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的动漫周边:永远的未央歌——台湾民歌回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9:05:09
永远的未央歌——台湾民歌回顾                                        前言    这本书的主题,是七O年代中期至八O年代初期横扫台湾乐坛的乐种--「民歌」。    我们把这本书定位成「资料的彙整」与「史料的重现」,所有访谈记录、文稿和图片都尽量用第一手的方式呈现,编辑者并不企图做太多评价和论断。在这里我们试着对民歌的发展做个简要的叙述,希望让读者在面对书中许多片段的资料时,能先有个整体的概念。    第一部分:纯真年代     一、酝酿与萌芽——从杨弦到李双泽     民歌运动是从哪里开始的,其实很难说。受到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台湾的年轻人从一九五O年代晚期就一直有人在搞热门乐团,不过几乎清一色是翻唱西洋歌曲。英美流行音乐在六O年代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作品脱离了「靡靡之音」的范畴、替青年世代的思想提出了最有力的代言,而BobDylan和JoanBaez社会强烈的民谣歌诗,对当时戒严体制下的若干台湾知识青年曾经产生极大的冲击。七O年代初,杨弦、胡德夫、李双泽、韩正皓、吴楚楚因缘际会地相识,陆续写起自己的歌;在餐厅驻唱的黄晓宁和电视上的洪小乔也唱起自己写的歌。他们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方式,不约而同地向美国六O年代的民谣歌手看齐,与时下浓妆艳抹的「歌星」或是搞热门音乐的小伙子都非常不同。这与当时英美歌坛出现许多自弹自唱的singer-songwriter,应该也有相当的关系。     这些努力一直没有汇聚成有组织的力量,作品数量也不多。胡德夫曾经在一九七三年办过创作发表会,李双泽、杨弦都上了台,但这次活动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直到一九七五年六月六日,杨弦在中山堂的个人演唱会上唱了八首由余光中的诗谱曲的作品,连同稍晚发行的专辑都获得超出预期的极大回响,「现代民歌」运动至此才算有了眉目。一九七六年,在淡江大学的一次西洋歌曲演唱会上,李双泽拿着一瓶可口可乐上台问大家︰无论欧洲美国还是 台湾,喝的都是可口可乐、听的都是洋文歌,请问我们自己的歌在哪里?然后他在一片惊诧之中,拿起吉他唱起了〈补破网〉。这件事掀起的论争进一步刺激了很多年轻人思索「唱自己的歌」的意义,然而李双泽自己却来不及留下太多作品,在次年不幸为救人而灭顶。在蒋勳〈台湾的歌手--李双泽〉一文跟胡德夫的访谈记录中,都对这位早夭的热血青年有相当生动的描写。     李双泽的思考方向由杨祖珺承袭下来,充满民粹精神的作为使她成为民歌手中的异数,也指出一条朝向「社会实践」的道路。由於洞悉体制上的不合理,杨祖珺后来投身社会运动、放弃了民歌,但她当年的尝试的确饶富意义。除了本书中她的自叙,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考她的自传《玫瑰盛开》,对民歌运动的社会意义及时代背景当有更深刻的体会。
    二、陶晓清与《我们的歌》     陶晓清原本在中广主持西洋流行音乐的广播节目,听了一些年轻人创作的歌曲之后开始在节目里播放他们自己录制的试听带,也极力邀约这些创作者上节目接受访谈。一九七七年,陶晓清邀集包括杨弦、吴楚楚、韩正皓、胡德夫在内的许多歌手陆续合录了三张名为《我们的歌》的合辑,由洪建全基金会出版。在完全没有经验、也无前例可循的状况下,他们自己编曲、演奏、唱自己写的歌,这是几年来零星的创作力量第一次有组织的展现。《我们的歌》非常受欢迎,短短一年不到就卖了十几版(请注意当时还是用『版数』来计算销售量的),也连带打响了「中国现代民歌」的旗号。「民歌」两个字在当时引起许多争议,传统乐界的人士坚持这种音乐既非口耳相传、又未经历史淘汰,不能叫「民歌」,在报刊上引起一番不小的论战。尽管各种替代名称纷纷提出,却不能改变一般大众已经习惯用「民歌」来称呼这个新乐种的事实。为了便於瞭解,本书也沿用「民歌」这个名称,在此一并声明。     陶晓清持续在节目中介绍新近的创作歌手一段时间下来,这些创作歌曲透过全国性的广播得到非常热烈的回响,也让许多歌手得到参加演唱会与录制唱片的机会。原来只是星星之火的创作风气,已经在一两年之间不知不觉烧成了燎原大火。这是台湾有史以来第一次,年轻的知识份子开始认真地替自己写歌、自己演唱,「唱自己的歌」成为最响亮的口号。那几年整个时代气氛一直动荡不安,「庄敬自强处变不惊」的口号处处可见。在「大时代」的感觉底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背负着几分使命感,写歌大概都会提到社会国家和亲情友情,而且总是重複推敲之后才敢发表作品。这些人几乎都是学生、没有人想要以写歌唱歌为业,所以完全没有市场负担或是商业考量,连带保障了作品粗糙却真诚的质感。     在陈达的歌、洪通的画和云门舞集席卷文化圈掀起「寻根」热潮的当时,杨光荣和简上仁分别下工夫潜心研究中国地方民谣和台湾传统民谣、把心得融入自己的创作,做为对学院派人士讥讽现代民歌「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回应,另外闢出一条草根味十足的路径;另一方面,李泰祥和陈扬以古典音乐科班出身替许多唱片编曲,为民歌的形式注入精緻的质素,这些都留下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三、「校园民歌」与金韵奖     这些创作歌曲受欢迎的情形远超过大家的想像,任祥、包美圣、陈明韶、王梦麟、叶佳修陆续出了唱片,歌曲的风格愈来愈多样化,一些基本的行销概念也出现了。一个以大学生和高中生为主要目标的唱片市场已经形成,原本那种文学气质浓厚、又充满着大时代使命感的「中国现代民歌」,渐渐被一种曲风清纯、旋律简单的「校园民歌」所取代,内容多半在描写学生时代特有的青春情怀。这个时期出片的歌手年纪都很轻,多半自己也还在唸书,并不是每个人都自己写歌。他们透过一场接一场的演唱会拉近和学生群众之间的距离,而这些好记好唱的歌,对一般年轻人来说其实是更有亲和力的。随着「校园民歌」大受欢迎,大学校园里几乎人手一把吉他,一有空就一群人围在一起拿出小小的歌本练唱,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现象。     一九七七年,新格唱片公司在姚厚笙的推动下开办「金韵奖」,重金鼓励年轻人创作、演唱,空前的盛况把这股年轻人的创作风潮带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海山唱片也不甘示弱地推出「民谣风」比赛、加入对校园歌手的挖掘,这是商业体制全面接管民歌运动的开始。在姚厚笙的访谈录中,对当时唱片界的概况及金韵奖的背景都有详尽的叙述。     七O年代末,台湾在风风雨雨中慢慢走向现代化;环境不能说是一片大好,但是整个社会的改变仍然一直在发生着。金韵奖创办之后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校园民歌的市场变得非常非常庞大。原本卖到一两万张就算是很畅销的唱片市场,在金韵奖推出合辑之后出现了十万张以上的销售量,而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当时卖掉好几倍的盗版。这样的变化让许多人发现︰做唱片其实是有利可图的。随着唱片愈卖愈好,编曲跟录音的技术也进步得非常快,整个感觉更精緻、更专业,包装更精美,总而言之,更像是「流行音乐」了。经过杨弦、吴楚楚这些创作先驱的努力耕耘,一九七O年代末期出现的这些金韵奖、民谣风歌手,才是让「校园民歌」真正横扫歌坛的主角。一时之间,这些身穿T恤牛仔裤的学生歌手佔领了收音机、萤光幕和唱片行。透过书中数十篇歌手访谈,读者可以想见当年盛况;徵文入选的几篇作品,也颇具代表性地现了当时一般年轻人对校园民歌迷恋难舍的情怀。     在全盛时期,金韵奖一年有好几千人报名,能够在激烈竞争之后脱颖而出的也都是实力坚强的顶尖人才。从包美圣、陈明韶,到邰肇玫、王海玲、齐豫、郑怡、王新莲、施孝荣、李建复、黄大城,一大串优秀的歌手都可以照金韵奖的届次来排辈份。其中有不少歌手后来更投入幕后制作,成为台湾唱片业的中坚份子。到这个时期,写词、作曲、演唱、制作的分工愈来愈精细,经过这几年的经验累积、加上唱片公司愿意花钱投资,超过百万元的大制作纷纷出现。早期民歌那种「自己动手做」的「手工业」感觉,已经不怎么存在了。徐崇宪和于仲民都是当时新格旗下的制作人,对这段时间唱片制作概念的革命性发展有第一手的见证。      四、用歌来承载属于大时代的使命感     早期歌手念念不忘的「大时代使命感」传承到这时候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在创作空间更宽广、表达方式更成熟的情况下,这种对历史、国家、大环境的思考,体现在〈月琴〉、〈中华之爱〉这样的作品上,今日听来仍然有极大的震撼力。李潼(赖西安)的长文为当时一群理想澎湃、才气纵横的词曲创作者留下了生动的群像,是一篇精彩的散文,也是极具价值的史料。     然而在那个每一首歌都要送审的年代,创作者多多少少都有面对大环境的无力感。审查制度把创作者的尊严摆在脚下践踏、闹出无数今天看来荒唐之极的笑话,却也令不少创作者心灰意冷。这本书许多地方都提到歌曲审查制度对当事人的伤害,我们除了庆幸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为历史,是否更要防范类似的事情死灰复燃?     美国宣佈与中共建交的时候,侯德健写下了〈龙的传人〉,李建复唱的这首歌替当时整个台湾的悲壮情绪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唱片还没出就已经进了排行榜前二十名,后来轰动全国,成为歌曲与大时代互相结合最淋漓尽致的例子。不过对故国河山的向往使侯德健在一九八三年不顾一切前往大陆,所有作品也连带在台湾遭到禁唱。侯德健绝对是民歌时代最具才情的创作者之一,他的出走,算是替七O年代的理想主义画下了一个象徵性的句点。当时当然没有人能预见这股浪漫情怀后来竟会面对如此难堪的幻灭,但这些都还是无损於〈龙的传人〉、〈归去来兮〉和〈酒矸倘卖无〉这些作品慑人的光采。      五、民歌的没落     唱片市场大幅度扩张之后,市场上的作品到底还有哪些是纯正的「民歌」,已经没有人太在意了。歌坛全面年轻化的趋势已经完成,对真正认真在做音乐的人来说,作品的诉求也早已超越了校园。可是问题渐渐出现︰随着市场愈来愈有利可图,「民歌」反而变成用来赚学生钱的一块招牌。唱片公司一窝蜂地推出许多风格相似、内容空洞的作品,用学生歌手之类的形象包装来抢搭「民歌」风潮的末班车。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做法很快就让大家倒足胃口;而那些真正具备优秀才华的人有的出国、有的淡出歌坛、有的调整方向投入唱片生产线,整个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天水乐集」的成立,是民歌风潮末期企图力挽狂澜的尝试。这个团体由李建复、蔡琴、苏来、许乃胜、靳铁章和李寿全组成,在演唱、词曲创作、编曲和制作各个面向都拥有最顶尖的人才。他们在八O年代初期做出《柴拉可汗》和《一千个春天》两张作品,惊人的原创性、严谨的制作,加上极出色的演唱和编曲,使它们成为民歌运动晚期登峰造极之作。「天水乐集」虽然只维持了三年,却替日后林立的「工作室」建立了最早的分工模式,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意义。在书中,我们忠实地呈现了几位当事人多年后回顾「天水乐集」所作的反省和评论。     报章杂志纷纷出现「民歌没落了」这样的标题,那些一窝蜂的投机作品也持续不了多久。一九八二年金韵奖在第五届之后停办,正式宣告了民歌时代的结束。同时滚石和飞碟两家唱片公司先后成立,罗大佑和苏芮分别替它们打下了半壁江山,也开闢出跟民歌完全不同、却也充满新希望的音乐路线。进入八O年代中叶,「民歌」渐渐成为一个过时的词彙,但是早年根植下来的基础让台湾的流行音乐拥有继续发展下去的雄厚资本。如今台湾能在东南亚乃至大陆地区创造出流行音乐的龙头地位,端赖民歌运动从七O年代开始奠定的坚固基础。它对整体唱片工业的影响、以及由此发展出的台湾流行音乐未来的展望,在三场座谈会的记录中有非常详细的讨论。     六、台湾校园民歌运动时期重要人物     ■杨弦
    "现代民歌之父"。杨弦的作品,在词方面大量选用了其时颇受欢迎的现代诗人余光中的诗作,在音乐方面大量借鉴了西洋乐器,并且打破了以往国语歌曲陈旧刻板的主题,使得简单平实的作品更加琅琅上口,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台湾国语民谣歌曲风格。关于杨弦的资讯人们知之甚少,只是知道他早已离开了音乐圈。     ■李双泽
    画家、作家、歌手。一手制造了著名的"淡江事件","唱自己的歌"成为校园民歌运动时期的时代最强音。曾创作《少年中国》、《美丽岛》等被当时台湾当局列为禁歌的作品,不幸,李双泽于一九七七年九月十日在淡水兴化店游泳时,为救人而在巨浪中淹死。     ■胡德夫
    1975年与杨弦在台北中山堂举行了现代民歌演唱会,成为校园民歌运动开始的标志性事件,与杨弦一起酝酿并开启了民歌时代。     ■陶晓清
    台湾中广流行网电台节目主持人,多次主持校园民歌演唱会,并在节目中大力推荐校园民歌,被誉为"民歌妈妈"。     ■李泰祥
李泰祥所创作的《橄榄树》直接带动了校园民歌运动的繁荣,间接促成了日后台湾流行音乐的发达。     ■叶佳修
    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歌的主力之一,他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在音乐方面,也不仅仅在台湾。听了他的作品,然后想想他现在的隐居生活,我们应该可以理解现在华人音乐的走向。代表作《乡间的小路》、《踏着夕阳归去》、《赤足走在田埂上》。     ■梁弘志
    重要的词曲作者,代表作《恰似你的温柔》、《抉择》。     ■齐豫
    齐豫1978年参加了金韵奖大赛,立即被新格招至旗下。1979年推出的首张专辑《橄榄树》,在当时,齐豫得天独厚的嗓音,独特的诠饰方式,均表现出与市场流行截然不同的艺术气息。专辑的制作人李泰祥亦是流行乐坛上的"独树一帜",他与齐豫合作,在民歌时代创造出一派全新的唯美艺术派曲风发展方向。     ■蔡琴
    70年代以民歌歌手驻唱歌厅,1979年参加海山唱片公司举办的民歌比塞而进入乐坛,出版第一张唱片《出塞曲》,20年间共出专辑32张,有民歌歌后之称,获奖无数,名曲有《恰似你的温柔》《你的眼神》《不了情》。     ■李建复
    李建复是台湾校园民歌时期很重要的歌手之一,至今还活跃在歌坛。曾与李寿全、苏来、蔡琴、靳铁章、许乃胜组建"天水乐集"工作室,在台湾乐坛上首开音乐工作室先河。尽管"天水乐集"仅推出了两张作品(李建复《柴拉可汗》/李建复、蔡琴《一千个春天》)后即宣布解散,但这两张作品却堪称是民歌时代末期力挽狂澜的经典之作。     ■潘安邦
    著名歌手,代表作《外婆的澎湖湾》、《阳光与小雨》。     ■苏来
    1980年参加海山唱片"民谣风"创作比赛,以《我居住的地方》获得创作首奖。代表作品《浮云游子》、《中华之爱》、《你的眼神》、《月琴》等。现为中广流行网总编导、节目主持人。     七、校园民歌时期重要唱片     ■《龙的传人》/李建复
    ■《一千个春天》/李建复、蔡琴
    ■《出塞曲》/蔡琴
    ■《包美圣之歌》/包美圣
    ■《施孝荣》/施孝荣
    ■《献给父亲》/王梦麟
    ■《重逢》/杨芳仪、徐晓菁
    ■《小雨来得正是时候》/郑怡
    ■《木吉他作品全集》/木吉他合唱团 
    第二部分:永远的未央歌     一、杨芳仪+徐晓菁     ■简介:
    1981年,杨芳仪、徐晓菁共同推出的《听泉》专辑,则在民歌的后期首开女声二重唱的先河。这种二重唱的表现形式在当时的乐坛相对少见,因而格外引人注目,并直接影晌着八十年代的"百合二重唱"、南方二重唱"等女声重唱组合的发展。     ■就要挥别     词、曲:徐晓菁
    演唱:徐晓菁、杨芳仪     此时正逢毕业季节,各级学校正笼罩一片离情依依的情绪,这首《就要挥别》是作者徐晓菁与她的重唱搭档杨芳仪的分别之作,当时徐晓箐要出国留学,而杨芳仪还没有这样的计划,两人正面临不同的人生选择,徐晓菁写下这首歌正是为了两个人的即将分别,她将心中满满的感触将离别的情绪化作彼此激励的声音。歌中少了一丝的淡淡哀伤,多了一些分别的祝福,更有一些多未来的美好期待。     五月的风不要叹息,迷蒙的眼睛请别哭泣,
    青山万里,流水依昔,不是流浪,是去追寻。     北燕在呢喃,要去远方,秋虫在歌唱,不要感伤,
    茫茫天涯,咫尺故乡,生长的地方不会遗忘。     收拾起闪烁的泪光,挥手轻唱,
    背起那希望的行囊,迎向远方,
    星星为我祝福,晚霞为我牵挂,
    好象要听我说出心底话。
    缤纷的世界要留下回想,异乡的游子要写下成长,
    走过青山、看过流水,不会遗忘、不再流浪。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杨芳仪、徐晓菁最后一张唱片的这首歌,也送给即将远行的你。     ■访杨芳仪、徐晓菁     记得原版《秋蝉》的优美合声吗?杨芳仪与徐晓菁之间的默契,到如今还是没有什么人可以比拟,而当年的她们,才只是东吴大学日文系三年级的学生。     陶晓清曾经这样介绍里面的歌曲:     『听泉』这首歌的编曲部分,特别的吸引人。让人感觉如同泉水涌出一般,就像在一个宁静祥和很美的风景里,看著名画、听着流水的感觉。这首歌曲,是当时民歌中难得的好歌。两位女主唱也是一时之选,也曾经唱红了许多的歌,包括「秋蝉」。可惜的是,这两位歌手并没有演唱多久,便离开歌唱工作了。     杨芳仪说,当时的年轻学子,或称为知识份子,虽然喜欢把风花雪月的浪漫的诗句挂在嘴边,却不屑于听所谓的情爱流行音乐,宁可沉迷于西洋音乐,所以,当第一张由首届金韵奖歌手,如包美圣、陈明韶等人灌录的唱片发行后,引发了大学生、高中生的注意,杨芳仪与徐晓菁就是这样知道了"民歌",也让徐晓菁产生参加金韵奖比赛的念头。     杨芳仪表示,当时她是校内合唱团员,而徐晓菁则是教会唱诗班的成员,两人因为同学的关系,特别合得来,往往一把吉他就这么自然的唱出合声,默契非常好。虽然金韵奖比赛时,没有得到重唱组的第一名,但是新格唱片公司看好她们的歌声,就找她们录制唱片。之所以合唱《秋蝉》,杨芳仪说,这其实不是她们的本意,而是制片人认为这首歌旋律简单,适合大众欣赏口味,也很适合她们两人合声,所以特别挑这首歌给她们唱,果真深入人心,直到今日,每当《秋蝉》音乐响起,依然叫人无法忘怀。     不过,从学校毕业后,徐晓菁很快嫁做人妇,随着丈夫到美国定居,杨芳仪开始单飞出个人专辑,《老师,斯卡也答》的电影配乐就是她第一张个人专辑。之后,她以日文教学维生,也一直接演校园演唱会,曾一度为了家庭经济压力在太阳城唱过,但因气氛不对,只唱了两场,赚了钱就不再表演。婚后,由于夫家不太赞成她从事演艺工作,而退出歌坛。     杨芳仪说,当年的民歌手并不在意这个行业,大多都是玩票,游戏性质,使命感根本没有想过,却意外带给当年层次不高的流行歌一股清流。不过,今天回顾头来听民歌,反倒觉得现代歌曲的节奏与感情太浓,反而不如民歌淡淡的韵味来得耐听。尤其,今年回到台湾又正好碰到《民歌二十年——唱过一个时代》演唱会,又见到以前唱歌的伙伴们,实在很让杨芳仪开心,就像一个学校里的大社团又重聚了,没有什么企图心,有的只是共同的喜好,总之很开心。
    二、施孝荣     ■简介:
    金韵奖合唱中以一曲《归人沙城》而走红的施孝荣,81年推出了首张专辑《施孝荣》。专辑中一曲《拜访春天》,首次进行了山地音乐节奏的尝试,而专辑中另一首作品《中华之爱》在当年更是好评如潮,年底一举夺得了金鼎奖最佳作词、作曲及演唱三项大奖。     ■访施孝荣     我是参加第三届金韵奖而加入了民歌运动。这在当时是一股很大的推动力量。经过民歌运动的洗礼后,国内的流行音乐有了很大的改革,主要是创作人才的加入和创作意识的抬头。现在我们要承袭的也就是它的精神,而不是回头听这些歌曲。     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比较强调民族意识的歌曲都落到我头上来了。比如讲荆轲刺秦王的《易水寒》、获得三项金鼎奖的《中华之爱》等。我觉得创作动机是随手存在的,创作人在当时的大环境里有很多让他们感动的东西,就会把它们写下来。《归人沙城》则是我的成名作,这首歌在当年(第三届金韵奖)创作组的比赛也有很好的名次,倒不是为我而写的。     我们这些歌手后来唱歌的唱歌、有的转到幕后、有的嫁到国外……现在齐聚在后台(编按:指《唱过一个时代》演唱会),仿佛回到了当年:喜欢打鼓的还是打鼓、喜欢弹吉他的弹吉他、喜欢打牌的打牌……倒是前几天去上李建复的 姚厚笙先生一手撑起了金韵奖、以及陶姐居中串起了这些分属于不同唱片公司的歌手,大家才能集中力量,把民歌种子散播出去。如果要用一个符号,一个名词来形容民歌,我觉得"民歌"不是一个很恰当的形容:它并不象Rock、Jazz是一种很清楚的音乐形态。只是我们喜欢把当时的这些歌曲叫做"民歌",那就这么称呼它好了。     ■《归人沙城》施孝荣     施孝荣从第三届金韵奖脱颖而出,他是民歌时期最畅销的男生,原住民的血统带给他豪迈奔放的歌声与粗犷的外型,在他北上就读师大体育系时,一曲《归人沙城》让全台湾陷入疯狂,一时间大街小巷到处传唱这首歌曲,对于许多正要服役的男生来说,更将这首歌曲当作是自己的心声,大家对这位大学新鲜人的好嗓音赞誉有加!     《七月的心情》是由施孝荣所自行创作的歌曲,当时施孝荣因为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必须在毕业后贡献他的所学,当他为人师时,年轻的施孝荣在他的学生毕业要离校时,就写下了他对学生的心情。     歌词是这样的:"又到了凤凰花开蝉声绵绵的时候,又到了离歌轻唱挥别说再见的时候,一千多个日子已经悄悄的滑过,四季轮回依旧,看着你纤弱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我心里掠过一阵难以言喻的隐痛,今后的日子我不在你左右,未来的路要自己去走,莫回头,别停留,将关怀和祝福藏在你心中,愿你能拥有自己的梦。"     《中华之爱》有着时代背景的情怀包含在里面,他是创作许乃胜在日本留学时,看到日本的电视节目报导一系列的丝路之旅所激起的民族情操,当时还年轻的苏来,看到这样的词,澎湃的爱国心绪也被触动,便与许乃胜合作了这一首歌曲,并交由擅长诠释这类歌曲的施孝荣演唱。这首歌曲曾经得过金鼎奖,许乃胜与苏来得到创作奖,而施孝荣则因此曲得到演唱类奖项。     三、王梦麟     ■简介:     王梦麟是民歌时期的重要歌手,也是创作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至今还在传唱。他也是一个讲义气的人。后来他还坐过牢。现在和黄大城等组成了乐队,1994还新出了唱片《我知道我变了样》,引起轰动。     ■七月凉山     词/曲:马兆骏
    演唱:王梦麟     《七月凉山》这首歌,相信喜欢民歌的朋友对这他应该是耳熟能详的,它是马兆骏早期的作品之一,马兆骏有很多民歌多是与洪光达一起创作,例如《季节雨》、《散场电影》、《忘了我是谁》、《微风往事》等等…但七月凉山则由马兆骏个人所完成。马兆骏后来也曾经出过几张唱片,后来则将音乐事业逐渐转到幕后去了。     《七月凉山》也是一首适合以重唱方式或是乐团来表演的歌曲,他后来也曾被木吉他收录在《心的组合》里组曲中的一首。     七月凉山我俩说出希望
    说这地方是我追求的梦乡
    七月凉山没有楼坊
    七月凉山没有夜晚的车马嘶鸣和喧嚷
    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
    呜~~呜~呜~呜~呜~呜~     七月凉山我俩心语奔放
    说这地方是我温馨的梦乡
    七月凉山只有我俩
    七月凉山到处洋溢着幸福欢笑和希望
    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
    呜~~呜~呜~呜~呜~呜~     ■访王梦麟     "好的时候要想到不好的时候,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想到好的时候"这是我的座右铭,如果你以前活在国父纪念馆的台上,掌声那么多,总有一天你会跳楼。     我这个人说我复杂也好,说我单纯也好,我年轻的时候就有企图心进入这个圈子,当年我歌一红起来就出来作秀,很多人骂我商业气息重,但人都是要养家,单到国父纪念馆唱个一场三百、五百是不能生活的。有些主办单位利用我们去赚钱,可是给我们的却比较少,我们要争取的话,他却可以在报上登个一、二篇来骂。每个人活在世界上总有百分之五十的人不喜欢,百分之五十的人会喜欢他,我反正看不顺眼就骂,骂不过就只好打人,但我自认在这个圈子里头得人缘,我从不欺负人,喜欢照顾别人,看不惯人家被欺负,喜欢管闲事。所以当然会得罪一些人。     对于歌曲的审查制度当然会失望,当年我的歌几乎都被禁过,象《阿美,阿美》的第二首歌叫《电动玩具》,我是劝人家不要玩也被禁,我真不知道这些审查委员是吃什么大便长大的?     写过感受比较深刻的大部分是写给自己家人,象《母亲我爱您》。《献给父亲》、《我俩》还有几年前为健康幼稚园小朋友写的《乖乖我的爱》,也有部分是因为我的女儿。     四十岁的男人总是会有家的担子,不能再谈什么理想了。虽然平时每天还是会玩玩。现在器材方便也会把他录下来,有演出的时候,赵树海、黄大城还是会到我家来练练歌,但现在市场需求也不同了,我现在也不是民歌手了,算是一个艺人,什么都要学。当年的民歌手有的过得好,有的过得不好,大家都是为了生活在努力。     四、李建复     ■简介:     李建复是台湾校园民歌时期很重要的歌手之一,至今还活跃在歌坛。与李寿全、苏来、蔡琴、靳铁章、许乃胜组建"天水乐集"工作室,在台湾乐坛上首开音乐工作室先河。尽管"天水乐集"仅推出了两张作品(李建复《柴拉可汗》/李建复、蔡琴《一千个春天》)后即宣布解散,但这两张作品却堪称是民歌时代末期力挽狂澜的经典之作。     ■《龙的传人》--说不清误导还是误解的歌     词/曲:侯德健
    演唱:李建复     1978年,侯德健就读于台北政治大学商科,12月18日这天,他从居室走到学校门口时,一个同学慌里慌张地告诉他:从收音机里听到美军调频电台的广播,说美国与台湾断交了,同时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一个小时以后,这个消息便得到了证实,校园里一片阴沉沉的气氛。从那一霎间起,侯德健的眼前好像电影慢镜头似地,掠过一张张教授的脸,那些学者们的滔滔宏论全部以"美国是我们最坚定的盟友"为前提,此时,他看到了一张张尴尬的脸。他的眼前又掠过许多同学的面孔,有的掩面哭泣,有的挥着拳头嘶喊:"我们被人抛弃了!"他看到了一张张恐惧和愤怒的脸。他走回居室,陷入沉思。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很快,侯德健就写好了词和谱。不久,同居室的同学回来了,大家一起唱起了这首歌,一遍又一遍不停地唱……有的同学拿出去复印散发,几天后台湾《联合早报》发表了这首歌的歌词。侯德健收到了一千多封来信向他索要这首歌的曲谱,十几位同学自愿帮忙,油印了一千多封复信,忙了两个星期才全部寄出去。《龙的传人》就这样传唱开了。     80年代初,这首歌被侯德健带到了大陆,歌中浓郁的中国情怀和鲜明的民族意识立刻在人们的心中引起共鸣,《龙的传人》迅速成为举国上下一齐咏唱的爱国歌曲。     可是,侯德健在那天走回居室、陷入沉思的时候,他究竟在想什么?     侯德健后来回忆说:"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它是1978年12月18日写的。因为那天刚好是美国与台北断交的日子,那时很多人的反应让我很失望,大家觉得美国人很不够朋友,把我们抛弃了,我认为不该这么想,中国人的事情中国人自己解决,跟美国人没有关系。而且美国人为他们的利益而作考量和台北断交,与北京建交,是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我们管不着。要怪我们近代的中国人太不争气,不被別人打就自己打。所以《龙的传人》这首歌的重点在于近代的中国人太不争气了。它并不是一首雄壮的进行曲,它是一首蛮哀怨,蛮悲情的歌。但中国人不太愿意去承认这样的事,结果把它唱成一首进行曲。"     ■访李建复     1979年我参加第二届金韵奖比赛入选,才与民歌有所接触,我的作品《归》与王梦麟的《雨中即景》,黄大城的《弥度山歌》等共同收入金韵奖唱片第三集。很幸运的,紧接着又出现了《龙的传人》专辑,当时唱片公司为了促销,安排歌手上电台,电视,电视节目如综艺一百,蓬莱仙岛等,也是在这个开始接受歌手上节目打歌,打歌模式因而慢慢建立了。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民歌的兴起到结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于整个台湾流行音乐影响却很大。之前,电视里流行的仍是群星会时代的歌曲,或电影主题曲,当红歌星是凤飞飞、萧丽珠,难以吸引大学生,他们听的大部份是西洋流行歌曲,民歌一出现,马上从非主流变成主流,风靡了校园;民歌也使得音乐的表现方式改变了,加入管弦乐的伴奏,突破过去鼓霸大乐队的伴奏形式,乐器多样,MIDI出现后,音乐变化更是丰富,这段时间,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编曲者如志达、陈扬;制作人如吴楚楚、李宗盛;作词者如陈乐融等,皆与民歌有或深或浅的渊源。     我认为台湾最有希望的是流行音乐。香港的流行歌曲大多是翻唱外来的东西,大陆则个人风格极强,台湾由于有了较成熟的环境,创作者虽然得为基本生存而迎合市场,却也时有表现其原创力的作品出现,加上校园中不断有的后起之秀,世代交替,生机总是旺盛的。     民歌二十年,昔日一起走过的朋友们,就共同演出一次多彩多姿的戏,而我,即是为之喝彩的,同时也因身为其中的一份子而引以为荣。
    五、郑怡、王新莲、马宜中    ■简介:     王新莲、马宜中、郑怡,这三个民歌时期的才女,现在还从事着音乐。     1998年滚石公司出版了民歌精选辑《重逢。王新莲·马宜中·郑怡》,今年得来,观赏良久,不忍释手。王新莲的清澈如溪、马宜中的质朴简洁似一方净土,心旷神怡起来。最大的惊喜莫过专辑所收录的关于郑怡的两个合唱版本。一是与木吉他合唱的《桥》。六个男儿的声音本已干净至极,寻不出半点瑕疵,与郑怡透明甘醇的嗓音浑为一体,天衣无缝得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便是与李宗盛合唱的《结束》。两个歌喉,渐渐合一,听得怔忡。     ■《月琴》——抢来的歌也唱出丰厚的人文关怀     月琴     词:赖西安
    曲:苏来
    演唱:郑怡     一把残旧的老月琴,一个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孤独身影,一生都在为民俗歌谣默默奉献的歌者,陈达的岁月就在谈唱之中悄悄滑过。陈达的出现点燃了很多人延续民俗歌谣的火花,但这瞬间燃烧的光华并未替陈达留下些什么,他依然是孤独落寞地唱着"思想起"走完他的一生。陈达对民俗歌谣的固执,依如他对歌曲终生不悔的坚持,也正如他在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你爱听什么歌,我唱给你听。     但是,赖西安却这样说到《月琴》:"创作这首歌并不是直接指涉陈达这个人,而是籍陈达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业化的社会中民间曲艺是否应该受到重视,尤其是陈达所代表的民间艺人身上具有的勇猛与创意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还能否流传下来?"     "唱一段思想起/唱一段唐山谣/走不尽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赖西安的话题不轻松,郑怡的歌唱得尤其沉重。     再唱一段思想起~~~
    唱一段思想起,唱一段唐山谣
    走不尽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
    抱一支老月琴,三两声不成调
    老歌手琴音犹在,独不见恒春的传奇
    落山风向海洋,感伤会消逝,接续你的休止符
    再唱一段唐山谣,再唱一段思想起    《月琴》这首歌是"天水乐集"工作室制作的经典歌曲。苏来向赖西安要到歌词后,很快就为它谱好了曲。有一天,郑怡到苏来家玩,苏来一时手痒,就对郑怡说:"小妹,我写了一首歌,你听听看。"郑怡听过这首歌之后,不动声色,她问:"你这首歌……给谁?"苏来说:"要给小复(李建复)唱。"郑怡说:"这歌……我唱比较合欸!"苏来心存疑问地问:"会吗?"于是郑怡就唱给苏来听。听过之后,苏来很意外郑怡居然能够唱出歌中背负的某种责任和使命的感觉,这份意外改变了他最初的想法。到了录音的时候,郑怡又提了一个建议:应该先唱副歌,即把这首歌的最后一句"再唱一段思想起"调到前面来当第一句唱,这样的话歌曲会有更强的震撼力。郑怡的建议被大家采纳了。于是,我们现在听《月琴》时,首先就听到了郑怡那清亮的高音。     这就是人们常常说起的"原来写给李建复的歌,却被郑怡'强行霸占'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就郑怡而言,《月琴》对她的演艺生涯有着最强烈的影响,是一个因缘机会,它使人们听到了一个可以负荷人文反省的声音,而这个声音成就了一曲惊世之作。     ■访王新莲     在我们那个时代,一切感觉都很朴拙,在那之前几乎没有所谓的国语,年轻人听音乐很明显的混杂两派人,有些人仍听美国的英文歌曲,另外一些人则开始听刚起步的民歌。但在我们自己的环境里面,自己跟音乐开始单打独斗。因为那时的音乐不象现在那么的全面性,很多小孩子不听音乐也长得好好的,所以那时候音乐并不是一个到处发生,到处充斥的东西,如果真的想和音乐发生关系的话,你的主控权、自主权就失去蛮大的成分,如此对音乐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你必须真的对音乐有兴趣才会去选择它,在本质上已经是很确定的东西。
但换个角度讲,就因为如此你会愿意倾注很多的力气,在某种程度来讲是比较幸福的。不象现在很多人都是被动式的和音乐发生关系,因为过多的资讯,过多关于音乐的刺激,社会里面有太多的选择需要做出决定,不象以前只要跟着社会的框框走就对了,而作决定是很辛苦的,再加上这些决定是外力逼迫你作的,对年轻人来讲不是一个动机很好的发生方式。     其实在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群聚性非常明显的,因为身边的物质满足非常少,所以必须共同创造一些有趣的事情,大家很容易的将自我寄托在很单纯的事物上。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过多过快的资讯普遍的存在不安,人很难在一起相处,尤其是我现在从事的多媒体资讯行业,我会看到一些年轻人明显的将不安表现在肌肉抽搐或者不自主的外在的肢体反应上,这是令我很难过的。这种无助和不安同时也表现在其他的事物上,好像脚都踩不在地上似的。     这些不同对做音乐也可能在整体基调上有一些影响,虽然我是因为对整个流行音乐圈的文化失望才离开的,但我们那个时代的音乐人可能有一些强大的使命感或是理想,和一些特殊的情感。我相信这一代年轻人也许有一些话可以透过音乐表达,只是还没有表达的机会。     ■访郑怡     我是因为参加第三届的金韵奖及第二届的民谣风而进入民歌,在民谣风我得到第二名,但是我并没有在金韵奖得名。可是我们那一届可以说是校园民歌全盛的一个时期,所以在那年参加比赛的歌手条件都很好,除了最后的优胜之外,还有不少条件不错的歌手。后来新格唱片也觉得那一届的水准非常整齐,所以他们就在复赛、总决赛里面再去挑他们觉得不错,但是并没有得到优胜,有的甚至没有进入总决赛的歌手,之后灌录了两张唱片,即金韵奖五、六辑。所以在五、六辑里面都有很多像我一样落选的歌手。     在学生时期,唱民歌是很业余,纯兴趣的。在那时候并没有想把它当成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只是觉得那是学生时候的一个回忆。当是的整个国语流行歌曲界是很传统的流行歌曲时代,对一般的知识分子以及学生而言,之前的流行歌曲还是属于靡靡之音,可是经过民歌后,很多知识分子开始愿意去接触它。而如果不是民歌,很多知识分子,或说热爱音乐的人,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参与流行音乐。所以后来很多的创作者或是制作人才会进入这个先行列,这都是因为民歌的影响。     在民歌之前有许多流行歌曲都是东洋或西洋音乐的改编或翻译,我觉得那不是我们的歌。事实上民歌那时候的东西非常云淡风轻,现在回头来看其实有点风花雪月,描写的是很淡的东西。但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会流行,我想那是因为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创作歌谣。而它必须从很简单的部分开始发展。其实当时的创作者在创作时并没受过许多词曲的训练,他只是很直觉的从自己的感觉出发,是很简单,很生活化,没有太多想象,也不转弯的东西。后来这些人加入了流行歌曲界,经过了专业的磨练,以及经验的累积,逐渐地我们的创作歌曲开始发展。到现在,台湾的流行歌曲可以说是华人世界的领导,这是当年民歌带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帮助和启迪。     而也因为知识分子和学生的加入,使得大家对流行歌曲的看法也不同了,以前大家对唱歌这个行业的感觉是不入流的。但是因为民歌,大家发觉也有很多洁身自爱的人进入这个行业,此后整个社会大家对于演艺界也开始改观,甚至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进入歌唱界。一直到后来大家可以纯为兴趣而唱,不象早期是为了生活而走唱。到现在还是有许多大专学生不停地加入流行歌曲的创作行列,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因为我们可以因而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我想这是当年民歌留给我们最大的影响。
    六、齐豫     ■简介:     齐豫1978年参加金韵奖大赛,立即被新格招至旗下。1979年推出首张专辑《橄榄树》,与当时的民歌作品相比,齐豫得天独厚的嗓音,以及作品轻松的表现方式,均在原有艺术歌曲的基础上,充分融入了民谣的元素,表现出与以往作品截然不同的艺术气息。而专辑的制作人李泰祥亦是流行乐坛上的"独树异帜",由他所创作的歌曲既属古典亦属流行,作品经常将文字与音乐等量思考,力求做到二者之间的和谐。为当时大同小异的流行乐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活力。他与齐豫合作,在民歌时代创造出一派全新的唯美艺术派曲风发展方向。专辑中的"欢颜""橄榄树"并被选定为电影《欢颜》的主题曲,随着电影的上映而成为当时乐坛关注的焦点,被誉为民歌时代的无以伦比的经典代表作品。     ■感动生命——齐豫     如果说罗大佑追求的是真;曾淑勤渴望的是善;潘越云表达的是美——齐豫却是罕见的、三者兼备的歌者。在这善变又多变的歌坛,她无国界的歌声中有太丰富的题材,从反战到生命--探讨:她总让人感到人性的关怀和属于女性的温暖,但从不做小女人状;她的歌完美得几无瑕疵,往往名列发烧器材的必备的CD目录……但除了《橄榄树》、《回声·三毛No.15》和英文的《Story/故事》之外,齐豫的个人专辑一向不怎么好卖。毕竟她的歌总偏向艺术型的高格调,不是人人都可以吟唱的那种"口水歌"。尽管提及她时总忍不住堆上"天籁"、"仙者"等一大堆形容词,但真正懂得欣赏的人却总是一个小圈子里的少数人,但这些人却为收藏到她的每一张CD而狂喜不已。大部分时候齐豫都游离在歌坛的边缘,以歌唱自娱娱人。而且她不喜欢打歌、宣传、通告和拍Music Video这些容易提高知名度的手段,也不想适应疲于奔命的娱乐圈生涯。真的,人生难得有齐豫。     在民歌热门的七十年代,齐豫也唱红过《乡间的小路》这类民歌。但她天生不是一个"民歌手",简朴的民歌与她华美古典兼具的歌声很难水乳交融,所以一直是课余在民谣酒吧弹唱西洋民谣,直到李泰祥出现。于是就有了《橄榄树》的浪漫年代。李泰祥选择徐志摩、余光中、席幕容、三毛等人的诗作谱成歌,他曲折古雅又清澈忧伤的旋律、清幽淡远与奇诡华丽兼备的编曲丰满了诗作的内涵,齐豫悠扬高亢、从容舒展的歌声则把它们的音乐性发挥到极致。当年,在评选台湾百张最佳专辑时,李泰祥的音乐与齐豫的演唱均名列单项榜首,实属众望所归。不过这时的齐豫被动地在别人的诗名里吟唱着。     李泰祥的歌谣,聪慧独立的她当然不甘心仅仅充当优秀的演绎者,总想唱出自己的声音,所以她后来逐步介入幕后工作。齐豫初试幕后工作是与王新莲合作《回声·三毛No.15》专辑。众多音乐方家的参与,三毛一生的诗剧与齐豫、潘越云双女声的搭配,令《回声》成为公认的经典作品,齐豫也因此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她敏锐的选题眼光、对整体风格的控制、对人员的调配都是一流的。齐豫所有的专辑中,只有一张的词曲全是原创作品,那就是弟弟齐秦为她制作的《有没有这种说法》。     歌坛长久流传着《橄榄树》在香港选入十大中文金曲后齐豫用奖金买了把吉他送给弟弟的佳话。而《有没有这种说法》中的齐豫则是个真切可感的灵慧都市女子,她深味生命的寂寞与伤逝,感伤爱情的脆弱与凄美,也懂得人间充满无法避免的失望。可以说,这张专辑是齐豫所有中文作品中最个性化,也最有人性味的。《谁捡到这张纸条,我爱你》是她与李泰铭爱情的结晶,在爱情的滋润下,齐豫唱出了音乐生涯中齐豫唱出了音乐生涯中最有价值的歌。可是随之而来的幸福生活却令齐豫迷醉,无暇再出音乐专辑。     数年过去了,多想再见齐豫的歌声。滚石唱片不愿旗下的优秀歌手长期沉默,开出了一系列让人动心的条件——录制3年,精致细腻的齐豫最新中文专辑《骆驼·飞鸟·鱼》终于在歌迷们的期待中问世了!"有一种骆驼,天生没有泪腺,无法流泪,它如何悲伤?"齐豫用她的歌点醒了我们生命中的喜悦与感动,她的歌永远让人珍惜。     ■想念齐豫     我相信想念一个人的滋味是美好的,就像在这个月朗风清之夜,我想念不知远在何方的齐豫那样。     齐豫与一些著名的名字有关,比如三毛、齐秦,比如胡慧中。可齐豫的曝光度远远没有他们高,她的名气也因此没有他们大。但我知道齐豫并不是因为他们才为人所知的。恰恰相反,对我而言,正是因为齐豫,我才能对与她相关的人保持一些兴趣。     我常想像齐豫的形象。我见过她的一张照片:一个身着蓝色拖地长裙的女子坐在一扇朱红的门下,长发拂面,我因此看不清她的面容,头微微低垂,像深锁闺中倦慵闲坐的小姐,又像浪迹天涯寂寞暂歇的路人。这十分符合我一贯的想像。我相信有许多矛盾性的因素集中在齐豫身上,正如,我自知用语言描述齐豫歌声的努力会是一种徒劳,就像夏日的傍晚,你想用某种语言描述雨后的彩虹那样。在现代,已经有太多的声音充斥于我们的耳内,酷哥旁若无人地宣泄,甜姐儿矫揉造作地煽情,挥手和飞吻,疯狂与迷醉,声嘶力竭,高潮迭起,我们常常会在这混乱的音乐时空下忽视这样的一位女子,传媒始终对她的兴趣不很大。她不是属于大众的,而仅是属于某些人。但我又同任何一个凡夫俗子一样,对自己深爱的人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有关齐豫的轶事,我就只好借她的歌来想像了。因为那首著名的《橄榄树》,我便猜想她是否有和三毛一样浪迹天涯的经历。有了齐豫歌声的抚慰,一切都会像流水一样地远去。记得一个冬天的夜晚,女友林冒着小雪来找我,原来快乐无忧的她竟失恋了。在她滂沱的泪水前我无言以对,所有的语言都是无用的。"听听齐豫吧。"我说。于是我们听"往事说不尽,就像山一样……"     我知道此生是无缘见到齐豫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歌声及其所带来的情感一直在伴随和感动着我,以及许多我无法知晓的人们。对我们而言,这些歌声和情感便是全部的永恒了。
    七、木吉他     ■简介:     木吉它合唱团是当年校园另一支相当著名的民歌组合,合唱团由陈永裕、李宗盛、江学世、陈秀男、郑文魁、张炳辉等六人组成。     1976年,正是那热血昂扬的年纪,明新工专的两位学生张炳辉(绰号煎饼)与江学世(绰号江呆),在参加第一届金韵奖校园巡回演唱会时,两人各持一把吉他,在台上唱了两首创作歌曲,不但受到全场瞩目的掌声,也因为这次成功的活动造势,掀起了校园民歌运动的热潮。     就在当时,一位男同学走到后台,半慕名半讨教的自我介绍,他说,他会玩音乐,他叫李宗盛(人称小李)。于是因缘际会三人凑在一块儿,只因为他们都热爱音乐。     1978年,乐团在金韵奖大赛中脱颖而出,广受青年歌迷们的喜爱,成为当时校园民谣中的典型代表。1980年,他们在[金韵奖纪念专辑]中推出的单曲《散场电影》在乐坛上广受好评。他们在新格推出的首张专辑《木吉它重唱专辑》,作品清纯、质朴的曲风,代表了校园民歌的最高水平,在当时无疑成为为数不多的受欢迎的民谣作品之一。但就在专辑推出后不久,他们便因入伍服役而宣告散伙。     ■因为木吉他的缘故     如果没有金韵奖,可能就不会有木吉他吧。     如果没有木吉他,我们可能就听不到《散场电影》那么好听的歌吧。     如果木吉他没有成功,李宗盛可能就不会持续写歌吧。     如果李宗盛没有写歌,我们就可能听不到《鬼迷心窍》、郑怡的《结束》、潘越云的《谢谢你曾经爱我》、陈淑桦的《梦醒时分》、辛晓琪的《领悟》吧~~     如果是这样,人生就太寂寞了吧。     因为木吉他的缘故,我们一路听见了好歌。     然而,今天,我们只想回到开始的时候,在所有美好的歌,与故事发生之前,再听一次木吉他。     然后,沿着歌声,顺时间的河流而上,回想一路,发生的种种美好。     ■散场电影     词:赖西安
    曲:洪光达、马兆骏
    演唱:木吉他     《散场电影》作词者赖西安以淡淡的笔法来描写情侣分手的心情,他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字词虽然听起来冷漠,却是生命的常态。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在一开始的时候总是充满浪漫的想法,常常会建构美丽的未来蓝图,但是这些都只是个人所想象,会有共同美好的将来,必须是经过彼此调适、彼此配合才能协调出适合的相处模式,也才能共同向同一个目标前进,不然,就是分离。     其实,分离并不见得是件坏事,而是让他人有足够的空间去追求自己的梦。     分离,是另一个开始。     当你沉默我不再询问,当你的笑容变得陌生,
    你的哀愁我再也不介意,因为我不再看见你。     今晚的约见你已体会,这是最后的一场电影,
    我们因不了解而相识,我们因了解而分离。     在人潮中不必说些什么,因为我们再也听不见,
    我们在声浪之中淹没,在声浪中淹没。     这是最后的一场电影,这是不见伤感的分手,
    当你沉默我不再询问,当你的笑容变得陌生。     你的哀愁我再也不介意,因为我不再看见你。
    因为我不再看见你,因为我不再看见你。     八、王海玲     ■简介:     王海玲大概是民歌界最年轻的歌手,灌录"忘了我是谁"的时候,王海玲还是个高二的女学生。1979年,王海玲获得第三届金韵奖个人组冠军,当时新格唱片对外宣布他们发现了台湾乐坛真正的金嗓子。无论是清亮的嗓音还是青春的外型,王海玲在当时的乐坛上都是无人能敌的。她的唱片[偈]是民歌运动中最为轰动的几张唱片之一,"忘了我是谁"几乎成为了校园演出中必唱的歌曲。     ■偈     词:郑愁予
    曲:苏来
    演唱:王海玲     不再流浪了
    我不愿做空间的歌者
    宁愿是时间的石人
    然而我又是宇宙的游子
    地球你不需留我
    这土地我一方来将八方离去
    地球你不需留我
    这土地我一方来将八方离去     《偈》是民歌时代大家也很喜欢的一首歌曲,苏来看到郑愁予这首诗时,就非常喜欢,因而将她谱上了曲,她的歌词真有空灵的感觉,王海玲第一张专辑的制作人李寿全先生又将《偈》作为她的主打歌曲,所以很多人对王海玲的这首《偈》都有很深刻的印象。     ■王海玲访谈     我当时在念高中,参加第三届金韵奖比赛之后,才知道有这么多好听的国语歌曲!那时候觉得非常的兴奋,很期待每天都有不同的歌出来,因为很新鲜,很自由,都是不同、不认识的人作的,唱了一首歌就会多认识一些新朋友。唱歌时又很温暖,录音室通常都塞满了人,就像是参加一个盛会,一群人一起录一个东西,感觉到是在跟你有同样尽情、说同样话的年轻人一起做事。     很多优秀的作品都在那时候出来,创作量大增,加上一开始都是用合辑的形式,"主打歌"的感觉不是那么重,因为专辑里头每一首歌都是精华,每一首都可能是某一堆年轻人的代表作。     回头检查我出过的唱片,第一张的《偈》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当时的心情到现在还可以。这张专加的制作人李寿全,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一方面针对我的气质、特色来做,另一方面充满了典型民歌运动的热忱,想要从当时肤浅的情歌套式里脱离出来。他的企图很明显,绝大部分用新诗来做歌词,专辑中的很多实验性做法也都是当时国内流行歌曲的新尝试。那时很难想象有人可以用《偈》这样的歌名来做唱片,而很多二十年前的老歌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不会出现的歌名都出现在这个专辑,当时歌星连续一分钟不唱一句歌词是很难被接受的,然而《薪传》这首歌长达5分钟,光是尾奏就有1分钟,《当你生日》里结合两首歌的做法也属创举。我们几乎完全不在意市场。     我觉得民歌还有一个特色是,受过良好古典音乐的孩子会想要加入,陈扬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他作曲的《我心似清泉》非常好听,知识分子受到民歌中的诗与古典音乐成分吸引,是会想要进来做一点事。不过这两点特色到了后来随着民歌越加商业化而比较淡了。