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趣网淘宝分店卖假货:美国“松绑”对华高科技出口 原因迫不得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4:48:41
美国“松绑”对华高科技出口 原因迫不得已


  香港1月19日电/在美国总统布什任期最后一周,1月1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一项与中国相关的新政策:给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松绑,将以往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逐个审查,调整为向中国民用企业发放执照。

  《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曼柯索对此评价说,这份协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过,早在2007年12月份,曼柯索也发表过类似的评论,当时,中美签订了《高技术与战略贸易发展指导原则》。然而,在当时美国放宽的出口列表清单里,只有5家在华企业进入,且没有一家是中资企业。

  尽管如此,舆论还是普遍认为,这是布什离任前送给中国政府的告别“大礼”。

  中美双方长期艰苦谈判

  曼柯索在一项声明中表示,今后只要中国客户取得美国政府一次性的认证,就可以购买美国高科技产品,“这项新作法兼顾了美国国家安全与商业利益,美中两国的企业都会从中受益。”

  美国的此番小小“让步”,是中美双方长时间艰苦谈判、反覆拉锯的结果。实际上,早在2007年下半年,在中国时任副总理吴仪的推动下,双方就开始试行类似的新程式。美国商务部下属的产业与安全局专门设立了一种新的技术出口审查项目,叫做“合格终端用户”项目,负责审查想要进口美国高科技产品的外国公司,确保他们不会将产品转于军用,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

  而中国就列为该项目的首个“试水者”。2007年开始,陆续有中国企业获得了“合格终端用户”资格。这意味着,它们从那以后可以不用延续以往的进口申请模式,即每次进口商品时,都要“单次、逐一”地申请美国出口许可证,从而节约了大量时间、资金和精力。

  新程式的实施很快招来了反对声音。美国国会中的一些保守派议员,立刻像惯常一样扣起了国家安全的大帽。议员爱德华.马基批判“合格终端用户”项目允许“敏感军民两用”产品出口,并加速中国的军事建设,破坏美国国家安全。

  中方拒绝“现场检查”

  迫于压力,美国政府开始收紧“合格终端用户”的审查。上个月,美国政府宣布暂停了五家取得“合格终端用户”资格的中国公司的进口豁免权,指控其中的两家公司可能与中国军方有联系,而其他三家公司则可能卷入了非法技术获得和武器扩散。

  借此风波,美国商务部提出要对中国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并威胁将在布什任期结束之前全面终止“合格终端用户”项目。美国商务部提出的对中国公司现场检查的要求,遭到了中国方面的拒绝。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谈判,美国政府最终宣布与中国达成协定。不过,这一决定再次引发争议。

 松绑是迫不得已

  美国数十年来坚持对中国进行的高科技出口管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保持对中国的科技优势、尤其是军事技术优势,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不过,随着国际政治环境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这把“尚方宝剑”正在失去魔力,变成用则伤身、弃则可惜的“鸡肋”。

  本月初,美国国家科学院向候任总统奥巴马提交了一篇报告。报告中说:“防止外国人获得重要技术可能在过去几十年是有用的,因为那时美国在所有技术领域都是无可争议的技术领袖。但今天,美国正在失去科学与技术的垄断地位。”报告因此建议:在一年之内重新评估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建立新的以“开放和接触” 为主要特色的新政策,平衡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

  这份报告的提出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大大制约了美国对华贸易。因此,松绑政策一出,随即受到美国和中国企业界的欢迎。据了解,松绑政策首先获益的将是波音等在中国有合作伙伴的公司。

  离全面解禁有多远?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则令美国人震惊: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排名落后于中国。美国国防分析研究院2007年公布的一项报告则认为,美国的出口控制体系“与当今世界的全球制造、技术发展和资本流动步调不一致。”

  显然,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将沦为一项“鸵鸟政策”。全面解除对华高科技民用产品出口限制,也是必然的结果。以往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都要经过非常严格的逐个审查,相比之下,目前的“松绑”有一定的进步。

  那离全面松绑还有多远?有分析人士认为,从政治层面看,对华禁售高科技产品,是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一部分,其意图是遏制中国在关键技术上的国产化进程。因此,作为一张“政治牌”,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限制,在一定时期内还会维持。========================================================================从高层观点看改革问题
李宏剑
党中央已站在改革的战略角度上,发出不能瞎折腾的讯号,并将以加大反腐的力量,挑战官僚主义,严惩腐败分子,保障改革的科学发展,用以构建和谐社会,从立场上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现在,有些现象已形成一种社会矛盾,就是一些官员执政不能保障民生利益,错误地用权力破坏干群关系,直至影响到党的威信力和先锋模范作用。诸如有些地方着力抬高房价,甚至用财政等方式补贴房价呈上升趋势,还喊出买房就是爱国的荒唐口号。更有些地方只顾拆迁建立政绩,使很多居民连租房的地方都因为房源紧张而找不到,失去了起码的居住条件。这是思想观念上的错误,也是立场上的错误,还是引发社会新矛盾的焦点。
房价上涨已引发物价上涨的风暴。但我们通过市场经济的宏观决策,已让房价呈下降趋势。可能,宏观调控已冲击到一些人的利益,就用计划经济的形式予以抵制,着力抬高房价,直至形成了基层一种声音,政府一种声音,两种诉求成为相冲突的一种现象。
执政为民是党的历史性使命,也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原动力。现在,党根据时代特征,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中国发展的现实,构划出改革开放的伟大蓝图,使中国从坚持单一的计划经济转变到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经济模式,从而使中国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前进在伟大转折的征程中。
在前进的道路上,党始终坚持探索执政为民的理论原理,一切坚持以民为本,一切的建设用以保障民生,从而在新时代奏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变了模样。
当然,是改革就容许有失败的空间,但改革的最大原理还是用一切硬道理产生发展的条件。如果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体制瓶颈,则改革就失去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意义。可喜可贺的是,我们的改革是成功的,我们的改革是站在科学发展的理念上进行的,我们的改革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们的现状是:经济从濒临崩溃发展到国泰民安的程度,中华民族从站立起来发展到富强起来并将引领世界潮流的状态。我们并贴近民情,探索和培育出一套体制完整,理论形态丰富,发展空间巨大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经济体系,保障性地养活了十三亿人口,幅射性地给世界某些地区解决了金融危机、粮食危机等各种危机的冲突,为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作出杰出的贡献。
改革推进的历史进程就是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影响改革进程的因素就是腐败问题。这个问题,已引起中央高度关注,以胡锦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发出科学面对“三观”的伟大号召,“三观”从根本意义上讲,已成为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中的新内涵,是每一名干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人生观,是我们继续解放思想,以积极的姿态坚持改革开放的新原理。上海市、北京市等城市,已从继续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不为房市救市的决议,从根本问题上处理了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用科学发展的理念保障了民生,化解和突破了体制瓶颈,使市场经济形成的社会格局更加繁荣和稳定。
重庆市一年让多名厅局级干部落网,彰显其反腐的力度,从一个侧面上讲,重庆的反腐工作给全国掀起的反腐高潮拉开了帷幕。保障民生的步伐越来越走向了深度。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改革一定要立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高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时代坐标和思想坐标,切实搞好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尤其要搞好党的思想信仰引导,这也是改革的百年大计。没有思想信仰的改革,就是没有灵魂的改革,这是时代的结论。
近一个时期,高层的所有观点都在力倡反腐,保障民生,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科学发展,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更加符合国情,贴近民生,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伟大转折,形成更加宽裕,更俱特色的新目标!使人民在科学发展中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实惠和发展成果。\\\\\\\\\\\\\\\\\\\\\\\\\\\\\\\\\\\\\\\\\\\\\\\\\\\\\\\\\\\\\\\\\\\\\\\\\\\\\\\\\\\\\\\\\\\\\\\\\\\\\\\\\\\\\\\\\\\\\\\\\\\\\\\\\\\\\\\\\\\\\\\\\\\\\\\\\\\\\\\个人所得税为什么不调整  众所周知,税收的重要目的和功能之一是:通过税收调节、调整社会财富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进而降低社会矛盾。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的变化历史:1980年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公布日起实施,规定起征点为 800元/人*月。严格说,这个个税起征点还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虽然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并没有达到纳税标准,可是有一少部分人的收入已经达到了纳税标准,而且兼顾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工资收入增长空间。
        到了1986年,国务院为提高个人所的税收收入,打着“通过税收调节来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的旗号,竟然出台了一个体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税收标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暂行条例》,并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将个人收入按全国不同类别的工资地区划分为4个档次,每个档次确定一个计税基数,分别为100元,105元,110元,115元。未超计税基数3倍部分不征税,超过计税基数3倍的部分起按不同倍数采用累进税率计税,征收个人所得税。首先,在未经人大审议修订个人所得税法的前提下,国务院通过这个《暂行条例》将税法规定的个税起征点降低到了400-460元/月*人。其次,这是一个偏向于外籍人士内外有别的税法,造成税收的双轨制;由于这个内外有别,形成对国民的歧视和对外籍人士的超国民待遇,致使税收不公平。由于地区差别,也造成了后来的地方自主决定税收起征点,致使出现了严重的地区差异。
       1994年1月1日,经过第一次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实施,但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三税合一,即“将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个人所得税“,在经过14年个人工资所得出现极大变化的情况下,并没有提高个税起征点。事实上严重的削弱了通过税收调节个人收入以拟制贫富分化的税收政策。
      1999年8月,再次修改税法,但并不是随着人民币的严重贬值提高各税起征点,相反是对个人储蓄存款开征利息税,再次加重了普通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
      多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合人民币的逐步贬值,我国的大众工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收起征点却没有提高。也就是说,随着工资水平的逐渐提高,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口不断增加,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收入逐年增加了。但这样的增加并没有体现出“调节贫富差距”这个设立此税种的最主要的初衷,实际情况是恰恰与此初衷相反:通过税收反而加大了贫富差距!
       直到2003年,随着人民币的进一步贬值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工薪族的纳税比例已经超过80%,政府才在百姓的强烈要求下,通过修订税法,将全国的个税起征点统一由800元/月*人提高到1600元/月*人。
       注意:这是第一次通过修改税法调整个税起征点,也就是说次前无论降低还是提高个税起征点,都是违法的!
       这次调整虽然大幅调高了个税起征点,但由于20多年来我国工资水平的不断上涨,这个个税起征点仍然有些偏低,纳税人口过多。
       2008年3月,国家不得不再次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但这次上调,调整幅度过小(2000元/月*人),体现了一个明显意图:个人所得税已是国家的重要税种之一,各税所得已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平衡个人收入了,调整贫富差距的目的和功能都下降了。在此我不禁要问:我国贫富差距在逐年增大,减低和缩小贫富差距的任务十分繁重和急迫,可是为什么在税收上却体现不出来?
       时至今日,在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面前,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急需靠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以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刻,提高个税起征点是最好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之一,可是我们的决策层对此却置若罔闻,丝毫不为所动。政府只是热衷于加大政府投资,这是为什么呢?以我之管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政府投资掌控在政府官员手中,通过一系列运作,既可以使关系户和亲朋好友受益,又可以体现官员的权威,体现政绩,甚至可以权钱交易,方便他们索贿受贿中饱私囊;减免百姓税收却没有这些好处了。==========================\\\\\\\\\\\\\\\\\\\\\\\\\\\\\\\\\\\\\\\\\\\\\\\\\\\\\======================兜里没钱,连爱国的资格都没有

2009年01月19日 13:00 来源:黑龙江晨报 

  消费就是爱国、买房就是爱国,最近一段时间,各类新时期的“爱国论”此伏彼起。抛出这些高论的官员,大多都停留在口头上,未看到付诸行动。而有位官员,则是说到做到,很好地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

  为支持楼市拉动内需,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近日考察房市,当场掏腰包买下一套80多平方米的高层住宅。而规划局局长王爱华更是在当地某电视台一直播栏目中极力推销楼盘,并高喊“买房就是爱国”的口号。

  市委书记“当场掏腰包买房”,很爱国,很豪爽。不知道当时在场的房产商们热泪盈眶了没有。有书记如此,何愁房产市场不坚挺。那些本来还想降点价的房产商,估计这回吃了定心丸,可以坚决挺住不再瞎折腾了。

  不过,在为书记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感到无比钦敬的同时,我更为书记的富足感到由衷的艳羡。要做到“当场掏腰包买房”,也得腰包里有钱才行。一套80多平方米的高层住宅,需要多少钱?肯定不是个小数目。书记当场就能搞定,这份实力和潇洒,普通人有几个能够办到?作为“待富者”,我们不是“持币观望”,我们实在是“无币可持”啊。

  我很爱国,可某些人提出来的爱国方式我实在做不到,我做梦都想“当场掏腰包买房”,可是我确实买不起。眼瞅着人家频频爱国,我只有眼馋和羞惭的份儿。

  同时,我还有个问题想不明白:既然那么多高人都提出了消费爱国、买房爱国的高论,为何没有几个官员站出来说千方百计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乔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