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联盟成立仪式:丹霞怀抱的千年古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51:56
蒋兴勇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2月24日   第 07 版)

图为赤水风景

图为丹霞地貌
贵州赤水,因丹霞地貌壮观独特而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遗产”。在赤水的日子,偷得半日闲,我悄然来到大同古镇,感受这个丹霞怀抱下的千年古镇之魅力。
初冬的大同古镇,烟雨濛濛,站在镇外的关滩口放眼望去,蓝天山峦拱桥融为一体,沙湾碧水露崖共成一色。翠竹杉林,藤萝野草,古镇簇拥在翠绿葱茏当中,好一派清幽雅静的景致。
沿着整洁的丹霞石阶而下,几通古碑映入眼帘,高耸的古碑上写有“清封朝议大夫陈贡珊先生纪念碑”,两旁小字有些风化脱落,但依然能识辨。读着石碑这段史料记载,偶尔间有阵阵鸟鸣从苍翠的古榕树间传来。大同,古时候曾叫“蛮峒子”,明清年间是播叙古驿道上一个重镇。清朝,山西知县王炳感觉蛮峒子听起来“误以为夷蛮、荒芜之地”,便改成了“大洞场”。当地人士陈玉生赴日本留学回来后,又把大洞场改名为大同场,为的是响应孙中山先生所倡议的“天下大公,世界大同”。如此看来,大同得此名还深藏了厚重多元的文化记忆符号呢。
顺着红石铺墁的古街来到古码头。河岸用丹霞红石砌成的码头很有规模,这个发端于北宋、明末清初就已形成的古镇,当年码头上常常停泊着载满货物的商船,川黔两地所需的洋广杂货,由旱路而来的各种土特产、生熟药材均从这里交货转运,小镇成了盐商货船补给停靠的重要据点。驻足古码头,完全可以依稀想象得出,在那遥远年代这里是一片商贾云集、千帆竞渡、人挑马驮的非凡景象。
时光流转,大同河洗却了古镇昔日的铅华,却留下太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商人捐资修建的会馆,临山而建的坎离宫、禹王宫、万寿宫、观音庙,走近了仍能寻得着的豪宅院落、望族祠堂遗址。更为传奇的是,1929年中共地下组织在这里建立起的“中共赤合特支”,竟成了贵州省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至今闪耀着红色赤水的灿烂韶华。
走进古镇,你会不由得放轻放缓脚步,生怕纷扰这里的平和宁静,生怕惊动街边艺人编制竹笼的专注,生怕惊醒屋檐下小狗熟睡的甜梦,生怕打扰茶馆里老人们玩着纸牌的雅兴。一张老八仙桌,一壶茶和一只盖碗瓷杯,那位戴着老花镜、一手托着腮帮等着出牌的老人,成了古镇中过目难忘的一道风景。
在古镇平街,我见一位老人悠闲地坐在门前,便上前与他聊了起来。老人叫张锡文,如今已82岁高龄,年轻时曾参加过上甘岭战斗。眼下,这位老人还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平常爱喝点小酒,退休后回到大同古镇悠静地过着晚年。邻居们见我与老人聊得起劲,也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拉着家常,讲述着古镇里发生过的些许往事,没有把我当成外地人,开怀释然的笑语声传出老远老远……
“水绕山环千门瑞蔼,云蒸霞蔚一路福星。”驻足坎离宫遗址侧门前,读到这副古联时,我在想,像张锡文这样健康的福寿老人,古镇应该说有不少吧。据说,3年前,上海复旦大学一位教授来大同考察,一住就是两个月,完成了一部20万字的小说仍舍不得离开。他曾感言,天地极为厚爱大同,把山灵水秀赐予这里,环境宁静和谐,邻里通情至理,民风敦厚淳朴。我想,如今仍生活在这里的老人,正是缘于这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清幽安宁,淡然祥和地享受着与福星齐寿的馈赠。
大同古镇,宛如沉静江南水乡的镇落,随着赤水丹霞“世遗”旅游升温,也开始吸引游人前来访古寻幽。欣赏了丹霞、瀑布、桫椤、竹海景观,若能到这里走一走,在这散落悠久时光的古村落里,感受着这份尚未作任何人文包装的原汁原味,享受着这份无人纷扰的宁静图画,捕捉这份古朴厚重的远古生命之魂,留下一段凄美难得的人文邂逅,你一定也会感叹神奇大自然与悠远厚重历史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