
月初,畦种之。 〔治畦下水,如种葵法。〕方三寸一子,筛土覆之,令厚寸
许;复筛熟粪,以盖土上。旱辄浇之,常令润泽。
     生高数寸,夏连雨时,可移之。移法:先作小坑,圆深三寸;以刀子圆
   椒栽,合土移之于坑中,万不失一。 〔若拔而移者,率多死。〕
     若移大栽者,二月、三月中移之。先作熟蘘泥,掘出即封根,合泥埋之。
 〔行百余里,犹得生之。〕
     此物性不耐寒,阳中之树,冬须草裹。 〔不裹即死。〕其生小阴中者,
少禀寒气,则不用裹。 〔所谓“习以性成”。一木之性,寒暑异容;若朱、
蓝之染,能不易质?故观邻识士,见友知人也。〕
     候实口开,便速收之,天晴时摘下,薄布曝之,令一日即干,色赤椒好。
 〔若阴时收者,色黑失味。〕
     其叶及青摘取,可以为菹;干而末之,亦足充事。
      《养生要论》曰:“腊夜令持椒卧房床旁,无与人言,内井中,除温病。”
                                  种茱萸      食茱萸也,山茱萸则不任食。
     二月、三月栽之。宜故城、堤、冢高燥之处。 〔凡于城上种者,先宜随
长短掘垽,停之经年,然后于垽中种莳,保泽沃壤,与平地无差。不尔者,
土坚泽流,长物至迟,历年倍多,树木尚小。〕
     候实开,便收之,挂著屋里壁上,令荫干,勿使烟熏。 〔烟熏则苦而不
香也。〕
     用时,去中黑子。 〔肉酱、鱼鲊,偏宜所用。〕
      《术》曰:“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中,饮此水者,无温病。”
      《杂五行书》曰:“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
----------------------- 页面 35-----------------------又《术》曰:“悬茱萸子于屋内,鬼畏不入也。” ----------------------- 页面 36-----------------------                                  卷 五                              种桑、柘养蚕附       《尔雅》曰:“桑,辨有葚,栀。”注云:“辨,半也。”“女桑,桋
桑。”注曰:“今俗呼桑树小而条长者为女桑树也。”“ 桑,山桑。”注
云:“似桑,材中为弓及车辕。”
      《搜神记》曰:“太古时,有人远征。家有一女,并马一匹。女思父,
乃戏马云: '能为我迎父,吾将嫁于汝。马绝缰而去,至父所。父疑家中有
故,乘之而还。马后见女,辄怒而奋击。父怪之,密问女。女具以告父。父
射马,杀,晒皮于庭。女至皮所,以  之曰: '尔马,而欲人为妇,自取屠 剥,如何?’言未竟,皮蹶然起,卷女而行。后于大树枝间,得女及皮,尽
化为蚕,续于树上。世谓蚕为 '女儿’,古之遗言也。因名其树为桑,桑言
丧也。”
     今世有荆桑、地桑之名。
     桑椹熟时,收黑鲁椹,〔黄鲁桑,不耐久。谚曰:“鲁桑百,丰绵帛。”
言其桑好,功省用多。〕即日以水淘取子,晒燥,仍畦种。 〔治畦下水,一
如葵法。〕常薅令净。
     明年正月,移而栽之。〔仲春、季春亦得。〕率五尺一根。〔未用耕故。
凡栽桑不得者,无他故,正为犁拨耳。是以须穊,不用稀;稀通耕犁者,必
难慎,率多死矣;且穊则长疾。大都种椹,长迟,不如压枝之速。无栽者,
乃种椹也。〕其下常 掘种绿豆、小豆。 〔二豆良美,润泽益桑。〕栽后二
年,慎勿采、沐。 〔小采者,长倍迟。〕大如臂许,正月中移之,〔亦不须
髡。〕率十步一树, 〔阴相接者,则妨禾豆。〕行欲小掎角,不用正相当。
 〔相当者则妨犁。〕
     须取栽者,正月二月中,以钩弋压下枝,令著地,条叶生高数寸,仍以
燥土壅之。 〔土湿则烂。〕明年正月中,截取而种之。〔住宅上及园畔者,
固宜即定;其田中种者,亦如种椹法,先穊种二三年,然后更移之。〕
     凡耕桑田,不用近树。 〔伤桑、破犁,所谓两失。〕其犁不著处, 地
令起,斫去浮根,以蚕矢粪之。〔去浮根,不妨耧犁,令树肥茂也。〕又法:
岁常绕树一步散芜菁子,收获之后,放猪啖之,其地柔软,有胜耕者。种禾
豆,欲得逼树。 〔不失地利,田又调熟。绕树散芜菁者,不劳逼也。〕
     剶桑,十二月为上时,正月次之,二月为下。 〔白汁出则损叶。〕大率
桑多者宜苦斫,桑少者宜省剶。秋斫欲苦,而避日中; 〔触热树焦枯,苦斫
春条茂。〕冬春省剶,竟日得作。
     春采者,必须长梯高机,数人一树,还条复枝,务令净尽;要欲旦、暮,
而避热时。〔梯不长,高枝折;人不多,上下劳;条不还,枝仍曲;采不净,
鸠脚多;旦暮采,令润泽;不避热,条叶干。〕秋采欲省,裁去妨者。 〔秋
多采则损条。〕
     椹熟时,多收,曝干之,凶年粟少,可以当食。 〔《魏略》曰:“杨沛
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收 豆,阅其有余,以补
不足,积聚得千余斛。会太祖西迎天子,所将千人,皆无粮。沛竭见,乃进
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超为邺令,赐其生口十人,绢百匹,既欲厉
----------------------- 页面 37-----------------------之,且以报干椹也。”今自河以北,大家收百石,少者尚数十斛。故杜葛乱
后,饥馑荐臻,唯仰以全躯命,数州之内,民死而生者,干椹之力也。〕
     种柘法:耕地令熟,耧耩作垅。柘子熟时,多收,以水淘汰令净,曝干。
散讫,劳之。草生拔却,勿令荒没。
     三年,间 去,堪为浑心扶老杖。 〔一根三文。〕十年,中四破为杖,
 〔一根直二十文。〕任为马鞭、胡床。〔马鞭一枚直十文,胡床一具直百文。〕
十五年,任为弓材, 〔一张三百。〕亦堪作履。〔一两六十。〕裁截碎木,
中作锥、刀靶。 〔一个直三文。〕二十年,好作犊车材。〔一乘直万钱。〕
     欲作鞍桥者,生枝长三尺许,以绳系旁枝,木橛钉著地中,令曲如桥。
十年之后,便是浑成柘桥。 〔一具直绢一匹。〕
     欲作快弓材者,宜于山石之间北阴中种之。
     其高原山田,土厚水深之处,多掘深坑,于坑中种桑柘者,随坑深浅,
或一丈、丈五,直上出坑,乃扶疏四散。此树条直,异于常材。十年之后,
无所不任。 〔一树直绢十匹。〕
     柘叶饲蚕,丝好。作琴瑟等弦,清鸣响彻,胜于凡丝远矣。
      《礼记·月令》曰:“季春……无伐桑柘。〔郑玄注曰:“爱养蚕食也。”〕……
具曲、植、莒、筐。 〔注曰:“皆养蚕之器。曲,箔也。植,槌也。”〕后
妃斋戒,亲帅躬桑,……以劝蚕事,……无为散惰。”
      《周礼》曰:“马质,……禁原蚕者。”〔注曰:“质,平也,主买马
平其大小之价直者。”“原,再也。天文,辰为马;蚕书,蚕为龙精,月直
  '大火’则浴其蚕种:是蚕与马同气。物莫能两大,故禁再蚕者,为伤马与?”〕
      《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尚书大传》曰:“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就川而为之。大昕之
朝,夫人浴种于川。”
      《春秋考异邮》曰:“蚕,阳物,大恶水,故蚕食而不饮。阳立于立三
春,故蚕三变而后消;死于七,三七二十一,故二十一日而茧。”
      《淮南子》曰:“原蚕一岁再登,非不利也,然王者法禁之,为其残桑
也。”
      《氾胜之书》曰:“种桑法:五月取椹著水中,即以手溃之,以水灌洗,
取子阴干。治肥田十亩,荒田久不耕者尤善,好耕治之。每亩以黍、椹子各
三升合种之。黍、桑当俱生,锄之,桑令稀疏调适。黍熟,获之。桑生正与
黍高平,因以利镰摩地刈之,曝令燥;后有风调,放火烧之,常逆风起火。
桑至春生。一亩食三箔蚕。”
     俞益期《笺》曰:“日南蚕八熟,茧软而薄。椹采少多。”
      《永嘉记》曰:“永嘉有八辈蚕:蚖珍蚕、〔“三月绩。”〕柘蚕、〔“四
月初绩。”〕蚖蚕、〔“四月初绩”〕爱珍,〔“五月绩。”〕爱蚕、〔“六
月末绩。”〕寒珍、〔“七月未绩。”〕四出蚕、〔“九月初绩。”〕寒蚕。
 〔“十月绩。”〕凡蚕再熟者,前辈皆谓之'珍’。养珍者,少养之。
      “爱蚕者,故蚖蚕种也。蚖珍三月既绩,出蛾取卵,七八日便剖卵蚕生,
多养之,是为蚖蚕。欲作 '爱’者,取蚖珍之卵,藏内罂中,随器大小,亦
可十纸,盖覆器中,安硎泉、冷水中,使冷气折其出势。得三七日,然后剖
生,养之,谓为 '爱珍’,亦呼'爱子’。绩成茧,出蛾生卵,卵七日,又
剖成蚕,多养之,此则 '爱蚕’也。
      “藏卵时,勿令见人。应用二七赤豆,安器底,腊月桑柴二七枚,以麻
----------------------- 页面 38-----------------------卵纸,当令水高下,与重卵相齐。若外水高,则卵死不复出;若外水下,卵
则冷气少,不能折其出势。不能折其出势,则不得三七日;不得三七日,虽
出不成也。不成者,谓徒绩成茧、出蛾、生卵,七日不复剖生,至明年方生
耳。欲得荫树下。亦有泥器口,三七日亦有成者。”
      《杂五行书》曰:“二月上壬,取土泥屋四角,宜蚕,吉。”
     按今世有三卧一生蚕,四卧再生蚕。白头蚕,颉石蚕,楚蚕,黑蚕,儿
蚕,有一生、再生之异,灰儿蚕,秋母蚕,秋中蚕,老秋儿蚕,秋末老,獬
儿蚕,绵儿蚕,同功蚕,或二蚕三蚕,共为一茧。凡三卧、四卧,皆有丝、
绵之别。
     凡蚕从小与鲁桑者,乃至大入簇,得饲荆、鲁二桑;若小食荆桑,中与
鲁桑,则有裂腹之患也。
     杨泉 《物理论》曰:“使人主之养民,如蚕母之养蚕,其用岂徒丝茧而
已哉?”
      《五行书》曰:“欲知蚕善恶,常以三月三日,天阴如无日,不见雨,
蚕大善。”
      “又法:埋马牙齿于槌下,令宜蚕。”
      《龙鱼河图》曰:“埋蚕沙于宅亥地,大富,得蚕丝,吉利。以一斛二
斗甲子日镇宅,大吉,致财千万。”
     养蚕法:收取种茧,必取居簇中者。〔近上则丝薄,近地则子不生也。〕
泥屋用“福德”利上土。屋欲四面开窗,纸糊,厚为篱。屋内四角著火。〔火
若在一处,则冷热不均。〕初生以毛扫。 〔用荻扫则伤蚕。〕调火令冷热得
所。 〔热则焦燥,冷则长迟。〕比至再眠,常须三箔:中箔上安蚕,上下空
置。 〔下箔障土气,上箔防尘埃。〕小时采“福德”上桑,著怀中令暖,然
后切之。 〔蚕小,不用见露气;得人体,则众恶除。〕每饲蚕,卷窗帏,饲
讫还下。 〔蚕见明则食,食多则生长。〕老时值雨者,则坏茧,宜于屋里簇
之:簿布薪于箔上,散蚕讫,又薄以薪覆之。一槌得安十箔。
     又法:以大科蓬蒿为薪,散蚕令遍,悬之于栋梁、椽柱,或垂绳钩弋、
鹗爪、龙牙,上下数重,所在皆得。悬讫,薪下微生炭以暖之。得暧则作速,
伤寒则作迟。数人侯看,热则去火。蓬蒿疏凉,无郁浥之忧;死蚕旋坠,无
污茧之患;沙、叶不作,无瘢痕之疵。郁浥则难缲,茧污则丝散,瘢痕则绪
断。设令无雨,蓬蒿簇亦良。其在外簇者,脱遇天寒,则全不作茧。
     用盐杀茧,易缲而丝肕。日曝死者,虽白而薄脆,缣练衣著,几将倍矣,
甚者,虚失岁功:坚、脆悬绝,资生要理,安可不知之哉?
     崔寔实曰:“三月,清明节,令蚕妾治蚕室,涂隙穴,具槌、 、箔、
笼。”
      《龙鱼河图》曰:“冬以腊月鼠断尾。正月旦,日未出时,家长斩鼠,
著屋中。祝云: '付勒屋吏,制断鼠虫;三时言功,鼠不敢行。’”
      《杂五行书》曰:“取亭部地中土涂灶,水、火、盗贼不经;涂屋四角,
鼠不食蚕;涂仓、箪,鼠不食稻;以塞坎,百日鼠种绝。”
      《淮南万毕术》曰:“狐目狸脑,鼠去其穴。”〔注曰:“取狐两目,
狸脑大如狐目三枚,捣之三千杵,涂鼠穴,则鼠去矣。”〕
                                种榆、白杨 ----------------------- 页面 39-----------------------      《尔雅》曰:“榆,白粉。”注曰:“枌榆,先生叶,却著荚;皮色白。”
      《广志》曰:“有姑榆,有朗榆。”
     按今世有刺榆,木甚牢肕,可以为犊车材。梜榆,可以为车毂及器物。
山榆,人可以为芜荑。凡种榆者,宜种刺、梜两种,利益为多;其余软弱,
例非佳木也。
     榆性扇地,其阴下五谷不植。 〔随其高下广狭,东西北三方,所扇各与
树等。〕种者,宜于园地北畔,秋耕令熟,至春榆荚落时,收取,漫散,犁
细 ,劳之。明年正月初,附地芟杀,以草覆上,放火烧之。〔一根上必十
数条俱生,只留一根强者,余悉掐去之。〕一岁之中,长八九尺矣。 〔不烧
则长迟也。〕后年正月、二月,移栽之。 〔初生即移者,喜曲,故须丛林长
之三年,乃移植。〕初生三年,不用采叶,尤忌捋心; 〔捋心则科茹不长,
更须依法烧之,则依前茂矣。〕不用剶沐。 〔剶者长而细,又多瘢痕;不剶
虽短,粗而无病。谚曰:“不剶不沐,十年成谷。”言易粗也。必欲剶者,
宜留二寸。〕
     于堑坑中种者,以陈屋草布堑中,散榆荚于草上,以土覆之。烧亦如法。
 〔陈草速朽,肥良胜粪。无陈草者,用粪粪之亦佳。不粪,虽生而瘦。既栽
移者,烧亦如法也。〕
     又种榆法:其于地畔种者,致雀损谷;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
一方种之。其白土薄地不宜五谷者,唯宜榆及白榆。
     地须近市。 〔卖柴、荚、叶,省功也。〕梜榆、刺榆、凡榆:三种色,
别种之,勿令和杂。〔梜榆,荚、叶味苦;凡榆,荚味甘,甘者春时将煮卖,
是以须别也。〕耕地收荚,一如前法。先耕地作垅,然后散榆荚。 〔垅者看
好,料理又易。五寸一荚,稀穊得中。〕散讫,劳之。榆生,共草俱长,未
须料理。明年正月,附地芟杀,放火烧之。亦任生长,勿使棠近。又至明年
正月, 去恶者,其一株上有七八根生者,悉皆斫去,唯留一根粗直好者。
     三年春,可将荚、叶卖之。五年之后,便堪作椽。不梜者,即可斫卖。
 〔一根十文。〕梜者镟作独乐及盏。〔一个三文。〕十年之后,魁、碗、瓶、
榼,器皿,无所不任。 〔一碗七文,一魁二十,瓶、榼各直一百文也。〕十
五年后,中为车毂及蒲桃 。 一口,直三百。车毂一具,直绢三匹。
     其岁岁料简剶治之功,指柴雇人——十束雇一人——无业之人,争来就
作。卖柴之利,已自无赀;〔岁出万束,一束三文,则三十贯;荚叶在外也。〕
况诸器物,其利十倍。 〔于柴十倍,岁收三十万。〕斫后复生,不劳更种,
所谓一劳永逸。能种一顷,岁收千匹。唯须一人守护、指挥、处分,既无牛、
犁、种子、人功之费,不虑水、旱、风、虫之灾。比之谷田,劳逸万倍。
     男女初生,各与小树二十株,比至嫁娶,悉任车毂。一树三具,一具直
绢三匹,成绢一百八十匹:娉财资遣,粗得充事。
      《术》曰:“北方种榆九根,宜蚕桑,田谷好。”
     崔寔曰:“二月,榆荚成,及青收,干以为旨蓄。〔“旨,美也;蓄,
积也。司部收青荚,小蒸曝之,至冬以酿酒,滑香,宜养老。《诗》云:'我
有旨蓄,亦以御冬’也。”〕色变白,将落,可作             ,随节早晏,勿失
其适。 〔“ ,音牟; ,音头:榆酱。”〕
     白杨,〔一名“高飞”,一名“独摇”。〕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
折矣,终不曲挠。〔榆性软,久无不曲,比之白杨,不如远矣。且天性多曲,
----------------------- 页面 40-----------------------条直者少;长又迟缓,积年方得。凡屋材,松柏为上,白杨次之,榆为下也。〕
     种白杨法:秋耕令熟。至正月、二月中,以犁作垅,一垅之中,以犁逆
顺各一到,墒中宽狭,正似葱垅。作讫,又以锹掘底,一坑作小堑。斫取白
杨枝,大如指、长三尺者,屈著垅中,以土压上,令两头出土,向上直竖。
二尺一株。明年正月中,剶去恶枝,一亩三垅,一城七百二十株,一株两根,
一亩四千三百二十株。
     三年,中为蚕樀。五年,任为屋椽。十年,堪为栋梁。以蚕樀为率,一
根五钱,一亩岁收二万一千六百文。〔柴及栋梁、椽柱在外。〕岁种三十亩,
三年九十亩。一年卖三十亩,得钱六十四万八千文。周而复始,永世无穷。
比之农夫,劳逸万倍。去山远者,实宜多种。千根以上,所求必备。
                                  种谷楮       《说文》曰:“谷者,楮也。”
     按今世人乃有名之曰“角楮”,非也。盖“角”、“谷”声相近,因讹
耳。其皮可以为纸者也。
     楮宜涧谷间种之。地欲极良。秋上楮子熟时,多收,净淘,曝令燥。耕
地令熟,二月耧耩之,和麻子漫散之,即劳。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
 〔若不和麻子种,率多冻死。〕明年正月初,附地芟杀,放火烧之。一岁即
没人。〔不烧者瘦,而长亦迟。〕三年便中斫。〔未满三年者,皮薄不任用。〕
斫法:十二月为上,四月次之。非此两月而斫者,楮多枯死也。每岁正月,
常放火烧之。 〔自有干叶在地,足得火燃。不烧则不滋茂也。〕二月中,间
斫去恶根。 〔 者地熟楮科,亦所以留润泽也。〕移栽者,二月莳之。亦三
年一斫。 〔三年不斫者,徒失钱无益也。〕
     指地卖者,省功而利少。煮剥卖皮者,虽劳而利大。〔其柴足以供燃。〕
自能造纸,其利又多。种三十亩者,岁斫十亩,三年一遍,岁收绢百匹。
                                   种竹      中国所生,不过淡苦二种;其名目奇异者,列之于后条也。
     宜高平之地。 〔近山阜,尤是所宜。下田得水即死。〕黄白软土为良。
     正月、二月中, 取西南引根并茎,芟去叶,于园内东北角种之。数岁
之后,自当满园。谚云:“东家种竹,西家治地。”为滋蔓而来生也。其居
东北角者,老竹,种不生,生亦不能滋茂,故须取其西南引少根也。〕稻、
麦糠粪之。 〔二糠各自堪粪,不令和杂。〕不用水浇。〔浇则淹死。〕勿令
六畜入园。
     二月,食淡竹笋,四月、五月,食苦竹笋。 〔蒸、煮、炰、酢,任人所
好。〕
     其欲作器者,经年乃堪杀。 〔未经年者,软未成也。〕
     笋: 〔《尔雅》曰:“笋,竹萌也。”
      《说文》曰:“笋,竹胎也。”
     孙炎曰:“初生竹谓之笋。”
      《诗义疏》云:“笋皆四月生。唯巴竹笋,八月生,尽九月,成都有之。
----------------------- 页面 41-----------------------篃,冬夏生,始数寸,可煮,以苦酒浸之,可就酒及食。又可米藏及干,以
待冬月也。”〕
      《永嘉记》曰:“含 竹笋,六月生,迄九月,味与箭竹笋相似。凡
诸竹笋,十一月掘土取皆得,长八九寸。长泽民家,尽养黄苦竹。永宁南汉,
更年上笋,大者一围五六寸。明年应上今年十一月笋,土中已生,但未出,
须掘土取;可至明年正月出土讫。五月方过,六月便有含  笋。含  笋迄
七月、八月。九月已有箭竹笋,迄后年四月。竟年常有笋不绝也。
      《竹谱》曰:“棘竹笋,味淡,落人鬓发。 、 二笋,无味。鸡颈竹
笋,肥美。篃竹笋,冬生者也。”
      《食经》曰:“淡竹笋法:取笋肉五六寸者,按盐中一宿,出,拭盐令
尽。煮糜一斗,分五升与一升盐相和。糜热,须令冷,内竹笋  糜中一日。
拭之,内淡糜中,五日,可食也。”
                                   种紫草       《尔雅》曰:“藐,茈草也。”“一名紫 草。”
      《广志》曰:“陇西紫草,染紫之上者。”
      《本草经》曰:“一名紫丹。”
      《博物志》曰:“平氏山之阳,紫草特好也。”
     宜黄白软良之地,青沙地亦善;开荒黍穄下大佳。性不耐水,必须高田。
     秋耕地,至春又转耕之。三月种之:耧耩地,逐垅手下子, 〔良田一亩
用子二升半,薄田用子三升。〕下讫劳之。锄如谷法,唯净为佳,其垅底草
则拔之。 〔垅底用锄,则伤紫草。〕
     九月中子熟,刈之。候稃燥载聚,打取子。湿载,子则郁浥。
     即深细耕。 〔不细不深,则失草矣。〕寻垅以杷耧取,整理。〔收草宜
并手力,速竟为良,遭雨则损草也。〕一扼随以茅结之, 〔擘葛弥善。〕四
扼为一头,当日即斩齐,颠倒十重许为长行,置坚平之地,以板石镇之令扁。
 〔湿镇直而长,燥镇则碎折,不镇卖难售也。〕两三宿,竖头著日中,曝之
浥浥然。 〔不晒则郁黑,太燥则碎折。〕五十头作一“洪”,〔“洪”,十
字,大头向外,以葛缠络。〕著敞屋下阴凉处棚栈上。其棚下勿使驴马粪及
人溺,又忌烟,皆令草失色。其利胜蓝。
     若欲久停者,入五月,内著屋中,闭户塞向,密泥,勿使风入漏气。过
立秋,然后开出,草色不异。若经夏在棚栈上,草便变黑,不复任用。
                               伐木种地黄法附出      凡伐木,四月、七月则不虫而坚肕。榆荚下,桑椹落,亦其时也。然则
凡木有子实者,候其子实将熟,皆其时也。 〔非时者,虫而且脆也。〕凡非
时之木,水沤一月,或火煏取干,虫皆不生。水浸之木,更益柔肕。
      《周官》曰:“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郑司农云:“阳木,春
夏生者;阴木,秋冬生者,松柏之属。”郑玄曰:“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
山北者。冬则斩阳,夏则斩阴,调坚软也。”按柏之性,不生虫蠹,四时皆
得,无所选焉。山中杂木,自非七月、四月两时杀者,率多生虫,无山南山
----------------------- 页面 42-----------------------北之异。郑君之说,又无取。则《周官》伐木,盖以顺天道,调阴阳,未必
为坚肕之与虫蠹也。〕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禁止伐木。〔郑玄注云:“为盛德
所在也。”〕……孟夏之月,……无伐大树。 〔“逆时气也。”〕……季夏
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无为斩伐。〔“为其未坚肕也。〕……
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仲冬之月,……日短至,则伐
木取竹箭。 〔“此其坚成之极时也。”〕”
      《孟子》曰:“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赵岐注曰:“时
谓草木零落之时;使材木得茂畅,故有余。〕
      《淮南子》曰:“草木未落,斤斧不入山林。”〔高诱曰:“九月草木
解也。”〕
     崔寔曰:“自正月以终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虫。或曰'其月无壬子
日,以上旬伐之,虽春夏不蠹。’犹有剖析间解之害,又犯时令,非急无伐。
十一月,伐竹木。”
     种地黄法:须黑良田,五遍细耕。三月上旬为上时,中旬为中时,下旬
为下时。一亩下种五石。其种还用三月中掘取者。逐犁后如禾麦法下之。至
四月末、五月初生苗。讫至八月尽九月初,根成,中染。
     若须留为种者,即在地中勿掘之。待来年三月,取之为种。计一亩可收
根三十石。
     有草,锄不限遍数。锄时别作小刃锄,勿使细土覆心。今秋取讫,至来
年更不须种,自旅生也。唯须锄之。如此,得四年不要种之,皆余根自出矣。
----------------------- 页面 43-----------------------                                   卷 六                                    养 羊      毡及酥酪、干酪法,收驴马驹、羔、犊法,羊病诸方,并附常留腊月、
正月生羔为种者上,十一月、二月生者次之。 〔非此月数生者,毛必焦卷,
骨骼细小。所以然者,是逢寒遇热故也。其八、九、十月生者,虽值秋肥,
然比至冬暮,母乳已竭,春草未生,是故不佳。其三、四月生者,草虽茂美,
而羔小未食,常饮热乳,所以亦恶。五、六、七月生者,两热相仍,恶中之
甚。其十一月及二月生者,母既含重,肤躯充满,草虽枯,亦不羸瘦;母乳
适尽,即得春草,是以极佳也。〕大率十口二羝。羝少则不孕,羝多则乱群。
不孕必瘦,瘦者非唯不繁息,经冬或死。〕 〔羝无角者更佳。〔有角者,喜
相抵触,伤胎所由也。〕拟供厨者,宜剩之。 〔剩法:生十余日,布裹齿脉
碎之。〕
     牧羊必须大老子、心性宛顺者,起居以时,调其宜适。卜式云:“牧民
何异于是者。” 〔若使急性人及小儿者,拦约不得,必有打伤之灾;或劳戏
不看,则有狼犬之害;懒不驱行,无肥充之理;将息失所,有羔死之患也。〕
唯远水为良,二日一饮。 〔频饮则伤水而鼻脓。〕缓驱行,勿停息。〔息则
不食而羊瘦,急行则坌尘而蚛颡也。〕春夏早放,秋冬晚出。 〔春夏气软,
所以宜早;秋冬霜露,所以宜晚。 《养生经》云:“春夏早起,与鸡俱兴;
秋冬晏起,必待日光。”此其义也。夏日盛暑,须得阴凉;若日中不避热,
则尘汗相渐,秋冬之间,必致癣疥。七月以后,霜露气降,必须日出霜露晞
解,然后放之;不尔则逢毒气,令羊口疮、腹胀也。〕
     圈不厌近,必须与人居相连,开窗向圈。 〔所以然者,羊性怯弱,不能
御物,狼一入圈,或能绝群。〕架北墙为厂。 〔为屋即伤热,热则生疥癣。
且屋处惯暖,冬月入田,尤不耐寒。〕圈中作台,开窦,无令停水。二日一
除,勿使粪秽。 〔秽则污毛,停水则“挟蹄”,眠湿则腹胀也。〕圈内须并
墙竖柴栅,令周匝。 〔羊不揩土,毛常自净;不竖柴者,羊揩墙壁,土、咸
相得,毛皆成毡。又竖栅头出墙者,虎狼不敢逾也。〕
     羊一千口者,三四月中,种大豆一顷杂谷,并草留之,不须锄治,八九
月中,刈作青茭。若不种豆、谷者,初草实成时,收刈杂草,薄铺使干,勿
令郁浥。 〔 豆、胡豆、蓬、藜、荆、棘为上;大小豆萁次之;高丽豆萁,
尤是所便;芦、■二种则不中。凡乘秋刈草,非直为羊,然大凡悉皆倍胜。
崔寔曰:“七月七日刈刍茭”也。〕既至冬寒,多饶风霜,或春初雨落,青
草未生时,则须饲,不宜出放。
     积茭之法:于高燥之处,竖桑、棘木作两圆栅,各五六步许。积茭著栅
中,高一丈亦无嫌。任羊绕栅抽食,竟日通夜,口常不住。终冬过春,无不
肥充。若不作栅,假有千车茭,掷与十口羊,亦不得饱:群羊践蹑而已,不
得一茎入口。
     不收茭者:初冬乘秋,似如有肤,羊羔乳食其母,比至正月,母皆瘦死;
羔小未能独食水草,寻亦俱死。非直不滋息,或能灭群断种矣。 〔余昔有羊
二百口,茭豆既少,无以饲,一岁之中,饿死过半。假有在者,疥瘦羸弊,
与死不殊,毛复浅短,全无润泽。余初谓家自不宜,又疑岁道疫病,乃饥饿
所致,无他故也。人家八月收获之始,多无庸暇,宜卖羊雇人,所费既少,
----------------------- 页面 44-----------------------所存者大。传曰:“三折臂,知为良医。”〕〔又曰:“亡羊治牢,未为晚
也。”世事略皆如此,安可不存意哉?〕
     寒月生者,须燃火于其边。 〔夜不燃火,必致冻死。〕凡初产者,宜煮
谷豆饲之。
     白羊留母二三日,即母子俱放。〔白羊性很,不得独留;并母久住,则
令乳之。〕羖羊但留母一日,寒月者,内羔子坑中,日夕母还,乃出之;〔坑
中暖,不苦风寒,地热使眠,如常饱者也。〕十五日后,方喫草,乃放之。
     白羊,三月得草力,毛床动,则铰之。〔铰讫于河水之中净洗羊,则生
白净毛也。〕五月,毛床将落,又铰取之。〔铰讫,更洗如前。〕八月初,
胡葈子未成时,又铰之。 〔铰了亦洗如初。其八月半后铰者,勿洗:白露已
降,寒气侵人,洗即不益。胡葈子成,然后铰者,非直著毛难治,又岁稍晚,
比至寒时,毛长不足,令羊瘦损。漠北寒乡之羊,则八月不铰,铰则不耐寒。
中国必须铰,不铰则毛长相著,作毡难成也。
     作毡法:春毛秋毛,中半和用。秋毛紧强,春毛软弱,独用太偏,是以
须杂。三月桃花水时,毡第一。凡作毡,不须厚大,唯紧薄均调乃佳耳。二
年敷卧,小觉垢黑,以九月、十月,卖作靴毡,明年四五月出毡时,更买新
者;此为长存,永不穿败。若不数换者,非直垢污,穿穴之后,便无所直,
虚成糜费。此不朽之功,岂可同年而语也?
     令毡不生虫法:夏月敷席下卧上,则不生虫。若毡多无人卧上者,预收
柞柴、桑薪灰,入五月中,罗灰遍著毡上,厚五寸许,卷束,于风凉之外阁
置,虫亦不生。如其不尔,无不日出。
     羖羊,四月末,五月初铰之。〔性不耐寒,早铰值寒则冻死。双生者多,
易为繁息;性既丰乳,有酥酪之饶;毛堪酒袋,兼绳索之利:其润益又过白
羊。〕
     作酪法:牛羊乳皆得。别作、和作随人意。
     牛产日,即粉谷如米屑,多著水煮,则作薄粥,待冷饮牛。牛若不饮者,
莫与水,明日渴自饮。
     牛产三日,以绳绞牛项、胫,令遍身脉胀,倒地即缚,以手痛 乳核令
破,以脚二七遍蹴乳房,然后解放。羊产三日,直以手 核令破,不以脚蹴。
若不如此破核者,乳脉细微,摄身则闭;核破脉开,捋乳易得。曾经破核后
产者,不须复治。
     牛产五日外,羊十日外,羔、犊得乳力强健,能啖水草,然后取乳。捋
乳之时,须人斟酌:三分之中,当留一分,以与羔、犊。若取乳太早,及不
留一分乳者,羔、犊瘦死。
     三月末,四月初,牛羊饱草,便可作酪,以收其利,至八月末止。从九
月一日后,止可小小供食,不得多作:天寒草枯,牛羊渐瘦故也。
     大作酪时,日暮,牛羊还,即间羔犊别著一处,凌旦早放,母子别群,
至日东南角,啖露草饱,驱归捋之。讫,还放之,听羔犊随母。日暮还别。
如此得乳多,牛羊不瘦,若不早放先捋者,比竟,日高则露解,常食燥草,
无复膏润,非直渐瘦,得乳亦少。
     捋讫,于铛釜中缓火煎之——火急则著底焦。常以正月、二月预收干牛
羊矢煎乳,第一好:草既灰汁,柴又喜焦;干粪火软,无此二患。常以杓扬
乳,勿令溢出;时复彻底纵横直勾,慎勿圆搅,圆搅喜断。亦勿口吹,吹则
解。四五沸便止。泻著盆中,勿便扬之。待小冷,掠取乳皮,著别器中,以
----------------------- 页面 45-----------------------为酥。
     屈木为棬,以张生绢袋子,滤熟乳,著瓦瓶子中卧之。新瓶即直用之,
不烧。若旧瓶已曾卧酪者,每卧酪时,辄须灰火中烧瓶,令津出,回转烧之,
皆使周匝热彻,好干,待冷乃用。不烧者,有润气,则酪断不成。若日日烧
瓶,酪犹有断者,作酪屋中有蛇、虾蟆故也。宜烧人发,羊牛角以辟之,闻
臭气则去矣。
     其卧酪待冷暖之节,温温小暖于人体为合宜适。热卧则酪醋,伤冷则难
成。
     滤乳讫,以先成甜酪为酵——大率熟乳一升,用酪半匙——著杓中,以
匙痛搅令散,泻著熟乳中,仍以杓搅使均调。以毡、絮之属,茹瓶令暖。良
久,以单布盖之。明旦酪成。
     若去城中远,无熟酪作酵者,急揄醋飧,研熟以为酵——大率一斗乳,
下一匙飧——搅令均调,亦得成。其酢酪为酵者,酪亦醋;甜酵伤多,酪亦
醋。
     其六七月中作者,卧时令如人体,直置冷地,不须温茹。冬天作者,卧
时少令热于人体,降于余月,茹令极热。
     作干酪法:七月、八月中作之。日中炙酪,酪上皮成,掠取。更炙之,
又掠。肥尽无皮,乃止。得一斗许,于铛中炒少许时,即出于盘上,日曝。
浥浥时作团,大如梨许。又曝使干。得经数年不坏,以供远行。
     作粥作浆时,细削,著水中煮沸,便有酪味。亦有全掷一团著汤中,尝
有酪味,还漉取曝干。一团则得五遍煮,不破。看势两渐薄,乃削研,用倍
省矣。
     作漉酪法:八月中作。取好淳酪,生布袋盛,悬之,当有水出滴滴然下。
水尽,著铛中暂炒,即出于盘上,日曝。浥浥时作团,大如梨许。亦数年不
坏。削作粥、浆,味胜前者。炒虽味短,不及生酪,然不炒生虫,不得过夏。
干、漉二酪,久停皆有暍气,不如年别新作,岁管用尽。
     作马酪酵法:用驴乳汁二三升,如马乳,不限多少。澄酪成,取下淀,
团,曝干。后岁作酪,用此为酵也。
     抨酥法:以夹榆木碗为杷子—作杷子法:割却碗半上,剜四厢各作一圆
孔,大小径寸许,正底施长柄,如酒杷形——抨酥,酥酪甜醋皆得所,数日
陈酪极大醋者,亦无嫌。
     酪多用大瓮,酪少用小瓮,置瓮于日中。旦起,泻酪著瓮中炙,直至日
西南角,起手抨之,令杷子常至瓮底。一食顷,作热汤,水解,令得下手,
泻著瓮中。汤多少,令常半酪。乃抨之。良久,酥出,复下冷水。冷水多少,
亦与汤等。更急抨之。于此时,杷子不须复达瓮底,酥已浮出故也。酥既遍
覆酪上,更下冷水,多少如前。酥凝,抨止。
     大盆盛冷水著瓮边,以手接酥,沈手盆水中,酥自浮出。更掠如初,酥
尽乃止。抨酥酪浆,中和飧粥。
     盆中浮酥,得冷悉凝,以手接取,搦去水,作团,著铜器中,或不津瓦
器亦得。十日许,得多少,并内铛中,燃牛羊矢缓火煎,如香泽法。当日内
乳涌出,如雨打水声,水乳既尽,声止沸定,酥便成矣。冬即内著羊肚中,
夏盛不津器。
     初煎乳时,上有皮膜,以手随即掠取,著别器中;泻熟乳著盆中,未滤
之前,乳皮凝厚,亦悉掠取;明日酪成,若有黄皮,亦悉掠取:并著瓮中,
----------------------- 页面 46-----------------------以物痛熟研良久,下汤又研,亦下冷水,纯是好酥。接取,作团,与大段同
煎矣。
     羊有疥者,间别之;不别,相染污,或能合群致死。羊疥先著口者,难
治多死。
     治羊疥方:取藜芦根, 咀令破,以泔浸之,以瓶盛,塞口,于灶边常
令暖,数日醋香,便中用。以砖瓦刮疥令赤,若强硬痂厚者,亦可以汤洗之,
去痂,拭燥,以药汁涂之。再上,愈。若多者,日别渐渐涂之,勿顿涂令遍
——羊瘦,不堪药势,便死矣。
     又方:去痂如前法。烧葵根为灰。煮醋淀,热涂之,以灰厚傅。再上,
愈。寒时勿剪毛,去即冻死矣。
     又方:腊月猪脂,加熏黄涂之,即愈。
     羊脓鼻眼不净者,皆以中水治方:以汤和盐,用杓研之极咸。涂之为佳。
更待冷,接取清,以小角受一鸡子者,灌两鼻各一角,非直水差,永自去虫。
五日后,必饮。以眼鼻净为候,不差,更灌,一如前法。
     羊脓鼻,口颊生疮如干癣者,名曰“可妒浑”,迭相染易,著者多死,
或能绝群,治之方:竖长竿于圈中,竿头施横板,令猕猴上居数日,自然差。
此兽辟恶,常安于圈中亦好。
     治羊“挟蹄”方:取羝羊脂,和盐煎使熟,烧铁令微赤,著脂烙之。著
干地,勿令水泥入。七日自然差耳。
     凡羊经疥得差者,至夏后初肥时,宜卖易之。不尔,后年春,疥发必死
矣。
     凡驴马牛羊收犊子、驹、羔法:常于市上伺候,见含重垂欲生者,辄买
取。驹、犊一百五十日,羊羔六十日,皆能自活,不复藉乳。乳母好,堪为
种产者,因留之以为种,恶者还卖:不失本价,坐嬴驹犊。还更买怀孕者。
一岁之中,牛马驴得两番,羊得四倍。羊羔腊月、正月生者,留以作种;余
月生者,剩而卖之。用二万钱为羊本,必岁收千口。所留之种,率皆精好,
与世间绝殊,不可同日而语之。何必羔犊之饶,又赢毡酪之利矣。羔有死者,
皮好作裘褥,肉好作干腊,及作肉酱,味又甚美。
      《家政法》曰:“养羊法,当以瓦器盛一升盐,悬羊栏中,羊喜盐,自
数还啖之,不劳人收。
      “羊有病,辄相污,欲令别病法:当栏前作渎,深二尺,广四尺,往还
皆跳过者无病;不能过者,入渎中行过,便别之。”
      《术》曰:“悬羊蹄着户上,辟盗贼。泽中放六畜,不用令他人无事横
截群中过。道上行,即不讳。”
      《龙鱼河图》曰:“羊有一角,食之杀人。”
                                    养猪       《尔雅》曰:“ , 。幺,幼。奏者,豱。”“四 皆白曰豥。”
 “绝有力, 。牝,豝。”
      《小雅》云:彘、猪也。其子曰豚。一岁曰 。”
      《广雅》曰:“豨、狙、豭、彘,皆豕也。豯、 、豚也。”  ,“艾
豭也。”
     母猪取短喙无柔毛者良。 〔喙长则牙多;一厢三牙以上则不烦畜,为难
----------------------- 页面 47-----------------------肥故。有柔毛者,焰治难净也。〕
     牝者,子母不同圈。 〔子母同圈,喜相聚不食,则死伤。牡者同圈则无
嫌。〕 〔牡性游荡,若非家生,则喜浪失。〕圈大厌小。〔圈小则肥疾。〕
处不厌秽。 〔泥污得避暑。〕亦须小厂,以避雨雪。
     春夏草生,随时放牧。糟糠之属,当日别与。 〔糟糠经夏辄败,不中停
故。〕八、九、十月,放而不饲。所有糟糠,则蓄待穷冬春初。 〔猪性甚便
水生之草,杷耧水藻等令近岸,猪则食之,皆肥。〕
     初产者,宜煮谷饲之。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后犍。 〔三日掐尾,则
不畏风。凡犍猪死者,皆尾风所致耳。犍不截尾,则前大后小。犍者,骨细
肉多;不犍者,骨粗肉少。如犍牛法者,无风死之患。〕十一、十二月生子
豚,一宿,蒸之。 〔蒸法:索笼盛豚,著甑中,微火蒸之,汗出便罢。〕不
蒸则脑冻不合,不出旬便死。 〔所以然者,豚性脑少,寒盛则不能自暖,故
须暖气助之。〕
     供食豚,乳下者佳,简取别饲之。愁其不肥——共母同圈,粟豆难足—
—宜埋车轮为食场,散粟豆于内,小豚足食,出入自由,则肥速。
      《杂五行书》曰:“悬腊月猪羊耳著堂梁上,大富。”
      《淮南万毕术》曰:“麻盐肥豚豕。”〔“取麻子三升,捣千余杵,煮
为羹,以盐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饲豕即肥也。”〕
                                   养鸡       《尔雅》曰:“鸡,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鸡,健。绝有力,奋。”  “鸡三尺曰 ”郭璞注曰:“阳沟巨 ,古之名鸡。”
      《广志》曰:“鸡有胡髯、五指、金骹、反翅之种。大者蜀,小者荆。
白鸡金骹者,鸣美。吴中送长鸣鸡,鸡鸣长,倍于常鸡。”
      《异物志》曰:“九真长鸣鸡最长,声甚好,清朗。鸣未必在曙时,潮
水夜至,因之并鸣,或名曰 '伺潮鸡’。”
      《风俗通》云:“俗说朱氏公化而为鸡,故呼鸡者,皆言 '朱朱’。”
      《玄中记》云:“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桃树,名曰'桃都’,枝相去
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而鸣也。”
     鸡种,取桑落时生者良, 〔形小,浅毛,脚细短者是也。守窠,少声,
善育雏子。〕春夏生者则不佳。〔形大,毛羽悦泽,脚粗长者是,游荡饶声,
产、乳易厌,既不守窠,则无缘蕃息也。〕
     鸡,春夏雏,二十日内,无令出窠,饲以燥饭。〔出窠早,不免乌、鸱;
与湿饭,则令脐脓也。〕
     鸡栖,宜据地为笼,笼内著栈。虽鸣声不朗,而安稳易肥,又免狐狸之
患。若任之树林,一遇风寒,大者损瘦,小者或死。
     燃柳柴,杀鸡雏:小者死,大者盲。〔此亦烧穰杀瓠之流,其理难悉。〕
     养鸡令速肥,不杷屋,不暴园,不畏乌、鸱、狐狸法:别筑墙匡,开小
门;作小厂,令鸡避雨日。雌雄皆斩去六翮,无令得飞出。常多收秕、稗、
胡豆之类以养之,亦作小槽以贮水。荆藩为栖,去地一尺。数扫去尿。凿墙
为窠,亦去地一尺。唯冬天著草——不茹则子冻。春夏秋三时则不须,直置
土上,任其产,伏;留草则昆虫生。雏出则著外许,以罩笼之。如鹌鹑大,
还内墙匡中。其供食者,又别作墙匡,蒸小麦饲之,三七日便肥大矣。
----------------------- 页面 48-----------------------     取谷产鸡子供常食法:别取雌鸡,勿令与雄相杂,其墙匡、斩翅、荆栖、
土窠,一如前法。唯多与谷,令竟冬肥盛,自然谷产矣。一鸡生百余卵,不
雏,并食之无咎。饼、炙所须,皆宜用此。
     瀹鸡子法:打破,泻沸汤中,浮出,即掠取,生熟正得,即加盐醋也。
     炒鸡子法: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擘葱白,下盐米、浑豉,
麻油炒之,甚香美。
      《孟子》曰:“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家政法》曰:“养鸡法:二月先耕一亩作田,秫粥洒之,刈生茅覆上,
自生白虫。便买黄雌鸡十只,雄一只。于地上作屋,方广丈五,于屋下悬箦,
令鸡宿上。并作鸡笼,悬中。夏月盛昼,鸡当还屋下息。并于园中筑作小屋,
覆鸡得养子,乌不得就。”
      《龙鱼河图》曰:“玄鸡白头,食之病人。鸡有六指者亦杀人。鸡有五
色者亦杀人。”
      《养生论》曰:“鸡肉不可食小儿,食令生蚘,又令体消瘦。鼠肉味甘,
无毒,令小儿消谷,除寒热,炙食之,良也。”
                                 养鹅、鸭       《尔雅》曰:“舒雁,鹅。”
      《广雅》曰:“ 鹅,野鹅也。”
      《说文》曰:“         ,野鹅也。”
     晋沈充《鹅赋·序》曰:“于时绿眼黄喙,家家有焉。太康中得大苍鹅,
从喙至足,四尺有九寸,体色丰丽,鸣声惊人。”
      《尔雅》曰:“舒凫,鹜。”
      《说文》云:“鹜,舒凫。”
      《广雅》曰:“ 、凫、鹜,鸭也。”
      《广志》曰:“野鸭,雄者赤头,有距。鹜生百卵,或一日再生;有露
华鹜,以秋冬生卵:并出蜀中。”
     鹅、鸭,并一岁再伏者为种。 〔一伏者得子少;三伏者,冬寒,雏亦多
死也。〕
     大率鹅三雌一雄,鸭五雌一雄。鹅初辈生子十余,鸭生数十;后辈皆渐
少矣。 〔常足五谷饲之,生子多;不足者,生子少。〕
     欲于厂屋之下作窠, 〔以防猪犬狐狸惊恐之害。〕多著细草于窠中,令
暖。先刻白木为卵,窠别著一枚以诳之。 〔不尔,不肯入窠,喜东西浪生;
若独著一窠,后有争窠之患。〕生时寻即收取,别著一暖处,以柔细草覆藉
之。 〔停置窠中,冻即雏死。〕
     伏时,大鹅一十子,大鸭二十子;小者减之。 〔多则不周。〕数起者,
不任为种。 〔数起则冻冷也。〕其贪伏不起者,须五六日一与食,起之令洗
浴。 〔久不起者,饥羸身冷,虽伏无热。〕
     鹅鸭皆一月雏出,量雏欲出之时,四五日内,不用闻打鼓、纺车、大叫、
猪、犬及舂声;又不用器淋灰,不用见新产妇。 〔触忌者,雏多厌杀,不能
自出;假令出,亦寻死也。〕
     雏既出,别作笼笼之。先以粳米为粥糜,一顿饱食之,名曰“填嗉”。
----------------------- 页面 49----------------------- 〔不尔喜轩虚羌量而死。〕然后以粟饭,切苦菜、芜菁英为食。以清水与之,
浊则易。 〔不易,泥塞鼻则死。〕入水中,不用停久,寻宜驱出。〔此既水
禽,不得水则死;脐未合,久在水中,冷彻亦死。〕于笼中高处。敷细草,
令寝处其上。 〔雏小,脐未合,不欲冷也。〕十五日后,乃出笼。〔早放者,
非直乏力致困,又有寒冷,兼乌鸱灾也。〕鹅唯食五谷、稗子及草、菜,不
食生虫。 〔《葛洪方》曰:“居'射工’之地,当养鹅,鹅见此物能食之,
故鹅辟此物也。”〕鸭,靡不食矣。水稗实成时,尤是所便,啖此足得肥充。
供厨者,子鹅百日以外,子鸭六七十日,佳。过此肉硬。大率鹅鸭六年以上,
老,不复生伏矣,宜去之。少者,初生,伏又未能工。唯数年之中佳耳。
      《风土记》曰:“鸭,春季雏,到夏五月则任啖,故俗五六月则烹食之。”
     作杬子法:纯取雌鸭,无令杂雄,足其粟豆,常令肥饱,一鸭便生百卵。
 〔俗所谓“谷生”者。此卵既非阴阳合生,虽伏亦不成雏,宜以供膳,幸无
麛卵之咎也。〕
     取杬木皮, 〔《尔雅》曰:“杬,鱼毒。”郭璞注曰:“杬,大木,子
似栗,生南方,皮厚汁赤,中藏卵、果。”无杬皮者,虎杖根、牛李根,并
任用。 《尔雅》云:“蒤,虎杖。”郭璞注云:“似红草,粗大,有细节,
可以染赤。”〕净洗细茎,锉,煮取汁。率二斗,及热下盐一升和之。汁极
冷,内瓮中, 〔汁热,卵则致败,不堪久停。〕浸鸭子。一月任食。煮而食
之,酒食俱用。咸彻则卵浮。〔吴中多作者,至数十斛。久停弥善,亦得经
夏也。〕
                                   养鱼      种莼、藕、莲、芡、芰附
      《陶朱公养鱼经》曰:“威王聘朱公,问之曰'闻公在湖为渔父,在齐
为鸱夷子皮,在西戎为赤精子,在赵为范蠡,有之乎?’曰:'有之。’曰:
 '公任足千万,家累亿金,何术乎?’“朱公曰'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
一。水畜,所谓鱼池也。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求怀子鲤鱼长三尺者
二十头,牡鲤鱼长三尺者四头,以二月上庚日内池中,令水无声,鱼必生。
至四月,内一神守;六月,内二神守;八月,内三神守。'神守’者,鳖也。
所以内鳖者,鱼满三百六十,则蛟龙为之长,而将鱼飞去;内鳖,则鱼不复
去,在池中,周绕九洲无穷,自谓江湖也。至来年二月,得鲤鱼长一尺者一
万五千枚,三尺者四万五千枚,二尺者万枚。枚直五十,得钱一百二十五万。
至明年,得长一尺者十万枚,长二尺者五万枚,长三尺者五万枚,长四尺者
四万枚。留长二尺者二千枚作种。所余皆货,得钱五百一十五万钱,候至明
年。不可胜计也。”
      “王乃于后苑治池。一年,得钱三十余万。池中几洲、八谷,谷上立水
二尺,又谷中立水六尺。
      “所以养鲤者,鲤不相食,易长又贵也。”〔如朱公收利,未可顿求。
然依法为池,养鱼必大丰足,终天靡穷,斯亦无赀之利也。〕
     又作鱼池法:三尺大鲤,非近江湖,仓卒难求;若养小鱼,积年不大。
欲令生大鱼法:要须载取薮泽陂湖饶大鱼之处、近水际土十数载,以布池底,
二年之内,即生大鱼。盖由土中先有大鱼子,得水即生也。
     莼 〔《南越志》〕云:“石莼,似紫菜,色青。”
----------------------- 页面 50-----------------------      《诗》云:思乐泮水,言采其茆。”毛云:“茆,凫葵也。”《诗义疏》
云:“茆,与葵相似。叶大如手,赤圆,有肥,断著手中,滑不得停也。茎
大如箸。皆可生食,又可汋,滑美。江南人谓之莼莱,或谓之水葵。”
      《本草》云:“治痟渴、热痹。”又云:“冷,补下气。杂鳢鱼作羹,
亦逐水而性滑。谓之淳菜,或谓之水芹。服食之家,不可多啖。”〕
     种莼法:近陂湖者,可于湖中种之;近流水者,可决水为池种之。以深
浅为候,水深则茎肥而叶少,水浅则叶多而茎瘦。莼性易生,一种永得。宜
净洁,不耐污,粪秽入池即死矣。种一斗余许,足以供用也。
     种藕法:春初掘藕根节头,著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
     种莲子法:八月、九月中,收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子头,令皮薄。
取墐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长二寸,使蒂头平重,磨处尖锐。泥干时,
掷于池中,重头沈下,自然周正。皮薄易生,少时即出。其不磨者,皮既坚
厚,仓卒不能生也。
     种芡法:一名“鸡头”,一名“雁喙”,即今“芡子”是也。由于形上
花似鸡冠,故名曰“鸡头”。八月中收取,擘破,取子,散著池中,自生也。
     种芰法:一名菱。秋上子黑熟时,收取,散著池中,自生矣。
      《本草》云“莲、菱、芡中米,上品药。食之,安中补藏,养神强志,
除百病,益精气,耳目聪明,轻身耐老。多蒸曝,蜜和饵之,长生神仙。”
多种,俭岁资此,足度荒年。
----------------------- 页面 51-----------------------                                   卷七                                     货殖      范蠡曰:“计然云:'旱则资车,水则资舟,物之理也。’”
     白圭曰:“趣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故曰:吾治生犹伊尹、吕尚之谋,孙
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汉书》曰:“秦汉之制,列侯、封君食租,岁率户二百,千户之君则
二十万;朝觐、聘享出其中。庶民、农、工、商贾,率亦岁万息二千,百万
之家则二十万;而更徭、租赋出其中,……
      “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蹏,〔“孟康曰:五十匹也。蹏,古蹄字。”〕
牛蹄、角千, 〔“孟康曰:一百六十七头。牛马贵贱,以此为率。”〕千足
羊; 〔“师古曰:“凡言千足者,二百五十头也。”〕泽中,千足彘;水居,
千石鱼陂;“师古曰:言有大陂养鱼,一岁收千石。鱼以斤两为计。”〕山
居,千章之楸; 〔“楸任方章者千枚也。〔“师古曰:大材曰章,解在《百
官公卿表》。”〕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粟,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
荥南济、河之间千树楸,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
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 〔“孟康曰:一钟受六斛四斗。师古曰:一
亩收钟者,凡千亩。”〕若千亩栀、茜, 〔“孟康曰:茜草、栀子,可用染
也。”〕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候等。
      “谚曰:'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
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师古曰:言其易以得利也。”〕
      “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师古曰:千缸以酿酒。”〕 、酱
千缸, 〔“师古曰:缸,长颈罂也,受十升。”〕浆千儋,〔“孟康曰:儋,
罂也。师古曰:儋,人儋之也,一儋两罂。儋。”〕屠牛、羊、彘千皮,谷
籴千钟, 〔“师古曰:谓常籴取而居之。”〕薪藁千车,船长千丈,木千章,
 〔“洪洞方章材也。旧将作大匠掌材者曰章曹掾。”〕竹竿万个,轺车百乘,
 〔“师古曰:轺车,轻小车也。”〕牛车千两,木器漆者千枚,铜器千钧,
 〔“钧,三十斤也。”〕素木、铁器若栀、茜千石,〔“孟康曰:百二十斤
为石。素木,素器也。”〕马蹄、噭千, 〔“师古曰:噭,口也。蹄与口共
千,则为马二百也。噭。”〕牛千足,羊、彘千双,僮手指千,〔“孟康曰:
僮,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口,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 '手指’,以
别马牛蹄角也。师古曰:手指,谓有巧伎者,指千则人百。”〕筋、角、丹
砂千斤,其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 〔“师古曰:文,文缯也。帛
之有色者曰采。”〕荅布、皮革千石, 〔“孟康曰:荅布,白叠也。师古曰:
粗厚之布也。其价贱,故与皮革同其量耳,非白叠也。荅者,重厚之貌。”〕
漆千大斗, 〔“师古曰:大斗者,异于量米粟之斗也。今俗犹有大量。”〕
蘗曲、盐豉千合, 〔“师古曰:曲蘗以斤石称之,轻重齐则为合;盐豉则斗
斛量之,多少等亦为合。合者,相配为耦之言耳。今西楚荆、沔之俗,卖盐
豉者,盐、豉各一斗,则各裹而相随焉,此则合也。说者不晓,乃读为升合
之 '合’,又改作'台’,竞为解说,失之远矣。”〕鲐、 千斤, 〔“师
古曰:鲐,海鱼也。 、刀鱼也,饮而不食者。而说者妄读鲐为'夷’,非
惟失于训物,亦不知音矣。”〕 、鲍千钧,〔“帅古曰: ,膊鱼也,即
----------------------- 页面 52-----------------------今不著盐而干者也。鲍,今之 鱼也。而说者用读鲍为 鱼之 ,失义远 矣。郑康成以为: ,于煏室干之。亦非也。煏室干之,即 耳,盖今巴、 荆人所呼 ' 鱼’者是也,音居偃反。秦始皇载鲍乱臭,则是 鱼耳;而
煏室干者,本不臭也。”〕枣、栗千石者三之, 〔“师古曰:三千石。”〕
狐、貂裘千皮,羔羊裘千石, 〔“师古曰:狐、貂贵,故计其数;羔羊贱,
故称其量也。”〕旃席千具,它果采千种, 〔“师古曰:果采,谓于山野采
取果实也。”〕子贷金钱千贯,节驵侩, 〔“孟康曰:节,节物贵贱也,谓
除估侩,其余利比于千乘之家也。〕师古曰:侩者,合会二家交易者也;驵
者,其首率也。”贪贾三之,廉贾五之: 〔“孟康曰:贪贾,未当卖而卖,
未当买而买,故得利少,而十得其三;廉贾,贵乃卖,贱乃买,故十得五也。”〕
亦比千家之家。此其大率也。
      “卓氏曰:……吾闻岷山之下沃野,下有踆鸱,至死不饥。〔“孟康曰:
踆者蹲,水乡多鸱;其山下有沃野灌溉。师古曰:孟说非也。踆鸱,谓芋也。
其根可食在充粮,故无饥年。 《华阳国志》曰:汶山郡都安县有大芋如蹲鸱
也。”谚曰:富何卒?耕水窟;贫何卒?亦耕水窟。言下田能贫能富。……〕
      “丙氏……家,自父兄、子弟约:俯有拾,仰有取。”
      《淮南子》曰:贾多端则贫,工多伎则穷,心不一也。”〔高诱曰:“贾
多端,非一术;工多伎,非一能:故心不一也。”〕
                                造神麴并酒
                             女麴在卷九藏瓜中
     作三斛曲法:蒸、炒、生,各一斛。炒麦:黄,莫令焦。生麦:择治甚
令精好。种各别磨。磨欲细。磨讫,合和之。
     七月取中寅日,使童子著青衣,日未出时,面向杀地,汲水二十斛。勿
令人泼水,水长亦可泻却,莫令人用。其和曲之时,面向杀地和之,令使绝
强。团曲之人,皆是童子小儿,亦面向杀地,有污秽者不使。不得令人室近。
团曲,当日使讫,不得隔宿。屋用草屋,勿使瓦屋。地须净扫,不得秽恶;
勿令湿。画地为阡陌,周成四巷。作“曲人”,各置巷中,假置“曲王”,
王者五人。曲饼随阡陌比肩相布。
     布讫,使主人家一人为主,莫令奴客为主。与“王”酒脯之法:湿“曲
王”手中为碗,碗中盛酒、脯、汤饼。主人三遍读文,各再拜。
     其房欲得板户,密泥涂之,勿令风入。至七日开,当处翻之,还令泥户。
至二七日,聚曲,还令涂户,莫使风入。至三七日,出之,盛著瓮中,涂头。
至四七日,穿孔,绳贯,日中曝,欲得使干,然后内之,其曲饼,手团二寸
半,厚九分。
     祝曲文:东方青帝土公、青帝威神,南方赤帝土公、赤帝威神,西方白
帝土公、白帝威神,北方黑帝土公、黑帝威神,中央黄帝土公、黄帝威神,
某年、月,某日、辰,朝日,敬启五方五土之神:
     主人某甲,谨以七月上辰,造作麦曲数千百饼,阡陌纵横,以辨疆界,
须建立五王,各布封境。酒、脯之荐,以相祈请,愿垂神力,勤鉴所领:使
虫类绝踪,穴虫潜影;衣色锦布,或蔚或炳。杀热火焚,以烈以猛;芳越薰
椒,味超和鼎。饮利君子,既醉既逞;惠彼小人,亦恭亦静。敬告再三,格
----------------------- 页面 53-----------------------言斯整。神之听之,福应自冥。人愿无违,希从毕永。急急如律令。
     祝三遍,各再拜。
     造酒法:全饼曲,晒经五日许,日三过以炊帚刷治之,绝令使净。若遇
好日,可三日晒。然后细锉,布帊盛,高屋厨上晒经一日,莫使风土秽污。
乃平量曲一斗,臼中捣令碎。若浸曲一斗,与五升水。浸曲三日,如鱼眼汤
沸,酘米。其米绝令精细。淘米可二十遍。酒饭,人狗不令啖。淘米及炊釜
中水、为酒之具有所洗浣者,悉用河水佳也。
     若作秫、黍米酒,一斗曲,杀米二石一斗:第一酘,米三斗;停一宿,
酘米五斗;又停再宿,酘米一石;又停三宿,酘米三斗。其酒饭,欲得弱炊,
炊如食饭法,舒使极冷,然后纳之。
     若作糯米酒,一斗曲,杀米一石八斗。唯三过酘米毕。其炊饭法,直下
酘,不须报蒸。其下馈法:出馈瓮中,取釜下沸汤浇之,仅没饭便止。此元
仆射家法。
     又造神曲法:其麦蒸、炒、生三种齐等,与前同;但无复阡陌、酒脯、
汤饼、祭曲王及童子手团之事矣。
     预前事麦三种,合和细磨之。七月上寅日作曲。溲欲刚,捣欲精细,作
熟。饼用圆铁范,令径五寸,厚一寸五分,于平板上,令壮士熟踏之。以杙
刺作孔。
     净扫东向开户屋,布曲饼于地,闭塞窗户,密泥缝隙,勿令通风。满七
日翻之,二七日聚之,皆还密泥。三七日出外,日中曝令燥,曲成矣。任意
举、阁,亦不用瓮盛。瓮盛者则曲乌肠,乌肠者,绕孔黑烂。若欲多作者任
人耳,但须三麦齐等,不以三石为限。
     此曲一斗,杀米三石;笨曲一斗,杀米六斗:省费悬绝如此。用七月七
日焦麦曲及春酒曲,皆笨曲法。
     造神曲黍米酒方:细锉曲,燥曝之。曲一斗,水九斗,米三石。须多作
者,率以此加之。其瓮大小任人耳。桑欲落时作,可得周年停。初下用米一
石,次酘五斗,又四斗,又三斗,以渐待米消即酘,无令势不相及。味足沸
定为熟。气味虽正,沸未息者,曲势未尽,宜更酘之;不酘则酒味苦、薄矣。
得所者,酒味轻香,实胜凡曲。初酿此酒者,率多伤薄,何者?犹以凡曲之
意忖度之,盖用米既少,曲势未尽故也,所以伤薄耳。不得令鸡狗见。所以
专取桑落时作者,黍必令极冷也。
     又神曲法:以七月上寅日造。不得令鸡狗见及食。看麦多少,分为三分:
蒸、炒二分正等;其生者一分,一石上加一斗半。各细磨,和之。溲时微令
刚,足手熟揉为佳。使童男小儿饼之,广三寸,厚二寸。须西厢东向开户屋
中,净扫地,地上布曲:十字立巷,令通人行;四角各造“曲奴”一枚。讫,
泥户勿令泄气。七日开户翻曲,还塞户。二七日聚,又塞之。三七日出之。
作酒时,治曲如常法,细锉为佳。
     造酒法:用黍米二斛,神曲一斗,水八斗。初下米五斗,米必令五六十
遍淘之。第二酘七斗米。三酘八斗米。满二百米以外,任意斟载。然要须米
微多,米少酒则不佳。冷暖之法,悉如常酿,要在精细也。
     神曲粳米醪法:春月酿之。燥曲一斗,用水七斗,粳米两石四斗。浸曲
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以毛袋漉去曲滓,又以绢滤
曲汁于瓮中,即酘饭。侯米消,又酘八斗;消尽,又酘八斗。凡三酘,毕。
若犹苦者,更以二斗酘之。此酒合醅饮之可也。
----------------------- 页面 54-----------------------     又作神曲方:以七月中旬以前作曲为上时,亦不必要须寅日;二十日以
后作者,曲渐弱。凡屋皆得作,亦不必要须东向开户草屋也。大率小麦生、
炒、蒸三种等分,曝蒸者令干,三种合和,碓 。净簸择,细磨。罗取麸,
更重磨,唯细为良,粗则不好。锉胡叶,煮三沸汤。待冷,接取清者,溲曲。
以相著为限,大都欲小刚,勿令太泽。捣令可团便止,亦不必满千杵。以手
团之,大小厚薄如蒸饼剂,令下微浥浥。刺作孔。丈夫妇人皆团之,不必须
童男。
     其屋,预前数日著猫,塞鼠窟,泥壁,令净扫地。布曲饼于地上,作行
伍,勿令相逼,当中十字通阡陌,使容人行。作“曲王”五人,置之于四方
及中央:中央者面南,四方者面皆向内。酒脯祭与不祭,亦相似,今从省。
     布曲讫,闭户密泥之,勿使漏气。一七日,开户翻曲,还著本处,泥闭
如初。二七日聚之:若止三石麦曲者,但作一聚,多则分为两三聚;泥闭如
初。三七日,以麻绳穿之,五十饼为一贯,悬著户内,开户,勿令见日。五
日后,出著外许悬之。昼日晒,夜受露霜,不须覆盖。久停亦尔,但不用被
雨。此曲得三年停,陈者弥好。
     神曲酒方:净扫刷曲令净,有土处,刀削去,必使极净。反斧背椎破,
令大小如枣、栗;斧刃则杀小。用故纸糊席,曝之。夜乃勿收,令受霜露。
风、阴则收之,恐土污及雨润故也。若急须者,曲干则得;从容者,经二十
日许受霜露,弥令酒香。曲必须干,润湿则酒恶。
     春秋二进酿者,皆得过夏;然桑落时作者,乃胜于春。桑落时稍冷,初
浸曲,与春同;及下酿,则茹瓮——止取微暖,勿太厚,太厚则伤热。春则
不须,置瓮于砖上。
     秋以九月九日或十九日收水,春以正月十五日,或以晦日,及二月二日
收水,当日即浸曲。此四日为上时,余日非下得作,恐不耐久。收水法,河
水第一好;远河者取极甘井水,小咸则不佳。
     渍曲法:春十日或十五日,秋十五或二十日。所以尔者,寒暖有早晚故
也。但候曲香沫起,便下酿。过久曲生衣,则为失候;失候则酒重钝,不复
轻香。
     米必细 ,净淘三十许遍;若淘米不净,则酒色重浊。大率曲一斗,春
用水八斗,秋用水七斗;秋杀米三石,春杀米四石。初下酿,用黍米四斗,
再馏弱炊,必令均熟,匀使坚刚、生减也。于席上摊黍饭令极冷,贮出曲汁,
于盆中调和,以手搦破之,无块,然后内瓮中。春以两重布覆,秋于布上加
毡,若值天寒,亦可加草。一宿、再宿,候米消,更酘六斗。第三酘用米或
七八斗。第四、第五、第六酘,用米多少,皆候曲势强弱加减之,亦无定法。
或再宿一酘,三宿一酘,无定准,惟须消化乃酘之。每酘皆挹取瓮中汁调和
之,仅得和黍破块而已,不尽贮出。每酘即以酒杷遍搅令均调,然后盖瓮。
     虽言春秋二时杀米三石、四石,然要须善候曲势:曲势未穷,米犹消化
者,便加米,唯多为良。世人云:“米过酒甜。”此乃不解法候。酒冷沸止,
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势尽。
     酒若熟矣,押出,清澄,竟夏直以单布覆瓮口,斩席盖布上,慎勿瓮泥;
瓮泥封交即酢坏。
     冬亦得酿,但不及春秋耳。冬酿者,必须厚茹瓮、覆盖。初下酿,则黍
小暖下之。一发之后,重酘时,还摊黍使冷——酒发极暖,重酿暖黍,亦酢
矣。
----------------------- 页面 55-----------------------     其大瓮多酿者,依法倍加之。其糠、沈杂用,一切无忌。
     河东神曲方:七月初治麦,七日作曲。七日未得作者,七月二十日前亦
得。麦一石者,六斗炒,三斗蒸,一斗生,细磨之。桑叶五分,苍耳一分,
艾一分,茱萸一分——若无茱萸,野蓼亦得用——合煮取汁,令如酒色。漉
去滓,待冷,以和曲,勿令太泽。捣千杵。饼如凡饼,方范作之。
     卧曲法:先以麦  布地,然后著曲讫,又以麦  覆之。多作者,可以
用箔、槌,如养蚕法。覆讫,闭户。七日,翻曲,还以  覆之。二七日,
聚曲,亦还覆之。三七日,瓮盛。后经七日。然后出曝之。
     造酒法:用黍米。曲一斗,杀米一石。秫米令酒薄,不任事。治曲必使
表里、四畔、孔内,悉皆净削,然后细锉,令如枣、栗。曝便极干。一斗曲,
用水二斗五升。
     十月桑落初冻则收水酿者为上时。春酒正月晦日收水为中时。春酒,河
南地暖,二月作;河北地寒,三月作;大率用清明节前后耳。初冻后,尽年
暮,水脉既定,收取则用;其春酒及余月,皆须煮水为五沸汤,待冷浸曲,
不然则动。十月初冻尚暖,未须茹瓮;十一月、十二月,须黍穰茹之。
     浸曲,冬十月,春七日,侯曲发,气香沫起,便酿。隆冬寒厉,虽日茹
瓮,曲汁犹冻,临下酿时,宜漉出冻凌,于釜中融之——取液而已,不得令
热。凌液尽,还泻著瓮中,然后下黍,不尔则伤冷。假令瓮受五石米者,初
下酿,止用米一石。淘米须极净,水清乃止。炊为 ,下著空瓮中,以釜中
炊汤,及热沃之,令 上水深一寸余便止。以盆合头。良久水尽, 极熟软,
便于席上摊之使冷。贮汁于盆中,搦黍令破,泻著瓮中,复以酒杷搅之。每
酘皆然。唯十一月、十二月天寒水冻,黍须人体暖下之;桑落、春酒,悉皆
冷下。初冷下者,酘亦冷;初暖下者,酘亦暖;不得回易冷热相杂。次酘八
斗,次酘七斗,皆须候曲  强弱增减耳,亦无定数。      大率中分米:半前作沃 ,半后作再馏黍。纯作沃 ,酒便钝;再馏黍,
酒便轻香:是以须中半耳。
     冬酿六七酘,春作八九酘。冬欲温暖,春欲清凉。酘米太多则伤热,不
能久。春以单布覆瓮,冬用荐盖之。冬,初下酿时,以炭火掷著瓮中,拔刀
横于瓮上。酒熟乃去之。冬酿十五日熟,春酿十日熟。
     至五月中,瓮别碗盛,于日中炙之,好者不动,恶者色变。色变者宜先
饮,好者留过夏。但合醅停须臾便押出,还得与桑落时相接。地窖著酒,令
酒土气,唯连檐草屋中居之为佳。瓦屋亦热。作曲、浸曲、炊、酿,一切悉
用河水。无手力之家,乃用甘井水耳。
      《淮南万毕术》曰:“酒薄复厚,渍以莞浦。”〔“断浦渍酒中,有顷
出之,酒则厚矣。”〕
     凡冬月酿酒,中冷不发者,以瓦瓶盛热汤,坚塞口,又于釜汤中煮瓶,
令极热,引出,著酒瓮中,须臾即发。
                              白醪麴皇甫吏部家法      作白醪曲法:取小麦三石,一石熬之,一石蒸之,一石生。三等合和,
细磨作屑。煮胡叶汤,经宿使冷,和麦屑,捣令熟。踏作饼:圆铁作范,径
五寸,厚一寸余。床上置箔,箔上安蘧蒢,蘧蒢上置桑薪灰,厚二寸。作胡
----------------------- 页面 56-----------------------叶汤令沸,笼子中盛曲五六饼许,著汤中,少时出,卧置灰中,用生胡叶覆
上——以经宿,勿令露湿——特覆曲薄遍而已。七日翻,二七日聚,三七日
收,曝令干。作曲屋,密泥户,勿令风入。若以床小,不得多著曲者,可四
角头竖槌,重置椽箔如养蚕法。七月作之。
     酿白醪法:取糯米一石,冷水净淘,漉出著瓮中,作鱼眼沸汤浸之。经
一宿,米欲绝酢,炊作一馏饭,摊令绝冷。取鱼眼汤沃浸米泔二斗,煎取六
升,著瓮中,以竹扫冲之,如茗渤。复取水六斗,细罗曲末一斗,合饭一时
内瓮中,和搅令饭散。以毡物裹瓮,并口覆之。经宿米消,取生疏布漉出糟。
别炊好糯米一斗作饭,热著瓮中为汛,以单布覆瓮。经一宿,汛米消散,酒
味备矣。若天冷,停三五日弥善。
     一酿:一斛米,一斗曲末,六斗水,六升浸米浆。若欲多酿,依法别瓮
中作,不得并在一瓮中。四月、五月、六月、七月皆得作之。其曲预三日以
水洗令净,曝干用之。
                                    法酒      酿法酒,皆用春酒曲。其米、糠、沈汁、 、饭,皆不用人及狗鼠食之。
     黍米法酒:预锉曲,曝之令极燥。三月三日,秤曲三斤三两,取水三斗
三升浸曲。经七日,曲发,细泡起,然后取黍米三斗三升,净淘——凡酒米,
皆欲极净,水清乃止,法酒尤宜存意,淘米不得净,则酒黑——炊作再馏饭。
摊使冷,著曲汁中,搦黍令散。两重布盖瓮口。侯米消尽,更炊四斗半米酘
之。每皆搦令散。第三酘,炊米六斗。自此以后,每酘以渐加米。瓮无大小,
以满为限。酒味醇美,宜合醅饮之。饮半,更炊米重酘如初,不著水、曲,
唯以渐加米,还得满瓮。竟夏饮之,不能穷尽,所谓神异矣。
     作当梁法酒:当梁下置瓮,故曰“当梁”。以三月三日日未出时,取水
三斗三升,干曲末三斗三升,炊黍米三斗三升为再馏黍,摊使极冷:水、曲、
黍俱时下之。三月六日,炊米六斗酘之。三月九日,炊米九斗酘之。自此以
后,米之多少,无复斗数,任意酘之,满瓮便止。若欲取者,但言“偷酒”,
勿云取酒。假令出一石,还炊一石米酘之,瓮还复满,亦为神异。其糠、沈
悉泻坑中,勿令狗鼠食之。
     粳米法酒:糯米大佳。三月三日,取井花水三斗二升,绢簁曲末三斗三
升,粳米三斗三升——稻米佳,无者,旱稻米亦得充事——再馏弱炊,摊令
小冷,先下水、曲,然后酘饭。七日更酘,用米二石六斗四升,乃止——量
酒备足,便止。合醅饮者,不复封泥。令清者,以盆盖,密泥封之。经七日,
便极清澄。接取清者,然后押之。
      《食经》七月七日作法酒方:“一石曲作'燠饼’:编竹瓮下,罗饼竹
上,密泥瓮头。二七日出饼,曝令燥,还内瓮中。一石米,合得三石酒也。”
     又法酒方:焦麦曲末一石,曝令干,煎汤一石,黍一石,合糅,令甚熟。
以二月二日收水,即预煎汤,停之令冷。初酘之时,十日一酘,不得使狗鼠
近之。于后无若或八日、六日一酘,会以偶日酘之,不得只日酘。二月中即
酘令足。常预煎汤停之,酘毕,以五升洗手,荡瓮。其米多少,依焦曲杀之。
     三九酒法:以三月三日,收水九斗,米九斗,焦曲末九斗——先曝干之:
一时和之,揉和令极熟。九日一酘,后五日一酘,后三日一酘。勿令狗鼠近
之。会以只日酘,不得以偶日也。使三月中,即令酘足,常预作汤,瓮中停
----------------------- 页面 57-----------------------之,酘毕,辄取五升洗手,荡瓮,倾于酒瓮中也。
     治酒酢法:若十石米酒,炒三升小麦,令甚黑,以绛帛再重为袋,用盛
之,周筑令硬如石,安在瓮底。经二七日后,饮之,即回。
     大州白坠曲方饼法:谷三石:蒸两石,生一石,别硙之令细,然后合和
之也。桑叶、胡葈叶、艾,各二尺围,长二尺许,合煮之使烂。去滓取汁,
以冷水和之,如酒色,和曲。燥湿以意酌之。日中捣三千六百杵,讫,饼之。
安置暖屋床上:先布麦秸厚二寸,然后置曲,上亦与秸二寸覆之。闭户勿使
露见风日。一七日,冷水湿手拭之令遍,即翻之。至二七日,一倒侧之。三
七日,笼之。四七日,出置日中,曝令干。
     作酒之法:净削刮去垢,打碎,末,令干燥。十斤曲,杀米一石五斗。
     作桑落酒法:曲末一斗,熟米二斗。其米令精细,净淘,水清为度。用
熟水一斗。限三酘便止。渍曲,候曲向发使酘,不得失时。勿令小儿人狗食
黍。
     作春酒,以冷水渍曲,余各同冬酒。
----------------------- 页面 58-----------------------                                   卷八                               常满盐、花盐      造常满盐法:以不津瓮受十石者一口,置庭中石上,以白盐满之,以甘
水沃之,令上恒有游水。须用时,挹取,煎,即成盐。还以甘水添之,取一
升,添一升。日曝之,热盛,还即成盐,永不穷尽。风尘阴雨则盖,天晴净,
还仰。若用黄盐、咸水者,盐汁则苦,是以必须白盐、甘水。
     造花盐、印盐法:五、六月中旱时,取水二斗,以盐一斗投水中,令消
尽;又以盐投之,水咸极,则盐不复消融。易器淘治沙汰之,澄去垢土,泻
清汁于净器中。盐滓甚白,不废常用。又一石还得八斗汁,亦无多损。
     好日无风尘时,日中曝令成盐,浮即接取,便是花盐,厚薄光泽似钟乳。
久不接取,即成印盐,大如豆,正四方,千百相似。成印辄沈,漉取之。花、
印二盐,白如珂雪,其味又美。
                                 作酱等法      十二月、正月为上时,二月为中时,三月为下时。用不津瓮, 〔瓮津则
坏酱。尝为菹、酢者,亦不中用之。〕置日中高处石上。 〔夏雨,无令水浸
瓮底。以一锉鏉一本作“生缩”铁钉子,背“岁杀”钉著瓮底石下,后虽有
妊娠妇人食之,酱亦不坏烂也。〕
     用春种乌豆, 〔春豆粒小而均,晚豆粒大而杂。〕于大甑中燥蒸之。气
馏半日许,复贮出更装之,回在上者居下, 〔不尔,则生熟不多调均也。〕
气馏周遍,以灰覆之,经宿无令火绝。 〔取干牛屎,圆累,令中央空,燃之
不烟,势类好炭。若能多收,常用作食,既无灰尘,又不失火,胜于草远矣。〕
啮看:豆黄色黑极熟,乃下,日曝取干。 〔夜则聚、覆,无令润湿。〕临欲
舂去皮,更装入甑中蒸,令气馏则下,一日曝之。明旦起,净簸择,满臼舂
之而不碎。 〔若不重馏,碎而难净。〕簸拣去碎者。作热汤,于大盆中浸豆
黄。良久,淘汰,挼去黑皮, 〔汤少则添,慎勿易汤;易汤走失豆味,令酱
不美也。〕漉而蒸之。 〔淘豆汤汁,即煮碎豆作酱,以供旋食。大酱则不用
汁。〕一炊顷,下置净席上,摊令极冷。
     预前,日曝白盐、黄蒸、草  、麦曲,令极干燥。 〔盐色黄者发酱苦,
盐若润湿令酱坏。黄蒸令酱赤美。草 令酱芬芳;  ,挼,簸去草土。曲
及黄蒸,各别捣末细簁——马尾罗弥好。〕大率豆黄三斗,曲末一斗,黄蒸
末一斗,白盐五升, 子三指一撮。 〔盐少令酱酢;后虽加盐,无复美味。
其用神曲者,一升当笨曲四升,杀多故也。〕豆黄堆量不概,盐、曲轻量平
概。三种量讫,于盆中面向“太岁”和之,〔向“太岁”,则无蛆虫也。〕
搅令均调,以手痛挼,皆令润彻。亦面向“太岁”内著瓮中,手挼令坚,以
满为限;半则难熟。盆盖,密泥,无令漏气。
     熟便开之, 〔腊月五七日,正月、二月四七日,三月三七日。〕当纵横
裂,周回离瓮,彻底生衣。悉贮出,搦破块,两瓮分为三瓮。日未出前汲井
花水,于盆中燥盐和之,率一石水,用盐三斗,澄取清汁。又取黄蒸于小盆
内减盐汁浸之,挼取黄沈,漉去滓。合盐汁泻著瓮中。〔率十石酱,用黄蒸
三斗。盐水多少,亦无定方,酱如薄粥便止:豆干饮水故也。〕
----------------------- 页面 59-----------------------     仰瓮口曝之。 〔谚曰:“萎蕤葵,日干酱。”言其美矣。〕十日内,每
日数度以杷彻底搅之。十日后,每日辄一搅,三十日止。雨即盖瓮,无令水
入。 〔水入则生虫。〕每经雨后,辄须一搅。解后二十日堪食:然要百日始
熟耳。
      《术》曰:“若为妊娠妇人坏酱者,取白叶棘子著瓮中,则还好。 〔俗
人用孝杖搅酱,及炙瓮,酱虽回而胎损。〕乞人酱时,以新汲水一盏,和而
与之,令酱不坏。”
     肉酱法:牛、羊、獐、鹿、兔肉皆得作。取良杀新肉,去脂,细锉。〔陈
肉干者不任用。合脂令酱腻。〕晒曲令燥,熟捣,绢簁。大率肉一斗,曲末
五升,白盐两升半,黄蒸一升, 〔曝干,熟捣,绢簁。〕盘上和令均调,内
瓮子中。 〔有骨者,和讫先捣,然后盛之。骨多髓,既肥腻,酱亦然也。〕
泥封,日曝。寒月作之。宜埋之于黍穰积中。二七日开看,酱出无曲气,便
熟矣。买新杀雉煮之,令极烂,肉销尽,去骨取汁,待冷解酱。〔鸡汁亦得。
勿用陈肉,令酱苦腻。无鸡、雉,好酒解之。还著日中。〕
     作卒成肉酱法:牛、羊、獐、鹿、兔、生鱼,皆得作。细锉肉一斗,好
酒一斗,曲末五升,黄蒸末一升,白盐一升, 〔曲及黄蒸,并曝干绢簁。唯
一月三十日停,是以不须咸,咸则不美。〕盘上调和令均,捣使熟,还擘破
如枣大。作浪中坑,火烧令赤,去灰,水浇,以草厚蔽之,令坩中才容酱瓶。
大釜中汤煮空瓶,令极热,出,干。掬肉内瓶中,令去瓶口三寸许, 〔满则
近口者焦。〕碗盖瓶口,熟泥密封。内草中,下土厚七八寸。 〔土薄火炽,
则令酱焦;熟迟气味美好。是以宁冷不焦;焦,食虽便,不复中食也。〕于
上燃干牛粪火,通夜勿绝。明日周时,酱出,便熟。〔若酱未熟者,还覆置,
更燃如初。〕临食,细切葱白,著麻油炒葱令熟,以和肉酱,甜美异常也。
     作鱼酱法: 〔鲤鱼、鲭鱼第一好;鳢鱼亦中。鲚鱼、鲐鱼即全作,不用
切。〕去鳞,净洗,拭令干,如脍法披破缕切之,去骨。大率成鱼一斗,用
黄衣三升, 〔一升全用,二升作末。〕白盐二升,〔黄盐则苦。〕干姜一升,
 〔末之。〕橘皮一合,〔缕切之。〕和令调均,内瓮子中,泥密封,日曝。
 〔勿令漏气。〕熟以好酒解之。
     凡作鱼酱、肉酱,皆以十二月作之,则经夏无虫。 〔余月亦得作,但喜
生虫,不得度夏耳。〕
     干鲚鱼酱法:一名刀鱼。六月、七月,取干鲚鱼,盆中水浸,置屋里,
一日三度易水。三日好净,漉,洗去鳞,全作勿切。率鱼一斗,曲末四升,
黄蒸末一升——无蒸,用麦糵末亦得——白盐二升半,于盘中和令均调,布
置瓮子,泥封,勿令漏气。二七日便熟。味香美,与生者无殊异。
      《食经》作麦酱法:小麦一石,渍一宿,炊,卧之,令生黄衣。以水一
石六斗,盐三升,煮作卤,澄取八斗,著瓮中。炊小麦投之,搅令调均。覆
著日中,十日可食。”
     作榆子酱法:治榆子人一升,捣末,筛之。清酒一升,酱五升,合和。
一月可食之。
     又鱼酱法:成脍鱼一斗,以曲五升,清酒二升,盐三升,橘皮二叶,合
和,于瓶内封。一日可食。甚美。
     作虾酱法:虾一斗,饭三升为糁,盐二升,水五升,和调。日中曝之。
经春夏不败。
     作燥脠法:羊肉二斤,猪肉一斤,合煮令熟,细切之。生姜五合,橘皮
----------------------- 页面 60-----------------------两叶,鸡子十五枚,生羊肉一斤,豆酱清五合。先取熟肉著甑上蒸令热,和
生肉;酱清、姜、橘和之。
     生脠法:羊肉一斤,猪肉白四两,豆酱清渍之,缕切。生姜、鸡子,春,
秋用苏、蓼,著之。
     崔寔曰:“正月,可作诸酱,肉酱、清酱。四月,立夏后,铜鱼作酱。
五月,可为酱。上旬 豆,中庚煮之。以碎豆作 '末都’。至六月、七月之
交,分以藏瓜。可作鱼酱。”
     作       法:〔昔汉武帝逐夷至于海滨,闻有香气而不见物。令人推求,
乃是渔父造鱼肠于坑中,以至土覆之,香气上达。取而食之,以为滋味。逐
夷得此物,因名之,盖鱼肠酱也。〕取石首鱼、鲨鱼、鲻鱼三种肠、肚、胞,
齐净洗,空著白盐,令小倚咸内器中,密封,置日中。夏二十日,春秋五十
日,冬百日,乃好熟。食时下姜、酢等。
     藏蟹法:九月内,取母蟹, 〔母蟹脐大圆,竟腹下;公蟹狭而长。〕得
则著水中,勿令伤损及死者。一宿则腹中净。 〔久则吐黄,吐黄则不好。〕
先煮薄糖, 〔糖,薄饧。〕著活蟹于冷糖瓮中一宿。煮蓼汤,和白盐,特须
极咸。待冷,瓮盛半汁,取糖中蟹内著盐蓼汁中,便死, 〔蓼宜少著,蓼多
则烂。〕泥封。二十日。出之,举蟹脐,著姜末,还复脐如初。内著坩瓮中,
百个各一器,以前盐蓼汁浇之,令没。密封,勿令漏气,便成矣。特忌风里,
风则坏而不美也。
     又法:直煮盐蓼汤,瓮盛,诣河所,得蟹则内盐汁里,满便泥封。虽不
及前味,亦好。慎风如前法。食时下姜末调黄,盏盛姜酢。
                                   作豉法      作豉法:先作暖荫屋,坎地深三二尺。屋必以草盖,瓦则不佳。密泥塞
屋牖,无令风及虫鼠入也。开小户,仅得容人出入。厚作藁篱以闭户。
     四月、五月为上时,七月二十日后八月为中时,余月亦皆得作,然冬夏
大寒大热,极难调适。大都每四时交会之际,节气未定,亦难得所。常以四
孟月十日后作者,易成而好。大率常欲令温如人腋下为佳。若等不调,宁伤
冷,不伤热;冷则穰覆还暖,热则臭败矣。
     三间屋,得作百石豆。二十石为一聚。常作者,番次相续,恒有热气,
春秋冬夏,皆不须穰覆。作少者,唯须冬月乃穰覆豆耳。极少者,犹须十石
为一聚;若三五石,不自暖,难得所,故须以十石为率。
     用陈豆弥好;新豆尚湿,生熟难均故也。净扬簸,大釜煮之,申舒如饲
牛豆,掐软便止,伤熟则豉烂。漉著净地掸之,冬宜小暖,夏须极冷,乃内
荫屋中聚置。一日再入,以手刺豆堆中候看:如人腋下暖,便须翻之。翻法:
以杷锨略取堆里冷豆为新堆之心,以次更略,乃至于尽。冷者自然在内,暧
者自然居外。还作尖堆,勿令婆陀。一日再候,中暖更翻,还如前法作尖堆。
若热汤人手者,即为失节伤热矣。凡四五度翻,内外均暖,微著白衣,于新
翻讫时,便小拨峰头令平,团团如车轮,豆轮厚二尺许乃止。复以手候,暖
则还翻。翻讫,以杷平豆,令渐薄,厚一尺五寸许。第三翻,一尺;第四翻,
厚六寸。豆便内外均暖,悉著白衣,豉为粗定。从此以后,乃生黄衣,复掸
豆令厚三寸,便闭户三日。自此以前,一日再入。
----------------------- 页面 61-----------------------     三日开户,复以锨东西作垅耩豆,如谷垅形,令稀穊均调。锨铲沙,必
令至地——豆若著地,即便烂矣。耩遍,以杷耩豆,常令厚三寸。间日耩之。
后豆著黄衣,色均足,出豆于屋外,净扬簸去衣。布豆尺寸之数,盖是大率
中平之言矣。冷即须微厚,热则须微薄,尤须以意斟量之。
     扬簸讫,以大瓮盛半瓮水,内豆著瓮中,以杷急抨之使净。若初煮豆伤
熟者,急手抨净即漉出;若初煮豆微生,则抨净宜小停之。使豆小软则难熟,
太软则豉烂。水多则难净,是以正须半瓮尔。漉出,著筐中,令半筐许,一
人捉筐,一人更汲水于瓮上就筐中淋之,急斗擞筐,令极净,水清乃止。淘
不净,令豉苦。漉水尽,委著席上。
     先多收谷 ,于此时内谷 于荫屋窖中,掊谷蒢作窖底,厚二三尺许,
以蘧蒢蔽窖。内豆于窖中,使一人在窖中以脚蹑豆,令坚实。内豆尽,掩席
覆之,以谷 埋席上,厚二三尺许,复蹑令坚实。夏停十日,春秋十二三日,
冬十五日,便熟。过此以往则伤苦;日数少者,豉白而用费;唯合熟,自然
香美矣。若自食欲久留不能数作者,豉熟则出曝之,令干,亦得周年。
     豉法难好易坏,必须细意人,常一日再看之。失节伤热,臭烂如泥,猪
狗亦不食;其伤冷者,虽还复暖,豉味亦恶:是以又须留意,冷暖宜适,难
于调酒。
     如冬月初作者,须行以谷 烧地令暖,勿焦,乃净扫。内豆于荫屋中,
则用汤浇黍穄穰令暖润,以覆豆堆。每翻竟,还以初用黍穰周匝覆盖。若冬
作,豉少屋冷,穰覆亦不得暖者,乃须于荫屋之中,内微然烟火,令早暖,
不尔则伤寒矣。春秋量其寒暖,冷亦宜覆之。每人出,皆还谨密闭户,勿令
泄其暖热之气也。
      《食经》作豉法:“常夏五月至八月,是时月也。率一石豆,熟澡之,
渍一宿。明日,出,蒸之,手捻其皮破则可,便敷于地——地恶者,亦可席
上敷之——令厚二寸许。豆须通冷,以青茅覆之,亦厚二寸许。三日视之,
要须通得黄为可。去茅,又薄掸之,以手指画之,作耕垄。一日再三如此。
凡三日作此,可止。更煮豆,取浓汁,并秫米女曲五升,盐五升,合此豉中。
以豆汁洒溲之,令调,以手抟,令汁出指间,以此为度。毕,纳瓶中,若不
满瓶,以矫桑叶满之,勿抑。乃密泥之中庭。二十七日,出,排曝令燥。更
蒸之时,煮矫桑叶汁洒溲之,乃蒸如炊熟久,可复排之。此三蒸曝则成。”
     作家理食豉法:随作多少,精择豆,浸一宿,旦炊之,与炊米同。若作
一石豉,炊一石豆。熟,取生茅卧之,如作女曲形。二七日,豆生黄衣,簸
去之,更曝令燥。后以水浸令湿,手抟之,使汁出——从指歧间出——为佳,
以著瓮器中。掘地作坎,令足容瓮器。烧坎中令热,内瓮著坎中。以桑叶盖
豉上,厚三寸许,以物盖瓮头,令密涂之。十许日成,出,曝之,令浥浥然。
又蒸熟,又曝。如此三遍,成矣。
     作麦豉法:七月、八月中作之,余月则不佳。 治小麦,细磨为面,以
水拌而蒸之。气馏好熟,乃下,掸之令冷,手挼令碎,布置覆盖,一如麦
    、黄蒸法。七日衣足,亦勿簸扬,以盐汤周遍洒润之。更蒸,气馏极熟,
乃下,掸去热气,及暖内瓮中,盆盖,于蘘粪中燠之。二七日,色黑,气香,
味美,便熟。抟作小饼,如神曲形,绳穿为贯,屋里悬之。纸袋盛笼,以防
青蝇、尘垢之污。用时,全饼著汤中煮之,色足漉出。削却皮粕,还举。一
饼得数遍煮用。热、香、美,乃胜豆豉。打破,汤浸研用亦得;然汁浊,不
----------------------- 页面 62-----------------------如全煮汁清也。                                   作鱼鲊      凡作鲊,春秋为时,冬夏不佳。〔寒时难熟。热则非咸不成,咸复无味,
兼生蛆;宜作裛鲊也。〕
     取新鲤鱼, 〔鱼唯大为佳。瘦鱼弥胜,肥者虽美而不耐久。肉长尺半以
上,皮骨坚硬,不任为脍者,皆堪为鲊也。〕去鳞讫,则脔。脔形长二寸,
广一寸,厚五分,皆使脔别有皮。 〔脔大者,外以过熟伤醋,不成任食;中
始可啖;近骨上,生腥不堪食:常三分收一耳。脔小则均熟。寸数者,大率
言耳,亦不可要。然脊骨宜方斩,其肉厚处薄收皮,肉薄处,小复厚取皮。
脔别斩过,皆使有皮,不宜令有无皮脔也。〕手掷著盆水中,浸洗去血。脔
讫,漉出,更于清水中净洗。漉著盘中,以白盐散之。盛著笼中,平板石上
迮去水。 〔世名“逐水”。盐水不尽,令鲊脔烂。经宿迮之,亦无嫌之。〕
水尽,炙一片,尝咸淡。〔淡则更以盐和糁;咸则空下糁,不复以盐按之。〕
     炊粳米饭为糁,〔饭欲刚,不宜弱;弱则烂鲊。〕并茱萸、橘皮、好酒,
于盆中合和之。 〔搅令糁著鱼乃佳。茱萸全用,橘皮细切:并取香气;不求
多也。无橘皮,草橘子亦得用。酒,辟诸邪恶,令鲊美而速熟。率一斗鲊,
用酒半升,恶酒不用。〕
     布鱼于瓮子中,一行鱼,一行糁,以满为限。腹腴居上。〔肥则不能久,
熟须先食故也。〕鱼上多与糁。以竹箬交横帖上。 〔八重乃止。无箬,菰,
芦叶并可用。春冬无叶时,可破苇代之。〕削竹插瓮子口内,交横络之。〔无
竹者,用荆也。〕著屋中。 〔著日中、火边者,患臭而不美。寒月穰厚茹,
勿令冻也。〕赤浆出,倾却。白浆出,味酸,便熟。食时手擘,刀切则腥。
     作裹酢法:脔鱼,洗讫,则盐和糁。十脔为裹,以荷叶裹之,唯厚为佳,
穿破则虫入。不复须水浸、镇迮之事。只三二日便熟,名曰“暴鲊”。荷叶
别有一种香,奇相发起香气,又胜凡鲊。有茱萸、橘皮则用,无亦无嫌也。
      《食经》作蒲鲊法:“取鲤鱼二尺以上,削,净治之。用米三合,盐二
合,腌一宿。厚与糁。”
     作鱼鲊法:锉鱼毕,便盐腌。一食顷,漉汁令尽,更净洗鱼,与饭裹,
不用盐也。
     作长沙蒲鲊法:治大鱼,洗令净,厚盐,令鱼不见。四五宿,洗去盐,
炊白饭,渍清水中。盐饭酿。多饭无苦。
     作夏月鱼鲊法:脔一斗,盐一升八合,精米三升,炊作饭,酒二合,橘
皮、姜半合,茱萸二十颗,抑著器中。多少以此为率。
     作干鱼鲊法:尤宜春夏。取好干鱼——若烂者不中,截却头尾,暖汤净
疏洗,去鳞,讫,复以冷水浸。一宿一易水。数日肉起,漉出,方四寸斩。
炊粳米饭为糁,尝咸淡得所;取生茱萸叶布瓮子底;少取生茱萸子和饭——
取香而已,不必多,多则苦。一重鱼,一重饭, 〔饭倍多早熟。〕手按令坚
实。荷叶闭口, 〔无荷叶,取芦叶,无芦叶,干苇叶亦得。〕泥封,勿令漏
气,置日中。春秋一月,夏二十日便熟,久而弥好。酒、食俱入。酥涂火炙
特精, 之尤美也。
     作猪肉鲊法:用猪肥 肉。净烂治讫,剔去骨,作条,广五寸。三易水
煮之,令熟为佳,勿令太烂。熟,出,待干,切如鲊脔:片之皆令带皮。炊
----------------------- 页面 63-----------------------粳米饭为糁,为茱萸子、白盐调和。布置一如鱼鲊法。〔糁欲倍多,令早熟。〕 泥封,置日中,一月熟。蒜、齑、姜、鲊,任意所便。 之尤美,炙之珍好。                                    脯腊      作五味脯法:正月、二月、九月、十月为佳。用牛、羊、獐、鹿、野猪、
家猪肉。或作条,或作片,罢, 〔凡破肉,皆须顺理,不用斜断。〕各自别
捶牛羊骨令碎,熟煮取汁,掠去浮沫,停之使清。取香美豉, 〔别以冷水淘
去尘秽。〕用骨汁煮豉,色足味调,漉去滓。待冷,下:盐; 〔适口而已,
勿使过咸。〕细切葱白,捣令熟;椒、姜、橘皮,皆末之, 〔量多少。〕以
浸脯,手揉令彻。片脯三宿则出,条脯须尝看味彻乃出。皆细绳穿,于屋北
檐下阴干。条脯浥浥时,数以手搦令坚实。脯成,置虚静库中, 〔著烟气则
味苦。〕纸袋笼而悬之。 〔置于瓮则郁浥;若不笼,则青蝇,尘污。〕腊月
中作条者,名曰“瘃脯”,堪度夏。每取时,先取其肥者。〔肥者腻,不耐
久。〕
     作度夏白脯法:〔腊月作最佳。正月、二月、三月,亦得作之。〕用牛、
羊、獐、鹿肉之精者。 〔杂腻则不耐久。〕破作片,罢,冷水浸,搦去血,
水清乃止。以冷水淘白盐,停取清,下椒末,浸。再宿出,阴干。浥浥时,
以木棒轻打,令坚实。 〔仅使坚实而已,慎勿令碎肉出。〕瘦死牛羊及羔犊
弥精。小羔子,全浸之。 〔先用暖汤净洗,无复腥气,乃浸之。〕
     作甜脆脯法:腊月取獐、鹿肉,片,厚薄如手掌。直阴干,不著盐。脆
如凌雪也。
     作鳢鱼脯法:〔一名鲖鱼也。〕十一月初,至十二月末作之。不鳞不破,
直以杖刺口中,令到尾。〔杖尖头作樗蒱之形。〕作咸汤,令极咸,多下姜、
椒末,灌鱼口,以满为度。竹杖穿眼,十个一贯,口向上,于屋北檐下悬之,
经冬令瘃。至二月三月,鱼成。生刳取五脏,酸醋浸食之,俊美乃胜“逐夷”。
其鱼,草裹泥封,糖灰中爊之。去泥草,以皮、布裹而捶之。白如珂雪,味
又绝伦,过饭下酒,极是珍美也。
     五味腊法: 〔腊月初作。〕用鹅、雁、鸡、鸭、鸧、 、凫、雉、兔、
鹌鹑、生鱼,皆得作。乃净治,去腥窍及翠上“脂瓶”。〔留“脂瓶”则臊
也。〕全浸,勿四破。别煮牛羊骨肉取汁, 〔牛羊则得一种,不须并用。〕
浸豉,调和,一同五味脯法。浸四五日,尝味彻,便出,置箔上阴干。火炙,
熟捶。亦名“瘃腊”,亦名“瘃鱼”,亦名“鱼腊”。〔鸡、雉、鹑三物,
直去腥藏,勿开臆。〕
     作脆腊法: 〔腊月初作。任为五味腊者,皆中作,唯鱼不中耳。〕白汤
熟煮,接去浮沫;欲出釜时,尤须急火,急火则易燥。置箔上阴干之。甜脆
殊常。
     作浥鱼法: 〔四时皆得作之。〕凡生鱼悉中用,唯除鲇、鳠,耳。去直
鳃,破腹作  ,净疏洗,不须鳞。夏月特须多著盐;春秋及冬,调适而已,
亦须倚咸;两两相合。冬直积置,以席覆之;夏须瓮盛泥封,勿令蝇蛆。〔瓮
须钻底数孔,拔引去腥汁,汁尽还塞。〕肉红赤色便熟。食时洗却盐,煮、
蒸、炮任意,美于常鱼。鲊、酱、熬、煎悉得。〕
----------------------- 页面 64-----------------------                                 羹臛 法       《食经》曰:“蒸熊法:取三升肉,熊一头,净治,煮令不能半熟,以
豉清渍之一宿。生秫米二升,勿近水,净拭,以豉汁浓者二升渍米,令色黄
赤,炊作饭。以葱白长三寸一升,细切姜、橘皮各二升,盐三合,合和之,
著甑中蒸之,取熟。”
      “蒸羊、肫、鹅、鸭,悉如此。”
     一本:“用猪膏三升,豉汁一升,合洒之。用橘皮一升。”
     蒸肫法:好肥肫一头,净洗垢,煮令半熟,以豉汁渍之。生秫米一升,
勿令近水,浓豉汁渍米,令黄色,炊作 ,复以豉汁洒之。细切姜、橘皮各
一升,葱白三寸四升,橘叶一升,合著甑中,密覆,蒸两三炊久。复以猪膏
三升,全豉汁一升洒,便熟也。
     蒸熊、羊如肫法,鹅亦如此。
     蒸鸡法:肥鸡一头,净治;猪肉一斤,香豉一升,盐五合,葱白半虎口,
苏叶一寸围,豉汁三升,著盐。安甑中,蒸令极熟。
        猪肉法:净  猪讫,更以热汤遍洗之,毛孔中即有垢出,以草痛揩,
如此三遍,梳洗令净。四破,于大釜煮之。以杓接取浮脂,别著瓮中;稍稍
添水,数数接脂。脂尽,漉出,破为四方寸脔,易水更煮。下酒二升,以杀
腥臊——青、白皆得。若无酒,以酢桨代之。添水接脂,一如上法。脂尽,
无复腥气,漉出,板切,于铜铛中 之。一行肉,一行擘葱、浑豉、白盐、
姜、椒。如是次第布讫,下水 之,肉作琥珀色乃止。恣意饱食,亦不 , 乃胜燠肉。欲得著冬瓜、甘瓠者,于铜器中布肉时下之。其盆中脂,练白如
珂雪,可以供余用者焉。
        豚法:肥豚一头十五斤,水三斗,甘酒三升,合煮令熟。漉出,擘之。
用稻米四升,炊一装;姜一升,橘皮二叶,葱白三升,豉汁涑 ,作糁,令 用酱清调味。蒸之,炊一石米顷,下水也。
        鹅法:肥鹅,治,解,脔切之,长二寸。率十五斤肉,秫米四升为糁
——先装如 豚法,讫,和以豉汁、橘皮、葱白、酱清、生姜。蒸之,如炊 一石米顷,下之。
     胡炮肉法:肥白羊肉——生始周年者,杀,则生缕切如细叶,脂亦切。
著浑豉、盐、擘葱白、姜、椒、筚拨、胡椒,令调适。净洗羊肚,翻之。以
切肉脂内于肚中,以向满为限,缝合。作浪中坑,火烧使赤,却灰火。内肚
著坑中,还以灰火覆之,于上更燃火,炊一石米顷,便熟。香美异常,非煮、
炙、之例。
     蒸羊法:缕切羊肉一斤,豉汁和之,葱白一升著上,合蒸。熟,出,可
食之。
     蒸猪头法:取生猪头,去其骨,煮一沸,刀细切,水中治之。以清酒、
盐、肉,蒸,皆口调和。熟,以干姜、椒著上食之。
     作悬熟法:猪肉十斤,去皮,切脔。葱白一升,生姜五合,橘皮二叶,
秫米三升,豉汁五合,调味。若蒸七斗米顷下。
      《食次》曰:“熊蒸:大,剥,大烂。小者去头脚。开腹,浑覆蒸。熟,
----------------------- 页面 65-----------------------擘之,片大如手。——又云:方二寸许。——豉汁煮秫米;薤白寸断,橘皮、
胡芹、小蒜并细切,盐,和糁。更蒸:肉一重,间米,尽令烂熟。方六寸,
厚一寸。奠,合糁。”
     又云:“秫米、盐、豉、葱、薤、姜,切锻为屑,内熊腹中,蒸。熟,
擘奠,糁在下,肉在上。”
     又云:“四破,蒸令小熟。糁用 ,葱、盐、豉和之。宜肉下,更蒸。
蒸熟,擘,糁在下;干姜、椒、橘皮、糁,在上。”
      “豚蒸,如蒸熊。”
      “鹅蒸,去头,如豚。”
      “裹蒸生鱼:方七寸准。——又云:五寸准。——豉汁煮秫米如蒸熊。
生姜、橘皮、胡芹、小蒜、盐,细切,熬糁。膏油涂箬,十字裹之,糁在上,
复以糁屈牖 之。——又云:盐和糁,上下与。细切生姜、橘皮、葱白、胡
芹、小蒜置上。臛箬箬蒸之。——既奠,开箬,褚边奠上。”       “毛蒸鱼菜:白鱼、 最上。净治,不去鳞。一尺已还,浑。盐、豉、 胡芹、小蒜,细切,著鱼中,与菜,并蒸。”
     又:“鱼方寸准——亦云'五六寸’——下盐、豉汁中。
     即出,菜上蒸之。奠,亦菜上。”又云:“竹篮盛鱼,菜上,蒸。”又
云:“竹蒸并奠。”
      “蒸藕法:水和稻穰、糠,揩令净,斫去节,与蜜灌孔里,使满,溲苏
面,封下头,蒸。熟,除面,写去蜜,削去皮,以刀截,奠之。”又云:“夏
生冬熟。双奠亦得。”
                                   菹绿       《食经》曰:“白菹:鹅、鸭、鸡白煮者,鹿骨,斫为准:长三寸,广
一寸。下杯中,以成清紫菜三四片加上,盐、醋和肉汁沃之。”又云:“亦
细切,苏加上。”又云:“准讫,肉汁中更煮,亦啖。少与米糁。凡不醋,
不紫菜。满奠焉。”
     菹肖法:用猪肉、羊、鹿肥者,薤叶细切,熬之,与盐、豉汁。细切菜
菹叶,细如小虫丝,长至五寸,下肉里。多与菹汁令酢。
     蝉脯菹法:“捶之,火炙令熟。细擘,下酢。”又云:“蒸之。细切香
菜置上。”又云:“下沸汤中,即出,擘,如上香菜蓼法。”
     绿肉法:用猪、鸡、鸭肉,方寸准,熬之。与盐、豉汁煮之。葱、姜、
橘、胡芹、小蒜,细切与之,下醋。切肉名曰“绿肉”,猪、鸡,名曰“酸”。
     白瀹〔瀹,煮也,音药。〕豚法:用乳下肥豚。作鱼眼汤,下冷水和之,
挚豚令净,罢。若有粗毛,镊子拔却,柔毛则剔之。茅蒿叶揩洗,刀刮削令
极净。净揩釜。勿令渝,釜渝则豚黑。绢袋盛豚,酢浆水煮之。系小石,勿
使浮出。上有浮沫,数接去。两沸,急出之,及热以冷水沃豚。又以茅蒿叶
揩令极白净。以少许面,和水为面浆;复绢袋盛豚,系石,于面浆中煮之。
接去浮沫,一如上法。好熟,出,著盆中,以冷水和煮豚面浆使暖暖,于盆
中浸之。然后擘食。皮如玉色,滑而且美。
     酸豚法:用乳下豚。 治讫,并骨斩脔之,令片别带皮。细切葱白,豉
汁炒之,香,微下水,烂煮为佳。下粳米为糁。细擘葱白,并豉汁下之。熟,
----------------------- 页面 66-----------------------下椒、醋,大美。 ----------------------- 页面 67-----------------------                                   卷九                                    炙法      炙豚法:用乳下豚极肥者, , 俱得。挚治一如煮法,揩洗、刮削,
令极净。小开腹,去五藏,又净洗。以茅茹腹令满,柞木穿,缓火遥炙,急
转勿住。〔转常使周匝,不匝则偏焦也。〕清酒数涂以发色。〔色足便止。〕
取新猪膏极白净者,涂拭勿住。若无新猪膏,净麻油亦得。色同琥珀,又类
真金。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捧 〔或作棒〕炙:大牛用膂,小犊用脚肉亦得。逼火偏炙一面,色白便
割;割遍又炙一面。含浆滑美。若四面俱熟然后割,则涩恶不中食也。
     腩炙:羊、牛、獐、鹿肉皆得。方寸脔切。葱白研令碎,和盐、豉汁,
仅令相淹。少时便炙,若汁多久渍,则韧。拨火开,痛逼火,回转急炙。色
白热食,含浆滑美。若举而复下,下而复上,膏尽肉干,不复中食。
     肝炙:牛、羊、猪肝皆得。脔长寸半,广五分,亦以葱、盐、豉汁腩之。
以羊络肚 脂裹,横穿炙之。
     牛腤炙:老牛胘,厚而脆。铲穿,痛蹙令聚,逼火急炙,令上劈裂,然
后割之,则脆而甚美。若挽令舒申,微火遥炙,则薄而且韧。
     灌肠法:取羊盘肠,净洗治。细锉羊肉,令如笼肉,细切葱白,盐、豉
汁、姜、椒末调和,令咸淡适口,以灌肠。两条夹而炙之。割食甚香美。
      《食经》曰:“作跳丸炙法:羊肉十斤,猪肉十斤,缕切之,生姜三升,
橘皮五叶,藏瓜二升,葱白五升,合捣,令如弹丸。别以五斤羊肉作臛,乃
下丸炙煮之,作丸也。”
        炙豚法:小形豚一头, 开,去骨,去厚处,安就薄处,令调。取 肥豚肉三斤,肥鸭二斤,合细琢。鱼酱汁三合,琢葱白二升,姜一合,橘皮
半合,和二种肉,著豚上,令调平。以竹串串之。相去二寸下串。以竹箬著
上,以板覆上,重物迮之。得一宿。明旦,微火炙。以蜜一升合和,时时刷
之。黄赤色便熟。先以鸡子黄涂之,今世不复用也。
     捣炙法:取肥子鹅肉二斤,锉之,不须细锉。好醋三合,瓜菹一合,葱
白一合,姜、橘皮各半合,椒二十枚作屑,合和之,更锉令调。裹著充竹串
上。破鸡子十枚,别取白,先摩之令调,复以鸡子黄涂之。唯急火急炙之,
使焦,汁出便熟。作一挺,用物如上;若多作,倍之。若无鹅,用肥豚亦得
也。
     衔炙法:取极肥子鹅一头,净治,煮令半熟,去骨,锉之。和大豆酢五
合,瓜菹三合,姜、橘皮各半合,切小蒜一合,鱼酱汁二合,椒数十粒作屑。
合和,更锉令调。取好白鱼肉细琢,裹作串,炙之。
     作饼炙法:取好白鱼,净治,除骨取肉,琢得三升。熟猪肉肥者一升,
细琢。酢五合,葱、瓜菹各二合,姜、橘皮各半合,鱼酱汁三合,看咸淡、
多少,盐之适口。取足作饼,如升盏大,厚五分。熟油微火煎之,色赤便熟,
可食。 〔一本:“用椒十枚,作屑和之。”〕
     酿炙白鱼法:白鱼长二尺,净治,勿破腹。洗之竟,破背,以盐之。取
肥子鸭一头,洗治,去骨,细锉;酢一升,瓜菹五合,鱼酱汁三合,姜、橘
各一合,葱二合,豉汁一合,和,炙之令熟。合取从背、入着腹中,串之如
----------------------- 页面 68-----------------------常炙鱼法,微火炙半熟,复以少苦酒杂鱼酱、豉汁,更刷鱼上,便成。
     腩炙法:肥鸭,净治洗,去骨,作脔。酒五合,鱼酱汁五合,姜、葱、
橘皮半合,豉汁五合,合和,渍一炊久,便中炙。子鹅作亦然。
     猪肉鲊法:好肥猪肉作脔,盐令咸淡适口。以饭作糁,如作鲊法。看有
酸气,便可食。
      《食次》曰:“ 炙:用鹅、鸭、羊、犊、獐、鹿、猪肉肥者,赤白半,
细研熬之。以酸瓜菹、笋菹、姜、椒、橘皮、葱、胡芹细切、盐、豉汁,合
和肉,丸之。手搦为寸半方,以羊、猪胳肚 裹之。两歧簇两条簇炙之——
簇两脔——令极熟。奠,四脔。牛、鸡肉不中用。”
     捣炙: 〔一名“筒炙”,一名“黄炙”。〕用鹅、鸭、獐、鹿、猪、羊
肉。细研熬和调如“ 炙”。若解离不成,与少面。竹筒六寸围,长三尺,
削去青皮,节悉净去。以肉薄之,空下头,令手捉,炙之。欲熟,——小干,
不着手——竖区中,以鸡鸭子白手灌之。若不均,可再上白。犹不平者,刀
削之。更炙,白燥,与鸭子黄;若无,用鸡子黄,加少朱,助赤色。上黄用
鸡鸭翅毛刷之。急手数转,缓则坏。既熟,浑脱,去两头,六寸断之。促奠
二。若不即用,以芦荻苞之,束两头——布芦间可五分——可经三五日,不
尔则坏。与面则味少,酢多则难著矣。
     饼炙:“用生鱼,白鱼最好,鲇、鳢不中用。下鱼片:离脊肋,仰几上,
手按大头,以钝刀向尾割取肉,至皮即止。净洗,臼中熟舂之,勿令蒜气。
与姜、椒、橘皮、盐、豉和。以竹木作圆范,格四寸面,油涂绢藉之。绢从
格上下以装之,按令均平,手捉绢,倒饼膏油中煎之。出铛,及热置柈上,
碗子底按之令拗。将奠,翻仰之。若碗子奠,仰与碗子相应。”又云:“用
白肉、生鱼等分,细研熬和如上,手团作饼,膏油煎,如作鸡子饼。十字解
奠之,还令相就如全奠。小者二寸半,奠二。葱、胡芹生物不得用,用则斑,
可增。众物若是,先停此;若无,亦可用此物助诸物。”
     范炙:用鹅、鸭臆肉。如浑,椎令骨碎。与姜、椒、橘皮、葱、胡芹、
小蒜、盐、豉,切,和,涂肉,浑炙之。斫取臆肉,去骨,奠如白煮之者。
     炙蚶:铁  上炙之。汁出,去半壳,以小铜拌奠之。大,奠六;小,
奠八。仰奠。别奠酢随之。
     炙蛎:似炙蚶。汁出,去半壳,三肉共奠。如蚶,别奠酢随之。
     炙车熬:炙如蛎。汁出,去半壳,去屎,三肉一壳。与姜、橘屑,重炙
令暖。仰奠四,酢随之。勿太热——则韧。
     炙鱼:用小 、白鱼最胜。浑用。鳞治,刀细谨。无小用大,为方寸准,
不谨。姜、橘、椒、葱、胡芹、小蒜、苏、 ,细切锻,盐、豉、酢和,以
渍鱼。可经宿。炙时以杂香菜汁灌之。燥复与之,熟而止。色赤则好。双奠,
不惟用一。
                                   饼法       《食经》曰:“作饼酵法:酸浆一斗,煎取七升;用粳米一升著浆,迟
下火,如作粥。
      “六月时,溲一石面,著二升;冬时,著四升作。”
     作白饼法:面一石。白米七八升,作粥,以白酒六七升酵中,著火上。
----------------------- 页面 69-----------------------酒鱼眼沸,绞去滓,以和面。面起可作。
     作烧饼法:面一斗。羊肉二斤,葱白一合,豉汁及盐,熬令熟,炙之。
面当令起。
     髓饼法: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广六七寸。便著胡饼炉中,
令熟。勿令反覆。饼肥美,可经久。
      《食次》曰:“粲:〔一名'乱积’。〕用秫稻米,绢罗之。蜜和水,
水蜜中半,以和米屑。厚薄令竹杓中下——先试,不下,更与水蜜。作竹杓:
容一升许,其下节,穊作孔。竹杓中,下沥五升铛里,膏脂煮之。熟,三分
之一铛中也。”
     膏环: 〔一名“ 粒”。〕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强泽如汤饼面。
手搦团,可长八寸许,屈令两头相就,膏油煮之。
     鸡鸭子饼:破写瓯中,不与盐。锅铛中膏油煎之,令成团饼,厚二分。
全奠一。
     细环饼、截饼: 〔环饼一名“寒具”。截饼一名“蝎子”。〕皆须以蜜
调水溲面;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
截饼纯用乳溲者,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馎 : 〔起面如上法。〕盘水中浸剂,于漆盘背上水作者,省脂,亦得
十日软,然久停则坚。
     干剂于腕上手挽作,勿著勃。入脂浮出,即急翻,以杖周正之,但任其
起,勿刺令穿。熟乃出之,一面白,一面赤,轮缘亦赤,软而可爱。久停亦
不坚。若待熟始翻,杖刺作孔者,泄其润气,坚硬不好。法须瓮盛,湿布盖
口,则常有润泽,甚佳。任意所便,滑而且美。
     水引、馎饦法:细绢筛面,以成调肉臛汁,待冷溲之。
     水引:挼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
叶,逐沸煮。
     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
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切面粥、 〔一名“棋子面”。〕麸 粥法:刚溲面,揉令熟,大作剂,
挼饼粗细如小指大。重萦于干面中,更挼如粗箸大。截断,切作方棋。簸去
勃,甑里蒸之。气馏,勃尽,下著阴地净席上,薄摊令冷,挼散,勿令相粘。
袋盛,举置。须即汤煮,虽作臑浇,坚而不泥。冬天一作得十日。
     麸 :以粟饭 ,水浸,即漉著面中,以手向簸箕痛挼,令均如胡豆。
拣取均者,熟蒸,曝干。须即汤煮,笊篱漉出,别作臑浇,甚滑美。得一月
日停。
     粉饼法:以成调肉臑汁,接沸溲英粉, 〔若用粗粉,脆而不美;不以汤
溲,则生不中食。〕如环饼面,先刚溲,以手痛揉,令极软熟;更以臑汁溲,
令极泽铄铄然。割取牛角,似匙面大,钻作六七小孔,仅容粗麻线。若作“水
引”形者,更割牛角,开四五孔,仅容韭叶。取新帛细两段,各方尺半,
依角大小,凿去中央,缀角著。 〔以钻钻之,密缀勿令漏粉。用讫,洗,
举,得二十年用。〕裹盛溲粉,敛四角,临沸汤上搦出,熟煮。臑浇。若著
酪中及胡麻饮中者,真类玉色,稹稹著牙,与好面不殊。 〔一名“搦饼”。
著酪中者,直用白汤溲之,不须肉汁。〕
     豚皮饼法: 〔一名“拨饼”。〕汤溲粉,令如薄粥。大铛中煮汤;以小
----------------------- 页面 70-----------------------杓子挹粉著铜钵内,顿钵著沸汤中,以指急旋钵,令粉悉著钵中四畔。饼既
成,仍挹钵倾饼著汤中,煮熟。令漉出,著冷水中。酪似豚皮。臑浇、麻、
酪任意,滑而且美。
     治面砂 法:簸小麦,使无头角,水浸令液。漉出,去水,泻著面中,
拌使均调。于布巾中良久挻动之,土末悉著麦,于面无损。一石面,用麦三
升。
      《杂五行书》曰:“十月亥日食饼,令人无病。”
                                   醴酪      煮醴酪:昔介子推怨晋文公赏从亡之劳不及己,乃隐于介休县绵上山中。
其门人怜之,悬书于公门。文公寤而求之,不获,乃以火焚山。推遂抱树而
死。文公以绵上之地封之,以旌善人。于今介山林木,遥望尽黑,如火烧状,
又有抱树之形。世世祠祀,颇有神验。百姓哀之,忌日为之断火,煮醴酪而
食之,名曰“寒食”,盖清明节前一日是也。中国流行,遂为常俗。〔然麦
粥自可御暑,不必要在寒食。世有能此粥者,聊复录耳。〕
     治釜令不渝法:常于谙信处买取最初铸者,铁精不渝,轻利易燃。其渝
黑难燃者,皆是铁滓钝浊所致。治令不渝法:以绳急束蒿,斩两头令齐。著
水釜中,以干牛屎燃釜,汤暖,以蒿三遍净洗。抒却水,干燃使热。买肥猪
肉脂合皮大如手者三四段,以脂处处遍揩拭釜,察作声。复著水痛疏洗,视
汁黑如墨,抒却。更脂拭,疏洗。如是十遍许,汁清无复黑,乃止;则不复
渝。煮杏酪,煮饧,煮地黄染,皆须先治釜,不尔则黑恶。
     煮醴法:与煮黑饧同。然须调其色泽,令汁味淳浓,赤色足者良。尤宜
缓火,急则焦臭。传曰:“小人之交甘若醴”,疑谓此,非醴酒也。
     煮杏酪粥法:用宿 麦,其春种者则不中。预前一月,事麦折令精,细
簸拣。作五六等,必使别均调,勿令粗细相杂,其大如胡豆者,粗细正得所。
曝令极干。如上治釜讫,先煮一釜粗粥,然后净洗用之。打取杏人,以汤脱
去黄皮,熟研,以水和之,绢滤取汁。汁唯淳浓便美,水多则味薄。用干牛
粪燃火,先煮杏人汁,数沸,上作豚脑皱,然后下 麦米。唯须缓火,以匕
徐徐搅之,勿令住。煮令极熟,刚淖得所,然后出之。预前多买新瓦盆子容
受二斗者,抒粥著盆子中,仰头勿盖。粥色白如凝脂,米粒有类青玉。停至
四月八日亦不动。渝釜令粥黑,火急则焦苦。旧盆则不渗水,覆盖则解离。
其大盆盛者,数捲亦生水也。
                                   飧饭      作粟飧法: 米欲细而碎。〔碎则浊而不美。〕讫即炊。〔经宿则涩。〕
淘必宜净。〔十遍以上弥佳。〕香浆和暖水浸 ,少时,以手挼,无令有块。
复小停,然后壮。〔凡停 ,冬宜久,夏少时,盖以人意消息之。若不停 ,
则饭坚也。〕投飧时,先调浆令甜酢适口,下热饭于浆中,尖出便止。宜少
时住,勿使挠搅,待其自解散,然后捞盛,飧便滑美。 〔若下饭即搅,令饭
涩。〕
     折粟米法:取香美好谷脱粟米一石, 〔勿令有碎杂。〕于木槽内,以汤
淘,脚踏;泻去沈,更踏;如此十遍,隐约有七斗米在,便止。漉出,曝干。
----------------------- 页面 71-----------------------炊时,又净淘。下 时,于大盆中多著冷水,必令冷彻米心,以手挼 ,良
久停之。 〔折米坚实,必须弱炊故也,不停则硬。〕投饭调浆,一如上法。
粒似青玉,滑而且美。〔又甚坚实,竟日不饥。弱炊作酪粥者,美于粳米。〕
     作寒食浆法:以三月中清明前,夜炊饭,鸡向鸣,下熟热饭于瓮中,以
向满为限。数日后便酢,中饮。因家常炊次,三四日辄以新炊饭一碗酘之。
每取浆,随多少即新汲冷水添之。讫夏,飧浆并不败而常满,所以为异。以
二升,得解水一升,水冷清俊,有殊于凡。
     令夏月饭瓮、井口边无虫法:清明节前二日夜,鸡鸣时,炊黍熟,取釜
汤遍洗井口、瓮边地,则无马蚿,百虫不近井、瓮矣。甚是神验。
     治旱稻赤米令饭白法:莫问冬夏,常以热汤浸米,一食久,然后以手挼
之。汤冷,泻去,即以冷水淘汰,挼取白乃止。饭色洁白,无异清流之米。
     又, 赤稻一臼,米里著蒿叶一把,白盐一把,合 之,即绝白。
      《食经》曰:“作面饭法:用面五升,先干蒸,搅使冷。用水一升。留
一升面,减水三合;以七合水,溲四升面,以手擘解。以饭,一升面粉粉干
下。稍切取,大如栗颗。讫,蒸熟。下著节中,更蒸之。”
     作粳米糗 法:取粳米,汰洒,作饭,曝令燥。捣细,磨,粗细作两种
折。
     粳米枣 法:炊饭熟烂,曝令干,细筛。用枣蒸熟,迮取膏,溲  。 率一升 ,用枣一升。      崔寔曰:“五用多作 ,以供出入之粮。”
     菰米饭法:菰谷盛韦囊中;捣瓷器为屑,勿令作末,内韦囊中令满,板
上揉之取米。一作可用升半。炊如稻米。
     胡饭法:以酢瓜菹长切,脟炙肥肉,生杂菜,内饼中急捲,捲用两卷,
三截,还令相就,并六断,长不过二寸。别奠“飘齑”随之。细切胡芹、蓼
下酢中为“飘齑”。
      《食次》曰:“折米饭:生折,用冷水,用虽好,作甚难。蒯米饭。〔蒯
者,背洗米令净也。〕”
                                   素食       《食次》曰:“葱韭羹法:下油水中煮葱、韭——五分切,沸俱下。与
胡芹、盐、豉、研米糁——粒大如粟米。”
     瓠羹:下油水中煮极熟——瓠体横切,厚三分,沸而下。与盐、豉、胡
芹。累奠之。
     油豉:豉三合,油一升,酢五升,姜、橘皮、葱、胡芹、盐,合和,蒸。
蒸熟,更以油五升,就气上洒之。讫,即合甑覆泻瓮中。
     膏煎紫菜:以燥菜下油中煎之,可食则止。擘奠如脯。
     薤白蒸:秫米一石,熟舂 ,令米毛,不 。以豉三升煮之, 箕漉
取汁,用沃米,令上谐可走虾。米释,漉出——停米豉中,夏可半日,冬可
一日,出米。葱、薤等寸切,令得一石许,胡芹寸切,令得一升许,油五升,
合和蒸之,可分为两甑蒸之。气馏,以豉汁五升洒之。凡三过三洒,可经一
炊久。三洒豉汁,半熟,更以油五升洒之,即下。用热食。若不即食,重蒸,
取气出。洒油之后,不得停灶上;则漏去油。重蒸不宜久,久亦漏油。奠讫,
----------------------- 页面 72-----------------------以姜、椒末粉之。溲甑亦然。
     酥托饭:托二斗,水一石。熬白米三升,令黄黑,合托,三沸。绢漉取
法,澄清,以酥一升投中。无酥,与油二升,酥托好。一升,次“檀托”,
一名“托中价”。
     蜜姜:生姜一斤,净洗,刮去皮,算子切,不患长,大如细漆箸。以水
二升,煮令沸,去沫。与蜜二升煮,复令沸,更去沫。碗子盛,合汁减半奠;
用箸,二人共。无生姜,用干姜,法如前,唯切欲极细。
       瓜瓠法:冬瓜、越冬、瓠,用毛未脱者, 〔毛脱即坚。〕汉瓜用极大
饶肉者,皆削去皮,作方脔,广一寸,长三寸。偏宜猪肉,肥羊肉亦佳;〔肉
须别煮令熟,薄切。〕苏油亦好。特宜菘菜。 〔芜菁、肥葵、韭等皆得。苏
油,宜大用苋菜。〕细擘葱白, 〔葱白欲得多于菜。无葱,薤白代之。〕浑
豉、白盐、椒末。先布菜于铜铛底,次肉, 〔无肉以苏油代之。〕次瓜,次
瓠,次葱白、盐、豉、椒末,如是次第重布,向满为限。少下水, 〔仅令相
淹渍。〕 令熟。      又 汉瓜法:直以香酱、葱白、麻油 之。勿下水亦好。        菌法:菌,一名“地鸡”,口未开,内外全白者佳;其口开里黑者,
臭不堪食。其多取欲经冬者,收取,盐汁洗去土,蒸令气馏,下著屋北阴干
之。当时随食者,取即汤炸去腥气,擘破。先细切葱白,和麻油,〔苏亦好。〕
熬令香;复多擘葱白,浑豉、盐、椒末,与菌俱下, 之。宜肥羊肉;鸡、 猪肉亦得。肉 者,不须苏油。〔肉亦先熟煮,薄切,重重布之如“ 瓜瓠
法”,唯不著菜也。〕
       瓜瓠、菌,虽有肉、素两法,然此物多充素食,故附素条中。        茄子法:用子未成者, 〔子成则不好也。〕以竹刀骨刀四破之,〔用
铁则渝黑。〕汤炸去腥气。细切葱白,熬油令香; 〔苏弥好。〕香酱清、擘
葱白与茄子俱下, 令熟。下椒、姜末。                                    饧      史游《急就篇》云:“馓、饴、饧”
      《楚辞》曰:“粔籹、蜜饵,有         。”      亦饧也。
     柳下惠见饴曰:“可以养老。”然则饴 可以养老自幼,故录之也。
     煮白饧法:用白牙散糵佳;其成饼者,则不中用。用不渝釜,渝则饧黑。
釜必磨治令白净,勿使有腻气。釜上加甑,以防沸溢。干糵末五升,杀米一
石。
     米必细 ,数十遍净淘,炊为饭。摊去热气,及暖于盆中以糵末和之,
使均调。卧于 瓮中,勿以手按,拨平而已。以被覆盆瓮,令暖,冬则穰茹。
冬须竟日,夏即半日许,看米消减离瓮,作鱼眼沸汤以淋之,令糟上水深一
尺许,乃上下水洽讫,向一食顷,使拔 取汁煮之。
     每沸,辄益两杓。尤宜缓火,火急则焦气。盆中汁尽,量不复溢,便下
甑。一人专以杓扬之,勿令住手,手住则饧黑。量熟,止火。良久,向冷,
然后出之。
     用梁米、稷米者,饧如水精色。
----------------------- 页面 73-----------------------     黑饧法:用青芽成饼糵。糵末一斗,杀米一石。余法同前。
     琥珀饧法:小饼如棋石,内外明彻,色如琥珀。用大麦糵末一斗,杀米
一石。余并同前法。
     煮  法:用黑饧糵末一斗六升,杀米一石。卧、煮如法。但以蓬子押
取汁,以匕匙纥纥搅之,不须扬。
      《食经》作饴法:“取黍米一石,炊作黍,著盆中。糵末一斗搅和。一
宿,则得一斛五斗。煎成饴。”
     崔寔曰:“十月,先冰冻,作凉饧,煮暴饴。”
      《食次》曰:“白茧糖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  ,
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干为饼:法,厚二分许。日曝小燥,刀直 为长条,
广二分;乃斜裁之,大如枣核,两头尖。更曝令极燥,膏油煮之。熟,出,
糖聚丸之;一丸不过五六枚。”又云:“手索 ,粗细如箭竿。日曝小燥,
刀斜截,大如枣核。煮,丸,如上法。丸大如桃核。半奠,不满之。”
     黄茧糖:白秫米,精舂,不簸淅,要栀子渍米取色。炊、舂为  ; 加蜜。余一如白  。作茧,煮,及奠,如前。                                     笔墨      笔法:韦仲将《笔方》曰:“先次以铁梳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
盖使不髯。茹讫,各别之。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
平好,用衣羊青毛——缩羊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合扁,卷令极圆。
讫,痛颉之。”“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笔柱’,或曰'墨
池’、 '承墨’。复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齐,亦使平均。
痛颉,内管中,宁随毛长者使深。宁小不大。笔之大要也。”
     合墨法:好醇烟,捣讫,以细绢筛——于 内筛去草莽若细沙、尘埃。 此物至轻微,不宜露筛,喜失飞去,不可不慎。墨  一斤,以好胶五两,
浸梣皮汁中。梣,江南樊鸡木皮也;其皮入水绿色,解胶,又益黑色。可下
鸡子白一去黄——五颗。亦以真珠砂一两,麝香一两,别治,细筛,都合调。
下铁臼中,宁刚不宜泽,捣三万杵,杵多益善。合墨不得过二月、九月,温
时败臭,寒则难乾潼溶,见风自解碎。重不得过三二两。墨之大诀如此。宁
小不大。
----------------------- 页面 74-----------------------                                    卷十                         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      聊以存其名目,记其怪异耳。爰乃山泽草木任食,非人力所种者,悉附
于此。
     五谷《山海经》曰:“广都之野,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郭璞注曰:
 “播琴,犹言播种,方俗言也。”“爰有膏稷、膏黍、膏菽。”郭璞注曰:
 “言好味,滑如膏。”
      《博物志》曰:“扶海洲上有草,名曰' ’。其实如大麦,从七月
熟,人敛获,至冬乃讫。名曰 '自然谷’,或曰'禹余粮’。”
     又曰:“地三年种蜀黍,其后七年多蛇。”
     稻异物志曰:“稻,一岁夏冬再种,出交趾。”
     俞益期《笺》曰:“交趾稻再熟也。”
     禾《广志》曰:“梁禾,蔓生,实如葵子。米粉白如面,
     可以 粥。牛食以肥。六月种,九月熟。”
      “感禾,扶疏生,实似大麦。”
      “扬禾,似蓶,粒细。右折右炊,停则牙生。此中国巴禾
     ——木稷也。”
      “大禾,高丈余,子如小豆,山粟特国。”
      《山海经》曰:昆仑墟,……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郭璞曰:“木禾,谷类也。”
      《吕氏春秋》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
     山之穄。”
      《魏书》曰:“乌丸地宜青穄。”
     麦《博物志》曰:“人啖麦橡,令人多力健行。”
      《西域诸国志》曰:“天竺十一月六日为冬至,则麦秀。十
     二月十六日为腊,腊麦熟。”
      《说文》曰:“ ,周所受来  也。”
     豆《博物志》曰:“人食豆三年,则身重,行动难。恒食小豆,令人肌
燥粗理。”
     东墙《广志》曰:“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
幽、凉、并、乌丸地。”
     河西语曰:“贷我东墙,偿我田梁。”
      《魏书》曰:“乌丸地宜东墙,能作白酒。”
     果蓏《山海经》曰:“平丘,……百果所在。”“不周之山,……爰有
嘉果:子如枣,叶如桃,黄花赤树,食之不饥。”
      《吕氏春秋》曰:“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群
帝,众帝先升遐者。”〕
      《临海异物志》曰:“杨桃,似橄榄,其味甜,五月、十月熟。谚曰:
  '杨桃无蹙,一岁三熟。’其色青黄,核如枣核。
      《临海异物志》曰:“梅桃子,生晋安侯官县,一小树,得数十石。实
大三寸,可蜜藏之。”
----------------------- 页面 75-----------------------      《临海异物志》曰:“杨摇,有七脊,子生树皮中。其体虽异,味则无
奇。长四五寸,色青黄,味甘。”
      《临海异物志》曰:“冬熟,如指大,正赤,其味甘,胜梅。”
      “猴闼子,如指头大,其味小苦,可食。”
      “关桃子,其味酸。”
      “土翁子,如漆子大,熟时甜酸,其色青黑。”
      “枸槽子,如指头大,正赤,其味甘。”
      “鸡橘子,大如指,味甘。永宁界中有之。”
      “猴总子,如小指头大,与柿相似,其味不减于柿。”
      “多南子,如指大,其色紫,味甘,与梅子相似。出晋安。”
      “王坛子,如枣大,其味甘。出侯官越王祭太一坛边有此果,无知其名,
因见生处,遂名 '王坛’。其形小于龙眼,有似木瓜。”
      《博物志》曰:“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胡桃、蒲桃。”
     刘欣期 《交州记》曰:“多感子,黄色,围一寸。”
      “蔗子,如瓜大,亦似柚。”
      “弥子,圆而细,其味初苦后甘,食皆甘果也。”
      《杜兰香传》曰:“神女降张硕。常食粟饭,并有非时果。味亦不甘,
但一食,可七八日不饥。”
     枣《史记·封禅书》曰:“李少君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枣,大如瓜。”
      《东方朔传》曰:“武帝时,上林献枣。上以杖击未央殿槛,呼朔曰:
 '叱叱,先生来来,先生知此箧里何物?’朔曰:'上林献枣四十九枚。’
上曰: '何以知之?’朔曰:'呼朔者,上也;以杖击槛,两木,林也;朔
来来者,枣也,叱叱者,四十九也。’上大笑。帝赐帛十匹。”
      《神异经》曰:“北方荒内,有枣林焉。其高五丈,敷张枝条一里余。
子长六七寸,围过其长。熟,赤如朱。干之不缩。气味甘润,殊于常枣。食
之可以安躯,益气力。”
      《神仙传》曰:“吴郡沈羲,为仙人所迎上天。云:'天上见老君,赐
羲枣二枚,大如鸡子。’”
     傅玄《赋》曰:“有枣若瓜,出自海滨;全生益气,服之如神。”
     桃《汉旧仪》曰:“东海之内度朔山上,有桃,屈蟠三千里。其卑枝间,
曰东北鬼门,万鬼所出入地。上有二神人:一曰 '荼’,二曰'郁 ’,主
领万鬼:鬼之恶害人者,执以苇索,以食虎。黄帝法而象之,因立桃梗于门
户,上画荼、郁 ,持苇索以御凶鬼;画虎于门,当食鬼也。”
      《风俗通》曰:“今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效前
事也。”
      《神农经》曰:“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日服之,
其尸毕天地不朽。”
      《神异经》曰:“东北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
径三尺二寸,小核,味和,食之令人短寿。”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以七月七日降,……令侍女更索桃。须臾以
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子,形圆色青,以呈王母。王母以四颗与帝,三枚
自食。”
      《汉武故事》曰:“东郡献短人,帝呼东方朔。朔至,短人因指朔谓上
曰:“西王母种桃,三千年一著子。此儿不良,以三过偷之矣。’”
----------------------- 页面 76-----------------------      《广州记》曰:“庐山有山桃,大如槟榔形,色黑而味甘酢。人时登采
拾,只得于上饱啖,不得持下,——迷不得返。”
      《玄中记》曰:“木子大者,积石山之桃实焉,大如十斛笼。”
      《甄异传》曰:“谯郡夏侯规亡后,见形还家。经庭前桃树边过,曰:
 '此桃我所种,子乃美好。’其妇曰:'人言亡者畏桃,君不畏邪?’答曰:
 '桃东南枝长二尺八寸向日者,憎之;或亦不畏也。’”
      《神仙传》曰:“樊夫人与夫刘纲,俱学道术,各自言胜。中庭有两大
桃树,夫妻各咒其一:夫人咒者,两枝相斩击;良久,纲所咒者,桃走出篱。”
     李《列异传》曰:“袁本初时,有神出河东,号'度索君’。人共立庙。
兖州苏氏母病,祷。见一人着白单衣,高冠,冠似鱼头,谓度索君曰: '昔
临庐山下,共食白李;未久,已三千年。日月易得,使人怅然!’去后,度
索君曰: '此南海君也。’”
     梨 《汉武内传》曰:“太上之药,有玄光梨。”
      《神异经》曰:“东方有树,高百丈,叶长一丈,广六七尺,名曰'梨’。
其子径三尺,割之,瓤白如素。食之为地仙,辟谷,可入水火也。”
      《神仙传》曰:“介象,吴王所徵,在武昌。速求去,不许。象言病。
帝以美利一奁赐象。须臾,象死。帝殡而埋之。以日中时死,其日晡时,到
建业,以所赐梨付守苑吏种之。后吏以状闻,即发象棺,棺中有一奏符。”
     柰《汉武内传》曰:“仙药之次者,有圆丘紫柰,出永昌。”
     橙 《异苑》曰:“南康有 石山,有甘、橘、橙、柚。就食其实,任意
取足;持归家人啖,辄病,或颠仆失径。”
     郭璞曰:“蜀中有'给客橙’,似橘而非,若柚而芳香,夏秋花实相继,
或如弹丸,或如手指。通岁食之。亦名 '卢橘’。”
     橘 《周官·考工记》曰:“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
      《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江浦之橘。”《吴录·地理志》曰:
 “朱光禄为建安郡,中庭有橘,冬月于树上覆裹之,至明年春夏,色变青黑,
味尤绝美。《上林赋》曰:'卢橘夏熟’,盖近于是也。”
     裴渊 《广州记》曰:“罗浮山有橘,夏熟,实大如李;剥皮啖则酢,合
食极甘。又有 '壶橘’,形色都是甘,但皮厚气臭,味亦不劣。”
      《异物志》曰:“橘树,白花而赤实,皮馨香,又有善味。江南有之,
不生他所。”
      《南中八郡志》曰:“交趾特出好橘,大且甘;而不可多啖,令人下痢。”
      《广州记》曰:“卢橘,皮厚,气、色、大如甘,酢多。九月正月□色,
至二月,渐变为青,至夏熟。味亦不异冬时。土人呼为 '壶橘’。其类有七
八种,不如吴、会橘。”
     甘 《广志》曰:“甘有二十一核。有成都平蒂甘,大如升,色苍黄。犍
为南安县,出好黄甘。”
      《荆州记》曰:“枝江有名甘。宜都郡旧江北有甘园,名'宜都甘’。”
      《湘州记》曰:“州故大城内有陶侃庙,地是贾谊故宅。谊时种甘,犹
有存者。”
      《风土记》曰:“甘,橘之属,滋味甜美特异者也。有黄者,有赪者,
谓之 '壶甘’。”
     柚 《说文》曰:“柚,条也,似橙,实酢。”
      《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云梦之柚。”
----------------------- 页面 77-----------------------      《列子》曰:“吴楚之国,有大木焉,其名为'櫾’,碧树而冬青,生
实丹而味酸。食皮汁,已愤厥之疾。齐州珍之。渡淮而北,化为枳焉。”
     裴渊 《记》曰:“广州别有柚,号曰'雷柚’,实如升大。”
      《风土记》曰:“柚,大橘也,色黄而味酢。”
     椵 《尔雅》曰:“櫦,椵也。”郭璞注曰:“柚属也。子大如盂,皮厚
二三寸,中似枳,供食之,少味。”
     栗 《神异经》曰:“东北荒中,有木高四十丈,叶长五尺,广三寸,名
 '栗’。其实径三尺,其壳赤,而肉黄白,味甜。食之多,令人短气而渴。”
     枇杷 《广志》曰:“枇杷,冬花。实黄,大如鸡子,小者如杏,味甜酢。
四月熟,出南安、犍为、宜都。”
      《风土记》曰:“枇杷,叶似栗,子似蒳,十十而丛生。”
      《荆州土地记》曰:“宜都出大枇杷。”
     椑《西京杂记》曰:“乌椑,青椑,赤棠椑。”
      “宜都出大椑”
     甘蔗《说文》曰:“薯蔗也。”按书传曰:“或为“芋蔗”,或“干蔗”,
或“邯睹”,或“甘蔗”,或“都蔗”,所在不同。
     雩都土壤肥沃,偏宜甘蔗,味及采色,余肥所无,一节数寸长。郡以献
御。
      《异物志》曰:“甘蔗,远近皆有。交趾所产甘蔗特醇好,本末无薄厚,
其味至均。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迮取汁为饴饧,名
之曰 '糖’,益复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如冰,破如博棋,食之,入口
消释,时人谓之 '石蜜’者也。”
      《家政法》曰:“三月可种甘蔗。”
         《说文》曰:“ ,芰也。”       《广志》曰:“巨野大 ,大于常 。淮汉之南,凶年以芰为蔬,犹
以预为资也。巨野,鲁薮也。”
     棪《尔雅》曰:“棪,棪其也。”郭璞注曰:“棪,实似柰,赤可食。”
     刘 《尔雅》曰:“刘,刘杙也。”郭璞曰:“刘子,生山中。实如梨,
甜酢,核坚。出交趾。”
      《南方草物状》曰:“刘树,子大如李实。三月花色,仍连著实。七八
月熟,其色黄,其味酢。煮蜜藏之,仍甘好。”
     郁 《幽·诗义疏》曰:“其树高五六尺。实大如李,正赤色,食之甜。”
      “《广雅》曰:一名雀李,又名车下李,又名郁李,亦名棣,亦名 李。’  《毛诗·七月》:'食郁及 。’”
     芡《说文》曰:“芡,鸡头也。”
      《方言》曰:“北燕谓之 ,青、徐、淮、泗谓之芡,南楚江、淅之
间谓之鸡头、雁头。”
      《本草经》曰:“鸡头,一名雁喙。”
     薯《南方草物状》曰:“甘薯,二月种,至十月乃成卵。大如鹅卵,小
者如鸭卵。掘食,蒸食,其味甘甜。经久得风,乃淡泊。 〔出交趾、武平、
九真、兴古也。”〕
      《异物志》曰:“甘薯似芋,亦有巨魁。剥去皮,肌肉正白如脂肪。南
----------------------- 页面 78-----------------------人专食,以当米谷。 〔蒸、炙皆香美。宾客酒食亦施设,有如果实也。”〕          《说文》曰:“ ,樱也。”       《广雅》曰:“燕 ,樱 也。”       《诗义疏》曰:“樱 ,实大如龙眼,黑色,今'车鞅藤实’是。《幽 诗》曰: '六月食 ’。”
     杨梅 《临海异物志》曰:“其子大如弹子,正赤,五月熟,似梅,味甜
酸。”
      《食经》藏杨梅法:“择佳完者一石,以盐一升淹之。盐入肉中,仍出,
曝令乾熇。取杬皮二斤,煮取汁渍之,不加蜜渍。梅色如初,美好,可堪数
岁。”
     沙棠《山海经》曰:“昆仑之山,……有木焉,状如棠,黄华赤实,味
如李而无核,名曰 '沙棠’。可以御水,时使不溺。”
      《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沙棠之实。”
     柤《山海经》曰:“盖犹之山,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黄,白花黑实也。”
      《礼·内则》曰:“柤、梨、姜、桂。”郑注曰:“柤,梨之不臧者,……
皆人君羞。”
      《神异经》曰:“南方大荒中有树,名曰'柤’。二千岁作花,九千岁
作实。其花色紫。高百丈,敷张自辅。叶长七尺,广四五尺,色如绿青。皮
如桂,味如蜜;理如甘草,味饴。实长九围,无瓤、核,割以如凝酥。食者,
寿以万二千岁。”
      《风土记》曰:“柤,梨属,内坚而香。”
      《西京杂记》曰:“蛮柤。”
     椰 《异物志》曰:“椰树,高六七丈,无枝条。叶如束蒲,在其上。实
如瓠,系在于巅,若挂物焉。实外有皮如胡卢。核里有肤,白如雪,厚半寸,
如猪肤,食之美于胡桃味也。肤里有汁升余,其清如水,其味美于蜜。食其
肤,可以不饥;食其汁,则愈渴。又有如两眼处,俗人谓之 '越王头’。”
      《南方草物状》曰:“椰,二月花色,仍连著实,房相连累,房三十或
二十七、八子。十一月、十二月熟,其树黄实,俗名之为 '丹’也。”横破
之,可作碗,或微长如栝蒌子,从破之,可为爵。”
      《南州异物志》曰:“椰树,大三四围,长十丈,通身无枝。至百余年。
有叶,状如蕨菜,长丈四五尺,皆直竦指天。其实生叶间,大如升,外皮苞
之如莲状。皮中核坚。过于核,里肉正白如鸡子,著皮,而腹内空:含汁,
大者含升余。实形团团然,或如爪蒌,横破之,可作爵形,并应器用,故人
珍贵之。”
      《广志》曰:“椰出交趾,家家种之。”
      《交州记》曰:“椰子有浆。截花,以竹筒承其汁,作酒饮之,亦醉也。”
      《神异经》曰:“东方荒中,有'椰木’,高二三丈,围丈余,其枝不
桥。二百岁,叶尽落而生华,花如甘瓜。花尽落而生萼,萼下生子,三岁而
熟。熟后不长不减,形如寒瓜,长七八寸,径四五寸,萼覆其顶。此实不敢,
万世如故。取者掐取,其留下生如初,其子形如甘瓜。瓤,甘美如蜜,食之
令人有泽;不可过三升,令人醉,半日乃醒。木高,凡人不能得;唯木下有
多罗树,人能缘得之。一名曰'无叶’,一名“倚骄’。”张茂先注曰:“骑,
----------------------- 页面 79-----------------------直上不可那也。”
     槟榔俞益期 《与韩康伯笺》曰:“槟榔,信南游之可观:子既非常,木
亦特奇,大者三围,高者九丈。叶聚树端,房构叶下,花秀房中,子结房外。
其擢穗似黍,其缀实似谷。其皮似桐而厚,其节似竹而穊。其内空,其外劲,
其屈如覆虹,其申如缒绳。本不大,末不小;上不倾,下不斜:调直亭亭,
千百若一。步其林则寥朗,庇其阴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性不
耐霜,不得北植,必当遐树海南;辽然万里,弗遇长者之目,自令人恨深。”
      《南方草物状》曰:“槟榔,三月花色,仍连著实,实大如卵。十二月
熟,其色黄;剥其子,肥强可不食,唯种作子。青其子,并壳取实曝乾之,
以扶留藤、古贲灰合食之,食之即滑美。亦可生食,最快好。交趾、武平、
兴古、九真有之也。”
      《异物志》曰:“槟榔,若笋竹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不生枝叶,
其状若柱。其颠近上未五六尺间,洪洪肿起,若  。木焉;因坼裂,出若
黍穗,无花而为实,大如桃李。又生棘针,重累其下,所以卫其实也。剖其
上皮,煮其肤,熟而贯之,硬如干枣。以扶留、古贲灰并食,下气及宿食、
白虫、消谷。饮啖设为口实。”
      《林邑国记》曰:“槟榔树,高丈余,皮似青铜,节如桂竹,下森秀无
柯,顶端有叶。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子。家有数百树。”
      《南州八郡志》曰:“槟榔,大如枣,色青,似莲子。彼人以为贵异,
婚族好客,辄先逞此物;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
      《广州记》曰:“岭外槟榔,小于交趾者,而大于蒳子,土人亦呼为'槟
榔’。”
     廉姜 《广雅》曰:“蔟葰,廉姜也。”
      《吴录》曰:“始安多廉姜。”
      《食经》曰:“藏姜法:蜜煮乌梅,去滓,以渍廉姜,再三宿,色黄赤
如琥珀。多年不坏。”
     枸橼裴渊《广州记》曰:“枸橼,树似橘,实如柚大而倍长,味奇酢。
皮以蜜煮为糁。”
      《异物志》曰:“枸橼,似橘,大如饭筥。皮有香。味不美。可以浣治
葛、苧,若酸浆。”
     鬼目 《广志》曰:“鬼目似梅,南人以饮酒。”
      《南方草物状》曰:“鬼目树,大者如李,小者如鸭子。二月花色,仍
连著实。七八月熟。其色黄,味酸;以蜜煮之,滋味柔嘉。交趾、武平、兴
古、九真有之也。”
     裴渊 《广州记》曰:“鬼目、益知,直尔不可啖,可为浆也。”
      《吴志》曰:“孙皓时有鬼目菜,生工人黄耇家。依缘枣树,长丈余,
叶广四寸,厚三分。”
     顾微 《广州记》曰:“鬼目,树似棠梨,叶如楮,皮白,树高。大如木
瓜,而小邪倾,不周正,味酢。九月熟。”
      “又有'草昧子’,亦如之。亦可为糁用。其草似鬼目。”
     橄榄 《广志》曰:“橄榄,大如鸡子,交州以饮酒。”
      《南方草物状》曰:“橄榄子,大如枣,大如鸡子。二月花色,仍连著
实。八月、九月熟。生食味酢,蜜藏仍甜。”《临海异物志》曰:“余甘子,
如梭形。初入口,舌涩;后饮水,更甘。大于梅实核,两头锐。东岳呼 '余
----------------------- 页面 80-----------------------甘’、 '柯榄’,同一果耳。”
      《南越志》曰:“博罗县有合成树,十围,去地二丈,分为三衢:东向
一衢,木威,叶似楝,子如橄榄而硬,削去皮,南人以为糁。南向一衢,橄
榄。西向一衢, '三丈’。三丈树,岭北之猴□也。”
     龙眼《广雅》曰:“益智,龙眼也。”
      《广志》曰:“龙眼树,叶似荔支,蔓延,缘木生。子如酸枣,色黑,
纯甜无酸。七月熟。”
      《吴氏本草》曰:“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椹 《汉武内传》:“西王母曰:'上仙之药,有扶桑丹椹。’”
     荔支《广志》曰:“荔支,树高五六丈,如桂树,绿叶蓬蓬,冬夏郁茂。
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子,实白如肪,甘而多汁,似安石
榴,有甜酢者。夏至日将已时,翕然俱赤,则可食也。一树下子百斛。”
      “犍为僰道、南广荔支熟时,百鸟肥。其名之曰'焦核’,小次曰'春
花’,次曰 '胡偈’:此三种为美。似'鳖卵’,大而酸,以为醢和。率生
稻田间。”
      《异物志》曰:“荔支为异:多汁,味甘绝口,又小酸,所以成其味。
可饱食,不可使厌。生时,大如鸡子,其肤光泽。皮中食,乾则焦小,则肌
核不如生时奇。四月始熟也。”
     益智 《广志》曰:“益智,叶似蘘荷,长丈余。其根上有小枝,高八九
寸,无花萼,其子丛生著之,大如枣,肉瓣黑,皮白。核小者,曰 '益智’,
含之隔涎濊。山万寿,亦生交趾。”
      《南方草物状》曰:“益智,子如笔毫,长七八分。二月花色。仍连著
实。五六月热。味辛,杂五味中,芬芳。亦可盐曝。”
      《异物志》曰:“益智,类薏苡。实长寸许,如枳椇子。味辛辣,饮酒
食之佳。”
      《广州记》曰:“益智,叶如蓑荷,茎如竹箭。子从心中出,一枚有十
子。子内白滑,四破去之,取外皮,蜜煮为糁,味辛。”
     桶《广志》曰:“桶子,似木瓜,生树木。”
      《南方草物状》曰:“桶子,大如鸡卵。三月花色,仍连著实。八九月
熟。采取,盐酸沤之,其味酸酢;以蜜藏,滋味甜美。出交趾。”
     刘欣期 《交州记》曰:“桶子如桃。”
     蒳子竺法真《登罗浮山疏》曰:“山槟榔,一名'蒳子’。干似蔗,叶
类柞。一丛十余干,干生十房,房底数百子。四月采。”
     豆蔻《南方草物状》曰:“豆蔻树,大如李。二月花色,仍连着实,子
相连累。其核根芬芳,成壳。七月八月熟。曝乾,剥食,核味辛,香五味。
出兴古。”
     刘欣期 《交州记》曰:“豆蔻似杬树。”
     环氏 《吴记》曰:“黄初二年,魏来求豆蔻。”
     榠《广志》曰:“榠查,子甚酢。出西方。”
     馀甘 《异物志》曰:“馀甘,大小如弹丸,视之理如定陶瓜。初入口,
苦涩;咽之,口中乃更甜美足味。盐蒸之,尤美,可多食。”
     蒟子《广志》曰:“蒟子,蔓生,依树。子似桑椹,长数寸,色黑,辛
如姜。以盐淹之,下气、消谷。生南安。”
     芭蕉《广志》曰:“芭蕉,一曰'芭菹’,或曰'甘蕉’。茎如荷、芋,
----------------------- 页面 81-----------------------重皮相裹,大如盂升。叶广二尺,长一丈。子有角,子长六七寸,有蒂三四
寸,角著蒂生,为行列,两两共对,若相抱形。剥其上皮,色黄白,味似蒲
萄,甜而脆,亦饱人。其根大如芋魁,大一石,青色。其茎解散如丝,织以
为葛,谓之 '蕉葛’。虽脆而好,色黄白,不如葛色。出交趾、建安。”
      《南方异物志》曰:“甘蕉,草类,望之如树。株大者,一围馀。叶长
一丈,或七八尺,广尺馀。华大如酒杯,形色如芙蓉。茎末百馀子,大名为
房。根似芋魁,大者如车毂。实随华,每华下阖,各有六子,先后相次,子
不俱生,华不俱落。
      “此蕉有三种:一种,子大如拇指,长而锐,有似羊角,名'羊角蕉’,
味最甘好。一种,子大如鸡卵,有似牛乳,味微减羊角蕉。一种,蕉大如藕,
长六七寸,形正方,名 '方蕉’,少甘,味最弱。
      “其茎如芋,取,護而煮之,则如丝,可纺绩也。”
      《异物志》曰:“芭蕉,叶大如筵席。其茎如芋,取,護而煮之,则如
丝,可纺绩,女工以为絺绤,则今 '交趾葛’也。其内心如蒜鹄头生,大如
合柈。因为实房,著其心齐;一房有数十枚。其实皮赤如火,剖之中黑。剥
其皮,食其肉,如饴蜜,甚美。食之四五枚,可饱,而馀糍味,犹在齿牙间,
一名 '甘蕉’。”
     顾微 《广州记》曰:“甘蕉,与吴花、实、根、叶不异,直是南土暖,
不经霜冻,四时花叶展。其熟,甘;未熟时,亦苦涩。”
     扶留 《吴录·地理志》曰:“始兴有扶留藤,缘木而生。味辛,可以食
槟榔。”
      《蜀记》曰:“扶留木,根大如箸,视之似柳根。又有蛤,名'古贲’,
生水中,下,烧以为灰,曰 '牡砺粉’。先以槟榔著口中,又取扶留藤长一
寸,古贲灰少许,同嚼之,除胸中恶气。”
      《异物志》曰:“古贲灰,牡砺灰也。与扶留、槟榔三物合食,然后善
也。扶留藤,似木防己。扶留、槟榔,所生相去远,为物甚异而相成。俗曰:
 '槟榔扶留,可以忘忧。’”
      《交州记》曰:“扶留有三种:一名'获扶留’,其根香美;一名'南
扶留’,叶青,味辛;一名 '扶留藤’,味亦辛。”
     顾微 《广州记》曰:“扶留藤,缘树生,其花实,即蒟也,可以为酱。”
     菜茹 《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寿木之华;括姑之东,中容之
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括姑,山名。赤木、玄木,其叶皆可食。”〕
馀瞀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名曰 '嘉树’,其色若碧。”〔“馀瞀,南方山
名。有嘉美之菜,故曰 '嘉’,食之而灵。若碧,青色。”〕
      《汉武内传》:“西王母曰:'上仙之药,有碧海琅菜。’”
     韭:“西王母曰:'仙次药,有八纮赤韭。’”
     葱:“西王母曰:'上药,玄都绮葱。’”
     薤:《列仙传》曰:“务光服蒲薤根。”
     蒜: 《说文》曰:“菜之美者,云梦之蔒菜。”
     姜:《吕氏春秋》曰:“和之美者,蜀郡杨朴之姜。”〔“杨朴,地名。”〕
     葵:《管子》曰:“桓公……北伐山戎,出冬葵……,布之天下。”《列
仙传》曰:“丁次卿为辽东丁家作人。丁氏尝使买葵,冬得生葵。问:'冬
何得此葵?’云: '从日南买来。’”
      《吕氏春秋》:“菜之美者,具区之菁”者也。
----------------------- 页面 82-----------------------     鹿角: 《南越志》曰:“猴葵,色赤,生石上。南越谓之'鹿角’。”
     罗勒:《游名山志》曰:“步廊山有一树,如椒,而气是罗勒,土人谓
为 '山罗勒’也。”
     葙: 《广志》曰:“葙,根以为菹,香辛。”
     紫菜:“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又《吴都赋》云:“纶组紫菜”
也。《尔雅》注云:“纶,今有秩啬夫所带纠青丝纶。组,绶也。海中草,
生彩理有象之者,因以名焉。”
     芹:《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云梦之芹。”
     优殿: 《南方草物状》曰:“合浦有菜名'优殿’,以豆酱汁茹食之,
甚香美可食。”
     雍:《广州记》云:“雍菜,生水中,可以为菹也。”
     冬风:《广州记》云:“冬风菜,陆生,宜配肉作羹也。”
         :《字林》曰:“ 菜,生水中。”
     蔊菜:“音罕,味辛。”
       :“《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有云梦之。’”
     荶:“似蒜,生水中。”
     菦菜:“音谨,似蒿也。”
        菜:“紫色,有藤。”         菜:“叶似竹,生水旁。”         菜:“叶似竹,生水旁。”
       菜:“似蕨。”
       菜:“似蕨,生水中。”      蕨菜:“ 也。《诗疏》曰:'秦国谓之蕨,齐鲁谓之 。’”
     荲菜:“似蒜,生水边。”
        菜:“似' 荃菜’也。一曰: '染草。’”
     蓶菜:“音唯。似乌韭而黄。”
       菜:“生水中,大叶。”
        :“根似芋,可食。”又云:“'署预’别名。”
     荷: 《尔雅》云:“荷,芙渠也。……其实,莲。其根,藕。”
     竹 《山海经》曰:“嶓冢之山,……多桃枝、钩端竹。”
      “云山……有桂竹,甚毒,伤人必死。”〔“今始兴郡出筀竹,大者围
二尺,长四丈。交趾有篥竹,实中,劲强,有毒,锐似刺,虎中之则死,亦
此类。”〕
      “龟山……多扶竹。”〔“扶竹,筇竹也。”〕
      《汉书》:“竹大者,一节受一斛,小者数斗,以为柙榼。”
      “邛都高节竹,可为杖,所谓'邛竹’。”
      《尚书》曰:“杨州,……厥贡……筿、荡。……荆州,…厥贡……菌、
簵。”〔注云:“筿,竹箭;荡,大竹。”“菌、簵,皆美竹,出云梦之泽。”〕
      《礼斗威仪》曰:“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 竹、紫脱常生。”〔其
注曰:“紫脱,北方物。”〕
      《南方草物状》曰:“由梧竹,吏民家种之,长三四丈,围一尺八九寸,
作屋柱。出交趾。”
----------------------- 页面 83-----------------------      《魏志》云:“倭国,竹有条、干。”
      《神异经》曰:“南山荒中有沛竹,长百丈,围三丈五六尺,厚八九寸,
可为大船。其子美,食之可以已疮疠。” 〔张茂先注曰:“子,笋也。”〕
      《外国图》曰:“高阳氏有同产而为夫妇者,帝怒放之,于是相抱而死。
有神鸟以不死竹覆之。七年,男女皆活。同颈异头,共身四足,是为蒙双民。”
      《广州记》曰:“石麻之竹,劲而利,削以为刀,切象皮如切芋。”
      《博物志》云:“洞庭之山,尧帝之二女常泣,以其涕挥竹,竹尽成斑。”
 〔“下隽县有竹,皮不斑,即刮去皮,乃见。”〕
      《华阳国志》云:“有竹王者,兴于 水。有一女浣于水滨,有三节大
竹,流入女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儿声,持归,破竹,得男。长养,有武才,
遂雄夷狄,氏竹为姓。所破竹,于野成林,今王祠竹林是也。”
      《风土记》曰:“阳羡县有袁君冢坛边,有数林大竹,并高二三丈。枝
皆两披,下扫坛上,常洁净也。”
     盛弘之《荆州记》曰:“临贺谢休县东山有大竹数十围,长数丈。有小
竹生旁,皆四五尺围。下有盘石,径四五丈,极高,方正青滑,如弹棋局。
两竹屈垂,拂扫其土,初无尘秽。未至数十里,闻风吹此竹,如箫管之音。”
      《异物志》曰:“有竹曰' ’,其大数围,节间相去局促,中实满坚
强,以为柱榱。”
      《南方异物志》曰:“棘竹,有刺,长七八丈,大如瓮。”
     曹毗《湘中赋》曰:“竹则筼筜、白、乌,实中、绀族。滨荣幽渚,繁
宗隈曲;萋蒨陵丘, 逮重谷。”
     王彪之《闽中赋》曰:“竹则苞甜、赤苦,缥箭、斑弓。度也推节,征
合实中。筼筜函人,桃枝育虫。缃箬、素笋,彤竿、绿筒。” 〔“筼筜竹,
节中有物,长数寸,正似世人形,俗说相传云 '竹人’,时有得者。育虫,
谓竹 ,竹中皆有耳。因说桃枝,可得寄信。”〕
      《神仙传》曰:“壶公欲与费长房俱去,长房畏家人觉。公乃画一青竹,
戒曰: '卿可归家称病,以此竹置卿卧处,默然便来还。’房如言。家人见
此竹,是房尸,哭泣行丧。”
      《南越志》云:“罗浮山生竹,皆七八寸围,节长一二丈,谓之'龙钟
竹’。
      《孝经河图》曰:“少室之山,有筜爨器竹,堪为釜甑。”
      “安思县多苦竹,竹之丑有四:有青苦者,白苦者,紫苦者,黄苦者。”
     竺法真 《登罗浮山疏》曰:“又有筋竹,色如黄色。”
      《晋起居注》曰:“惠帝二年,巴西郡竹生紫色花,结实如麦,皮青,
中米白,味甘。”
      《吴录》曰:“日南有篥竹,劲利,削为矛。”
      《临海异物志》曰:“狗竹,毛在节间。”
      《字林》:“ ,竹,头有父文。”
      “芜,竹,黑皮,竹浮有文。”
      “ 音感,竹,有毛。”
      “篓,竹,实中。”
     笋《吕氏春秋》曰:“和之美者,越簵之菌。”高诱注曰:“菌,竹笋
也。”
----------------------- 页面 84-----------------------      《吴录》曰:“鄱阳有笋竹,冬月生。”
      《笋谱》曰:“鸡胫竹,笋肥美。”
      《东观汉记》曰:“马援至荔浦,见冬笋名'苞’。上言'《禹贡》厥
苞橘柚,疑谓是也。其味美于春夏。’”
     荼《尔雅》曰:“荼,苦菜。”“可食。”
      《诗义疏》曰:“山田苦菜甜,所谓'堇、荼如饴’。”
     蒿《尔雅》曰:“蒿,菣也。”“蘩,皤蒿也。”注云:“今人呼青蒿
香、中炙啖者为菣。”“蘩,白蒿。”
      《礼外篇》曰:“周时德泽洽和,蒿茂大,以为宫柱,名曰'蒿宫’。”
      《神仙服食经》曰:“'七禽方’,十一月采旁勃。旁勃,白蒿也。白
兔食之,寿八百年。”
     菖蒲《春秋传》曰:“僖公……三十年,……使周阅来聘,飨有昌歜。”
杜预曰:“昌蒲菹也。”
      《神仙传》云:“王兴者,阳城越人也。汉武帝上嵩高,忽见仙人长二
丈,耳出头下垂肩。帝礼而问之。仙人曰: '吾九疑人也。闻嵩岳有石上菖
蒲,一寸九节,可以长生,故来采之。’忽然不见。帝谓侍臣曰:“彼非欲
服食者,以此喻朕耳。’乃采菖蒲服之。帝服之烦闷,乃止。兴服不止,遂
以长生。”
     薇 《召南·诗》曰:“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诗义疏》云:“薇,
山菜也,茎叶皆如小豆。藿,可羹,亦可生食之。今官园种之,以供宗庙祭
祀也。”
     萍《尔雅》曰:“萍,苹也。其大者蘋。”
      《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昆仑之。”
     石菭《尔雅》曰:“藫,石衣。”郭璞曰:“水菭也,一名'石发’。
江东食之。或曰: '藫叶似薤而大,生水底,亦可食。”
     胡  《尔雅》云:“菤耳雅苓耳。”《广雅》云:“枲耳也,亦云胡枲。
 “郭璞曰:“胡荾也,江东呼为'常枲’。”
      《周南》曰:“采采卷耳。”毛云:“苓耳也。”注云:“胡荾也。”
 《诗义疏》曰:“苓,似胡荽,白花,细茎,蔓而生。可鬻为茹,滑而少味。
四月中生子,如妇人耳珰,或云 '耳珰草’。幽州人谓之'爵耳’。”
      《博物志》:“洛中有驱羊入蜀,胡葸子著羊毛,蜀人取种,因名'羊
负来’。”
     承露《尔雅》曰:“蔠葵,蔡露。”注曰:“承露也,大茎小叶,花紫
黄色。实可食。”
     凫茈樊光曰:“泽草,可食也。”
     堇《尔雅》曰:“啮,苦堇也。”注曰:“今堇葵也,叶似柳,子如米,
灼食之,滑。”
      《广志》曰:“瀹为羹。语曰:'夏荁秋堇滑如粉。’”
     芸《礼记》云:“仲冬之月,……芸始生。”郑玄注云:“香草。”
      《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阳华之芸。”
      《仓颉解诂》曰:“芸蒿,叶似斜蒿,可食。春秋有白蒻,可食之。”
     莪蒿《诗》曰:“菁菁者莪。”“莪,萝蒿也。”《义疏》云:“莪生
泽田渐洳处,叶似斜蒿,细科。二月中生。茎叶可食,又可蒸,香美,味颇
似蒌蒿。”
----------------------- 页面 85-----------------------     葍《尔雅》云:“葍, 茅也。”郭璞曰:“葍,大叶白华,根如正白, 可啖。”“葍,华有赤者为 ; 一种耳。亦如陵苕,异名。”
      《诗》曰:“言采其葍。”毛云:“恶菜也。”《义疏》曰:“河东关
内谓之'葍’,幽,充谓之'燕葍’,一名'爵弁’,一名' ’。根正白,
著热灰中,温啖之。饥荒可蒸以御饥。汉祭甘泉或用之。其体有两种:一种
茎叶细而香,一种茎赤有臭气。”
      《风土记》曰:“葍,蔓生,被树而升,紫黄色。子大如牛角,形如蟦,
二三同蒂,长七八寸,味甜如蜜。其大者名 '枺’。”
      《夏统别传》注:“获,葍也,一名'甘获’。正圆,赤,粗似橘。”
     苹《尔雅》云:“苹,藾萧。”注曰:“藾蒿也,初生亦可食。”
      《诗》曰:“食野之苹。”《诗疏》云:“藾萧,青白色,茎似蓍而轻
脆。始生可食,又可蒸也。”
     土瓜《尔雅》云:“菲,芴。”注曰:“即土瓜也。”
      《本草》云:“王瓜,……一名土瓜。”
      《卫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毛云:“菲,芴也。”《义疏》
云:“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三月中,蒸为茹,滑美,亦可作
羹。《尔雅》谓之'蒠菜’。郭璞注云:'菲草,生下湿地,似芜菁,华紫
赤色,可食。’今河南谓之 '宿菜’。”
     苕《尔雅》云:“苕,陵苕。黄华,蔈;白华,茇。”孙炎云:“苕华
色异名者。”
      《广志》云:“苕草,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
以美田。叶可食。”
      《陈诗》曰:“邛有旨苕。”《诗义疏》云:“苕饶也,幽州谓之'翘
饶’。蔓生,茎如 豆而细,叶似蒺藜而青。其茎叶绿色,可生啖,味如小
豆藿。”
     荠 《尔雅》曰:“菥蓂,大荠也。”犍为舍人注曰:“荠有小,故言大
荠。”郭璞注云:“似荠,叶细,俗呼'老荠’。”
     藻《诗》曰:“于以采藻。”注曰:“聚藻也。”《诗义疏》曰:“藻,
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似箸,可长四五尺;一
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蓬,谓之 '聚藻’。此二藻皆可食。煮熟,挼去腥气,
米面糁蒸为茹,佳美。荆扬人饥荒以当谷食。”
     蒋《广雅》云:“蒋,菰也。其米谓之'雕胡’。”
      《广志》曰:“菰可食。以作席,温于蒲。生南方。”
      《食经》云:“藏菰法:好择之,以蟹眼汤煮之,盐薄洒,抑著燥器中,
密涂稍用。”
     羊蹄《诗》云:“言采其 。”毛云:“恶菜也。”《诗义疏》曰:“今 羊蹄。似芦菔,茎赤。煮为菇,滑而不美。多啖令人下痢。幽、扬谓之' ’,
一名 '蓨’,亦食之。”
     菟葵 《尔雅》曰:“莃,菟葵也。郭璞注云:“颇似葵而叶小,状如藜,
有毛。汋啖之,滑。”
     鹿豆 《尔雅》曰:“蔨,鹿藿。其实,莥。”郭璞云:“今鹿豆也,叶
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
     藤《尔雅》曰:“诸虑,山櫐”郭璞云:“今江东呼櫐为藤,似葛而粗
----------------------- 页面 86-----------------------大。”
      “ ,虎櫐。”今虎豆也。缠蔓林树而生,荚有毛刺。江东呼为'          ’。
      《诗义疏》曰:“櫐,苣荒也,似燕 ,连蔓生,叶白色,子赤可食,
酢而不美。幽州谓之 '椎櫐’。”
      《山海经》曰:“毕山,其上……多櫐。”郭璞注曰:“今虎豆、狸豆
之属。”
      《南方草物状》曰:“沈滕,生子大如齐瓯。正月华色,仍连著实。十
月,腊月熟,色赤。生食之,甜酢。生交趾。”
      “毦藤,生山中,大小如苹蒿,蔓衍生。人采取,剥之以作毦;然不多。
出合浦、兴古。”
      “蕳子藤,生缘树木。正月、二月华色,四月、五月熟。实如梨,赤如
雄鸡冠,核如鱼鳞。取,生食之,淡泊无甘苦。出交止、合浦。”
      “野聚藤,缘树木。二月华色,仍连著实。五六月熟。子大如羹瓯。里
民煮食。其味甜酢。出苍梧。”
      “椒藤,生金封山。乌浒人往往卖之。其色赤。——又云,以草染之。
——出兴古。”
      《异物志》曰:“葭蒲,藤类,蔓延他树,以自长养。子如莲菆,著枝
格间,一日作扶相连。实外有壳,果又无核。剥而食之,甜美。食之不饥。”
      《交州记》曰:“含水藤,破之得水。行者资以止渴。”
      《临海异物志》曰:“钟藤,附树作根,软弱,须缘树而作上下条。此
藤缠裹树,树死,且有恶汁,尤令速朽也。藤咸成树,若木自然,大者或至
十五围。”
      《异物志》曰:“萪藤,围数寸,重于竹,可为杖。篾以缚船,及以为
席,胜竹也。”
     顾微 《广州记》曰:“萪,如栟榈,叶疏;外皮青,多棘刺。高五六丈
者,如五六寸竹;小者如笔管竹。破其外青皮,得白心,即萪藤。
      “藤类有十许种:续断草,藤也,一曰 '诺藤’,一曰'水藤’。山行
渴,则断取汁饮之。治人体有损绝。沐则长发。去地一丈断之,辄更生根至
地,永不死。
      “刀陈岭有膏藤,津汁软滑,无物能比。”
      “柔萪藤,有子。子极酢。为菜滑,无物能比。”
     藜《诗》云:“北山有莱。”《义疏》云:“莱,藜也,茎叶皆似'蒃,
王刍’。今兖州人蒸以为茹,谓之 '莱蒸’。谯、沛人谓鸡苏为莱,故《三
仓》云: '莱、茱萸’,此二草异而名同。”
         《广志》云:“ 子,生可食。”
         《广志》云:“三 ,似翦羽,长三四寸;皮肥细,缃色。以蜜藏
之,味甜酸,可以为酒啖。出交州。正月中熟。”
      《异物志》曰:“ 实虽名 '三 ’,或有五六,长短四五寸, 头
之间正岩。以正月中熟,正黄,多汁。其味少酢,藏之益美。”
      《广州记》曰:“三 块酢,新说蜜为糁,乃美。”
     蘧蔬《尔雅》曰:“山隧,蘧蔬。”郭璞注云:“蘧蔬,似土菌,生'菰
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
     芺《尔雅》曰:“钩,蘧”。郭璞云:“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
----------------------- 页面 87-----------------------似蓟。初生可食。”
     茿《尔雅》曰:“荵,萹蓄。”郭璞云:“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
可食,又杀虫。”
     芜《尔雅》曰:“须,薞芜。”郭璞注云:“薞芜,似羊蹄,叶细,味
酢,可食。”
     隐荵《尔雅》云:“蒡,隐荵。”郭璞云:“似苏,有毛,今江东呼为
隐荵。藏以为菹,亦可瀹食。”
     守气《尔雅》曰:“皇,守田。”郭璞注曰:“似燕麦。子如雕胡米,
可食。生废田中。一名 '守气’。”
     地榆 《神仙服食经》云:“地榆,一名'玉札’。北方难得,故尹公度
曰:“宁得一斤地榆,不用明月珠。’其实黑如豉,北方呼'豉’为'札’,
当言 '玉豉’。与五茄煮,服之可神仙。是以西域真人曰:'何以支长久?
食石畜金盐;何以得长寿?食石用玉豉。’此草雾而不濡,太阳气盛也,铄
玉烂石。炙其根作饮,如茗气。其汁酿酒,治风痹,补脑。”
      《广志》曰:“地榆可生食。”
     人苋《尔雅》曰:“蒉,赤苋。”郭璞云:“今人苋赤茎者。”
     莓 《尔雅》曰:“箭,山莓。”郭璞云:“今之木莓也,实似藨莓而大,
可食。”
     鹿葱 《风土记》曰:“宜男,草也,高六尺,花如莲。怀妊人带佩,必
生男。”
     陈思王《宜男花颂》云:“世人有女求男,取此草食之,尤良。”
     嵇含 《宜男花赋序》云:“宜男花者,荆楚之俗,号曰:'鹿葱’。可
以荐宗庙。称名则义过 '马舄’焉。”
     蒌蒿《尔雅》曰:“购,商蒌。”郭璞注云:“商蒌,蒌蒿也。生下田。
初出可啖。江东用羹鱼。”
     藨《尔雅》曰:“藨,藨。”郭璞注曰:“璞即莓也。江东呼'璞莓’。
子似覆舄而大,赤,酢甜可啖。”
        《尔雅》曰:“ ,月尔。”郭璞注云:“即紫璞也,似蕨,可食。”       《诗疏》曰:“ 菜也。叶狭,长二尺,食之微苦,即今英菜也。《诗》
曰: '彼汾沮洳,言采其英。’”〔一本作“莫”。〕
     覆葐《尔雅》曰:“茥,蒛葐。”郭璞云:“覆葐也,实似莓而小,亦
可食。”
     翘摇 《尔雅》曰:“柱夫,摇车。”郭璞注曰:“蔓生,细叶,紫华。
可食。俗呼 '翘摇车’。”
     乌  《尔雅》曰:“菼, 也。”郭璞云:“似苇而小,实中。江东 呼为 '乌 ’。”       《诗》曰:“葭、菼揭揭。”毛云:“葭、芦;菼, 。”《义疏》云:  “ ,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即刈,谓之 '萑’。三月中生。初生其心挺出,
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有黄黑勃,著之污人手。把取正白,啖之甜脆。
一名 ' 薚’。扬州谓之 '马尾’。故《尔雅》云:' ,谲,马尾也。’
幽州谓之 '旨苹’。”
         《尔雅》曰:“槚,苦荼。”郭璞曰:“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
----------------------- 页面 88-----------------------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 '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
茶’。”
      《荆州地记》曰:“浮陵茶最好。”
      《博物志》曰:“饮真茶,令人少眠。”
     荆葵《尔雅》曰:“荍,蚍衃。”郭璞曰:“似葵,紫色。”
      《诗义疏》曰:“一名'芘芣’。华紫绿色,可食,似芜菁,微苦。《陈
诗》曰: '视尔如荍。’”
     窃衣 《尔雅》曰:“ ,蒘,窃衣。”孙炎云:“似芹,江河间食之。
实如麦,两两相合,有毛,著人衣。其华著人衣,故曰 '窃衣’。”
     东风《广州记》云:“东风,华叶似'落娠妇’,茎紫。宜肥肉作羹,
味如酪,香气似马兰。”
     荲《字林》云:“草似冬蓝。蒸食之,酢。”
        “木耳也。”
     按木耳,煮而细切之,和以姜、橘,可为菹,滑美。
     莓“莓,草实,亦可食。”
     荁“荁,干堇也。”
            ,《字林》曰:“草,生水中,其花可食。”
     木《庄子》曰:“楚之南,有冥泠〔一本作“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五百岁为秋。”司马彪曰:“木,生江南,千岁为一年。”
      《皇览·冢记》曰:“孔子冢茔中树数百,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名者。
人传言:孔子弟子,异国人,持其国树来种之。故有柞、枌、雒离、女贞、
五味、毚檀之树。”
      《齐地记》曰:“东方有'不灰木’。”
     桑《山海经》曰:“宣山,……有桑,大五十尺,其枝四衢。〔“言枝
交互四出。”〕其叶大尺,赤理,黄花,青叶。名曰 '帝女之桑’。〔“妇
人主蚕,故以名桑。”〕
      《十洲记》曰:“扶桑,在碧海中。上有大帝宫,东王所治。有椹桑树,
长数千丈,三千余围。两树同根,更相依倚,故曰 '扶桑’。仙人食其椹,
体作金色。其树虽大,椹如中夏桑椹也,但稀而赤色。九千岁一生实,味甘
香。”
      《括地图》曰:“昔乌先生避世于芒尚山,其子居焉。化民食桑,三十
七年,以丝自裹;九年生翼,九年而死,其桑长千仞,盖蚕类也。去琅邪二
万六千里。”
      《玄中记》云:“在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
屈,通三泉也。”
     棠棣 《诗》曰:“棠棣之华,萼不韩韩。” 《诗义疏》云:“承花者曰
萼。其实似樱桃、 ;麦时熟,食美。北方呼之 '相思’也。”
      《说文》曰:“棠棣,如李而小,子如樱桃。”
     棫《尔雅》云:“棫,白棫。”注曰:“桵,小木,丛生,有刺。实如
耳珰,紫赤,可食。”
     栎 《尔雅》曰:“栎,其实梂。”郭璞注云:“有梂汇自裹。”孙炎云:
 “栎实,橡也。”
     周处《风土记》云:“《史记》曰:'舜耕于历山。’而始宁、邳、郯
----------------------- 页面 89-----------------------二县界上,舜所耕田,在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栎,故曰 '历
山’。”
     桂《广志》曰:“桂,出合浦。其生必高山之岭,冬夏常青。其类自为
林,林间无杂树。”
      《吴氏木草》曰:“桂,一名'止唾’。”
      《淮南万毕术》曰:“结桂用葱。”
     木绵《吴录·地理志》曰:“交趾安定县有木绵,树高丈。实如酒杯,
口有绵,如蚕之绵也。又可作布,名曰'白緤’,一名'毛布’。”
     欀木 《吴录·地理志》曰:“交趾有欀木木。其皮中有如白米屑者,干
捣之,以水淋之,似面,可作饼。”
     仙树 《西河旧事》曰:“祁连山有仙树。人行山中,以疗饥渴者,辄得
之。饱不得持去。平居时,亦不得见。”
     莎木《广志》曰:“莎树多枝叶,叶两边行列,若飞鸟之翼。其面色白。
树收面不过一斛。”
      《蜀志记》曰:“莎树出面,一树出一石。正白而味似桄榔。出兴古。”
     槃多裴渊 《广州记》曰:“槃多树,不花而结实。实从皮中出。自根著
子至杪,如橘大。食之。过熟,内许生蜜。一树者,皆有数十。”
      《嵩山记》曰:“嵩寺中忽有思惟树,即贝多也。有人坐贝多树下思惟,
因以名焉。汉道士从外国来,将子于山西脚下种,极高大。今有四树,一年
三花。”
     缃顾微《广州记》曰:“缃,叶、子并似椒;味如罗勒。岭北呼为'木
罗勒’。”
     娑罗盛弘之 《荆州记》曰:“巴陵县南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
生旬日,势凌轩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有外国沙门见之:
 '名为娑罗也。彼僧所憩之荫,常著花,细白如雪。’元嘉十一年,忽生一
花,状如芙蓉。”
     榕《南州异物志》曰:“榕木,初生少时,缘榑他树,如外方扶芳藤形,
不能自立根本,缘绕他木,傍作连结,如罗网相络,然后皮理连合,郁茂扶
疏,高六七丈。”
     杜芳《南州异物志》曰:“杜芳,藤形,不能自立根本,
     缘绕他木作房,藤连结如罗网相罥,然后皮理连合,郁茂成树。所托树
既死,然后扶疏六七丈也。”
     摩厨 《南州异物志》曰:“木有摩厨,生于斯调国。其汁肥润,其泽如
脂膏,馨香馥郁,可以煎熬食物,香美如中国用油。”
     都句刘欣期《交州记》曰:“都句树,似栟榈。木中出屑如面,可啖。”
     木豆《交州记》曰:“木豆,出徐闻。子美,似乌豆。枝叶类柳。一年
种,数年采。”
     木堇《庄子》曰:“上古有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司马
彪曰:“木堇也,以万六千岁为一年,一名“蕣椿’。”
     傅玄《朝华赋序》曰:“朝华,丽木也,或谓之'洽容’,或曰'爱老’。”
      《东方朔传》曰:“朔书与公孙弘借车马曰:'木堇夕死朝荣,士亦不
长贫。’”
      《外国图》曰:“君子之国,多木堇之花,人民食之。”
     潘尼 《朝菌赋》云:“朝菌者,世谓之'木堇’,或谓之'日及’,诗
----------------------- 页面 90-----------------------人以为 '蕣华’。”又一本云:“《庄子》以为'朝菌。’”
     顾微 《广州记》曰:“平兴县有花树,似堇,又似桑。四时常有花,可
食,甜滑,无子。此蕣木也。”
      《诗》曰:“颜如蕣华。”《义疏》曰:“一名'木堇’,一名'王蒸’。”
     木蜜《广志》曰:“木蜜,树号千岁,根甚大。伐之四五岁,乃断取不
腐者为香。生南方。”
      “枳,木蜜,枝可食。”
      《本草》曰:“木蜜,一名木香。”
     枳柜《广志》曰:“枳柜,叶似蒲柳;子似珊瑚,其味如蜜。十月熟,
树干者美。出南方。邳、郯枳柜大如指。”
      《诗》曰:“南山有枸。”毛云:“柜也。”《义疏》曰:“树高大似
白杨,在山中。有子著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
江南者特美。今官园种之,谓之 '木蜜’。本从江南来。其木令酒薄;若以
为屋柱,则一屋洒皆薄。”
     朹 《尔雅》曰:“朹,梅。”郭璞云:“朹树,状似梅。子如指头,色,
似小柰,可食。”
      《山海经》曰:“单孤之山,其木多朹。”郭璞曰:“似榆,可烧粪田。
出蜀地。”
      《广志》曰:“机木生易长。居,种之为薪,又以肥田。”
     夫栘《尔雅》曰:“唐棣,栘。”注云:“白栘。似白杨。江东呼 '夫
栘’。”
      《诗》云:“何彼秾矣,唐棣之华。”毛云:“唐棣,栘也。”《疏》
云:“实大如小李,子正赤,有甜有酢;率多涩,少有美者。”
        《山海经》曰:“前山,有木多 。”郭璞曰:“似柞,子可食。冬
夏青。作屋柱难腐。”
     木威《广州记》曰:“木威,树高大。子如橄榄而坚,削去皮,以为棕。”
     榞木《吴录·地理志》曰:“庐陵南县有榞树,其实如甘焦,而核味亦
如之。”
     韶《广州记》曰:“韶,似栗。赤色,子大如栗,散有棘刺。破其外皮,
内白如脂肪,著核不离,味甜酢。核似荔支。”
     君迁 《魏王花木志》曰:“君迁树细似甘焦,子如马乳。”
     古度《交州记》曰:“古度树,不花而实。实从皮中出,大如安石榴,
正赤,可食。其实中如有 '蒲梨’者,取之数日,不煮,皆化成虫,如蚁,
有翼,穿皮飞出。 〔著屋正黑。〕”
     顾微 《广州记》曰:“古度树,叶如栗而大于枇杷。天花,枝柯皮中生
子。子似杏而味酢。取煮以为粽。取之数日,不煮,化为飞蚁。”
      “熙安县有孤古度树生,其号曰'古度’。俗人无子,于祠炙其乳,则
生男。以金帛报之。”
     击弥 《广志》曰:“击弥树,子赤,如 枣,可食。”
     都咸《南方草物状》曰:“都咸树,野生。如手指大,长三寸,其色正
黑。三月生花色,仍连著实。七八月熟。里民啖子,及柯皮干作饮,芳香。
出日南。”
     都桷《南方草物状》曰:“都桷树,野生。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八九
月熟。一如鸡卵。里民取食。”
----------------------- 页面 91-----------------------     夫编 〔一本作“遍”〕《南方草物状》云:“夫编树,野生。三月花色,
仍连著实。五六月成子,及握。煮投下鱼、鸡、鸭羹中,好。亦中盐藏。出
交趾、武平。”
     乙树《南方记》曰:“乙树,生山中。取叶,捣之讫,和蠕叶汁煮之,
再沸,止,味辛。曝干,投鱼肉羹中。出武平、兴古。”
     州树《南方记》曰:“州树,野生。三月花色,仍连著实,五六及握,
煮如李子。五月熟。剥核,滋味甜。出武平。”
     前树 《南方记》曰:“前树,野生。二月花色,连著实,如手指,长三
寸。五六月熟。以汤滴之,削去核食。以糟、盐藏之,味辛可食。出交趾。”
     石南《南方记》曰:“石南树,野生。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实如燕卵,
七八月熟。人采之,取核,干其皮,中作肥鱼羹,和之尤美。出九真。”
     国树《南方记》曰:“国树,子如雁卵,野生。三月花色,连著实。九
月熟。曝干讫,剥壳取食之,味以栗。出交趾。”
     楮 《南方记》曰:“楮树,子似桃实。二月花色,连著实。七八月熟。
盐藏之,味辛。出交趾。”
          《南方记》曰:“  树,子如桃实,长寸余。二月花色,连著实。
五月熟,色黄。盐藏,味酸似白梅。出九真。”
     梓棪《异物志》曰:“梓棪,大十围,材贞劲,非利刚截,不能克。堪
作船。其实类枣,著枝叶重曝挠垂。刻镂其皮,藏,味美于诸树。”
       母 《异物志》云:“ 母树,皮有盖,状似栟榈;但脆不中用。南人 名其实为 ' ’。用之,当裂作三四片。”       《广州记》曰:“ 叶广六七尺,接之以覆屋。”      五子裴渊《广州记》曰:“五子树,实如梨,里有五核,因名'五子’。
治霍乱、金疮。”
     白缘《交州记》曰:“白缘树,高丈。实味甘,美于胡桃。”
     乌臼《玄中记》云:“荆、扬有乌臼,其实如鸡头。迮之如胡麻子,其
汁,味如猪脂。”
     都昆《南方草物状》:“都昆树,野生。二月花色,仍连著实。八九月
熟。如鸡卵。里民取食之,皮核滋味醋。出九真、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