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股票龙头:杜诗中的新兴副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8:15:39
 

杜诗中的新兴副词
黄 斐

      杜甫是语言创作的巨匠。无论是抒情,还是状物,都能曲尽其妙,“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表现了杜甫对语言艺术的不懈追求。因此,杜诗不仅有深邃的思想、深入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而且还有精炼准确的表现力。“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元稹《酬孝甫见赠十首》),杜甫记录了大量的“当时语”;并独出机杼,推陈出新,“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解闷》),写出了不少“新语”,反映了唐代语言的发展面貌。

       副词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对动词、形容词等进行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的程度、时间、情态等,对诗歌的造形传神的表现力最为关键。提炼和汰选合适的副词,能扩展诗歌语言的艺术张力。在词汇发展史上,杜诗中出现了一些的新兴副词。我们根据《汉语大词典》的首例出处,参考全唐诗、全唐文、《艺文类聚》中的具体实例,归纳和分析杜诗中新兴副词形成的原因,揭示这些首次在杜诗出现的副词的历史地位,从而谈谈杜甫的炼字艺术。

1.    时间副词“老”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述怀》)

“生平老耽酒”中的“老”,表示“一直”“老是”之义。杜甫一生喜酒,终老不变。一个“老”字反映了他的落拓的境遇和高傲的个性。杜诗中的“老”有两个新用法。一是亲属称谓的词头。[1]“老+名词”自先秦开始使用,如“老母”(《战国策·齐策》)、“老骥”(曹操《龟虽寿》)、“老翁”(《石壕吏》),“老”有实词词义,表示年纪大。但在杜诗《吾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中的“老”,表示词头,修饰“孙子”(做曹仓他的从孙杜崇简),不是表示年纪大,没有实词义。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予在南郑,见西邮俚俗谓父曰老子,虽年十七八,有子亦称老子。乃悟西人所谓大范老子、小范老子、盖尊之以为父也。”也就是说,“老”的虚化到宋代已经完成。王力《汉语语法史》:“这个‘老’只表示年辈最尊的意思……宋代以后才变成了词头。”[2]由此看来,杜诗虽然仅此一例,但也可以把“老”这一用法的时间上限确定到中唐。

“老”作时间副词“一直”、“老是”,是杜诗的另一创新用法,是形容词“老”虚化而来的。南北朝时期,出现“老+形容词”的少量用法,如《南史·王玄谟传》:“刘秀之俭吝,常呼为老悭。”《宋书·王玄谟传》:“而玄谟独受‘老伧’之目。”“悭”本义是“吝啬”,“伧”本义为“粗俗”,引申为“……的人”,“老”表示“很”、“非常”之义。杜诗中出现了“老+心理动词”的用法,虚化为时间副词。如《复愁十二首》之四:“年深荒草径,老恐失柴扉。”“老耽酒”的“耽”、“老恐”的“恐”是心理动词,“老”字是修饰词,表示“一直”、“老是”,杜诗的新兴用法一直沿用至今。

2.    程度副词“仅”

《泊岳阳城下》:“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山城仅百层”中的“仅”,表示“余”、“多”、“接近”,描写了岳阳城的高耸。白描的手法,反映了杜甫炼词的高超手法,展现了杜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杜诗中的“仅”有二义,一是甚言其多;一是甚言其少,如“行在仅闻信”(《避地》),反映了唐代的语言特色。后代学者或不知其情而妄改,将“仅”改为“近”、为“几”。如宋代赵汸改“仅”为“近”,解作“高近百层,尤为稳当。”清代仇兆鳌注和杨伦注一以仍之,但下注为“旧作仅”。“仅”为甚言其多之义。

宋代以后,“仅”主要表示“少”、“仅仅”,大概“至宋始率从‘少’义,迄今沿用之”。[3]张永言认为“仅”表甚言其少的用法,这种意义和用法的转化,“这大约是在南宋以后的事情。”[4]

3.    程度副词“较”

《人日两篇》:“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春寒花较迟”的“迟”,表示“略”、“稍”。“较”本义是“车厢”,《初学记》:“较,车骑上曲铜钩。”隋唐以前为动词,表示“比较”、“核定”等之义。《北史·魏本纪》:“较五量,定五度。”杜甫化用动词,堪称佳绝。

杜诗中“较”虚化为程度副词,后接形容词,是一种新兴用法,后代相因成习,沿用至今。杜甫之后,“较”作程度副词,如王建《设酒寄独孤少府》诗:“缘看松花色较黄”,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比君茅舍较清凉”,姚合《军城夜会》:“寒多醉较迟”。宋代“较”与“差”形成同义聚合关系,并逐渐取代了“差”;但在表示“差距”的意义上,“差”占上风,并逐渐取代了“较”。[5]这是词义发展精密化、节约化的结果。

4.    情态副词“苦死”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惜君只欲苦死留”中“苦死”为合成词,作程度副词,相当于“苦苦”,表示“甚”、“很”。这是说世人想爱惜孔巢父而苦留,但孔巢父却视富贵为草头之露。仇兆鳌注:“苦死留,虽用方言,然有所本。”“苦死留”即“苦留”,是方言用法,仇氏见解,颇有见地,说明杜甫善用俗词表现雅事,别开生面,独步古今。王嗣奭说:“信笔写意,俗语皆诗,他人反不能到。真情实话,不嫌其俗。”[6]

5.    频率副词“寻常”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寻常”是频率副词,表示“常常”“经常”。这是杜诗中饱蘸深情的一首绝句,包含了沧桑巨变之后的感慨与无奈。“寻常”、“几度”,下语轻巧,而含韵凝重。

杜诗中“寻常”的新兴用法,是在“普通”“平常”的语义上虚化而来的。寻、常,本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比喻普通。杜诗之后,“寻常”充当状语后,词义进一步虚化为副词,语义上不再表示事物的量度,不指称句中体词性结构的大小多少,而仅仅是“经常”之义。

6.    时间副词“看”

《绝句二首》:“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今春看又过”中的“看”是时间副词,表示“转眼就、随后”之义。“看又过”三字交代春末夏初的时节,点出了岁月荏苒、归期渺茫的漂泊感伤。杜甫炼字的方法很多,“专用实字,不用虚字,故掉运不灵,斡旋不转,徒觉堆垛,益成呆笨”(《瓯北诗话》),因此,“诗有实字而善用之者,以实为虚。”(《诚斋诗话》)这种“以实为虚”的方法,杜甫运用得最为圆熟精妙。

“看”在杜诗中有三种新用法。一是“估量之词”,如《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二是“尝试之辞”,如《空囊》:“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7]三是虚化为时间副词,如“今春看又过”。当“看”处在动词之前,与事物主语在语义上不能构成陈述关系,如诗中的“今春”,语义中[+用眼][+集中]的具体特征消失,这时“看”便虚化为表示短暂意义的时间副词,仇兆鳌《杜诗详注》:“看,平声”正好说明了此字的虚化用法。后代沿用的这一用法。

视觉动词很容易虚化。“见”介词,表示被动。“顾”虚化为连词,表示“反而”。“望”虚化为介词,表示“向”。其他动词如“眩眃、眨眼、瞥、瞬、转头”都可以虚化为时间副词,表示“一会儿”。“看”在唐代之前一直是动词用法。《说文·目部》:“看,睎也。”徐锴《系传》:“看,以手翳目而望也。”《广雅·释诂》:“看,视也。”“看”最早见于《韩非子·外储说》:“梁车新为邺令,其姐往看之,暮而后,门闭,因逾郭而入。”“先秦仅此一例”“从汉末起例子才逐渐增多。”[8]“看”虚化为时间副词后,表估量时间之词,有“渐渐、眼看着、转瞬间”等意思。刘禹锡《酬杨侍郎凭见寄》:“看看瓜时欲到,故侯也好归来。”王安石《马上》:“年光如水尽东流,风物看看又到秋。

7.    否定副词“省”

《闻斛斯六官未归》:“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

“归来省醉眠”中的“省”是否定副词,表示“不要”“别”“休要”等劝戒语义,与出句“休”对应,语气比较强烈。斛斯氏是杜甫南邻的酒友,但耽于酒浆,老寻醉乡,不顾其家。杜甫嘱其早归,勤于善后,词旨酝藉,仁厚之心油然而生。

杜诗“省”的这一新兴用法,也是以实为虚的炼字手法。《说文》:“省,视也。从眉省,从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苏颋《送常侍舒公归觐》:“朝闻讲艺馀,晨省拜恩初。”杜甫活用“省”字,置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前,语义虚化为否定副词。如《回棹》:“顺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牵。”《咏怀古迹五首》:“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汉语大字典》首例是黄庭坚《江城子》:“倩人传语问平安,省愁烦,泪休弹。”书证滞后。

8.    否定副词“漫”

《一百五日夜对月》:“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漫”是否定副词,表示“休”、“莫”、“别”等劝戒语义,语气比较强烈。杜甫离家已久,思家情切,借牛郎星、织女星来抒发愁绪,预见夫妻聚首之期。一个“漫”字,虽说是“休”“不要”,却更反衬出相思苦深。

杜诗中的“漫”是一种新兴副词用法,来源于其动词义。《方言》:“漫,败也。湿敝为漫。”后引申为“漫不经意”、“空”,杜甫变实为虚,表示否定,如《阁夜》:“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偶题》:“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唐宋时期,“漫”作为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否定副词。

当然,杜诗中新兴副词还有不少,这些副词,或是“以俗为雅”,如“苦死”;或是“以实为虚”,如“老”、“较”、“看”、“省”、“漫”等。杜诗“无一字无来历”,是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这种以俗为雅,在忌用俗字俚语的唐代,杜甫对于诗歌的语言庄谐互寓的创作是具有开创性的,不仅是“子美集开诗世界”(王禹偁《日长简仲咸》),而且还可以说是开创了语言运用的新世界,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实展现。

这些新兴副词经得起琢磨的,往往产生许多警策之句和出人意外的字语,可以说是“点掇关键,金石绮彩,各极其造”(《艺苑卮言》),使后人乐于去学习和仿效,因而能长久地保存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清朝管世铭评价说:“七言律诗,至杜工部而曲尽其变。盖昔人多以自在流行出之,作者独加以沉郁顿挫。其气盛,其气昌,格法、句法、字法、章法,无美不备,无奇不臻,横绝古今,莫能两大。”(《读雪山房唐诗序例》)杜甫的“曲尽其变”的炼字方法丰富了词义的功能,也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发展。

 

注释:

[1]董为光《称谓表达与词缀“老”的虚化》,《语言研究》2002年第1期。

[2]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

[3]王士禛《香祖笔记》大连图书供应社1934年。

[4]张永言《语文学论集》,语文出版社1999年。

[5]李文泽《宋代语言中的同义聚合》,《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6]王嗣奭《杜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7]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53年。

[8]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作者:黄斐,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系 215500。

 

原载:《杜甫研究学刊》二○○七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